被汉人遗忘的辉煌-----歼灭满洲官兵人数最多的厦门大海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55:29







         清顺治十七年初,终于在历时一年的江宁会战中获胜的满清,决心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南明最后的抵抗力量。顺治以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集中各地满洲劲兵兼程南下,同时沿海各省水师也向闽东集结。

  三月,安南将军达素抵达泉州,准备对郑成功的大本营厦门岛作最后的总攻。一边多方掠夺船只、物资拼凑起近千艘海船的队伍。一边策划暗杀阴谋,收买郑氏厨子张德,寻机毒死郑成功。事泄,为郑成功乱箭射杀。


  阴谋失败后,安南将军达素集中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满汉精锐,对郑成功最后的根据地厦门岛发动疾风暴雨般的总攻。这是一场堪称松锦决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汉满较量,双方参战舰只达到1600艘,更是1279年崖山海战以来汉族与异族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汉人抵抗事业的成败,郑氏集团的存亡,全系于这场空前惨烈的决斗。
  五月十日应该是一个值得汉人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势孤力弱的汉族军队没有重演崖山悲剧,反而将厦门海域化作埋葬满洲官兵最多的坟墓。

  以下阵亡满洲将校的名字全部引自《清耆献类征选编》、《皇朝通志》

  此役满清兵分两路,南路由李率泰、黄梧出海澄,北路由达素、施琅出同安,一齐夹攻厦门岛。这两路庞大的舰群主要由一艘艘满载满洲八旗官兵的运兵舰组成。满人的打算是:以郑氏降将率领汉人水军打前锋,冲破郑氏海军的防线,护送满洲旗兵在厦门岛抢滩登陆,然后由长于陆战的满洲兵去消灭元气大伤的郑氏陆军。

  因此,胜负成败的担子都压在叛将黄梧与施琅两人的肩上。
  施琅具有过人的凶狡,此役他使出的狠招给郑成功造成了严重后果,使满人几乎达成了目的,这一点留到后面细说。而黄梧也不愧是一名成熟老练的海战专家,作为南路方面军的实际指挥者,他清楚麾下四百艘战舰中的主力是一百多艘巨型舰,为了充分发挥巨型舰的冲撞力,他反复进行了精心测算,将战斗时刻设定在洋流退潮时。因此,轰轰烈烈的厦门大海战从一开始,郑氏舰队就处于地利上的下风。满清舰群挟着顺流的巨大潮力推动下乘风破浪杀来。而郑成功的私家舰队却不得不逆流抵挡,被动挨打。

  要逆转这一劣势,郑军600只战舰只能被动地干等潮水完全退去,否则顶着逆潮强行出击,舰队将失去秩序,甚至五零四散的被潮水卷到外洋上,这就更中了黄梧的下怀。尽管国姓爷知道,这是一场再也输不起,同时也是汉族再也输不起的较量,但他仍然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危险的开局,严令各舰顶着风力抛下锚碇,停泊于水中,呈一字长蛇摆开去承挡清军舰群的凶猛冲击,而且彼此做不了任何战术配合,完全是各自为战。这也与1905年对马大海战的开局颇为神似:日本联合舰队为抢占T字头有利阵形而不得不进行“敌前大回转”,去背动承担俄舰凶猛的炮火。当八旗舰群潮水般的涌上来、围攻郑军前队时,后方友舰只能眼睁睁的成为焦急的旁观者,应该说,历史对我们汉族是异常冷酷与不公的,厦门海战从一开始就比当年的崖山海战更无情。危机关头,这些我们的祖先表现出了类似李舜臣那样过硬的本领和伟大的牺牲精神。

 据清人的记载,顺流击逆的满洲舰群“风利舟快,瞬息飞驶。居上流上风之势,压攻挤击,一可当百”。借着凌厉的冲撞,强悍的满洲官兵纷纷接舷跳帮,迅速夺取了郑军一艘哨舰,杀闽安侯周瑞,舰上所剩郑军仍不屈不挠的殊死厮杀,炮杀满洲骁骑校安塔锡,击斩护军校(皆为正六品)穆雅纳,最终寡不敌众全部壮烈殉国。与此同时,岸上满军也沿海岸围攻避潮搁浅的郑军舰只,郑军拚死护舰,血战中击杀镶黄旗护署参领(从三品)纳海、护军校夏穆达。而满洲二等侍卫查克丹、佐领琉助依仗人多势众一度夺取两艘郑军船只,随即被郑军后队击溃,二人均被打死。
  海面主战场上,正白旗前锋校鄂勒布率众先登,率先跳上一艘郑舰,杀害郑军大将陈尧策,“歼其渠”,众八旗士气大震,战斗愈发残酷,舰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郑氏海军元老大将陈辉的坐舰也被围攻,当数百满汉旗兵蚁附登船时,他就如影视剧中狗血的情结那样,点燃了预备的火药桶,让战船与满兵同归于尽,他自己在最后关头跃入海中,逃过一劫。

  战场的另一侧,镶白旗前锋参领富察氏佟济亦身先士卒,忍着风浪海涛带来的强烈眩晕与不适,跳上郑军参将林登的座舰,一番血战杀害了林登,反而激起郑军的愤怒反击,三等侍卫(正五品)噶喇跃上郑舰被当场扑杀,护军校巴兰中箭丧命,但疯狂的满清军队仍不顾前队剧增的伤亡强行突入。然而,经受住最初的混乱后,郑家军渐渐站稳阵脚,显现出职业海军的素质,以娴熟的战斗水平和高超的舰炮射击技巧对士气正旺的满清军队予迎头痛击。黄梧的南路军在船坚炮利、临危不乱的郑军面前吃了大亏,被轰得船翻人亡。满洲一等护卫(从三品)鄂迈、三等护卫(从五品)达兰、嵩伊纳、长史(从五品)鄂禅、骁骑校纳玛尔岱、赫尔赫先后被杀,正蓝旗护军参领(正三品)伊勒图凶悍异常,中箭后仍不顾一切率先跃上郑舰,手杀郑兵一人,被郑军当场打死。更可喜的是,此时潮流已开始渐趋平静,一些郑军船只解缆反守为攻,“习舟楫,倏合倏分,势益猖蹶”,满清船只纷纷被炮轰起火,或被直接撞沉,护军参领(正三品)多穆星阿、前锋校玛喇奇、王府典仪(五品)贝屯、护军校尚机图、希岱、阿里禅、海通阿、骁骑校哈尼皆被杀死,南路攻势彻底失败。

 与此同时,北路也激战正酣。狡猾危险的施琅将战船分成三队,尽量避开郑氏的优势海军,寻找抢滩地点登陆厦门岛,以发挥陆战优势。最终竟真的得逞,在赤山坪登岛,满洲旗兵像是捉住了胜利女神的光滑的臂膀一般,红着眼“船未近,涉水争先”。千钧一发之际,郑氏海军迅速赶来,与岛上守军展开火力夹攻,满清被轰得血肉横飞,纷纷败退。但因身披沉重的马甲而陷于滩淖,被郑兵打活靶一般,死去十之七八,滩头尸横遍地,其中仅满洲籍官兵就有一千六百余人丧命。剩下三百满籍官兵被俘,遭到郑军残酷的虐待,全部被活活剁下手掌、割下耳朵,然后放回去,故意羞辱满洲贵族,登陆以耻辱的失败告终。

  而总指挥达素眼见海上失利,转而将主攻势头放回陆地上,海陆夹攻岸边的险要盖峙山。郑军据险枪炮齐射,打死了富察氏佟济,为林登报了仇,而满军骑都尉噶布喇、正蓝旗前锋侍卫(从五品)他塔喇氏董安也均被击毙。郑成功眼见满军蚁附于盖峙山,急派一支奇兵攻击清军后方的重镇罗源,以分散达素的兵力。并于路上趁机设伏,一举痛歼来援满军,打死正黄旗骑都尉觉罗(正四品、皇亲)满丕、二等轻车都尉瓜尔佳氏雍贵。同时,郑军舰队也以舰炮支援,配合盖峙山守军在里外夹攻,彻底粉碎了满军的攻势。正白旗二等轻车都尉济三、前锋校(正六品)鄂勒布、达度护、瑚星阿、骑骁校五尔护、蒙额图、署护军校完颜绥哈均被打死。

  此时已到中午时分,目睹前方的激战,后方的郑军战舰上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潮水的反转。郑成功沉着的立于中军舰头,一手挥动指挥旗,一手握着宝剑,问左右将校“海面是否已经平静”?众将齐声唱诺!顷刻间,海平面上刮起了强大的东风,海上波涛翻滚,“风吼涛立,一海皆动”(郑氏史料《建国记》)船只上下剧烈的颠簸起来。郑成功终于等来了决定性的时刻,挥旗下令“拔碇迎战”!600艘郑舰发起总攻,从两面向大伤元气的满清舰队包围过来,郑成功亲自驾着一艘轻便的小舟,冒着硝烟与炮火,往返穿梭于波涛起伏的战场,在海水的摇晃中来回于各战船之间,指挥这场气势恢宏的总攻。

  此时,满洲舰队几经攻势受挫,士气早已倾颓。加上久困波涛之上,生于白山黑水的满洲旗兵无不头晕目眩,许多人呕吐不止,战力本就大打折扣。面对郑氏巨舰的横击,毫无还手之力,一艘艘满载登陆八旗部队的运兵舰起火燃料、下沉,海面上飘浮着蝼蚁般的求救人群,在郑军无情的射杀与挑砍下“僵尸布海”,先后十三艘战船消失在海平面上。此时郑成功堂兄郑泰又率兵从浯屿赶来,加入了这场血腥的屠杀,满军残余舰只陷入重围,左冲右突皆告失败,护军统领(正二品)伊勒图、镶白旗一等侍卫(正三品)张佳。赫虎、二等侍卫纳岱、三等侍卫(正五品)海色、达嗽马、纳青、云骑尉赫达色、四品长史爱图、前锋侍卫鄂尔吉纳、副参领满都护、镶蓝旗三等轻车都尉舒穆赫。金州、正红旗三等轻车都尉乌达禅、正白旗三等侍卫黑马库、镶黄旗护军参领(正三品)乌舍不是被烧死射死杀死,就是坠海而亡。

清军兵败如山倒,几乎全部被击沉、夺获,海面上到处是船只的碎片与尸体在翻滚的红浪中上下起伏,主帅达素、李率泰等弃船而逃,侥幸身免,人员损失十之六七。还有三只八旗运兵舰在溃逃中迷失方向,撞上一座小岛搁浅了,残剩的四百多清兵登岛(其中满洲兵二百余人),随即被郑军众舰团团围住。为了避免人员伤亡,郑成功派人持令箭上岸抚慰,成功诱迫清军放下武器归降,第二天又将他们全部绑成棕子,扔下海里喂鱼。

  这是自宁远大战以来满清主力一次最大的惨败,而大批满洲贵族、将校的被歼,使满洲有生力量的精华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

  由于打死的满洲贵族太多,以致郑氏史料有顺治皇帝于厦门海战被炮杀,达素失败后畏罪吞金自尽的说法。这当然是一种渲染,达素并未自杀,而是向京城老老实实的交待了这场惨败。受到强烈冲击的满洲统治高层不甘失败-----在汉人降兵面前,满洲人的威信经不起如此侮辱性的打击。恼羞成怒的顺治像输红眼的赌徒一般,贬达素以尚书参赞军事,改命贝子洛讬为安南将军,统率所剩满洲精锐于七月再赴厦门。这一次,他们充分吸取海战失败的教训,采取施琅的战术,避开郑氏海军,成功的从薄弱处抢滩登上厦门岛。引爆了一场惊险的滩头战,正黄旗一等护卫纳穆桑额率本翼兵为前锋与长史穆舍躍率先登岸,被郑军尽歼,二人战死。正白旗署参领鄂满从另一路跃船登岸,猛攻郑军侧背,“斩馘甚众”,郑兵“却入水”,护军校季达礼涉水追杀,郑兵复将之引上岸,使之“岸颓”被杀。郑军反击,参领尼什哈、护军校阴德礼、莫洛洪、二等侍卫贷穆以及鄂满在激战中全部丧命,满军再度大败,已变得简直不堪一击。洛讬、达素收不了场,只得以“寻闻成功死”为讳败之由,“师引还”。


  顺治十七年的厦门大海战终于落下帷幕。汉族军队不仅洗刷了崖山海战带来的耻辱与悲情,也使满洲的核心军事力量蒙受入关以来最有质量的打击。此役仅本人从史料中发现的、录有名字的阵亡满洲将官即达60余人,其中上三旗阵亡将校达25人以上。而镶白旗也因损失太重,致本旗统领(即固山额真、该旗司令官)索浑被解职,并削去一切世袭爵位。这个凭松锦会战而一战崛起的满洲宿将(当时仅是个佐领),受不了这种奇耻大辱,随即一命呜呼。

 满洲从此丧失了再对南明抵抗力量发动战略进攻的能力,吞灭郑氏的野心也随之沉入海底。此后三藩之乱,清廷不得不依赖汉族绿营来平乱。康熙甚至一度打算接受郑氏提出的仿朝鲜例割据的要求,只因姚启圣的强烈反对而作罢。

  顺治虽没有像传言那样死于厦门海战,但遭到的打击确实是致命的。早在前年郑成功屡败满军直捣江宁之时,顺治的尊严就受到了极大挑战,被激怒的他誓言要率部亲征,为此与孝庄太后爆发激烈冲突。而此次厦门之征,对寄予极大希望,一心殷殷期盼要为满清彻底征服汉人划上圆满句号的顺治来说,不仅幻想破灭了,而且面对满清统治支柱遭受了不可恢复性的损害后果,顺治身心受到的冲击是难以用笔墨形容的。一月后,他深爱的弟媳又撒手而去,事业与爱情的双重打击,完全击倒了这个年仅二十四岁的异族天子,次年正月,这位入关的第一位满洲皇帝在失望与痛苦中离开人世。

  随着顺治的死去,满洲八旗的鼎盛期一去不返,开始走向衰落。此后三藩之乱,清廷不得不主要依赖汉族绿营来平乱。康熙甚至一度接受郑氏提出的仿朝鲜例割据的要求,只因姚启圣的强烈反对而作罢。


  郑氏则得以站稳了脚跟,并能够腾出力量收复台湾,使汉家衣冠在这个海外孤岛又保持了二十年。郑成功逝世后,郑氏军队仍一次次击败满洲八旗的主力,并在海澄围歼战中取得全歼满洲前锋统领(正二品)希佛、正蓝旗副都统、列议政大臣穆赫琳所率的数千满洲精锐的辉煌胜利。郑军游骑十余人竟敢挟胜利余威纵横于泉州郊外,肆意和挑衅性的在满清大营外指点窥探,而满洲八旗竟畏敌如虎,龟缩巢中不敢出城,创下了汉满战争史上的新纪元。


  这似乎说明当时的南明武装已在军事素质上反超满洲。而郑氏军队更是当时中国唯一在军事技术、装备、战术水平上接近世界潮流的军队。与之相比,满洲军队已经初现落后、落伍的端倪。遗憾的是,在近代的曙光前,中国历史还将继续在旧轨上惯性的走下去。随着天下大势已定,满清根基已稳,凭借软实力与帝王厚黑术的熟练运用,汉族士人已经逐渐在心理上将尊孔崇儒的清朝接纳为一个正统王朝,并以为之效忠卖命来实现个人抱负。多少抗清力量的闪光点终于被岁月深埋于尘埃之下。直到今天,崖山之战的耻辱被汉族逆向民族主义者们津津乐道引为谈资。反倒是厦门大捷的辉煌却无人知晓,这是汉民族的沉沦还是选择性失明的自虐呢?不能不引起今人的反思。



  (完)










         清顺治十七年初,终于在历时一年的江宁会战中获胜的满清,决心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南明最后的抵抗力量。顺治以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集中各地满洲劲兵兼程南下,同时沿海各省水师也向闽东集结。

  三月,安南将军达素抵达泉州,准备对郑成功的大本营厦门岛作最后的总攻。一边多方掠夺船只、物资拼凑起近千艘海船的队伍。一边策划暗杀阴谋,收买郑氏厨子张德,寻机毒死郑成功。事泄,为郑成功乱箭射杀。


  阴谋失败后,安南将军达素集中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满汉精锐,对郑成功最后的根据地厦门岛发动疾风暴雨般的总攻。这是一场堪称松锦决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汉满较量,双方参战舰只达到1600艘,更是1279年崖山海战以来汉族与异族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汉人抵抗事业的成败,郑氏集团的存亡,全系于这场空前惨烈的决斗。
  五月十日应该是一个值得汉人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势孤力弱的汉族军队没有重演崖山悲剧,反而将厦门海域化作埋葬满洲官兵最多的坟墓。

  以下阵亡满洲将校的名字全部引自《清耆献类征选编》、《皇朝通志》

  此役满清兵分两路,南路由李率泰、黄梧出海澄,北路由达素、施琅出同安,一齐夹攻厦门岛。这两路庞大的舰群主要由一艘艘满载满洲八旗官兵的运兵舰组成。满人的打算是:以郑氏降将率领汉人水军打前锋,冲破郑氏海军的防线,护送满洲旗兵在厦门岛抢滩登陆,然后由长于陆战的满洲兵去消灭元气大伤的郑氏陆军。

  因此,胜负成败的担子都压在叛将黄梧与施琅两人的肩上。
  施琅具有过人的凶狡,此役他使出的狠招给郑成功造成了严重后果,使满人几乎达成了目的,这一点留到后面细说。而黄梧也不愧是一名成熟老练的海战专家,作为南路方面军的实际指挥者,他清楚麾下四百艘战舰中的主力是一百多艘巨型舰,为了充分发挥巨型舰的冲撞力,他反复进行了精心测算,将战斗时刻设定在洋流退潮时。因此,轰轰烈烈的厦门大海战从一开始,郑氏舰队就处于地利上的下风。满清舰群挟着顺流的巨大潮力推动下乘风破浪杀来。而郑成功的私家舰队却不得不逆流抵挡,被动挨打。

  要逆转这一劣势,郑军600只战舰只能被动地干等潮水完全退去,否则顶着逆潮强行出击,舰队将失去秩序,甚至五零四散的被潮水卷到外洋上,这就更中了黄梧的下怀。尽管国姓爷知道,这是一场再也输不起,同时也是汉族再也输不起的较量,但他仍然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危险的开局,严令各舰顶着风力抛下锚碇,停泊于水中,呈一字长蛇摆开去承挡清军舰群的凶猛冲击,而且彼此做不了任何战术配合,完全是各自为战。这也与1905年对马大海战的开局颇为神似:日本联合舰队为抢占T字头有利阵形而不得不进行“敌前大回转”,去背动承担俄舰凶猛的炮火。当八旗舰群潮水般的涌上来、围攻郑军前队时,后方友舰只能眼睁睁的成为焦急的旁观者,应该说,历史对我们汉族是异常冷酷与不公的,厦门海战从一开始就比当年的崖山海战更无情。危机关头,这些我们的祖先表现出了类似李舜臣那样过硬的本领和伟大的牺牲精神。

 据清人的记载,顺流击逆的满洲舰群“风利舟快,瞬息飞驶。居上流上风之势,压攻挤击,一可当百”。借着凌厉的冲撞,强悍的满洲官兵纷纷接舷跳帮,迅速夺取了郑军一艘哨舰,杀闽安侯周瑞,舰上所剩郑军仍不屈不挠的殊死厮杀,炮杀满洲骁骑校安塔锡,击斩护军校(皆为正六品)穆雅纳,最终寡不敌众全部壮烈殉国。与此同时,岸上满军也沿海岸围攻避潮搁浅的郑军舰只,郑军拚死护舰,血战中击杀镶黄旗护署参领(从三品)纳海、护军校夏穆达。而满洲二等侍卫查克丹、佐领琉助依仗人多势众一度夺取两艘郑军船只,随即被郑军后队击溃,二人均被打死。
  海面主战场上,正白旗前锋校鄂勒布率众先登,率先跳上一艘郑舰,杀害郑军大将陈尧策,“歼其渠”,众八旗士气大震,战斗愈发残酷,舰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郑氏海军元老大将陈辉的坐舰也被围攻,当数百满汉旗兵蚁附登船时,他就如影视剧中狗血的情结那样,点燃了预备的火药桶,让战船与满兵同归于尽,他自己在最后关头跃入海中,逃过一劫。

  战场的另一侧,镶白旗前锋参领富察氏佟济亦身先士卒,忍着风浪海涛带来的强烈眩晕与不适,跳上郑军参将林登的座舰,一番血战杀害了林登,反而激起郑军的愤怒反击,三等侍卫(正五品)噶喇跃上郑舰被当场扑杀,护军校巴兰中箭丧命,但疯狂的满清军队仍不顾前队剧增的伤亡强行突入。然而,经受住最初的混乱后,郑家军渐渐站稳阵脚,显现出职业海军的素质,以娴熟的战斗水平和高超的舰炮射击技巧对士气正旺的满清军队予迎头痛击。黄梧的南路军在船坚炮利、临危不乱的郑军面前吃了大亏,被轰得船翻人亡。满洲一等护卫(从三品)鄂迈、三等护卫(从五品)达兰、嵩伊纳、长史(从五品)鄂禅、骁骑校纳玛尔岱、赫尔赫先后被杀,正蓝旗护军参领(正三品)伊勒图凶悍异常,中箭后仍不顾一切率先跃上郑舰,手杀郑兵一人,被郑军当场打死。更可喜的是,此时潮流已开始渐趋平静,一些郑军船只解缆反守为攻,“习舟楫,倏合倏分,势益猖蹶”,满清船只纷纷被炮轰起火,或被直接撞沉,护军参领(正三品)多穆星阿、前锋校玛喇奇、王府典仪(五品)贝屯、护军校尚机图、希岱、阿里禅、海通阿、骁骑校哈尼皆被杀死,南路攻势彻底失败。

 与此同时,北路也激战正酣。狡猾危险的施琅将战船分成三队,尽量避开郑氏的优势海军,寻找抢滩地点登陆厦门岛,以发挥陆战优势。最终竟真的得逞,在赤山坪登岛,满洲旗兵像是捉住了胜利女神的光滑的臂膀一般,红着眼“船未近,涉水争先”。千钧一发之际,郑氏海军迅速赶来,与岛上守军展开火力夹攻,满清被轰得血肉横飞,纷纷败退。但因身披沉重的马甲而陷于滩淖,被郑兵打活靶一般,死去十之七八,滩头尸横遍地,其中仅满洲籍官兵就有一千六百余人丧命。剩下三百满籍官兵被俘,遭到郑军残酷的虐待,全部被活活剁下手掌、割下耳朵,然后放回去,故意羞辱满洲贵族,登陆以耻辱的失败告终。

  而总指挥达素眼见海上失利,转而将主攻势头放回陆地上,海陆夹攻岸边的险要盖峙山。郑军据险枪炮齐射,打死了富察氏佟济,为林登报了仇,而满军骑都尉噶布喇、正蓝旗前锋侍卫(从五品)他塔喇氏董安也均被击毙。郑成功眼见满军蚁附于盖峙山,急派一支奇兵攻击清军后方的重镇罗源,以分散达素的兵力。并于路上趁机设伏,一举痛歼来援满军,打死正黄旗骑都尉觉罗(正四品、皇亲)满丕、二等轻车都尉瓜尔佳氏雍贵。同时,郑军舰队也以舰炮支援,配合盖峙山守军在里外夹攻,彻底粉碎了满军的攻势。正白旗二等轻车都尉济三、前锋校(正六品)鄂勒布、达度护、瑚星阿、骑骁校五尔护、蒙额图、署护军校完颜绥哈均被打死。

  此时已到中午时分,目睹前方的激战,后方的郑军战舰上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潮水的反转。郑成功沉着的立于中军舰头,一手挥动指挥旗,一手握着宝剑,问左右将校“海面是否已经平静”?众将齐声唱诺!顷刻间,海平面上刮起了强大的东风,海上波涛翻滚,“风吼涛立,一海皆动”(郑氏史料《建国记》)船只上下剧烈的颠簸起来。郑成功终于等来了决定性的时刻,挥旗下令“拔碇迎战”!600艘郑舰发起总攻,从两面向大伤元气的满清舰队包围过来,郑成功亲自驾着一艘轻便的小舟,冒着硝烟与炮火,往返穿梭于波涛起伏的战场,在海水的摇晃中来回于各战船之间,指挥这场气势恢宏的总攻。

  此时,满洲舰队几经攻势受挫,士气早已倾颓。加上久困波涛之上,生于白山黑水的满洲旗兵无不头晕目眩,许多人呕吐不止,战力本就大打折扣。面对郑氏巨舰的横击,毫无还手之力,一艘艘满载登陆八旗部队的运兵舰起火燃料、下沉,海面上飘浮着蝼蚁般的求救人群,在郑军无情的射杀与挑砍下“僵尸布海”,先后十三艘战船消失在海平面上。此时郑成功堂兄郑泰又率兵从浯屿赶来,加入了这场血腥的屠杀,满军残余舰只陷入重围,左冲右突皆告失败,护军统领(正二品)伊勒图、镶白旗一等侍卫(正三品)张佳。赫虎、二等侍卫纳岱、三等侍卫(正五品)海色、达嗽马、纳青、云骑尉赫达色、四品长史爱图、前锋侍卫鄂尔吉纳、副参领满都护、镶蓝旗三等轻车都尉舒穆赫。金州、正红旗三等轻车都尉乌达禅、正白旗三等侍卫黑马库、镶黄旗护军参领(正三品)乌舍不是被烧死射死杀死,就是坠海而亡。

清军兵败如山倒,几乎全部被击沉、夺获,海面上到处是船只的碎片与尸体在翻滚的红浪中上下起伏,主帅达素、李率泰等弃船而逃,侥幸身免,人员损失十之六七。还有三只八旗运兵舰在溃逃中迷失方向,撞上一座小岛搁浅了,残剩的四百多清兵登岛(其中满洲兵二百余人),随即被郑军众舰团团围住。为了避免人员伤亡,郑成功派人持令箭上岸抚慰,成功诱迫清军放下武器归降,第二天又将他们全部绑成棕子,扔下海里喂鱼。

  这是自宁远大战以来满清主力一次最大的惨败,而大批满洲贵族、将校的被歼,使满洲有生力量的精华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

  由于打死的满洲贵族太多,以致郑氏史料有顺治皇帝于厦门海战被炮杀,达素失败后畏罪吞金自尽的说法。这当然是一种渲染,达素并未自杀,而是向京城老老实实的交待了这场惨败。受到强烈冲击的满洲统治高层不甘失败-----在汉人降兵面前,满洲人的威信经不起如此侮辱性的打击。恼羞成怒的顺治像输红眼的赌徒一般,贬达素以尚书参赞军事,改命贝子洛讬为安南将军,统率所剩满洲精锐于七月再赴厦门。这一次,他们充分吸取海战失败的教训,采取施琅的战术,避开郑氏海军,成功的从薄弱处抢滩登上厦门岛。引爆了一场惊险的滩头战,正黄旗一等护卫纳穆桑额率本翼兵为前锋与长史穆舍躍率先登岸,被郑军尽歼,二人战死。正白旗署参领鄂满从另一路跃船登岸,猛攻郑军侧背,“斩馘甚众”,郑兵“却入水”,护军校季达礼涉水追杀,郑兵复将之引上岸,使之“岸颓”被杀。郑军反击,参领尼什哈、护军校阴德礼、莫洛洪、二等侍卫贷穆以及鄂满在激战中全部丧命,满军再度大败,已变得简直不堪一击。洛讬、达素收不了场,只得以“寻闻成功死”为讳败之由,“师引还”。


  顺治十七年的厦门大海战终于落下帷幕。汉族军队不仅洗刷了崖山海战带来的耻辱与悲情,也使满洲的核心军事力量蒙受入关以来最有质量的打击。此役仅本人从史料中发现的、录有名字的阵亡满洲将官即达60余人,其中上三旗阵亡将校达25人以上。而镶白旗也因损失太重,致本旗统领(即固山额真、该旗司令官)索浑被解职,并削去一切世袭爵位。这个凭松锦会战而一战崛起的满洲宿将(当时仅是个佐领),受不了这种奇耻大辱,随即一命呜呼。

 满洲从此丧失了再对南明抵抗力量发动战略进攻的能力,吞灭郑氏的野心也随之沉入海底。此后三藩之乱,清廷不得不依赖汉族绿营来平乱。康熙甚至一度打算接受郑氏提出的仿朝鲜例割据的要求,只因姚启圣的强烈反对而作罢。

  顺治虽没有像传言那样死于厦门海战,但遭到的打击确实是致命的。早在前年郑成功屡败满军直捣江宁之时,顺治的尊严就受到了极大挑战,被激怒的他誓言要率部亲征,为此与孝庄太后爆发激烈冲突。而此次厦门之征,对寄予极大希望,一心殷殷期盼要为满清彻底征服汉人划上圆满句号的顺治来说,不仅幻想破灭了,而且面对满清统治支柱遭受了不可恢复性的损害后果,顺治身心受到的冲击是难以用笔墨形容的。一月后,他深爱的弟媳又撒手而去,事业与爱情的双重打击,完全击倒了这个年仅二十四岁的异族天子,次年正月,这位入关的第一位满洲皇帝在失望与痛苦中离开人世。

  随着顺治的死去,满洲八旗的鼎盛期一去不返,开始走向衰落。此后三藩之乱,清廷不得不主要依赖汉族绿营来平乱。康熙甚至一度接受郑氏提出的仿朝鲜例割据的要求,只因姚启圣的强烈反对而作罢。


  郑氏则得以站稳了脚跟,并能够腾出力量收复台湾,使汉家衣冠在这个海外孤岛又保持了二十年。郑成功逝世后,郑氏军队仍一次次击败满洲八旗的主力,并在海澄围歼战中取得全歼满洲前锋统领(正二品)希佛、正蓝旗副都统、列议政大臣穆赫琳所率的数千满洲精锐的辉煌胜利。郑军游骑十余人竟敢挟胜利余威纵横于泉州郊外,肆意和挑衅性的在满清大营外指点窥探,而满洲八旗竟畏敌如虎,龟缩巢中不敢出城,创下了汉满战争史上的新纪元。


  这似乎说明当时的南明武装已在军事素质上反超满洲。而郑氏军队更是当时中国唯一在军事技术、装备、战术水平上接近世界潮流的军队。与之相比,满洲军队已经初现落后、落伍的端倪。遗憾的是,在近代的曙光前,中国历史还将继续在旧轨上惯性的走下去。随着天下大势已定,满清根基已稳,凭借软实力与帝王厚黑术的熟练运用,汉族士人已经逐渐在心理上将尊孔崇儒的清朝接纳为一个正统王朝,并以为之效忠卖命来实现个人抱负。多少抗清力量的闪光点终于被岁月深埋于尘埃之下。直到今天,崖山之战的耻辱被汉族逆向民族主义者们津津乐道引为谈资。反倒是厦门大捷的辉煌却无人知晓,这是汉民族的沉沦还是选择性失明的自虐呢?不能不引起今人的反思。



  (完)



我怎么没见过对崖山之战津津乐道的帖子?一般提起来都是崖山之后无中国,然后大家开始争论元朝算不算中国

JY,公知最喜欢拿崖山海战来炫悲情,然后发表一些今天中国如何垃圾的私货

其实就是极端民族主义。
骑士团又把这帖发了一遍?

海门之战确实是郑成功的一次战术性胜利,但远不是战略性胜利,总体上没改变敌强我弱的不利态势。说“使满洲有生力量的精华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实在太夸大,有许多吹嘘成份。

首先参战的清军包括汉族降军才四万(其中大部是黄梧、施琅的水军),死亡八旗军官才六十。而顺治末清军总兵力在40到60万人之间,其中八旗20万人。八旗军官在顺治末为都统24人,副都统24人,护军统领8人,护军参领112人,副护军参领112人,委护军参领56人,参领120人,佐领600人,骁骑校600人,护军校882人,侍卫3000多人(以上的八旗军官就有五千五百多人,其他的轻车都尉、协领、骑都尉、云骑尉、长史、王府典仪、前锋校之类的我就不统计了,60人在整个八旗军官中,连1%都不到)。在海门之役中损失的兵力和军官连满洲兵总数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基本未伤筋骨。

史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海门之战确实像楼主所说的“使满洲有生力量的精华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那郑军为什么不趁满清有声力量被毁灭性打击之时展开反攻,收复失地,反而在数年后被清军攻下厦门?

当时,满清主力分兵三路攻打西南的桂王和李定国,郑成功才趁满清主力不在之机攻打南京。从满清反攻南京到海门之战,乃至满清康熙二年攻占厦门,这一段时间满清的主力一直被拖在西南。李定国和桂王在康熙元年才死,此前他们一直抵抗,直到满清主力入缅后才把这股抵抗势力消灭。李定国死后,满清主力还在西南继续作战对付李来亨。这一史实,在许多历史文献和史学研究著作都有体现。

而三藩之乱重用绿营,和满洲兵腐败有关,而非因为满洲兵全部在海门之战中被郑成功杀光了。海门之战中清军损失兵力和军官连总数十分之一都不到,能算有生力量被毁灭性打击?还有百分之九十多未参加海门之战的清军难道都人间蒸发了?相反,在三藩之乱中满洲兵的腐败记录比比皆是,有许多史料能证明。比如昆明之战,八旗大军顿兵昆明坚城之下,不思进取,还以“皇上豢养之满州,岂可轻进,委之于敌?”为由拒绝参加作战。因此,正因为八旗腐败,所以平三藩之乱时只能依靠绿营,在平准格尔叛乱时只能依靠蒙古兵,平吐蕃的时候只能依靠维吾尔兵。

另外,拿对马海战日军抢占T头和海门之战郑成功下令各自为战类比并不恰当,更不能说两者在海战初都是被动挨打。对马海战中,日本是为了抢占T字头,主动采取机动,主动调整战位,主动暴露在沙俄活力射程内,以求得全灭沙俄舰队的战果。而沙俄军舰的火炮命中率低,采用炮弹、火药又落后,对日本军舰的打击微小。日本为求得全歼对手,在对手火力微弱的情况下,暂时进入对手火力投射范围,根本算不上“被动挨打”。而且日本舰队在整个海战中一直保持了舰队一体行动,东乡平八郎一直有效指挥整个舰队集体作战。这和郑成功下令各自为战毫无任何一点相通。这是很简单的海军战术问题,建议楼主向超大海军版的专家请教一下。

还有,我不赞成说郑成功有李舜臣的过硬本领和牺牲精神这种提法。这不是一个有底蕴内涵的大国的做法。我国的名人有突出业绩,不需要拉一个外国名人比附来哄抬。比如说许多人说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从来没人说莎士比亚是中国的汤显祖。这是自卑和不自信表现。

而且说“郑氏军队更是当时中国唯一在军事技术、装备、战术水平上接近世界潮流的军队”,也有吹嘘成份,海门之役中郑军的海战战法和兵器,完全没有体现出他有什么跨时代的优势。

郑成功的军队普遍使用冷兵器,在和荷兰人作战时吃了火枪的大亏。其实落后又没什么丢脸的,正视自己才有进步,干嘛要硬抹粉说接近世界潮流了呢?

受刺激的满遗又把满篇错话发了一遍?

事实还是那样,你一句都没驳倒

在厦门歼灭的是满洲核心力量,光看兵力人数不看质量是你大错之处
顺治末的满洲八旗哪来20万人?你把蒙古、汉旗也算进去了,如此没常识,怎么不出笑话

顺治末的满洲八旗人数是:都统副都统各八,至于后面的减三分之二以上才符合史实。因为你把汉旗、蒙旗都灌水进来了。
李定国在1659年磨盘山战役后就退入边界和缅甸,满清已底定大局了,并有余力调援兵回援南京

在歼灭满清主力后,郑成功仍只有区区几万兵,又刚在前一年蒙受攻南京的失利,陆军受到很大损失,面对已取得全国政权的满清,郑氏孤掌难鸣

李来亨是在西南?你这种水平也只能充当底层满遗了

康熙二年攻下厦门正印证了满洲主力被歼灭后的后遗症-----郑成功死在台湾、郑氏集团重心移到台湾、厦门仅剩几千守兵,而且军心极度不稳、还有复仇的荷兰人帮助。在这么多巨有利的情况下,如果换了以前的满清,早发动彻底的、决定性的战略进攻了

结果呢?清朝只靠荷兰人打头,清军则以汉人为主力,还只是怯生生的打了一下,靠郑氏人心不稳自己交了厦门就算欢天喜地终止了。对于明摆着郑氏主力盘距的台湾,连攻一下的胆都没有,这不正证明厦门之战打废了满洲主力么。


对马海战与厦门海战开头是一样的:指挥者为了争取主动,宁肯先以被动方式接底,后发制人

你不赞成是没用的,李舜臣得到了世界顶级海军人物的肯定,郑成功与李比恰是自信表现,双峰并峙。恰是你的自卑者与心理疾病要治了

郑成功的海军使用的是火炮,在海上依赖的是近代化的舰船与大炮


其实领先就是光荣,正视自己的光荣才有进步可能,你这种满遗再抹黑,也只能证明你的失败与渺小,说一万遍不如帮你荷兰主子找回场子来,不是吗


骑士团 发表于 2013-5-25 09:52
受刺激的满遗又把满篇错话发了一遍?

事实还是那样,你一句都没驳倒
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你就扣顶“满遗”的帽子,这既没有风度又没有学术讨论的道德

顺治时的八旗是满、汉、蒙各自编成八旗共24旗的的,这才是史学的常识。而且当时只有旗人这个概念,没有满族这个概念。就算按照你的算法,把所有八旗军官扣掉2/3,仅仅都统、副都统、护军统领、护军参领、副护军参领、委护军参领、参领、佐领、骁骑校、护军校、侍卫总数的1/3也有1800多人,还不算其他的轻车都尉、协领、骑都尉、云骑尉、长史、王府典仪、前锋校之类。在海门之战中战死的60人也只不过3%不到。

消灭3%就能算“有生力量被毁灭性打击”?
这个ID是来捣乱的吧
骑士团 发表于 2013-5-25 09:52
受刺激的满遗又把满篇错话发了一遍?

事实还是那样,你一句都没驳倒
回援南京的根本就没有满清在西南的主力

郑成功围南京的时候,南京只有清军1万余人,后来收容州府兵3万,临时征集乡勇2万,苏松总兵梁化凤率兵3000,南京守军增加到5万余人。反攻郑成功的也就这些部队,根本没有从西南调兵。

满清在西南的主力一直在西南作战,磨盘山之战后,1660年清军才平定全川,1661年又入缅,1663年清军才真正拿下重庆,1665年下川东战事结束,全蜀才完全归于清廷统治

李来亨等川东十三家活动最后一战在湖北西部距离重庆很近的兴山县西北的茅麓山,但在此前进攻重庆,在川东和清军激战,我说他在西南,不知道有何大错?
骑士团 发表于 2013-5-25 09:52
受刺激的满遗又把满篇错话发了一遍?

事实还是那样,你一句都没驳倒
对马海战,日本指挥官是主动接敌,哪里是被动接敌?

日本舰队是截击沙俄舰队,为了争取全歼而主动接敌掉头,哪里算得上是“被动挨打”?

谁是攻方谁是守方你弄清了吗?

这个问题我多次向你建议向超大海军版的专家请教一下,希望你能听取
骑士团 发表于 2013-5-25 09:52
受刺激的满遗又把满篇错话发了一遍?

事实还是那样,你一句都没驳倒
以前还说郑军是接近于世界潮流,这会又说成是“领先”了

其实郑成功和你不一样,他自己是很善于正视自己不足的,在对付清朝的战争中,他认识到自己不足,向清军学习组建了重刑装甲步兵铁人兵团,在北伐南京战斗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进攻台湾的作战中,铁人部队在荷兰人强大火炮之下失去了作用,郑成功便向荷兰人学习以火器为主的攻防战术。可惜,因为他的猝死,这一本来有机会建立近代化部队的尝试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别人不赞成你的观点,你就“满遗”“荷兰主子”帽子扣上来,这不利于你的进步,也显出你的心虚

你造谣捣乱,一次次被揭穿,你为喷而喷,一次次被纠正后仍不改,不是满遗哪来的这种输红眼的气急与动力呢?哪个摆事实讲道理的人会像你这样用造谣欺骗来强辩呢?
八旗 指的是什么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
自己去看吧,满汉蒙总共才二十四旗,懂吗?
你胡编乱造被一一揭穿,还有脸说别人没道德?

也就是说,厦门海战,满洲有生力量被歼灭了,证明:1,死亡将校远多于此前任何一场大战,甚至几场大战之和。2,一些旗被打废,像镶白旗。3,此后满洲本族无力再作战略进攻。4,从此只能依赖汉人
这些例证互为佐证


南京解围战,史料明明说了满清从西南调回了获胜的旗兵,集中各路一起突破。大批满洲将校死于此役,也是例证。这你否定不了吧
全川?笑话,刘文秀死后,全川大局已定,也再无南明主力。换了你,你会把满洲有生力量放在没有敌人主力的地方打酱油,还是去进攻当务之急的敌人主力?

李来亨更是你大错特错骗人的典型:1658年的进攻拿来说1661年的情况?1661年李英雄除了自守荒山,再无半点战略反攻力


都说了,目的与初期的战况毫不矛盾,对马海战之初日军不是被动挨打?你不服去把一切描述对马海战的史书改了,喷我一点没用,OK?这里的海战专家也管不了你小学语文不行的事吧,呵呵


瞧,语文水平这么锉就来打滚灌水了
这里说的领先,是针对荷兰,还是针对当时全中国各种武装力量?

郑成功在海上凭借的是先进的坚船利炮,所以你的一再转进是你输红眼的表现哦,呵呵


唉,摆事实讲道理是对的,可你一再为喷而喷,不惜暴露一堆常识错误,发明历史,混淆大量事务
连对马这种描写性的东西也要喷,你不是为喷而喷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