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从袁氏集团的灭亡看腐朽官僚的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38:03
前面的话



<P>  <B>  (多年未认真看《三国》了,大嘴兄命我写—写,也不知限定了多少天,情急之时,翻出一迭旧稿,请单位的小女孩打成电文复命,因是十年前的思想,故也许不合诸君口味,请多指教为盼,我也好反省之后再次动笔。先谢了! )

</B>
<B>从袁氏集团的灭亡看腐朽官僚的特点</B></P>
<P>
<P>
<P>     袁氏集团“四世三公、门生遍天下”,却在短短的十几年之内被新军阀曹操弄得一败涂地,烟消云散,这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
     天时乎?非也。袁氏既掌有朝中重权,又拥有朝外重兵,十八路诸侯讨尚未立住脚根的董卓时,被推为盟主,不能说他没有光复汉室的最佳时机。
      地利乎?亦非也。中原的大片土地,几朝的门生子弟,使自己形成了一个铁筒一般的庞大集团,进而可一举杀败董卓,迎天子回京,退而可回到老根据地,蚕食周边,自立为王。不能说他没有成其霸业的基础。
   他的问题出在“人和”这两个字上。
    没落的封建官僚,貌似强大,问题往往出在内部,“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不可不引以为鉴。
     袁氏集团从汉献帝登基始,到建安十二年彻底完结,历时十九年,在《演义》中,从第二回袁绍出现,到第三十三回袁熙,袁尚被公孙康所杀,寄首级给曹操,共贯31回。以一百二十回演义,占了四分之一强的篇幅。其中包括“三国”中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大战,在三国演变中占有重要一章。
    军阀混战往往是以老军阀灭亡,新军阀代之(前朝北洋军阀与蒋委员长之争可见?)这应是一个规律性问题,“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袁氏的沦落与曹氏的兴起,当详查之引以为鉴。
    本章专谈袁氏。我们把袁氏在这二十年的表演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
    第一阶段从何进迎董卓进京到十八路联军解散。
    第二阶段,从袁绍与公孙瓒大战到袁绍死。
    第三阶段从袁子相争到辽东寄头。
    一代王朝的建立,就像一棵大树的成长,幼苗时,无数精英着意培植,虽然各有各的目的,但锄草者有之,施肥者有之,剪枝者有之,均为使其兴旺,历代开朝政通人和,无比兴旺,既此理也。
      当这棵大树发育成熟,枝繁叶茂,根深蒂固,也就是它末日的开始。曾为其立过功勋的大员,开始蚕食自己的果实,开始是偷偷摸摸,继之心安理得,继之放开手脚,又继之肆无忌惮,到此阶段已顾不得要维护这棵树了。一这就是一个王朝必然的兴亡史。
     袁氏家族对大汉的功绩,已不可考,仅知其高祖袁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势倾天下,见《三国志》。
     吃了汉家好几代,自然吃出名堂,盖此类人的共性有如下几点:一、要防着大树不倒,以便继续吃下去,(竭力效忠汉室)。
    二、唯恐别人来抢一口,认为只能独自食之,自然容不得别人指染(结成党派,发展组的势力)。
     三、吃糊涂了,先前本事俱失,不但白白胖胖,而且目中无人(计谋有失,用人不当)。
     四、看到大树将倾就有了野心,以为本树不养爷,爷自再种树(置汉天下不顾,欲自立为王)。
    《三国志》中对袁氏等的评价极为中肯:“外患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牵也。”
    上述特点,在袁氏一族三代的事迹中,都有表现,盖其并不是血统所生,实为过于优厚的条件,生下来就有的爵位和摇尾系统的培养而来。
    相比之下,新军阀的这类弱点就要少得多,正如时下的国营与个体户一样,国营工有一个铁饭碗,只求饱食终日,不图进取发展,个体户无有退路,只能向前,所以胆子大,善用人,发展就快得多。
    曹操、孙权、刘备均为大小地主及小市民,他们千方百计想得到的是权力,为此他们不顾一切,有置死地而后生的气概,而袁氏等则不然,他们已经有了权力,而且认为天经地义,无人可憾。一个主动,一个被动,结果自然大不一样。

第一阶段,联军勤王

     如果把袁氏家族比做是是趴在大树各个角落,蚕食枝叶的一窝猴子,曹操等辈(包括董卓),就是在树下仰头窥视的一批虎狼,而十常侍则是树洞中的一群蛀虫,猴虫之争,何用虎狼?大将军何进无谋,自取身死,是理所当然,袁绍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提出招四方英雄,勒兵来勤王的馊点子。
      应当说,此时的袁绍,还是忠心为汉室的,帮助何进武力扶刘辩小儿为帝,是正统思想所驱使。劝何进杀绝十常侍,是看到了潜在的危机。何进死后入宫诛宦官,是果断忠勇之举。连夜寻找少帝是耿耿忠心的表现,与董卓拔刀相争,也不失为大汉臣民的壮烈行为,但这一系列行为的后面,却使我们看到了其人的弱点。
      献计招天下兵马勤王,不利用自己的兵权捷足先登,是不智也。
     明知何进与十常侍已到生死关头,却没有保护好何进,使其死于小人之手是不义也。
     不听鲍信之言,趁豺狼董卓未立稳之机而杀之,是不勇也。
     董卓换帝之后,不以自己的名声首先伐贼,却让无名小辈曹操先竖义旗,自己退后待变,则是不仁。
     这个阶段袁绍最大的错误在于:他没有看清汉室将倾,天下将乱的大趋势,所以既失掉了扶持汉室的好机会,又失掉了自立门户的好机会,空废了“四世三公,门生遍天下”的优势。
    袁绍的又一次战略上的失误,是他当了联军司令之后。
   《演义》上讲,奉袁绍为盟主,是曹操的旨意,原因似是“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政吏,汉朝名相之裔”。实际上,这是曹操为实现自己的目的采用的“拉大旗,做虎皮”的战略方针。曹操虽然实力尚可,但名气不大,难以服众,用袁绍为盟主,是要利用他的地位团结联军,共破董卓,此时的曹操并无挟天子之心,只是要用二袁的势力定天下,为自己分得一官半职打个基础,这番心里从曹操大败后的一番话中可以窥到。袁氏却一无所察。
     袁绍为盟主之初,虽然气势慷慨,口出狂言,但他那种自然而然的贵族官僚的恶习却使自己的形象在众人心中一落千丈。
     如以现代名词来讲,此时联军之中的三巨头分别为总司令袁绍、总参谋长曹操、总后勤部长袁术,两位心胸狭窄,枉自尊大的贵族官僚,一位野心勃勃,急功好利的新官僚,如何能够精诚团结在一起?联军的散伙是从根子里开始的。
     先是先锋官孙坚在汜水关浴血奋战,袁术竟不发粮草,故意使其大败。
    紧跟着是袁绍初见刘备时的情景:先细细调查一遍身世,然后命坐(此前一直站着)于末座,却说:“我让你坐着,并不是因你当过七品县令,仅因为你是皇帝的远亲而已。”此等王八蛋话,幸亏刘备听了,再换任何一个人,也会大怒而去,足见袁绍的目中无人到何种程度。
     华雄连杀数将,皆失色之时,关羽提出要去拼命,做为统帅,不加鼓励,却也罢了,二袁一个要将其打出帐外,另一个却怕敌人笑话自己派出弓马手,可见目光之浅,不如一个虾蟆。特别是当华雄温酒被斩,曹操提出要奖励时,袁术竟以“重一县令”为藉口,以退出联军来威胁,这二兄弟的举止,怎不令众诸侯心寒?
     以绍之意,本想借众军之力,轻取董卓,迎帝回师,过过当大将军的瘾,不想先是华雄,后是吕布,顽强抵抗,几番攻城之下,锐气全失,一筹莫展。
    董卓迁都,曹操认为乘此时机,一战可定天下,他却按兵不动(不知是何阴暗心理),失掉机遇不说,把个急性子曹操的性命也几乎送掉。孙坚遭袁术陷害,本已有隙,得玉玺之后,怎能不走?做为一军统帅,语言不投,不抚之之,亦不行军令,却在孙坚走后令刘表路上截之,足见其无肚量、短见识的小人之举。
   “绣花枕头”,怎能服住众虎狼? 联军聚之匆匆,散之促促,袁绍此番的最大成果就是揭开了天下混战的序幕,使诸侯失去主心骨,卒生各霸一方,自立为王的野心。
    联军星散后,二袁一个奢淫放肆,一个外宽内忌,好谋无决的贵族本性,得到了充分暴露。</P>
<P>    我们从演义的顺序上来看一看二袁在中原混战中的行为。
    袁绍在河内屯兵,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为了巴结袁绍,主动送粮资军,绍却生了吞并之心,使用小人之计,逼得韩馥投降,得冀州之后,却又翻脸,与伙伴公孙瓒大战一场,不是国贼董卓来劝,正不知要打到什么程度,(此时袁绍救国之心,不知何处去了)。
     袁绍与公孙瓒大战,其弟袁术并未参加助战,绍得了冀州之后,术却来索要千匹战马,仅为此事,兄弟不睦也罢,其弟竟与孙坚密谋,把截杀孙坚的责任一股脑推在袁绍身上,自己与兄亲自开战,令孙坚去打刘表(只因刘表不借二十万粮)。
   袁氏兄弟虽未正式开战,但袁术心胸之狭,行事之窄已昭然天下。
    此时曹操已是兵多将广,威震山东,并借杨、韩之乱夺了天子,定都许昌,因担心吕布与刘备的徐州兵,所以使了一个“驱虎吞狼”之计。袁术也不认真想想,刘备连徐州城都不敢守的人何敢去动袁术虎须?于是发兵十万,与刘备战于盱眙。让吕布乘势得了徐州,袁术空许吕布钱财,使夹攻刘备,吕布乃贪财之主,如何不喜?本来,此举成功,刘备就会彻底完蛋,但贪财无信的袁术却在吕布出兵之后出而反尔,惹得吕布又与刘备再次联合,使袁术失掉了先杀刘备,再杀吕布,进击曹操的时机。
     袁术这个失误,并不是战略上的失误,仅为钱财上的不舍。
     孙策投袁术,实有野心,袁术不思后果却贪其玉玺,放虎归山借兵马给孙策,使数年之后孙策盘居江东成就霸业,这两件事前者看到术言而无信,后者看到术见利忘义,结果是活了刘备,放了孙策,给两个势力薄弱的军阀以发展之机,相对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刘备与吕布虽然心内互相恨不得吃了对方,但由于力量所限,又前临袁术,后有曹操,所以谋求联合以存自保。待机而动是两人共同的心思,此时吕布已羽翼渐丰、非昔所比,袁术愚蠢的送粮草以结其心,已属晚矣,结果粮也送了,吕布演了一出辕门射戟的儿戏,退了数万大军,这实是伤鼻又伤脸失的战绩。
     袁术称帝,表明其与汉王朝的彻底决裂,这个狂妄之徒只因地广粮多,又有玉玺,就产生了称帝之念,全不顾此时国内四分五裂,北有曹操吕布,江东孙策,冀州袁绍,荆襄刘表,汉中张鲁等各据一方。自己处在包围之中,性命尚不能保,却偏要竖起耙子被人攻击,可见其愚之极也。
      吕布被曹操杀败,失了徐州小沛,逃至下邳,曹兵势大,只得求救于袁术,哪知袁术不思唇亡齿寒(王楷语),迟迟不发兵,却追究起吕布嫁女一事,终使吕布白门楼殒命,除去了曹操一块儿心病,为曹操能全力攻打自己铺了一段路。
      书载:袁术僭帝之后,“后宫数百皆服绮。馀梁肉。荒侈滋甚,而士卒冻馁,江淮田空尽,人民相食,”前被吕布败,后被曹操攻,还是小事。“众皆被反”实是要命,这样的草头皇帝焉能长耶?所以被刘备一战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兵卒逃亡,不可胜计。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纵观袁术的兴衰,可以看出,该人是一个典型的小人,贪财忘义,言而无信,气量狭隘。几次事件,均是因小失大,这些特点之外,再加上贵族的共同点,目中无人,轻信别人,反复无常,数年之间,一败涂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三国中总结他的诗,有几句说得很恰当:“不是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做帝王,强暴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P>
<P>      与袁术相比,袁绍似乎要好一些,但也仅是五十步笑百步,好不到哪里去。
</P>前面的话



<P>  <B>  (多年未认真看《三国》了,大嘴兄命我写—写,也不知限定了多少天,情急之时,翻出一迭旧稿,请单位的小女孩打成电文复命,因是十年前的思想,故也许不合诸君口味,请多指教为盼,我也好反省之后再次动笔。先谢了! )

</B>
<B>从袁氏集团的灭亡看腐朽官僚的特点</B></P>
<P>
<P>
<P>     袁氏集团“四世三公、门生遍天下”,却在短短的十几年之内被新军阀曹操弄得一败涂地,烟消云散,这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
     天时乎?非也。袁氏既掌有朝中重权,又拥有朝外重兵,十八路诸侯讨尚未立住脚根的董卓时,被推为盟主,不能说他没有光复汉室的最佳时机。
      地利乎?亦非也。中原的大片土地,几朝的门生子弟,使自己形成了一个铁筒一般的庞大集团,进而可一举杀败董卓,迎天子回京,退而可回到老根据地,蚕食周边,自立为王。不能说他没有成其霸业的基础。
   他的问题出在“人和”这两个字上。
    没落的封建官僚,貌似强大,问题往往出在内部,“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不可不引以为鉴。
     袁氏集团从汉献帝登基始,到建安十二年彻底完结,历时十九年,在《演义》中,从第二回袁绍出现,到第三十三回袁熙,袁尚被公孙康所杀,寄首级给曹操,共贯31回。以一百二十回演义,占了四分之一强的篇幅。其中包括“三国”中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大战,在三国演变中占有重要一章。
    军阀混战往往是以老军阀灭亡,新军阀代之(前朝北洋军阀与蒋委员长之争可见?)这应是一个规律性问题,“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袁氏的沦落与曹氏的兴起,当详查之引以为鉴。
    本章专谈袁氏。我们把袁氏在这二十年的表演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
    第一阶段从何进迎董卓进京到十八路联军解散。
    第二阶段,从袁绍与公孙瓒大战到袁绍死。
    第三阶段从袁子相争到辽东寄头。
    一代王朝的建立,就像一棵大树的成长,幼苗时,无数精英着意培植,虽然各有各的目的,但锄草者有之,施肥者有之,剪枝者有之,均为使其兴旺,历代开朝政通人和,无比兴旺,既此理也。
      当这棵大树发育成熟,枝繁叶茂,根深蒂固,也就是它末日的开始。曾为其立过功勋的大员,开始蚕食自己的果实,开始是偷偷摸摸,继之心安理得,继之放开手脚,又继之肆无忌惮,到此阶段已顾不得要维护这棵树了。一这就是一个王朝必然的兴亡史。
     袁氏家族对大汉的功绩,已不可考,仅知其高祖袁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势倾天下,见《三国志》。
     吃了汉家好几代,自然吃出名堂,盖此类人的共性有如下几点:一、要防着大树不倒,以便继续吃下去,(竭力效忠汉室)。
    二、唯恐别人来抢一口,认为只能独自食之,自然容不得别人指染(结成党派,发展组的势力)。
     三、吃糊涂了,先前本事俱失,不但白白胖胖,而且目中无人(计谋有失,用人不当)。
     四、看到大树将倾就有了野心,以为本树不养爷,爷自再种树(置汉天下不顾,欲自立为王)。
    《三国志》中对袁氏等的评价极为中肯:“外患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牵也。”
    上述特点,在袁氏一族三代的事迹中,都有表现,盖其并不是血统所生,实为过于优厚的条件,生下来就有的爵位和摇尾系统的培养而来。
    相比之下,新军阀的这类弱点就要少得多,正如时下的国营与个体户一样,国营工有一个铁饭碗,只求饱食终日,不图进取发展,个体户无有退路,只能向前,所以胆子大,善用人,发展就快得多。
    曹操、孙权、刘备均为大小地主及小市民,他们千方百计想得到的是权力,为此他们不顾一切,有置死地而后生的气概,而袁氏等则不然,他们已经有了权力,而且认为天经地义,无人可憾。一个主动,一个被动,结果自然大不一样。

第一阶段,联军勤王

     如果把袁氏家族比做是是趴在大树各个角落,蚕食枝叶的一窝猴子,曹操等辈(包括董卓),就是在树下仰头窥视的一批虎狼,而十常侍则是树洞中的一群蛀虫,猴虫之争,何用虎狼?大将军何进无谋,自取身死,是理所当然,袁绍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提出招四方英雄,勒兵来勤王的馊点子。
      应当说,此时的袁绍,还是忠心为汉室的,帮助何进武力扶刘辩小儿为帝,是正统思想所驱使。劝何进杀绝十常侍,是看到了潜在的危机。何进死后入宫诛宦官,是果断忠勇之举。连夜寻找少帝是耿耿忠心的表现,与董卓拔刀相争,也不失为大汉臣民的壮烈行为,但这一系列行为的后面,却使我们看到了其人的弱点。
      献计招天下兵马勤王,不利用自己的兵权捷足先登,是不智也。
     明知何进与十常侍已到生死关头,却没有保护好何进,使其死于小人之手是不义也。
     不听鲍信之言,趁豺狼董卓未立稳之机而杀之,是不勇也。
     董卓换帝之后,不以自己的名声首先伐贼,却让无名小辈曹操先竖义旗,自己退后待变,则是不仁。
     这个阶段袁绍最大的错误在于:他没有看清汉室将倾,天下将乱的大趋势,所以既失掉了扶持汉室的好机会,又失掉了自立门户的好机会,空废了“四世三公,门生遍天下”的优势。
    袁绍的又一次战略上的失误,是他当了联军司令之后。
   《演义》上讲,奉袁绍为盟主,是曹操的旨意,原因似是“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政吏,汉朝名相之裔”。实际上,这是曹操为实现自己的目的采用的“拉大旗,做虎皮”的战略方针。曹操虽然实力尚可,但名气不大,难以服众,用袁绍为盟主,是要利用他的地位团结联军,共破董卓,此时的曹操并无挟天子之心,只是要用二袁的势力定天下,为自己分得一官半职打个基础,这番心里从曹操大败后的一番话中可以窥到。袁氏却一无所察。
     袁绍为盟主之初,虽然气势慷慨,口出狂言,但他那种自然而然的贵族官僚的恶习却使自己的形象在众人心中一落千丈。
     如以现代名词来讲,此时联军之中的三巨头分别为总司令袁绍、总参谋长曹操、总后勤部长袁术,两位心胸狭窄,枉自尊大的贵族官僚,一位野心勃勃,急功好利的新官僚,如何能够精诚团结在一起?联军的散伙是从根子里开始的。
     先是先锋官孙坚在汜水关浴血奋战,袁术竟不发粮草,故意使其大败。
    紧跟着是袁绍初见刘备时的情景:先细细调查一遍身世,然后命坐(此前一直站着)于末座,却说:“我让你坐着,并不是因你当过七品县令,仅因为你是皇帝的远亲而已。”此等王八蛋话,幸亏刘备听了,再换任何一个人,也会大怒而去,足见袁绍的目中无人到何种程度。
     华雄连杀数将,皆失色之时,关羽提出要去拼命,做为统帅,不加鼓励,却也罢了,二袁一个要将其打出帐外,另一个却怕敌人笑话自己派出弓马手,可见目光之浅,不如一个虾蟆。特别是当华雄温酒被斩,曹操提出要奖励时,袁术竟以“重一县令”为藉口,以退出联军来威胁,这二兄弟的举止,怎不令众诸侯心寒?
     以绍之意,本想借众军之力,轻取董卓,迎帝回师,过过当大将军的瘾,不想先是华雄,后是吕布,顽强抵抗,几番攻城之下,锐气全失,一筹莫展。
    董卓迁都,曹操认为乘此时机,一战可定天下,他却按兵不动(不知是何阴暗心理),失掉机遇不说,把个急性子曹操的性命也几乎送掉。孙坚遭袁术陷害,本已有隙,得玉玺之后,怎能不走?做为一军统帅,语言不投,不抚之之,亦不行军令,却在孙坚走后令刘表路上截之,足见其无肚量、短见识的小人之举。
   “绣花枕头”,怎能服住众虎狼? 联军聚之匆匆,散之促促,袁绍此番的最大成果就是揭开了天下混战的序幕,使诸侯失去主心骨,卒生各霸一方,自立为王的野心。
    联军星散后,二袁一个奢淫放肆,一个外宽内忌,好谋无决的贵族本性,得到了充分暴露。</P>
<P>    我们从演义的顺序上来看一看二袁在中原混战中的行为。
    袁绍在河内屯兵,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为了巴结袁绍,主动送粮资军,绍却生了吞并之心,使用小人之计,逼得韩馥投降,得冀州之后,却又翻脸,与伙伴公孙瓒大战一场,不是国贼董卓来劝,正不知要打到什么程度,(此时袁绍救国之心,不知何处去了)。
     袁绍与公孙瓒大战,其弟袁术并未参加助战,绍得了冀州之后,术却来索要千匹战马,仅为此事,兄弟不睦也罢,其弟竟与孙坚密谋,把截杀孙坚的责任一股脑推在袁绍身上,自己与兄亲自开战,令孙坚去打刘表(只因刘表不借二十万粮)。
   袁氏兄弟虽未正式开战,但袁术心胸之狭,行事之窄已昭然天下。
    此时曹操已是兵多将广,威震山东,并借杨、韩之乱夺了天子,定都许昌,因担心吕布与刘备的徐州兵,所以使了一个“驱虎吞狼”之计。袁术也不认真想想,刘备连徐州城都不敢守的人何敢去动袁术虎须?于是发兵十万,与刘备战于盱眙。让吕布乘势得了徐州,袁术空许吕布钱财,使夹攻刘备,吕布乃贪财之主,如何不喜?本来,此举成功,刘备就会彻底完蛋,但贪财无信的袁术却在吕布出兵之后出而反尔,惹得吕布又与刘备再次联合,使袁术失掉了先杀刘备,再杀吕布,进击曹操的时机。
     袁术这个失误,并不是战略上的失误,仅为钱财上的不舍。
     孙策投袁术,实有野心,袁术不思后果却贪其玉玺,放虎归山借兵马给孙策,使数年之后孙策盘居江东成就霸业,这两件事前者看到术言而无信,后者看到术见利忘义,结果是活了刘备,放了孙策,给两个势力薄弱的军阀以发展之机,相对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刘备与吕布虽然心内互相恨不得吃了对方,但由于力量所限,又前临袁术,后有曹操,所以谋求联合以存自保。待机而动是两人共同的心思,此时吕布已羽翼渐丰、非昔所比,袁术愚蠢的送粮草以结其心,已属晚矣,结果粮也送了,吕布演了一出辕门射戟的儿戏,退了数万大军,这实是伤鼻又伤脸失的战绩。
     袁术称帝,表明其与汉王朝的彻底决裂,这个狂妄之徒只因地广粮多,又有玉玺,就产生了称帝之念,全不顾此时国内四分五裂,北有曹操吕布,江东孙策,冀州袁绍,荆襄刘表,汉中张鲁等各据一方。自己处在包围之中,性命尚不能保,却偏要竖起耙子被人攻击,可见其愚之极也。
      吕布被曹操杀败,失了徐州小沛,逃至下邳,曹兵势大,只得求救于袁术,哪知袁术不思唇亡齿寒(王楷语),迟迟不发兵,却追究起吕布嫁女一事,终使吕布白门楼殒命,除去了曹操一块儿心病,为曹操能全力攻打自己铺了一段路。
      书载:袁术僭帝之后,“后宫数百皆服绮。馀梁肉。荒侈滋甚,而士卒冻馁,江淮田空尽,人民相食,”前被吕布败,后被曹操攻,还是小事。“众皆被反”实是要命,这样的草头皇帝焉能长耶?所以被刘备一战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兵卒逃亡,不可胜计。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纵观袁术的兴衰,可以看出,该人是一个典型的小人,贪财忘义,言而无信,气量狭隘。几次事件,均是因小失大,这些特点之外,再加上贵族的共同点,目中无人,轻信别人,反复无常,数年之间,一败涂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三国中总结他的诗,有几句说得很恰当:“不是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做帝王,强暴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P>
<P>      与袁术相比,袁绍似乎要好一些,但也仅是五十步笑百步,好不到哪里去。
</P>
<P>第二阶段  官渡前后


<P>
<P>   说袁绍强一些是说他在联军星散之后,退到河北,东征西伐,着实花了些力气,给自己创立了一个难得的根据地,其地面占冀州、青州、幽州、带甲者百万之众,成为了当时实力最强大的集团,董卓杀其叔父一家时,曹操破其弟时,袁绍干了些什么,演义中未说到,大概多在蓄集力量,准备出击。(也许是罗先生为贬其人,对其家庭遇难后的举动不怎么想说,也未可知)


<P>
<P>
<P>   袁绍以如此强大的实力,竟败在曹操手中,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多谋少断,内部不合”。


<P>
<P>
<P>   袁绍手下六位谋士在商议兴兵伐操时,产生了数种意见。


<P>
<P>
<P>    田丰认为应先通天子,再逐步进兵,用步步为营的办法,用三年时间平定曹贼。


<P>
<P>
<P>   审配很轻视曹操,认为破曹兵举手之劳,应该立即进兵。


<P>
<P>
<P>   沮授则认为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不可以攻之。


<P>
<P>
<P>   这就可以看出,有人轻视,有人害怕,以田丰之见,当为最稳当,(这与主席当年提出的‘持久战’倒有些相似)。


<P>
<P>
<P>    但袁绍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加之谋士中多数主攻,就茫目地取了大多数人意见,虽然形成了伐曹的决议,但也同时种下了内部分歧的种子。对此,曹操的谋士荀或有深刻的见解,“绍兵多而不怒,田丰刚而犯上,许役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之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可谓入木三分。


<P>
<P>
<P>    袁绍伐曹,本应立战,出师时取的也是这个战略,但到黎阳却久久不攻,已是一个大错误,这固因谋士不合,但主要是由于袁绍多疑不决,给曹造成可乘之机。


<P>
<P>
<P>    果然,当两军对垒于黎阳时,许仗不乐审配领兵,又恨绍不用其谋,各不相合,不图进取,加之袁绍心怀疑惑,不进兵,对阵两个月,竟不冲突,使曹操腾出手来,逼降张绣,去了一个后顾之忧。


<P>
<P>
<P>     曹操二十万军五路下徐州打刘备,是给袁绍偷袭许昌造成的又一个大好时机。说实话,曹操此举,冒着天大的风险,但正因为曹操知袁绍本性,才敢冒这个险。


<P>
<P>
<P>    果如其然,刘备求救时,袁绍不发兵,原因是“小儿有病,顾不得也。”这不仅是置天下事为儿戏,也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怪不得气得田丰光着脚长叹而去。


<P>
<P>
<P>    结果,刘备丢了徐州,曹操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兵合一处,可以全力来对付袁绍了。


<P>
<P>
<P>    袁氏兄弟原来都有一个特点:不识时务,当曹操进兵徐州,许昌空虚时不乘机攻之,单等人家立足稳了,有了充分准备,才想起要去打,田丰劝其固守,待有隙后可动,不听,却去问刘备,刘备是何等人?他巴不得曹袁大战,两败俱伤,自己从中取利,自然一力主张袁与曹硬拼,袁绍竖子,却偏偏爱听他这个话,把个忠心耿耿的田丰几乎杀了,可见其愚到何种程度。


<P>
<P>
<P>     白马一战,关羽杀了颜良,大败袁绍,本该听沮授之言,杀了刘备,屯兵延津,分兵官渡,却偏又不听,气得沮授装病不出,于是乎,发兵又战,把个文丑也送了进去。


<P>
<P>
<P>    白马一战,曹操占了大便宜,袁绍失颜良文丑,又跑了刘备,虽未大伤原气,但此时双方的力量已基本平衡,他再出兵攻曹,已是不可能了。


<P>
<P>
<P>     不听忠臣之言,冒然进兵,一大错也。不乘机攻许昌,二大错也。失了颜良却不调整布署,三大错也。听从小人刘备之言,最后还让刘备骗走人马,四大错也,囚禁田丰,冷落沮授,以至无人敢与共语,五大错也,有此数错,注定了他最后失败的结局。


<P>
<P>
<P>     袁绍并没有接受白马战败的教训,在孙权不与联合的情况下,又提大兵七十万进犯许昌,已经违背了“静守待天时”的法则,但其以七十万之众对曹操不足十万之兵,仍是绝对压倒的优势,虽违天时,打个平手,也应是绰绰有余,但为什么败得那么惨,以至此战成为中国战例中以少胜多的经典,为曹操留下了辉煌一页的战例呢?这要一步一步来分析。


<P>
<P>
<P>    谋士田丰,可谓对袁绍忠心耿耿,白马之初,他就不主张发兵,曹操兵伐徐州,他劝袁绍乘机攻许昌,又不从。曹操攻下徐州,气势正旺,袁绍欲攻之,田丰再劝,几被杀之,后经刘备劝改囚在狱中,官渡再兴兵,田丰不顾自身,再次阻止,仍是不听,这就叫:“人若寻死天难留,可怜忠臣一片心”。


<P>
<P>
<P>    谋士沮授献计袁绍,认为“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旷以日月,彼军不战自败。”这是一种很高明的见解。袁绍不但不用,反把其锁在军中,等候处置,沮授在狱中,看到天空异象,提醒袁绍注意乌巢之粮,竟被无端怒叱。


<P>
<P>
<P>    谋士许仅,截得曹军求粮书信,给袁绍献计分兵二路,可拔许昌,可擒曹贼,却被袁绍臭骂一顿。“且寄头在项,可速退击,今后不许相见!”直逼到许攸不得不降了曹操。


<P>
<P>
<P>    将军张合、高览知乌巢有失,要去相救,却被郭图阻住。硬要劫营,袁绍只给了五千兵,结果中了埋伏,乌巢未救成(派了一个笨蛋守粮),劫营又大败,郭图中间一挑拨,搞得张、高二人无奈降曹。


<P>
<P>
<P>   三位谋士之中的任何一人个的任何一条计,都可使袁绍获得成功。张合、高览如率军去救乌巢,乌巢之粮也不会全被烧尽,但袁绍均未用之,为什么呢?


<P>
<P>
<P>    袁绍身边是几位见识虽高却不团结的谋臣,田丰狱中上书,逢纪谮为“不详之语”,使田丰被杀。许攸让袁绍偷袭许昌,审配却来信说许攸纵子犯罪,使袁绍起疑,郭图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使两面之计,离间袁与张、高的关系,逼张、高反叛。病根均在袁绍的朝三暮四,偏听偏信。


<P>
<P>
<P>    袁绍出兵官渡,一意孤行,对反面意见,一点儿也听不进去,田丰等人所说均与其意图不和,说这些人说话又不如审配等中听。这几位小人,深知袁绍为人,专以小人之举投之,自然得势。


<P>
<P>
<P>     这种“物以类聚”的结果,袁绍失去了说真话的人,围在身边的是一群各怀异心的摇尾系统,没有人反对自己了,耳边也清静了,离死也不远了,当权诸君,请照此办理!


<P>
<P>
<P>    官渡大战的前期,曹操虽然主动出击,但均被审配用计抵住,这时袁绍虽囚了沮授,但仍取以守为攻的战法,一个月打下来,曹军锐气大减,粮草不继,几乎要退回许昌。此时袁绍若用许攸之计,许昌指日可破,但因其在最关键的时候犯了最关键的错误,所以使局势立刻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P>
<P>
<P>     许攸的叛逃,是曹操官渡大胜的关键。


<P>
<P>
<P>    乌巢烧粮,可谓曹操破釜沉舟的一个举动,他深知此举是战役的焦点,因此置后方有敌救应而不顾,亲率兵马前往,仅此一点,就比袁绍高明百倍。


<P>
<P>
<P>    七十万人的粮草付之一炬,袁军如何不乱,降将张合、高览深知袁军内情,为先锋劫寨,又怎能不胜?袁绍在关键时,又中曹贼奸计,分出十万兵去救邺郡、黎阳,正所谓自觉的釜底抽薪。有此三者,袁绍只剩八百余骑逃走,也不是意料之外的事。


<P>
<P>
<P>    官渡战役的胜利,是叛徒的胜利,这叛徒是袁绍逼的,所以,可以这样讲,袁绍之所以官渡大败,完全是“窝里反”的必然结果。这种内部混乱,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的例子。中国历史上不可胜数,拿近代来讲,清的复灭,北洋军阀的复灭,“三大战役”蒋的复灭,不都尽在此乎?由此足以说明:凡行将完蛋的官僚集团,必然从窝里开始乱起,乱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P>
<P>
<P>     毛主席曾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他讲这段话之前,脑子里大概也出现过官渡这一仗的情景。


<P>
<P>
<P>     官渡之战,动摇了袁绍的原气,此后的仓亭一败,冀州再败,对他来讲,已属“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对曹操来说,是催枯拉朽,势如破竹,就不用多着笔墨了。


<P>
<P>
<P>    袁绍死在冀州,是袁氏集团第二阶段的结束。《三国》中有段评论袁绍的诗。记在下面,就是一个小结:


<P>
<P>
<P>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更怜一种伤心处,众难徒延两弟兄。”


<P>
<P>
<P>    羊质虎皮,凤毛鸡胆,可做为两个成语,永远向后人述说袁绍的一生。
   第三阶段  下一代的结局

      如果说,铁托的死,使得南斯拉夫的战火得以燃烧。袁绍死后,其子之间的火并也暴露了袁氏集团的内部早已存在着不彻底输光,绝不罢休的势头。
</P>
<P>
<P>
<P>     袁绍的三个儿子,虽比不上曹操诸子文武兼备,但比起刘阿斗先生,却能强到天上。

<P>
<P>
<P>     袁绍死时,冀州尚未丢失。况冀州以北四州之地,仍在他家的控制之中,如果三位小袁能团结一心,借先父之名,固守这片土地,不出几年,称霸也好,再图河南也好,都不是不可能的。

<P>
<P>
<P>     为什么兄弟自相厮杀,各存异心,使曹操征伐他们如猫戏掌中老鼠一样容易呢?这祸根是老袁种下的。

<P>
<P>
<P>      袁绍破公孙瓒后,据河北,命长子谭管青州,二子熙管幽州

<P>
<P>
<P>     甥高干管并州,自己与三儿尚管冀州,依他的意思,一是权力交给儿子,自己放心,二是让孩子们锻炼锻炼,做为父亲,此举还算可以,但做为统帅,就不太合适。

<P>
<P>
<P>     当时谋士沮授给他讲了一个寓言,说是一只兔子在野地跑,千万人一块儿追,只要一个人追上这个兔子,其余人都罢手了。为什么呢?无利可图,自然平安。这意图是,你可先把继承人订好,其余人等也就不去想争这个位置了,可免掉今后的麻烦,继承人选谁呢?他又说,继承人年龄相当,你可选一个贤的,如果大家都不错,你可用占卜来定(以示天命)。请你好好想一想,(原文见《九州春秋》)。

<P>
<P>
<P>    袁绍不听,沮授出来后叹道:“祸其始此乎!”

<P>
<P>
<P>     祸果然由此而来,诸子各霸一方,为了将来能替代父位,谁个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呢?手下谋臣,又有哪一个不投靠一方,给自己铺一点儿路子?(二月河的系列小说均说此事),所以,袁绍在日,隐患已生,他一死,如何不发?

<P>
<P>
<P>    袁绍喜爱三儿,留在身边,三儿又是小老婆刘氏所生,袁绍一死,刘氏竟将其爱妾五人尽行杀害,怕女人们魂魄与绍相见,又剪头发,毁面容,裂尸体,并把其家属收而杀之,这样狠毒之人如何能让别人的儿子为王?袁尚作为小儿接替父位,两个哥哥如何能容?又各有自己的人马,这场兄弟间的厮杀,不是老袁造成,又是什么?

<P>
<P>
<P>     说袁绍没想到自己会死,是一句笑话,说他在选接班人问题上—踏糊涂,应是千真万确。

<P>
<P>
<P>     想当年袁术在淮北伐曹,袁绍坐在河北,笑眯眯地看着曹操一点儿一点儿把其弟吃掉,不知是何心情,小儿袁尚深得其父嫡传,在大军压境,其兄危急之时,竟想借曹操之刀,灭了这个与自己争王位的哥哥,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也。

<P>
<P>
<P>     诸小袁的暂时联合,仍是曹操的心腹之患,在他连日攻打冀州不下时,谋士郭嘉先生分析了小袁的内部,“袁氏废长立幼,弟兄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南向……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

<P>
<P>
<P>     郭嘉先生可谓深得袁氏三昧。

<P>
<P>
<P>     美越战争十数年,美一撤走,中、越即刻开战,不知基辛格先生在此举之前,是否看过《三国演义》?

<P>
<P>
<P>     果然,曹军佯退,二袁立即开战,而且是亲自交锋,。小儿袁尚,果然勇武,把他的哥哥一逼再逼,一直逼得降了曹操。

<P>
<P>
<P>    兄弟相争第一回合,曹操就占了大便宜,二小袁失掉冀州,狼狈逃窜,把个老二袁熙的夫人甄氏也留给了老曹。

<P>
<P>
<P>    南皮一战,袁谭死于乱军之中。袁尚、袁熙退至北方,被曹操千里沙漠追击,已剩一口游气,白狼山再败,大势已去了,无可奈何去投公孙康,实是羊入狼口。后来演出的千里送头一折,完整地为袁氏集团的彻底灭亡划了一个句号。

<P>
<P>
<P>     诸小袁的混战,给我们留下了些什么启示呢?

<P>
<P>
<P>   袁术在淮南,是要自立为帝,平分汉家天下。

<P>
<P>
<P>    袁绍与曹操中原混战,是要夺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大权。

<P>
<P>
<P>      到了小袁这一群,是要互相杀掉自己的兄(或弟)。搞掉曹操或篡夺汉室,这样的小事,根本就没来及想,真是一代超过一代。
</P>
结尾的话

<P><P>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平头百姓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什么时候我们看到朝中权贵为了自己的利益奋不顾身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确的说,这个王朝结束的日子不远了。

<P><P><P>     有人说,“贪污腐败是中国最大的绝症”,所以提请中央要以最严厉的手段打击之。

<P><P><P>     当成千上万的高官都在贪污腐败时,是不是该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P><P><P>    我多灾多难的祖国呵,难道你逃不出这历史的循环么?

<P><P><P>     袁氏家族的兴亡史,这一千多年前—场腥风血雨的历史故事被罗先生精辟地写成一个寓言,这寓言的深刻寓义,后人如看不出,得不到借鉴,那真煞费了罗某一片苦心。

<P><P><P>     中央电视台消息:“自1994年10月23日起,将播出长达84集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全国上下将再论英雄……”。

<P><P><P>      仅仅是为了“再论英雄”吗? 不可不深思。
</P><P>文章来源:美国军事网军事历史版http://www.usa-mil.com/aspnet/bbs/dispbbs.asp?BoardID=28&amp;ID=5554</P><P>文章作者:大汉</P>
这篇文章真是精辟,值得深思。
好文章,不过华雄好象是被孙坚杀的,三国演义把这功劳记在了关羽头上!
good , ding
<P>好文章,顶一下!</P>
<P>颇有受益.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