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转载《中华英才》 对话林左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19:12


编者按:4月18日出版的《中华英才》杂志,刊发了题为《林左鸣:倾注“航空情”,助推“中国梦”》的专题报道。该文从自主创新、锐意改革、建设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等多方面,对中航工业近年来的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报道。在其中一段“对话林左鸣”中,针对军工企业上市、中航工业对民营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及“舆情也是生产力”等记者关心的问题,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一一作了精彩回答。本报本期特转载“对话林左鸣”,以飨读者。

记者: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情况。在全力突破航空动力“瓶颈”方面,中航工业将采取哪些举措?  

林左鸣:中航工业投入了100亿元进行航空发动机研发,虽然不会很快收回成本,但是航空发动机有30~50年的寿命期,现在的投入等于是“零存整取”。另外,我们会根据项目情况匹配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进行组合,相信这100亿元绝不会“打水漂”。  

未来的C919发动机,将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条“腿”,即前期引进国外发动机,今后希望能在中国组装,中航工业参与合作;另一条“腿”,即研发全新发动机,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另一种是与西方国家的独立第三方公司联合设计。

记者:在中航工业这么多产业中,您觉得哪个产业应该优先上市?

林左鸣:我认为,最优先选择的应是与军工有关的。军工产业是高科技产业,技术辐射到民用领域后带动作用非常大。我们所有的业务板块都应该军民融合。我一直主张防务板块搞公务机,它目前以战斗机为主,但必须发展起飞重量相当的公务机。法国达索公司约百分之六十的收入来自公务机业务,百分之二十多是军机,另有百分之十几是软件。在航空产业中,越是与军工有关的,越要首先上市,这样才能促进军民融合,把军用技术快速转移到民用产品上。

记者:中航工业对民营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大,您能具体讲一讲吗?

林左鸣:近几年,我们并购了很多民营企业,并购的企业都保持原有团队和领导班子不变,我们主要注入品牌、资金和市场。注入资金以后,企业活力增强了,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原来的大股东不排斥,我们会考虑将其增发到上市公司去。这些年很多中国高科技民营企业在航空工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我们的部分重点型号,有一半配套都来自民营企业。

我国航空工业从来就不封闭,只要社会上有市场化的供应链体系和配套资源,我们就尽可能进行水平整合,给它们提供订单,实现共同发展。当然,对一些跟不上我们发展步伐的企业,我们也会进行垂直整合。下一步,中航工业将最大限度地把精力放在集成化上,配套资源将进一步依靠民营企业。特别是如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运作,我们对民营企业的带动作用还会更大。

记者:前几年中航工业开展了很多的海外并购,今年会有什么新动作吗?

林左鸣:在海外并购方面,前两年我们做得比较出色,比如并购了奥地利FACC公司。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危机为并购带来了较好机遇,但这种有利时机已经过去。此外,并购海外企业必须有与国际接轨的团队,我们在人力资源方面还存在不足。总体来说,中航工业海外并购放慢了脚步,也变得更加慎重,近期我们将加大技术合作力度。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记者:罗阳同志先进事迹感动中国。您认为,中航工业为什么会涌现出罗阳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

林左鸣:我觉得,罗阳成为“航空报国英雄”与中国军工优秀文化的传承有关。我们军工有个优良传统或者说是优势,就是始终有一种报国情怀。我们中航工业为什么提出“航空报国”的宗旨,就是因为“报国”是军工的一种优良传统,而且这种优良传统被持续不断地传承下来了。我可以举个例子,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大学毕业的工程师分到我们在贵州的工厂,在修厂房时不慎从屋顶摔下来造成瘫痪,从此一直躺在床上。他有些遗憾,但无怨无悔,他说我对国家建设做了贡献。有这种情怀的人在我们中航工业很多,罗阳是典型的代表。罗阳的父母都是军人,他从小在军队大院长大,一直受到英雄主义的熏染,进入航空领域之后,又受到军工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本来就有的报国情怀更加浓烈。他们为了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富强,长期默默奉献,甚至不惜生命。

记者:我们知道,您一直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并曾提出:“舆情也是生产力”。对此应该如何理解?

林左鸣:我认为,由封闭军工向开放军工转变,舆情就是核心影响力。在历史性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外界需要了解我们,我们也需要让外界对我们有所了解。中央企业天生就处于国与国竞争和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积极利用新闻宣传和舆情来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维护企业的形象和权益。

因此,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树立开放理念,主动引导舆论,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条件下,舆情也是生产力。在打造企业和产品的虚拟价值方面,新闻宣传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正面新闻被传播让企业身价倍增、顾客盈门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一个坏消息让企业关门倒闭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在今天这个开放的商业社会,舆情也是生产力,而且是大生产力,新闻宣传工作不是消耗价值而是创造价值;由流程管理向思想管理跃升,舆情就是企业的凝聚力。

我们在推进管理创新中,着眼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发展模式的巨大变革,提出把对员工观念及社会舆情的引导作为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推进集团由流程管理向思想管理跃升。思想工作不能再单纯依靠以往的说教式灌输和行政命令。我们把新闻工作定位于对外的价值传播,不仅向社会和员工传递中航工业的新闻信息,更向外部传递中航工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并且通过对外树立“口碑”反过来教育和引导员工,实现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促进由流程管理向思想管理的跃升。
http://114.113.227.14/epaper/zgh ... /story/346673.shtml

编者按:4月18日出版的《中华英才》杂志,刊发了题为《林左鸣:倾注“航空情”,助推“中国梦”》的专题报道。该文从自主创新、锐意改革、建设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等多方面,对中航工业近年来的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报道。在其中一段“对话林左鸣”中,针对军工企业上市、中航工业对民营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及“舆情也是生产力”等记者关心的问题,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一一作了精彩回答。本报本期特转载“对话林左鸣”,以飨读者。

记者: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情况。在全力突破航空动力“瓶颈”方面,中航工业将采取哪些举措?  

林左鸣:中航工业投入了100亿元进行航空发动机研发,虽然不会很快收回成本,但是航空发动机有30~50年的寿命期,现在的投入等于是“零存整取”。另外,我们会根据项目情况匹配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进行组合,相信这100亿元绝不会“打水漂”。  

未来的C919发动机,将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条“腿”,即前期引进国外发动机,今后希望能在中国组装,中航工业参与合作;另一条“腿”,即研发全新发动机,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另一种是与西方国家的独立第三方公司联合设计。

记者:在中航工业这么多产业中,您觉得哪个产业应该优先上市?

林左鸣:我认为,最优先选择的应是与军工有关的。军工产业是高科技产业,技术辐射到民用领域后带动作用非常大。我们所有的业务板块都应该军民融合。我一直主张防务板块搞公务机,它目前以战斗机为主,但必须发展起飞重量相当的公务机。法国达索公司约百分之六十的收入来自公务机业务,百分之二十多是军机,另有百分之十几是软件。在航空产业中,越是与军工有关的,越要首先上市,这样才能促进军民融合,把军用技术快速转移到民用产品上。

记者:中航工业对民营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大,您能具体讲一讲吗?

林左鸣:近几年,我们并购了很多民营企业,并购的企业都保持原有团队和领导班子不变,我们主要注入品牌、资金和市场。注入资金以后,企业活力增强了,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原来的大股东不排斥,我们会考虑将其增发到上市公司去。这些年很多中国高科技民营企业在航空工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我们的部分重点型号,有一半配套都来自民营企业。

我国航空工业从来就不封闭,只要社会上有市场化的供应链体系和配套资源,我们就尽可能进行水平整合,给它们提供订单,实现共同发展。当然,对一些跟不上我们发展步伐的企业,我们也会进行垂直整合。下一步,中航工业将最大限度地把精力放在集成化上,配套资源将进一步依靠民营企业。特别是如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运作,我们对民营企业的带动作用还会更大。

记者:前几年中航工业开展了很多的海外并购,今年会有什么新动作吗?

林左鸣:在海外并购方面,前两年我们做得比较出色,比如并购了奥地利FACC公司。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危机为并购带来了较好机遇,但这种有利时机已经过去。此外,并购海外企业必须有与国际接轨的团队,我们在人力资源方面还存在不足。总体来说,中航工业海外并购放慢了脚步,也变得更加慎重,近期我们将加大技术合作力度。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记者:罗阳同志先进事迹感动中国。您认为,中航工业为什么会涌现出罗阳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

林左鸣:我觉得,罗阳成为“航空报国英雄”与中国军工优秀文化的传承有关。我们军工有个优良传统或者说是优势,就是始终有一种报国情怀。我们中航工业为什么提出“航空报国”的宗旨,就是因为“报国”是军工的一种优良传统,而且这种优良传统被持续不断地传承下来了。我可以举个例子,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大学毕业的工程师分到我们在贵州的工厂,在修厂房时不慎从屋顶摔下来造成瘫痪,从此一直躺在床上。他有些遗憾,但无怨无悔,他说我对国家建设做了贡献。有这种情怀的人在我们中航工业很多,罗阳是典型的代表。罗阳的父母都是军人,他从小在军队大院长大,一直受到英雄主义的熏染,进入航空领域之后,又受到军工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本来就有的报国情怀更加浓烈。他们为了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富强,长期默默奉献,甚至不惜生命。

记者:我们知道,您一直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并曾提出:“舆情也是生产力”。对此应该如何理解?

林左鸣:我认为,由封闭军工向开放军工转变,舆情就是核心影响力。在历史性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外界需要了解我们,我们也需要让外界对我们有所了解。中央企业天生就处于国与国竞争和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积极利用新闻宣传和舆情来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维护企业的形象和权益。

因此,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树立开放理念,主动引导舆论,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条件下,舆情也是生产力。在打造企业和产品的虚拟价值方面,新闻宣传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正面新闻被传播让企业身价倍增、顾客盈门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一个坏消息让企业关门倒闭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在今天这个开放的商业社会,舆情也是生产力,而且是大生产力,新闻宣传工作不是消耗价值而是创造价值;由流程管理向思想管理跃升,舆情就是企业的凝聚力。

我们在推进管理创新中,着眼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发展模式的巨大变革,提出把对员工观念及社会舆情的引导作为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推进集团由流程管理向思想管理跃升。思想工作不能再单纯依靠以往的说教式灌输和行政命令。我们把新闻工作定位于对外的价值传播,不仅向社会和员工传递中航工业的新闻信息,更向外部传递中航工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并且通过对外树立“口碑”反过来教育和引导员工,实现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促进由流程管理向思想管理的跃升。
http://114.113.227.14/epaper/zgh ... /story/346673.shtml
公务机
左盟主口才一流!
十 八 大以后也没有动静,快退了吧
ka-bar 发表于 2013-5-10 12:02
十 八 大以后也没有动静,快退了吧
56岁的中央委员,怎么可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