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绘就新蓝图,从霉国引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16:22

http://www.gov.cn/gzdt/2013-04/14/content_2377461.htm

http://www.gov.cn/gzdt/2012-11/01/content_2255617.htm


来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消息,四十年来,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及应用取得了瞩目成就,在我国遥感卫星中率先实现了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开创了气象卫星业务化、系列化发展的局面。《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再次展示了我国气象卫星事业的新蓝图,我国计划到2020年再发射11颗气象业务卫星,设计使用寿命达4年,全球气象卫星观测资料获取时间将缩短至2小时以内。

    “这是我国气象卫星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卫星发展的新起点。《规划》的实施对于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以及建立长期、连续、稳定的气象卫星观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表示。

    《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和国务院领导对气象卫星发展有关指示精神,面向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需求而制定,是指导未来气象卫星和应用的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1~2020年,我国计划发射11颗卫星,卫星设计寿命和搭载仪器逐步升级,静止卫星进行升级换代,并发射降水测量雷达星,实现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相结合的观测方式。与此同时,地面接收系统将相应升级、扩建,卫星资料应用持续推进,增强定量化水平。

    依据《规划》要求,2012年风云二号F星已经成功发射并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目前,风云三号03星正在依照计划开展卫星研制和地面系统建设,以确保今年按期发射并投入业务运行。

   规划意义重大 引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1988年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升空,到目前成功发射了12颗气象卫星、7颗在轨运行,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气象卫星实现系列化发展、业务化运行,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与各个发展阶段的卫星专项规划紧密相连。

    为了保证气象卫星可持续发展,199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气象卫星专项资金,为气象卫星及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和资金保障。同年,《“九五”后两年至2010年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计划》开始实施,气象卫星及应用事业从此走上了一条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2006年,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加强气候观测系统、气象卫星系统和天气雷达、雷电监测网、农村和重点林区及海域气象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别是要保证气象卫星研制、开发和运行的经费”。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制定了《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并于2012年8月获得了国务院批复。

    纵观历史,畅想未来,“规划”的批复对于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凡,为未来事业发展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极轨气象卫星升级换代 三星组网观测

    根据《规划》,至2020年我国将发射6颗极轨气象卫星,将实现上午星、下午星和降水测量雷达星的三星组网观测。

    自1988年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升空至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共成功发射6颗极轨气象卫星,特别是2008年和2010年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和业务试验运行,标志着极轨气象卫星顺利实现了升级换代。

    未来,在风云三号两颗试验卫星的基础上,我国极轨气象卫星将发射3颗上午星、2颗下午星和1颗降水测量雷达星。针对大气高精度探测、温室气体监测、海面风场探测和空间环境综合探测等需求,在保证核心遥感仪器可靠性、稳定性和高探测精度基础上,适时增加GNOS掩星探测仪、近红外高光谱大气温室气体监测仪、紫外可见光高光谱监测仪、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风场散射计和双频降水雷达等新型试验遥感仪器。其中,风场散射计和双频降水雷达为主动遥感探测仪器,可以克服可见光、红外遥感仪器以及微波辐射计等被动探测的缺陷,通过与星载被动遥感仪器观测和地面观测等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可获取更准确、更丰富、更大范围的三维定量信息,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防灾减灾提供支撑。近红外高光谱大气温室气体监测仪可探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分布及总量,为全面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的事实和科学规律、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和外交谈判等提供客观科学依据。


10月30日,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基于通用辐射传输(CRTM)改进的资料同化和遥感应用”项目通过验收,我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资料解决了三项关键技术。

    本项目是在中美大气科技合作协定框架下,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同美国大气海洋管理局国家环境卫星、数据和信息服务中心(NOAA NESDIS)在气象卫星资料定量应用方面开展的合作,从美国引进了通用辐射传输模式(CRTM)和微波集成反演系统(MIRS),解决了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卫星资料正演观测算子、卫星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微波资料定量反演三项关键技术。

    记者了解到,项目组成员针对我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红外和微波资料的特点,集中完成了资料翻译、本地化移植和各项技术改进工作。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张鹏研究员表示,这两套系统经改造后应用于我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资料处理,同国外同期卫星同类仪器的数据质量相当,对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效果有一定的贡献,同时是全球气象卫星观测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利用国际合作研究成果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从深度和广度上提高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资料的定量化应用水平,提升了其应用效益,提高了国产遥感卫星资料的国际认可度。

    据悉,本项目每年派遣相关技术人员访问、每年举办联合专题技术交流会议,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在组织实施和执行中积累了国际科研合作事务的经验。

http://www.gov.cn/gzdt/2013-04/14/content_2377461.htm

http://www.gov.cn/gzdt/2012-11/01/content_2255617.htm


来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消息,四十年来,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及应用取得了瞩目成就,在我国遥感卫星中率先实现了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开创了气象卫星业务化、系列化发展的局面。《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再次展示了我国气象卫星事业的新蓝图,我国计划到2020年再发射11颗气象业务卫星,设计使用寿命达4年,全球气象卫星观测资料获取时间将缩短至2小时以内。

    “这是我国气象卫星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卫星发展的新起点。《规划》的实施对于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以及建立长期、连续、稳定的气象卫星观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表示。

    《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和国务院领导对气象卫星发展有关指示精神,面向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需求而制定,是指导未来气象卫星和应用的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1~2020年,我国计划发射11颗卫星,卫星设计寿命和搭载仪器逐步升级,静止卫星进行升级换代,并发射降水测量雷达星,实现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相结合的观测方式。与此同时,地面接收系统将相应升级、扩建,卫星资料应用持续推进,增强定量化水平。

    依据《规划》要求,2012年风云二号F星已经成功发射并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目前,风云三号03星正在依照计划开展卫星研制和地面系统建设,以确保今年按期发射并投入业务运行。

   规划意义重大 引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1988年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升空,到目前成功发射了12颗气象卫星、7颗在轨运行,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气象卫星实现系列化发展、业务化运行,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与各个发展阶段的卫星专项规划紧密相连。

    为了保证气象卫星可持续发展,199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气象卫星专项资金,为气象卫星及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和资金保障。同年,《“九五”后两年至2010年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计划》开始实施,气象卫星及应用事业从此走上了一条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2006年,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加强气候观测系统、气象卫星系统和天气雷达、雷电监测网、农村和重点林区及海域气象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别是要保证气象卫星研制、开发和运行的经费”。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制定了《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并于2012年8月获得了国务院批复。

    纵观历史,畅想未来,“规划”的批复对于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凡,为未来事业发展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极轨气象卫星升级换代 三星组网观测

    根据《规划》,至2020年我国将发射6颗极轨气象卫星,将实现上午星、下午星和降水测量雷达星的三星组网观测。

    自1988年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升空至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共成功发射6颗极轨气象卫星,特别是2008年和2010年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和业务试验运行,标志着极轨气象卫星顺利实现了升级换代。

    未来,在风云三号两颗试验卫星的基础上,我国极轨气象卫星将发射3颗上午星、2颗下午星和1颗降水测量雷达星。针对大气高精度探测、温室气体监测、海面风场探测和空间环境综合探测等需求,在保证核心遥感仪器可靠性、稳定性和高探测精度基础上,适时增加GNOS掩星探测仪、近红外高光谱大气温室气体监测仪、紫外可见光高光谱监测仪、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风场散射计和双频降水雷达等新型试验遥感仪器。其中,风场散射计和双频降水雷达为主动遥感探测仪器,可以克服可见光、红外遥感仪器以及微波辐射计等被动探测的缺陷,通过与星载被动遥感仪器观测和地面观测等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可获取更准确、更丰富、更大范围的三维定量信息,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防灾减灾提供支撑。近红外高光谱大气温室气体监测仪可探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分布及总量,为全面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的事实和科学规律、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和外交谈判等提供客观科学依据。


10月30日,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基于通用辐射传输(CRTM)改进的资料同化和遥感应用”项目通过验收,我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资料解决了三项关键技术。

    本项目是在中美大气科技合作协定框架下,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同美国大气海洋管理局国家环境卫星、数据和信息服务中心(NOAA NESDIS)在气象卫星资料定量应用方面开展的合作,从美国引进了通用辐射传输模式(CRTM)和微波集成反演系统(MIRS),解决了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卫星资料正演观测算子、卫星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微波资料定量反演三项关键技术。

    记者了解到,项目组成员针对我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红外和微波资料的特点,集中完成了资料翻译、本地化移植和各项技术改进工作。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张鹏研究员表示,这两套系统经改造后应用于我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资料处理,同国外同期卫星同类仪器的数据质量相当,对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效果有一定的贡献,同时是全球气象卫星观测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利用国际合作研究成果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从深度和广度上提高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资料的定量化应用水平,提升了其应用效益,提高了国产遥感卫星资料的国际认可度。

    据悉,本项目每年派遣相关技术人员访问、每年举办联合专题技术交流会议,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在组织实施和执行中积累了国际科研合作事务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