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西飞五十五年发展成就系列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16:03

翻开《中国航空工业60年大事记》,在1956年的记载中有这样一段文字:4月7日,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签订《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国防工业、生产人造液体燃料和进行地质工作的协议》。《协议》规定建设15个新的工业企业作为以往签订的141个项目的补充。在156个项目中,航空工业有15个工厂3个研究所。这段文字,就是包括中航工业西飞在内的众多航空企业最初的“萌芽”。

可以查到最早关于“西安飞机制造厂”的记录,是在1959年元月6日: 2架图-16 (后称轰6)样机由苏联飞抵哈尔滨飞机厂, 1月12日召开了图-16 试制协作会议。会议明确哈尔滨飞机厂、航空发动机厂为主制厂,西安飞机厂、航空发动机厂及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为复制厂。自此,西飞逐渐步入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视野。

55年来,随着轰6系列、运7系列、“飞豹”系列等多型号飞机的研制成功,西飞越来越成为中国航空业在国际上争得话语权的重要角色!2013年1月26日,大运首飞,西飞再次让世界清晰地听到中国航空业追赶世界的脚步声!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公司化改革到股份制的逐步成熟与完善,西飞在探索中不断寻求突破与发展。1997年,西飞国际成功上市,成为西飞发展的重大拐点。

自1997年到2012年,西飞走上产融结合的发展之路。继1997年新股发行后,1999年,成功实施增资配股;2000年,再次实施公募增发,资本运作3年迈出3大步。而在上市10年后的2007年,西飞国际又一次推出融资大手笔,并于2008年初完成了非公开发行股票。这次定向增发,使得西飞国际发生了质的飞跃,完成了由飞机零部件制造商向整机制造商的转变,成为我国首家真正意义上的军工业务整体上市公司。

55年来,西飞按照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向,确立了军机、民机、航空服务、国际合作和非航空民品五大支柱产业,形成了寓军于民、军民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西飞也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以“新舟”系列飞机为代表的涡桨支线飞机按照“国际化开拓,系列化发展”的思路,持续优化、系列化,树立了中国民机产业的世界品牌;与美国波音、欧洲空中客车、意大利阿莱尼亚等世界级航空制造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国际合作业务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实现了从中小部件向大型关键部件转变,从转包生产向合资合作方式转变,从合作生产向联合研制转变;瞄准部队、民航等用户的特殊需求,稳步发展军民机维修和改装业务,航空产品产业链得到持续延伸,拓展了航空主营业务新的领域;依托核心能力,积极开发与航空航天工艺相关、产品结构相似的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不断挖掘、扩大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3年1月26日,大型运输机在西飞腾空而起,西飞的未来也将更为令人期待与瞩目。

http://www.cannews.com.cn/2013/0307/247639.html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 ... /story/339486.shtml
铸航空利剑  扬中华雄威
——中航工业西飞五十五年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之二


2013-03-14 10:08:32


2013年1月26日,当运20一跃而起首飞成功之时,举国欢腾,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第四个能够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运20的首飞是中国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作为主制造商的中航工业西飞被世界所瞩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飞先后完成了轰6系列、运7系列和运8飞机等20多种飞机型号的设计研发,特别是在轰炸机、运输机、特种飞机研发方面具有突出的技术特点和较强技术优势,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从1958年建厂至今,西飞走过整整55年的艰苦历程,几代西飞人怀着航空报国的炽热情怀,默默地拼搏和奉献着,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任务,谱写了一曲航空报国的壮歌。

1968年12月24日,西飞生产的轰6飞机首飞成功,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有能力生产战略轰炸机的4个国家之一。如今轰6系列飞机现已发展出多种机型,成为空、海军轰炸机部队的主要作战力量。

1988年12月14日,西飞生产的“飞豹”首飞成功,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该系列型机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中,西飞研制的空警2000、轰6H、“飞豹”、轰6加油机4个型号27架飞机参加受阅。为了这一天,西飞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其中服务保障人员远离家人整整5个月,无怨无悔;为了这一天,150个日夜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工作,默默地擦拭“利剑”。 当中华儿女守在电视机前尽情释放对祖国的自豪感时,西飞人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只能在心中勾画此刻广场空前的盛况,任心中热流激荡。西飞人有权利自豪,那一柄柄直刺晴空的“利剑”上流淌了西飞人太多的汗水,承载着西飞人太多的期盼。  

“十一五”以来,西飞一系列新机研制,完成了数字化设计制造平台建设、设计实验室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使公司的飞机设计能力、制造能力、检测能力、试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按照“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型号发展思路,西飞不断加大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预先研究与应用研究力度,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技术研究及型号技术攻关工作,完成了飞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机翼整体壁板数控喷丸成形技术、航空高效数控加工技术、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机翼壁板自动钻铆技术、数字化产品检测技术等一系列航空高新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形成了飞机结构设计、大型机翼制造、飞机总体装配、工装设计制造等极具特色的技术优势,具备了大型飞机的制造能力,同时,机翼制造技术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西飞紧扣飞机型号研制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实施以培植核心技术为重点的知识产权战略,形成了一批能够代表当今航空制造技术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来的飞机研制中,西飞积极研究飞机装配过程中的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数字化定位和自动化加工等技术,构建高水平的部件自动化装配系统。在新机研制中,西飞广泛采用装配仿真和三维工艺设计技术,机身壁板、机身部件总装、机翼对接、翼身对接已采用自动钻铆技术、数字化装配技术,切实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了装配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翻开《中国航空工业60年大事记》,在1956年的记载中有这样一段文字:4月7日,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签订《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国防工业、生产人造液体燃料和进行地质工作的协议》。《协议》规定建设15个新的工业企业作为以往签订的141个项目的补充。在156个项目中,航空工业有15个工厂3个研究所。这段文字,就是包括中航工业西飞在内的众多航空企业最初的“萌芽”。

可以查到最早关于“西安飞机制造厂”的记录,是在1959年元月6日: 2架图-16 (后称轰6)样机由苏联飞抵哈尔滨飞机厂, 1月12日召开了图-16 试制协作会议。会议明确哈尔滨飞机厂、航空发动机厂为主制厂,西安飞机厂、航空发动机厂及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为复制厂。自此,西飞逐渐步入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视野。

55年来,随着轰6系列、运7系列、“飞豹”系列等多型号飞机的研制成功,西飞越来越成为中国航空业在国际上争得话语权的重要角色!2013年1月26日,大运首飞,西飞再次让世界清晰地听到中国航空业追赶世界的脚步声!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公司化改革到股份制的逐步成熟与完善,西飞在探索中不断寻求突破与发展。1997年,西飞国际成功上市,成为西飞发展的重大拐点。

自1997年到2012年,西飞走上产融结合的发展之路。继1997年新股发行后,1999年,成功实施增资配股;2000年,再次实施公募增发,资本运作3年迈出3大步。而在上市10年后的2007年,西飞国际又一次推出融资大手笔,并于2008年初完成了非公开发行股票。这次定向增发,使得西飞国际发生了质的飞跃,完成了由飞机零部件制造商向整机制造商的转变,成为我国首家真正意义上的军工业务整体上市公司。

55年来,西飞按照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向,确立了军机、民机、航空服务、国际合作和非航空民品五大支柱产业,形成了寓军于民、军民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西飞也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以“新舟”系列飞机为代表的涡桨支线飞机按照“国际化开拓,系列化发展”的思路,持续优化、系列化,树立了中国民机产业的世界品牌;与美国波音、欧洲空中客车、意大利阿莱尼亚等世界级航空制造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国际合作业务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实现了从中小部件向大型关键部件转变,从转包生产向合资合作方式转变,从合作生产向联合研制转变;瞄准部队、民航等用户的特殊需求,稳步发展军民机维修和改装业务,航空产品产业链得到持续延伸,拓展了航空主营业务新的领域;依托核心能力,积极开发与航空航天工艺相关、产品结构相似的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不断挖掘、扩大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3年1月26日,大型运输机在西飞腾空而起,西飞的未来也将更为令人期待与瞩目。

http://www.cannews.com.cn/2013/0307/247639.html

http://www.cannews.com.cn/epaper ... /story/339486.shtml
铸航空利剑  扬中华雄威
——中航工业西飞五十五年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之二


2013-03-14 10:08:32


2013年1月26日,当运20一跃而起首飞成功之时,举国欢腾,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第四个能够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运20的首飞是中国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作为主制造商的中航工业西飞被世界所瞩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飞先后完成了轰6系列、运7系列和运8飞机等20多种飞机型号的设计研发,特别是在轰炸机、运输机、特种飞机研发方面具有突出的技术特点和较强技术优势,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从1958年建厂至今,西飞走过整整55年的艰苦历程,几代西飞人怀着航空报国的炽热情怀,默默地拼搏和奉献着,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任务,谱写了一曲航空报国的壮歌。

1968年12月24日,西飞生产的轰6飞机首飞成功,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有能力生产战略轰炸机的4个国家之一。如今轰6系列飞机现已发展出多种机型,成为空、海军轰炸机部队的主要作战力量。

1988年12月14日,西飞生产的“飞豹”首飞成功,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该系列型机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中,西飞研制的空警2000、轰6H、“飞豹”、轰6加油机4个型号27架飞机参加受阅。为了这一天,西飞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其中服务保障人员远离家人整整5个月,无怨无悔;为了这一天,150个日夜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工作,默默地擦拭“利剑”。 当中华儿女守在电视机前尽情释放对祖国的自豪感时,西飞人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只能在心中勾画此刻广场空前的盛况,任心中热流激荡。西飞人有权利自豪,那一柄柄直刺晴空的“利剑”上流淌了西飞人太多的汗水,承载着西飞人太多的期盼。  

“十一五”以来,西飞一系列新机研制,完成了数字化设计制造平台建设、设计实验室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使公司的飞机设计能力、制造能力、检测能力、试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按照“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型号发展思路,西飞不断加大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预先研究与应用研究力度,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技术研究及型号技术攻关工作,完成了飞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机翼整体壁板数控喷丸成形技术、航空高效数控加工技术、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机翼壁板自动钻铆技术、数字化产品检测技术等一系列航空高新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形成了飞机结构设计、大型机翼制造、飞机总体装配、工装设计制造等极具特色的技术优势,具备了大型飞机的制造能力,同时,机翼制造技术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西飞紧扣飞机型号研制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实施以培植核心技术为重点的知识产权战略,形成了一批能够代表当今航空制造技术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来的飞机研制中,西飞积极研究飞机装配过程中的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数字化定位和自动化加工等技术,构建高水平的部件自动化装配系统。在新机研制中,西飞广泛采用装配仿真和三维工艺设计技术,机身壁板、机身部件总装、机翼对接、翼身对接已采用自动钻铆技术、数字化装配技术,切实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了装配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西飞还是挺有骨气的


反正,我是看好他的,反正我是信他正在造隐身远程轰炸机的,反正我是信了,信不信由你。

反正,我是看好他的,反正我是信他正在造隐身远程轰炸机的,反正我是信了,信不信由你。
西飞是被603逼着往前走的.从飞豹开始.
看好西飞,期待下一次高潮……
红旗厂这几年倒是打酱油的,WS-9以后再无消息鸟.十几年来,剑还没磨出来呢
还是那几款老型号,新型号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