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贷款问题 富豪“致富手段”几大套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2:19:41
2003年06月19日04:55:56 中青在线

继上海首富周正毅之后,近日,又有两名地产富豪“折”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指出,仅以2002年度《福布斯中国百富榜》为参照标准,100名富豪中就有40多名涉足地产业,而作为对比,《福布斯全球500富豪榜》中,500人中只有30人左右是地产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地产业容易造就富豪还是富豪容易从中国地产业中迅速获得财富?据了解,“土地+贷款”已经成为一些富豪的“致富手段”。

  “比如,他先以100元买一块地,然后找相熟的测量行将其价值高估至200元,再抵押给银行换取贷款;接下来,以这200元的银行资金再购入同值的土地,重复以上步骤赚取400元的贷款,依此类推,手头资金由400、800、1600不停地递升。这是一种滚雪球的贷款游戏,以这种游戏积累财富,速度将是惊人的。但是这种游戏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求游戏玩家必须同时和‘银行’与‘地方政府’保持亲密接触,原因很简单,土地的使用权在地方政府的手里,要向他们申请,而钱则在银行,需要向银行借贷。所以,一旦游戏玩砸了,出的事就不会是小事,涉及的人也不会是一般的人。”

  一位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认为,纵观最近一段时间来,国内问题富豪的案件,基本没有脱离中国富豪出事的一般模式,这一模式一般具有三大特点:其一,出事者一般为民营企业家,而且在他们的涉案项目中多有地产项目;其二,涉及官商勾结;其三,案情复杂,数额巨大,牵扯面广。

  时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日前,有关部门已经锁定部分地产商作为重点调查对象。这次追查的重点之一即是“多重抵押、连环担保”贷款,据悉,还会追溯至过去3至4年在当地的土地批租情况。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问题富豪不管最后是因为什么问题“东窗事发”,相当一部分都存在“涉案土地”的问题。比如说几年前的“远华大案”,涉案土地多达200多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开发用地110万平方米,工业及码头用地16万平方米,其他用地100余万平方米。除了两幢标志性建筑,远华的地产密布厦门的黄金地段;而近日在香港廉政公署发起的“峨眉”行动中的落马的几名“地产大王”更是如此。其中,曾以12亿身价排名2000年香港50大上市富豪第34名的钱永伟,从事的业务就是房地产,另一名落马富豪许培新,虽然从事高科技,但业务也和房地产紧密相关———大楼智能化系统建设。

  与许多“富豪”不同,他们都习惯保持“低调”,据说钱永伟曾资助不少员工去工商管理学院深造,即使捐钱也不要求宣传;而许培新则更是低调,即使公司的招股书,对他个人的介绍也只有短短数行。说明他原为大学讲师,1993年从商。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些地方的土地批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黑幕,在有些大城市总有那么两三个行事低调的地产商靠“能拿地”而成为富豪,这些神秘的商人一般都和某位权势人物存在某种秘密联系,他们的发家史往往和他所依傍的官员调动、升迁使用的是同一张“路线图”。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先生指点时讯记者,他说:“近日,浙江一女厅长携亲人出逃的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他说的这名女厅长就是因严重违纪,日前已被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立案审查的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据介绍,杨秀珠初中毕业,原来是温州市饮食服务公司一名卖馒头的服务员,1995年,当上温州市副市长;1998年,被任命为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在该省是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赏识她的人认为其干劲足、能力强,对她重用有加,一路提拔升迁;反对与控告她的人认为其“独霸土地审批和房地产开发大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大肆侵吞挥霍国家资产”,是“温州巨贪”。

  据说杨秀珠在当温州副市长的时候,举报她的信堆积如山,可是她依然一路升了上去。她之所以最后出事,是被原中国银行温州分行行长叶征“带累”的。叶征因为受贿被有关部门查处,交待出一个叫陈其跃的人曾向他行贿四五十万元,陈因此而成为中国司法机关的通缉对象。而在温州,许多人都知道陈其跃和杨秀珠的“关系”———在杨任温州市副市长期间,同一块地皮,在公开拍卖会上,温州市土地局、规划局两家共同测算的地价为1.0080亿元,一家房地产公司最后以1.2280亿元的价格拍得。但杨秀珠坚决不同意把此块地皮交该公司开发,最终,陈其跃的公司以5000多万元的极低价获得这一地皮的使用权,而后建设开发“米莉莎花苑”。

  “这投标是典型的‘推磨式’投标,说是投标,其实早就安排好了。几经周折,最终还是落入早就安排好的人手中。”一些“懂行”的人道出其中的“奥秘”。

  因受贿罪,叶征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不久陈其跃被捕归案。接下来,温州市鹿城区检察院在审理一宗受贿案时,发现受贿者包括温州铁路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杨光荣,也就是杨秀珠的胞弟,并逮捕了他。在温州,一些老干部一直认为杨光荣的公司是杨秀珠的“私人银行”和“腐败后花园”。“在这个案子中,有银行的官员,有地方政府的官员,还有房地产商,这是典型的权钱交易。”“为什么很多问题富豪,连小学文化都没有,却可以做得非常大?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说这些问题富豪素质低,毫无顾忌,置法律法规不顾,那么为什么一些受过很好教育的金融界人士也会搀和到‘问题贷款’中去呢?比如说被时尚杂志称为最优雅的银行家的王雪冰和日前刚刚落马的中银香港总裁刘金宝,他们在出问题之前,都被称为业内奇才,他们为什么要玩这么惊险刺激的游戏?这是应该关注的问题。”一位经济学家说。

  据报道,刘金宝和王雪冰的个人经历有颇多戏剧性重合之处。他们曾是北京外经贸大学的同学,双双进入中银工作。两个人都曾被认为是杰出的交易员。他们都与上海地产商过从甚密,他们在上海时都曾入住地产商提供的豪华别墅,他们都通晓国内外各种规则包括潜规则。最后,一个因为经济犯罪而接受调查,另一个则因为“问题贷款”广受关注。

  同样富有戏剧性的是,因为“问题贷款”而落马的两名地产富豪,他们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旗下的公司都形成了极其复杂的交叉和连环持股的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这就使他们的资产和问题都要复杂和庞大得多。

  最近,落马于香港廉政公署“峨眉”行动中的上海万泰集团董事长钱永伟,经媒体披露就有“神秘生意”。根据万泰集团网站资料,截至2001年中期,万泰集团拥有土地储备2400亩。万泰集团的董事长钱永伟怎么弄来的这么多地?据了解,上海万泰公司成立于1995年,公司成立的三年中,先后开发了万泰公寓、欣源公寓、万泰花园一期等楼盘。有消息称,钱永伟运作资金主要来自银行,直到今天还欠着银行16亿贷款没有还清。

  关于他的财富故事,一直以来有一个版本,他最初做的是警察,后来下海,掘得第一桶金,并涉足地产业,敛下惊人财富。但富有专业精神的财经界人士则表示,第一桶金如果是几万或者几十万都好说,但如果一下子有了几百上千万的第一桶金就让人难以置信了;同样道理,一个公司成立几年之内,就爆炸性地发展,哪来的钱?

  许多人说这些问题富豪钻了政策的空子,我国金融业尚欠缺一个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这使得他们容易骗取贷款。另有人认为,仅就信贷来看,目前各家银行都有一些防范风险的机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可暗箱操作的套路。“只有一些‘小鱼’才会在各个环节中花费心思,真正的‘大鱼’直接用关系,用钱搞掂‘某些权势人物’,再由某些权势人物往下压,接下来的表面文章就做起来很轻松了。”

  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应该建立严密的反欺诈性财产转移的法律体系,建立严厉的诉讼、判决、执行体系,这样才能既约束政府的行为,也约束企业的行为。2003年06月19日04:55:56 中青在线

继上海首富周正毅之后,近日,又有两名地产富豪“折”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指出,仅以2002年度《福布斯中国百富榜》为参照标准,100名富豪中就有40多名涉足地产业,而作为对比,《福布斯全球500富豪榜》中,500人中只有30人左右是地产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地产业容易造就富豪还是富豪容易从中国地产业中迅速获得财富?据了解,“土地+贷款”已经成为一些富豪的“致富手段”。

  “比如,他先以100元买一块地,然后找相熟的测量行将其价值高估至200元,再抵押给银行换取贷款;接下来,以这200元的银行资金再购入同值的土地,重复以上步骤赚取400元的贷款,依此类推,手头资金由400、800、1600不停地递升。这是一种滚雪球的贷款游戏,以这种游戏积累财富,速度将是惊人的。但是这种游戏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求游戏玩家必须同时和‘银行’与‘地方政府’保持亲密接触,原因很简单,土地的使用权在地方政府的手里,要向他们申请,而钱则在银行,需要向银行借贷。所以,一旦游戏玩砸了,出的事就不会是小事,涉及的人也不会是一般的人。”

  一位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认为,纵观最近一段时间来,国内问题富豪的案件,基本没有脱离中国富豪出事的一般模式,这一模式一般具有三大特点:其一,出事者一般为民营企业家,而且在他们的涉案项目中多有地产项目;其二,涉及官商勾结;其三,案情复杂,数额巨大,牵扯面广。

  时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日前,有关部门已经锁定部分地产商作为重点调查对象。这次追查的重点之一即是“多重抵押、连环担保”贷款,据悉,还会追溯至过去3至4年在当地的土地批租情况。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问题富豪不管最后是因为什么问题“东窗事发”,相当一部分都存在“涉案土地”的问题。比如说几年前的“远华大案”,涉案土地多达200多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开发用地110万平方米,工业及码头用地16万平方米,其他用地100余万平方米。除了两幢标志性建筑,远华的地产密布厦门的黄金地段;而近日在香港廉政公署发起的“峨眉”行动中的落马的几名“地产大王”更是如此。其中,曾以12亿身价排名2000年香港50大上市富豪第34名的钱永伟,从事的业务就是房地产,另一名落马富豪许培新,虽然从事高科技,但业务也和房地产紧密相关———大楼智能化系统建设。

  与许多“富豪”不同,他们都习惯保持“低调”,据说钱永伟曾资助不少员工去工商管理学院深造,即使捐钱也不要求宣传;而许培新则更是低调,即使公司的招股书,对他个人的介绍也只有短短数行。说明他原为大学讲师,1993年从商。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些地方的土地批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黑幕,在有些大城市总有那么两三个行事低调的地产商靠“能拿地”而成为富豪,这些神秘的商人一般都和某位权势人物存在某种秘密联系,他们的发家史往往和他所依傍的官员调动、升迁使用的是同一张“路线图”。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先生指点时讯记者,他说:“近日,浙江一女厅长携亲人出逃的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他说的这名女厅长就是因严重违纪,日前已被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立案审查的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据介绍,杨秀珠初中毕业,原来是温州市饮食服务公司一名卖馒头的服务员,1995年,当上温州市副市长;1998年,被任命为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在该省是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赏识她的人认为其干劲足、能力强,对她重用有加,一路提拔升迁;反对与控告她的人认为其“独霸土地审批和房地产开发大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大肆侵吞挥霍国家资产”,是“温州巨贪”。

  据说杨秀珠在当温州副市长的时候,举报她的信堆积如山,可是她依然一路升了上去。她之所以最后出事,是被原中国银行温州分行行长叶征“带累”的。叶征因为受贿被有关部门查处,交待出一个叫陈其跃的人曾向他行贿四五十万元,陈因此而成为中国司法机关的通缉对象。而在温州,许多人都知道陈其跃和杨秀珠的“关系”———在杨任温州市副市长期间,同一块地皮,在公开拍卖会上,温州市土地局、规划局两家共同测算的地价为1.0080亿元,一家房地产公司最后以1.2280亿元的价格拍得。但杨秀珠坚决不同意把此块地皮交该公司开发,最终,陈其跃的公司以5000多万元的极低价获得这一地皮的使用权,而后建设开发“米莉莎花苑”。

  “这投标是典型的‘推磨式’投标,说是投标,其实早就安排好了。几经周折,最终还是落入早就安排好的人手中。”一些“懂行”的人道出其中的“奥秘”。

  因受贿罪,叶征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不久陈其跃被捕归案。接下来,温州市鹿城区检察院在审理一宗受贿案时,发现受贿者包括温州铁路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杨光荣,也就是杨秀珠的胞弟,并逮捕了他。在温州,一些老干部一直认为杨光荣的公司是杨秀珠的“私人银行”和“腐败后花园”。“在这个案子中,有银行的官员,有地方政府的官员,还有房地产商,这是典型的权钱交易。”“为什么很多问题富豪,连小学文化都没有,却可以做得非常大?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说这些问题富豪素质低,毫无顾忌,置法律法规不顾,那么为什么一些受过很好教育的金融界人士也会搀和到‘问题贷款’中去呢?比如说被时尚杂志称为最优雅的银行家的王雪冰和日前刚刚落马的中银香港总裁刘金宝,他们在出问题之前,都被称为业内奇才,他们为什么要玩这么惊险刺激的游戏?这是应该关注的问题。”一位经济学家说。

  据报道,刘金宝和王雪冰的个人经历有颇多戏剧性重合之处。他们曾是北京外经贸大学的同学,双双进入中银工作。两个人都曾被认为是杰出的交易员。他们都与上海地产商过从甚密,他们在上海时都曾入住地产商提供的豪华别墅,他们都通晓国内外各种规则包括潜规则。最后,一个因为经济犯罪而接受调查,另一个则因为“问题贷款”广受关注。

  同样富有戏剧性的是,因为“问题贷款”而落马的两名地产富豪,他们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旗下的公司都形成了极其复杂的交叉和连环持股的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这就使他们的资产和问题都要复杂和庞大得多。

  最近,落马于香港廉政公署“峨眉”行动中的上海万泰集团董事长钱永伟,经媒体披露就有“神秘生意”。根据万泰集团网站资料,截至2001年中期,万泰集团拥有土地储备2400亩。万泰集团的董事长钱永伟怎么弄来的这么多地?据了解,上海万泰公司成立于1995年,公司成立的三年中,先后开发了万泰公寓、欣源公寓、万泰花园一期等楼盘。有消息称,钱永伟运作资金主要来自银行,直到今天还欠着银行16亿贷款没有还清。

  关于他的财富故事,一直以来有一个版本,他最初做的是警察,后来下海,掘得第一桶金,并涉足地产业,敛下惊人财富。但富有专业精神的财经界人士则表示,第一桶金如果是几万或者几十万都好说,但如果一下子有了几百上千万的第一桶金就让人难以置信了;同样道理,一个公司成立几年之内,就爆炸性地发展,哪来的钱?

  许多人说这些问题富豪钻了政策的空子,我国金融业尚欠缺一个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这使得他们容易骗取贷款。另有人认为,仅就信贷来看,目前各家银行都有一些防范风险的机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可暗箱操作的套路。“只有一些‘小鱼’才会在各个环节中花费心思,真正的‘大鱼’直接用关系,用钱搞掂‘某些权势人物’,再由某些权势人物往下压,接下来的表面文章就做起来很轻松了。”

  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应该建立严密的反欺诈性财产转移的法律体系,建立严厉的诉讼、判决、执行体系,这样才能既约束政府的行为,也约束企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