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装甲倾角的问题,小倾角,大倾角和超大倾角是怎么定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19:47
斜面装甲一开始就是为了跳弹,在T-34上很成功,后来喵系也使用了倾斜装甲。二战毛系的倾角都是55度~60度倾斜,而喵系的倾角要小些,大概在50度,倾角不大跳弹效果应该不如毛系好。
均质钢时代,甚至出现了IS-3那种水平方向倾斜还向两侧倾斜的犁形,然后到了T-64,直接上复合装甲,并且是68度倾斜。然后美系就直接是首下防护,首上略带倾斜,几乎水平。
我有几个问题
1,均质钢和AP弹时代,倾斜装甲小于45度,是否不能有效的跳弹?AP弹的跳弹临界角度是多少?
2,复合甲时代,T-64那种68度倾角,是否为可以布置复合装甲的极限?像T-62那种60度的倾角,如果用同样的复合甲材料,抗弹效果相对T-64比较怎么样?同样面积同样厚度的装甲,如果让首上和首下的夹角压缩,车体会降低,反过来说由于T-64那种优化了车高的布局,可以在不增加正面装甲重量的情况下,使装甲倾角增大,提高正面防护效果,但是加入复合装甲后,影响如何?现在的长杆穿甲弹在这个角度已经不能跳弹了,但是复合装甲不同层之间空隙和弹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应该增大了吧?貌似复合装甲对弹杆的防护,就是利用不同介质之间相互运动,产生力,而这个力量又作用给弹杆,削弱其穿透力。我对复合装甲和长杆弹的理解是长杆弹相对以前的AP弹,动能全由药筒提供,但是动能集中在一个点上,因此穿透能力比AP提高很多,而复合装甲则是再次将单芯的动能分散到弹杆上作用给装甲,减小弹芯穿透装甲的动能。
3,倾角太大几乎水平的M1首上,能否对长杆造成跳弹?斜面装甲一开始就是为了跳弹,在T-34上很成功,后来喵系也使用了倾斜装甲。二战毛系的倾角都是55度~60度倾斜,而喵系的倾角要小些,大概在50度,倾角不大跳弹效果应该不如毛系好。
均质钢时代,甚至出现了IS-3那种水平方向倾斜还向两侧倾斜的犁形,然后到了T-64,直接上复合装甲,并且是68度倾斜。然后美系就直接是首下防护,首上略带倾斜,几乎水平。
我有几个问题
1,均质钢和AP弹时代,倾斜装甲小于45度,是否不能有效的跳弹?AP弹的跳弹临界角度是多少?
2,复合甲时代,T-64那种68度倾角,是否为可以布置复合装甲的极限?像T-62那种60度的倾角,如果用同样的复合甲材料,抗弹效果相对T-64比较怎么样?同样面积同样厚度的装甲,如果让首上和首下的夹角压缩,车体会降低,反过来说由于T-64那种优化了车高的布局,可以在不增加正面装甲重量的情况下,使装甲倾角增大,提高正面防护效果,但是加入复合装甲后,影响如何?现在的长杆穿甲弹在这个角度已经不能跳弹了,但是复合装甲不同层之间空隙和弹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应该增大了吧?貌似复合装甲对弹杆的防护,就是利用不同介质之间相互运动,产生力,而这个力量又作用给弹杆,削弱其穿透力。我对复合装甲和长杆弹的理解是长杆弹相对以前的AP弹,动能全由药筒提供,但是动能集中在一个点上,因此穿透能力比AP提高很多,而复合装甲则是再次将单芯的动能分散到弹杆上作用给装甲,减小弹芯穿透装甲的动能。
3,倾角太大几乎水平的M1首上,能否对长杆造成跳弹?
我不是个合格的2楼。楼主问题很专业,搭车学习。


能否跳弹不是看装甲的绝对倾角,而是看弹和甲的接触点处的装甲法线是否通过弹体。如果不通过弹体,弹质心处的惯性力就会使弹体远离法线,最终造成跳弹,否则就是出现转正效应。
之所以长杆弹不容易跳弹,是因为它的弹体很长,且是钝头,很难出现上面不通过的那种情况。


能否跳弹不是看装甲的绝对倾角,而是看弹和甲的接触点处的装甲法线是否通过弹体。如果不通过弹体,弹质心处的惯性力就会使弹体远离法线,最终造成跳弹,否则就是出现转正效应。
之所以长杆弹不容易跳弹,是因为它的弹体很长,且是钝头,很难出现上面不通过的那种情况。

未命名w.JPG (4.87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2-20 14:31 上传

agein 发表于 2012-12-20 14:27
能否跳弹不是看装甲的绝对倾角,而是看弹和甲的接触点处的装甲法线是否通过弹体。如果不通过弹体,弹质心处 ...
长杆转正时,是否会产生向弹径方向的分力,使得弹芯方向的动量有损失?在转正后穿过复合装甲,这个分力是否会作用于复合装甲夹层,使得弹芯被夹层切割,使得动能降低?
期待高淫解答……
铁血烈鹰 发表于 2012-12-20 14:57
长杆转正时,是否会产生向弹径方向的分力,使得弹芯方向的动量有损失?在转正后穿过复合装甲,这个分力是 ...
如果大了可以造成弹体折断。
agein 发表于 2012-12-20 15:53
如果大了可以造成弹体折断。
这也就是爆反的作用原理?
铁血烈鹰 发表于 2012-12-20 17:02
这也就是爆反的作用原理?
不是
铁血烈鹰 发表于 2012-12-20 17:02
这也就是爆反的作用原理?
爆反对破甲弹有效,通过爆炸改变高速金属射流的方向。
红色卫士 发表于 2012-12-20 20:43
爆反对破甲弹有效,通过爆炸改变高速金属射流的方向。
接触5这种,必须要弹杆和装甲有夹角才行,爆炸的抛板打断弹杆。
我记得一般40度内是小倾斜,65度内是大倾斜.剩下是超大倾斜,具体得翻下书.
倾斜装甲应该说是为了提高防御,跳蛋只是防御提高导致穿透失败的一种结果之一.
不管是否跳蛋,倾斜布置装甲炮弹穿透路径相对同厚度垂直装甲都会提高.
1,能否跳弹不光是装甲倾角,还要看弹丸的攻角。两相结合如果弹丸的肩部首先接触装甲就会跳弹。至于临界角度,假设弹丸是水平飞行,那么装甲的倾角和弹丸的锥角之和大于90°即可造成跳弹。
2,复合装甲种类多种多样,这个的具体分析,梅卡瓦4的炮塔装甲是复合装甲而且倾角肯定超过了68°。而且坦克装甲即使是复合装甲最外层通常也是金属装甲,换句话说装甲倾角是外轮廓描述。内部的复合层倾角未必受外轮廓约束。
3,肯定是T-64要好,否则T-64早就改成60°了。
4,首先首上首下装甲的夹角决定不了车体正面高度。车体的正面高度直接关系到座圈高度、火线高度、动力舱高度、内部布局等等,是整体设计的一个极重要指标。是车体正面高度影响正面装甲布局而不是反过来。
5,穿甲机理的问题不懂不敢回答。
6,任何动能弹的动能都是由发射药决定的。长干穿甲弹的优势在于首先风阻小弹丸的初速度高且降速慢,动能跟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同样比例的增速比增质更能增加攻击动能。其次长干穿甲弹截面积小攻击压强高。
7,M1的首上肯定能造成跳弹,但是几率恐怕非常低。
mdmdmd 发表于 2012-12-20 23:30
1,能否跳弹不光是装甲倾角,还要看弹丸的攻角。两相结合如果弹丸的肩部首先接触装甲就会跳弹。至于临界角度 ...
明白了,另外请教一个问题,红外大大说过,M1的首下由于空间限制,无法放置贫铀装甲。首下和首上两种方式,那种能为安装复合装甲提供更大的空间?复合装甲的防护还是主要靠穿甲弹穿透装甲经过的距离,以前有种说法是T-80U的车体防护比M1A1效果更好,T-80U的首上等效650mm。
红外大大还有一事不明白,首下防护为什么会有空间不足,无法上贫铀?如果上陶瓷呢?
铁血烈鹰 发表于 2012-12-21 00:42
明白了,另外请教一个问题,红外大大说过,M1的首下由于空间限制,无法放置贫铀装甲。首下和首上两种方式 ...
  复合装甲相对均质钢装甲在质量上有突出优势但在厚度上却不是,有些复合装甲由于内部留有间隙等原因造成装甲模块的厚度甚至超过了等效的均质钢装甲厚度,从这点上来看我认为倾角要求小的首下迎弹为主的车首正面防护的安装空间更大一些(前提还是要结合车首内部设计)。
  距离应该是对射流能够拉长拉细,对动能弹应该作用不大。
78度典型跳弹倾角。。
第二个问题。

复合装甲不止是利用弹芯在不同介质中穿行,因密度、强度、模量、硬度变化而导致运动轨迹的偏转。

抛开轻型复合装甲和二战时期的装甲不谈。当代的复合装甲,除了上述的防护思路外,还有两种思路:

1、利用高强度高硬度的物质,利用穿甲弹本身的动能,或者装甲内的含能材料,对穿甲弹进行撞击、磨蚀、偏转。

2、利用固体材质中的应力波的反射和卸载效应,精心布置不同材质的厚度,使得对于特定长度的穿甲弹,在装甲内运行的应力波会传递到穿甲弹上对穿甲弹毁伤或偏转。
红外6904  对动能弹主要是增加侵彻距离,首上大倾角设计除了车内空间受到限制以外,在厚度上要大大好于首下的设计,这也是毛子采用首上大倾角的原因。  发表于 2012-12-22 11:27


按照红外的说法,首上的优势就是留给装甲加厚的空间大,但是留给人员的空间小。而首下则是装甲空间小,乘员空间大。
agein 发表于 2012-12-20 14:27
能否跳弹不是看装甲的绝对倾角,而是看弹和甲的接触点处的装甲法线是否通过弹体。如果不通过弹体,弹质心处 ...
a版太给力了!这问题之前一直没想清楚...
agein 发表于 2012-12-20 14:27
能否跳弹不是看装甲的绝对倾角,而是看弹和甲的接触点处的装甲法线是否通过弹体。如果不通过弹体,弹质心处 ...
你好 问一下 为什么挑战者系列要用分装弹 貌似不会因为内部空间不足和炮塔太长的问题吧 英国人的体力也不至于搬不动定装弹吧 请高人帮忙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