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人机空战的设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8:33:04
看辽宁号的新闻的时候,我爸爸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家花那么多钱培养出一个飞行员,上了战场让人一炮打下去了,岂不是太亏了?”

飞行员的价值很难用金钱来衡量。一个老手飞行员,飞过2000小时,熟悉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战斗,打过几十发导弹,参与过百机大演练,和僚机配合多年。与一个飞了200小时,打过2发导弹,昨天第一次见到自己长机的新手显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我当时很想用“统帅的职责就是冷静又冷酷地把宝贵的筹码投下去”来回答,但这答案非常中二,而且充满了皇军参谋的气息。所以我无法回答。


我设想,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无人机除了在缺乏防空的地区执行炸弹卡车的任务外,也可以配合战斗机进行空战,直接与敌方先进战斗机进行搏杀。

我认为在近未来,无人机不可能具有足够廉价的AI和探测器来自主应对激烈的空战,而在后方遥控无人机空战很容易遭到电子干扰,远距遥控延时较长,并且这需要无人机装备先进的雷达和传感器,用如此大的投入换来的只是一个迟钝的空战平台。

因此我设想未来的空优作战应当是“骑士+扈从”的模式,一个作战编队由2架由人隐身战斗机和2架隐身无人机组成,有人驾驶飞机接收后方预警机传来的战场态势、在前线遥控无人机作战并执行无人机无法完成的复杂战术动作;无人机伴随长机,进行中距离空战、伙伴加油、导弹拦截、挡枪以及其他任何危险活动。

有人战斗机使用武装到牙齿的重型隐身战斗机,诸如J-20或者F-22,最好能使用现有单座型号。如果驾驶员无力分心指挥无人机就使用双座型号。但是可以使用单双座搭配使用,一个编队中由一架双座机进行指挥,一架单座机进行掩护,同时单座机也可以对无人机快速发出简单指令。

无人机应尽可能压缩成本。隐身能力是必须的、装备性能一般的雷达和探测器、没有超机动能力、仅要求可以跟上长机的速度和作战半径。由于不指望无人机进行格斗,因此可以适当牺牲气动性能换取隐身性,基本就是一个会飞的弹仓,完全靠长机的引导来作战。在一般干扰下使用数据链,在最严重的阻塞式干扰下使用激光通讯。


作战时,由长机使用雷达或者IR探测器截获目标,优先使用无人机发射导弹。这样一方面相当于增加了长机的带弹数量,解决了隐身战斗机载弹量相对较小的问题,另一方面降低了由于打开弹仓发动攻击导致长机被发现的概率。发射后的导弹由长机进行A射B导。无人机尽可能前出在导弹不可逃逸区内攻击,长机在后方安全地带进行引导。不过如果无人机较多,长机雷达可引导的数量可能是一个瓶颈。

无人机可以携带近距离软杀伤激光武器,破坏对方导弹的引导头,或者对进入格斗空战的敌机进行晃瞎狗眼作战。如果没有如此科幻的武器,可以携带微型空射诱饵导弹掩护长机,降低敌中距弹的威胁。也可以根据作战需要携带相应的反辐射、轰炸、反舰模块。无论研究出什么新的武器系统,只需要改无人机并升级有人机的遥控台,不用对有人机进行大的改动。

无人机也可以不携带武器仅携带伙伴加油吊舱,必要时可以增加有人机的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导弹和燃油耗尽的无人机直接返航,由后方地面战遥控派出新的无人机前往战区补充战斗编队。

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无人机可以打开角反射器吸引火力,起到“骑士老爷您快走!小的掩护!替我照顾好特莱萨·潘沙!”的作用。


至于技术难度,无人机自主起降和作战有X-47B作为例子,无人机伙伴加油有全球鹰作为前例,都不是太过科幻的技术。一个难点是在保持长机隐身的前提下遥控无人机,不过考虑到隐身战斗机也有敌我识别天线,X-47B也需要遥控,所以我认为遥控所需的电磁波并不会破坏隐身。另外就是抗干扰,这基本就是数据链可靠性的问题,也许可以用抗干扰能力较强的量子通讯来解决。尽管设想可以使用激光通讯作为备用联络手段,但是我不清楚激光通讯的带宽和作用距离,以及对飞行姿态是否有限制。

不过这个设想并不能应付近距离格斗空战,有人机的近身格斗无人机的弱智AI是插不上手的,面对格斗距离上的敌机缺乏传感器的无人机仅能起到牵制作用。



看辽宁号的新闻的时候,我爸爸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家花那么多钱培养出一个飞行员,上了战场让人一炮打下去了,岂不是太亏了?”

飞行员的价值很难用金钱来衡量。一个老手飞行员,飞过2000小时,熟悉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战斗,打过几十发导弹,参与过百机大演练,和僚机配合多年。与一个飞了200小时,打过2发导弹,昨天第一次见到自己长机的新手显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我当时很想用“统帅的职责就是冷静又冷酷地把宝贵的筹码投下去”来回答,但这答案非常中二,而且充满了皇军参谋的气息。所以我无法回答。


我设想,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无人机除了在缺乏防空的地区执行炸弹卡车的任务外,也可以配合战斗机进行空战,直接与敌方先进战斗机进行搏杀。

我认为在近未来,无人机不可能具有足够廉价的AI和探测器来自主应对激烈的空战,而在后方遥控无人机空战很容易遭到电子干扰,远距遥控延时较长,并且这需要无人机装备先进的雷达和传感器,用如此大的投入换来的只是一个迟钝的空战平台。

因此我设想未来的空优作战应当是“骑士+扈从”的模式,一个作战编队由2架由人隐身战斗机和2架隐身无人机组成,有人驾驶飞机接收后方预警机传来的战场态势、在前线遥控无人机作战并执行无人机无法完成的复杂战术动作;无人机伴随长机,进行中距离空战、伙伴加油、导弹拦截、挡枪以及其他任何危险活动。

有人战斗机使用武装到牙齿的重型隐身战斗机,诸如J-20或者F-22,最好能使用现有单座型号。如果驾驶员无力分心指挥无人机就使用双座型号。但是可以使用单双座搭配使用,一个编队中由一架双座机进行指挥,一架单座机进行掩护,同时单座机也可以对无人机快速发出简单指令。

无人机应尽可能压缩成本。隐身能力是必须的、装备性能一般的雷达和探测器、没有超机动能力、仅要求可以跟上长机的速度和作战半径。由于不指望无人机进行格斗,因此可以适当牺牲气动性能换取隐身性,基本就是一个会飞的弹仓,完全靠长机的引导来作战。在一般干扰下使用数据链,在最严重的阻塞式干扰下使用激光通讯。


作战时,由长机使用雷达或者IR探测器截获目标,优先使用无人机发射导弹。这样一方面相当于增加了长机的带弹数量,解决了隐身战斗机载弹量相对较小的问题,另一方面降低了由于打开弹仓发动攻击导致长机被发现的概率。发射后的导弹由长机进行A射B导。无人机尽可能前出在导弹不可逃逸区内攻击,长机在后方安全地带进行引导。不过如果无人机较多,长机雷达可引导的数量可能是一个瓶颈。

无人机可以携带近距离软杀伤激光武器,破坏对方导弹的引导头,或者对进入格斗空战的敌机进行晃瞎狗眼作战。如果没有如此科幻的武器,可以携带微型空射诱饵导弹掩护长机,降低敌中距弹的威胁。也可以根据作战需要携带相应的反辐射、轰炸、反舰模块。无论研究出什么新的武器系统,只需要改无人机并升级有人机的遥控台,不用对有人机进行大的改动。

无人机也可以不携带武器仅携带伙伴加油吊舱,必要时可以增加有人机的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导弹和燃油耗尽的无人机直接返航,由后方地面战遥控派出新的无人机前往战区补充战斗编队。

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无人机可以打开角反射器吸引火力,起到“骑士老爷您快走!小的掩护!替我照顾好特莱萨·潘沙!”的作用。


至于技术难度,无人机自主起降和作战有X-47B作为例子,无人机伙伴加油有全球鹰作为前例,都不是太过科幻的技术。一个难点是在保持长机隐身的前提下遥控无人机,不过考虑到隐身战斗机也有敌我识别天线,X-47B也需要遥控,所以我认为遥控所需的电磁波并不会破坏隐身。另外就是抗干扰,这基本就是数据链可靠性的问题,也许可以用抗干扰能力较强的量子通讯来解决。尽管设想可以使用激光通讯作为备用联络手段,但是我不清楚激光通讯的带宽和作用距离,以及对飞行姿态是否有限制。

不过这个设想并不能应付近距离格斗空战,有人机的近身格斗无人机的弱智AI是插不上手的,面对格斗距离上的敌机缺乏传感器的无人机仅能起到牵制作用。



其实,aim9x也可以视为广义无人机的说
So,在无人机的最大可用过载面前,狗斗对AI的需求远没有想象中的高
对啊 飞行员太宝贵了 损失过后补充很困难啊 关于人工智能 我比较看好IBM那条路 PS他们准备定制专门的芯片来模拟人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