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帖子说明为什么舰载机着舰擦痕离阻拦索那么远的问题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4:08:46
我已经三次回复这样的问题了,可惜还是不断出现类似问题!现在干脆发贴回复如下:

对于舰载机着舰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下滑道太低,飞机还没飞到甲板上,高度就低于航母甲板的高度,那样的结果就是舰载机撞到舰尾,航母受损,舰载机机毁人亡!

那么看看16号,在此之前,TG从来没有固定翼飞机着舰的经验,那么如何沿着正确的下滑道下降,并最终着舰呢?答案只能是先靠试飞员一点一点,反反复复的把正确的下滑道试出来,而且还必须是满足航母在各级海况,各种横摇纵摇状态下的多种下滑道,并将这个正确的下滑角度输入着舰管理系统,由着舰引导员控制助降镜信号协助今后的着舰训练。

再来说说下滑道的试验过程,这无非就是试飞员驾驶舰载机不断重复“蜻蜓点水”式的试降复飞程序,同时由舰面引导员从高的下滑道试起,每成功一次,就调低一次下滑道,直到下滑道的终点刚好位于二号阻拦索为止!当然了,如前所述,在不同的海况下,航母横摇纵摇角度不同,周期不同,相应的下滑道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要多次试验!

这就解释了那个轮胎擦痕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舰载机正确的下滑道调整试飞还没有完成,目前的下滑道只能保证舰载机的起落架接触到甲板的着舰区,还没有到拦阻区。从明天开始,估计这个科目就将是16号的首要任务了,祝舰载机飞行员早日完成着舰试飞,舰机合一,天下无敌!我已经三次回复这样的问题了,可惜还是不断出现类似问题!现在干脆发贴回复如下:

对于舰载机着舰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下滑道太低,飞机还没飞到甲板上,高度就低于航母甲板的高度,那样的结果就是舰载机撞到舰尾,航母受损,舰载机机毁人亡!

那么看看16号,在此之前,TG从来没有固定翼飞机着舰的经验,那么如何沿着正确的下滑道下降,并最终着舰呢?答案只能是先靠试飞员一点一点,反反复复的把正确的下滑道试出来,而且还必须是满足航母在各级海况,各种横摇纵摇状态下的多种下滑道,并将这个正确的下滑角度输入着舰管理系统,由着舰引导员控制助降镜信号协助今后的着舰训练。

再来说说下滑道的试验过程,这无非就是试飞员驾驶舰载机不断重复“蜻蜓点水”式的试降复飞程序,同时由舰面引导员从高的下滑道试起,每成功一次,就调低一次下滑道,直到下滑道的终点刚好位于二号阻拦索为止!当然了,如前所述,在不同的海况下,航母横摇纵摇角度不同,周期不同,相应的下滑道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要多次试验!

这就解释了那个轮胎擦痕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舰载机正确的下滑道调整试飞还没有完成,目前的下滑道只能保证舰载机的起落架接触到甲板的着舰区,还没有到拦阻区。从明天开始,估计这个科目就将是16号的首要任务了,祝舰载机飞行员早日完成着舰试飞,舰机合一,天下无敌!
高手!受教了
自已再顶一个,请有疑问的同学进来看看,不要再质疑那个擦痕了!
原来如此,受教了!
支持楼主分析,目前确实没有着舰,点过水而已。
这个果然是科普贴。。。太牛逼了。
楼主大解,佩服
楼主正解,让大家少些口水仗
支持此类科普贴
自已再顶一个,请有疑问的同学进来看看,不要再质疑那个擦痕了!
撸主说的有道理,目前测试还没结束,但是应该也有降落的吧,要不没法测试拦阻索呀
起飞应该问题不大吧,只要保证速度和角度就行了!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
但,略有些分歧。

一、着舰点偏差与航母横摇基本无关,而是与升沉和纵摇密切相关,横摇与舰载机起落架的冲击有关。

二、舰载机不会跟随航母的摇荡而改变下滑轨迹(即下滑角),光学助降系统是设在自稳定平台的,光束不会随着航母摇荡而上下变化。

三、同一机型的舰载机着舰时的迎角定了,钩眼距就定了,而理想着舰点(第二根拦阻索)与光学助降系统的距离差也是固定的,因此着舰的下滑角不能随意变动。
扯吧。。。


最好的状况,降落时勾住第二道拦阻索,因为飞机距离甲板还有一定的高度,加上是加力通过,飞机速度较高,勾住第二道拦阻索到飞机砸到甲板上,后机轮也已经到了拦阻索外面去了。
航母临时轻甲板 发表于 2012-9-26 00:24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
但,略有些分歧。
补充的很有见地,学习了!

还有一个环节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航母在舰载机着舰时,是高速前进的,而斜角甲板与前进方向是有一个夹角的,这就意味着舰载机在整个着舰的过程中,除了控制下滑道和下滑速率,还要不断的修整飞机的飞行方向,以保持飞机对中着舰跑道。

这也是那道着舰区域中画的中线为什么一直要延伸到舰尾的垂直面上,甚至不惜改动舰尾的部分结构的原因!因为在飞行员下滑时,如果他看到的跑道中线是一条折线,那说明他的飞机没有对中,折线偏向哪边,飞机就偏向了哪边,飞行员也就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直到看到的跑道中线保持正直。

其实在辽宁号从毛式甲板划线改到美式划线时,我就应该猜到舰载机应该进行了“蜻蜓点水”,否则凭什么要进行如此大的修改?这一定是飞行员提了意见。

MD的经验不是白来的,那是用成百上千的飞行员的生命换来的,在这一点上,TG确实是占了后发的优势!
看来舰载机飞行员不好当啊,保证下滑率,保证有仰角,还要开加力,怎么觉得比较矛盾啊
谢谢楼主科普!这轮胎印说明中秋在16上已经蜻蜓点水了是不是?
chulong13120 发表于 2012-9-26 00:50
看来舰载机飞行员不好当啊,保证下滑率,保证有仰角,还要开加力,怎么觉得比较矛盾啊
下滑中是不开加力的,而且还要尽力保持飞行的低速状态!

在飞行员感受到起落架冲击甲板的瞬间,飞行员要迅速开加力,全速复飞,直到强大的过载产生,飞机在阻挡索的作用下完全停止,飞行员在迅速收油门到慢车,并收起着舰钩,滑向停机区!

这其实是对飞机发动机的考验,油门响应的时间要短,对于飞飞的动作要感应灵敏,而且还要具备在海上维护保养的能力。唉!还是发动机
不对,一定是开着加力降落的|,否则跑道那么短就是MD的发动机也来不及

scsi88 发表于 2012-9-26 00:41
扯吧。。。


你怎么能保证每一次着舰都是如此的完美,如果次次都能这样,还用得着布置四道阻拦索吗?

飞机着舰时,有可能轮过了索,钩没过,那样就是你说的理想状态!另一种情况是轮钩都过了索,那样就只能复飞。但也有可能是轮钩都没过索,那样舰载机就得拖着钩钩在甲板上跑,然后轮子压过阻拦索,着舰钩钩住阻拦索。肥电就是因为后轮离钩太近,在这种着舰状态下,轮子压过拦阻索后,阻拦索还没有回弹起来,钩钩也过去了,于是多次着舰失败。

以上三种状态在航母纵摇的情况下,几乎都会产生,也可以说每次着舰,不管是成功或者失败,都是不可复制的,每次着舰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在自动化水平如此之高,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今,舰载机着舰仍然要在强大的指挥和保障之上,由人来完成的原因。这也可以说明MD搞的那个无人机着舰技术是多么的天顶星,那可是一定要在近百年的航母使用经验之上才能想象和达到的高度的!

所以下滑道正确,并不代表着舰就一定完美,下滑道是基础,航母的纵摇和飞机的轮钩距都是影响因素,两者都能影响着舰的成功率!
scsi88 发表于 2012-9-26 00:41
扯吧。。。


你怎么能保证每一次着舰都是如此的完美,如果次次都能这样,还用得着布置四道阻拦索吗?

飞机着舰时,有可能轮过了索,钩没过,那样就是你说的理想状态!另一种情况是轮钩都过了索,那样就只能复飞。但也有可能是轮钩都没过索,那样舰载机就得拖着钩钩在甲板上跑,然后轮子压过阻拦索,着舰钩钩住阻拦索。肥电就是因为后轮离钩太近,在这种着舰状态下,轮子压过拦阻索后,阻拦索还没有回弹起来,钩钩也过去了,于是多次着舰失败。

以上三种状态在航母纵摇的情况下,几乎都会产生,也可以说每次着舰,不管是成功或者失败,都是不可复制的,每次着舰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在自动化水平如此之高,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今,舰载机着舰仍然要在强大的指挥和保障之上,由人来完成的原因。这也可以说明MD搞的那个无人机着舰技术是多么的天顶星,那可是一定要在近百年的航母使用经验之上才能想象和达到的高度的!

所以下滑道正确,并不代表着舰就一定完美,下滑道是基础,航母的纵摇和飞机的轮钩距都是影响因素,两者都能影响着舰的成功率!
scsi88 发表于 2012-9-26 01:16
不对,一定是开着加力降落的|,否则跑道那么短就是MD的发动机也来不及
别忘了舰载机在降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个速度的,开加力无非就是要让飞机在剩下的跑道中完成从着舰速度加速到起飞速度,而这两个速度之间差距并不大,这没有什么很难理解的!
谢谢摄友约克的科普,这点对大家很有帮助。
谢楼主科普!
小白求问:拦阻索没经过实际测试会交舰么?
楼主正解,让大家少些口水仗
支持此类科普贴
都是军事爱好者,有些甚至是论坛里面的老鸟了,别在论坛里说出太过业余的话,特别是在菜鸟新人面前。其实实践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大家不太可能开着战机在航母上着舰。但是现在N多的模拟飞行游戏,有几款很不错的,各位网友可以玩几次,去年开始我一直在玩一款模拟飞行游戏“锁定”,多次驾驶苏-33在库兹涅佐夫号上着舰,因此我很容易理解楼主说内容,他说的基本正确,有些内容是他分析的,也还算是靠谱。证明楼主对飞机在航母上着的舰过程,基本上是了解的。在此,感谢楼主的科普,辛苦了。
daban 发表于 2012-9-26 02:22
小白求问:拦阻索没经过实际测试会交舰么?
拦阻索的难点无非就是材料,抗拉强度、延展性、柔韧性、耐久性,抗腐蚀能力等等等等……而且每一根要上舰的拦阻索都应该进行类似的测试。

以上测试,对于TG来说根本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寻找到合适的材料以合适的比例制成拦阻索,但辽宁号已经给我们答案了!


同意楼主观点,帮楼主补图





下图库舰33着陆位置在拦阻索区域





同意楼主观点,帮楼主补图

456567687.jpg (62.5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9-26 09:56 上传


1348582424_84797.jpg (54.7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9-26 09:56 上传


1348625294_91443.jpg (70.2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9-26 10:25 上传



下图库舰33着陆位置在拦阻索区域

1327997212_55982.jpg (88.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9-26 09:57 上传

1346314568_74080.jpg (101.1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9-26 09:57 上传




1348575661_83772.jpg (50.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9-26 10:01 上传

1348575661_46035.jpg (57.3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9-26 10:01 上传

楼主高手,学习了~~
摄友约克 发表于 2012-9-26 09:48
拦阻索的难点无非就是材料,抗拉强度、延展性、柔韧性、耐久性,抗腐蚀能力等等等等……而且每一根要上舰 ...
谢谢老大解答!!!{:3_87:}
顺祝节日快乐!!!
分析的有道理!!
我一上午之前回复了五次楼主这个想法了…唉 水军的逆袭 16版也要沦陷了吗
拜读了。。。。
拜读科普贴,谢谢执教
谢谢楼主科普,支持科普贴
好贴。。有道理
舰载机是15还是16啊?我都懵了各说纷纭的
多谢楼主科普!
学习了 !
daban 发表于 2012-9-26 02:22
小白求问:拦阻索没经过实际测试会交舰么?
肯定在岸上测试过。
摄友约克 发表于 2012-9-26 01:11
下滑中是不开加力的,而且还要尽力保持飞行的低速状态!

在飞行员感受到起落架冲击甲板的瞬间,飞行员 ...
着舰开加力应该不是必须的吧,除了战斗机以外的飞机都没有加力啊,比如E-2、A-6、S-3、Su-25等。
呵呵,飞过IL2,航母降落确实难,没飞过的再好的飞飞,也得老老实实从一遍遍的复飞中找感觉~
有道理,有节操,简称有理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