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于“世界工厂”的日本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45:58
<P>虽然有点老,可是有借鉴意义</P>
<P>【中国专辑】投身于“世界工厂”的日本人(1)

2002/09/06 </P>
<P>
  【日经BP社报道】 将溶化的塑料射出成型、在金属板上开孔或使其变形的冲压成型——。这就是在制作产品的第一步“造形”加工中不可欠缺的金属模具。正是金属模具领域长年积累的技术与经验支撑着堪称世界第一的日本制造业。 </P>
<P>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之所以实力猛增,与来自日本的技术密不可分。因为金属模具技术已经在驻华日本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在中国生根发芽。 </P>
<P>  对此,日本人不禁会对“技术外流”感慨万千。但这些驻华日本技术人员则有各自的想法。在他们的眼中日本的制造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尤其在日本制造业辉煌不再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倾听一下他们的想法。 </P>
<P>集40年经验,建立梦之工厂 </P>
<P>  “如果将日本金属模具水平比为10的话,现在这个工厂的水平就是8,不,也许可以说能达到9。中国人学习技术的速度很快,在这两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P>
<P>  记者眼前出现的是今年秋季某日资企业即将上市的液晶投影仪金属模具。似乎在感受刚刚打磨出来的工件表面的质感,西堀勉(62岁)眯着眼睛、手指从工件表面轻轻滑过。西堀的头衔是塑料成型制造商、中日龙(日本名称为KUNISUTAZU)技术开发中心首席顾问。 </P>
<P>  西堀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中日龙工厂中出任金属模具部门负责人是2000年2月的事。当时,该公司并没有金属模具部门。西堀的任务就是将从日本与台湾进口的金属模具转换为自己制作、降低成本以及对客户要求能够快速做出反应。 </P>
<P>  中日龙主要向索尼、同时还向东芝、富士通、Stanley电气、兄弟工业等供应成型产品。西堀指导的金属模具制作业务主要以既薄又要有强度、客户企业对表面加工要求相当严格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传真机等的机箱外壳。 </P>
<P>  厂房为砖混三层结构,在这一带为常见的建筑物,而对西堀来说,这却是一个“梦想工厂”。因为它是完全按照西堀40年积累的经验来构筑金属模具工厂结构、从零建造起来的,并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业务就走上了正轨。 </P>
<P>  工厂的目标是不单纯依赖熟练工人,而是使用信息技术与最新设备。不依靠技师个人的技术,并以此来赶超日本的金属模具——西堀的想法无疑也向日本制造业的常识发出了挑战。 </P>
<P>  西堀所领导的金属模具工厂,在近两年中大约录用了70名员工。除管理人员外,大多数是在大学及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厂的20~25岁的年轻人,这些员工在学校里基本上都没有学习过金属模具的知识。其中30人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金属模具,其他人在车间加工。 </P>
<P>  整个设计过程不使用手描图纸,在个人电脑上完成的3维数据基本上能够自动“翻译”成加工用数据,再通过通信线路输入到加工设备中。然后,设备按照所要求的指示安装刀具与刀架,按下按钮后就可完成基本加工。 </P>
<P>  最初在收到产品设计数据后至少需要约45天才能交付金属模具,现在已经缩短到了30天。尽管这已经比其他公司快了许多,但“加急工件3周就可完成。为了使加工设备运转平稳,我们有意稍微放慢了一些加工进度”。 </P>
<P>  在工厂负责指导的除西堀以外,还有两个日本人。其中一人的金属模具工厂在日本破产了,另一人在以前就职的公司遭遇挫折,两人都是满身创伤。不过,西堀对此并不介意,“两人的失败不过是未能适应日本固有的做法而已,对于挑战新事物而言,有一两次失败的经历也许是好事”。 </P>
<P>  “我认为日本的金属模具产业犯了两个错误”,西堀这样讲到。其一,随着软件与加工设备的不断进步,需要依靠经验进行的加工正迅速减少,而日本在工作方法却依然墨守成规。日本现在还在使用二维手描图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P>
<P>  其二是即使是受形势所迫,不得不引进新设备时,零星企业众多的日本金属模具行业在构造上却难以适应。由于没有资金而无法购买最新设备、由于人手不足而只好由熟练工人来操作使不惯的计算机,这样就陷进了无法解脱的恶性循环之中。 </P>
<P>“一年半超过日本” </P>
<P>  “在本应该集中使用熟练技术的地方,反而分散了力量。并不是韩国与台湾的金属模具越来越强,而是日本自己的是平在下降!” </P>
<P>  西堀自静冈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美能达公司,主要从事开发工作。在他58岁担任生产技术开发部长时,为了在工作生涯结束之前进行新的挑战,在尚有余力之际就决定提前退休。 </P>
<P>  西堀在美能达工作时就参与了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指导。从那时起,他就产生了充分利用中国年轻工人进行国际性金属模具制作的想法。不过,美能达并未采用他的构想,他的计划也只好搁浅。 </P>
<P>  退休以后,在预定出任总裁的某中小企业工作时,西堀遇到了中日龙的东家、塑料成型企业国盛化学总裁盐谷阳右。正考虑在中国开展金属模具制作的盐谷与西堀的想法不谋而合,并痛快允诺给金属模具工厂的建设投入3亿日元。这对始终坚信自己的想法的西堀来说,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也为西堀实现宿愿提供了可能性,“我要让日本人看看,日本长时间积累的技术水平,我凭借中国的年轻人用一年半的时间就能超过”。 </P>
<P>  当然,打败日本并不是西堀的真正目的。恰恰相反,他希望此举能推动元气大伤的日本金属模具产业恢复生机。 </P>
<P>  现在,西堀正在致力于面向日本金属模具企业的“数据服务”。即承接从产品的设计图到金属模具的CAD数据制作,同时对符合成型条件的数据加以修正的服务。西堀此举是想让人们明白:应该让中方去做即使经验少也能完成的工作,日本则应在加工、精加工这些擅长的领域加大力度。 </P>
<P>  “我是一个日本人,终归要回到日本,因此,我希望能让日本觉醒。如果我在中国的成功,能成为改变日本金属模具行业的契机,那我便心满意足了”,西堀这样说到。(待续)(记者: 谷口 彻也)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8 7:22:18编辑过]
<P>虽然有点老,可是有借鉴意义</P>
<P>【中国专辑】投身于“世界工厂”的日本人(1)

2002/09/06 </P>
<P>
  【日经BP社报道】 将溶化的塑料射出成型、在金属板上开孔或使其变形的冲压成型——。这就是在制作产品的第一步“造形”加工中不可欠缺的金属模具。正是金属模具领域长年积累的技术与经验支撑着堪称世界第一的日本制造业。 </P>
<P>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之所以实力猛增,与来自日本的技术密不可分。因为金属模具技术已经在驻华日本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在中国生根发芽。 </P>
<P>  对此,日本人不禁会对“技术外流”感慨万千。但这些驻华日本技术人员则有各自的想法。在他们的眼中日本的制造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尤其在日本制造业辉煌不再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倾听一下他们的想法。 </P>
<P>集40年经验,建立梦之工厂 </P>
<P>  “如果将日本金属模具水平比为10的话,现在这个工厂的水平就是8,不,也许可以说能达到9。中国人学习技术的速度很快,在这两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P>
<P>  记者眼前出现的是今年秋季某日资企业即将上市的液晶投影仪金属模具。似乎在感受刚刚打磨出来的工件表面的质感,西堀勉(62岁)眯着眼睛、手指从工件表面轻轻滑过。西堀的头衔是塑料成型制造商、中日龙(日本名称为KUNISUTAZU)技术开发中心首席顾问。 </P>
<P>  西堀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中日龙工厂中出任金属模具部门负责人是2000年2月的事。当时,该公司并没有金属模具部门。西堀的任务就是将从日本与台湾进口的金属模具转换为自己制作、降低成本以及对客户要求能够快速做出反应。 </P>
<P>  中日龙主要向索尼、同时还向东芝、富士通、Stanley电气、兄弟工业等供应成型产品。西堀指导的金属模具制作业务主要以既薄又要有强度、客户企业对表面加工要求相当严格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传真机等的机箱外壳。 </P>
<P>  厂房为砖混三层结构,在这一带为常见的建筑物,而对西堀来说,这却是一个“梦想工厂”。因为它是完全按照西堀40年积累的经验来构筑金属模具工厂结构、从零建造起来的,并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业务就走上了正轨。 </P>
<P>  工厂的目标是不单纯依赖熟练工人,而是使用信息技术与最新设备。不依靠技师个人的技术,并以此来赶超日本的金属模具——西堀的想法无疑也向日本制造业的常识发出了挑战。 </P>
<P>  西堀所领导的金属模具工厂,在近两年中大约录用了70名员工。除管理人员外,大多数是在大学及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厂的20~25岁的年轻人,这些员工在学校里基本上都没有学习过金属模具的知识。其中30人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金属模具,其他人在车间加工。 </P>
<P>  整个设计过程不使用手描图纸,在个人电脑上完成的3维数据基本上能够自动“翻译”成加工用数据,再通过通信线路输入到加工设备中。然后,设备按照所要求的指示安装刀具与刀架,按下按钮后就可完成基本加工。 </P>
<P>  最初在收到产品设计数据后至少需要约45天才能交付金属模具,现在已经缩短到了30天。尽管这已经比其他公司快了许多,但“加急工件3周就可完成。为了使加工设备运转平稳,我们有意稍微放慢了一些加工进度”。 </P>
<P>  在工厂负责指导的除西堀以外,还有两个日本人。其中一人的金属模具工厂在日本破产了,另一人在以前就职的公司遭遇挫折,两人都是满身创伤。不过,西堀对此并不介意,“两人的失败不过是未能适应日本固有的做法而已,对于挑战新事物而言,有一两次失败的经历也许是好事”。 </P>
<P>  “我认为日本的金属模具产业犯了两个错误”,西堀这样讲到。其一,随着软件与加工设备的不断进步,需要依靠经验进行的加工正迅速减少,而日本在工作方法却依然墨守成规。日本现在还在使用二维手描图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P>
<P>  其二是即使是受形势所迫,不得不引进新设备时,零星企业众多的日本金属模具行业在构造上却难以适应。由于没有资金而无法购买最新设备、由于人手不足而只好由熟练工人来操作使不惯的计算机,这样就陷进了无法解脱的恶性循环之中。 </P>
<P>“一年半超过日本” </P>
<P>  “在本应该集中使用熟练技术的地方,反而分散了力量。并不是韩国与台湾的金属模具越来越强,而是日本自己的是平在下降!” </P>
<P>  西堀自静冈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美能达公司,主要从事开发工作。在他58岁担任生产技术开发部长时,为了在工作生涯结束之前进行新的挑战,在尚有余力之际就决定提前退休。 </P>
<P>  西堀在美能达工作时就参与了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指导。从那时起,他就产生了充分利用中国年轻工人进行国际性金属模具制作的想法。不过,美能达并未采用他的构想,他的计划也只好搁浅。 </P>
<P>  退休以后,在预定出任总裁的某中小企业工作时,西堀遇到了中日龙的东家、塑料成型企业国盛化学总裁盐谷阳右。正考虑在中国开展金属模具制作的盐谷与西堀的想法不谋而合,并痛快允诺给金属模具工厂的建设投入3亿日元。这对始终坚信自己的想法的西堀来说,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也为西堀实现宿愿提供了可能性,“我要让日本人看看,日本长时间积累的技术水平,我凭借中国的年轻人用一年半的时间就能超过”。 </P>
<P>  当然,打败日本并不是西堀的真正目的。恰恰相反,他希望此举能推动元气大伤的日本金属模具产业恢复生机。 </P>
<P>  现在,西堀正在致力于面向日本金属模具企业的“数据服务”。即承接从产品的设计图到金属模具的CAD数据制作,同时对符合成型条件的数据加以修正的服务。西堀此举是想让人们明白:应该让中方去做即使经验少也能完成的工作,日本则应在加工、精加工这些擅长的领域加大力度。 </P>
<P>  “我是一个日本人,终归要回到日本,因此,我希望能让日本觉醒。如果我在中国的成功,能成为改变日本金属模具行业的契机,那我便心满意足了”,西堀这样说到。(待续)(记者: 谷口 彻也)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8 7:22:18编辑过]
<P>【中国专辑】投身于“世界工厂”的日本人(2)

2002/09/09 </P><P>
  【日经BP社报道】 </P><P>诲人不倦的“传教士” </P><P>“你不就想炫耀自己的技术吗?!” </P><P>  听到这话时他的脑海中真可以说是一片茫然。这导致了他对日本的失望,也最终坚定了他离开日本的决心。 </P><P>  赴香港发展的技术咨询顾问小山博司(68岁)无论如何也无法忘却十几年前听到的这句话。当时的小山在千叶县经营着一家金属模具企业,同时还为同行提供技术指导。也许是对方过于自尊,就在小山正解释一项技术时,对方口出不逊。 </P><P>  当然,原因并不仅仅如此。小山认为:“日本人的习惯就是,无论别人说什么,总是要露出一副‘我早知道了’的表情,但一旦追问具体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就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日本人正在失去谦虚这种美德”。 </P><P>  小山16年前赴港发展。最初在一家日资家电企业担任技术顾问,参与咖啡机等小家电的生产。随后,作为技术顾问,以香港企业为中心开始扩大服务范围。在这10年里,香港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往大陆,小山也自然而然地将工作地点转移到了大陆。 </P><P>  小山所指导的企业从事向日资企业提供塑料成型产品与铸造产品的工作。从复印机、打印机、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到汽车零部件,产品涉及领域广泛。 </P><P>  在此之前接受小山指导的企业多达12家,全部为香港企业,其中不乏万名员工以上的大厂。现在小山仅为3家打算成立金属模具部门、或想扩充金属模具部门的企业提供指导,每天穿梭于各工厂之间。 </P><P>  每到一家工厂,小山即使没有翻译也会一个人在车间里转来转去,碰见什么问题都会亲自示范给工人看一看。 </P><P>  这种现场主义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正是小山的一贯风格。比如,出现次品时,小山会追问“为什么会这样”、“用什么原理可以解释得通”,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小山认为:“因为不这样的话,就无法培养思考能力,也不利于实际应用”。 </P><P>  在指导中国人的同时,小山也在不停地疏理着自己的思路。以他记下来的便条为基础翻译成中文的手册,用A4纸打印出来足足有2厘米厚。 </P><P>  技术指导的请求经常来自日资成品厂商。“在当地找着了看上去挺有实力的企业,但是产品质量还达不到要求”,这就是这些厂商委托小山进行技术指导的主要原因。 </P><P>背上“卖国贼”的罪名 </P><P>  最近,小山甚至被全权委托寻找零部件厂商,因为小山在当地厂商中颇有人缘,对当地厂商的技术水平了如指掌。同时小山还能对厂商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因此对于寻找新的零件供应方的成品厂商而言,可谓是“一举三得”。 </P><P>  “日本各大厂商的技术指导能力和寻找零部件厂商的眼光变得越来越差”,尽管小山牢骚满腹,但对于自己被当做勤杂工一样却毫不在意。感受传授技术的喜悦是小山的精神支柱。 </P><P>  小山自大学毕业以后就在一家机床厂工作,大约5年后与朋友一起独立在千叶县开办了金属模具厂。尽管是一个只有10名员工的小企业,其才能却得到了认可,还曾作为政府实施的赴中国技术指导计划中的一员到过中国。 </P><P>  小山曾做过足球等运动项目的志愿辅导员,也曾在自己家中开办过幼儿学前班。期待自己的学生不断进步,并在运动会上获得冠军,就是他的人生动力。不过,在其本行--金属模具领域,却无法实现他诲人不倦的梦想,最后小山决定到比日本更谦虚好学的中国定居。 </P><P>  由于指导的是威胁到祖国--日本的中国厂商,因此有的朋友就称小山为“卖国贼”。但小山反驳说:“舍不得拿出来的技术就不能称为技术。这是因为打算靠它吃一辈子,而不再进取并且去创新了”。作为技术顾问,他打算在中国一直干下去。 </P><P>  目前,小山正在考虑将他所记录下来的手册出版成书,同时,还在考虑与香港的大学有关人士成立“产品制造大学”——因为他希望在引退后仍能继续感受传授技术的乐趣。(待续)(记者: 谷口 彻也)    </P>
<P>中国专辑】投身于“世界工厂”的日本人(3)

2002/09/10 </P><P>
  【日经BP社报道】 投身于“世界工厂”的日本人(1) (2) “比如说这个。一年前在中国绝对造不出来,而现在我们最先做出来了”。先技精工副总经理渡边秀满说的是使用不锈钢板加工的复印机侧面板。 </P><P>  这是使用一种叫做“深冲”的生产工艺制造的、约1米见方的冲压部件,其中一角有一生很大的凹陷,在外行的眼中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正是由于中国以前不能加工这种部件,因此很多办公设备厂商只能从日本进口这种庞大的冲压部件,可见其加工难度之高。 </P><P>  先技精工是金属冲压厂商,金属模具全部自己加工。尽管这是一家总部不在日本而是在香港的港资公司,但深圳工厂由秀满负责,经营大权由秀满的胞兄、香港总部的渡边辉夫总经理执掌,实际上与日资企业非常相似。 </P><P>  渡边兄弟于1995年在日本成立了先技精工。之后被迫离开日本远涉重洋、赴海外发展。 </P><P>  在此之前,两兄弟曾与另一位长兄一同经营着一家家传冲压厂。1988年与某商社合资在深圳开办了第一家日资冲压、组装工厂,鼎胜时期雇员曾达到近1000人。 </P><P>  但随着大宗客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订单剧减。与此同时,与合资伙伴间也发生了纠纷,最后不得不撇下在深圳工厂投入的资金、撤回日本。这样,家传企业也因资金周转困难而申破产。负责善后处理的长兄留在了日本,秀满与辉夫两兄弟再次来到香港以图东山再起。 </P><P>  当时的情况是,尽管有技术,却没有资金。这时,一个友人从其供职的的商社筹来了几百万日元的启动资金提供给他们。“当时真是穷到连争取订单的接待费用都拿不出,与客户一起吃饭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这顿饭钱够买一台设备了’”,辉夫回忆说。 </P><P>  即使失败了也不能再回日本。他们边一样一样地搜购二手设备与加工精度低的中国产机床,一边骑着自行车东奔西走争取订单。乘着日资企业正式开始向中国发展的东风,这次背水一战的创业如愿获得了成功。 </P><P>  如今他们的主力产品是磁带摄像机的取景器及磁带舱的机械零件。将很薄的铁板进行复杂的装配,并且必须要使其流畅运转。这种复合型冲压部件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 </P><P>  先技精工的产品不仅有从日本移交过来生产的部件,还有只有中国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夏普去年推出的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个人电脑“MURAMASA”的键盘零件就是其中之一。 </P><P>  这款个人电脑中,支起显示器后收缩在主机部位的键盘就会弹出。隐藏在按键下面的仅1厘米见方的不锈钢板是足以令先技精工自豪的独有设计。这种精度极高、在四角开有甚至不到1毫米的小孔的生产方法,正在与夏普一起申请专利,由先技精工独家供应。 </P><P>  能制作这种部件的只有先技精工与日本的一家冲压厂商。但是,由于在成本上与日本的厂商拉开了差距,先技精工在获得订单方面占据了优势。“我们依靠成本低廉与优秀的人材,从事着在日本无法完成的创造性工作”,秀满这样回顾说。 </P><P>  今年先技精工又在尝试进行新的业务,从设计阶段开始承包,将完成机械加工的金属模具送到日本进行成品精加工。这是因为即使是在中国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不良金属模具的修理,在日本只需两天就能够进行,可以说,在技术成熟程度上,日本仍处于世界最高水平。 </P><P>  秀满认为:“日本并不是没有技术,只是因为人工费与基础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企业都到中国去谋求发展。不过今后,如果第一线的生产都外流的话,那么日本连提高技术的机会都没有了。如何恢复廉价生产的环境,已经成为整个日本面临的紧迫问题”。(全文完。记者:谷口 彻也)</P>
<P>这样的日本人是万万抵制不得的</P>
<P>越多怀才不遇的日本人越好,尽量拉过来为我所用,就算是都去香港公司也好,最终都会为我所用</P>
<P>这样的技术引进,比引进十条新干线要强,因为这是工业中最基础的东西。</P>
有点技术含量的工厂头都是外国人...中国的悲哀
<B>以下是引用<I>wlf </I>的发言:</B>
有点技术含量的工厂头都是外国人...中国的悲哀

<P>也不尽然吧......
<P>但,中国落后世界的东西还是太多了</P>
<B>以下是引用<I>wlf</I>在2005-2-7 15:45:21的发言:</B>
有点技术含量的工厂头都是外国人...中国的悲哀

<P>
<P>首先,这也不一定, 至少江南造船厂的头不是吧! 再者说了,美国这个国家就是外国人建立的,美国人是不是该很郁闷? 这可是中国的人才引进啊。</P>
<P>最后本人的经历,中国现在无论是自己的工厂,还是外资的工厂,头都是中国人,看那几个汽车厂,有外国人当老总的吗?</P>
<P>老外主要管研发,制造都交给中国人做了, </P>
<P>另外老外还负责管人, 正的永远是洋人,但副的干事的都是中国人 </P>
我说的头就是管技术的头...[em06]
<P>第一篇和第三篇文章的日本人还是较危险的,属于创业型且有向着日本的归属感。第二篇文章的日本人像是纯粹迷恋于技术及传播的日本人及其有利,属于技术型且值得吸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