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战场军事社区]莫斯科-“巴巴罗萨”的眼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54:23
一.背景 <p></p></P>

   
    苏德战争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希特勒早有决心,斯大林心里也十分明白。他们在战前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日后的决战作准备。
    在巴尔干战事结束后,第三帝国的军事胜利正处在颠峰,历史上没有哪个帝国象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一样,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如此之多的胜利--27天征服了波兰,1天征服了丹麦,28天征服了挪威,5天征服了荷兰,18天内征服了比利时,39天就让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兰西俯首称臣,12天内解决南斯拉夫,21天征服了希腊,11天之内占领克里特岛。闪电般的攻势让世界震惊,也使得希特勒对自己能力充满了自信。
    反观苏联,1937到1938年间的大清洗使红军损失了3位元帅,13位军团司令,57位军长,111位师长和220位旅长,几乎占了高级军官的一半。一共损失了近35000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红军的战斗力顿时一落千丈。相比德国,作为一个庞然大国的苏联,花了100多天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使芬兰勉强向它屈服。
    对于斯大林来说,军队太脆弱,党太脆弱,国家太脆弱。所以他不惜一切尽可能地避免同德国的战争,至少是暂时的。而希特勒呢,则拥有一支士气高昂,身经百战,横扫千军的精锐部队。若不以后见之明,而仅从当时的表面情况来看,迅速摧毁俄国也未必太过荒谬。
    这时的希特勒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叫嚣着:“当巴巴罗萨作战开始时,全世界将屏息以待!”此时他早已忘记了俾斯麦曾经说过:“德意志的子孙必须牢牢记住:切不可两线作战。聪明人谁也不要去惹可怕的俄国熊。”
   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凌晨3点30分。一阵惊天动地的炮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整个世纪中铁与血最残酷的较量这这样展开了<p></p></P>
……二.双方兵力概况 <p></p></P>
1.德国:
    步兵师118个,机械化师15个又2个旅,装甲师19个。共计152个师又2个旅,功305万人。坦克3350辆,约60万辆运输车,火炮7146门,军马75万匹。此外还有罗马尼亚13个师又8个旅(6月22日投入),斯洛伐克2个师又1个支队(6月23日投入),芬兰18个师(6月26日投入),匈牙利5个旅(6月27日投入),意大利3个师(8月初投入)和西班牙1个师(9月投入)。
    空军方面,第1航空队拥有轰炸机270架,战斗机110架,侦察机50架。
    第2航空队拥有轰炸机490架,战斗机390架,侦察机30架。
    第4航空队拥有轰炸机360架,战斗机210架,侦察机30架。
    第5航空队(芬兰)拥有轰炸机40架,战斗机10架,侦察机10架。
    总计轰炸机1160架,战斗机720架,侦察机120架,共2000架。
2.苏联:
    步兵师154个,骑兵师25个,装甲旅37个(实际数字应该高于此估计)。坦克1.5万辆(其中新式的有1475辆)。
    空军方面估计总数8000架,其中6000架在俄国西部。但是只有约800架新式轰炸机,250~300架新式战斗机。<p></p></P>
三.双方作战编制 <p></p></P>
<P>1.德国</P>◇北方集团军群:
    总司令李布元帅,下辖第18集团军,司令库席勒将军(Gen.von.Kuchler),第16集团军,司令布西将军;第4坦克集群,司令为霍普纳将军(Gen.Hooppner)。共20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由克勒尔将军指挥的第1航空队(Air Fleet)担负支援(轰炸机270架,战斗机110架)。
    在该集团军北面侧翼上,有一支16个芬兰师15万人及4个德国师(2个步兵师,2个摩托化师)的芬兰军侧应,由马内尔汉元帅(Marshal Mannerheim)指挥。
   
◇中央集团军群:
    总司令博克元帅,下辖第9集团军,司令为史特劳施将军(Gen.Strauss),另配属第3装甲集群。司令霍特将军;第4集团军,司令为克鲁格元帅(F.M.von Kluge),另配属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将军。共31个步兵师,9个装甲师,7个摩托化师,1个骑兵师。凯塞林元帅指挥的第2航空队实施支援(轰炸机490架,战斗机390架)。<p></p></P>
◇南方集团军群:
    总司令为龙德斯泰特元帅,下辖第6集团军,司令为赖赫劳元帅(F.M.von Reichenau);第17集团军,司令为施图普纳格将军(Gen.von Stuelpnagel);第1装甲机群,司令克莱斯特将军。共30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
    另外还有1个匈牙利师,1个斯洛伐克师,意大利第3军,军长梅西将军(Gen.Messe)和1个克罗埃西亚团配合。
    支援他们的是罗尔将军(Gen.Loehr)指挥的第4航空队(轰炸机360架,战斗机210架)。
    担负保护该集团军右翼的是第11德罗联合军团和第3,4罗马尼亚军团的罗马尼亚陆军,名义上有安东内斯库元帅指挥。<p></p></P>
2.苏联
   (1)芬兰集团,指挥者为梅里茨柯夫(Gen.Meretzkov)将军和戈沃罗夫(Gen.Govorov)将军。共有20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和5个装甲旅。在拉多加湖的东西两面,向芬兰军作战。
   (2)波罗的海集团,指挥着为伏罗希洛夫元帅(Marshal Voroshilw)。共有19个步兵师,7个骑兵和5个装甲旅。部署在立陶宛和拉托维亚境内,以掩护列宁格勒为目的。
   (3)白俄罗斯集团,指挥者为铁木辛哥(Marshal Timoshenko)元帅。共有50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旅。部署在波兰东部和明斯克以西的白俄罗斯境内,以掩护莫斯科为目的。
   (4)乌克兰集团,指挥者为布登尼元帅。共有69个步兵师、11个骑兵师和28个装甲旅。部署在波兰东部和比萨拉四.战略失误--失败的原因 <p></p></P>

   
    战争的经过大家都一定熟知,我就不再复述了,综合上诉背景和兵力情况现在主要谈谈对苏作战在战略上的一些问题和失败原因。
    <p></p></P>
◇ 先谈谈主观原因。 <p></p></P>
1.失败的主观因素之一--目的目标不明确统一(战争目的和战略目标的选择问题): <p></p></P>
<P>
    首先我们来看看希特勒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这就要看看希特勒的言行。
    早在他的《我的奋斗》一书中,他就阐述了自己对苏俄的刻骨仇恨。他也一向以反共为号召。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就指出欧洲诸国应该以反共为共同利益。1936年,德日双方就签定了“反共公约”。在战</P>一.背景 <p></p></P>

   
    苏德战争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希特勒早有决心,斯大林心里也十分明白。他们在战前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日后的决战作准备。
    在巴尔干战事结束后,第三帝国的军事胜利正处在颠峰,历史上没有哪个帝国象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一样,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如此之多的胜利--27天征服了波兰,1天征服了丹麦,28天征服了挪威,5天征服了荷兰,18天内征服了比利时,39天就让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兰西俯首称臣,12天内解决南斯拉夫,21天征服了希腊,11天之内占领克里特岛。闪电般的攻势让世界震惊,也使得希特勒对自己能力充满了自信。
    反观苏联,1937到1938年间的大清洗使红军损失了3位元帅,13位军团司令,57位军长,111位师长和220位旅长,几乎占了高级军官的一半。一共损失了近35000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红军的战斗力顿时一落千丈。相比德国,作为一个庞然大国的苏联,花了100多天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使芬兰勉强向它屈服。
    对于斯大林来说,军队太脆弱,党太脆弱,国家太脆弱。所以他不惜一切尽可能地避免同德国的战争,至少是暂时的。而希特勒呢,则拥有一支士气高昂,身经百战,横扫千军的精锐部队。若不以后见之明,而仅从当时的表面情况来看,迅速摧毁俄国也未必太过荒谬。
    这时的希特勒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叫嚣着:“当巴巴罗萨作战开始时,全世界将屏息以待!”此时他早已忘记了俾斯麦曾经说过:“德意志的子孙必须牢牢记住:切不可两线作战。聪明人谁也不要去惹可怕的俄国熊。”
   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凌晨3点30分。一阵惊天动地的炮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整个世纪中铁与血最残酷的较量这这样展开了<p></p></P>
……二.双方兵力概况 <p></p></P>
1.德国:
    步兵师118个,机械化师15个又2个旅,装甲师19个。共计152个师又2个旅,功305万人。坦克3350辆,约60万辆运输车,火炮7146门,军马75万匹。此外还有罗马尼亚13个师又8个旅(6月22日投入),斯洛伐克2个师又1个支队(6月23日投入),芬兰18个师(6月26日投入),匈牙利5个旅(6月27日投入),意大利3个师(8月初投入)和西班牙1个师(9月投入)。
    空军方面,第1航空队拥有轰炸机270架,战斗机110架,侦察机50架。
    第2航空队拥有轰炸机490架,战斗机390架,侦察机30架。
    第4航空队拥有轰炸机360架,战斗机210架,侦察机30架。
    第5航空队(芬兰)拥有轰炸机40架,战斗机10架,侦察机10架。
    总计轰炸机1160架,战斗机720架,侦察机120架,共2000架。
2.苏联:
    步兵师154个,骑兵师25个,装甲旅37个(实际数字应该高于此估计)。坦克1.5万辆(其中新式的有1475辆)。
    空军方面估计总数8000架,其中6000架在俄国西部。但是只有约800架新式轰炸机,250~300架新式战斗机。<p></p></P>
三.双方作战编制 <p></p></P>
<P>1.德国</P>◇北方集团军群:
    总司令李布元帅,下辖第18集团军,司令库席勒将军(Gen.von.Kuchler),第16集团军,司令布西将军;第4坦克集群,司令为霍普纳将军(Gen.Hooppner)。共20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由克勒尔将军指挥的第1航空队(Air Fleet)担负支援(轰炸机270架,战斗机110架)。
    在该集团军北面侧翼上,有一支16个芬兰师15万人及4个德国师(2个步兵师,2个摩托化师)的芬兰军侧应,由马内尔汉元帅(Marshal Mannerheim)指挥。
   
◇中央集团军群:
    总司令博克元帅,下辖第9集团军,司令为史特劳施将军(Gen.Strauss),另配属第3装甲集群。司令霍特将军;第4集团军,司令为克鲁格元帅(F.M.von Kluge),另配属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将军。共31个步兵师,9个装甲师,7个摩托化师,1个骑兵师。凯塞林元帅指挥的第2航空队实施支援(轰炸机490架,战斗机390架)。<p></p></P>
◇南方集团军群:
    总司令为龙德斯泰特元帅,下辖第6集团军,司令为赖赫劳元帅(F.M.von Reichenau);第17集团军,司令为施图普纳格将军(Gen.von Stuelpnagel);第1装甲机群,司令克莱斯特将军。共30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
    另外还有1个匈牙利师,1个斯洛伐克师,意大利第3军,军长梅西将军(Gen.Messe)和1个克罗埃西亚团配合。
    支援他们的是罗尔将军(Gen.Loehr)指挥的第4航空队(轰炸机360架,战斗机210架)。
    担负保护该集团军右翼的是第11德罗联合军团和第3,4罗马尼亚军团的罗马尼亚陆军,名义上有安东内斯库元帅指挥。<p></p></P>
2.苏联
   (1)芬兰集团,指挥者为梅里茨柯夫(Gen.Meretzkov)将军和戈沃罗夫(Gen.Govorov)将军。共有20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和5个装甲旅。在拉多加湖的东西两面,向芬兰军作战。
   (2)波罗的海集团,指挥着为伏罗希洛夫元帅(Marshal Voroshilw)。共有19个步兵师,7个骑兵和5个装甲旅。部署在立陶宛和拉托维亚境内,以掩护列宁格勒为目的。
   (3)白俄罗斯集团,指挥者为铁木辛哥(Marshal Timoshenko)元帅。共有50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旅。部署在波兰东部和明斯克以西的白俄罗斯境内,以掩护莫斯科为目的。
   (4)乌克兰集团,指挥者为布登尼元帅。共有69个步兵师、11个骑兵师和28个装甲旅。部署在波兰东部和比萨拉四.战略失误--失败的原因 <p></p></P>

   
    战争的经过大家都一定熟知,我就不再复述了,综合上诉背景和兵力情况现在主要谈谈对苏作战在战略上的一些问题和失败原因。
    <p></p></P>
◇ 先谈谈主观原因。 <p></p></P>
1.失败的主观因素之一--目的目标不明确统一(战争目的和战略目标的选择问题): <p></p></P>
<P>
    首先我们来看看希特勒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这就要看看希特勒的言行。
    早在他的《我的奋斗》一书中,他就阐述了自己对苏俄的刻骨仇恨。他也一向以反共为号召。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就指出欧洲诸国应该以反共为共同利益。1936年,德日双方就签定了“反共公约”。在战</P>
争前夕,他曾感慨地说:“‘巴巴罗萨’是我一生中最难作出的,也是最棘手的一个决定。因为我对俄国一无所知。它可能是个大肥皂泡,也可能相反。但不管怎么说,德苏之战不可避免,因为我们要为欧洲,为世界承担责任,消灭魔鬼般的布尔什维克。”在他以第21号训令的方式批准“巴巴罗萨”计划后,他阐述:“在我们占领了整个欧洲之后,苏维埃俄国就成了我们最大的敌人。对俄国我历来没有好感,它愚昧,落后,保守,自私,贪婪,与这样一个国家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活,将是我们德意志民族的耻辱!因此,我们必须把它从地球上清除出去,把那里的人消灭掉。”综合希特勒的一贯言行和在对苏战争尚未胜利前就对苏联占领区实施的残酷种族政策来看,苏联对于他来说是意识形态上的死敌,是不能不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是出于个人感情方面而非战略上的需要,这就导致了战争目的和战略目标的微妙变化。这样就参谋部的战略目标产生了分歧。
    希特勒的战略目标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方面考虑,也就是从推翻苏维埃政权的方面考虑,即为:
    (1)占领列宁格勒(他认为这是共产主义的摇篮);
    (2)占领乌克兰的原料产地,顿涅茨(Donetz)盆地的军备生产中心,高家索油田,以摧毁苏联的经济基础。
    而陆军总部则认为莫斯科是主要战略目标。
    从政治出发而没有选择莫斯科是一个失误(关于莫斯科的战略意义将在后文阐述)。
    但最大的不幸却在于希特勒既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战略,又采纳了陆军部的观点。从三个集团军群在三个方向的部署可以看出,这正是综合上面两种观点的产物,而中央集团军的强大兵力又似乎暗示了主要的进攻方向--莫斯科。
    这使得对与未来的作战任务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为了的作战方向含糊不清。在第21号训令中,一方面要求中央集团军“以强大的快速部队转而北上”,协同北方集团军群歼灭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和列宁格勒地域的苏军集团;另一方面又要“如果在苏联北部的敌人抵抗突然全面崩溃,可考虑不必转移突击方向,立即突向莫斯科”。
    同时在他的第21号训令中又指出:“对莫斯科的占领,无论从政治或经济上的观点看,都算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胜利。此外,它也使苏联人丧失了其最重要的铁路中心。”   
    希特勒这样既分散了兵力,又模糊了战略目标和路线,导致作战方向漂移不定,作战意图自相矛盾正是主要的失败原因之一。比亚(Bessarabia)地区中,以掩护乌克兰为目的。<p></p></P>2.失败的主观因素之二--完全忽视苏联的内部矛盾和种族政策的推行<p></p></P>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它又和历史上一些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它的疆域只是在短短一,两个世纪内通过武力和强迫所得来。
    苏联的可怕正在于其广阔的空间和雄厚的人力资源。但是如果能将其分成若干较小的部分,就可以大大地抵消苏联的这种优势。而事实上,苏联内部当时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如果希特勒能明智地看待它们,利用它们。他原本是有这样的机会将它砸碎,然后再去慢慢地收拾“俄罗斯帝国”的碎片。
    在德军最初进入苏联境内的时候,到处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献花和赠送食物。他们完全被当作是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而在希特勒强制推行他的种族政策,强行向士兵们灌输仇恨的思想前,普通的德国士兵大多很乐意接受“解放者”这样的称号,他们与平民的关系也一度十分融洽。古德里安描述道:“妇女从她们的村落中跑了出来,用木制的盘子装满面包,鸡蛋和奶油,送到战场上慰劳德军。”即使到了1941年12月间,当龙德斯泰特离开乌曼(Uman)时,当地人民还向他献花,并将刺绣的乌克兰桌布送给他。在罗斯托夫,一位德军军士克恩(Erich Kern)说:“在过去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突然改变的景象。共产主义的气氛一点都不留存了。敌人已经走了。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都只看到向我们欢笑和挥手的人民,苏联到处出现了裂痕。”
    在苏联军队中也广泛散布着这种情绪,乌兹别克人,鞑靼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突厥人都曾大批地向德军投降;白俄罗斯人也很愿意同德国人并肩作战;还有整团的哥克萨人向德军投诚;而乌克兰人更是把他们当作“救世主”来看待。投降的人不仅仅是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还有不少高级军官,并愿意对苏作战。他们都希望这场战争能使苏联改朝换代。战争初期大量的俘虏和这有很大关系。
    然而,希特勒却不能很好地认清这一切,他把这一切都完全归功于他的英明领导和强大的军队所致。不但不充分利用他们,反而将他们推回斯大林的怀抱。他严酷的种族政策给了苏联共产党巩固其政权的好机会,提供了他们号召“卫国战争”的借口(在此前那些人对这个毫无兴趣)。
    同时,这些种族政策还激起了游击战的爆发。德国方面第一次提起游击战是在1941年7月25日,但是直到12月间才真正激烈起来。
   战后一位德国军官说:“当我们在基辅升起一面纳粹旗而不是乌克兰国旗时,就足已暗示我们的失败了。”
   一代战略大师曼施坦因元帅精辟地指出:“其军事行动是以尽快摧毁苏俄统治为目的,但其政治行动反而帮助苏俄当局巩固其统治。……结果是希特勒在东线战场上政治行动完全违反其战略要求,于是也就丧失了一切可能速战速决的机会。”
P&gt; <p></p></P>3..失败的主观因素之三--兵力部署和部队体制上的缺陷。<p></p></P>
    开战时德国在其它地区的兵力部署如下:(1)西欧38个师;(2)挪威12个师;(3)丹麦1个师;(4)北非2个师;(5)巴尔干7个师。这样的部署应该说是不尽合理的。当时欧洲大陆的威胁是相对较小的,占领区暴动的危险也不大,驻守38个师显得多余;挪威虽然重要,但是12个师把守在当时仍然过多,这12个师即使在战局危机之时也仍未调动,直至德国战败,实属浪费可惜啊。导致了本来就分散的兵力更加不足,从而为速战速决增加了难度,如果能抽调10~15个师情况将改善不少。另外,如果北非能得到更多的兵力,埃及将被攻破,轴心国将有可能从南向北进攻,占领希特勒垂涎已久的高家索了。即便不能如此,轴心国侧翼的局势也将大大改善,不会那么快陷入两线作战。
    而部队体制上的问题在于,表面上,德国在1940年的10个装甲师,到了1941年却“猛增”到了21个。其实希特勒为了扩充装甲师的数量而将一个装甲师原来的坦克数量减半,这样装甲师的数量就增加了一倍。在西欧战役中,每个装甲师有2个战车团,现在却抽调出一个去组建新的装甲师。面对广阔的俄罗斯大草原,希特勒希望有更多的装甲师去虚张声势。
    其实,这样做有很大的不利,它削弱了装甲师的战斗力,由于坦克数量减少,而一个师的人数却没有相应减少,这样就缺乏原来强有力的“拳头”。现在2个装甲师的战斗力没有原先的1个高。一个装甲师的1.7万人中现在只有2600人是真正的“战车兵”,其他人都是非装甲的后续部队,影响装甲师的机动能力,对战斗又没多大帮助,几乎成了累赘。
   这还造成了德国装甲师的另一个弱点,即大部分车辆即非装甲又缺乏越野能力,一个师的履带车辆不到300辆,轮式车辆则达3000多辆。在路况糟糕的俄罗斯行动大受限制,尤其在天气恶劣的时候。
   装甲力量的分散加上机动能力的双重下降,导致了以往屡试不爽的“闪电战”在无法发挥往日的辉煌,所幸最初遇到的敌人素质较低,但随着敌人素质的提高,其弱点就逐渐暴露出来。<p></p></P>再谈谈客观原因:战争发动的时机和天气的影响<p></p></P>
    要在苏联进行一场快速的战争,其必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良好的地面条件,这就要求在天气较好的时节发动这场进攻。由于俄罗斯的天气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够理想的,所以要想在天气条件良好的短短几个月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抓住时机成为取胜的关键之一。但是由于轴心国内部的不相协调,墨索里尼愚蠢地点燃了巴尔干的战火,这令希特勒恼怒万分。为了平定巴尔干局势,德军至少浪费了1个月的时间,再加上基辅会战所占用的1个月时间,这宝贵的2个月的时间对于德军来说是十分可惜的。这使得德军后来对莫斯科的进攻的同时还不得不于槽糕的俄国天气作战。
   9月30日,随着对莫斯科进攻的“台风”行动的开始,德军脚步也踏入的苏联的秋季。10月的天气是恶劣的,整个大地陷入绵绵的秋雨之中,气温陡然下降,道路泥泞不堪,滂沱的大雨使许多河流决堤,大片大片的地区变成了一滩胶粘的泥潭。如果说槽糕的天气也给守卫的苏联人带来了麻烦,但同作为进攻者的德军的困难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尤其是到了10月中旬,在一片泥海之中,人困马乏的步兵挣扎着;装甲部队的情况也让人沮丧,除了履带车辆和轻便马车外,所有的轮式车辆都无法自拔。德军的进攻速度被无情地降了下来,后勤补给也变得越发困难。
   11月份后,进攻陷入停顿的德军进行了半个月的休整。11月13日,希特勒召开了一个参谋会议,次后即下令开展了所谓的“秋季攻势”。11月16日,莫斯科会战正式拉开帷幕。时间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浪费掉了。
   这一年的冬天更加可怕,140年未遇的严寒提前来临了。11月3日,一股强烈的冷空气就席卷了俄罗斯大地,气温骤降到零下。13日大雪纷飞,气温降至零下8度。27日,又一股寒流袭来,在短短的几小时内气温下降了20多度,使得气温降到了零下40多度,据说在温度最低达到零下52度时,厨房里刚煮好的热汤2分钟就冻成了冰块,肉要用斧头去劈;坦克汽车难以发动,火车也无法生火,为了发动坦克甚至要在坦克底下点火以融化冻住的燃料;没有防冻剂的枪械连枪栓也无法拉开;更有数以千计缺乏冬装的士兵冻伤。进攻和后勤补给都成了问题。据估计,截止1942年2月28日,有113627人冻伤,其中14357人需要截肢。然而在苏军的大举反攻下,德军仍能有组织地后撤而没有演变成当年拿破仑的溃退,不能不让人敬佩。
   就连当代战略大师富勒将军也佩服地说,德国兵对冬季作战虽毫无准备,但他们的成就可以算得上战争史记录上最有忍耐力的伟大例证!<p></p></P>五.莫斯科与基辅的抉择 <p></p></P>    莫斯科与基辅之争由来已久,但是近几年来国内的主要观点有所变化,随着思想的解放,挑战权威的新观点层出不穷,认为基辅比莫斯科更重要的观点在国内影响很广。但是,不是所有的新观点就代表了正确的方向,我本人还是认为莫斯科比基辅重要,而且重要得多,是一个主从关系。
    对于基辅优先的观点我觉得是可能一种误解,一种表面现象,是被“世界最大的合围战”的头衔和巨大的战果所迷惑。基辅的胜利为德军在莫斯科的失败埋下了种子。
    对于莫斯科的重要性,不论是德国将领还是西方战略家们都有共识。就交战方而言,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契元帅,参谋长哈德尔,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和“闪击英雄”古德里安,曼师坦因和空军元帅凯塞林,等等一大批高级将领都坚持向莫斯科进发。当代著名战略大师富勒(Gen.Fuller)将军和里德哈特等也都持这样的观点。
    这些战场上和理论上的权威在战略上的造诣都是我们普通爱好者无法比拟的,他们的观点必然有其道理,比一般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更有合理之处。首先,我们谈谈基辅会战。
    <p></p></P>◇目标基辅之弊 <p></p></P>
    基辅会战的确是获得了巨大的战果。我们不能仅从表面的战果去分析,因为一个战术上的胜利却可能是战略上的失败。
    8月初的斯摩棱斯克会战结束后,希特勒下令中央集团军群停止向前进攻而是抽调2个装甲兵团增援南北两面的作战。这个意图早在7月19日的第33号训令中就提出,当时斯摩棱斯克会战还在高潮之中。
    首先,在两个相隔甚远的方向发动无法相互呼应的进攻且分散了兵力,本来就是兵家大忌。
    其次,再看看两个方向上的作战意图,就象前面所述:占领列宁格勒(他认为这是共产主义的摇篮);占领乌克兰的原料产地,顿涅茨(Donetz)盆地的军备生产中心,高家索油田,以摧毁苏联的经济基础。这些是从政治经济角度考虑的。8月31日颁布的第34好训令中也指出:“在南面占领克里木和顿聂茨工业和产煤地区,并切断高家索油田的联系……”
    显然从政治上考虑,占领列宁格勒的意义远不如莫斯科,希特勒又犯了他主观主义的毛病,结果对列宁格勒的进攻也由于兵力不足而未果。
    而基辅会战呢?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是其战略目标仍未达到,由于兵力有限又伸张过度,没能占领顿涅茨盆地的军备生产中心和高家索的油田。除了战术上的胜利,几乎没有达到战略目标。
    哈德尔在7月26日就这样评价道:“这样一个计划的意义无异于把我们的计划,从战略层面降到了战术层面上。如果打击这些小型局部性集中兵力成为我们唯一的目标,那么战争就会退化,变成一系列小型的胜利,于是我们的正面就会以寸步的速度前进。采取这样一个策略,固然可以消灭一切的战术冒险,并使我们逐渐地填起个集团军间的缺口;但是其结果却是我们不得不将一切力量,用来填塞一个宽度与日俱增的正面,于是就必须牺牲其纵深,而最后会以阵地战结束。”令人信服的是,日后局势的发展几乎与他所料完全一样!
    而苏联人是怎样对待的呢?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铁木辛哥就从战斗中撤出了数十万人。但是在基辅,斯大林却要求拼死抵抗。这完全是为了牵制德军兵力,拖延时间,为保卫莫斯科争取时间。对于基辅,斯大林没有派出任何援兵以试图解救,而是尽可能地加强莫斯科的防御。很明显,基辅不过是一个牺牲品,一个引诱德国人的诱饵,莫斯科才是关键。
   总的来说,基辅会战在战略上是一场失败,其最大的意义仅在于战术方面:歼灭苏第5,第21,第26,第37,第38集团军,俘获苏军66.5万人,解除了南面侧翼的威胁。但是,侧翼的威胁消除了,但苏军却并未因此而受到重创。
   同时,正面的威胁却在日益增长。斯大林正在调动一切可能的兵力来保卫莫斯科。以10月10日,朱可夫接任和的西方方面为例。仅10月中旬,就增加了9万人;到了11月初,又得到了10万人,300辆坦克,2000门火炮的补充;12月6日反攻时又得到了3个集团军又11个师和4个旅的加强。由于日本急于发动太平洋战争而同苏联达成“和平协议”,斯大林开始从亚洲调集兵力。11月28日,古德里安在科洛那姆(Kolomna)第一次俘获到了西伯利亚的部队。大反攻之时,莫斯科已聚集了7个方面军近100个师的庞大兵力。
   另外,11月初,莫斯科就组建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和数百个反坦克班。11月内,他们就构筑了7.2万米的反坦克堑壕,约8万米的断壁,设置了5万米长的障碍物,挖掘了近13万米的战壕和交通壕。 <p></p></P>◇莫斯科的重要性 <p></p></P>
   
    很多持“基辅优先”观点的人总是对莫斯科的重要性过多的忽视,以次来凸显基辅的重要。经常有人用拿破仑在莫斯科的失败作为例证,试图证明占领莫斯科在战略上的作用不大,其实在这里有一些误区。
   我们先看看相关的历史事件。
   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彼得堡。到1812年拿破仑入侵时莫斯科仅仅是一个文化中心,其战略意义固然大大降低。
   1918年3月苏维埃政权从彼得堡迁回莫斯科。1922年12月正式成为苏联的首都。到了苏德战争前夕,莫斯科不仅仅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政治中心,而且还是一个军工,交通和通讯中心。
   此时的莫斯科,其战略意义是其它时代和其它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这个城市是苏俄权力的焦点,是斯大林所不能丧失的。也是苏军所不能放弃的,能迫使他们在德军的打击范围内接受会战,从而达到摧毁其战斗力的目的。
   它是苏联的政治中心,一个高度中央集权政府的首都,也是苏维埃世界的中心,对它的占领将使苏联政权处于瘫痪;它是一个重要的工业中心,莫斯科附近有巨大的军需工业,其雇佣工人人数达100万以上,对它的占领可以使苏联的战争机器受到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莫斯科地处欧俄地区交通网中心,一旦被攻陷苏军的防线将被分割开来,无法发动统一协调的作战。而且,苏联的欧洲部分和亚洲的联系基础也被切断,到1942年再攻占列宁格勒和顿聂茨和高家索也将不会是个难题。乌克兰地区的抵抗将更加容易瓦解。<p></p></P>六.总结 <p></p></P>
   综上所述,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德国仍不乏取胜的机会。德国在莫斯科的失败虽没有把德军推向毁灭,但最致命的是使得德国迅速击败苏联的计划破产了,这也就预示着最终的失败。可以看到,德国的失败不是少数几个因素导致的,而是众多失误和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能够避免其中几个关键因素(如抓住苏联内部矛盾或者避免时间上的延误和战略方向上的集中等),德国还是很有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的。
   为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亡第三帝国啊! <p></p></P> <p></p></P>※附录:“巴巴罗萨”--第21号训令部分摘要 <p></p></P>    “……作战地区为普里皮亚季沼泽,分为南北两部分。攻击的主力应位于北部。在这里应使用两个集团军的兵力。这两个集团军中南面的那一个--在全部正面的中央-应以特殊强大的装甲和摩托化兵力突破到华沙周围及其以北的地区,并摧毁在白俄罗斯境内的敌人。这样就可以造成一种态势,可以使强大的机动部队转向北面,这些部队此后即应与北方集团军群合作--后者从东普鲁士出发,向列宁格勒方向--以便共同击毁在波罗的海诸国的敌军。只有当这个进攻完成之后,才可继续攻占列宁格勒和喀朗斯塔得,然后才再发动下一步的攻势作战,以占领重要交通中心和军需制造工业地区--莫斯科--为目的。
   在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南的那个集团军,其主力应从卢布林地区出发,大致朝着基辅方向,其目的是用强大的装甲部队深入苏军的侧翼和后方,然后席卷沿着第聂伯河的敌军。<p></p></P>
<P>请大家来讨论讨论吧,这是我从战场军事社区转来的,我觉得不错,特来与大家分享</P><P>战场军事社区</P>
<P>“2.失败的主观因素之二--完全忽视苏联的内部矛盾和种族政策的推行”</P><P>所谓苏联的严重的民族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西方的夸大宣传,可怜德国信以为真。实际只是在“新国境”地区,苏联影响相对薄弱。</P><P>“古德里安描述道:“妇女从她们的村落中跑了出来,用木制的盘子装满面包,鸡蛋和奶油,送到战场上慰劳德军。”德将军想必不会忘记游击队送来的礼物吧。我们怎能忽视这种“德国革命回忆录”的倾向性。</P>
<P>     也不能否认立陶宛、乌克兰等民族对斯大林和苏联政权的反感,特别是西乌克兰和波罗地海地区的人们。当时苏联刚经过的大清洗对军队和政权都是一个很严重的打击,内忧外患的说法不为过。</P><P>    正是因为希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分化利用政策,逐渐失去这个机会。速战成了速败!想想我们抗战的时候,日本和德军的实力比较差远了,为什么我们抗战要8年那么久?</P>
<P>"正是因为希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分化利用政策,逐渐失去这个机会。速战成了速败!"</P><P>西特了的政策是建立在日珥慢民族高于其他民族的理论基础上的,这决定了他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分化利用政策。</P>
<P>说了半天~~作者依然倾向与攻占莫斯科是德军胜利的唯一途径.</P><P>很奇怪~~为什么作者不能看见,与苏联作战德国必然失败这个客观事实~~而去大谈所谓主观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