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航:造中国自己的民用飞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26:32
<P><B>中国一航:造中国自己的民用飞机</B></P>01/21 《人民日报》 记者 白天亮 2005/01/21(18:38:12)    访问次数:578 </P>相关专题:飞机制造

  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ARJ21研制取得积极进展,90%的结构设计图已发送到中国一航四大飞机制造企业———


  进入新一年,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传来好消息: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ARJ21研制取得新突破,其90%的结构设计图、50%的系统设计图,近日成功发送到西安、上海、沈阳和成都四大飞机制造企业,开始全面生产,距离交付使用更近了一步。

  牢牢抓住自主知识产权

  ARJ21客机之所以引人注目,关键在于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完全意义上中国研发、中国制造的自主品牌。

  中国一航常务副总经理杨育中告诉记者,我国的民机研制一直相对落后。航空业曾希望通过国际合作的途径,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机产业,抟怀晒ΑD—90合作项目,由于没有知识产权,产品被限制在国内有限的市场空间内,终告结束。后来又尝试与国外合作研制AE100,也由于在技术上受制于人、缺少主动权,无疾而终。“这些经历使我们认识到,合资合作‘合’不来先进的民机核心技术,也‘合’不来自主开发能力,不是发展中国民机产业的捷径。”

  对此,中国一航上上下下达成了共识: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造自己的民用飞机。ARJ21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论面临哪些机会,中国一航都紧紧抓住一条基本准则———坚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须由中国控制。“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变成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控股公司,才有可能打造真正的自主品牌。”杨育中强调。

  整合创新打品牌

  中国一航是由上百家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打造自主品牌的民机,需要凝聚全集团的力量。为此,ARJ21立项后,通过全方位的整合来构建核心能力强的大集团,就成为中国一航工作的重点。

  在集团内部曾引起很大震动的603所与640所的合并,就是生动的体现。这两个飞机制造研究所实力都很强,一在上海,一在西安,过去集团一有任务,两个所就都来抢。中国一航果断将两个机构合二为一,组建新的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一航的总经理刘高倬打个比方:“小蚂蚁要抱成团才有力量。支线飞机的新项目需要他们强强联手。在欧洲,不同国家的航空企业尚且能组成一个公司,我们已经是一个集团,怎么会合不到一起?”

  经过反复协调、精心设计,研究院正式挂牌,担当起新支线飞机的科研重任。总部设在西安,上海分院也无需搬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网上办公。西安、上海两地的科技人员并肩作战、集体攻关,ARJ21的结构发图、风洞试验、总体协调等工作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并按期完成了90%的结构设计图、50%的系统设计图的发图任务,使新支线飞机在上海、西安、成都和沈阳四地同时开工。

  市场认同新支线

  曾有人怀疑,中国一航究竟能否造出市场认同的民用客机?而今,ARJ21初具雏形,并且取得了41架的先期订单,一直埋头苦干的航空人十分肯定地说:我们自己研制生产的民机,也能得到市场认同。

  据了解,ARJ21客机为新型涡扇支线飞机,航程在2000海里以内。到目前为止,其样机参加了多次国内外的航展。从外观上看,ARJ21尽管是支线客机,但其客舱宽敞明亮,配备了真皮座椅,舒适性与大型干线飞机没有太大差别。除此之外,ARJ21还有适应高原高温等突出性能,能保证在我国西部的绝大多数机场满载起降,运营成本也大大降低,航空公司即使将机票打折后仍有赢利。过去,飞机制造一直是我国发展支线航空的“短腿”,企业购买国外飞机后,加上高昂的购置税,往往一开始就背上了沉重的资金包袱,ARJ21项目让钟情支线航空的企业看到了希望,山航、上航、厦航等先后与中国一航签下订单。

  ARJ21的诞生意味着中国民机支线市场将不再是进口机的天下,进口机再也不能任意抬价或限制备件供应了。杨育中表示:“很多人知道我国对外贸易因为服装等项的出口而有顺差,却不了解我国重大装备存在巨额逆差。我们全力以赴研制支线客机,一方面是考虑企业的发展和前途,另一方面也是要争一口气,在民机这个高科技行业打造自主品牌。”

  自主方能自强(短评)

  在发展民机产业的过程中,中国一航有过失败、有过曲折,幸运的是,他们吸取教训,及时调整,明确了自主研发的方向,并终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要想自强自立,关键要有自主知识产权、要打造自主品牌,中国一航的经验给我们这样的启迪。随着国际竞争中技术因素作用不断增强,对高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垄断,正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和非关税壁垒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型跨国企业虽然推行全球采购、分包生产甚至联合研制,但关键技术和研制成果的知识产权总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的。中国企业要和外国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同台竞技,再不重视技术创新,再不下力气打造自主品牌,就不可能占据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龙头地位;在产业价值链分工中,也只能从事生产、装配等低技术活动,只好一轮接一轮地引进技术、引进设备。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可能要面对许多技术上的难题、资金上的压力,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见效。但企业一定要有长远眼光,因为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自主品牌,才可能取得主动权,并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真正做强做大。</P><P><B>中国一航:造中国自己的民用飞机</B></P>01/21 《人民日报》 记者 白天亮 2005/01/21(18:38:12)    访问次数:578 </P>相关专题:飞机制造

  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ARJ21研制取得积极进展,90%的结构设计图已发送到中国一航四大飞机制造企业———


  进入新一年,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传来好消息: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ARJ21研制取得新突破,其90%的结构设计图、50%的系统设计图,近日成功发送到西安、上海、沈阳和成都四大飞机制造企业,开始全面生产,距离交付使用更近了一步。

  牢牢抓住自主知识产权

  ARJ21客机之所以引人注目,关键在于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完全意义上中国研发、中国制造的自主品牌。

  中国一航常务副总经理杨育中告诉记者,我国的民机研制一直相对落后。航空业曾希望通过国际合作的途径,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机产业,抟怀晒ΑD—90合作项目,由于没有知识产权,产品被限制在国内有限的市场空间内,终告结束。后来又尝试与国外合作研制AE100,也由于在技术上受制于人、缺少主动权,无疾而终。“这些经历使我们认识到,合资合作‘合’不来先进的民机核心技术,也‘合’不来自主开发能力,不是发展中国民机产业的捷径。”

  对此,中国一航上上下下达成了共识: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造自己的民用飞机。ARJ21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论面临哪些机会,中国一航都紧紧抓住一条基本准则———坚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须由中国控制。“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变成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控股公司,才有可能打造真正的自主品牌。”杨育中强调。

  整合创新打品牌

  中国一航是由上百家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打造自主品牌的民机,需要凝聚全集团的力量。为此,ARJ21立项后,通过全方位的整合来构建核心能力强的大集团,就成为中国一航工作的重点。

  在集团内部曾引起很大震动的603所与640所的合并,就是生动的体现。这两个飞机制造研究所实力都很强,一在上海,一在西安,过去集团一有任务,两个所就都来抢。中国一航果断将两个机构合二为一,组建新的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一航的总经理刘高倬打个比方:“小蚂蚁要抱成团才有力量。支线飞机的新项目需要他们强强联手。在欧洲,不同国家的航空企业尚且能组成一个公司,我们已经是一个集团,怎么会合不到一起?”

  经过反复协调、精心设计,研究院正式挂牌,担当起新支线飞机的科研重任。总部设在西安,上海分院也无需搬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网上办公。西安、上海两地的科技人员并肩作战、集体攻关,ARJ21的结构发图、风洞试验、总体协调等工作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并按期完成了90%的结构设计图、50%的系统设计图的发图任务,使新支线飞机在上海、西安、成都和沈阳四地同时开工。

  市场认同新支线

  曾有人怀疑,中国一航究竟能否造出市场认同的民用客机?而今,ARJ21初具雏形,并且取得了41架的先期订单,一直埋头苦干的航空人十分肯定地说:我们自己研制生产的民机,也能得到市场认同。

  据了解,ARJ21客机为新型涡扇支线飞机,航程在2000海里以内。到目前为止,其样机参加了多次国内外的航展。从外观上看,ARJ21尽管是支线客机,但其客舱宽敞明亮,配备了真皮座椅,舒适性与大型干线飞机没有太大差别。除此之外,ARJ21还有适应高原高温等突出性能,能保证在我国西部的绝大多数机场满载起降,运营成本也大大降低,航空公司即使将机票打折后仍有赢利。过去,飞机制造一直是我国发展支线航空的“短腿”,企业购买国外飞机后,加上高昂的购置税,往往一开始就背上了沉重的资金包袱,ARJ21项目让钟情支线航空的企业看到了希望,山航、上航、厦航等先后与中国一航签下订单。

  ARJ21的诞生意味着中国民机支线市场将不再是进口机的天下,进口机再也不能任意抬价或限制备件供应了。杨育中表示:“很多人知道我国对外贸易因为服装等项的出口而有顺差,却不了解我国重大装备存在巨额逆差。我们全力以赴研制支线客机,一方面是考虑企业的发展和前途,另一方面也是要争一口气,在民机这个高科技行业打造自主品牌。”

  自主方能自强(短评)

  在发展民机产业的过程中,中国一航有过失败、有过曲折,幸运的是,他们吸取教训,及时调整,明确了自主研发的方向,并终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要想自强自立,关键要有自主知识产权、要打造自主品牌,中国一航的经验给我们这样的启迪。随着国际竞争中技术因素作用不断增强,对高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垄断,正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和非关税壁垒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型跨国企业虽然推行全球采购、分包生产甚至联合研制,但关键技术和研制成果的知识产权总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的。中国企业要和外国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同台竞技,再不重视技术创新,再不下力气打造自主品牌,就不可能占据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龙头地位;在产业价值链分工中,也只能从事生产、装配等低技术活动,只好一轮接一轮地引进技术、引进设备。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可能要面对许多技术上的难题、资金上的压力,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见效。但企业一定要有长远眼光,因为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自主品牌,才可能取得主动权,并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真正做强做大。</P>
中国人只要想搞哪样东西就一定能搞成,这就是中国的特色。
还以为是大飞机呢
用的什么发动机啊?
什么时候有大飞机啊,美国有,欧洲有,中国也应该有啊
<B>以下是引用<I>bearl</I>在2005-1-23 0:52:33的发言:</B>
用的什么发动机啊?

<P>美国通用电气发动机公司的CF34-10A。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CF34-10A零部件制造、部件单元体装配和整机装配试车交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