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铀困境:年消耗量将破万吨 年产量仅千吨 少数国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4:24:03
中国核电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多座新核电站投入运行。

铀矿产量难以满足发电需求,铀矿勘探步伐慢

记者 崔烜 发自北京

2012年年中,中国的核电步伐悄然重启。

8月23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下称“中广核”)下属的大亚湾、台山、阳江、红沿河、宁德、防城港6个核电站,同时举办核电站公众开放日,共有700多人进入核电站内探访。

7月,国务院公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掌握先进核电技术,提高成套装备制造能力,实现核电发展自主化;核电运行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

与沿用数年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相比,4000万千瓦核电的目标从2020年提前到了2015年。

不过,对中国而言,核燃料的保障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丝毫缓解。有学者预计,2020年中国将消耗当量天然铀1.36万吨,2010-2020年累计消耗当量天然铀9.07万吨。但国内开采成本低于130美元/千克的铀矿储量,目前仅为17.14万吨,这意味着国内大部分的铀矿需求将依赖进口。

“贫铀”的中国

铀矿储量17.14万吨。这一数据来源于经合组织核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2010年7月正式发布的2009年版铀红皮书《2009铀:资源、产量和需求》。事实上,中国此前没有任何机构正式公布过相关数据。

“红皮书的准确性是得到大家公认的,但由于铀矿的勘查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最新发现的一些大矿,并不会那么快就能准确掌握储量数字,因此红皮书的数据,肯定是比实际储量要少。”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科技处处长简晓飞如此解释。

多年以来,中国一直被定位为贫铀国。2009年版的铀红皮书数据还显示,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三国共占有全球52%的可开采铀矿资源,而中国仅占有其中的3%,排在第十位。

显然,与广大的地域面积相比,3%的储量并不相称。“储量数据一直在变化,几年前很多人都接受的数据是,中国仅有7万吨左右的铀矿储量。”简晓飞说,“但现在这一数据扩大了一倍不止,储量突飞猛进的原因不是特大矿床的发现,而是技术的进步。”

简晓飞介绍,开采费用低于130美元/千克是国际上沿用多年的标准,高于这一成本的铀矿并非无法开采,只是因为开采难度较高,缺乏商业价值,因而暂不作统计。

“随着中国在铀矿开采技术的提高,很多铀矿的开采成本就会降低到130美元以下,也有了开采的价值,所以也被列入了统计。”简晓飞说,“比如现在逐渐被采用的地浸采矿技术,使铀矿的边界品位由0.03%降到0.01%,原来选择放弃的矿化围岩,变成了可以利用的矿石,我们的铀资源量自然就扩大了很多。”

尽管如此,中国的天然铀生产几年来鲜有增长。2004年,中国生产天然铀当量为750吨,直到2010年才增加到产量827吨,产能为1350吨,但当年的铀矿需求就达到了2875吨,缺口在2000吨以上。
铀矿需求缺口巨大

中国现有铀矿的情况并不理想,在全国200余座铀矿中,大部分为中小型矿床,而全球已知的、储量规模在500吨以上的582个矿床中我国仅占10余个,并且矿石品位以中低品位居多。目前,仅有江西抚州、新疆伊宁两地的铀矿能达到300吨的产能。

今年6月,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总工程师张金带在一个论坛上曾测算,按照我国2020年投运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规模测算,2020年当年将消耗当量天然铀1.36万吨,2010-2020年累计消耗当量天然铀9.07万吨。如果按天然铀产品提前3年供货考虑,2020年当年需要提供天然铀1.67万吨,2010-2020年累计需要提供天然铀12.65万吨。

张金带一直主张,中国的铀矿资源足够支撑未来的核电发展,全国潜在铀矿总量应在170万吨以上,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中期内中国对铀矿的需求缺口巨大。

一般情况下,地质勘探从普查到详查再到正式提交储量,需10年左右时间,而此后的矿山建设还需要4年左右时间。

“即使在几年之内国内铀矿勘查有新的重大发现,也难以在2020年前大规模供应市场,而2016-2018年期间铀矿累计需求量就将超过我国现有资源量,面对急剧攀升的需求,铀矿供应严重短缺很快就会出现,并且铀矿对外依存度将迅速上升,导致我国能源供需格局的重大变化。”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博士闫强分析道。

闫强认为,参股或者购入铀矿出口国的铀矿山是无法避免的选择,但这将面临不少竞争者,而同样是贫铀国并且渴望大规模发展核电的印度则将会是主要对手。

“铀矿价格上涨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适度的价格上涨也有好处,铀矿价格多年来一直低迷,也导致很多铀矿企业动力不足,从世界范围来看,铀矿供需也有很大缺口。”闫强说。

2010年,全球铀矿产量5.3万吨,仅能满足总需求的78%左右,剩下的只能通过库存以及俄罗斯浓缩铀稀释产品来解决,未来必须寻找新的天然铀来源。

铀矿勘探仍有空白

最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成为了国内矿业的焦点。在这一地区,发现了国内目前最大的铀矿床,储量可达数万吨。

资料显示,目前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连盆地中东部都已经建立了万吨至数万吨级铀资源勘查基地。这些大矿都位于北方。

正是基于这些新的发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总工程师陈炳德不久前表示,我国铀资源可能达百万吨级,但勘查工作相对滞后,“潜在总量较大,前景广阔,勘查程度较低,探明有限”。

对此张金带并不回避,他曾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铀矿地勘进入了长达15年的历史低谷,直到“十一五”期间才得以恢复。在2001年前,地质找矿经费一度不到6000万元,不到最高年份的1/15。

15年的低谷使得多年来鲜有大型新矿发现,现有的铀矿产地大部分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发现。至今仍有360万平方公里土地属于铀矿地勘的空白地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核集团专家告诉时代周报,国家当年在发展核电问题上迟迟不下决心,建成大亚湾、秦山两座电站后多年没有决定下一步计划,使得铀矿的勘探随之也放慢了下来。

“就地质条件来说,中国有着丰富的地质环境,寻找铀矿应该是很优越的,我们临近的蒙古、哈萨克斯坦跟中国的边境地区都发现大量的铀矿矿床,国内的新疆、内蒙古两地与之相近的地质环境也很多,将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发现。”上述专家说。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在2009年用于铀勘查的费用是4017万美元,而哈萨克斯坦则为1.3亿美元,中国仅为哈萨克斯坦的1/3。

林贺(化名)是包头一家地质队的队员,他向时代周报介绍,1999年地质队属地化之后,目前中核集团旗下仅有三个地质大队,而中广核则主要从国外买矿,并不在国内找矿。

“地方的地质队当然也能找铀矿,但是肯定会优先找当地所需要的资源,铀矿对地方来说价值远没有煤矿大。中核的地质队就没有这样的束缚,并且属地化之后,很多原来不能去探的地方现在都能去了,所以这十年才会有新的发现。”林贺说。

由于储量稀少,铀矿的品位不高,因此铀矿往往有大量的伴生矿,而这些伴生矿往往威胁到铀矿的开采。

鄂尔多斯盆地的特大型铀矿床在发现后,便让许多核电人士感到焦急,原因是这个铀矿与煤矿伴生,如果不尽快探明并开矿,煤矿矿权的拥有者并不会等候。

“由于煤炭资源开发规模大,建设速度快,这不仅将对铀矿资源造成很大破坏,也会造成放射性环境污染。”在今年的全国政协提案中,中核集团821厂长宋学斌提出,要对鄂尔多斯盆地的铀矿进行“抢救”。

因为铀矿位于煤矿的上方,为了保护铀矿开发,中核集团在三年前与两家大型煤企签订开采互不影响协议,在20年(局部地区为10年)内开采完铀矿,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处于详查阶段,离探明储量开矿仍需数年时间。

“在鄂尔多斯这种地方,到处都是煤,如果不尽快动工,很快就会随着煤矿开采被破坏掉。”林贺说,“等地方提供水电需要很长时间,搬运机器也要不少时间,所以这几年下去钻井勘探都叫“会战”了,真正能用的时间很少。”

按照目前的架构,鄂尔多斯的地质队在完成铀矿的勘查之后,需要将铀矿转交中核集团的铀矿企业,而勘查的经费则全靠国家投入。

“中核集团是转企了,我们很快也会完成转企,但转企以后怎么运作,实在不知道,既然是企业,那么找矿肯定要有收入,但我们实际上又得靠拨款。如果完全是自负盈亏,这活肯定没人肯干,投入大量成本之后却找不到矿,这风险谁来承担?只能是靠国家了。”林贺说。

快堆商业化路途漫长

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被列为未来首要发展的对象,同时,作为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第四代核电技术快中子堆(下称“快堆”)也被列入了示范工程计划。

仅仅在一年前,中国的快堆实验项目才并网发电,中国成为第五个掌握快堆技术的国家,而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也只有法国的快堆实现商业运营。

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发展方向,快堆技术的推广将消除缺乏核燃料的担忧。此外,快堆技术可将核燃料的利用率用原来的3%提高到50%-60%,大大减少铀矿的需求量,紧缺问题有望解决。

国际原子能机构曾估计,第四代核电技术推广之后,核燃料将由原来的铀235改为蕴藏量更为丰富的铀238,并且原来使用后的乏燃料(又称辐照核燃料)也能取出继续发电,因此地球上储藏的铀资源可供使用1000年,而乏燃料储存所带来的环保问题也能相应解决。

目前,中国仅有13个在运核电机组,产生的乏燃料有限,基本上存于核电站之内。在美国尤卡山地质处置场现存5万吨乏燃料。乏燃料在数十万年后才能降到天然铀的毒性以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曾表示,快堆要想商业化,必须具备经济性和技术上成熟,目前快堆技术在国际上还处于试验阶段,预期2025年-2035年才能进入商用阶段。

在快堆商业化之前,即20年之内,寻找铀矿仍是发展核电所带来最大的难题。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9/03/17307115_0.shtml

全球铀矿争夺战:少数国垄断 中国等国需求量巨大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2_09/03/17307162_0.shtml
全球天然铀产量的地域分布极不均匀。自2003年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的铀矿产量一直稳居世界前三。

这三大天然铀生产国的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67%。不过在2010年之后,这全球三大产铀国中,除了哈萨克斯坦的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外,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产量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2011年,哈萨克斯坦继续保持世界第一铀生产大国地位,这一年它的铀产量占世界铀产量的35%。

除了传统的铀矿三大国以外,非洲4国(纳米比亚、尼日尔、马拉维和南非)的铀矿山产量占世界铀矿山总产量的18.54%,较2009年的16.81%增加了1.73个百分点。纳米比亚和尼日尔的铀产量稳居世界第4、5位。

和铁矿一样,铀矿资源也早已被全球发达国家巨头们垄断。当今世界上,超过80%的铀矿资源都被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铀矿公司完全垄断。对于像中国这样对铀矿需求量逐年增长的国家来说,如何摆脱全球铀矿的垄断困境,已迫在眉睫。

国际铀矿“掠食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铀矿开采业经历了大量的兼并与重组,使铀生产逐步集中在几个大型生产商手中。2010年,加拿大矿业能源公司(Cameco)、法国阿海珐集团(Areva)和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Kazatomprom)的铀矿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47%。全球前十大采矿公司的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87%。

当量铀中只有0.7%是可用的铀235,大部分是铀238,目前尚无法用于发电目的。

不过,由于世界各国对铀矿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大型的矿企都开始进入铀矿开采业,并向新铀矿的勘探和开发投入了大量资金。一些大型的铀矿公司也可能竞争并购。

2002-2008年初,铀矿公司共完成了72笔并购交易,其中绝大部分并购出现在铀价飞涨的2006年。兼并的结果是形成垄断,致使七大铀矿公司控制了一半以上的世界可采铀储量,其年开采量也占了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

按照铀矿石储量的保证程度排序,拥有超过150万吨地质储量的澳大利亚公司必和必拓首屈一指(占世界总储量的43%),拥有53.8万吨铀储量的俄罗斯公司APM3稳居第二位(14%),居第三位的是法国AREVA公司(约14%),紧随其后的是加拿大公司Cameco和哈萨克斯坦核工业公司。

目前,由于大部分著名的采铀矿床的储量均日趋枯竭,这几大矿业巨头公司都把找矿重点放在新区,一般是通过建立新的地勘公司或合资企业的方式,在世界各远景区寻找新矿床。

美国需求量最大

美国是世界上铀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核能消费国。不仅如此,美国为世界第四大铀资源国和第八大铀生产国,本土境内拥有104座核电站。

不过,尽管美国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但对境内铀矿开发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比如,为了维护重要的天然奇景观光区和“国家宝藏”,美国政府决定在大峡谷(GrandCanyon)周围600余万亩地区开采铀矿,为期20年。尽管这个地区蕴藏大量高品位铀矿。

弗吉尼亚州南部拥有全美最大的铀矿床,但这一地区有长期开采禁令。为此,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历时22个月完成审查报告。这份长达302页的报告指出,这些铀矿可以开采,但开采公司必须对弗吉尼亚州缺乏发掘放射性元素经验的工人、公众及环境加以保护,否则,开采禁令将长期存在。

日本福岛核事故触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核电安全大检查,世界各国都将核电安全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也不例外。2011年,美国核电对铀需求量为18376吨,同比下降5.95%。尽管如此,奥巴马政府宣称,仍会把核能作为发展美国新能源计划的一部分,为此已提议通过贷款担保刺激新核电站建设,扩大核电能力。

新兴国家需求不断增加

除了美国以外,其他对铀需求量比较大的国家依次是法国(9254吨)、俄罗斯(4912吨)、中国(4079吨)、韩国(4029吨)以及日本(2805吨)。

按铀需求量排序前10个国家核电装机容量合计为312169兆瓦,占世界核电装机容量的84.28%,铀需求量合计为51615吨,占世界总需求量的82.51%。

大部分国家在进一步强调安全性的前提下依然对核电发展保持了积极态度。法国政府明确表示,核能将继续是法国能源独立政策的基石,法国目前已决定投资10亿欧元用于发展包括第四代核反应堆研究在内的未来核电项目。英国则表示将继续发展核电,并宣布在2025年前再建8座核电站。此外,俄罗斯、韩国、印度等国的核电建设工作也在按计划实施和向前推进。

据世界核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在建核电机组有61台,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为61654兆瓦,其中中国(26台,27640兆瓦)、俄罗斯(9台,7960兆瓦)、韩国(5台,5800兆瓦)、印度(6台,4600兆瓦)。

除此以外,在东南亚地区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尼也考虑拟建核电站。据《亚洲时报》报道,澳大利亚也宣布愿意加入核能国家之列。根据澳大利亚的核能源发展报告,提出了关于“在2050年前建成25座核电站,以便届时提供全国30%的电力供应”的目标设想。

这些新兴大国对核电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不过,除了俄罗斯的铀产量比较大以外,中国和印度的铀产量都很小,韩国更是没有铀资源。

人们预料随着未来世界上核电站的大量兴建会使铀矿生产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铀价才会连年飙升。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如何从那些产铀大国中进口铀矿,将是他们未来核能战略的一个重要议题。
中国核电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多座新核电站投入运行。

铀矿产量难以满足发电需求,铀矿勘探步伐慢

记者 崔烜 发自北京

2012年年中,中国的核电步伐悄然重启。

8月23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下称“中广核”)下属的大亚湾、台山、阳江、红沿河、宁德、防城港6个核电站,同时举办核电站公众开放日,共有700多人进入核电站内探访。

7月,国务院公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掌握先进核电技术,提高成套装备制造能力,实现核电发展自主化;核电运行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

与沿用数年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相比,4000万千瓦核电的目标从2020年提前到了2015年。

不过,对中国而言,核燃料的保障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丝毫缓解。有学者预计,2020年中国将消耗当量天然铀1.36万吨,2010-2020年累计消耗当量天然铀9.07万吨。但国内开采成本低于130美元/千克的铀矿储量,目前仅为17.14万吨,这意味着国内大部分的铀矿需求将依赖进口。

“贫铀”的中国

铀矿储量17.14万吨。这一数据来源于经合组织核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2010年7月正式发布的2009年版铀红皮书《2009铀:资源、产量和需求》。事实上,中国此前没有任何机构正式公布过相关数据。

“红皮书的准确性是得到大家公认的,但由于铀矿的勘查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最新发现的一些大矿,并不会那么快就能准确掌握储量数字,因此红皮书的数据,肯定是比实际储量要少。”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科技处处长简晓飞如此解释。

多年以来,中国一直被定位为贫铀国。2009年版的铀红皮书数据还显示,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三国共占有全球52%的可开采铀矿资源,而中国仅占有其中的3%,排在第十位。

显然,与广大的地域面积相比,3%的储量并不相称。“储量数据一直在变化,几年前很多人都接受的数据是,中国仅有7万吨左右的铀矿储量。”简晓飞说,“但现在这一数据扩大了一倍不止,储量突飞猛进的原因不是特大矿床的发现,而是技术的进步。”

简晓飞介绍,开采费用低于130美元/千克是国际上沿用多年的标准,高于这一成本的铀矿并非无法开采,只是因为开采难度较高,缺乏商业价值,因而暂不作统计。

“随着中国在铀矿开采技术的提高,很多铀矿的开采成本就会降低到130美元以下,也有了开采的价值,所以也被列入了统计。”简晓飞说,“比如现在逐渐被采用的地浸采矿技术,使铀矿的边界品位由0.03%降到0.01%,原来选择放弃的矿化围岩,变成了可以利用的矿石,我们的铀资源量自然就扩大了很多。”

尽管如此,中国的天然铀生产几年来鲜有增长。2004年,中国生产天然铀当量为750吨,直到2010年才增加到产量827吨,产能为1350吨,但当年的铀矿需求就达到了2875吨,缺口在2000吨以上。
铀矿需求缺口巨大

中国现有铀矿的情况并不理想,在全国200余座铀矿中,大部分为中小型矿床,而全球已知的、储量规模在500吨以上的582个矿床中我国仅占10余个,并且矿石品位以中低品位居多。目前,仅有江西抚州、新疆伊宁两地的铀矿能达到300吨的产能。

今年6月,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总工程师张金带在一个论坛上曾测算,按照我国2020年投运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规模测算,2020年当年将消耗当量天然铀1.36万吨,2010-2020年累计消耗当量天然铀9.07万吨。如果按天然铀产品提前3年供货考虑,2020年当年需要提供天然铀1.67万吨,2010-2020年累计需要提供天然铀12.65万吨。

张金带一直主张,中国的铀矿资源足够支撑未来的核电发展,全国潜在铀矿总量应在170万吨以上,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中期内中国对铀矿的需求缺口巨大。

一般情况下,地质勘探从普查到详查再到正式提交储量,需10年左右时间,而此后的矿山建设还需要4年左右时间。

“即使在几年之内国内铀矿勘查有新的重大发现,也难以在2020年前大规模供应市场,而2016-2018年期间铀矿累计需求量就将超过我国现有资源量,面对急剧攀升的需求,铀矿供应严重短缺很快就会出现,并且铀矿对外依存度将迅速上升,导致我国能源供需格局的重大变化。”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博士闫强分析道。

闫强认为,参股或者购入铀矿出口国的铀矿山是无法避免的选择,但这将面临不少竞争者,而同样是贫铀国并且渴望大规模发展核电的印度则将会是主要对手。

“铀矿价格上涨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适度的价格上涨也有好处,铀矿价格多年来一直低迷,也导致很多铀矿企业动力不足,从世界范围来看,铀矿供需也有很大缺口。”闫强说。

2010年,全球铀矿产量5.3万吨,仅能满足总需求的78%左右,剩下的只能通过库存以及俄罗斯浓缩铀稀释产品来解决,未来必须寻找新的天然铀来源。

铀矿勘探仍有空白

最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成为了国内矿业的焦点。在这一地区,发现了国内目前最大的铀矿床,储量可达数万吨。

资料显示,目前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连盆地中东部都已经建立了万吨至数万吨级铀资源勘查基地。这些大矿都位于北方。

正是基于这些新的发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总工程师陈炳德不久前表示,我国铀资源可能达百万吨级,但勘查工作相对滞后,“潜在总量较大,前景广阔,勘查程度较低,探明有限”。

对此张金带并不回避,他曾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铀矿地勘进入了长达15年的历史低谷,直到“十一五”期间才得以恢复。在2001年前,地质找矿经费一度不到6000万元,不到最高年份的1/15。

15年的低谷使得多年来鲜有大型新矿发现,现有的铀矿产地大部分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发现。至今仍有360万平方公里土地属于铀矿地勘的空白地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核集团专家告诉时代周报,国家当年在发展核电问题上迟迟不下决心,建成大亚湾、秦山两座电站后多年没有决定下一步计划,使得铀矿的勘探随之也放慢了下来。

“就地质条件来说,中国有着丰富的地质环境,寻找铀矿应该是很优越的,我们临近的蒙古、哈萨克斯坦跟中国的边境地区都发现大量的铀矿矿床,国内的新疆、内蒙古两地与之相近的地质环境也很多,将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发现。”上述专家说。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在2009年用于铀勘查的费用是4017万美元,而哈萨克斯坦则为1.3亿美元,中国仅为哈萨克斯坦的1/3。

林贺(化名)是包头一家地质队的队员,他向时代周报介绍,1999年地质队属地化之后,目前中核集团旗下仅有三个地质大队,而中广核则主要从国外买矿,并不在国内找矿。

“地方的地质队当然也能找铀矿,但是肯定会优先找当地所需要的资源,铀矿对地方来说价值远没有煤矿大。中核的地质队就没有这样的束缚,并且属地化之后,很多原来不能去探的地方现在都能去了,所以这十年才会有新的发现。”林贺说。

由于储量稀少,铀矿的品位不高,因此铀矿往往有大量的伴生矿,而这些伴生矿往往威胁到铀矿的开采。

鄂尔多斯盆地的特大型铀矿床在发现后,便让许多核电人士感到焦急,原因是这个铀矿与煤矿伴生,如果不尽快探明并开矿,煤矿矿权的拥有者并不会等候。

“由于煤炭资源开发规模大,建设速度快,这不仅将对铀矿资源造成很大破坏,也会造成放射性环境污染。”在今年的全国政协提案中,中核集团821厂长宋学斌提出,要对鄂尔多斯盆地的铀矿进行“抢救”。

因为铀矿位于煤矿的上方,为了保护铀矿开发,中核集团在三年前与两家大型煤企签订开采互不影响协议,在20年(局部地区为10年)内开采完铀矿,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处于详查阶段,离探明储量开矿仍需数年时间。

“在鄂尔多斯这种地方,到处都是煤,如果不尽快动工,很快就会随着煤矿开采被破坏掉。”林贺说,“等地方提供水电需要很长时间,搬运机器也要不少时间,所以这几年下去钻井勘探都叫“会战”了,真正能用的时间很少。”

按照目前的架构,鄂尔多斯的地质队在完成铀矿的勘查之后,需要将铀矿转交中核集团的铀矿企业,而勘查的经费则全靠国家投入。

“中核集团是转企了,我们很快也会完成转企,但转企以后怎么运作,实在不知道,既然是企业,那么找矿肯定要有收入,但我们实际上又得靠拨款。如果完全是自负盈亏,这活肯定没人肯干,投入大量成本之后却找不到矿,这风险谁来承担?只能是靠国家了。”林贺说。

快堆商业化路途漫长

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被列为未来首要发展的对象,同时,作为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第四代核电技术快中子堆(下称“快堆”)也被列入了示范工程计划。

仅仅在一年前,中国的快堆实验项目才并网发电,中国成为第五个掌握快堆技术的国家,而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也只有法国的快堆实现商业运营。

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发展方向,快堆技术的推广将消除缺乏核燃料的担忧。此外,快堆技术可将核燃料的利用率用原来的3%提高到50%-60%,大大减少铀矿的需求量,紧缺问题有望解决。

国际原子能机构曾估计,第四代核电技术推广之后,核燃料将由原来的铀235改为蕴藏量更为丰富的铀238,并且原来使用后的乏燃料(又称辐照核燃料)也能取出继续发电,因此地球上储藏的铀资源可供使用1000年,而乏燃料储存所带来的环保问题也能相应解决。

目前,中国仅有13个在运核电机组,产生的乏燃料有限,基本上存于核电站之内。在美国尤卡山地质处置场现存5万吨乏燃料。乏燃料在数十万年后才能降到天然铀的毒性以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曾表示,快堆要想商业化,必须具备经济性和技术上成熟,目前快堆技术在国际上还处于试验阶段,预期2025年-2035年才能进入商用阶段。

在快堆商业化之前,即20年之内,寻找铀矿仍是发展核电所带来最大的难题。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9/03/17307115_0.shtml

全球铀矿争夺战:少数国垄断 中国等国需求量巨大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2_09/03/17307162_0.shtml
全球天然铀产量的地域分布极不均匀。自2003年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的铀矿产量一直稳居世界前三。

这三大天然铀生产国的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67%。不过在2010年之后,这全球三大产铀国中,除了哈萨克斯坦的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外,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产量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2011年,哈萨克斯坦继续保持世界第一铀生产大国地位,这一年它的铀产量占世界铀产量的35%。

除了传统的铀矿三大国以外,非洲4国(纳米比亚、尼日尔、马拉维和南非)的铀矿山产量占世界铀矿山总产量的18.54%,较2009年的16.81%增加了1.73个百分点。纳米比亚和尼日尔的铀产量稳居世界第4、5位。

和铁矿一样,铀矿资源也早已被全球发达国家巨头们垄断。当今世界上,超过80%的铀矿资源都被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铀矿公司完全垄断。对于像中国这样对铀矿需求量逐年增长的国家来说,如何摆脱全球铀矿的垄断困境,已迫在眉睫。

国际铀矿“掠食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铀矿开采业经历了大量的兼并与重组,使铀生产逐步集中在几个大型生产商手中。2010年,加拿大矿业能源公司(Cameco)、法国阿海珐集团(Areva)和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Kazatomprom)的铀矿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47%。全球前十大采矿公司的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87%。

当量铀中只有0.7%是可用的铀235,大部分是铀238,目前尚无法用于发电目的。

不过,由于世界各国对铀矿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大型的矿企都开始进入铀矿开采业,并向新铀矿的勘探和开发投入了大量资金。一些大型的铀矿公司也可能竞争并购。

2002-2008年初,铀矿公司共完成了72笔并购交易,其中绝大部分并购出现在铀价飞涨的2006年。兼并的结果是形成垄断,致使七大铀矿公司控制了一半以上的世界可采铀储量,其年开采量也占了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

按照铀矿石储量的保证程度排序,拥有超过150万吨地质储量的澳大利亚公司必和必拓首屈一指(占世界总储量的43%),拥有53.8万吨铀储量的俄罗斯公司APM3稳居第二位(14%),居第三位的是法国AREVA公司(约14%),紧随其后的是加拿大公司Cameco和哈萨克斯坦核工业公司。

目前,由于大部分著名的采铀矿床的储量均日趋枯竭,这几大矿业巨头公司都把找矿重点放在新区,一般是通过建立新的地勘公司或合资企业的方式,在世界各远景区寻找新矿床。

美国需求量最大

美国是世界上铀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核能消费国。不仅如此,美国为世界第四大铀资源国和第八大铀生产国,本土境内拥有104座核电站。

不过,尽管美国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但对境内铀矿开发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比如,为了维护重要的天然奇景观光区和“国家宝藏”,美国政府决定在大峡谷(GrandCanyon)周围600余万亩地区开采铀矿,为期20年。尽管这个地区蕴藏大量高品位铀矿。

弗吉尼亚州南部拥有全美最大的铀矿床,但这一地区有长期开采禁令。为此,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历时22个月完成审查报告。这份长达302页的报告指出,这些铀矿可以开采,但开采公司必须对弗吉尼亚州缺乏发掘放射性元素经验的工人、公众及环境加以保护,否则,开采禁令将长期存在。

日本福岛核事故触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核电安全大检查,世界各国都将核电安全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也不例外。2011年,美国核电对铀需求量为18376吨,同比下降5.95%。尽管如此,奥巴马政府宣称,仍会把核能作为发展美国新能源计划的一部分,为此已提议通过贷款担保刺激新核电站建设,扩大核电能力。

新兴国家需求不断增加

除了美国以外,其他对铀需求量比较大的国家依次是法国(9254吨)、俄罗斯(4912吨)、中国(4079吨)、韩国(4029吨)以及日本(2805吨)。

按铀需求量排序前10个国家核电装机容量合计为312169兆瓦,占世界核电装机容量的84.28%,铀需求量合计为51615吨,占世界总需求量的82.51%。

大部分国家在进一步强调安全性的前提下依然对核电发展保持了积极态度。法国政府明确表示,核能将继续是法国能源独立政策的基石,法国目前已决定投资10亿欧元用于发展包括第四代核反应堆研究在内的未来核电项目。英国则表示将继续发展核电,并宣布在2025年前再建8座核电站。此外,俄罗斯、韩国、印度等国的核电建设工作也在按计划实施和向前推进。

据世界核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在建核电机组有61台,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为61654兆瓦,其中中国(26台,27640兆瓦)、俄罗斯(9台,7960兆瓦)、韩国(5台,5800兆瓦)、印度(6台,4600兆瓦)。

除此以外,在东南亚地区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尼也考虑拟建核电站。据《亚洲时报》报道,澳大利亚也宣布愿意加入核能国家之列。根据澳大利亚的核能源发展报告,提出了关于“在2050年前建成25座核电站,以便届时提供全国30%的电力供应”的目标设想。

这些新兴大国对核电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不过,除了俄罗斯的铀产量比较大以外,中国和印度的铀产量都很小,韩国更是没有铀资源。

人们预料随着未来世界上核电站的大量兴建会使铀矿生产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铀价才会连年飙升。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如何从那些产铀大国中进口铀矿,将是他们未来核能战略的一个重要议题。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 ... shtml?_from_ralated

何祚庥:中国铀资源极缺 应限制核电多造核战舰  (可惜没被采纳,目前中国居然在内地兴建核电站,一旦出现核事故根本无法救灾。)

何祚庥指出,中国有限的铀资源应集中供应海军核动力航母、核动力潜艇。
——评《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

“核能卷”中对我国铀资源的分析

何祚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一)我国快速发展核电必须解决的一个困难的问题,所需铀资源将高达400万吨的可采储量。

我在“一论、二论我国必须大幅度调整核政策”的文章中,曾再三强调,我国“必须重新审订‘2020年核电占5%,2030年核电占10%’,‘2050年核电达4亿—5亿千瓦’等既定的目标”。已谈了我国核电大发展将面临核安全或核防卫,以及资金投入太大、发电成本太高,等困难。其实,我国核电大发展还存在一个致命的困难——铀资源严重短缺。

“短缺”是和“需求”相联系的。所以,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按现有核政策,中国将需要多少铀资源?在“核能卷”的203—204页中,对中国未来天然铀生产需要量和储量需求作了比较精确的回答,下面是该书给出的两张预测表:为什么“核能卷”竟给出两类需求?因为我国不仅需要保证2020年的功率为7000万千瓦核电站可以正常运转,还需要保证其持续运转60年。

核能卷未给出“2020年后”的持续需求。但如果研究一下上述表格,可发现表9.2中的“天然铀储量需求”,其实和表9.1中的“运行容量”成正比。也就是每100万千瓦核电站的正常运转,必须有约1.1万吨天然铀储量的支撑。所以,如果“2030年达到2亿千瓦”,“2050年努力达到4亿千瓦以上”。而如果仍沿用压水堆技术,4亿千瓦将需要有440万吨的天然铀资源。但由于中国核电未来的发展可能用到快中子堆,快中子堆有增殖核燃料的能力,将能大量节约核资源。如果其资源利用率提高10倍,其资源需求量也将减少10倍;如果由于技术不甚完善,增殖能力接近零,其资源利用率也就大体上和压水堆差不多。“核能卷”未给出中国核电未来所用不同技术所占比例,但在“综合卷”的93页,却给出一个“我国未来核电发展路线”的表4.1和图4.1。

从表4.1和图4.1可看出,这一“2050年努力达到4亿千瓦以上”的初步规划中,压水堆约为3.7亿千瓦,快中子增殖堆仅为0.3亿千瓦。所以,仅压水堆所需天然铀资源,至少将是370×1.1万吨=407万吨的可采储量!

(二)我国能否获得数量如此巨大的资源,实属一大疑问?

对上述疑问,在“核能卷”第230页的“主要结论”中,却给了一个完全肯定的回答:“铀资源不是我国核电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理由是:1)“中国是铀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已探明当量的铀资源,不是贫铀国家,而是一个潜在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前景看好,……只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国内勘查,可以迅速提高我国铀资源的保障能力”。2)“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国家的经统筹安排,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我们需要的铀资源是完全可能的”。3)“更重要的是我国要坚定不移地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实现铀钚再循环复用和快中子增殖堆核燃料增殖,可大幅度缓解对天然铀的需求,实现核燃料供应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能源中长期战略研究》“综合卷”的Viii页的“摘要”,也充分认同了核能卷所持论点,“经过国产和进口并举努力,铀资源不构成对我国核能发展的根本制约的因素,??2050年达到4亿瓦以上,??之后,核电将继续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但如果仔细阅读一下,这一由“多位”能源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而“共同”撰写的这本《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的四卷本的“大著”,其实“充满”了不少“互相”矛盾、“互相”冲突的“多种”见解。尤以天然铀资源问题最为突出。

下面将依据散在此书不同卷秩中的各种资料、数据,评述一下核能卷第230页所给出的所谓“铀资源不是我国核电发展不可克服的制约因素”的“三大理由”,是否真能成立?

中国铀矿储量很少,而且在1960年代动员群众采用土法“炼铀”,虽然成功制成大量黄饼,支持了中国原子弹工程,但浪费了大量资源。(资料图)

(三)中国究竟有多少天然铀资源?

①“核能卷”第230页的“主要结论”再三说:“我国已探明相当量的铀资源”,又说“中国是铀资源较丰富”。或“潜在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核能卷”未公布这一“相当量的铀资源”是多少。但在此书“电力卷”的第75页,却给了一个说法:“我国至今已探明大小铀矿200多个,证实存在相当数量的铀储量。矿石以中低品位为主,0.05%—0.3品位的矿石量占总资源量的绝大部分,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占总储量的60%以上),探明的铀矿体埋深多在500m以内”。“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铀资源量(成本低于130美元/kg铀)为7.7万吨铀,其中,成本低于40美元/kg铀的储量约占60%,主要分布在江西、新疆、广东、辽宁等地”。

当然,从2003年—2010年,我国还在加快铀资源的勘探。在“电力卷”的75页还报导说,“2008年初,在伊犁地区,中核集团旗下的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实现了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首次重大突破,发现并提交了我国第一个万吨级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使伊犁盆地成为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田。”

仅仅在2008年才发现了“第一个”“万吨级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就为之惊喜不已!这说明,2010年前的我国所掌握的天然铀资源,不会超过2×7.7万吨=15.4万吨。

在所需的几百万吨铀资源中,只有0.7%是可用的铀235,大部分是铀238,无法用于发电目的。(资料图)

②极有兴趣的问题是,这一“小于”15.4万吨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份额是多少?

可以从网上查到世界名列前10名的主要国家,可采天然铀储量是:

这10个国家已拥有世界总计储量546,88的90%,2003年公布的7.7万吨只是总储量的1.4%,我们所估算的小于15.4万吨,最多也就是总储量的2.8%。

③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天然铀资源的远景储量,将涉及我国核电发展的未来。“核能卷”第205页说,我国“曾利用“二元对数正态分布地壳丰度模型法”估算,我国铀资源总量为170万吨。最近又正在进行新一轮的预测,我国铀资源总量可能超过200万吨”。其实,这类“预测”模型均是精度很差,充满着“一厢情愿”意愿(Wishful)的预测模型。

2007年,天然铀资源现居“世界第一”土地面积约为中国面积的77%的澳大利亚,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一共才找出了129.3万吨的可采储量;中国竟然能在未来的30-50年间,依靠大力增加勘探力度,从“年不足60万米钻探工作量”,提升年钻探“200万米”工作量,(参看“核能卷”230页),就能找出可采储量高达200万吨的天然铀资源?!这真是不可想象!!

相反,我们将不难利用理论物理学者惯用的“数量级分析方法”对我国天然铀资源存量给出如下估计:

正如上文指出,根据2003年公布的铀储量和可能的年勘探到矿量速度,可以判定,中国现在已掌握的天然铀资源最多仅占世界资源的2.8%。由于中国国土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5%。而中国又仅为“比较丰富”,亦即不能认为是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很难认为这一“比较丰富”的国家将能超过世界蕴藏量的“平均值”。由国际机构对已有资料的统计,“世界保有可采天然铀储量为550万吨”,“加上预测和推断铀资源约为1600万吨”。由此可估算出,中国近期可期望获得的天然铀资源的“上限”为550×6.5%=35.75万吨,远期可期望获得天然铀资源的“上限”为1600×6.6%=104万吨!而如果中国仍坚持核电的“大跃进”,在2050年的需求的天然铀储量至少是407万吨!

铀资源中99%无法用于发电,除非用于快中子反应堆,转化为钚239。图为中国实验快堆的操作间(中国广播网图片)

(四)我国能否指望从国际市场获得“407万-104万=303万吨”的天然铀资源储量?

①“核能卷”对进口天然铀资源,尤其是中远期的需求持十分乐观的态度。“核能卷”第206页说,“我们完全有可能从国际市场上获得经济可接受的天然铀,保证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在230页,又重复叙述了类似意见。

但在“综合卷”第135页却说,我国“资源保有量尚难以满足核电大规模发展的需求”。在39页更提出警告,“我国的核电发展将可能需要累积解决300万吨或更多的(注:按我们估算,其实是407万吨的可采储量)天然铀供应问题”。又说,“我国需要从现在起,把铀资源供应问题作为一个重大的能源资源问题。认真落实,才能使铀资源供应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而尤妙的是:“核能卷”虽然对中长期的铀资源供应,持极为乐观的态度,但对“近期”却表现出一定的担忧。“核能卷”的205页说,“与中远期核电发展的需求相比较”,近期“却出现了储量不足和生产供应紧张问题”。在“核能卷”的206页又说,“目前我国核电的装机容量还不到电力总装机量的2%,铀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稍高,‘暂时’还不足以构成对我国能源安全不可接受的威胁”。——这真是逻辑推演的一个很大的讽刺!我国核电仅占电力装机的2%,就已经发生了“对外依存度较高”,发生了“暂时”“还不足以构成对能源安全??的威胁”;而如果中国核能的未来要提升到5%,10%,甚而15%,却反而认为更高的“对外依存度”,将不足以“构成对能源安全的威胁”,反而乐观地认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我们需要的铀资源是完全可能的”!

②相反,2010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了《铀2009年——资源产量和需求》,即第23版的“铀红皮书”,却对世界铀产能和需求预测,持有完全相反的意见。此书说“截止到2009年1月1日,在总查明资源方面,成本低于130美元/千克的铀资源微降到540.4 万吨,比2007年的数据少了1.2%。但成本低于260美元/千克的资源数量增至630.63万吨,比2007年成本低于130美元/千克的资源数量增加 了15.5%。”对于预测和推断的铀资源仍维持原来的“约为1600万吨”。

而极为有兴趣的是,这一第23版的红皮书给了一个“2035年前世界铀产能和需求预测对比”的一张预测图。

快中子反应堆和钚239发电,技术难度和危险性极高,只是在近年才获得技术突破,在世界范围内并未获得广泛应用。图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的中国实验快堆工程,热功率65MWe,电功率25MWe。(资料图)

这一预测图明确“反驳”了核能卷第205页和206页的预期:在2020—2035年间,“我国完全有可能从国际市场获得天然铀”。而相反,从2010年到2020年,在天然铀的产能和需求之间,国际市场上能提供的天然铀,却比较宽松。

③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对天然铀资源的需求将在国际市场上占多大份额?由“世界铀资源”红皮书,已知目前“世界保有可采天然铀储量是550万吨”,“加上预测和推断铀资源共约为1600万吨铀”。而如上所述,我国到2050年的天然铀“缺口”,约是300万吨。也就是将占当前保有量550万吨的55%,或将占“未来”储量1600万吨的19%。一个尖锐的问题是:我国能否从国际天然铀市场上限取得如此巨大的份额?

非常值得参考的,是石油部门对如何确保石油供应安全问题的估计和分析。2008年,美国石油消费量高达8.85亿吨,占当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21.5%,而美国自产原油3.1亿吨。同年,中国年消费3.9亿吨,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9.5%,自产原油2.1吨,进口石油约1.8亿吨。但我国的石油部门,在“油气卷”的169页,却“建议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限最好控制在60%为宜”。原因是:“综合全球石油供需形势以及我国石油替代发展的潜力,借鉴美国石油安全战略的有关做法,为保证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建议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限最好控制在60%为宜,千万不要突破65%。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石油进口总量尽量不超过美国,避免成为世界石油市场上关注和攻击的焦点,对国家和平发展更有利??”

而极为奇妙的是:在“核能卷”的第202页,也完全认同地写下类似字句:“我国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能源缺口越来越大。”“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1.79亿吨”“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以及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大大增加了我国石油进口的风险,进而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

同样是从国际市场争夺能源。石油的进口量占国际市场供应能力的9.5%,就“进而影响我国国家安全”;而中国核能发展的未来,其争夺的份额可能高达19%,甚而是55%,而按“核电卷”第230页的说法,却竭力主张要“加强国家的统筹安排,形成强有力的团队”,确保“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我们所需要的铀资源”。——这岂不是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典型”地主张应奉行“双重标准”的政策!

快中子反应堆,是解决铀资源贫乏和利用率低的关键技术,但目前尚无法大规模应用,中国核电规划仅将其列为的很小比例。图为建设中的中国实验快堆堆芯和燃料棒组件(资料图)

(五)中国的快堆技术能否充分满足中国未来对核燃料的需求?

不论是“核能卷”,还是“综合卷”,都对我国的“快堆”技术,抱有殷切的希望,但我国快堆专家们却持着谨慎的态度。“核能卷”的第210页,230页,都再三说,“发展快堆可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大幅缓解对天然铀的需求,实现核燃料供应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通读“核能卷”里有关快堆技术的介绍,应该说,以阮可强院士为组长的“快堆及后处理组”,却采取了“不跟风”和“极为谨慎”的态度。原因是:目前正在研发中的“快堆+后处理”的技术,并不是“先进”技术,不可能利用这一技术,真正实现核燃料的快速增殖。这集中表现在“核能卷”第235页,所提供的一张图:

这一附图1.2勾画的是两种不同快堆技术,氧化物燃料快堆和金属燃料快堆。后者的发电容量可以快速增长,而前者只能以“甚低”速度慢慢增长!很不幸!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均是氧化物燃料快堆技术,而金属燃料快堆技术只在理论概念上成立,只进行过少量实验,并没有真正可行的研发工作。我国快堆的研发,当然只能首先学习氧化物燃料快堆技术,只能期望在“2040年前后建成一个配套的接近增殖的快中子堆核能系统,实现快堆核燃料循环的闭合和核燃料的接近增殖”。(见综合卷,第107页)

这里需要解读一下,何谓“接近增殖”?

理论上的快中子堆是增殖堆,可以实现核燃料不断增殖。但如果其增殖系数过低,仅略大于1,仅约为1.1—1.2,那么加上核燃料的后处理,实现闭式循环时,将不可避免地,还要损失10%—20%。最后就只能“接近增殖”。其实就是不能做到“增殖”。

为什么在“综合卷”第93页上勾画的未来发展路线图中,要求到“2050年努力达到4亿千瓦以上”,而快堆却仅有3000万千瓦,亦即仅占全部核能的8.5%。原因在于不可能期望现有“氧化物燃料快堆+湿式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实现核燃料的大量增殖。

下面对本文作一小结。

铀资源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稀缺资源,中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是不可行的。图为初步提炼产品重铀酸铵(黄饼)。

(六)小结

①需要向石油部门学习,制定我国核电发展的“天花板”。所谓“加强国家的统筹安排,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大力从国际市场上获得(注:其实是攫取)我们需要的铀资源”的政策,是完全不能“被”采纳的。

②支持并赞成运用经济杠杆,大力从国际市场收购天然铀,建立铀资源和钍资源储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

③仍然支持和呼吁我国核能应迅速转为面向海洋经济。在2011年5月29日的《光明日报》所刊登的有关“海洋经济”的一篇文章说:“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1%”,“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潮汐能、海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度差能等再生能源”。“海洋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空间,世界上60%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的地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世纪展示了海洋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迫切要求中国在新世纪中必须加速布局海洋、竞争海洋、兴盛海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新世纪拓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和陆地资源加速开发导致资源储量日益减少,西方发达国家和涉海国家都聚焦于海洋,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通道、扩占海洋空间和海洋科技‘制高点’为核心的海洋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有18000多公里海岸线,6300多个岛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占全国生产总值的9.7%,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我国还拥有和平利用公海和参加国际合作开发海洋资源的权力,开发和利用海洋的空间广阔,由此决定中国要拓展发展新空间,就必须向海洋进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核动力军舰对于维护中国海洋权益十分重要,几个航母编队所需耗铀资源总量也只在百万KW级别,而中国核电规划却是4亿KW。图为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热功率为15万KW。(资料图)

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关键技术或“制高点”之一,是必须用核动力装备我们远洋海轮,装备能漂浮在海上的移动电源,装备能保护我国海洋经济安全的核航母、核潜艇等各种快速舰艇,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石油短缺。

为什么我们坚决呼吁必须设定我国核电发展“天花板”?原因在于我国必须保持能应对、能长期支撑海上军事活动的强大的能源储备。

小链接:

保证核电厂安全的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之一——健全的国家监管机构

国家监管机构对核电厂实行全寿期监督管理。

管理措施之二——制定和完善核安全防护法规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实施核电厂厂址选择、设计、运行、质量保证、辐射防护和废物管理等安全规定以及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等,形成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核安全、辐射防护法规标准体系。

管理措施之三——实行核设施安全许可证制度

核电厂在不同阶段,其营运单位要向国家核安全主管部门提交相应的报告。经审评,在条件完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后才颁发许可证。营运单位只有获得这些许可证后才能开展相应的工作。

管理措施之四——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

核电厂有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对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直至退役等各个阶段的每一项具体活动都有单项的质量保证大纲,并严格执行。还实行内部和外部监查制度,监督检查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情况。

管理措施之五——对参与单位和人员严格要求

国家对参与核电厂建设的单位,甚至小到零部件制造单位,都要经审查合格后,方可开展相应的活动。国家对参加核电厂工作的人员的选择、培训、考核和任命有严格的规定。

管理措施之六——极其严密的安全保卫系统

核电厂安全保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障核材料的合法使用,防止丢失或被窃;保卫核设施,防止人为的破坏;阻止非法入侵。

核电厂设置三道实体屏障,划分四个不同等级安全保卫区域。在区与区之间的周界上,设置功能完备的实物保护系统,包括出入控制系统、周界监测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

核电厂还有完善的安全保卫政策、程序体系和快速有效的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机制。

管理措施之七——良好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包括对决策层、管理者和个人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均有丰富的铀资源储量,中国很少。
靠修核电站拉动经济靠投资增长的方式,可能再导致中国钢铁、造船企业一样的悲剧。

中钢协:8月钢材价格已是崩盘价 祸起四万亿计划
钢铁行业陷入当前困境与2008年实施的”4万亿元”扩大投资计划有关,“产能过剩不能全赖钢企,没有4万亿投资哪有如此高的产能?”

  在“4万亿元”刺激政策之下,国内钢铁产量增加同时,大幅度的增加铁矿石进口,直接刺激了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三大矿山获利丰厚。而国外在钢铁业危机之下,大量钢材和钢坯涌入中国,冲击了中国钢材市场,造成钢铁行业在刺激政策下增产不增收。“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进口铁矿石价格过高是当前钢铁行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尽管目前钢材市场价格已经处于崩盘状态,但钢企依旧延续生产惯性,并没有实质性减产举措。“我们的小转炉还在生产,大家都指望着别的钢厂减产,自己却在生产,因为越是后面生产的,铁矿价格降下来,成本就越低。”
  目前来说,钢铁行业出口消化过剩产能不现实,而国内消化过剩产能过程将是痛苦漫长的,“至少三年内钢铁行业不会有很大的好转。
盛产铀矿的领土被别人抢走啦,…………
市场是“发动机”,技术创新是“助推器”,政府是“加速器”。这活怎么搞反啦~
早前不买矿,现在晚了。就像钢铁业一样
再撑50年,核聚变应该能实用
2005年6月28日,莫斯科协议,法国马赛卡达拉舍,热核反应堆。铀矿的地位今后几十年待定。


日本核电装机才4000多万千瓦,中国几年就能赶上了?的确是够快的。
说来日本核电原来占总发电量三成左右,停发核电的那些日子,居然能撑下来,不可小觑啊。
PS:表述不确切,修改之。

日本核电装机才4000多万千瓦,中国几年就能赶上了?的确是够快的。
说来日本核电原来占总发电量三成左右,停发核电的那些日子,居然能撑下来,不可小觑啊。
PS:表述不确切,修改之。
羊羽 发表于 2012-9-4 10:55
日本核电装机才4000多万千瓦,中国几年就能赶上了?的确是够快的。
说来日本核电原来占总发电量三成左右, ...
日本早撑不住了,电力的需求是很难降下来的。
现在日本靠的是增加天然气发电量来弥补核电,但是成本太高,只能重启核电站了。
中国啥资源都缺,真麻烦
中国啥资源都缺,真麻烦
稀土貌似不缺吧
不若 发表于 2012-9-4 11:56
稀土貌似不缺吧
人均啊 ~~
朝鲜铀矿丰富  可以购买
既然贫铀,,为啥还加修这么多核电站?
10年后就是核聚变的天下啦
我是酒桌党,据说2007年就在尼日尔建了矿了
怕个毬
东边北棒西边哈萨克
识相的就卖,不识相就抢
科技兔们加油,早日实现核聚变可控,
再困难,撑几十年还是没问题的。
大海M 发表于 2012-9-4 12:16
既然贫铀,,为啥还加修这么多核电站?
我也觉得应该发展:
水电(长江、黄河、湄公河、雅鲁藏布江)
火电(煤炭在江西、内蒙、新疆、四川等省丰富,只要搞好脱硫技术也不污染环境)
风电(内蒙、新疆、海南、等)
太阳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地热能

核原料还是用在核潜艇、核航母、核两栖登陆舰、核动力巡洋舰 合适。
龙芯 发表于 2012-9-4 12:36
我也觉得应该发展:
水电(长江、黄河、湄公河、雅鲁藏布江)
火电(煤炭在江西、内蒙、新疆、四川等省 ...
我也有同感...而且封堆后,据说维护费用很高,后人替前人搽屁股
懒得逐个纠错了,这类文章大家还是要辨别着看。
中国从来不是贫铀国,当年粗略的划拉一下(普查率很低,详查就更低了)就建立了大量的铀矿企业,这些铀矿企业中在上世纪90年代下马的时候,不少并不是资源耗尽,而是没有需求,以及当时国民经济的大调整。
上世纪90年代大量地质勘探队马放南山,现在很多都名存实亡了,国内铀资源的普查和详查这些年恢复了一些,但进展是缓慢的;这个很正常,没有迫切需要,就如所说的千儿八百吨的年产量一般,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中国铀资源的预测量是170万吨,结合近几年的调查情况的修正看,这个数字会超过200万吨,如果考虑500米乃至1000米以下埋藏深度的话,这个数字还是太保守;其他地区不说(比如北方地区的砂岩和煤层),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贯穿中国南方地区的南岭山脉(过去几个南方万吨级铀矿都坐落其中),这个地下突出花岗岩为主的山脉有多巨大,什么时候能把这个山脉和其底座的铀资源弄清楚。
时势不同了,海外铀资源取得并不困难,所谓的封锁那是杞人忧天,世界各地星罗棋布的铀矿山岂是说封锁就封锁的,真当中国是空气?至于市场和商业手段,现在的中国还怕谁来?关心这个的可以看看近几年国际铀产量的节节攀升以及铀需求量的停滞不前,当然还有最明显的标志---价格也一直低迷。
国内企业很早就开始了海外铀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与世界主要铀生产商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核和中广核都手握大量铀资源,光是中广核锁定的铀资源就有20万吨以上。
至于全世界的铀资源,这个数字一直在不断上升,很多铀资源也没有列入统计,光是一个格陵兰岛一小片区域的勘探,就有10几万吨的储量,顺带着,这片区域还存在着近千万吨的稀土。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其实不缺铀矿, 主要是没有需求之类的. 好象是核工业内部人士写的.

只要快堆能商用铀矿的储量就不是问题了. 坚持到核聚变应该可以.
bluegod 发表于 2012-9-4 11:50
中国啥资源都缺,真麻烦
人太多了,没办法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9-4 13:06
懒得逐个纠错了,这类文章大家还是要辨别着看。
中国从来不是贫铀国,当年粗略的划拉一下(普查率很低,详 ...
能求下相关的资料链接么?看着很具体,我也对核能有些想具体了解的想法。
zjunchoon 发表于 2012-9-4 13:17
能求下相关的资料链接么?看着很具体,我也对核能有些想具体了解的想法。
不用找了,相关资料都很笼统,这个170万吨出自《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这些年的调查都在不断修正这个数字,而1000米的深钻勘探才刚刚开始。
梅川内裤 发表于 2012-9-4 12:22
怕个毬
东边北棒西边哈萨克
识相的就卖,不识相就抢
看报道说哈萨克那边高卢鸡已经动手了,中国也该赶快下手了,手慢则无啊。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20425/6376256.shtml
法国《回声报》4月25日报道称,哈萨克斯坦是法国核能巨头-阿海珐(AREVA)公司最大的铀矿开发基地。2011年,AREVA共生产铀矿9142吨,其中3608吨来自哈萨克斯坦,超过了其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多。AREVA持有在哈从事铀矿开发的子公司Katco公司51%的股份,其余49%由喀萨克斯坦当地公司持有。

报道称,AREVA公司在2012年在哈萨克斯坦的铀矿产量有望超过4000吨,并拥有当地最重要的Muyunkum铀矿的开发权。据专家分析,该矿是世界上最具开发价值的项目,属浅层开采,预计生产成本仅为每吨28美元,市场售价则可达到每吨60美元。相比AREVA在尼日尔同等规模的铀矿项目,所用工人仅1000人左右,比尼日尔项目用工少了近三倍。
羊羽 发表于 2012-9-4 10:55
日本核电装机才4000多万千瓦,中国几年就能赶上了?的确是够快的。
说来日本核电原来占总发电量三成左右, ...
停了核电,然后用火电,目前又重启核电
不若 发表于 2012-9-4 11:56
稀土貌似不缺吧
记住,资源永远都是不够的
这个世界,说白了就是抢夺资源,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包括植物也是
龙芯 发表于 2012-9-4 12:36
我也觉得应该发展:
水电(长江、黄河、湄公河、雅鲁藏布江)
火电(煤炭在江西、内蒙、新疆、四川等省 ...
风能就算了,火电+水电+核电三分天下
太阳能适合家用或小区或写字楼这种小型区域使用

人类,靠地球上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浩瀚的宇宙才是解决之道。
不说国际铀贸易(最近加拿大也加入了,Cameco是长期供应商),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纳米比亚、尼日尔、南非、中非、澳大利亚等都有咱的合资或者控股企业,阿海珐的UraMin咱也有差不多一半的股份。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9-4 13:24
不用找了,相关资料都很笼统,这个170万吨出自《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这些年的调查 ...


中国铀储量有可能在100万吨以上甚至200万吨不假,但全都是预测,探明储量就20万吨。中国国土的探矿工作欠账太多,还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空白,楼主文章中也都说了。

几千万千瓦的核电都已经开始运行了,您这儿的资源还在预测呢,等探明了矿再挖出来提炼,有些核电站都该退休了。就算现在全探明了,至少在2020年前的铀短缺是没解的,还是全要靠进口。

拿不可知的预测来当证据,和印度、韩国有一拼。

其实我不反对核电燃料靠进口,外国铀用得越多越好。

只是有些部门的私心太多,为了多搞核电提升自己部门地位,根本不考虑一些根本因素,4亿千瓦的规划都敢提,2亿千瓦核电已经是肯定的了,200万吨铀储量也远不够用的。日本核电站事故对中国实在是天赐的大好事。

我认为,中国核电未来在一亿千瓦是最合适的,作为电力网的稳定基石,再多就是闹剧了。
superdirex 发表于 2012-9-4 13:24
不用找了,相关资料都很笼统,这个170万吨出自《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这些年的调查 ...


中国铀储量有可能在100万吨以上甚至200万吨不假,但全都是预测,探明储量就20万吨。中国国土的探矿工作欠账太多,还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空白,楼主文章中也都说了。

几千万千瓦的核电都已经开始运行了,您这儿的资源还在预测呢,等探明了矿再挖出来提炼,有些核电站都该退休了。就算现在全探明了,至少在2020年前的铀短缺是没解的,还是全要靠进口。

拿不可知的预测来当证据,和印度、韩国有一拼。

其实我不反对核电燃料靠进口,外国铀用得越多越好。

只是有些部门的私心太多,为了多搞核电提升自己部门地位,根本不考虑一些根本因素,4亿千瓦的规划都敢提,2亿千瓦核电已经是肯定的了,200万吨铀储量也远不够用的。日本核电站事故对中国实在是天赐的大好事。

我认为,中国核电未来在一亿千瓦是最合适的,作为电力网的稳定基石,再多就是闹剧了。
资源都是逐渐探出来的.占地才是王道.
龙芯 发表于 2012-9-4 12:36
我也觉得应该发展:
水电(长江、黄河、湄公河、雅鲁藏布江)
火电(煤炭在江西、内蒙、新疆、四川等省 ...
全部都给当代用完了

断子绝孙法
这个国家还有未来吗
龙芯 发表于 2012-9-4 10:34
靠修核电站拉动经济靠投资增长的方式,可能再导致中国钢铁、造船企业一样的悲剧。

中钢协:8月钢材价格已 ...
钢铁行业那帮老爷怨天怨地,就是不怨自己,好像没有4万亿他们就能继续风光无限似的。要是真没这4万亿吊命,他们会死的更难看。依我看,中国钢铁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目光短浅,缺乏长远战略,急功近利。
还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00&id=1021543要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00&id=1021543想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00&id=1021543办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51&id=1021543法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51&id=1021543获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51&id=1021543取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56&id=1021543铀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57&id=1021543矿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49&id=1021543资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49&id=1021543源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32&id=1021543啊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32&id=1021543http://www.letv.com/player/x1021543.swf?uname=zl032&id=1021543
不若 发表于 2012-9-4 11:56
稀土貌似不缺吧
以后会啥都缺,特别是资源类的。
新能源是下一个阶段区分强国弱国的重要一环。兔子要给力
不知真假,但是,有一点很明白:在内地大量兴建核电站是极度的投机思维,一旦发生事故就是断子绝孙!
中国应该严格执行低能耗生活,大力倡导和宣传空调节约使用,提高制冷温度(比如26度)就可以降低不少能耗!给那些可有可无的大厦空调限能,推行节能白色家电和黑色家电,学欧洲用重税严格限制2.0以上大排量轿车和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