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通过鉴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04:06
中国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通过鉴定


2012年09月02日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记者 王健)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2日在北京通过由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认为该系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介绍,这是中国首个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地震波波形的监测、分析、汇总、综合分析,实现地震预警的有关参数计算和估算,生成地震预警警报,实现了地震预警信息的秒级响应发布。

    同时,该系统还实现了地震预警的多途径发布,预警信息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广播、电视及地震预警信息专用接收终端等途径进行发布。

    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说,该系统融合现地法和异地法的预警技术、基于台站现场处理的预警技术、地震烈度的声音提示方法、基于IOS操作系统的预警倒计时方法、电视地震个体预警信息发布等技术属于世界首创。

    鉴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成立,该研究所利用汶川大地震余震资源,致力于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已初步掌握了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的核心技术,且已将这些技术融入其开发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中,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据了解,“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汶川地震余震区和川滇交界处。另外,该系统已被初步应用到四川省成都市和安徽省滁州市的城市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等项目。




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9/02/c_112930593.htm中国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通过鉴定


2012年09月02日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记者 王健)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2日在北京通过由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认为该系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介绍,这是中国首个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地震波波形的监测、分析、汇总、综合分析,实现地震预警的有关参数计算和估算,生成地震预警警报,实现了地震预警信息的秒级响应发布。

    同时,该系统还实现了地震预警的多途径发布,预警信息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广播、电视及地震预警信息专用接收终端等途径进行发布。

    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说,该系统融合现地法和异地法的预警技术、基于台站现场处理的预警技术、地震烈度的声音提示方法、基于IOS操作系统的预警倒计时方法、电视地震个体预警信息发布等技术属于世界首创。

    鉴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成立,该研究所利用汶川大地震余震资源,致力于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已初步掌握了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的核心技术,且已将这些技术融入其开发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中,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据了解,“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汶川地震余震区和川滇交界处。另外,该系统已被初步应用到四川省成都市和安徽省滁州市的城市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等项目。




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9/02/c_112930593.htm
希望不是骗经费的
有个毛用。
应该和日本的地震速报是一样的,非震中能得到几秒的预警时间
有十秒的提前量没有?
大侠@随风飘 发表于 2012-9-2 21:22
希望不是骗经费的
这些从来不会骗经费,你要不懂别问我为什么。查查每年地震口的经费是多少,我去年见过吓死我了。

关  键  是   为           x               服   务   而    已。
地震经费2011年12月02日 02:51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仅1%。用于预报

地震预测270万,购房补贴8678万

国家地震局去年经费细则引质疑

地震经费仅千分之一用于预报!最近,国家地震局公布了一年经费细则:地震预报预测270万元;震情跟踪1700万元;地震信息传输及管理5012万元;住房公积金7166万元;购房补贴8678万元;行政运行1.8亿元;机构运行2.1亿元。网友“京华散人”去年的一条微博,11月30日再次引起诸多网友的争议。

近几年经历、目睹了国内外诸多大地震后,这样一个极低的经费数字也足以引发网民质疑。网民以此来证明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低。

270万用于地震预测?

找到国家地震局2010年预算收支表后,不难证实上述微博里数字的准确与真实,所有的数据均来源于预算支出表。

不过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要看懂这张表很困难。表里的支出项目都有着很宏大的名称,比如“外交”“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你丝毫也不能从这些名称判断出地震局的钱花得合理与否。就拿外交来说,地震局2010年打算花150万,其中国际组织会费70万、在华国际会议80万,具体这些钱用在了哪些方面、合理不合理,你是无从得知的。

引起群众不满的开支是:地震事务共需13.9亿元,其中最烧钱的事务叫作“地震事业机构”,需要支出7.2亿,其次当数“行政运行”1.8亿,而花钱最少的是“地震流动观测”,只需140.3万,“地震预报预测”仅需270万。

还有一项引起群众质疑的则在于地震局的“住房保障支出”。总数额为1.6亿,其中包括住房公积金7166万,提租补贴518万,购房补贴8678万。

国家地震局2010年预算公布于去年3月。

在公布后一个月,便被细心的网友给挖掘了出来,犀利地指出上述问题。当然,这没有影响国家地震局在随后的5月,获得财政部颁发的“2010年度中央部门预算编报工作二等奖”,在参评的161个中央部门中排第14名。

又过了一个月,国家地震局在舆论质疑声中,再出了一份预算书。

书中还专门对支出270万的“地震预报预测”作出解释,称这笔支出是用于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属于地震预测的一部分。不过记者在整本预算书中找来找去,也没能找出全部用于地震预测的资金为多少。

而对于地震事务中花钱最多的“地震事业机构”,预算书解释称其“反映出地震事业单位(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至于“基本支出”,则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

应推动预算公开与简化

这地震局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都是怎么花的呢,以至于要耗费掉地震事务中的大头资金?

尽管对于270万的地震预报预测经费,国家地震局作了解释,但却难以让人信服。而若要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首要的步骤必然是推动预算的公开与简化,至少要让群众看懂:这些钱都花在了哪里,怎么花的。

时近年底,有关政府花钱的各种怪事不绝于耳,比如突击花钱、天价采购,这些问题都与政府花钱的不透明息息相关。推动政府花钱透明度,实是必要。

一直关注政府预算公开的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便持此观点。“预算公开要让纳税人看清楚钱用在了哪里,以便对政府开支做到监督。”

蒋洪曾对记者表示,现在政府公布的预算支出是按照功能分类的,比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实际上支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分类,叫经济分类。但到目前为止,经济分类还没公布过。

他解释说,经济分类包括工资、奖金、差旅、接待、会务、购车等,这些费用每个政府部门都要涉及,而且对于公众来说也有更好的理解性,也更容易监督。公布按照经济分类的预算,才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据《第一财经日报》

http://finance.ifeng.com/money/roll/20111202/5182548.shtml
不过这个2010年总预算支出24亿元更有意思:


地震局经费去向曝光
来源: 窦强的日志
国家地震局2010年总预算支出24亿元,比国资委(34亿元)等部位要少,但比审计署(9.7亿元)、药监局(7.1亿元)要多。看样子,地震局的钱已经算不少了。

    那24亿元都用到哪些地方去了? 我自以为是的认为,地震局的钱主要是用于预测地震用的,结果证明,我这个生活在中国30多年的人,还是不怎么了解中国机构运作的情况。

预算支出中:

地震预报预测 270万元;

震情跟踪 1700万元

地震信息传输及管理 5012万元

    先暂停, 换句话说 地震局 在预报预测上只花千分之一的钱? 假如真的地震发生了,然后就会接着花点钱跟踪?

    有一点很让人佩服,中国地震局对中国地震信息传递看得太重要了,害得我都怀疑,地震局每传递一次,都需要包个专机接送?否则怎么会要5012万元

住房公积金7166万元

购房补贴 8678万元

换句话说,地震局在住房方面的花销需要4.9亿元,是预报支出的181倍!

行政运行 1.8亿元

机构运行 2.1亿元

差不多是4亿元,又是地震预报支出的140多倍!

    幸好,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来,等我活到60岁的时候,希望那时候中国地震局能成功预测出一两次来。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 ... amp;owner=279373606

资料链接:http://blog.renren.com/share/234468095/2024039360
大侠@随风飘 发表于 2012-9-2 21:22
希望不是骗经费的
集合上面的几个帖子和一贯的标榜无比聪明的下棋论(如果成立的话)来看,每年花几十亿日本政府那些领导(包括古时的皇帝)真傻吗?如果不傻那花这些钱肯定是有用。

我个人认为简单的设施就可以有效预测到(矛盾从来都是共生的,地震武器不是啥新武器),不过日本统治者要全面的考虑取舍。

还不明白的话请看保险里面的保险公司自己的免责条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个10万的城市还是1000万的城市都不可能在几天内撤离(民众撤离肯定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要带,你不给他们带损失谁负?带了人数肯定撤离不完),有预报的撤离要死个几千几万人对日本政府的打击都非常致命,预报了日本政府的经济效益也没有任何的得利(黄金啥的也不怕埋)反而要亏一大笔。不预报死一半最多也就是把死了的财产补充一些给没死的就够了,日本政府肯定赚(土地、银行存款、资源回收),国家gdp更是哗哗增长,这个和雍正养和坤肥乾隆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万一撤离了却没有地震日本政府就更悲剧了,炸弹在飞机上还可能投不下去呢(那样飞飞降落时的心情是最悲惨的),投下去了还可能不爆炸呢。

以上言论仅指定为日本政府,任何延伸定义和理解绝非本人意愿,不人拒绝承担任何责任。

本帖谢绝深入讨论!

火狐入水 发表于 2012-9-3 10:13
不过这个2010年总预算支出24亿元更有意思:


已经有了一次:1975年2月辽宁海城地震。兄弟可以放心地闭上眼睛了。


当然,当时的成果不是仅仅用了经费,主要是扯进了一种伟大思想来指引。
火狐入水 发表于 2012-9-3 10:13
不过这个2010年总预算支出24亿元更有意思:


已经有了一次:1975年2月辽宁海城地震。兄弟可以放心地闭上眼睛了。


当然,当时的成果不是仅仅用了经费,主要是扯进了一种伟大思想来指引。
也就中国人对地震短期预报持乐观态度,能拨给经费就不错,搞啥都比这投入有意义,比如这个预警系统。
yuppppp 发表于 2012-9-3 16:33
已经有了一次:1975年2月辽宁海城地震。兄弟可以放心地闭上眼睛了。
海城地震没有预报,不过从此诞生了地震能够预报的神论,于是诞生了邢台地震的所谓预报,其实邢台地震是自我预报,小震先来,大家都不敢在家里待着,屋里没人之后大震才来。
火狐入水 发表于 2012-9-3 10:47
集合上面的几个帖子和一贯的标榜无比聪明的下棋论(如果成立的话)来看,每年花几十亿日本政府那些领导( ...
自己延伸了这么多,还弄个谢绝讨论。  

另外“这个和雍正养和坤肥乾隆是一样的道理。”你这句话太有才了。乾隆地下有知,会高兴的跳起来的
palmtwo 发表于 2012-9-3 16:50
海城地震没有预报,不过从此诞生了地震能够预报的神论,于是诞生了邢台地震的所谓预报,其实邢台地震是自 ...
邢台地震发生在1966年3月,早于海城地震9年。

海城地震前一夜,民兵们动员人们从家里出来到冰天雪地中。据说放了一夜露天电影,结果,地震了。
yuppppp 发表于 2012-9-3 16:59
邢台地震发生在1966年3月,早于海城地震9年。

海城地震前一夜,民兵们动员人们从家里出来到冰天雪地中 ...
抱歉,说反了,不过不敢在屋里呆那是志愿的;P
yuppppp 发表于 2012-9-3 16:33
已经有了一次:1975年2月辽宁海城地震。兄弟可以放心地闭上眼睛了。
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文章看的我目瞪口呆,就文章来说我想说全世界的地震口全部自杀谢罪吧:

下面文章为摘选,全文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33629.htm

大胆推测
  1975年2月3日,工作于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的李志永,结束了对沈阳水库一个月的观测后,到营口探亲。2月4日早,营口发生了有感地震,出于“地震就是命令”的责任感,他赶到营口市科技局和地震办,参与工作。在对地震台源源不断报上来的数据绘制出图表后,他在2月4日中午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推测,在2月4日晚12点左右可能会发生7级以上的大地震。

积极防备
  营口已经处在高度紧张中,1974年6月国务院转发的中科院的69号文件中,锁定了几个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京、津、唐、渤、张,“立足有震,提高警惕,防备六级以上地震的突然袭击……” 。

时刻关注
  此后,营口地区不断出现地震前的征兆,当地的地震工作者一再推测和锁定大地震可能发生的时间。1975年1月,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发布了地震情况通报:丹东、营口、旅大、盘锦地区有发生五六级地震的可能。
  从2月1日开始,营口地震台地震仪的指针开始摆动,到2月3日,小震增强。2月4日凌晨,辽宁省革命委会地震办公室发布简报称,即将发生5级以上地震。2月4日早晨7点50分,一场4.8级的地震发生了。这场地震让李志永和近一个月在水库的观测结果以及6年前在邢台地震中所取得的重要经验联系起来。“可能因为我介绍是北京来的,还有我的工作单位等,他们都把我看成专家了。”李志永后来推测说。他把这一推测结果和图表往3位局长面前一摆,阐述了自己在邢台地震期间的经验和自己的一套推论:“现在形势非常紧急……”
  局长听完,就往市里走,下午市里有个关于地震的紧急会议,李志永的这个推论被在会议上传达,并通过街道办等基层组织传达给市民。许多人证实,在海城地震发生之前的那天下午,居民被通知,晚上可能有大地震,必须做好抗震准备,睡觉不能关灯锁门,有的地方甚至通知放映露天电影,建议居民不要进屋睡觉等。
  下午的会议开完后,有群众打电话说有地气涌出地面,李志永和地震办的人驾车去看,在回头的路上,大地震就发生了,“我看见火球从地面上冒起,大地在不停地喷砂喷水,亲历这种场面和别人的描述感觉完全不同。”根据邢台地震中的经验,他初步判断地震级数为7.4级,并把数据提供给军方作为抢险救灾的依据。
  海城大地震,震级7.3,震中烈度9度多,波及了6个市、10个县,却仅有1300多人死亡,占全地区人口的0.016%。在世界历史上成功地预报七级以上大震尚属首次。
大侠@随风飘 发表于 2012-9-3 16:54
自己延伸了这么多,还弄个谢绝讨论。  

另外“这个和雍正养和坤肥乾隆是一样的道理。”你这句话太有才 ...
额 可能那些皇帝的关系弄错了,意思到就行了,别较真!

顺便回一下12楼:成功预测海城地震揭秘 http://baike.baidu.com/view/33629.htm (摘选发了在沈河)
一个值得纪念并思考的日子

   今天是2010年2月4日,35年前,1975年2月4日晚,我国重工业基地辽宁省鞍山市附近海城,发生了7.3级大地震。由于震前做出了准确预报,而使得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明显大为减少。1975年2月4日,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人类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最近十天,自山西省1月24日4.8级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虽然无明显的比较大的破坏,但是因地震发生前,当地的地震部门进行了“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辟谣,以及山西地震部门某些人在4.8级地震后,向外界的解释称,“4.8级不算破坏性地震,5.0级才算”,甚至还有地震工作者说,“在地震分析工作中,一般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才具有破坏性”,这种越抹越黑的辩解,引起舆论哗然。

    山西运城4.8级地震后,四川遂宁发生5.0级地震,造成了明显破坏。实际上山西运城、四川遂宁地震,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均过了破坏性地震的“线”。四川遂宁震前无预报,而山西运城4.8级地震前,地震部门却曾经进行过辟谣,后来江苏有些异常,但是经地震部门落实,给予否定,认为不是破坏性地震的前兆。对于地震预报,各种媒体、网友们议论纷纷,质疑之声不断。为此,特引用瞭望新闻周刊的有关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成功预报直接参与者的回忆文章。

~~~~~~~~略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文章:“土仪器”预报了大地震
  姜成田受到这样的质疑: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难道只读过两年半中专的人,加上几台“土仪器”,就能准确预报出大地震?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巍  2009年09月
  1975年2月4日清晨,35岁的姜成田站在玉皇山顶心神不宁。



  这天早晨的空气使人透不过气来,他的脚下是鳞次栉比的辽南民居,抬起头,他看见天有异象,头顶上的烟云成圈形流动,北往东、东往南、南往西、西往北、好似一个巨大的漩涡……
  大地震似乎就要到来,凌晨4时刚从沈阳赶回海城的他,不能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他离开山顶,回到山脚下的工作岗位。不曾想到的是:这天夜晚,自己及生息于这片土地上的万千民众,命运于此转折……
  当晚19时,姜成田发出地震预警。这之后,他收获了当地民众的尊崇,也不断感受到来自业界的质疑: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难道只读过两年半中专的人,加上几台“土仪器”,就能准确预报出大地震?
  
  69岁的姜成田现在已退休在家,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面带微笑,神态平和,交谈时,习惯性地抱肘于胸前。
  “大地震时,海城站的职工都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预报是海城站所有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交给本刊记者当年的工作日记,“一切都在里面了。”
  捕捉地电突跳
  姜成田1959年考入鞍山市农业学校。因家贫,在读了两年半中专后,退学务农。
  1969年渤海地震后,国家地震局加强了辽南监测。1972年10月,沈阳地震大队在海城县郊的玉皇山建立了地震观测站。
  姜成田以临时工身份进入观测站,被委任为技术负责人。
  1973年3月15日,土地电、土倾斜仪、土地磁等土设备安装完毕。
  姜成田在1973年4~9月的工作日记中总结道:“观测各种仪器变化,只有土地电有突然跳动或回零值等现象,不知何故?需掌握规律。”
  这之后,姜成田开始发觉地电突跳与地震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
  
1973年9月27日中午,土地电突变到零值,地倾斜强烈报警。站内同事们研究认为,近期可能有大于5级地震发生,地点在东北方向。因为怕报不准,没向上级汇报。
  9月29日8点40分,吉林省东北部的辉春发生7.7级深震。
  这一天晚上,姜成田一宿没睡好。他后悔没有把意见上报,“这次地震给我的教训很大,这么大的地震真要发生在脚下报不出来,不知要死多少人?!我是个业务负责人,看我怎办?群众打不死我,骂也骂完了,脸往哪丢?!”
  1973年国庆节,24时,他写道:“通过长海、辉春二次地震,加上平时我对地电摸索的规律,(从)地电在震前有突变、回零现象,地倾斜报警看,地震是有前兆的,还需要继续摸索规律。”
  1974年3月14日地震站接到辽宁省震情简报,辽西地区连续发生小震群。
  姜成田想起,地电在辽西震群的前一天突跳频繁达百余次。那么,是每一次突跳就预示着一次地震?

太长了不转了~~~~~~~~

  1999年,姜成田以高级技术工人职称退休。现在,他翻找出父亲遗留下的祖传秘方,通过卖药改善一点生活。姜成田的住房普通,2008年秋天,家里添上了两件特殊的物件:西屋放置了一台土地电,东屋放置了一台地倾斜仪。

全文资料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5c0b060100gb71.html
中国民科威武啊,什么理论都没有的情况下就能认为自己的预测方法正确,当然能够上这种低水平当的人更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