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主研发建设的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通过验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7:29:11
中国政府网:我自主研发建设的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通过验收


来源: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日期:2012/02/03

  【据中国政府门户网站2月2日报道】2月2日,依靠我国自主力量设计与建设的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在京通过业务验收。专家一致认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首次利用海内外接收站网实现了上、下午星全球资料的高时效获取,首次应用国产卫星实现了大气三维探测、臭氧和辐射收支探测等资料的高精度处理,突破了卫星资料定量反演、数值预报同化应用以及气候应用等核心技术,体现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系统功能性能和业务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国防科工局栾恩杰院士,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孙来燕,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两院院士匡定波、陈桂林、曾庆存、姜景山、李小文、孟执中、周秀骥、李泽椿、许健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李卿研究员出席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敬良,副组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主持会议。

  作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五大系统工程之一,地面应用系统工程技术复杂,工程量大,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业务使用。该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每天处理的数据量达到了2.6个TB,总体业务运行成功率优于99.5%,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卫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自动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生成产品涉及台风、暴雨、大雾、沙尘等天气监测;植被、干旱、城市热岛等环境监测以及臭氧、极冰等气候监测方面,在数值天气预报、大尺度天气分析、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舟曲暴雨泥石流灾害、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西安世园会以及汛期气象服务保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风云三号的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同化应用方面同样取得了突出成绩。风云三号资料的使用使我国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预报时效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别提高了24小时和36小时。此外,欧洲数值预报中心、英国气象局、美国国家环境卫星数据服务中心等纷纷使用风云三号卫星资料,并认为其质量与美国欧洲气象卫星资料质量相当,在中国气象卫星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高质量的风云三号卫星资料吸引了全球用户的目光。统计显示,目前,风云三号数据网国内外注册用户达到2.5万个。服务领域不仅包括气象、遥感、环境、航空航天、农林等传统行业,还拓展到建筑、电力、水利、交通等其他领域。

  郑国光在讲话中首先对长期给予卫星气象事业支持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风云气象卫星从无到有,从试验应用到业务运行,在我国乃至全球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各个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效应越来越显著。风云三号作为我国新一代的极轨气象卫星,研制起点高、技术难度大,系统复杂,集成度高。广大科技人员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技术预研和技术攻关,攻克了全球三维大气高精度定量反演,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可见光、红外、微波和紫外多光谱定量探测,总体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其产品免费向全球用户分发,得到广泛认可。

  曹健林表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早规划、早起步,早出效益,在定量应用方面做出了典范。特别在紫外遥感探测方面,更成为我国卫星遥感的开创者。希望今后加强各种卫星资料的融合应用,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针对南半球的资料共享,开创我国气象卫星事业更美好的未来。

  栾恩杰说,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在实现250米分辨率的同时,又创新地实现了A、B上下午星的组网观测,并得到世界的认可,可喜可贺。

  孙来燕认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不仅是天地一体化工程模式的典范,还是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的典范,更是国家统筹规划、部门协同配合的典范。希望气象卫星未来的发展能从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人类更广泛的需求出发,向更高的高峰攀登。

  袁洁表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希望今后在应用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其效用。

  验收会听取了该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作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作的验收测试报告、预报与网络司作的用户使用情况报告以及资料审查组作的资料审查报告。

  风云三号A、B星分别于2008年5月27日和2010年11月3日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的更新换代和上下午星组网运行,在我国乃至全球天气预报、气候监测服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和效益越来越显著。该系列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世界气象卫星全球观测业务序列,并成为全球天基气象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http://www.spacechina.com/n25/n144/n206/n224/c199395/content.html中国政府网:我自主研发建设的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通过验收


来源: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日期:2012/02/03

  【据中国政府门户网站2月2日报道】2月2日,依靠我国自主力量设计与建设的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在京通过业务验收。专家一致认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首次利用海内外接收站网实现了上、下午星全球资料的高时效获取,首次应用国产卫星实现了大气三维探测、臭氧和辐射收支探测等资料的高精度处理,突破了卫星资料定量反演、数值预报同化应用以及气候应用等核心技术,体现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系统功能性能和业务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国防科工局栾恩杰院士,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孙来燕,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两院院士匡定波、陈桂林、曾庆存、姜景山、李小文、孟执中、周秀骥、李泽椿、许健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李卿研究员出席验收会。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敬良,副组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主持会议。

  作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五大系统工程之一,地面应用系统工程技术复杂,工程量大,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业务使用。该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每天处理的数据量达到了2.6个TB,总体业务运行成功率优于99.5%,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卫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自动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生成产品涉及台风、暴雨、大雾、沙尘等天气监测;植被、干旱、城市热岛等环境监测以及臭氧、极冰等气候监测方面,在数值天气预报、大尺度天气分析、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舟曲暴雨泥石流灾害、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西安世园会以及汛期气象服务保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风云三号的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同化应用方面同样取得了突出成绩。风云三号资料的使用使我国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预报时效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别提高了24小时和36小时。此外,欧洲数值预报中心、英国气象局、美国国家环境卫星数据服务中心等纷纷使用风云三号卫星资料,并认为其质量与美国欧洲气象卫星资料质量相当,在中国气象卫星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高质量的风云三号卫星资料吸引了全球用户的目光。统计显示,目前,风云三号数据网国内外注册用户达到2.5万个。服务领域不仅包括气象、遥感、环境、航空航天、农林等传统行业,还拓展到建筑、电力、水利、交通等其他领域。

  郑国光在讲话中首先对长期给予卫星气象事业支持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风云气象卫星从无到有,从试验应用到业务运行,在我国乃至全球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各个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效应越来越显著。风云三号作为我国新一代的极轨气象卫星,研制起点高、技术难度大,系统复杂,集成度高。广大科技人员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技术预研和技术攻关,攻克了全球三维大气高精度定量反演,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可见光、红外、微波和紫外多光谱定量探测,总体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其产品免费向全球用户分发,得到广泛认可。

  曹健林表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早规划、早起步,早出效益,在定量应用方面做出了典范。特别在紫外遥感探测方面,更成为我国卫星遥感的开创者。希望今后加强各种卫星资料的融合应用,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针对南半球的资料共享,开创我国气象卫星事业更美好的未来。

  栾恩杰说,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在实现250米分辨率的同时,又创新地实现了A、B上下午星的组网观测,并得到世界的认可,可喜可贺。

  孙来燕认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不仅是天地一体化工程模式的典范,还是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的典范,更是国家统筹规划、部门协同配合的典范。希望气象卫星未来的发展能从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人类更广泛的需求出发,向更高的高峰攀登。

  袁洁表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希望今后在应用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其效用。

  验收会听取了该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作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作的验收测试报告、预报与网络司作的用户使用情况报告以及资料审查组作的资料审查报告。

  风云三号A、B星分别于2008年5月27日和2010年11月3日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的更新换代和上下午星组网运行,在我国乃至全球天气预报、气候监测服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和效益越来越显著。该系列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世界气象卫星全球观测业务序列,并成为全球天基气象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http://www.spacechina.com/n25/n144/n206/n224/c199395/cont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