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武器的角度谈谈1950、1960年代苏联坦克洪流平推西欧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6:41:43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冷战时期,毛子的所谓坦克洪流非常可怕,可以随时横扫西欧,甚至可以平推到巴黎乃至英吉利海峡,我认为这种观点是荒谬的,以下我从核力量、核威慑的角度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的两枚原子弹,让全世界都见识到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核武器因而也被冠以“绝对武器”的称号。核武器的巨大威力让美国最高决策层认识到了核武器的价值之所在,如果说向日本空投原子弹只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核武器便登堂入室,成为美国手中执行威慑任务的利剑,执行其对外政策的一根大棒。1954年1月12日,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演说,公开而详尽地对大规模报复战略进行阐述。他宣称,美国目前的基本决定主要依靠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它能够用我们选择的武器与我们选择的地方马上进行报复。这一战略主要把赌注押在核武器上,认为未来战争必定是一场核大战,而战略空军的远程轰炸机和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将是其主要倚重的力量。而艾森豪威尔总统本人亦于1953年12月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说中颇为自豪的表示:“对我军来说,核武器已经取得了常规武器的地位”。这可谓是对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实质的最佳说明。

在大规模报复战略的指导下,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军队,都在为未来核大战而忙碌着,核武库的发展与扩充自然是美军军备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大规模报复战略的提出并付诸实施后,美国空军尤其是战略空军的地位空前提高,走向了发展的“黄金时代”,而美国陆军则受到冷落,大量海外基地被关闭,多项武器研究被迫停止,陆军装备日渐陈旧落后。以下一组数据就很能说明这一切,从1952年至1960年,美国空军的比例在三军中增加最多,由24.7%增加到32.9%;军费由127.4亿美元猛增至189.3亿美元,其占美军军费的比重由33.2%上升到48%%,几乎相当于陆海军军费的总和。

在雄厚的军费支持下,美国核打击力量获得巨大提高,对苏联保持着绝对优势地位。
首先我们看一看这一时期美苏双方核弹头数量对比:
年份    美国  苏联      年份    美国      苏联     年份    美国     苏联
1952  1005    50    1957   6444    660    1962  27609   3322
1953  1436   120    1958   9822    869    1963  29808  4238
1954  2063   150    1959  15468   1060   1964  31308  5221
1955  3057   200    1960  20434   1605   1965  32135  6129
1956  4618   426    1961  24173   2471   1966  32193  7089

一国要形成完整可靠的核打击力量,光有核武器还不行,必须有可靠的核武器投掷工具。在陆基洲际导弹尚未成熟早期,空军的战略轰炸机便成为核武器投掷的主要手段。而在战略轰炸机的数量和质量上,美国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证明在1950年代美国战略空军的飞速发展速度。

柯蒂斯李梅于1948年10月19日到战略空军司令部上任,并于1957年年中离任去担任空军副参谋长。他到任时,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共有837架作战飞机,包括:
   35架联合B-36“和事佬”式;
   35架波音B-50“超级堡垒”式;
   486架波音B-29“超级堡垒”式;
   131架北美F-51“野马”式;
   81架北美F-82“双野马”式;
   24架波音RB-17“飞行堡垒”式;
   30架RB-29“超级堡垒”式侦察机;
   11架道格拉斯C-54“空中霸王”式;
   4架比奇RC-45“远征者”式。
  
而到他离任时,战略空军司令部的总人数已增至原先的5倍,达到258703人,其中军官34112人、士兵199562人、文职人员25029人。由他指挥的飞机也增至3040架,其中包括:
   22架联合B-36“和事佬”式;
   380架波音B-52“同温层堡垒”式;
   1367架波音B-47“同温层喷气”式;
   176架波音RB-47“同温层喷气”式;
   182架波音KC-135“同温层油船”式;
   789架波音KC-97“同温层货船”式;
   51架道格拉斯C-124“环球霸王”II式;
   54架北美F-86“佩刀”式;
   19架马丁RB-57“堪培拉”式。

还需要指出一点的是,从1955年开始,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开始将整个整个的作战联队及其空中加油支援部队轮流派往北非、英格兰和(后来增添的)西班牙等地的海外基地,开始实行一种戒备体制,让三分之一的飞机处于“准备击发”的状态,亦即带足武器弹药,加满燃料,作好飞行前检查,准备在接到通知后15分钟内起飞。这一戒备体制的重要性1958年的黎巴嫩危机中得到了淋漓极致的证明。在那次危机中,艾森豪威尔总统派了5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去贝鲁特帮助平定内部叛乱。苏联以战争相恫吓,并攻击美国的行为是“公然侵略”。作为反应,艾森豪威尔让战略空军司令部进入戒备,几小时之内,1100架飞机就作好了起飞的准备。苏联的战争叫嚣迅速降温。几天后,戒备取消。

反观同时期苏联,由于起点较低,工业基础也远不如美国雄厚,因此在战略轰炸机力量的建设上一直处于劣势。朝鲜战争中,苏联米格-15对抗B-29的成功,使得斯大林也看出来螺旋桨轰炸机在现代战争已经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促使其决心发展快速的远程喷气轰炸机。米亚西舍夫的喷气轰炸机于1953年试飞,但背后却是彻底的工程失败。其设计充满缺陷,可靠性低,账面性能也仅达到需求的一半:9000公里航程。由于缺乏空中加油设备,飞行员轰炸完美国后必须朝向墨西哥湾前进以求在海上弹射。这架轰炸机正式服役的代号为M-4,西方称为野牛A。如果想轰炸美国,需要飞行员以神风敢死队的精神执行任务。最终,这款轰炸机只装备了很少的数量。另一方面,图波列夫较切实际的螺旋桨概念设计出了成功的图-95。其速度仍不足以穿透北美航空网(它的高度可以摆脱战斗机,但不足以躲过防空导弹),虽实际性能却较为可靠,并能够达到所需的航程,但它仍然无法很好地完成赋予它的任务。因为在其开始交付的1956年,西方新一代超音速喷气式截击机和地空导弹组成的防空网已经开始运作,图-95轰炸机的速度和对抗能力不足以穿透北美防空网。

可以说正是由于在核力量尤其是战略轰炸机上与美国的巨大差距,让苏联已经绝望,不得不另辟蹊径,全力研发洲际导弹,希望在洲际导弹领域领先美国,以寻求与美国达成核力量的均势。1954年苏联试射了第一枚核导弹:R-5M,并在1959年初被部署到东德(射程约1200公里),但庞大的发射设施因为担心一开战就被摧毁,因此还是被拉回波罗地海。1955苏联年开始研发R-7。1957年就完成第一次成功试射。事实上,苏联又花了两年才让R-7服役。这时发现实际的部署成了更大的挑战。为了缩短与目标的实际距离,R-7的基地必须选择在极北地区,冬天的严寒阻碍了工程,夏天却又变成遍地泥沼。加上春雨带来的大水时常冲垮路基,使得许多发射场必须建筑在稳固的人工河岸上。发射基地的建筑经费居然耗费了五亿卢布,正是当时年度国防预算的5%。 因此,即便是对导弹寄予厚望的赫鲁晓夫也不得不停止其它基地的计划。再加上当时的导弹仍然是发射前灌注的液态燃料,其准备发射的时间长达一天,面对美国的奇袭威胁不会比轰炸机好到哪里去。 为了克服R-7的缺点,赫鲁晓夫要求原本设计中程导弹的杨格尔设计局设计新的可存贮液态燃料洲际导弹:R-16。该款导弹是苏联第一款实用的洲际弹道导弹。R-16原型弹在1960年10月24日进行的首飞中发生严重事故,导弹在发射台上爆炸,导致至少92人丧生,包括到场观看的苏联炮兵主帅涅杰林。涅杰林当时任战略火箭军司令,负责监督R-16的开发工作。他因为急于看到能够威慑美国的导弹上天而对工作人员施加了不该有的压力,可能还强行提前了导弹的发射日期,结果导致了悲剧。

就在苏联倾全力研发洲际导弹时,受到强烈刺激的美国人在雄厚国力的支持下,各类弹道导弹计划开始全面铺开。此时,美国空军建立了另一个名叫战略导弹鉴定组的委员会,主席是冯诺依曼,在冯诺依曼卓越领导下,美国各类核导弹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发展,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事项        导弹
                “宇宙神”           “雷神”          “大力神”           “民兵”
签订合同        55年1月        55年12月        55年12月        58年10月
首次发射        57年6月        57年9月        59年2月        61年2月
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59年9月        58年6月        62年4月        62年11月

可见从1955年1月到1962年11月,在不到8年的时间内,施里弗领导的机构就引导美国空军和导弹工业研制出了4种完整的导弹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他调动了许多人的才能来制造“宇宙神”的10万多种部件。这些人之中有18000名科学家、17家主要承包商、200家分包商和3500家供应商,雇员总数估计达7万人。为了修建新的试验设施,还开支了5亿美元,其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令人叹服。

尽管美国洲际导弹项目进展神速,美国仍然担心苏联有机会摧毁少数的大力神导弹与机场。同时在赫鲁晓夫发誓要像生产香肠一样生产导弹的恐吓下,被吓坏的美国人要求军方拿出办法来抑制苏联的威胁。于是美国开启了最让苏联胆寒的核计划:民兵导弹。利用精确的惯导技术,民兵可以利用小型弹头得到更高的精确度,另一方面重量减轻就可以改采用推力较低,但是更便宜更适合井射的固态火箭。与传统美国武器精密昂贵的印象相反,民兵导弹便宜、可靠。美国空军原本要采购2500枚导弹,但国会的压力下还是忍痛缩减到1000枚左右,但这却是苏联眼中的天文数字。 在1960年代初期,可以说苏联与美国在洲际导弹的数量与质量上均存在极大差距,以下数据就能说明一切。1963年时,美国的潜射与陆射洲际导弹达到了497枚,而苏联只有122枚,全部是无掩体的地面发射。来年,苏联导弹略微增加到189枚,而美国光是民兵导弹就从160枚增加到600枚,全国可攻击苏联本土的洲际导弹达到1045枚,此外美国战略空军还有1160架的战略轰炸机,而苏联弱势的空军只有189架战略轰炸机。

通过以上略微叙述,大家就可以知道,在冷战美苏对抗最激烈,东西对峙双方剑拔弩张的1950至1960年时期,核武器是各大国军事力量的基石,而苏联此时在核武库上与美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可以说完全不是美国的对手,理论上美国可以打得苏联毫无反击能力。那些经常抛出什么苏军可以依靠其所谓强大坦克洪流平推西欧,甚至冲到英吉利海峡的观点是何等可笑。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意思到这一时期核武器如同常规武器一样,是随时准备投入战场,哪一方在核武器这一领域落后,那就是军事力量的致命危机,在核力量巨大实力差距面前,苏联胆敢主动挑事甚至发动战争,那无异于自取灭亡!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冷战时期,毛子的所谓坦克洪流非常可怕,可以随时横扫西欧,甚至可以平推到巴黎乃至英吉利海峡,我认为这种观点是荒谬的,以下我从核力量、核威慑的角度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的两枚原子弹,让全世界都见识到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核武器因而也被冠以“绝对武器”的称号。核武器的巨大威力让美国最高决策层认识到了核武器的价值之所在,如果说向日本空投原子弹只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核武器便登堂入室,成为美国手中执行威慑任务的利剑,执行其对外政策的一根大棒。1954年1月12日,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演说,公开而详尽地对大规模报复战略进行阐述。他宣称,美国目前的基本决定主要依靠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它能够用我们选择的武器与我们选择的地方马上进行报复。这一战略主要把赌注押在核武器上,认为未来战争必定是一场核大战,而战略空军的远程轰炸机和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将是其主要倚重的力量。而艾森豪威尔总统本人亦于1953年12月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说中颇为自豪的表示:“对我军来说,核武器已经取得了常规武器的地位”。这可谓是对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实质的最佳说明。

在大规模报复战略的指导下,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军队,都在为未来核大战而忙碌着,核武库的发展与扩充自然是美军军备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大规模报复战略的提出并付诸实施后,美国空军尤其是战略空军的地位空前提高,走向了发展的“黄金时代”,而美国陆军则受到冷落,大量海外基地被关闭,多项武器研究被迫停止,陆军装备日渐陈旧落后。以下一组数据就很能说明这一切,从1952年至1960年,美国空军的比例在三军中增加最多,由24.7%增加到32.9%;军费由127.4亿美元猛增至189.3亿美元,其占美军军费的比重由33.2%上升到48%%,几乎相当于陆海军军费的总和。

在雄厚的军费支持下,美国核打击力量获得巨大提高,对苏联保持着绝对优势地位。
首先我们看一看这一时期美苏双方核弹头数量对比:
年份    美国  苏联      年份    美国      苏联     年份    美国     苏联
1952  1005    50    1957   6444    660    1962  27609   3322
1953  1436   120    1958   9822    869    1963  29808  4238
1954  2063   150    1959  15468   1060   1964  31308  5221
1955  3057   200    1960  20434   1605   1965  32135  6129
1956  4618   426    1961  24173   2471   1966  32193  7089

一国要形成完整可靠的核打击力量,光有核武器还不行,必须有可靠的核武器投掷工具。在陆基洲际导弹尚未成熟早期,空军的战略轰炸机便成为核武器投掷的主要手段。而在战略轰炸机的数量和质量上,美国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证明在1950年代美国战略空军的飞速发展速度。

柯蒂斯李梅于1948年10月19日到战略空军司令部上任,并于1957年年中离任去担任空军副参谋长。他到任时,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共有837架作战飞机,包括:
   35架联合B-36“和事佬”式;
   35架波音B-50“超级堡垒”式;
   486架波音B-29“超级堡垒”式;
   131架北美F-51“野马”式;
   81架北美F-82“双野马”式;
   24架波音RB-17“飞行堡垒”式;
   30架RB-29“超级堡垒”式侦察机;
   11架道格拉斯C-54“空中霸王”式;
   4架比奇RC-45“远征者”式。
  
而到他离任时,战略空军司令部的总人数已增至原先的5倍,达到258703人,其中军官34112人、士兵199562人、文职人员25029人。由他指挥的飞机也增至3040架,其中包括:
   22架联合B-36“和事佬”式;
   380架波音B-52“同温层堡垒”式;
   1367架波音B-47“同温层喷气”式;
   176架波音RB-47“同温层喷气”式;
   182架波音KC-135“同温层油船”式;
   789架波音KC-97“同温层货船”式;
   51架道格拉斯C-124“环球霸王”II式;
   54架北美F-86“佩刀”式;
   19架马丁RB-57“堪培拉”式。

还需要指出一点的是,从1955年开始,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开始将整个整个的作战联队及其空中加油支援部队轮流派往北非、英格兰和(后来增添的)西班牙等地的海外基地,开始实行一种戒备体制,让三分之一的飞机处于“准备击发”的状态,亦即带足武器弹药,加满燃料,作好飞行前检查,准备在接到通知后15分钟内起飞。这一戒备体制的重要性1958年的黎巴嫩危机中得到了淋漓极致的证明。在那次危机中,艾森豪威尔总统派了5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去贝鲁特帮助平定内部叛乱。苏联以战争相恫吓,并攻击美国的行为是“公然侵略”。作为反应,艾森豪威尔让战略空军司令部进入戒备,几小时之内,1100架飞机就作好了起飞的准备。苏联的战争叫嚣迅速降温。几天后,戒备取消。

反观同时期苏联,由于起点较低,工业基础也远不如美国雄厚,因此在战略轰炸机力量的建设上一直处于劣势。朝鲜战争中,苏联米格-15对抗B-29的成功,使得斯大林也看出来螺旋桨轰炸机在现代战争已经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促使其决心发展快速的远程喷气轰炸机。米亚西舍夫的喷气轰炸机于1953年试飞,但背后却是彻底的工程失败。其设计充满缺陷,可靠性低,账面性能也仅达到需求的一半:9000公里航程。由于缺乏空中加油设备,飞行员轰炸完美国后必须朝向墨西哥湾前进以求在海上弹射。这架轰炸机正式服役的代号为M-4,西方称为野牛A。如果想轰炸美国,需要飞行员以神风敢死队的精神执行任务。最终,这款轰炸机只装备了很少的数量。另一方面,图波列夫较切实际的螺旋桨概念设计出了成功的图-95。其速度仍不足以穿透北美航空网(它的高度可以摆脱战斗机,但不足以躲过防空导弹),虽实际性能却较为可靠,并能够达到所需的航程,但它仍然无法很好地完成赋予它的任务。因为在其开始交付的1956年,西方新一代超音速喷气式截击机和地空导弹组成的防空网已经开始运作,图-95轰炸机的速度和对抗能力不足以穿透北美防空网。

可以说正是由于在核力量尤其是战略轰炸机上与美国的巨大差距,让苏联已经绝望,不得不另辟蹊径,全力研发洲际导弹,希望在洲际导弹领域领先美国,以寻求与美国达成核力量的均势。1954年苏联试射了第一枚核导弹:R-5M,并在1959年初被部署到东德(射程约1200公里),但庞大的发射设施因为担心一开战就被摧毁,因此还是被拉回波罗地海。1955苏联年开始研发R-7。1957年就完成第一次成功试射。事实上,苏联又花了两年才让R-7服役。这时发现实际的部署成了更大的挑战。为了缩短与目标的实际距离,R-7的基地必须选择在极北地区,冬天的严寒阻碍了工程,夏天却又变成遍地泥沼。加上春雨带来的大水时常冲垮路基,使得许多发射场必须建筑在稳固的人工河岸上。发射基地的建筑经费居然耗费了五亿卢布,正是当时年度国防预算的5%。 因此,即便是对导弹寄予厚望的赫鲁晓夫也不得不停止其它基地的计划。再加上当时的导弹仍然是发射前灌注的液态燃料,其准备发射的时间长达一天,面对美国的奇袭威胁不会比轰炸机好到哪里去。 为了克服R-7的缺点,赫鲁晓夫要求原本设计中程导弹的杨格尔设计局设计新的可存贮液态燃料洲际导弹:R-16。该款导弹是苏联第一款实用的洲际弹道导弹。R-16原型弹在1960年10月24日进行的首飞中发生严重事故,导弹在发射台上爆炸,导致至少92人丧生,包括到场观看的苏联炮兵主帅涅杰林。涅杰林当时任战略火箭军司令,负责监督R-16的开发工作。他因为急于看到能够威慑美国的导弹上天而对工作人员施加了不该有的压力,可能还强行提前了导弹的发射日期,结果导致了悲剧。

就在苏联倾全力研发洲际导弹时,受到强烈刺激的美国人在雄厚国力的支持下,各类弹道导弹计划开始全面铺开。此时,美国空军建立了另一个名叫战略导弹鉴定组的委员会,主席是冯诺依曼,在冯诺依曼卓越领导下,美国各类核导弹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发展,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事项        导弹
                “宇宙神”           “雷神”          “大力神”           “民兵”
签订合同        55年1月        55年12月        55年12月        58年10月
首次发射        57年6月        57年9月        59年2月        61年2月
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59年9月        58年6月        62年4月        62年11月

可见从1955年1月到1962年11月,在不到8年的时间内,施里弗领导的机构就引导美国空军和导弹工业研制出了4种完整的导弹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他调动了许多人的才能来制造“宇宙神”的10万多种部件。这些人之中有18000名科学家、17家主要承包商、200家分包商和3500家供应商,雇员总数估计达7万人。为了修建新的试验设施,还开支了5亿美元,其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令人叹服。

尽管美国洲际导弹项目进展神速,美国仍然担心苏联有机会摧毁少数的大力神导弹与机场。同时在赫鲁晓夫发誓要像生产香肠一样生产导弹的恐吓下,被吓坏的美国人要求军方拿出办法来抑制苏联的威胁。于是美国开启了最让苏联胆寒的核计划:民兵导弹。利用精确的惯导技术,民兵可以利用小型弹头得到更高的精确度,另一方面重量减轻就可以改采用推力较低,但是更便宜更适合井射的固态火箭。与传统美国武器精密昂贵的印象相反,民兵导弹便宜、可靠。美国空军原本要采购2500枚导弹,但国会的压力下还是忍痛缩减到1000枚左右,但这却是苏联眼中的天文数字。 在1960年代初期,可以说苏联与美国在洲际导弹的数量与质量上均存在极大差距,以下数据就能说明一切。1963年时,美国的潜射与陆射洲际导弹达到了497枚,而苏联只有122枚,全部是无掩体的地面发射。来年,苏联导弹略微增加到189枚,而美国光是民兵导弹就从160枚增加到600枚,全国可攻击苏联本土的洲际导弹达到1045枚,此外美国战略空军还有1160架的战略轰炸机,而苏联弱势的空军只有189架战略轰炸机。

通过以上略微叙述,大家就可以知道,在冷战美苏对抗最激烈,东西对峙双方剑拔弩张的1950至1960年时期,核武器是各大国军事力量的基石,而苏联此时在核武库上与美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可以说完全不是美国的对手,理论上美国可以打得苏联毫无反击能力。那些经常抛出什么苏军可以依靠其所谓强大坦克洪流平推西欧,甚至冲到英吉利海峡的观点是何等可笑。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意思到这一时期核武器如同常规武器一样,是随时准备投入战场,哪一方在核武器这一领域落后,那就是军事力量的致命危机,在核力量巨大实力差距面前,苏联胆敢主动挑事甚至发动战争,那无异于自取灭亡!
那个时候的毛子表面吼得凶,内心其实是很脆弱的,真的是因为实力差距。
人家毛棍们说了,毛子可以用战术核武器打开突破口,北约不许用。
xiegong 发表于 2012-8-8 20:51
那个时候的毛子表面吼得凶,内心其实是很脆弱的,真的是因为实力差距。
赫鲁晓夫天真的认为通过虚张声势,就能吓阻美国,但他忘记历史上有两个也曾经吓过美国的国家—日本和德国通过血和泪总结出来的教训:世界上最残忍凶狠的国家,就是真的被吓坏的美国。
Алексей 发表于 2012-8-8 20:53
人家毛棍们说了,毛子可以用战术核武器打开突破口,北约不许用。
所以我每次一看到所谓的毛子坦克洪流平推西欧这种荒谬观点,我就有一种特殊喜感。
最主要的原因是MD核平西欧无压力,毛子核平西欧是自杀
苏联是1991年死的,不是1960年,乃们就让人家安息吧
hedongli321 发表于 2012-8-8 21:02
楼主,你先弄清楚一个问题,苏联的坦克装甲集群威胁的是欧洲。不是美国。
美国上至总统下至普通国民纷纷表西欧盟国的事情就是我的事,否则我隔着两大洋根本就不用保持这么强大的军事实力,历次柏林危机就是明证。
jiafeidemao 发表于 2012-8-8 21:04
最主要的原因是MD核平西欧无压力,毛子核平西欧是自杀
在巨大核力量差距面前,毛子根本就没胆挑起核战争,否则会被美国打的连裤衩都没有!
苏联为了进攻会用战术核武器在西欧洗地,美国为了防守回在西欧用核武器洗地。

不管美苏如何,西欧肯定悲剧
hedongli321 发表于 2012-8-8 21:08
苏联为了进攻会用战术核武器在西欧洗地,美国为了防守回在西欧用核武器洗地。

不管美苏如何,西欧肯定悲 ...
实力差距摆在面前,毛子拿什么去洗涤西欧?它活的不耐烦了吗?
......
LZ感觉苏联的核威慑失效了?-_-
原来是对望桑啊
这个命题我记得超大讨论过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8-8 21:06
美国上至总统下至普通国民纷纷表西欧盟国的事情就是我的事,否则我隔着两大洋根本就不用保持这么强大的军 ...
地缘政治而已,能把战线推到苏联家门口多好?难道让美国退回本土玩本土防御?

说白了,毛子想尽量把战线向大西洋推,离苏联边境越远越好,美国尽量想把战线往毛子家门口推,离苏联边境越近越好。这中间的欧洲就是随时可以牺牲的炮灰。
反正在北约的想定中中欧大体上是悲剧-_-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8-8 21:10
实力差距摆在面前,毛子拿什么去洗涤西欧?它活的不耐烦了吗?


他的意思是为了能快速突破北约的西欧防线,毛子很有可能在西欧丢核弹,为了防止西欧防线被突破延迟毛子推进速度北约也会在西欧丢核弹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8-8 21:10
实力差距摆在面前,毛子拿什么去洗涤西欧?它活的不耐烦了吗?


他的意思是为了能快速突破北约的西欧防线,毛子很有可能在西欧丢核弹,为了防止西欧防线被突破延迟毛子推进速度北约也会在西欧丢核弹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8-8 20:57
赫鲁晓夫天真的认为通过虚张声势,就能吓阻美国,但他忘记历史上有两个也曾经吓过美国的国家—日本和德国 ...
毛子毕竟还是后起列强,与发展了上百年的美国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可悲的是毛子那些领导层没有充分意思到这一点,盲目强出头,与美国争霸,最终搞得国家分崩离析,可悲可叹啊。[:a9:]
实力差距摆在面前,毛子拿什么去洗涤西欧?它活的不耐烦了吗?
SS18表示大不了都回石器时代……
MS15 发表于 2012-8-8 21:14
他的意思是为了能快速突破北约的西欧防线,毛子很有可能丢核弹,为了防止西欧防线被突破延迟毛子推进速度 ...
问题是在冷战东西双方对抗最激烈的1960年代初期,毛子与美国的核力量差距实在太悬殊了,悬殊到赫鲁晓夫这些毛子军政最高层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底气严重不足,像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都是由毛子主动挑起,但最终在美国的核武库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寻求妥协,其表现甚至可以用丢人现眼来形容。
hedongli321 发表于 2012-8-8 21:12
地缘政治而已,能把战线推到苏联家门口多好?难道让美国退回本土玩本土防御?

说白了,毛子想尽量把战 ...
这中间的欧洲就是随时可以牺牲的炮灰。
-----------------------------------------
这一时期的毛子没有底气说这一句话,毛子挑起的柏林危机最后如何收场,想必你也很清楚吧。
hedongli321 发表于 2012-8-8 21:12
地缘政治而已,能把战线推到苏联家门口多好?难道让美国退回本土玩本土防御?

说白了,毛子想尽量把战 ...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全国上下也达成了一项普遍共识:那就是朝鲜战争以前美国的军事准备政策是错误的,与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对世界所承担的使命是不符的,美国必须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确保自身以及盟友的安全与自由。可以说保证西欧盟友的安全与自由与美国自身利益息息相关。
altlock 发表于 2012-8-8 21:11
......
LZ感觉苏联的核威慑失效了?-_-
不是失效,是严重不对等!
白发如雪 发表于 2012-8-8 21:18
SS18表示大不了都回石器时代……
SS18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我在贴子所说的冷战东西对抗最激烈,各方剑拔弩张又是什么时候?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8-8 21:18
问题是在冷战东西双方对抗最激烈的1960年代初期,毛子与美国的核力量差距实在太悬殊了,悬殊到赫鲁晓夫这 ...

嗯,我也觉得他们挺丢人的,软得太快了,但是我这里只是说毛子想要推欧洲的可能战术,在西欧防线上丢核弹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坦克集群往缺口里塞,而北约为了延迟毛子的推进速度必然会往毛子装甲集群上丢核弹,反正这样一来二去的蛋疼的是西欧跟毛子和MD都没关系,但毛子有没有推欧洲的决心那是个问题
xiegong 发表于 2012-8-8 21:15
毛子毕竟还是后起列强,与发展了上百年的美国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可悲的是毛子那些领导层没有充分意思到这 ...
正解,实力不足还与美国去争霸,自己玩死自己。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8-8 21:10
实力差距摆在面前,毛子拿什么去洗涤西欧?它活的不耐烦了吗?
提醒你一下,冷战是一个很长的时期。一直到美国陷入越战之前都是美攻苏守。而苏联保持强大的常规力量就是其战略思想的延续。要用攻势化解可能的威胁,不在重导拿破伦和元首带来的灾难。到了越战时期才成了苏攻美守。而这个时候美国的天平上又多了另一个大块头,严重分散了苏联的精力,防御的战略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而中东苏联又布局失败,直接导致了崩溃。所以整个冷战时期苏联的防御是常态,那怕咄咄逼人的攻势布局也不过是防御的一种态势而已。
楼主是否原创?
MS15 发表于 2012-8-8 21:24
嗯,我也觉得他们挺丢人的,软得太快了,但是我这里只是说毛子想要推欧洲的可能战术,在西欧防线上丢核 ...
但毛子有没有推欧洲的决心那是个问题
-----------------------------------------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之所在,毛子根本就不敢首先挑起战争,因为它知道美国不是好惹的。你看历次柏林危机毛子是多么克制啊。
让你平推  你能推多远  被推的在图上划条线  说第一辆车过线就种蘑菇解救人民  立马傻逼
百病良医小白兔 发表于 2012-8-8 21:26
楼主是否原创?
当然是原创的,花了一段时间写,你得给我加分。;P
hedongli321 发表于 2012-8-8 21:26
提醒你一下,冷战是一个很长的时期。一直到美国陷入越战之前都是美攻苏守。而苏联保持强大的常规力量就是 ...
所以整个冷战时期苏联的防御是常态,那怕咄咄逼人的攻势布局也不过是防御的一种态势而已。
---------------------------------------------------------------------------------------------------
确实如此,毛子真正意义上所谓风光也就是1970年代,到了19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上台,美国又一次高调重整军备,毛子气数已尽,行将崩溃。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8-8 21:20
这中间的欧洲就是随时可以牺牲的炮灰。
-----------------------------------------
这一时期的毛子没有 ...
你还是没明白,苏联的意图是化解可能的威胁,是防御态势。在这个战略指导下,东欧就是缓冲地带,就是可以牺牲的地带。美国是攻势,要用西欧钳制苏联,西欧也是缓冲地带,也是可惜牺牲的地区。

在这个前提下,真个欧洲都被绑架了,随时可能成为两大超级帝国的牺牲品。
对望命运 发表于 2012-8-8 21:25
正解,实力不足还与美国去争霸,自己玩死自己。
毛子这个民族看不懂啊,历次与强敌对抗,历次均是惨败而归。
xiegong 发表于 2012-8-8 21:32
毛子这个民族看不懂啊,历次与强敌对抗,历次均是惨败而归。

毛子的问题在于缺乏外交的一贯性,总是先硬后软,要么你就猫着外交上不要过于激进,要么就一硬到底摆着一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架势随时准备同归于尽,先硬后软这种两极表现是万万不可取的
hedongli321 发表于 2012-8-8 21:31
你还是没明白,苏联的意图是化解可能的威胁,是防御态势。在这个战略指导下,东欧就是缓冲地带,就是可以 ...
在这个前提下,真个欧洲都被绑架了,随时可能成为两大超级帝国的牺牲品。
-----------------------------------------------------------------------------
你这种说法我认为是不成立的,如果说东欧是毛子的缓冲地带,我还赞同,但西欧怎么可能会是美国的缓冲地带的?美国本土有两大洋的保护,而毛子的海空军有远不如美国海空军,可以说毛子能够对美国本土构成直接致命威胁的力量其实很有限。如果美国仅仅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本土安全,它就不会发展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一句话,西欧盟国的安全、自由就是美国的安全、自由,两者不可偏废。
LZ的好文章,学习了。
MS15 发表于 2012-8-8 21:24
嗯,我也觉得他们挺丢人的,软得太快了,但是我这里只是说毛子想要推欧洲的可能战术,在西欧防线上丢核 ...
其实我认为若没有核弹,毛子根本就不可能取得那样高的地位。恰恰是核弹奠定了毛子的超级大国地位。
西欧人可不会这么想,你妹的不管怎么打受伤的都是我,打不打的起来是一码事,威胁就在哪里,总不能不去准备吧。
白发如雪 发表于 2012-8-8 21:18
SS18表示大不了都回石器时代……
“撒旦“确实是一款恶魔啊,让人胆寒。
40679823 发表于 2012-8-8 21:12
原来是对望桑啊
这个命题我记得超大讨论过
这个命题我记得超大讨论过
===============
这个帖子能否给一下链接,让俺学习一下?谢谢咯。: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