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汗林丹汗为何打不过皇太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22:37:36
北元林丹汗跟皇太极骁勇斗狠,却轻轻地断送了自己的一条性命。察哈尔林丹汗倒下后,给皇太极的个人生活带来了一种人意山光的喜态,这便是庄妃姐姐海兰珠的入宫。
  1
  后金国天聪八年(1634年),皇太极的军政大局伊始进入一种姿态娴静、收放自若的怡情状态。
  大明、北元蒙古、后金的三足鼎立南面的明朝,经大凌河之役、旅顺口之战等一连串的挫折下来,崇祯有关复辽灭金的种种雄心斗志俱化为了轻烟。
  至于那个小女儿般心态的朝鲜,皇太极在天聪元年(1627年)登基伊始就撩拨过她一回了。说实话,皇太极对于俨然一副冰肌玉骨姿色的李倧王朝并不太放在眼里。
  因此,这一次皇太极把解决问题的目光直接锁定在了与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恩怨情仇纠葛了数十年的察哈尔部林丹汗身上。
  林丹汗与皇太极是同龄人。可是,他既然与皇太极乍然相遇于同一时代,这就注定了林丹汗也是一个苦命的汉子。
  皇太极很喜欢将自己的事业看成是《水煮三国》中的一种大江湖。
  林丹汗既然与皇太极一同在风雨如磐的江湖中争锋斗狠,欠账还钱,欠血还血。谁挡了皇太极的权势之路,谁就得拿命来抵偿,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讲起来,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与那个一生俱无欢颜的崇祯之间才是祖祖辈辈纠缠不清的孽缘冤家呢。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当年,崇祯的那个开国老祖、酒肉和尚朱元璋起事于民间。当他一路耍着从丐帮偷学来的打狗棍法,向北京城撞去之时,林丹汗北元的始祖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惠宗)正沉溺于烟花三月的脂粉阵中呢。元顺帝其时正是酒色过度后的心虚气短,慌乱中,他哪敢硬接朱元璋虎虎生风的实招儿!缩头往后一闪,就撒丫儿跑回了蒙古人的老根据地北方草原。
  朱元璋与妥懽帖睦尔的一进一退间,蒙古贵族们大约不过是伤及了一些皮毛。因此,北元蒙古的根基从一开始就是元气依然的。
  自1368年北元妥懽帖睦尔北徙上都,至1635年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归顺后金,北元与明廷这对角儿,黑白脸的唱反调近二百七十年,真可谓是但求同年同月生,也求同年同月死了。
  北元蒙古人的争战岁月朱明皇朝开国二代皇帝的杀戮之气损坏了它的军事元气。所以,后来朱家皇朝的边防军事作为,始终只能达到西晋、北宋时期拘谨守成的局面。
  永乐大帝之后的仁宣二宗是一对守成的父子。
  仁宣二宗之后的英宗朱祁镇,却是一位不识人间艰辛的小皇帝。他在玫瑰春阳的紫禁城深宫感到寂寞了,就想效仿洪武、永乐二祖重建一种不朽的武功。因此,他匆匆地跑到边塞寻找北元的汉子比武。结局当然是被鲁莽的蒙古人打得鼻青脸肿、抽抽噎噎地回来。这就是大明历史上笑死人的“土木之变”了。
  其时,北元的政治掌握在脱欢、也先父子手中。脱欢死后,也先太师在互市贸易的使臣人数以及严格限制武器、铜铁等金属物资的经济交易方面与明朝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明英宗朱祁镇就借故停掉了与也先的关贸往来。
  这使得也先太师大失面子。恼怒之下,蒙古军队侵入了明朝的领地。也先太师与北元悍将阿剌知院充当了攻击的主力。
  1449年7月17日,明英宗尽点五十万大明精锐部队浩浩荡荡从北京开出。一大批文武大臣扈从这位年轻好事的圣上。当时,也先太师与阿剌知院率领的蒙古卫拉特主力只有二万人。二十五比一。
  土木之变,也先把英宗打残了“得,明军一人吐一口唾液,都会把蒙古蛮子们淹死了。”这是太监王振在开战前,俯首帖耳跟明英宗讲过的一句话。少不更事的明英宗立即双颊绯红,宛若一位思春的少年。
  这一战,蒙古汉子们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也先与阿剌的联军,一战即将庞然大物的明军击溃!扈从明英宗上前线的文武大臣们死伤殆尽,一般的明朝士兵更是尸体“蔽野塞川”了。御驾亲征的最有力支持者,太监王振被部下剁碎成泥。走投无路的明英宗干脆“下马盘膝面南而坐”,乖乖地做了蒙古人的俘虏。
  “土木之变”令明朝人的元气大伤,脸面丢尽。
  后来,北元的另一个政治小高峰期,是达延汗与他的孙子阿勒坦汗(俺答汗)带来的。
  达延汗是北元政坛上一颗闪耀的明星,造就这位宛若钻石般璀璨之达延汗者,乃是一个浓发过肩、肌白如水的聪颖女子——满都海夫人。
  满都海夫人把达延汗养大后嫁给了他先前,黄金家族中的巴延蒙克、满都鲁,曾经是一对颇有势力的叔侄。
  叔叔满都鲁称汗时,侄子巴延蒙克出任他手下的济农(相当于副汗)一职。满都海夫人是满都鲁的正妻。满都鲁死后,她一度出掌汗廷大权,号令蒙古。
  巴延蒙克济农早死,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巴图蒙克在人间。满都海夫人获悉后,立即派人把巴图蒙克找回,收养在自己身边。
  1479年,巴图蒙克年满七岁,满都海夫人把这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扶上了汗位,尊称达延汗。
  为了达延汗的权威,满都海夫人还顺势把自己嫁给了这个与她情同母子的小男孩。
  婚礼举行的那天,那个眼睛像黑葡萄般亮晶晶的小巴图蒙克真的太小了。满都海夫人仍设法在小巴图蒙克穿着的马靴内部,塞进了一层厚厚的垫底。如此,小巴图蒙克看上去就比实际的年龄成熟不少啦。他们并肩携手走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母亲庄圣太后的墓地前,举行了庄重无比的“洒马BO仪式”。这象征着他们的夫妻之情将像这草原上的万里草场一样涌动不休、永无穷尽。
  巴图蒙克达延汗,北元中兴英主如此,满都海夫人与年龄比自己小二十六岁的达延汗住在一起,丝毫未能影响双方的勃勃性趣。满都海夫人既赐予了达延汗莫大的政治权力,又引领着他滑进了濯濯若春山的性爱之门。后来,满都海夫人作为一个高龄产妇,她创造了蒙古生育史上的奇迹。他们协力创造了四对双胞胎,合计七男一女的奇迹。 这令达延汗的子民,对于多福、多子、多权势的满都海夫人更加充满了崇敬。轩轩韶举的达延汗后来终于再次统一了塞外的蒙古全境。
  达延汗着手在他的蒙古宗亲诸王中,大规模地恢复一种原始的分封制度。达延汗将自己的汗斡耳朵重新界定为察哈尔、兀良哈和喀尔喀左翼三万户;鄂尔多斯、蒙郭勒津和永谢布(哈喇慎、阿苏特)右翼三万户。
  达延汗亲掌左翼三万户,右翼三万户则由自己的嫡子巴尔斯博罗特出任济农,代表大汗行使监督管辖权。如此,包括六万户蒙古、四卫拉特(瓦剌诸部)和大兴安岭东西蒙古诸部的蒙古全境都在达延汗悠扬的牧歌声中协调行动了。
  可是,达延汗要求与明朝开放边塞贸易互市的声音却未得到明孝宗朱祐樘的有效回应。
  阿勒坦汗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达延汗就与明孝宗朱祐樘唱黑脸了。达延汗在后来的十数年间,间或领兵出没于大明的固原、宁夏、大同、宣府、榆林等边关重镇。明军一时被打痛了,就会间或开放一下宁夏、大同、宣府等地的边关贸易。等达延汗的队伍一退回去,明朝立即就恢复了边关的铁桶状态。
  这个阶段,明朝与北元之间的摩擦是跌宕起伏的。
  达延汗的孙子阿勒坦汗(俺答汗),是达延汗那个最有本事的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济农的次子。
  阿勒坦汗虽然不过是右翼三万户的盟主,势力稍逊于祖父达延汗,却曾经于1541年至1547年间,先后四次派出使臣要求与明廷恢复正常的边关互市。
  明世宗朱厚熜觉得那头发蓬乱的蒙古佬阿勒坦汗特烦人,便相当不客气地杀掉了包括石天爵在内的全部蒙古使臣。
  阿勒坦汗的观点是:你可以不爱我,但是你不可以污辱我圣洁的爱。像杀蒙古使臣这件事情,就严重地玷污了阿勒坦汗一颗纯洁的心。
  恼羞成怒之下,1550年6月,土默特阿勒坦汗精兵首出大同,阵斩明总兵张达。8月,集结于滦河、驿马图河和伊逊河流域的阿勒坦汗大兵顺利地突破古北口,大败明将王汝孝,兵锋一下子就突破到了北京城下。
  明世宗朱厚熜急调仇鸾为大将军,严兵坚守着京师的各道城门。阿勒坦汗这一回的态度很坚决:明世宗朱厚熜必须在三个月之内答应与他互市贸易。朱厚熜倘使还是执意不肯,嘿嘿,试试看,下次阿勒坦汗再进入到关内,一定要把这京畿地面蹂躏到稀巴烂!
  这便是把明世宗朱厚熜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了的“庚戌之战”。这应该是北元政府在一百年以后,继土木堡大胜之后,对于明朝军事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后来,朱厚熜的宠臣大将军仇鸾、宣大总督苏佑以及内阁大学士严嵩,相继建议开放边关互市贸易。这时候的明军已经被阿勒坦汗打到畏敌若虎。朱厚熜不再倔犟,遂默许之。
  后来,有论家评述:明朝与北元的二百七十年对峙中,双方都伤了元气,这才给生机勃勃的女真人造就了一个后来居上的机会。这样的想法,很有意思。
  2
  林丹汗达延汗确定的蒙古分封旧制所造成的尾大不掉之弊端很快就显现了。随着汗与台吉们在达延汗直嫡子孙间继承次数的增加,草场与人民也是不断地被细分到各自的子孙,封国愈来愈多,封地则愈来愈小。诸蕞尔封国形成了各自为政的自大局面,贵族间的联系不过是一种极其涣散的联盟而已。北元的晚期,渐渐地要回到从前一盘散沙的游牧状态了。
  1603年,达延汗的五传继承人林丹汗,一位未经人间风浪的小男孩继承了汗位。因此,最初的小林丹汗,一种萧瑟的秋天的气息,就构成了他生命中的底色。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 时,明朝的兵部尚书萧大亨在谈起这位确立不久的北元新汗时,曾经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说:“幼憨嗣立,懦弱未威。”那样的语调,真仿佛在谈论着秋天的一片吹落在窗户上的落叶,忧愁又如何呢?
  十年之后,已经长成为一个英武青年的林丹汗,在巴林部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一个瓦察尔图察汉城(又称白城,即今天内蒙古的赤峰市),作为自己的行政中心。
  林丹汗任命永谢布万户的却热斯塔布囊,提领本部军队守在现今的呼和浩特一带,监管右翼三万户的蒙古各部。又以内喀尔喀五部中乌齐叶特部的锡尔呼纳克洪台吉监督左翼三万户。这样的影响力其实都是有限的。
  最初的林丹汗,只好死死地抓住了左翼三万户中的察哈尔八鄂托克,一刻也不能松手。内喀尔喀的巴林、扎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特等五部有一段时间对于林丹汗也颇乐意效鞍马之劳。
  这个阶段,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传入却在深刻地改变着蒙古人的生活。
  明万历六年(1578年)五月十五日,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传人索南嘉措与阿勒坦汗在青海湖畔的察卜恰勒庙前举行了在藏传黄教历史上意义重大的法会。
  蒙古族地方豪强与藏僧最高领袖在这里第一次言洽意浓地握手言欢。
  索南嘉措活佛毫不吝惜地赐予了阿勒坦汗“转千金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封号。这是一个与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大汗同等尊荣的封号。阿勒坦汗则欣然地给索南嘉措活佛敬上了“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D赖喇嘛”尊号。这好像便是黄教中两大活佛之一D赖喇嘛(另一为班禅额尔德尼)的最初尊称。
  在索南嘉措D赖喇嘛(即D赖三世,前二世是追认的)与政治强人土默特阿勒坦汗的大力鼓吹下,黄教在蒙古高原上的传递速度令人惊讶。
  为了巩固黄教在蒙古族地区的传教成绩,1600年,索南嘉措D赖喇嘛在蒙古哈喇慎部圆寂时,立下遗嘱:立土默特阿勒坦汗的曾孙为他的转世灵童。这就是黄教中唯一一位的蒙古族D赖喇嘛,四世D赖喇嘛云丹嘉措了。
  云丹嘉措身为蒙古黄金家族的成员,而转世为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D赖喇嘛,这为黄教后来在全蒙古乃至像满族这样的一些其他民族,打开了一道传教的金光大道。后来,黄教便笼罩了蒙古许多部落的政治、经济的诸多方面。
  对于伊始走上政坛的林丹汗而言,他最初的道路是无可选择的。林丹汗是一株幼苗般的新主。他必须利用丹朱明黄耀人眼的黄教,来扩大自己作为北元大汗的政治影响力。因此,林丹汗刚上任,为争取黄教僧侣上层的政治支持,迎接了四世D赖喇嘛云丹嘉措所派遣的迈达里呼图克图札阿囊昆噶宁波(大慈诺门汗),作为蒙古地区的黄教总代表。四世D赖喇嘛云丹嘉措赐予林丹汗“林丹呼图克图汗”的封号。

  可是不久,林丹汗对于黄教在政治上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有了一种无可释怀的担忧。林丹汗对于黄教僧侣上层的不快,仍在于D赖喇嘛对于散居于全蒙各地的首领们封号过于泛滥。
  当时,全蒙古大大小小的黄台吉、台吉们,只要向D赖喇嘛宣誓效忠于黄教,便可从D赖喇嘛那里讨来一个吉祥的封号。像: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阿鲁科尔沁部的车根汗等,都是D赖喇嘛大方赐予的封号。这是造成林丹汗时代大大小小的汗林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林丹汗身为全蒙古的大汗,在D赖喇嘛手里讨得的不过是“察哈尔汗”的封号而已。
  有时,林丹汗传统左右翼三万户的吉台们,到林丹汗的行帐来喝酒,摆龙门阵。有了酒意的吉台首领们,摆谱起D赖喇嘛赐给他们的封号,一个个都大得吓死人。这就好像林丹汗治下的部落首领,有些人在黄教的体系中已经混到了军长、司令,而林丹汗仍然不过是一个维持地方秩序的小师长而已(当年的阿勒坦汗及后来的卫拉特部落首领,均有获转轮王的殊荣。林丹汗不过是第二等级的“呼图克图汗”)。那些粗鲁的部落首领们就会颇感怪异地嘎嘎大笑。这自然令林丹汗的心灵很受伤。
  这个时候,在藏传佛教的原发地西藏,政治宗教的形势又有了微妙的改变。噶玛噶举红帽系与噶玛巴黑帽系的支持者第悉藏巴平措朗杰接管了前后藏的政权。
  第一任第悉藏巴平措朗杰执政两年,第二任第悉藏巴噶玛·丹迥旺布执政二十二年。第悉藏巴政权从1618年起至1642年,统治了西藏二十四年。这是藏传佛教中,红教与黑教的姊妹花开得分外妖娆的时期。
  夏日清晨,池塘莲花美妙。西藏红教派遣沙尔巴呼图克图来到了蒙古地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嘛哈噶喇”金佛,可惜是山寨版如此,在1618年一个草木苍苍流动着永恒绿色的日子,二十六岁的林丹汗与西藏红教的沙尔巴呼图克图心意相通了。林丹汗在自己的察汉浩特行宫用蒙古人最庄重的礼节迎接了沙尔巴呼图克图,并当众赞颂了他精湛纯仁的法术。
  林丹汗当即加封沙尔巴呼图克图为国师,并接受深奥密宗之灌顶。
  林丹汗这时已经决定,凭借有一定实力的藏传佛教噶玛派,借以缓解黄教对于大元汗权的压迫。林丹汗与沙尔巴呼图克图间的宗法施布合作,进展颇快。沙尔巴呼图克图为了宏大北元汗权的崇高性,特意从五台山迎来了元世祖忽必烈时,红教八思巴喇嘛用千金所铸嘛哈噶喇金佛。林丹汗则专门修建了一座在白云红树间,呈飞楼穿空姿势的金顶白庙,供奉金佛。
  林丹汗的作风颇是迅捷。他特意召集了包括昆噶敖德斯尔、班第达顾实、阿南达顾实等名家在内的三十三名佛学研究者,着手翻译佛家经典——一百零八卷的《甘珠尔经》,并用金字抄写在蓝纸上,以表达自己弘扬红教的决心。
  这时期,林丹汗乃将北元的传国金印、五台山迎回的嘛哈噶喇金佛、金字《甘珠尔经》视为巩固自己至高无上汗权之三DF宝。
  3
  万历二十年(1592年),爆发在明朝与日本国之间的抗倭援朝战役,双方在朝鲜的地面上浴血厮杀了整整七年。这段时间,明朝廷根本无暇他顾。
  有一个粗野的建州女真汉子努尔哈赤,成为了这一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他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时局,发动了奠定一生事业的古勒山之战。据此,竟然又重建了一个叫后金国的女真政权。
  东部漠南蒙古部落分布示意图后来,努尔哈赤在给自己的事业接班人皇太极谈到对付蒙古人的心得时曾说:单独的蒙古部落是一盘散沙,单独的沙粒是无力的,对我们构不成任何的危害。所以,千万不可让蒙古人抱团,拧成一股绳的蒙古人,在瞬间就可能成为一头可怕的雄狮,一口咬死你。必须趁早各个瓦解、击破他们。
  因此,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分化、拉拢政策的强大压力下,与女真族紧挨的科尔沁诸部,明廷所设的兀良哈、泰宁、福余蒙古三卫以及林丹汗传统的左翼三万户蒙古各部落先后出现了土崩瓦解的趋向。
  林丹汗传统左翼三万户,这样的概念至此应该是不准确的。原因是林丹汗时期,北元汗权下的嫡系传统左翼三个万户中,只剩下察哈尔和喀尔喀两个万户。
  林丹汗的太祖父达赉逊库登大汗时期,为阿勒坦汗传统右翼的势力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达赉逊库登大汗乃主动地领了蒙古左翼察哈尔万户和喀尔喀万户中内喀尔喀五部,向东迁移到了水草肥美的辽东一带(外喀尔喀七部则仍留在蒙古汗国故都哈剌和林一带游牧)。
  如此,至林丹汗时期,北元汗权嫡系的传统左翼察哈尔万户和内喀尔喀五部与较早生活在辽东一带的科尔沁诸部以及兀良哈三卫蒙古诸部,就有了一个相互交融的良性互动的过程。
  科尔沁诸部与明史上赫然有名的兀良哈、泰宁、福余三卫的地理位置大致相仿,都生活在呼伦贝尔东部和大兴安岭以东的泛嫩江流域。它的祖先是蒙古历史上赫然有名的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
  1426年,合撒儿的后裔传承至七世时,家族的传人阿鲁克特穆尔颇有几分意外地登上了北元大汗的宝位,即阿岱汗。阿岱汗因此成为了繁荣昌盛的内扎萨克八部的始祖。内扎萨克八部至明末清初年间分为嫩科尔沁、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落、茂明安、乌拉特。这就是科尔沁诸部的组成了。
  当年,那些衣裳光艳、面色红润的科尔沁人,神色傲然地游牧于北起嫩江、南至西拉木伦河一大片广袤富饶的草原上时,喜欢炫耀地声称“二十万科尔沁”,那是讲自己实力雄厚、人数众多的。那片地域,因此被后人称之为科尔沁大草原。
  所以,科尔沁人是努尔哈赤建设强大的统一战线所必须下好的第一着棋。努尔哈赤拉拢科尔沁人的有效手段是联姻。在1603年至1612年间,后金与科尔沁人之间就有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联姻。皇太极的哲哲皇后以及庄妃布木布泰等蒙古女子都是在这种热潮之下来到了皇太极的身边。科尔沁人很在意这种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姻亲结交以及由此导致的血脉交流。
  后金人把科尔沁人明媚如花的女儿娶回家,科尔沁人再把女真人健硕能干的妹妹迎上了婚床。蒙古人觉得,天地之间,只有这样的婚姻,才能体现出生命的平正与清艳。
  当时,林丹汗也在争取科尔沁人。他也把科尔沁的女子迎娶到自己身边。但是,林丹汗的心思太芜杂。林丹汗与科尔沁人交往,显现了一种心有旁骛的浪子模样。这与努尔哈赤谦好纯正的态度恰成一种对比。慢慢地,科尔沁人就感觉努尔哈赤父子比林丹汗那厮更靠谱一点。这对于林丹汗是一个相当不好的兆头。
  4
  其实,当初林丹汗的崛起,也不过是短短的数年之间。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林丹汗先后三次组织数万察哈尔精锐,在明朝辽东的数百里边防线上突然出击,若得春潮跌宕而至,澎湃作响。
  这委实令明朝人吃了一惊。不过是“数载秋水照人寒”地轻轻掠过,林丹汗即令所有的政治对手们刮目相看。这年,明朝的蓟辽总督薛三才,在年度总结报告中给了林丹汗一个点评:“虎墩兔憨为虏中名王,尤称桀骜。”
  1619年,努尔哈赤正领着他的女真族弟兄们,咄咄逼人地挤占着明朝在辽东经营的抚顺、开原、铁岭、辽阳等战略要地。
  明朝万历帝朱翊钧不想与北元、后金同时为敌。因此,在万历帝的最后时刻,明朝试图与林丹汗结成一种松散的联盟。林丹汗立即答应了与明朝的合作意向。
  林丹汗趁热向明廷提出了“助明朝、邀封赏”的要求。
  林丹汗一开始的胃口很小,纯粹是试探性的,只要求每年赏银四千两。后来增加到了四万两。《明史·鞑靼传》中记载,到了崇祯二年(1629年)时:“王象乾至边,与袁崇焕议合,皆言西靖而东自宁,虎不款,而东西并急。因定岁予插(林丹汗)金八万一千两,以示羁糜。”
  1619年的夏天是浅浅淡淡的,田畈山川的空隙生长着葱郁茂密的萱草,不含纤尘的阳光充溢了大地。那是林丹汗与明朝人合作的一个甜美时期。
  后金与明朝的萨尔浒之战,后金完胜。努尔哈赤一支胜利之师,顺势推到了铁岭城下。当时,铁岭的明军心里怕得很,他们急忙向新盟友林丹汗求援。
  这里,林丹汗有了一个错误。他派出内喀尔喀部弘吉剌特部的齐赛诺延为主将。可是,这一行蒙古兵根本没有打硬仗的意识。
  努尔哈赤刚刚硬邦邦地拿下了铁岭城。这一万余的蒙古援兵,还浑然未知地向铁岭城走来。努尔哈赤打仗的作风讲究急、硬、狠。努尔哈赤当即吆喝诸贝勒们,提刀上马再战!齐赛诺延猝不及防。大败亏输的齐赛诺延只能乖乖地做了努尔哈赤的俘虏。
  这一战,在内喀尔喀的松散联盟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内喀尔喀联盟的老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已经是一位昏聩到整天流着涎水打瞌睡的糟老头儿。齐赛诺延是这个松散联盟中最有朝气的人物。内喀尔喀联盟的首领要求林丹汗跟努尔哈赤讲和。
  林丹汗大大咧咧派了一个叫康喀勒拜瑚的使者,去到努尔哈赤住地。遵照林丹汗的最高指示,康喀勒拜瑚乜斜着眼神,以“蒙古国统四十万英主成吉思汗,谕问水滨三万人英主安否”,要求努尔哈赤无条件释放齐赛诺延等人。
  康喀勒拜瑚人长得像一根葱,却偏要杵成一棵树的模样。
  努尔哈赤心里好笑。立命阿敏、莽古尔泰二贝勒,以老鹰逮小鸡之势,把康喀勒拜瑚扔进了牢狱。努尔哈赤的回信,着实幽默了林丹汗一把:
  “尔奈何以四十万蒙古之众骄吾国耶。我闻明洪武时,取尔大都,尔蒙古以四十万众,败亡殆尽。逃窜得脱者,仅六万人。且此六万之众,又不尽属于尔。属鄂尔多斯者万人,属十二土默特者万人,属阿索忒、雍谢布、喀喇沁者万人。此右三万之众,因各有所主也。于尔何与哉。即左三万之众,亦岂尽为尔有。以不足三万人之国,乃远行陈言,骄语四十万,而轻吾国为三万人,天地岂不知之。”
  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的神情有点像一个老顽童。
  1621年3月,努尔哈赤的政治能量厚积而薄发。努尔哈赤气势若虹地击溃了七万坚守沈阳城的明军主力,占领了沈阳城。随即就发动了辽阳战事。
  林丹汗眼瞅到沈阳城内只有少量守兵,他觉得这是一个营救齐赛诺延的机会。
  林丹汗即命令内喀尔喀乌齐叶特部的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领着两千蒙古骑兵偷袭沈阳。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是心慌的,大队刚刚走近沈阳城,挤挤挨挨的蒙古队伍中,不知谁失声叫了一声:后金人的援军回来了。锡尔呼纳克杜棱洪立即拨转马头,一溜烟地跑了回来。
  内喀尔喀人最终还是用了万头牲畜把齐赛诺延赎回了事。这对于林丹汗的威信确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这个时候,东亚大陆正经历着一个严酷的自然灾害时期。大明、后金、北元这三个政权,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艰难。
  大明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努尔哈赤的行政管理最为严厉有效。为了分化亲近察哈尔林丹汗的蒙古部落,他威严地号召挨饿的后金国的人民,每人再节省一点活命的口粮吧,用以支援受灾的蒙古族兄弟们。
  铁岭战役之后,努尔哈赤对于内喀尔喀五部的态度甚是殷勤。努尔哈赤要求与内喀尔喀五部搞一个盟约,加强友谊互动。内喀尔喀五部的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觉得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就颔首答应了。
  这样,1619年11月,老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领着部分好吃的台吉们,与努尔哈赤的使者好酒好肉地大吃了一顿,跪在一起晕乎乎地念过一通的誓词,就算是盟友了。
  卓里克图洪巴图鲁与后金人的盟誓传进了林丹汗的耳中。林丹汗十分不爽。他语气硬邦邦地指责监督大臣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这叫什么事嘛,卓里克图洪巴图鲁瞒着我与后金人大搞暧昧关系,他不晓得后金人是我们蒙古人的头号敌人吗?卓里克图洪巴图鲁与你同属于内喀尔喀乌齐叶特部,他老糊涂了,你不糊涂,这事难道你会没有听到一点的风声?
  这个时候,林丹汗正在考虑一个清理不可靠的左翼蒙古人的计划。林丹汗的弦外之音引起了锡尔呼纳克杜棱洪的恐惧。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领着他的部民,像微雨中斜飞的春燕,投进了努尔哈赤的辽阳城。
  这是内喀尔喀五部中的一次重大分裂。此后,内喀尔喀五部中,不断有人投奔管吃饱饭的后金国。
  北元与后金间的战争不久,卓里克图洪巴图鲁自己的麻烦事便来了。
  努尔哈赤再次向内喀尔喀联盟派出使者,要求老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做自己的马仔。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在草原上也是一个成名的人物,他当然不能答应。
  努尔哈赤就将锋寒的利剑拔出,向老卓里克图洪巴图鲁下战书。卓里克图洪巴图鲁惊恐了,他急忙向林丹汗发出了紧急求援的信号。
  而林丹汗坚决不救。
  如此,1626年4月,卓里克图洪巴图鲁领着部众,与努尔哈赤的后金八旗主力,在朝阳霁色的西拉木伦河畔进行了最后一战。
  卓里克图洪巴图鲁的部众死伤遍地。卓里克图洪巴图鲁抱首鼠窜而去。林丹汗也趁着卓里克图洪巴图鲁的穷途末路,很干脆地兼并了他的部落。
  在努尔哈赤与林丹汗的双层打击之下,昔日体态丰满的内喀尔喀五部竟然像夏天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日出之际,即像一阵轻烟的消散了。
  5
  内喀尔喀五部垮了,察哈尔万户的八鄂托克也令人放心不下。林丹汗就把振兴北元的希望放在了可汗斡耳朵直属察哈尔本部。
  可汗斡耳朵直属察哈尔本部与察哈尔万户的八鄂托克,组成明显不同。可汗斡耳朵直属察哈尔本部的领导权,名誉上是在林丹汗最尊宠的大福晋手中,可谁失去了林丹汗的宠幸,谁就失去了军权。所以,直属察哈尔本部是捏在林丹汗手心的。而察哈尔万户八鄂托克的军权,被死死抓在了林丹汗亲近的叔伯子侄手中,林丹汗不能染指它们内部事务的管理。所以,林丹汗只能在可汗斡耳朵直属察哈尔本部,重建了左右翼六“固山”的战斗单位。后来,胸怀大志的林丹汗,每逢大敌当前,最喜欢手按刀柄,目光炯炯地站在了这五万嫡系蒙古铁骑的面前,声音朗朗地说:“战刀之锋刃无尘,盔甲之锃亮有光,这就是我们视死如归的直属察哈尔本部。”
  1626年8月,后金国进入皇太极时代。皇太极对于北元布下的第一枚棋子,就是要挑拨察哈尔万户中影响很大的奈曼、敖汉两个鄂托克的反正。
  天聪元年(1627年)二月,初春的草原四处秃树白雪。黄教中威望很高的乌木萨特绰尔济喇嘛,从奈曼部首领衮楚克巴图鲁、敖汉部首领岱青杜棱那儿出来,忽然把一封皇太极写给奈曼部衮楚克巴图鲁台吉的信件,不慎遗失在林丹汗的亲信手中。这封书信是这样写的:“闻尔曾与乌木萨忒绰尔济喇嘛言,欲与我国和好。如此,尔可与敖汉部岱青杜棱商议,遣一明白人来,以便计议。……尔等诚与和好,同除强暴,各保疆圉,正在此时。”
  皇太极这一支冷箭放得很准。
  林丹汗对于涉嫌通敌的奈曼、敖汉二部,态度相当强硬:要么改编入直属察哈尔本部,要么被武力解决。
  奈曼与敖汉的首领决定率部归顺后金,这在察哈尔万户的八鄂托克中掀起了一场强烈地震!
  由此,林丹汗萌生了一种“三十六计走为上”的想法。
  现代学者们分析林丹汗的西征,归纳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第一,是想恢复北元大汗在蒙古高原的宗主地位。要达到这个目的,生存是第一要素。当时察哈尔万户的游牧之地已经与强大的后金国犬齿交错。林丹汗必须先避开后金这个吞噬一切的战争机器,才有进一步发展的生存空间。其次,是经略左翼的失败。宣大口外的广袤草场(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南部的沙漠地带),本来就是蒙古大汗们传统的可汗斡耳朵之地。当年,林丹汗的太祖达赉逊库登大汗,为了躲避右翼阿勒坦汗的压力,才率领传统左翼万户东迁。现在,传统右翼的势力,自阿勒坦汗的钟金夫人逝世后即已经式微了,于是林丹汗产生了重回故地的想法。
  6
  林丹汗西征确定的第一个打击目标,是传统右翼的大小哈喇慎诸部。
  林丹汗脸色凝重地领着直属察哈尔本部为主力的十万大军,忽然以泰山压顶之势向哈喇慎部压来。
  哈喇慎部的最高统帅白洪大台吉势单力薄。慌乱中,势力单薄的白洪大台吉向两个地方投出了紧急求援的公文。一个是传统右翼三万户昔日的盟主、土默特万户中的第四代顺义王卜石兔;另一个则是在暗中操纵传统蒙古右翼政治风云的大明王朝。
  可是,两位从前讲话声音铿然的大哥在这关键的时节却不能真正地帮上白洪大台吉的忙。明朝老大这时候是天启朝的末期,朝廷上坐着一个百事不晓得的太监魏忠贤。至于那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卜石兔,这个阶段他过得其实也是挺难的。
  三娘子为蒙古鞑靼部的女首领读过蒙古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在土默特万户中,那个卫拉特蒙古人出身的阿勒坦汗钟金夫人(三娘子),曾经牵动了传统蒙古右翼政治达数十年之久。
  阿勒坦汗身后,钟金夫人曾经有过三次改嫁的传奇婚姻故事。改嫁的对象,一个比一个生猛火辣。
  钟金夫人三十三岁那年改嫁的第一个对象是阿勒坦汗的长子、六十一岁的糟老头子黄台吉。据说,当时姿媚成熟的钟金夫人,微笑着给斯男子的评价是:身长手短,相貌不堪。大约黄台吉也有点“空使美人对金樽”的愧疚吧,四年后,黄台吉一口气没接上来,即撒手人寰了。
  钟金夫人再次改嫁的对象是阿勒坦汗的长孙扯力克。三十八岁风韵渐入大佳臻境的钟金夫人,与年满五十,须发飘然的扯力克并肩而立,时人觉得还是颇具夫妻相的。
  黄台吉、扯力克两代顺义王时期,传统右翼的政治势态已呈千山寥绝的寂然。一切政治的置办,大致也受制于莺歌燕语的钟金夫人之手。
  这第四代的顺义王卜石兔是扯力克的长孙,这貌美若女子的年轻小子卜石兔与白发幡然的钟金夫人之间的婚姻一开始即遇上了障碍物。原因在于,这时钟金夫人的嫡系长孙素囊突然跃了起来,挑战卜石兔的顺义王地位。此刻,幸亏有在传统右翼中势力浸染的五路把都儿台吉,纠合了宣大、蓟州边外七十三家部落的酋长共十余万人,在钟金夫人与其长孙素囊的居所外静坐表威,坚决要求钟金夫人从速嫁给卜石兔,以利于卜石兔继承顺义王。
  此时的钟金夫人扭不过七十三家部落酋长的民意支持率。如此,年近六十、晚香袭人的钟金夫人只好违心地再嫁给了卜石兔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老境渐至的钟金夫人无端再经此一番风波,到底心意难平,不久,钟金夫人即郁闷地辞别人世了。
  卜石兔是在钟金夫人死后,才把顺义王的头衔拿到了手中。
  当时,素囊把祖母钟金夫人的大部分遗产掌握在手中。审时度势的明王朝觉得素囊这一支力量不可漠然小视,就又加封素囊的母亲大成比妓为“忠义夫人”。这样,与素囊亲近的蒙古右翼诸部也可以通过素囊母子享受到与明朝边贸互市的便利。
  卜石兔顺义王这一块金光闪闪的招牌,在数十年之后终于无可避免地衰微了。
  至林丹汗大兵压境的时刻,素囊台吉虽死,素囊的儿子习令色却又掌握了祖母大成比妓所有的遗产。
  卜石兔顺义王与习令色台吉之间关系仍然紧张。所以,当时,只有白洪大与卜石兔联手,与林丹汗的十万大军对撼。白洪大、卜石兔联军,一触即溃。白洪大台吉仅以身免,跑进后金国卜石兔顺义王退守归化城。真正的右翼哈喇慎部被林丹汗瓦解了。
  林丹汗下一个目标是卜石兔顺义王本人。
  土默特万户在它全盛的阿勒坦汗时期,兴建过两座蒙古族风情的城市。一座建于1557年,阿勒坦汗召集汉族能工巧匠,在丰州滩上为自己喜爱的钟金夫人所建造的“五塔和八座大板升”城(明史中简称板升城)。钟金夫人很喜欢大板升城那一种崛然而起的样子。她住在大板升城直到生命的结束。
  另一座则起建于1572年。阿勒坦汗完全仿照了从前元代大都的风韵,在青山、黑水的风水宝地兴建了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当时的呼和浩特城,以她妖娆多姿的“八大楼阁”与金碧辉煌的汗宫建筑,在万里草原上引起了蒙古族牧民的无限向往。
  土默特万户乃至右翼三万户的中后期,它们的政治、经济中心就集中在这两座城市中。林丹汗征服土默特万户,就是征服大板升城、归化城两座城市。
  当时,大板升城中住着卜石兔最信任的叔祖五路把都儿台吉,他当时已经很老了。可他仍然愿意为着土默特顺义王的荣誉一战。五路把都儿台吉最终死得其所。
  卜石兔则挟持着素囊的儿子习令色,住在归化城。习令色在这关键时刻举起了白旗。卜石兔顺义王只好逃到了鄂尔多斯。习令色归降后,土默特东西两哨以及丰州滩大小板升的富庶地方纷纷向林丹汗靠拢。这样,北元大汗的势力,在阔别故地八十余年之后,终于成功地卷土重来了。
  7
  林丹汗在宣大口外住了不久,广袤草场上即又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饥荒。原本草色流翠、河汊密布的游牧区,因为连续数年的“塞外霜旱冻害”,导致大片的草场返青不足,牲畜无法养活,以至畜牧业连续数年大范围减产。
  丰州滩的大小板升农业种植区是传统右翼的富庶地方,从前素有“塞上小江南”的美誉。当时,有一位游走的江南诗人曾经写到过它的清旷平明:“人言塞上苦,侬言塞上乐……时雨既降沙草肥;丁男释甲操锄犁,筚门鸡犬皆相依。”
  可是,林丹汗的大饥荒时期,连续数年的大旱灾加上瘟疫的流行,也使得这里一度沦落到了悲惨的境地。农作物颗粒无收,焦灼的大小村落中不断地有人病死。从关内出来为蒙古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族农民纷纷逃离。察哈尔林丹汗本部一时 “疲甚、饿甚、穷甚”,其人口损失颇为严重。
  林丹汗希望明朝可以赊销一点麦谷豆黍的口粮给他,助他度过眼下最危险的大饥荒。从现有史料看,因为崇祯帝与林丹汗没有建立战略伙伴的互信关系。所以,崇祯对于林丹汗的吁求始终是消极的。
  在万里天高的漠原上,但凡混成了一个人物者,大抵都会记得成吉思汗说过的一句话:“趁着敌人在危难中,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乐趣。”
  北元林丹汗败走甘肃大草滩现在,成吉思汗的子孙林丹汗正面临着他一生中最大的危难阶段。皇太极自然不肯放弃这铲除敌手的最佳时机。
  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四月,皇太极一支旗帜飘扬的十万女真、蒙古联军,气宇轩昂地越过了兴安岭。
  消息传到宣大口外,所有的察哈尔蒙古人都是饥肠辘辘的。
  面对皇太极的泱泱大军,林丹汗显然无力还手,林丹汗只能率领以可汗斡耳朵直属察哈尔本部为核心的十万之众,渡过黄河直奔鄂尔多斯万户。
  林丹汗此番西撤,虽然是无奈中的一种选择,仓促中却未到惊慌失措的程度。林丹汗在归化城的成吉思汗陵前搞了一个很大的撤军仪式。
  尽管旱情严重,早春的归化城仍然有山杏花的蓓蕾,白杨树的嫩黄叶芽在悄然地生发。微风轻拂中,萨日朗花性子最急,已经有数朵红艳硕大的花朵在栗色的光线中骄傲地摇曳着了。林丹汗登上誓坛,大声宣称自己永远是全蒙古的“林丹巴图鲁汗”。随后,林丹汗往西移动了成吉思汗之陵。
  皇太极这一支女真、蒙古联军,在路上走得也颇为辛苦。他们这一支大军分成三拨,在路上整整走了一个半月。
  皇太极未料得宣大口外的灾情竟然如此严重。等皇太极进抵归化城时,林丹汗早已经扬长而去,归化城成为了一座鸦雀无声的空城。
  进驻归化城的皇太极虽然得知林丹汗刚刚南渡了黄河,却失去了追击的雄心。粮食的缺乏,对于千里行军的女真、蒙古联军而言,已经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了。
  皇太极大军在凯旋之际,索性把堂户宏崇、房舍错落有致的归化城一把火烧了。
  1634年夏,林丹汗意外地死于一场天花病,终年四十三岁。
  皇太极征服北元林丹汗示意图林丹汗的猝死,对于蒙古抵抗后金的势力打击是毁灭性的。蒙古察哈尔本部在突然间就被抽去了主心骨,轰然一下坍塌了,没有了林丹汗的察哈尔本部真的不成个样子。
  林丹汗的三福晋苏泰太后带着林丹汗事业的继承者额尔克孔果尔额,率领察哈尔本部六固山中的核心力量哈纳土蛮固山,从百事刚起了个头的大草滩退回了鄂尔多斯万户的地盘。额尔克孔果尔额威望不足以服众。林丹汗察哈尔的其他精锐主力,诸如:大太后囊囊太后(娜木钟)、高尔图门太后、窦土蛮太后所带领的队伍纷纷作鸟兽散,以后均陆陆续续地归顺了大清皇朝。
  这样,在万里浩瀚的漠南蒙古的地理空间中,历史再一次地垂青了雄浑有志的皇太极。1636年3月,漠南蒙古十六十四十九部落首领,穿戴齐整地聚集于沈阳城,他们在黄教喇嘛的主持下,给皇太极奉上“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从而在漠南蒙古确立了皇太极的大汗的至高位置。
  8
  其实,察哈尔林丹汗倒下后,带给皇太极的惊喜并不仅仅只限于政治、经济的大层面。他的个人生活很快也将面临着一种云散日朗、人意山光的喜态。
  这是沈阳城的秋天,郊外丰饶的大豆、高粱看上去像金黄的海洋。浑河的河水正闪着光亮向前流淌。树木上鸟雀的聒噪使秋天的天空显得更加湛蓝、高渺。
  庄妃那个善解人意的大哥吴克善又进宫了。当时,庄妃正跟宫中数个年轻的庶妃结伴,凭高饶有兴趣地观望宫中鹰鹞处的奴才们熬鹰。大家指点着正在被驯鹰人“上胳臂”的那只鹰儿,或许是最名贵的“海东青”呢,也有人猜测可能是“燕松”,那紫色的胸脯与剪子似的燕尾,一定漂亮极了。
  姑姑哲哲传话:科尔沁大草原的家里来人了。庄妃立即一路小跑地来到姑姑哲哲的内宫,她很远就听到了大哥吴克善爽朗有力的笑声。
  庄妃很高兴,立即微笑着上前打招呼:大哥,你怎么来了?
  大哥吴克善逗她:怎么,做了汗王的小福晋,没事就不欢迎大哥来做客了?吴克善看见庄妃现出一种娇憨嗔怪的神色,接着又说,这一回,大哥还真有事,我又给你送来了一个人做伴了。
  兄妹俩正在拉着一些家常的话题。姑姑哲哲伴着一位年轻的蒙古族盛装女子进来了。
  那女子不做声地望着庄妃,春水盈盈地笑着。
  庄妃定睛细看,那女子竟是近十年未见面的姐姐海兰珠。呀!海兰珠姐姐呀。庄妃高兴地立即与海兰珠抱在了一起。
  姑姑哲哲脸上的表情也很高兴,她告诉庄妃:这次大哥吴克善就是专程送姐姐海兰珠入宫的。以后,她们姑侄女三人在一起,更加热闹有趣了。
  当然,随着海兰珠的到来,皇太极的个人情感生活也将更加滋润了。

http://www.xiaodoc.com/view-11783-1.html

北元林丹汗跟皇太极骁勇斗狠,却轻轻地断送了自己的一条性命。察哈尔林丹汗倒下后,给皇太极的个人生活带来了一种人意山光的喜态,这便是庄妃姐姐海兰珠的入宫。
  1
  后金国天聪八年(1634年),皇太极的军政大局伊始进入一种姿态娴静、收放自若的怡情状态。
  大明、北元蒙古、后金的三足鼎立南面的明朝,经大凌河之役、旅顺口之战等一连串的挫折下来,崇祯有关复辽灭金的种种雄心斗志俱化为了轻烟。
  至于那个小女儿般心态的朝鲜,皇太极在天聪元年(1627年)登基伊始就撩拨过她一回了。说实话,皇太极对于俨然一副冰肌玉骨姿色的李倧王朝并不太放在眼里。
  因此,这一次皇太极把解决问题的目光直接锁定在了与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恩怨情仇纠葛了数十年的察哈尔部林丹汗身上。
  林丹汗与皇太极是同龄人。可是,他既然与皇太极乍然相遇于同一时代,这就注定了林丹汗也是一个苦命的汉子。
  皇太极很喜欢将自己的事业看成是《水煮三国》中的一种大江湖。
  林丹汗既然与皇太极一同在风雨如磐的江湖中争锋斗狠,欠账还钱,欠血还血。谁挡了皇太极的权势之路,谁就得拿命来抵偿,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讲起来,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与那个一生俱无欢颜的崇祯之间才是祖祖辈辈纠缠不清的孽缘冤家呢。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当年,崇祯的那个开国老祖、酒肉和尚朱元璋起事于民间。当他一路耍着从丐帮偷学来的打狗棍法,向北京城撞去之时,林丹汗北元的始祖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惠宗)正沉溺于烟花三月的脂粉阵中呢。元顺帝其时正是酒色过度后的心虚气短,慌乱中,他哪敢硬接朱元璋虎虎生风的实招儿!缩头往后一闪,就撒丫儿跑回了蒙古人的老根据地北方草原。
  朱元璋与妥懽帖睦尔的一进一退间,蒙古贵族们大约不过是伤及了一些皮毛。因此,北元蒙古的根基从一开始就是元气依然的。
  自1368年北元妥懽帖睦尔北徙上都,至1635年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归顺后金,北元与明廷这对角儿,黑白脸的唱反调近二百七十年,真可谓是但求同年同月生,也求同年同月死了。
  北元蒙古人的争战岁月朱明皇朝开国二代皇帝的杀戮之气损坏了它的军事元气。所以,后来朱家皇朝的边防军事作为,始终只能达到西晋、北宋时期拘谨守成的局面。
  永乐大帝之后的仁宣二宗是一对守成的父子。
  仁宣二宗之后的英宗朱祁镇,却是一位不识人间艰辛的小皇帝。他在玫瑰春阳的紫禁城深宫感到寂寞了,就想效仿洪武、永乐二祖重建一种不朽的武功。因此,他匆匆地跑到边塞寻找北元的汉子比武。结局当然是被鲁莽的蒙古人打得鼻青脸肿、抽抽噎噎地回来。这就是大明历史上笑死人的“土木之变”了。
  其时,北元的政治掌握在脱欢、也先父子手中。脱欢死后,也先太师在互市贸易的使臣人数以及严格限制武器、铜铁等金属物资的经济交易方面与明朝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明英宗朱祁镇就借故停掉了与也先的关贸往来。
  这使得也先太师大失面子。恼怒之下,蒙古军队侵入了明朝的领地。也先太师与北元悍将阿剌知院充当了攻击的主力。
  1449年7月17日,明英宗尽点五十万大明精锐部队浩浩荡荡从北京开出。一大批文武大臣扈从这位年轻好事的圣上。当时,也先太师与阿剌知院率领的蒙古卫拉特主力只有二万人。二十五比一。
  土木之变,也先把英宗打残了“得,明军一人吐一口唾液,都会把蒙古蛮子们淹死了。”这是太监王振在开战前,俯首帖耳跟明英宗讲过的一句话。少不更事的明英宗立即双颊绯红,宛若一位思春的少年。
  这一战,蒙古汉子们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也先与阿剌的联军,一战即将庞然大物的明军击溃!扈从明英宗上前线的文武大臣们死伤殆尽,一般的明朝士兵更是尸体“蔽野塞川”了。御驾亲征的最有力支持者,太监王振被部下剁碎成泥。走投无路的明英宗干脆“下马盘膝面南而坐”,乖乖地做了蒙古人的俘虏。
  “土木之变”令明朝人的元气大伤,脸面丢尽。
  后来,北元的另一个政治小高峰期,是达延汗与他的孙子阿勒坦汗(俺答汗)带来的。
  达延汗是北元政坛上一颗闪耀的明星,造就这位宛若钻石般璀璨之达延汗者,乃是一个浓发过肩、肌白如水的聪颖女子——满都海夫人。
  满都海夫人把达延汗养大后嫁给了他先前,黄金家族中的巴延蒙克、满都鲁,曾经是一对颇有势力的叔侄。
  叔叔满都鲁称汗时,侄子巴延蒙克出任他手下的济农(相当于副汗)一职。满都海夫人是满都鲁的正妻。满都鲁死后,她一度出掌汗廷大权,号令蒙古。
  巴延蒙克济农早死,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巴图蒙克在人间。满都海夫人获悉后,立即派人把巴图蒙克找回,收养在自己身边。
  1479年,巴图蒙克年满七岁,满都海夫人把这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扶上了汗位,尊称达延汗。
  为了达延汗的权威,满都海夫人还顺势把自己嫁给了这个与她情同母子的小男孩。
  婚礼举行的那天,那个眼睛像黑葡萄般亮晶晶的小巴图蒙克真的太小了。满都海夫人仍设法在小巴图蒙克穿着的马靴内部,塞进了一层厚厚的垫底。如此,小巴图蒙克看上去就比实际的年龄成熟不少啦。他们并肩携手走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母亲庄圣太后的墓地前,举行了庄重无比的“洒马BO仪式”。这象征着他们的夫妻之情将像这草原上的万里草场一样涌动不休、永无穷尽。
  巴图蒙克达延汗,北元中兴英主如此,满都海夫人与年龄比自己小二十六岁的达延汗住在一起,丝毫未能影响双方的勃勃性趣。满都海夫人既赐予了达延汗莫大的政治权力,又引领着他滑进了濯濯若春山的性爱之门。后来,满都海夫人作为一个高龄产妇,她创造了蒙古生育史上的奇迹。他们协力创造了四对双胞胎,合计七男一女的奇迹。 这令达延汗的子民,对于多福、多子、多权势的满都海夫人更加充满了崇敬。轩轩韶举的达延汗后来终于再次统一了塞外的蒙古全境。
  达延汗着手在他的蒙古宗亲诸王中,大规模地恢复一种原始的分封制度。达延汗将自己的汗斡耳朵重新界定为察哈尔、兀良哈和喀尔喀左翼三万户;鄂尔多斯、蒙郭勒津和永谢布(哈喇慎、阿苏特)右翼三万户。
  达延汗亲掌左翼三万户,右翼三万户则由自己的嫡子巴尔斯博罗特出任济农,代表大汗行使监督管辖权。如此,包括六万户蒙古、四卫拉特(瓦剌诸部)和大兴安岭东西蒙古诸部的蒙古全境都在达延汗悠扬的牧歌声中协调行动了。
  可是,达延汗要求与明朝开放边塞贸易互市的声音却未得到明孝宗朱祐樘的有效回应。
  阿勒坦汗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达延汗就与明孝宗朱祐樘唱黑脸了。达延汗在后来的十数年间,间或领兵出没于大明的固原、宁夏、大同、宣府、榆林等边关重镇。明军一时被打痛了,就会间或开放一下宁夏、大同、宣府等地的边关贸易。等达延汗的队伍一退回去,明朝立即就恢复了边关的铁桶状态。
  这个阶段,明朝与北元之间的摩擦是跌宕起伏的。
  达延汗的孙子阿勒坦汗(俺答汗),是达延汗那个最有本事的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济农的次子。
  阿勒坦汗虽然不过是右翼三万户的盟主,势力稍逊于祖父达延汗,却曾经于1541年至1547年间,先后四次派出使臣要求与明廷恢复正常的边关互市。
  明世宗朱厚熜觉得那头发蓬乱的蒙古佬阿勒坦汗特烦人,便相当不客气地杀掉了包括石天爵在内的全部蒙古使臣。
  阿勒坦汗的观点是:你可以不爱我,但是你不可以污辱我圣洁的爱。像杀蒙古使臣这件事情,就严重地玷污了阿勒坦汗一颗纯洁的心。
  恼羞成怒之下,1550年6月,土默特阿勒坦汗精兵首出大同,阵斩明总兵张达。8月,集结于滦河、驿马图河和伊逊河流域的阿勒坦汗大兵顺利地突破古北口,大败明将王汝孝,兵锋一下子就突破到了北京城下。
  明世宗朱厚熜急调仇鸾为大将军,严兵坚守着京师的各道城门。阿勒坦汗这一回的态度很坚决:明世宗朱厚熜必须在三个月之内答应与他互市贸易。朱厚熜倘使还是执意不肯,嘿嘿,试试看,下次阿勒坦汗再进入到关内,一定要把这京畿地面蹂躏到稀巴烂!
  这便是把明世宗朱厚熜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了的“庚戌之战”。这应该是北元政府在一百年以后,继土木堡大胜之后,对于明朝军事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后来,朱厚熜的宠臣大将军仇鸾、宣大总督苏佑以及内阁大学士严嵩,相继建议开放边关互市贸易。这时候的明军已经被阿勒坦汗打到畏敌若虎。朱厚熜不再倔犟,遂默许之。
  后来,有论家评述:明朝与北元的二百七十年对峙中,双方都伤了元气,这才给生机勃勃的女真人造就了一个后来居上的机会。这样的想法,很有意思。
  2
  林丹汗达延汗确定的蒙古分封旧制所造成的尾大不掉之弊端很快就显现了。随着汗与台吉们在达延汗直嫡子孙间继承次数的增加,草场与人民也是不断地被细分到各自的子孙,封国愈来愈多,封地则愈来愈小。诸蕞尔封国形成了各自为政的自大局面,贵族间的联系不过是一种极其涣散的联盟而已。北元的晚期,渐渐地要回到从前一盘散沙的游牧状态了。
  1603年,达延汗的五传继承人林丹汗,一位未经人间风浪的小男孩继承了汗位。因此,最初的小林丹汗,一种萧瑟的秋天的气息,就构成了他生命中的底色。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 时,明朝的兵部尚书萧大亨在谈起这位确立不久的北元新汗时,曾经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说:“幼憨嗣立,懦弱未威。”那样的语调,真仿佛在谈论着秋天的一片吹落在窗户上的落叶,忧愁又如何呢?
  十年之后,已经长成为一个英武青年的林丹汗,在巴林部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一个瓦察尔图察汉城(又称白城,即今天内蒙古的赤峰市),作为自己的行政中心。
  林丹汗任命永谢布万户的却热斯塔布囊,提领本部军队守在现今的呼和浩特一带,监管右翼三万户的蒙古各部。又以内喀尔喀五部中乌齐叶特部的锡尔呼纳克洪台吉监督左翼三万户。这样的影响力其实都是有限的。
  最初的林丹汗,只好死死地抓住了左翼三万户中的察哈尔八鄂托克,一刻也不能松手。内喀尔喀的巴林、扎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特等五部有一段时间对于林丹汗也颇乐意效鞍马之劳。
  这个阶段,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传入却在深刻地改变着蒙古人的生活。
  明万历六年(1578年)五月十五日,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传人索南嘉措与阿勒坦汗在青海湖畔的察卜恰勒庙前举行了在藏传黄教历史上意义重大的法会。
  蒙古族地方豪强与藏僧最高领袖在这里第一次言洽意浓地握手言欢。
  索南嘉措活佛毫不吝惜地赐予了阿勒坦汗“转千金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封号。这是一个与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大汗同等尊荣的封号。阿勒坦汗则欣然地给索南嘉措活佛敬上了“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D赖喇嘛”尊号。这好像便是黄教中两大活佛之一D赖喇嘛(另一为班禅额尔德尼)的最初尊称。
  在索南嘉措D赖喇嘛(即D赖三世,前二世是追认的)与政治强人土默特阿勒坦汗的大力鼓吹下,黄教在蒙古高原上的传递速度令人惊讶。
  为了巩固黄教在蒙古族地区的传教成绩,1600年,索南嘉措D赖喇嘛在蒙古哈喇慎部圆寂时,立下遗嘱:立土默特阿勒坦汗的曾孙为他的转世灵童。这就是黄教中唯一一位的蒙古族D赖喇嘛,四世D赖喇嘛云丹嘉措了。
  云丹嘉措身为蒙古黄金家族的成员,而转世为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D赖喇嘛,这为黄教后来在全蒙古乃至像满族这样的一些其他民族,打开了一道传教的金光大道。后来,黄教便笼罩了蒙古许多部落的政治、经济的诸多方面。
  对于伊始走上政坛的林丹汗而言,他最初的道路是无可选择的。林丹汗是一株幼苗般的新主。他必须利用丹朱明黄耀人眼的黄教,来扩大自己作为北元大汗的政治影响力。因此,林丹汗刚上任,为争取黄教僧侣上层的政治支持,迎接了四世D赖喇嘛云丹嘉措所派遣的迈达里呼图克图札阿囊昆噶宁波(大慈诺门汗),作为蒙古地区的黄教总代表。四世D赖喇嘛云丹嘉措赐予林丹汗“林丹呼图克图汗”的封号。

  可是不久,林丹汗对于黄教在政治上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有了一种无可释怀的担忧。林丹汗对于黄教僧侣上层的不快,仍在于D赖喇嘛对于散居于全蒙各地的首领们封号过于泛滥。
  当时,全蒙古大大小小的黄台吉、台吉们,只要向D赖喇嘛宣誓效忠于黄教,便可从D赖喇嘛那里讨来一个吉祥的封号。像: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阿鲁科尔沁部的车根汗等,都是D赖喇嘛大方赐予的封号。这是造成林丹汗时代大大小小的汗林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林丹汗身为全蒙古的大汗,在D赖喇嘛手里讨得的不过是“察哈尔汗”的封号而已。
  有时,林丹汗传统左右翼三万户的吉台们,到林丹汗的行帐来喝酒,摆龙门阵。有了酒意的吉台首领们,摆谱起D赖喇嘛赐给他们的封号,一个个都大得吓死人。这就好像林丹汗治下的部落首领,有些人在黄教的体系中已经混到了军长、司令,而林丹汗仍然不过是一个维持地方秩序的小师长而已(当年的阿勒坦汗及后来的卫拉特部落首领,均有获转轮王的殊荣。林丹汗不过是第二等级的“呼图克图汗”)。那些粗鲁的部落首领们就会颇感怪异地嘎嘎大笑。这自然令林丹汗的心灵很受伤。
  这个时候,在藏传佛教的原发地西藏,政治宗教的形势又有了微妙的改变。噶玛噶举红帽系与噶玛巴黑帽系的支持者第悉藏巴平措朗杰接管了前后藏的政权。
  第一任第悉藏巴平措朗杰执政两年,第二任第悉藏巴噶玛·丹迥旺布执政二十二年。第悉藏巴政权从1618年起至1642年,统治了西藏二十四年。这是藏传佛教中,红教与黑教的姊妹花开得分外妖娆的时期。
  夏日清晨,池塘莲花美妙。西藏红教派遣沙尔巴呼图克图来到了蒙古地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嘛哈噶喇”金佛,可惜是山寨版如此,在1618年一个草木苍苍流动着永恒绿色的日子,二十六岁的林丹汗与西藏红教的沙尔巴呼图克图心意相通了。林丹汗在自己的察汉浩特行宫用蒙古人最庄重的礼节迎接了沙尔巴呼图克图,并当众赞颂了他精湛纯仁的法术。
  林丹汗当即加封沙尔巴呼图克图为国师,并接受深奥密宗之灌顶。
  林丹汗这时已经决定,凭借有一定实力的藏传佛教噶玛派,借以缓解黄教对于大元汗权的压迫。林丹汗与沙尔巴呼图克图间的宗法施布合作,进展颇快。沙尔巴呼图克图为了宏大北元汗权的崇高性,特意从五台山迎来了元世祖忽必烈时,红教八思巴喇嘛用千金所铸嘛哈噶喇金佛。林丹汗则专门修建了一座在白云红树间,呈飞楼穿空姿势的金顶白庙,供奉金佛。
  林丹汗的作风颇是迅捷。他特意召集了包括昆噶敖德斯尔、班第达顾实、阿南达顾实等名家在内的三十三名佛学研究者,着手翻译佛家经典——一百零八卷的《甘珠尔经》,并用金字抄写在蓝纸上,以表达自己弘扬红教的决心。
  这时期,林丹汗乃将北元的传国金印、五台山迎回的嘛哈噶喇金佛、金字《甘珠尔经》视为巩固自己至高无上汗权之三DF宝。
  3
  万历二十年(1592年),爆发在明朝与日本国之间的抗倭援朝战役,双方在朝鲜的地面上浴血厮杀了整整七年。这段时间,明朝廷根本无暇他顾。
  有一个粗野的建州女真汉子努尔哈赤,成为了这一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他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时局,发动了奠定一生事业的古勒山之战。据此,竟然又重建了一个叫后金国的女真政权。
  东部漠南蒙古部落分布示意图后来,努尔哈赤在给自己的事业接班人皇太极谈到对付蒙古人的心得时曾说:单独的蒙古部落是一盘散沙,单独的沙粒是无力的,对我们构不成任何的危害。所以,千万不可让蒙古人抱团,拧成一股绳的蒙古人,在瞬间就可能成为一头可怕的雄狮,一口咬死你。必须趁早各个瓦解、击破他们。
  因此,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分化、拉拢政策的强大压力下,与女真族紧挨的科尔沁诸部,明廷所设的兀良哈、泰宁、福余蒙古三卫以及林丹汗传统的左翼三万户蒙古各部落先后出现了土崩瓦解的趋向。
  林丹汗传统左翼三万户,这样的概念至此应该是不准确的。原因是林丹汗时期,北元汗权下的嫡系传统左翼三个万户中,只剩下察哈尔和喀尔喀两个万户。
  林丹汗的太祖父达赉逊库登大汗时期,为阿勒坦汗传统右翼的势力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达赉逊库登大汗乃主动地领了蒙古左翼察哈尔万户和喀尔喀万户中内喀尔喀五部,向东迁移到了水草肥美的辽东一带(外喀尔喀七部则仍留在蒙古汗国故都哈剌和林一带游牧)。
  如此,至林丹汗时期,北元汗权嫡系的传统左翼察哈尔万户和内喀尔喀五部与较早生活在辽东一带的科尔沁诸部以及兀良哈三卫蒙古诸部,就有了一个相互交融的良性互动的过程。
  科尔沁诸部与明史上赫然有名的兀良哈、泰宁、福余三卫的地理位置大致相仿,都生活在呼伦贝尔东部和大兴安岭以东的泛嫩江流域。它的祖先是蒙古历史上赫然有名的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
  1426年,合撒儿的后裔传承至七世时,家族的传人阿鲁克特穆尔颇有几分意外地登上了北元大汗的宝位,即阿岱汗。阿岱汗因此成为了繁荣昌盛的内扎萨克八部的始祖。内扎萨克八部至明末清初年间分为嫩科尔沁、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落、茂明安、乌拉特。这就是科尔沁诸部的组成了。
  当年,那些衣裳光艳、面色红润的科尔沁人,神色傲然地游牧于北起嫩江、南至西拉木伦河一大片广袤富饶的草原上时,喜欢炫耀地声称“二十万科尔沁”,那是讲自己实力雄厚、人数众多的。那片地域,因此被后人称之为科尔沁大草原。
  所以,科尔沁人是努尔哈赤建设强大的统一战线所必须下好的第一着棋。努尔哈赤拉拢科尔沁人的有效手段是联姻。在1603年至1612年间,后金与科尔沁人之间就有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联姻。皇太极的哲哲皇后以及庄妃布木布泰等蒙古女子都是在这种热潮之下来到了皇太极的身边。科尔沁人很在意这种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姻亲结交以及由此导致的血脉交流。
  后金人把科尔沁人明媚如花的女儿娶回家,科尔沁人再把女真人健硕能干的妹妹迎上了婚床。蒙古人觉得,天地之间,只有这样的婚姻,才能体现出生命的平正与清艳。
  当时,林丹汗也在争取科尔沁人。他也把科尔沁的女子迎娶到自己身边。但是,林丹汗的心思太芜杂。林丹汗与科尔沁人交往,显现了一种心有旁骛的浪子模样。这与努尔哈赤谦好纯正的态度恰成一种对比。慢慢地,科尔沁人就感觉努尔哈赤父子比林丹汗那厮更靠谱一点。这对于林丹汗是一个相当不好的兆头。
  4
  其实,当初林丹汗的崛起,也不过是短短的数年之间。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林丹汗先后三次组织数万察哈尔精锐,在明朝辽东的数百里边防线上突然出击,若得春潮跌宕而至,澎湃作响。
  这委实令明朝人吃了一惊。不过是“数载秋水照人寒”地轻轻掠过,林丹汗即令所有的政治对手们刮目相看。这年,明朝的蓟辽总督薛三才,在年度总结报告中给了林丹汗一个点评:“虎墩兔憨为虏中名王,尤称桀骜。”
  1619年,努尔哈赤正领着他的女真族弟兄们,咄咄逼人地挤占着明朝在辽东经营的抚顺、开原、铁岭、辽阳等战略要地。
  明朝万历帝朱翊钧不想与北元、后金同时为敌。因此,在万历帝的最后时刻,明朝试图与林丹汗结成一种松散的联盟。林丹汗立即答应了与明朝的合作意向。
  林丹汗趁热向明廷提出了“助明朝、邀封赏”的要求。
  林丹汗一开始的胃口很小,纯粹是试探性的,只要求每年赏银四千两。后来增加到了四万两。《明史·鞑靼传》中记载,到了崇祯二年(1629年)时:“王象乾至边,与袁崇焕议合,皆言西靖而东自宁,虎不款,而东西并急。因定岁予插(林丹汗)金八万一千两,以示羁糜。”
  1619年的夏天是浅浅淡淡的,田畈山川的空隙生长着葱郁茂密的萱草,不含纤尘的阳光充溢了大地。那是林丹汗与明朝人合作的一个甜美时期。
  后金与明朝的萨尔浒之战,后金完胜。努尔哈赤一支胜利之师,顺势推到了铁岭城下。当时,铁岭的明军心里怕得很,他们急忙向新盟友林丹汗求援。
  这里,林丹汗有了一个错误。他派出内喀尔喀部弘吉剌特部的齐赛诺延为主将。可是,这一行蒙古兵根本没有打硬仗的意识。
  努尔哈赤刚刚硬邦邦地拿下了铁岭城。这一万余的蒙古援兵,还浑然未知地向铁岭城走来。努尔哈赤打仗的作风讲究急、硬、狠。努尔哈赤当即吆喝诸贝勒们,提刀上马再战!齐赛诺延猝不及防。大败亏输的齐赛诺延只能乖乖地做了努尔哈赤的俘虏。
  这一战,在内喀尔喀的松散联盟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内喀尔喀联盟的老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已经是一位昏聩到整天流着涎水打瞌睡的糟老头儿。齐赛诺延是这个松散联盟中最有朝气的人物。内喀尔喀联盟的首领要求林丹汗跟努尔哈赤讲和。
  林丹汗大大咧咧派了一个叫康喀勒拜瑚的使者,去到努尔哈赤住地。遵照林丹汗的最高指示,康喀勒拜瑚乜斜着眼神,以“蒙古国统四十万英主成吉思汗,谕问水滨三万人英主安否”,要求努尔哈赤无条件释放齐赛诺延等人。
  康喀勒拜瑚人长得像一根葱,却偏要杵成一棵树的模样。
  努尔哈赤心里好笑。立命阿敏、莽古尔泰二贝勒,以老鹰逮小鸡之势,把康喀勒拜瑚扔进了牢狱。努尔哈赤的回信,着实幽默了林丹汗一把:
  “尔奈何以四十万蒙古之众骄吾国耶。我闻明洪武时,取尔大都,尔蒙古以四十万众,败亡殆尽。逃窜得脱者,仅六万人。且此六万之众,又不尽属于尔。属鄂尔多斯者万人,属十二土默特者万人,属阿索忒、雍谢布、喀喇沁者万人。此右三万之众,因各有所主也。于尔何与哉。即左三万之众,亦岂尽为尔有。以不足三万人之国,乃远行陈言,骄语四十万,而轻吾国为三万人,天地岂不知之。”
  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的神情有点像一个老顽童。
  1621年3月,努尔哈赤的政治能量厚积而薄发。努尔哈赤气势若虹地击溃了七万坚守沈阳城的明军主力,占领了沈阳城。随即就发动了辽阳战事。
  林丹汗眼瞅到沈阳城内只有少量守兵,他觉得这是一个营救齐赛诺延的机会。
  林丹汗即命令内喀尔喀乌齐叶特部的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领着两千蒙古骑兵偷袭沈阳。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是心慌的,大队刚刚走近沈阳城,挤挤挨挨的蒙古队伍中,不知谁失声叫了一声:后金人的援军回来了。锡尔呼纳克杜棱洪立即拨转马头,一溜烟地跑了回来。
  内喀尔喀人最终还是用了万头牲畜把齐赛诺延赎回了事。这对于林丹汗的威信确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这个时候,东亚大陆正经历着一个严酷的自然灾害时期。大明、后金、北元这三个政权,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艰难。
  大明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努尔哈赤的行政管理最为严厉有效。为了分化亲近察哈尔林丹汗的蒙古部落,他威严地号召挨饿的后金国的人民,每人再节省一点活命的口粮吧,用以支援受灾的蒙古族兄弟们。
  铁岭战役之后,努尔哈赤对于内喀尔喀五部的态度甚是殷勤。努尔哈赤要求与内喀尔喀五部搞一个盟约,加强友谊互动。内喀尔喀五部的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觉得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就颔首答应了。
  这样,1619年11月,老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领着部分好吃的台吉们,与努尔哈赤的使者好酒好肉地大吃了一顿,跪在一起晕乎乎地念过一通的誓词,就算是盟友了。
  卓里克图洪巴图鲁与后金人的盟誓传进了林丹汗的耳中。林丹汗十分不爽。他语气硬邦邦地指责监督大臣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这叫什么事嘛,卓里克图洪巴图鲁瞒着我与后金人大搞暧昧关系,他不晓得后金人是我们蒙古人的头号敌人吗?卓里克图洪巴图鲁与你同属于内喀尔喀乌齐叶特部,他老糊涂了,你不糊涂,这事难道你会没有听到一点的风声?
  这个时候,林丹汗正在考虑一个清理不可靠的左翼蒙古人的计划。林丹汗的弦外之音引起了锡尔呼纳克杜棱洪的恐惧。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领着他的部民,像微雨中斜飞的春燕,投进了努尔哈赤的辽阳城。
  这是内喀尔喀五部中的一次重大分裂。此后,内喀尔喀五部中,不断有人投奔管吃饱饭的后金国。
  北元与后金间的战争不久,卓里克图洪巴图鲁自己的麻烦事便来了。
  努尔哈赤再次向内喀尔喀联盟派出使者,要求老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做自己的马仔。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在草原上也是一个成名的人物,他当然不能答应。
  努尔哈赤就将锋寒的利剑拔出,向老卓里克图洪巴图鲁下战书。卓里克图洪巴图鲁惊恐了,他急忙向林丹汗发出了紧急求援的信号。
  而林丹汗坚决不救。
  如此,1626年4月,卓里克图洪巴图鲁领着部众,与努尔哈赤的后金八旗主力,在朝阳霁色的西拉木伦河畔进行了最后一战。
  卓里克图洪巴图鲁的部众死伤遍地。卓里克图洪巴图鲁抱首鼠窜而去。林丹汗也趁着卓里克图洪巴图鲁的穷途末路,很干脆地兼并了他的部落。
  在努尔哈赤与林丹汗的双层打击之下,昔日体态丰满的内喀尔喀五部竟然像夏天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日出之际,即像一阵轻烟的消散了。
  5
  内喀尔喀五部垮了,察哈尔万户的八鄂托克也令人放心不下。林丹汗就把振兴北元的希望放在了可汗斡耳朵直属察哈尔本部。
  可汗斡耳朵直属察哈尔本部与察哈尔万户的八鄂托克,组成明显不同。可汗斡耳朵直属察哈尔本部的领导权,名誉上是在林丹汗最尊宠的大福晋手中,可谁失去了林丹汗的宠幸,谁就失去了军权。所以,直属察哈尔本部是捏在林丹汗手心的。而察哈尔万户八鄂托克的军权,被死死抓在了林丹汗亲近的叔伯子侄手中,林丹汗不能染指它们内部事务的管理。所以,林丹汗只能在可汗斡耳朵直属察哈尔本部,重建了左右翼六“固山”的战斗单位。后来,胸怀大志的林丹汗,每逢大敌当前,最喜欢手按刀柄,目光炯炯地站在了这五万嫡系蒙古铁骑的面前,声音朗朗地说:“战刀之锋刃无尘,盔甲之锃亮有光,这就是我们视死如归的直属察哈尔本部。”
  1626年8月,后金国进入皇太极时代。皇太极对于北元布下的第一枚棋子,就是要挑拨察哈尔万户中影响很大的奈曼、敖汉两个鄂托克的反正。
  天聪元年(1627年)二月,初春的草原四处秃树白雪。黄教中威望很高的乌木萨特绰尔济喇嘛,从奈曼部首领衮楚克巴图鲁、敖汉部首领岱青杜棱那儿出来,忽然把一封皇太极写给奈曼部衮楚克巴图鲁台吉的信件,不慎遗失在林丹汗的亲信手中。这封书信是这样写的:“闻尔曾与乌木萨忒绰尔济喇嘛言,欲与我国和好。如此,尔可与敖汉部岱青杜棱商议,遣一明白人来,以便计议。……尔等诚与和好,同除强暴,各保疆圉,正在此时。”
  皇太极这一支冷箭放得很准。
  林丹汗对于涉嫌通敌的奈曼、敖汉二部,态度相当强硬:要么改编入直属察哈尔本部,要么被武力解决。
  奈曼与敖汉的首领决定率部归顺后金,这在察哈尔万户的八鄂托克中掀起了一场强烈地震!
  由此,林丹汗萌生了一种“三十六计走为上”的想法。
  现代学者们分析林丹汗的西征,归纳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第一,是想恢复北元大汗在蒙古高原的宗主地位。要达到这个目的,生存是第一要素。当时察哈尔万户的游牧之地已经与强大的后金国犬齿交错。林丹汗必须先避开后金这个吞噬一切的战争机器,才有进一步发展的生存空间。其次,是经略左翼的失败。宣大口外的广袤草场(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南部的沙漠地带),本来就是蒙古大汗们传统的可汗斡耳朵之地。当年,林丹汗的太祖达赉逊库登大汗,为了躲避右翼阿勒坦汗的压力,才率领传统左翼万户东迁。现在,传统右翼的势力,自阿勒坦汗的钟金夫人逝世后即已经式微了,于是林丹汗产生了重回故地的想法。
  6
  林丹汗西征确定的第一个打击目标,是传统右翼的大小哈喇慎诸部。
  林丹汗脸色凝重地领着直属察哈尔本部为主力的十万大军,忽然以泰山压顶之势向哈喇慎部压来。
  哈喇慎部的最高统帅白洪大台吉势单力薄。慌乱中,势力单薄的白洪大台吉向两个地方投出了紧急求援的公文。一个是传统右翼三万户昔日的盟主、土默特万户中的第四代顺义王卜石兔;另一个则是在暗中操纵传统蒙古右翼政治风云的大明王朝。
  可是,两位从前讲话声音铿然的大哥在这关键的时节却不能真正地帮上白洪大台吉的忙。明朝老大这时候是天启朝的末期,朝廷上坐着一个百事不晓得的太监魏忠贤。至于那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卜石兔,这个阶段他过得其实也是挺难的。
  三娘子为蒙古鞑靼部的女首领读过蒙古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在土默特万户中,那个卫拉特蒙古人出身的阿勒坦汗钟金夫人(三娘子),曾经牵动了传统蒙古右翼政治达数十年之久。
  阿勒坦汗身后,钟金夫人曾经有过三次改嫁的传奇婚姻故事。改嫁的对象,一个比一个生猛火辣。
  钟金夫人三十三岁那年改嫁的第一个对象是阿勒坦汗的长子、六十一岁的糟老头子黄台吉。据说,当时姿媚成熟的钟金夫人,微笑着给斯男子的评价是:身长手短,相貌不堪。大约黄台吉也有点“空使美人对金樽”的愧疚吧,四年后,黄台吉一口气没接上来,即撒手人寰了。
  钟金夫人再次改嫁的对象是阿勒坦汗的长孙扯力克。三十八岁风韵渐入大佳臻境的钟金夫人,与年满五十,须发飘然的扯力克并肩而立,时人觉得还是颇具夫妻相的。
  黄台吉、扯力克两代顺义王时期,传统右翼的政治势态已呈千山寥绝的寂然。一切政治的置办,大致也受制于莺歌燕语的钟金夫人之手。
  这第四代的顺义王卜石兔是扯力克的长孙,这貌美若女子的年轻小子卜石兔与白发幡然的钟金夫人之间的婚姻一开始即遇上了障碍物。原因在于,这时钟金夫人的嫡系长孙素囊突然跃了起来,挑战卜石兔的顺义王地位。此刻,幸亏有在传统右翼中势力浸染的五路把都儿台吉,纠合了宣大、蓟州边外七十三家部落的酋长共十余万人,在钟金夫人与其长孙素囊的居所外静坐表威,坚决要求钟金夫人从速嫁给卜石兔,以利于卜石兔继承顺义王。
  此时的钟金夫人扭不过七十三家部落酋长的民意支持率。如此,年近六十、晚香袭人的钟金夫人只好违心地再嫁给了卜石兔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老境渐至的钟金夫人无端再经此一番风波,到底心意难平,不久,钟金夫人即郁闷地辞别人世了。
  卜石兔是在钟金夫人死后,才把顺义王的头衔拿到了手中。
  当时,素囊把祖母钟金夫人的大部分遗产掌握在手中。审时度势的明王朝觉得素囊这一支力量不可漠然小视,就又加封素囊的母亲大成比妓为“忠义夫人”。这样,与素囊亲近的蒙古右翼诸部也可以通过素囊母子享受到与明朝边贸互市的便利。
  卜石兔顺义王这一块金光闪闪的招牌,在数十年之后终于无可避免地衰微了。
  至林丹汗大兵压境的时刻,素囊台吉虽死,素囊的儿子习令色却又掌握了祖母大成比妓所有的遗产。
  卜石兔顺义王与习令色台吉之间关系仍然紧张。所以,当时,只有白洪大与卜石兔联手,与林丹汗的十万大军对撼。白洪大、卜石兔联军,一触即溃。白洪大台吉仅以身免,跑进后金国卜石兔顺义王退守归化城。真正的右翼哈喇慎部被林丹汗瓦解了。
  林丹汗下一个目标是卜石兔顺义王本人。
  土默特万户在它全盛的阿勒坦汗时期,兴建过两座蒙古族风情的城市。一座建于1557年,阿勒坦汗召集汉族能工巧匠,在丰州滩上为自己喜爱的钟金夫人所建造的“五塔和八座大板升”城(明史中简称板升城)。钟金夫人很喜欢大板升城那一种崛然而起的样子。她住在大板升城直到生命的结束。
  另一座则起建于1572年。阿勒坦汗完全仿照了从前元代大都的风韵,在青山、黑水的风水宝地兴建了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当时的呼和浩特城,以她妖娆多姿的“八大楼阁”与金碧辉煌的汗宫建筑,在万里草原上引起了蒙古族牧民的无限向往。
  土默特万户乃至右翼三万户的中后期,它们的政治、经济中心就集中在这两座城市中。林丹汗征服土默特万户,就是征服大板升城、归化城两座城市。
  当时,大板升城中住着卜石兔最信任的叔祖五路把都儿台吉,他当时已经很老了。可他仍然愿意为着土默特顺义王的荣誉一战。五路把都儿台吉最终死得其所。
  卜石兔则挟持着素囊的儿子习令色,住在归化城。习令色在这关键时刻举起了白旗。卜石兔顺义王只好逃到了鄂尔多斯。习令色归降后,土默特东西两哨以及丰州滩大小板升的富庶地方纷纷向林丹汗靠拢。这样,北元大汗的势力,在阔别故地八十余年之后,终于成功地卷土重来了。
  7
  林丹汗在宣大口外住了不久,广袤草场上即又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饥荒。原本草色流翠、河汊密布的游牧区,因为连续数年的“塞外霜旱冻害”,导致大片的草场返青不足,牲畜无法养活,以至畜牧业连续数年大范围减产。
  丰州滩的大小板升农业种植区是传统右翼的富庶地方,从前素有“塞上小江南”的美誉。当时,有一位游走的江南诗人曾经写到过它的清旷平明:“人言塞上苦,侬言塞上乐……时雨既降沙草肥;丁男释甲操锄犁,筚门鸡犬皆相依。”
  可是,林丹汗的大饥荒时期,连续数年的大旱灾加上瘟疫的流行,也使得这里一度沦落到了悲惨的境地。农作物颗粒无收,焦灼的大小村落中不断地有人病死。从关内出来为蒙古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族农民纷纷逃离。察哈尔林丹汗本部一时 “疲甚、饿甚、穷甚”,其人口损失颇为严重。
  林丹汗希望明朝可以赊销一点麦谷豆黍的口粮给他,助他度过眼下最危险的大饥荒。从现有史料看,因为崇祯帝与林丹汗没有建立战略伙伴的互信关系。所以,崇祯对于林丹汗的吁求始终是消极的。
  在万里天高的漠原上,但凡混成了一个人物者,大抵都会记得成吉思汗说过的一句话:“趁着敌人在危难中,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乐趣。”
  北元林丹汗败走甘肃大草滩现在,成吉思汗的子孙林丹汗正面临着他一生中最大的危难阶段。皇太极自然不肯放弃这铲除敌手的最佳时机。
  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四月,皇太极一支旗帜飘扬的十万女真、蒙古联军,气宇轩昂地越过了兴安岭。
  消息传到宣大口外,所有的察哈尔蒙古人都是饥肠辘辘的。
  面对皇太极的泱泱大军,林丹汗显然无力还手,林丹汗只能率领以可汗斡耳朵直属察哈尔本部为核心的十万之众,渡过黄河直奔鄂尔多斯万户。
  林丹汗此番西撤,虽然是无奈中的一种选择,仓促中却未到惊慌失措的程度。林丹汗在归化城的成吉思汗陵前搞了一个很大的撤军仪式。
  尽管旱情严重,早春的归化城仍然有山杏花的蓓蕾,白杨树的嫩黄叶芽在悄然地生发。微风轻拂中,萨日朗花性子最急,已经有数朵红艳硕大的花朵在栗色的光线中骄傲地摇曳着了。林丹汗登上誓坛,大声宣称自己永远是全蒙古的“林丹巴图鲁汗”。随后,林丹汗往西移动了成吉思汗之陵。
  皇太极这一支女真、蒙古联军,在路上走得也颇为辛苦。他们这一支大军分成三拨,在路上整整走了一个半月。
  皇太极未料得宣大口外的灾情竟然如此严重。等皇太极进抵归化城时,林丹汗早已经扬长而去,归化城成为了一座鸦雀无声的空城。
  进驻归化城的皇太极虽然得知林丹汗刚刚南渡了黄河,却失去了追击的雄心。粮食的缺乏,对于千里行军的女真、蒙古联军而言,已经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了。
  皇太极大军在凯旋之际,索性把堂户宏崇、房舍错落有致的归化城一把火烧了。
  1634年夏,林丹汗意外地死于一场天花病,终年四十三岁。
  皇太极征服北元林丹汗示意图林丹汗的猝死,对于蒙古抵抗后金的势力打击是毁灭性的。蒙古察哈尔本部在突然间就被抽去了主心骨,轰然一下坍塌了,没有了林丹汗的察哈尔本部真的不成个样子。
  林丹汗的三福晋苏泰太后带着林丹汗事业的继承者额尔克孔果尔额,率领察哈尔本部六固山中的核心力量哈纳土蛮固山,从百事刚起了个头的大草滩退回了鄂尔多斯万户的地盘。额尔克孔果尔额威望不足以服众。林丹汗察哈尔的其他精锐主力,诸如:大太后囊囊太后(娜木钟)、高尔图门太后、窦土蛮太后所带领的队伍纷纷作鸟兽散,以后均陆陆续续地归顺了大清皇朝。
  这样,在万里浩瀚的漠南蒙古的地理空间中,历史再一次地垂青了雄浑有志的皇太极。1636年3月,漠南蒙古十六十四十九部落首领,穿戴齐整地聚集于沈阳城,他们在黄教喇嘛的主持下,给皇太极奉上“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从而在漠南蒙古确立了皇太极的大汗的至高位置。
  8
  其实,察哈尔林丹汗倒下后,带给皇太极的惊喜并不仅仅只限于政治、经济的大层面。他的个人生活很快也将面临着一种云散日朗、人意山光的喜态。
  这是沈阳城的秋天,郊外丰饶的大豆、高粱看上去像金黄的海洋。浑河的河水正闪着光亮向前流淌。树木上鸟雀的聒噪使秋天的天空显得更加湛蓝、高渺。
  庄妃那个善解人意的大哥吴克善又进宫了。当时,庄妃正跟宫中数个年轻的庶妃结伴,凭高饶有兴趣地观望宫中鹰鹞处的奴才们熬鹰。大家指点着正在被驯鹰人“上胳臂”的那只鹰儿,或许是最名贵的“海东青”呢,也有人猜测可能是“燕松”,那紫色的胸脯与剪子似的燕尾,一定漂亮极了。
  姑姑哲哲传话:科尔沁大草原的家里来人了。庄妃立即一路小跑地来到姑姑哲哲的内宫,她很远就听到了大哥吴克善爽朗有力的笑声。
  庄妃很高兴,立即微笑着上前打招呼:大哥,你怎么来了?
  大哥吴克善逗她:怎么,做了汗王的小福晋,没事就不欢迎大哥来做客了?吴克善看见庄妃现出一种娇憨嗔怪的神色,接着又说,这一回,大哥还真有事,我又给你送来了一个人做伴了。
  兄妹俩正在拉着一些家常的话题。姑姑哲哲伴着一位年轻的蒙古族盛装女子进来了。
  那女子不做声地望着庄妃,春水盈盈地笑着。
  庄妃定睛细看,那女子竟是近十年未见面的姐姐海兰珠。呀!海兰珠姐姐呀。庄妃高兴地立即与海兰珠抱在了一起。
  姑姑哲哲脸上的表情也很高兴,她告诉庄妃:这次大哥吴克善就是专程送姐姐海兰珠入宫的。以后,她们姑侄女三人在一起,更加热闹有趣了。
  当然,随着海兰珠的到来,皇太极的个人情感生活也将更加滋润了。

http://www.xiaodoc.com/view-11783-1.html

明朝末年,明边军跟蒙古人都只是在比谁更烂而已……
原因很简单,林丹汗是自取灭亡,一味的以军事手段想统一东蒙古诸部,逼得察哈尔等投奔努尔哈赤,结果导致满洲的初期的八旗中,蒙古人超过一半。
群雄割据的时代,还是得看战略眼光的。陈友谅要是不遇上老朱,一统天下难度不大,可惜他就遇上了老朱
看了只能表示是蒙古人写的,鞑靼瓦剌都不区分,还北元270年,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