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黄岩岛事件:中国未来博弈新策略(转自环球财经,啧啧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07:36
在国际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最佳的策略是内部通过分配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稳定政治局势;外部通过经略中亚保障资源能源供给,并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分化。这样,中国就能做到“先为不可胜”,而静待美俄、美欧以及俄欧关系出现“可胜”之变化。希望黄岩岛问题能成为中国实践这一博弈策略的开始

  ■ 环球财经编委 潘亮

  在今年4月以来事态不断变化的黄岩岛中菲对峙事件中,中国政府维护本国领海领土主权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外交部始终表态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黄岩岛事态的立场。只要不出意外,黄岩岛事件最终将通过外交协商,以菲律宾主动撤离而收场。

  但是通过外交手段使菲律宾从黄岩岛主动撤离,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在本次维护南海主权的博弈中取得胜利了呢?笔者认为,不足以说明。像菲律宾这样的亚太小国之所以甘愿做美国“重返亚太”的马前卒,无非是希望如果美国的战略意图得以实现,自己也能在美国的允许下从中国身上分一杯羹,所以他才胆敢挑战中国底线。

  当前,部分受美国拉拢的亚太国家之所以没有在黄岩岛问题上明确支持菲律宾,就是因为他们对中国还心存忌惮,想看清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会有怎样的后果,然后再伺机而动。如果菲律宾因为挑战中国底线而遭受诸如国内经济受创、执政党被迫下台等重大损失,那么其他的亚太国家就会自动回归到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框架下,约束自己的行为。反之,一旦菲律宾没有因为挑战中国底线而受到任何形式的惩罚,也就意味着侵犯中国领海领土主权是一种只有风险与收益极不对等的行为,那么就算这次他主动撤离,但以后只要一有机会,菲律宾就会卷土重来,那时其他亚太诸国也将群起效仿,从此中国南海将难有宁日。

  所以,要评判我们在本次维护南海主权的博弈中是否取得胜利,首先在于菲律宾是否因为挑战中国底线而受到应有的惩罚,且惩罚的力度是否足以震慑其他亚太诸国。在维护领海领土主权方面,真正的胜利不在于经过博弈后对手知难而退,而在于对手根本不愿、不敢主动发起针对中国领海领土主权的恶性博弈。

  中美的政治对价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菲律宾之所以胆敢在南海主权问题上挑衅中国,就是因为其挑衅行为得到了美国的背书,中国要想通过外交协商的方式促使菲律宾主动撤离黄岩岛,关键就在于要让美国收回对菲律宾挑衅行为的背书。

  而通过让美国勒紧菲律宾的“缰绳”来约束菲律宾的行为,中国是一定要付出相应的政治对价的。因为,当被其锁定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中国陷入“麻烦”时,作为“生意人”国家的美国是绝不可能无条件帮助中国摆平“麻烦”的,更何况这个“麻烦”的始作俑者就是他自己。所以,要评判我们在本次维护南海主权的博弈中是否取得胜利,最关键就在于为了让美国出手压制菲律宾,我们是否付出政治对价(对价:英文为consideration,是英美合同法中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一方为换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诺,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代价或得到该种承诺的承诺——编者注)以及付出了怎样的政治对价。空军少将、本刊编委乔良将军在今年年初曾分析道:“美国在金融危机后实力受限,跟中国较量时,手里可打的牌不多。从这个角度说,南海问题是美国凭空制造出来的一个筹码,在他手里没牌可打的时候,他把南海问题变成了一张牌,如果你认可这张牌,你就得拿东西跟他交换。”

  就在美菲于华盛顿举行“2+2”磋商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美不会在南中国海主权纠纷中选边站。这一看似中立(没有明确支持菲律宾队黄岩岛主权诉求)而实际模糊(也没有承认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的立场表态,已经让美国做足了勒紧菲律宾“缰绳”的姿态,中国又可能会以什么政治对价换取了美国的这一姿态呢?

  纵观当前全球局势,笔者大胆推测,美国最想与中国进行政治利益交换的很有可能就是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正是由于之前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立场高度一致,所以巴沙尔政权才能顶住国内外各种压力,使叙利亚局势趋于缓和,并朝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然而,美国并不甘心于叙利亚问题上的受挫,因为推翻巴沙尔政权是瓦解中东什叶派政治板块的前提,而中东什叶派政治板块一旦整合成功甚至做大做强,就将大大牵制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严重削弱其“重返亚太”的战略效果。因此,如果在黄岩岛问题上能够诱使中国以改变叙利亚问题立场为条件,换取菲律宾从黄岩岛主动撤离,这对于美国而言绝对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但如此一来,中国可能会暂时平息了南海的争端,却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战略态势中陷入全面被动。

  经略中亚:构建中国的战略空间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在通过不同的手段努力摆脱经济增长停滞的局面。金融霸权型国家一方面通过印钞维护本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另一方面通过贸易保护措施,重建本国制造业。资源垄断型国家则是通过抬高资源价格,将自己在金融危机中的损失转嫁给下游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制造业国家。而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制造业国家,则承受了来自金融霸权型国家和资源垄断型国家的双重压力,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中国,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中国必须将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外需切换为内需,且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提高对外出口贸易中的科技含量而降低资源含量。要实现这样的转型,对内要完善公平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对外拓展中国的战略空间,构建稳定的资源能源供应通道,这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公平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普通劳动者收入就无法普遍性地快速增长,中国的内需就只能是空中楼阁(通过扩大投资刺激内需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但如果只有内需却没有相应的资源能源供给保障,那么刺激内需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

  所以,无论是在金融开放、推进自由贸易还是在外交军事博弈等各项对外工作、对外政策上,中国要始终围绕构建战略空间,确保资源能源供给通道的稳定与安全这一战略目标,为其服务。

  要构建战略空间,确保资源能源供给通道的稳定与安全,中国就要经略中亚。中亚五国有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又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苏联解体前,中亚五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因此美国的势力并没有渗透进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逐渐让出了他们在中亚原有的特权,各国民族精英借机快速扩展了自己在本国主权方面的政经特权。他们普遍不愿意将既得利益再拱手还给俄罗斯,因此对俄罗斯希望借助独联体重新整合欧亚政治版图的战略有相当的对抗意识。

  这就表现为,一方面中亚五国在本国大力推行伊斯兰化,尽可能地排斥俄罗斯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从外部引入其他大国的力量来制衡俄罗斯。之前,他们希望能借助欧洲的力量,欧洲也希望通过北约东扩,整合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从而修一条能够绕开俄罗斯,穿越里海直达中亚的油气管道。但随着乌克兰与格鲁吉亚国内政局的变化,再加上欧元危机爆发,欧洲暂时已无力介入中亚,这给中国在这一地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提供了大好机会。美国通过反恐战争,已经控制了阿富汗并在中亚楔入了多个军事基地,如果中国再不经略中亚,一旦美国势力完全渗透进来,我们的战略能源通道就将有被切断的危险,西部边疆的稳定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经略中亚要经济、政治齐头并进。经济上,我们可将中亚地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落地的首选,并通过国内资本市场对中亚地区实行定向开放,推进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为中亚各国实现国家工业现代化提供资本与市场。作为交换,中亚国家为中国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详细内容参见本刊2012年第3期《关于资本账户开放以及如何开放》一文)。政治上,我们要在上合组织的框架下,与俄罗斯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商,争取俄罗斯对中国经略中亚的理解与认同。

  中俄互信:中国未来战略基础

  在本届总统任期内,普京最大的政治抱负就是重新整合欧亚大陆上的政治力量,一定程度上恢复前苏联的政治规模。但是,如果俄罗斯通过独联体整合,很容易唤起那些已经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对曾经有过的集权统治的不快回忆,从而激起各国对独联体的反弹情绪。而有中国参与并发挥重要影响的上合组织,却不存在这样的历史包袱,完全可以协助俄罗斯更有效地整合欧亚大陆。这正是争取俄罗斯理解与认同中国经略中亚的政治基础。因此,维护俄罗斯对中国的政治信任,是中国经略中亚的重要保证。

  俄罗斯与中国,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油气出口国,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油气进口国,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又都被美国压制,两国本应更紧密地合作。但现实中,两国关系总是若即若离,这种微妙关系从中俄能源战略合作谈判的步履维艰上就可见一斑。这是为什么呢?

  追溯美苏争霸历史,美国当时在西线通过北约,在南线通过中东驻军,在东线通过日韩驻军,对中苏进行三面包围。但自从中苏关系破裂后,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大力拉拢中国。这也是俄罗斯始终对我们抱有戒心的最主要原因。

  在当前黄岩岛问题上,如果中国以自己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作为政治对价,换取菲律宾主动撤离,必然会加剧俄罗斯对中国的不信任感。一旦俄罗斯与中国之间产生嫌隙,美国很有可能重施故技,将从前肢解俄罗斯的策略大幅转变为拉拢俄罗斯(参见辅文)。

  当前,美国在东面通过日韩,南面通过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已完成了对中国的双向包夹,如果美国再通过阿富汗将势力渗透至中亚,或拉拢俄罗斯压制中国,那么中国就将与当年苏联一样,陷入三面被围的困境。如此一来,我们在处理黄岩岛问题上很有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到目前为止,中国处理黄岩岛问题的方式是很值得称道的,真正做到了有理、有力、有节,既展示了我们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又体现了大国风范。但是,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东南亚诸国的分化:跟那些挑衅中国的国家在经济上主动脱钩,将经济实惠更多地倾斜给愿意与中国合作的国家。

  在国际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最佳的策略是内部通过分配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稳定政治局势;外部通过经略中亚保障资源能源供给,并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分化。这样,中国就能做到“先为不可胜”,而静待美俄、美欧以及俄欧关系出现“可胜”之变化。希望黄岩岛问题能成为中国实践这一博弈策略的开始。
http://news.hexun.com/2012-06-19/142600203.html
在国际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最佳的策略是内部通过分配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稳定政治局势;外部通过经略中亚保障资源能源供给,并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分化。这样,中国就能做到“先为不可胜”,而静待美俄、美欧以及俄欧关系出现“可胜”之变化。希望黄岩岛问题能成为中国实践这一博弈策略的开始

  ■ 环球财经编委 潘亮

  在今年4月以来事态不断变化的黄岩岛中菲对峙事件中,中国政府维护本国领海领土主权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外交部始终表态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黄岩岛事态的立场。只要不出意外,黄岩岛事件最终将通过外交协商,以菲律宾主动撤离而收场。

  但是通过外交手段使菲律宾从黄岩岛主动撤离,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在本次维护南海主权的博弈中取得胜利了呢?笔者认为,不足以说明。像菲律宾这样的亚太小国之所以甘愿做美国“重返亚太”的马前卒,无非是希望如果美国的战略意图得以实现,自己也能在美国的允许下从中国身上分一杯羹,所以他才胆敢挑战中国底线。

  当前,部分受美国拉拢的亚太国家之所以没有在黄岩岛问题上明确支持菲律宾,就是因为他们对中国还心存忌惮,想看清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会有怎样的后果,然后再伺机而动。如果菲律宾因为挑战中国底线而遭受诸如国内经济受创、执政党被迫下台等重大损失,那么其他的亚太国家就会自动回归到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框架下,约束自己的行为。反之,一旦菲律宾没有因为挑战中国底线而受到任何形式的惩罚,也就意味着侵犯中国领海领土主权是一种只有风险与收益极不对等的行为,那么就算这次他主动撤离,但以后只要一有机会,菲律宾就会卷土重来,那时其他亚太诸国也将群起效仿,从此中国南海将难有宁日。

  所以,要评判我们在本次维护南海主权的博弈中是否取得胜利,首先在于菲律宾是否因为挑战中国底线而受到应有的惩罚,且惩罚的力度是否足以震慑其他亚太诸国。在维护领海领土主权方面,真正的胜利不在于经过博弈后对手知难而退,而在于对手根本不愿、不敢主动发起针对中国领海领土主权的恶性博弈。

  中美的政治对价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菲律宾之所以胆敢在南海主权问题上挑衅中国,就是因为其挑衅行为得到了美国的背书,中国要想通过外交协商的方式促使菲律宾主动撤离黄岩岛,关键就在于要让美国收回对菲律宾挑衅行为的背书。

  而通过让美国勒紧菲律宾的“缰绳”来约束菲律宾的行为,中国是一定要付出相应的政治对价的。因为,当被其锁定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中国陷入“麻烦”时,作为“生意人”国家的美国是绝不可能无条件帮助中国摆平“麻烦”的,更何况这个“麻烦”的始作俑者就是他自己。所以,要评判我们在本次维护南海主权的博弈中是否取得胜利,最关键就在于为了让美国出手压制菲律宾,我们是否付出政治对价(对价:英文为consideration,是英美合同法中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一方为换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诺,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代价或得到该种承诺的承诺——编者注)以及付出了怎样的政治对价。空军少将、本刊编委乔良将军在今年年初曾分析道:“美国在金融危机后实力受限,跟中国较量时,手里可打的牌不多。从这个角度说,南海问题是美国凭空制造出来的一个筹码,在他手里没牌可打的时候,他把南海问题变成了一张牌,如果你认可这张牌,你就得拿东西跟他交换。”

  就在美菲于华盛顿举行“2+2”磋商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美不会在南中国海主权纠纷中选边站。这一看似中立(没有明确支持菲律宾队黄岩岛主权诉求)而实际模糊(也没有承认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的立场表态,已经让美国做足了勒紧菲律宾“缰绳”的姿态,中国又可能会以什么政治对价换取了美国的这一姿态呢?

  纵观当前全球局势,笔者大胆推测,美国最想与中国进行政治利益交换的很有可能就是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正是由于之前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立场高度一致,所以巴沙尔政权才能顶住国内外各种压力,使叙利亚局势趋于缓和,并朝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然而,美国并不甘心于叙利亚问题上的受挫,因为推翻巴沙尔政权是瓦解中东什叶派政治板块的前提,而中东什叶派政治板块一旦整合成功甚至做大做强,就将大大牵制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严重削弱其“重返亚太”的战略效果。因此,如果在黄岩岛问题上能够诱使中国以改变叙利亚问题立场为条件,换取菲律宾从黄岩岛主动撤离,这对于美国而言绝对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但如此一来,中国可能会暂时平息了南海的争端,却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战略态势中陷入全面被动。

  经略中亚:构建中国的战略空间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在通过不同的手段努力摆脱经济增长停滞的局面。金融霸权型国家一方面通过印钞维护本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另一方面通过贸易保护措施,重建本国制造业。资源垄断型国家则是通过抬高资源价格,将自己在金融危机中的损失转嫁给下游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制造业国家。而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制造业国家,则承受了来自金融霸权型国家和资源垄断型国家的双重压力,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中国,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中国必须将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外需切换为内需,且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提高对外出口贸易中的科技含量而降低资源含量。要实现这样的转型,对内要完善公平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对外拓展中国的战略空间,构建稳定的资源能源供应通道,这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公平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普通劳动者收入就无法普遍性地快速增长,中国的内需就只能是空中楼阁(通过扩大投资刺激内需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但如果只有内需却没有相应的资源能源供给保障,那么刺激内需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

  所以,无论是在金融开放、推进自由贸易还是在外交军事博弈等各项对外工作、对外政策上,中国要始终围绕构建战略空间,确保资源能源供给通道的稳定与安全这一战略目标,为其服务。

  要构建战略空间,确保资源能源供给通道的稳定与安全,中国就要经略中亚。中亚五国有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又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苏联解体前,中亚五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因此美国的势力并没有渗透进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逐渐让出了他们在中亚原有的特权,各国民族精英借机快速扩展了自己在本国主权方面的政经特权。他们普遍不愿意将既得利益再拱手还给俄罗斯,因此对俄罗斯希望借助独联体重新整合欧亚政治版图的战略有相当的对抗意识。

  这就表现为,一方面中亚五国在本国大力推行伊斯兰化,尽可能地排斥俄罗斯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从外部引入其他大国的力量来制衡俄罗斯。之前,他们希望能借助欧洲的力量,欧洲也希望通过北约东扩,整合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从而修一条能够绕开俄罗斯,穿越里海直达中亚的油气管道。但随着乌克兰与格鲁吉亚国内政局的变化,再加上欧元危机爆发,欧洲暂时已无力介入中亚,这给中国在这一地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提供了大好机会。美国通过反恐战争,已经控制了阿富汗并在中亚楔入了多个军事基地,如果中国再不经略中亚,一旦美国势力完全渗透进来,我们的战略能源通道就将有被切断的危险,西部边疆的稳定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经略中亚要经济、政治齐头并进。经济上,我们可将中亚地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落地的首选,并通过国内资本市场对中亚地区实行定向开放,推进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为中亚各国实现国家工业现代化提供资本与市场。作为交换,中亚国家为中国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详细内容参见本刊2012年第3期《关于资本账户开放以及如何开放》一文)。政治上,我们要在上合组织的框架下,与俄罗斯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商,争取俄罗斯对中国经略中亚的理解与认同。

  中俄互信:中国未来战略基础

  在本届总统任期内,普京最大的政治抱负就是重新整合欧亚大陆上的政治力量,一定程度上恢复前苏联的政治规模。但是,如果俄罗斯通过独联体整合,很容易唤起那些已经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对曾经有过的集权统治的不快回忆,从而激起各国对独联体的反弹情绪。而有中国参与并发挥重要影响的上合组织,却不存在这样的历史包袱,完全可以协助俄罗斯更有效地整合欧亚大陆。这正是争取俄罗斯理解与认同中国经略中亚的政治基础。因此,维护俄罗斯对中国的政治信任,是中国经略中亚的重要保证。

  俄罗斯与中国,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油气出口国,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油气进口国,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又都被美国压制,两国本应更紧密地合作。但现实中,两国关系总是若即若离,这种微妙关系从中俄能源战略合作谈判的步履维艰上就可见一斑。这是为什么呢?

  追溯美苏争霸历史,美国当时在西线通过北约,在南线通过中东驻军,在东线通过日韩驻军,对中苏进行三面包围。但自从中苏关系破裂后,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大力拉拢中国。这也是俄罗斯始终对我们抱有戒心的最主要原因。

  在当前黄岩岛问题上,如果中国以自己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作为政治对价,换取菲律宾主动撤离,必然会加剧俄罗斯对中国的不信任感。一旦俄罗斯与中国之间产生嫌隙,美国很有可能重施故技,将从前肢解俄罗斯的策略大幅转变为拉拢俄罗斯(参见辅文)。

  当前,美国在东面通过日韩,南面通过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已完成了对中国的双向包夹,如果美国再通过阿富汗将势力渗透至中亚,或拉拢俄罗斯压制中国,那么中国就将与当年苏联一样,陷入三面被围的困境。如此一来,我们在处理黄岩岛问题上很有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到目前为止,中国处理黄岩岛问题的方式是很值得称道的,真正做到了有理、有力、有节,既展示了我们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又体现了大国风范。但是,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东南亚诸国的分化:跟那些挑衅中国的国家在经济上主动脱钩,将经济实惠更多地倾斜给愿意与中国合作的国家。

  在国际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最佳的策略是内部通过分配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稳定政治局势;外部通过经略中亚保障资源能源供给,并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分化。这样,中国就能做到“先为不可胜”,而静待美俄、美欧以及俄欧关系出现“可胜”之变化。希望黄岩岛问题能成为中国实践这一博弈策略的开始。
http://news.hexun.com/2012-06-19/142600203.html
环球还是很和我口味的,诸位轻点
黄岩岛跟叙利亚有什么关系
说的不错,不过分配改革?哼哼,想的容易,做起来难啊
黄岩岛跟叙利亚有什么关系
小哥应多看东方时事
呵呵,经济是基础啊,钱钱是保障啊
客观批评了对美国的绥靖策略,强调主观能动性,不要一味退让妥协。
“背书”啊    天天看那帮子经济学家说什么背书玩高端词汇 快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