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一至神五背后惊险时刻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4:56:24

“从神一到神五,举国欢庆的背后,似乎只有参加到研制、发射的人才知道中国航天人所面对的巨大压力和成功背后的艰辛。”黄春平说。

  神六发射之际,本报记者在东风航天城神州宾馆219房,对神一至神五载人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进行了专访。黄春平现在是神六运载火箭的顾问,虽然从一线退了下来,但是几乎所有的神六会议他都没拉下。

  黄春平向本报记者独家披露了神一到神五发生过程中遇到的危险。“航天试验是大喜大悲的试验。
”黄春平用一句话总结。人物简介

  黄春平,1938年生于福建闽侯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一到神五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是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专家,再入飞行器技术开拓者之一。先后参加9种再入飞行器和4种火箭的研制,首次实现再入飞行器的局部回收、多项升级换代和重大技术突破。神1:一颗螺丝险些坏事

  神舟一号载人火箭发射之前有两次的预演。

  火箭从技术阵地推倒到发射阵地,技术人员报告黄春平:在逃逸塔的整流罩里面有一颗螺栓断了。打开整流罩,两半螺栓静静的躺在里面,技术人员用手不用拧直接就把螺栓捡了起来。

  这让发射场的所有科学家大吃一惊,螺栓断在火箭里面,并且用手就能捡起来,这样的火箭能载人吗?这一批火箭上的所有螺栓都不能用了!

  专家组召开紧急会议,大家都认为“问题很严重”,开始查找原因。他们把螺栓镀锌的时间比航天规定的镀锌时间长一倍,按道理不可能会断,难道问题出在厂家?黄春平将电话打到厂家,厂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是百万分之十六,这个数字远远高于科学规定的百万分之三,螺栓更不会断。

  原材料化验不准确!黄春平脑海中闪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专家组也一致认为原材料的技术含量不可能这样高,他们的原材料化验不准确。黄春平给702所所长打电话,要他立即化验。化验的结果出来了,氢脆。氢分子聚集在螺栓的某一个地方,造成这处容易折断。

  专家组马上做出判断,再生产一批螺栓,不作任何表面处理,油封之后马上送到基地。这时候距离发射的时间只有三四天了。

  飞行的时间没有延缓,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载人运载火箭载着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四个大字,在震天的巨响中,打破了戈壁滩冬日清晨的沉寂,化作苍龙消失在人们的视野。神舟一号发射、飞行顺利。神2:带着11处伤痕上天

  神舟二号前一段时间一切工作都很顺利。

  2000年12月,一位操作员把地面系统两个动力插头插到挂档插头,没有人发现这个错误!直到12月31日,在火箭转移到发射地的前两天时,这一问题才被检查出来。

  不过,更严重的失误还在后面。

  2000年12月31日,总装楼70多米高的测试大门还没有打开,1231活动发射平台开动了,这好比大门没有打开,屋子里的人就往外面冲。技术人员都不知道备用电机与动力平台已经接上了,结果备用电机一开,1231活动平台就动了起来。

  “砰”的一声巨响,火箭撞在11层工作平台上。事后测量,整个火箭在原来的地方被牵扯移动430毫米,火箭被拉弯,整个火箭体顶坏了11处,一个火箭助推器被撞了一个坑。第二天是加注时间,一旦撞伤导致火箭气密性创伤,加注后的液体就会泄露,发射就会失败。

  黄春平真急了,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发射要推迟了!黄春平和刘竹生总设计师合计后,决定紧急会诊,发射日期推迟5天。

  2001年1月1日,从中午一直到晚上7点多,所有在发射场的专家都在开会。有人就说问题可能不大,黄春平立即表示了反对意见,他坚持如果仓促发射,他将不再在发射令上签字。黄春平说:“给我4天时间检查,时间到了我认为没有问题就发射。”领导同意了黄春平的意见。

  4天时间,黄春平他们写了50页的技术报告。接下来的专家组会上,刘竹生、黄春平等人依据报告详细商定,表态可以发射,出了问题他们几位负责人愿承担责任。

  2001年1月10日1时,发射推迟了5天的神舟二号升空,从发射到飞行一切顺利。神3:大起胆子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10时15分,神舟三号火箭准时发射。

  3月23日上午11时,火箭已经转运到发射基地。技术人员在做最后一次人工检查时,地面控制系统的继电器打开时灯突然不亮了。按照规定,继电器必须送回北京检查,其他人无权打开机器。但是当日下午没有兰州飞往北京的飞机。

  火箭原定25日发射,24号下午中央领导就要到了。非常紧急,难道还要像神二一样推迟发射?

  只有24日下午2点有飞机回北京,在此前必须将设备送到兰州,北京的生产厂家也必须在25日一早将设备送到兰州,这样才能保证发射准时。

  24日下午5点半,继电器被送进北京的分析中心。分析中心以分析单没有填写清楚为由拒绝打开机子检查,而晚上8点就要决定是否给火箭加注。

  “马上打开继电器,不要你们负责,我自己负责。”黄春平冲着电话说。

  有金属多余物,卡到继电器内部,严重影响了继电器的工作。分析师结果如此认定。

  “火箭上有300多个继电器,这时已无法去检查。只能自己的判断了。”凌晨5点半,黄春平拿了5份报告给曹刚川等领导汇报。黄春平越是汇报越感觉到发射成功的几率很高,就大着胆子说:“发射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虽然最后发射成功,但黄春平说,他现在想起来都还后怕。神4:火箭“穿”棉被抗低温

  2002年12月20日,大雪纷飞,发射场白茫茫一片。气象室预测的温度是零下23摄氏度,事实上当天气温已经突降到零下28摄氏度。

  发射火箭点火最重要,如果温度低于零下18摄氏度,毛细导管就有可能冻住,燃烧剂很难正常燃烧。虽然专家们是按照零下35摄氏度考核神舟四号飞船的,但黄春平认为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就不发射。“要实现飞天梦,这时候我们不能冒险。”

  另外他认为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人的工作质量相对较低,万一出现操作失误,下次发射要等到1年半之后。“我决定等个好天气。如果其他专家坚持按时发射,我不签字。会议最后决定发射推迟一天。到底明天天气会怎么样?我非常忧愁。”黄春平说。

  后来,火箭是用棉被把容易受冻的地方包起来保温。

  12月30日凌晨40分,温度零下18摄氏度,风速每秒2米,完全符合发射要求。

  神四还发生了一件事,让黄春平一夜急行800多公里路。

  早在神四进行对接实验前一天,外压系统突然发生故障。这一产品是成都厂家生产的,必须要厂家从成都把机器运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手续,黄春平选择亲自到银川机场接新的机器。下午5点半车子从基地出发,当沿着通往著名的沙尘暴源头额济纳旗的公路行走了300多公里时候,车子没油了。这是一条新修的公路,众人都不知道加油站在哪里。

  黄春平说撞撞运气吧,车子能开到哪里算哪里。转过山头看到前方似乎有灯——这是这条路上唯一的边防加油站。

  车子赶到银川正好中午12时,飞机刚好到达,晚上8时设备被带回基地。神5:发射前解决发动机问题

  神五载人运行,出了事就是人命关天。98个关键的继电器全部改换成了检查后的新机器。各种工作准确、迅速的进行着。

  发射似乎万无一失,但是黄春平没有想到,还是有一个插头插错了,应该查到闭环控制,查到了开环控制。当时谁都没检查出来。一次实验,发动机一启动,火箭像喝醉了一样啪啪的左右摇晃起来。在场的人大惊失色。

  发动机受到多大冲击?还能不能发射?神五碰到的依旧是和前几个一样的问题。一切要到检查之后再决定。

  黄春平检查后认为发射没有问题。但是西安的生产厂家要做实验证明,并且非做不可。他们也没有设备,做试验必须把新的机器从西安运送到北京,再在北京的实验室接错插头,观察对发动机的损害程度。

  黄春平约了几个人一齐打牌等待试验结果,拱猪这个游戏一直是黄春平减压的好办法。到了夜里1点多钟,911办公室的领导打电话问黄春平实验怎么样了。“我说不要问,让他们(检测员)以宽松的心情做试验,光着急没有用。结果到了凌晨2点,北京说问题解决了,证实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黄春平认为,“只要火箭一离开地面,我们就没有任何办法了,一切问题都要解决在火箭升空之前。”

  本报特派记者 曹阳采写神舟家族史:神舟一号横空出世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神舟二号全新亮相

  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

  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随着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神舟三号百折不挠

  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

  试验结果表明: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神舟四号突破历史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大纲》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由于一个O形橡胶密封圈因低温变形失效而导致的!

  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预示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神舟五号神州圆梦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

  据新华社  http://news.sohu.com/20051013/n227185148.shtml


=============================
为什么老是插头插错?不能设计成防能插错的?


“从神一到神五,举国欢庆的背后,似乎只有参加到研制、发射的人才知道中国航天人所面对的巨大压力和成功背后的艰辛。”黄春平说。

  神六发射之际,本报记者在东风航天城神州宾馆219房,对神一至神五载人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进行了专访。黄春平现在是神六运载火箭的顾问,虽然从一线退了下来,但是几乎所有的神六会议他都没拉下。

  黄春平向本报记者独家披露了神一到神五发生过程中遇到的危险。“航天试验是大喜大悲的试验。
”黄春平用一句话总结。人物简介

  黄春平,1938年生于福建闽侯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一到神五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是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专家,再入飞行器技术开拓者之一。先后参加9种再入飞行器和4种火箭的研制,首次实现再入飞行器的局部回收、多项升级换代和重大技术突破。神1:一颗螺丝险些坏事

  神舟一号载人火箭发射之前有两次的预演。

  火箭从技术阵地推倒到发射阵地,技术人员报告黄春平:在逃逸塔的整流罩里面有一颗螺栓断了。打开整流罩,两半螺栓静静的躺在里面,技术人员用手不用拧直接就把螺栓捡了起来。

  这让发射场的所有科学家大吃一惊,螺栓断在火箭里面,并且用手就能捡起来,这样的火箭能载人吗?这一批火箭上的所有螺栓都不能用了!

  专家组召开紧急会议,大家都认为“问题很严重”,开始查找原因。他们把螺栓镀锌的时间比航天规定的镀锌时间长一倍,按道理不可能会断,难道问题出在厂家?黄春平将电话打到厂家,厂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是百万分之十六,这个数字远远高于科学规定的百万分之三,螺栓更不会断。

  原材料化验不准确!黄春平脑海中闪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专家组也一致认为原材料的技术含量不可能这样高,他们的原材料化验不准确。黄春平给702所所长打电话,要他立即化验。化验的结果出来了,氢脆。氢分子聚集在螺栓的某一个地方,造成这处容易折断。

  专家组马上做出判断,再生产一批螺栓,不作任何表面处理,油封之后马上送到基地。这时候距离发射的时间只有三四天了。

  飞行的时间没有延缓,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载人运载火箭载着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四个大字,在震天的巨响中,打破了戈壁滩冬日清晨的沉寂,化作苍龙消失在人们的视野。神舟一号发射、飞行顺利。神2:带着11处伤痕上天

  神舟二号前一段时间一切工作都很顺利。

  2000年12月,一位操作员把地面系统两个动力插头插到挂档插头,没有人发现这个错误!直到12月31日,在火箭转移到发射地的前两天时,这一问题才被检查出来。

  不过,更严重的失误还在后面。

  2000年12月31日,总装楼70多米高的测试大门还没有打开,1231活动发射平台开动了,这好比大门没有打开,屋子里的人就往外面冲。技术人员都不知道备用电机与动力平台已经接上了,结果备用电机一开,1231活动平台就动了起来。

  “砰”的一声巨响,火箭撞在11层工作平台上。事后测量,整个火箭在原来的地方被牵扯移动430毫米,火箭被拉弯,整个火箭体顶坏了11处,一个火箭助推器被撞了一个坑。第二天是加注时间,一旦撞伤导致火箭气密性创伤,加注后的液体就会泄露,发射就会失败。

  黄春平真急了,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发射要推迟了!黄春平和刘竹生总设计师合计后,决定紧急会诊,发射日期推迟5天。

  2001年1月1日,从中午一直到晚上7点多,所有在发射场的专家都在开会。有人就说问题可能不大,黄春平立即表示了反对意见,他坚持如果仓促发射,他将不再在发射令上签字。黄春平说:“给我4天时间检查,时间到了我认为没有问题就发射。”领导同意了黄春平的意见。

  4天时间,黄春平他们写了50页的技术报告。接下来的专家组会上,刘竹生、黄春平等人依据报告详细商定,表态可以发射,出了问题他们几位负责人愿承担责任。

  2001年1月10日1时,发射推迟了5天的神舟二号升空,从发射到飞行一切顺利。神3:大起胆子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10时15分,神舟三号火箭准时发射。

  3月23日上午11时,火箭已经转运到发射基地。技术人员在做最后一次人工检查时,地面控制系统的继电器打开时灯突然不亮了。按照规定,继电器必须送回北京检查,其他人无权打开机器。但是当日下午没有兰州飞往北京的飞机。

  火箭原定25日发射,24号下午中央领导就要到了。非常紧急,难道还要像神二一样推迟发射?

  只有24日下午2点有飞机回北京,在此前必须将设备送到兰州,北京的生产厂家也必须在25日一早将设备送到兰州,这样才能保证发射准时。

  24日下午5点半,继电器被送进北京的分析中心。分析中心以分析单没有填写清楚为由拒绝打开机子检查,而晚上8点就要决定是否给火箭加注。

  “马上打开继电器,不要你们负责,我自己负责。”黄春平冲着电话说。

  有金属多余物,卡到继电器内部,严重影响了继电器的工作。分析师结果如此认定。

  “火箭上有300多个继电器,这时已无法去检查。只能自己的判断了。”凌晨5点半,黄春平拿了5份报告给曹刚川等领导汇报。黄春平越是汇报越感觉到发射成功的几率很高,就大着胆子说:“发射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虽然最后发射成功,但黄春平说,他现在想起来都还后怕。神4:火箭“穿”棉被抗低温

  2002年12月20日,大雪纷飞,发射场白茫茫一片。气象室预测的温度是零下23摄氏度,事实上当天气温已经突降到零下28摄氏度。

  发射火箭点火最重要,如果温度低于零下18摄氏度,毛细导管就有可能冻住,燃烧剂很难正常燃烧。虽然专家们是按照零下35摄氏度考核神舟四号飞船的,但黄春平认为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就不发射。“要实现飞天梦,这时候我们不能冒险。”

  另外他认为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人的工作质量相对较低,万一出现操作失误,下次发射要等到1年半之后。“我决定等个好天气。如果其他专家坚持按时发射,我不签字。会议最后决定发射推迟一天。到底明天天气会怎么样?我非常忧愁。”黄春平说。

  后来,火箭是用棉被把容易受冻的地方包起来保温。

  12月30日凌晨40分,温度零下18摄氏度,风速每秒2米,完全符合发射要求。

  神四还发生了一件事,让黄春平一夜急行800多公里路。

  早在神四进行对接实验前一天,外压系统突然发生故障。这一产品是成都厂家生产的,必须要厂家从成都把机器运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手续,黄春平选择亲自到银川机场接新的机器。下午5点半车子从基地出发,当沿着通往著名的沙尘暴源头额济纳旗的公路行走了300多公里时候,车子没油了。这是一条新修的公路,众人都不知道加油站在哪里。

  黄春平说撞撞运气吧,车子能开到哪里算哪里。转过山头看到前方似乎有灯——这是这条路上唯一的边防加油站。

  车子赶到银川正好中午12时,飞机刚好到达,晚上8时设备被带回基地。神5:发射前解决发动机问题

  神五载人运行,出了事就是人命关天。98个关键的继电器全部改换成了检查后的新机器。各种工作准确、迅速的进行着。

  发射似乎万无一失,但是黄春平没有想到,还是有一个插头插错了,应该查到闭环控制,查到了开环控制。当时谁都没检查出来。一次实验,发动机一启动,火箭像喝醉了一样啪啪的左右摇晃起来。在场的人大惊失色。

  发动机受到多大冲击?还能不能发射?神五碰到的依旧是和前几个一样的问题。一切要到检查之后再决定。

  黄春平检查后认为发射没有问题。但是西安的生产厂家要做实验证明,并且非做不可。他们也没有设备,做试验必须把新的机器从西安运送到北京,再在北京的实验室接错插头,观察对发动机的损害程度。

  黄春平约了几个人一齐打牌等待试验结果,拱猪这个游戏一直是黄春平减压的好办法。到了夜里1点多钟,911办公室的领导打电话问黄春平实验怎么样了。“我说不要问,让他们(检测员)以宽松的心情做试验,光着急没有用。结果到了凌晨2点,北京说问题解决了,证实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黄春平认为,“只要火箭一离开地面,我们就没有任何办法了,一切问题都要解决在火箭升空之前。”

  本报特派记者 曹阳采写神舟家族史:神舟一号横空出世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神舟二号全新亮相

  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

  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随着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神舟三号百折不挠

  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

  试验结果表明: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神舟四号突破历史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大纲》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由于一个O形橡胶密封圈因低温变形失效而导致的!

  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预示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神舟五号神州圆梦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

  据新华社  http://news.sohu.com/20051013/n227185148.shtml


=============================
为什么老是插头插错?不能设计成防能插错的?

太可怕了。。。。。
的确,多次看都是接头接错什么的...这个不应该啊
接头不能做防插错设计吗?或者用颜色来区分?
必须用科学的组织方法杜绝什么接头搞错之类低级乌龙.这也是核心高科技啊!
这是设计水准的问题,继电器问题,插头问题,多余物问题表明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还缺乏严谨细到致的精神,国外的产品在这方面面高不止一个档次。就像说明书这个产品,别人都写得清楚细致。把使用中涉及到的问题全部都讲清楚了。
我们跟别人还有很大的差距,不服不行。特别是中国人做事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缺乏创新精神,做出来的产品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改进!全社会都如此,国内企业连做个接触器都做不好。
其实插头很好解决,插头塑料直接用不同颜色表示,有缺口对照,模仿CPU插槽。插头模具直接刻字。也就是说这个插头是什么,对应接口也可以这么搞,两个名字不对,缺口方向也不对,这样就插不上去。
垫圈都做不好。

费曼先生用一杯冰水就在国会演示了垫圈在低温下失效的问题,挑战者号就是这么变成大烟花的,草菅人命啊!!!那一飞船可都是洋大人。
古龙水 发表于 2012-7-4 19:22
做事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缺乏创新精神,做出来的产品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改进!全社会都如此,国内企业连做 ...
洋鬼子出问题不是我们犯低级错误的借口,国外已经有血的教训,而从神1到神5,连续出现插头插错之类的问题,我们更应该从产品设计制造、人员岗位责任奖惩、内部组织管理各个方面反思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来一句“洋大人都会出错,我们这算什么?”

这文看下来,管理是个大问题,比如那个开门的问题,应该有严格的操作规程的。怎么回事?
不过也不排除记者搏眼球,故意把最吓人的写出来。
如果插头是类似跳线的作用,不同状态用不同的插接,防反插设计挡不住人犯错
这是设计水准的问题,继电器问题,插头问题,多余物问题表明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还缺乏严谨细到致的精神,国外的产品在这方面面高不止一个档次。就像说明书这个产品,别人都写得清楚细致。把使用中涉及到的问题全部都讲清楚  非工业化社会所为
这贴看着真恐怖,感觉工艺上问题很大啊,怎么总是各种小错误。
这么说我们全是靠运气的?
记者也混乱。什么是螺栓断了不用拧就能捡起来?百万分之16的单位是什么?“厂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是百万分之十六,这个数字远远高于科学规定的百万分之三,螺栓更不会断。”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一般的,高出10倍以上才称为“远大于”,“远高于”
怎么说的全是运气好的原因一样。
庚霧江 发表于 2012-7-4 07:00
这文看下来,管理是个大问题,比如那个开门的问题,应该有严格的操作规程的。怎么回事?
不过也不 ...
别说科技人员,就说那些记者,做事马虎,单位数字图片全错,一点考证精神也没有,哪怕是上网搜一下
全国上下都是这种浮躁
神二到底咋直直砸下来的,有没有什么报道能说清楚?
如果这些低级错误发生在大跃进、六七十年代,还可以原谅,因为缺乏工业文化与职业素养的积累,从领导干部到技术人员到一线工人还不能对科研生产的客观规律有一个清醒的共识。

但是,这些事放在21世纪,就难以谅解了。这都是军迷都知道的低级常识
ligand 发表于 2012-7-5 16:14
如果这些低级错误发生在大跃进、六七十年代,还可以原谅,因为缺乏工业文化与职业素养的积累,从领导干部到 ...
说老实话,我对这篇报道存疑。一是因为里面的技术人员so unprofessional,连一个小工程都不可能充斥这种事情;二是我知道作科技类报道的记者多么极品,我本科参加过的一个项目登过报,稿子充满常识性错误,语气夸张地要命,把我们写成一群狂妄的白痴
云此最吉 发表于 2012-7-5 16:37
说老实话,我对这篇报道存疑。一是因为里面的技术人员so unprofessional,连一个小工程都不可能充斥这种事 ...
或许这个才是最接近事实的说法。说到素质低下,妓者排倒数第二,公知排倒数第一。
目前能查到的其它比较重要的事件有
神一 初样电性船临时上天;返回舱陀螺故障拆大底;返回时遭遇指令无法注入
神二 发射前火箭被撞;在轨时返回舱泄压;返回时伞绳断裂,摔坏返回舱
神三 飞船全体队伍撤场,更换某个批次的穿舱插头
神四 发射遭遇低温
神五 为保安全更换新的缓冲发动机和缓冲座椅;发射后遭遇强烈POGO振动
神六 生产厂家将惯性平台的俯仰和偏航通道标错
后来建立了全程多媒体记录,连打包好的元器件都要打开拍照,建立数据库。
这都是怎么搞的,看来这些事以后还会发生啊。
长2设计太原始了,测试人员都快累死了。
真不容易啊
真是惊心动魄呀。
电脑上都是防呆借口 插错这样的太低级了
wyhluck 发表于 2012-7-8 15:35
电脑上都是防呆借口 插错这样的太低级了
弄一个防呆接口不难,但弄一个符合航天标准的防呆接口可不容易。
另外,防呆接口杜绝不了引线接错的问题。
miliamlau 发表于 2012-7-8 16:07
弄一个防呆接口不难,但弄一个符合航天标准的防呆接口可不容易。
另外,防呆接口杜绝不了引线接错的问题 ...
嗯,我觉得对这么复杂的大系统,靠简单的物理防呆设计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可否考虑用ip寻址技术,所有插头都额外接通ip总线,自带mac位址。这样,初始制造会增加点成本,但是自动检测可以节省多少人力啊。可靠性和反应时间更是大幅度提高。
2000年12月31日,总装楼70多米高的测试大门还没有打开,1231活动发射平台开动了,这好比大门没有打开,屋子里的人就往外面冲。技术人员都不知道备用电机与动力平台已经接上了,结果备用电机一开,1231活动平台就动了起来。
跑长途车到半路也没油了。

这样的低级错误也会犯啊?
看这文章给人的印象是管理太差了,感觉和印度有得一拼。

mmgm 发表于 2012-7-8 16:53
嗯,我觉得对这么复杂的大系统,靠简单的物理防呆设计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可否考虑用ip寻址技术,所有 ...
自带MAC,绑定吗?
TA60312 发表于 2012-7-9 12:50
自带MAC,绑定吗?
可以这么理解吧。实际上,检测程序最终汇总,可以把各插头的状态直观地图示出来。并把有逻辑关系的部件框在一起。有依赖关系的插头、开关不处于预定状态,则整个功能框就是红色闪动的,并且锁定不能启动。
ZEOMENANG 发表于 2012-7-4 17:42
这是设计水准的问题,继电器问题,插头问题,多余物问题表明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还缺乏严谨细到致的精神,国 ...
是呀,这么差的水平才100%发射成功,要是能做到MD那样的水平,早就1000%成功了
miliamlau 发表于 2012-7-5 21:45
目前能查到的其它比较重要的事件有
神一 初样电性船临时上天;返回舱陀螺故障拆大底;返回时遭遇指令无法注 ...
知道神二,砸下来的
知道神四,发射前半小时升温

有没有揭密纪录片阿
miliamlau 发表于 2012-7-5 21:45
目前能查到的其它比较重要的事件有
神一 初样电性船临时上天;返回舱陀螺故障拆大底;返回时遭遇指令无法注 ...
拜托,神二是返回时自动切伞太早,不是伞绳断裂。之后为了防止这种意外,改成手动切伞了
其实MD牛叉的地方,就是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很好,比如潜射的三叉戟,发射那么多次了都成功。
cnnetspy2000 发表于 2012-7-9 18:48
拜托,神二是返回时自动切伞太早,不是伞绳断裂。之后为了防止这种意外,改成手动切伞了
乃忘了我此前的这个观点被大神一通乱批。说伞绳是在几种过载叠加的时候拉断的,断端和切割的不同。
miliamlau 发表于 2012-7-9 23:31
乃忘了我此前的这个观点被大神一通乱批。说伞绳是在几种过载叠加的时候拉断的,断端和切割的不同。
大神都是“嘘嘘”,官方才是“嗯嗯”:D 【拟声】
miliamlau 发表于 2012-7-9 23:31
乃忘了我此前的这个观点被大神一通乱批。说伞绳是在几种过载叠加的时候拉断的,断端和切割的不同。
这个问题详见我以前发的 帖子 球形锁加工的问题
插头这应该是长二原始设计问题,但是神舟也出现插错,确实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