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民间应允许中国适度腐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26:38
网易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新闻网页 2012-05-30 09:01:25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http://news.163.com/12/0530/09/82O8I9GK0001124J.html
核心提示:日前,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探讨中国反腐问题。该评论旁征博引,称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腐败,民主也无助于腐败问题解决。并称中国“腐败痛苦感”突出是因为腐败跟为人民服务的官方政治道德深入人心有关。文章呼吁民间要理解中国的适度腐败,不要举国坠入痛苦的迷茫。

铁道部原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昨天被宣布开除党籍,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一消息再次触动了公众关于腐败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从全国范围看,腐败官员落马的消息的确不断冒出,给人贪腐者“前赴后继”之感。没少抓,但像是抓不完。这究竟怎么回事?

中国显然处于腐败的高发期,彻底根治腐败的条件目前不具备。有人说,只要“民主”了,腐败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然而这种看法是天真的。亚洲有很多“民主国家”,如印尼、菲律宾、印度等,腐败都比中国严重得多。但中国很可能是当前亚洲“腐败痛苦感”最突出的国家。

这跟中国“为人民服务”的官方政治道德在全社会深入人心有关。但现实是,市场经济冲击了它的落实,敷衍甚至背叛它的官员从各种制度的缝隙中不断漏出。中国是全球化很深入的国家,发达国家廉洁的高标准已被中国公众见识,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下的信息强行压缩在中国舆论场上,痛苦和纠结因此无法释怀。

腐败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关键要控制到民众允许的程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中国来说尤其困难。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实行高薪养廉,美国的参选者很多是富人,一般人当了官后积累名望和人脉,卸官后可以通过各种“旋转门”把这些积累全变成现金捞回来。而这些路在中国都是死的。

给官员大规模提薪,中国舆论断不会接受。官员退下来后一转身利用影响和人脉赚大钱,制度就不允许。让富豪们去当官,更让人觉得“变味”。中国官员的法定工资很低,一些地方官员的福利常常通过“潜规则”实现。

整个中国社会现在都有些“潜规则化”,医生、教师这些涉及公共福利的行业也在流行“潜规则”,很多人的法定收入不高,但有“灰色收入”。

哪里是“潜规则”的边界,这点并不清楚。这也是当前腐败案较多,而且有些是“窝案”的原因之一。民间流行“法不责众”的说法,一旦有哪个官员相信了此说,并且以为“别人和自己一样”时,他就已经十分危险了。

必须对腐败分子进行严厉查处,决不姑息,这可以极大增加腐败的风险和成本,起到必要的震慑作用。官方必须以减少腐败作为吏治的最大目标。

民间须坚决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官方推进反腐败的动力。但民间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国无法在现阶段彻底压制腐败的现实性和客观性,不举国一起坠入痛苦的迷茫。


写这些话,决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反腐败是不重要的、可以拖延的。相反,我们认为反腐败确应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它也是整个国家的共同追求。

然而我们认为,反腐败不完全是能够“反”出来的,也不完全是能够“改”出来的,它同时需要“发展”帮助解决。它既是腐败官员自身的问题,也是制度的问题,但又不仅仅是。它还是中国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问题。

反腐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攻坚战,但它的胜利同时取决于其他战场上对各种障碍的肃清。中国不会是其他方面很落后,唯独官员们很清廉的国家。即使一时是,也持久不了。反腐败是中国的突破口,但这个国家最终只能“综合前进”。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http://www.huanqiu.com )网易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新闻网页 2012-05-30 09:01:25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http://news.163.com/12/0530/09/82O8I9GK0001124J.html
核心提示:日前,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探讨中国反腐问题。该评论旁征博引,称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腐败,民主也无助于腐败问题解决。并称中国“腐败痛苦感”突出是因为腐败跟为人民服务的官方政治道德深入人心有关。文章呼吁民间要理解中国的适度腐败,不要举国坠入痛苦的迷茫。

铁道部原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昨天被宣布开除党籍,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一消息再次触动了公众关于腐败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从全国范围看,腐败官员落马的消息的确不断冒出,给人贪腐者“前赴后继”之感。没少抓,但像是抓不完。这究竟怎么回事?

中国显然处于腐败的高发期,彻底根治腐败的条件目前不具备。有人说,只要“民主”了,腐败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然而这种看法是天真的。亚洲有很多“民主国家”,如印尼、菲律宾、印度等,腐败都比中国严重得多。但中国很可能是当前亚洲“腐败痛苦感”最突出的国家。

这跟中国“为人民服务”的官方政治道德在全社会深入人心有关。但现实是,市场经济冲击了它的落实,敷衍甚至背叛它的官员从各种制度的缝隙中不断漏出。中国是全球化很深入的国家,发达国家廉洁的高标准已被中国公众见识,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下的信息强行压缩在中国舆论场上,痛苦和纠结因此无法释怀。

腐败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关键要控制到民众允许的程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中国来说尤其困难。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实行高薪养廉,美国的参选者很多是富人,一般人当了官后积累名望和人脉,卸官后可以通过各种“旋转门”把这些积累全变成现金捞回来。而这些路在中国都是死的。

给官员大规模提薪,中国舆论断不会接受。官员退下来后一转身利用影响和人脉赚大钱,制度就不允许。让富豪们去当官,更让人觉得“变味”。中国官员的法定工资很低,一些地方官员的福利常常通过“潜规则”实现。

整个中国社会现在都有些“潜规则化”,医生、教师这些涉及公共福利的行业也在流行“潜规则”,很多人的法定收入不高,但有“灰色收入”。

哪里是“潜规则”的边界,这点并不清楚。这也是当前腐败案较多,而且有些是“窝案”的原因之一。民间流行“法不责众”的说法,一旦有哪个官员相信了此说,并且以为“别人和自己一样”时,他就已经十分危险了。

必须对腐败分子进行严厉查处,决不姑息,这可以极大增加腐败的风险和成本,起到必要的震慑作用。官方必须以减少腐败作为吏治的最大目标。

民间须坚决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官方推进反腐败的动力。但民间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国无法在现阶段彻底压制腐败的现实性和客观性,不举国一起坠入痛苦的迷茫。


写这些话,决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反腐败是不重要的、可以拖延的。相反,我们认为反腐败确应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它也是整个国家的共同追求。

然而我们认为,反腐败不完全是能够“反”出来的,也不完全是能够“改”出来的,它同时需要“发展”帮助解决。它既是腐败官员自身的问题,也是制度的问题,但又不仅仅是。它还是中国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问题。

反腐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攻坚战,但它的胜利同时取决于其他战场上对各种障碍的肃清。中国不会是其他方面很落后,唯独官员们很清廉的国家。即使一时是,也持久不了。反腐败是中国的突破口,但这个国家最终只能“综合前进”。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http://www.huanqiu.com )
2012-5-30 10:25 上传

反腐要坚决
腐败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关键要控制到民众允许的程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中国来说尤其困难。


对了

坏球时报他哥日人民报也发话了



人民日报:不能把“腐败”概念扩大化

来源:人民日报  2012年05月28日 08:17    【字体:大  中  小】  【 关闭 】


  “腐败”一词,如今无处不见。“反腐倡廉”几乎年年高居于全国两会召开时的“网民最关心的问题”前列,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时不时轻松调侃,“今晚不做饭了,咱们出去‘腐败’一下?”

  在“腐败”一词丰富多彩的运用中,一个现象却不能“轻松”:在人们认知社会问题时,“腐败”正出现概念的误用与泛化,并模糊着、误导着人们对当前腐败情况的客观准确判断。

  考诸近年来腐败指称的泛化,“腐败”仿佛成了一个筐。用化学药剂“化了妆的水果蔬菜”,对人体健康有害,有人撰文斥之“也是一种腐败”;一些地方寄送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夹带了某种指定“银行卡”和“手机卡”,网友戏称“趁喜打劫”,“还是一种腐败”,大有把社会上一切不良不正、不真不美现象归之为“腐败”的趋势,这显然是把腐败扩大化了。

  同时,在认知公共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行为时,也有扩大化现象。“也是一种腐败”几乎成了对“腐败”推衍扩容的惯常逻辑,其前置的“主语”更是非常广泛:消极不作为、慵懒不尽责,是“腐败”;决策失误、奢侈浪费,也是“腐败”;文山会海、简历造假、浮夸政绩,还是“腐败”。沾了点边的,毫无干系的,只要有前因和苗头的,全部装进“腐败”这只筐里。批评看似火力很猛,实则目标失了准心。

  无论是从我国反腐败的实际任务还是从约定俗成的国际共识看,“腐败”指的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动机、方式与后果,都有较为明确的界定。这些“真正的腐败”,对人民群众利益、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损害是严重的,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对此,中央历来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甚至把腐败问题上升到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既借鉴反腐的国际先进经验,也积极探索形成自己的反腐制度框架。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高中级干部的大案要案,更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一查到底。国际社会逐年提高中国的清廉指数,而公众也从中感受到中央反腐倡廉、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把腐败扩大化,非但不能更坚决地反腐,相反,却容易模糊真正的反腐败目标,造成腐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免”的虚幻社会认知。如果把任何不良不正现象都归为腐败,按反腐的运作规律去清除,反腐重心势必会发生偏离,干部群众思想可能会产生混乱,某些真正的腐败分子可能被“避重就轻”,被人忽略;同时,反腐败的真正成果这个“分子”再大,也容易淹没在泛化的腐败认知这个“分母”里。当社会对腐败形成泛化的虚幻认知后,人们又会觉得腐败现象花样百出、腐败问题无可救药,从而思想消极、信心丧失,影响社会心理基础,而这种认知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健康心态的培育

  不把腐败扩大化,当然不是要放任那些不良不正不真不美的现象和行为。什么事都需要一码归一码,弄清是什么症才能用什么药。把一般病当绝症治、把甲种病当乙种病治,明显有悖医理常识,这个道理在社会领域也是一样。是不良现象还是不正之风,是道德失范还是违法乱纪,区分清楚了性质,再去对症下药,才能既不误判形势,又有利于治“病”。



——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在蓝字这一句,正告首陀罗们,你们看到的都是“虚幻社会认知”:D:D



对了

坏球时报他哥日人民报也发话了



人民日报:不能把“腐败”概念扩大化

来源:人民日报  2012年05月28日 08:17    【字体:大  中  小】  【 关闭 】


  “腐败”一词,如今无处不见。“反腐倡廉”几乎年年高居于全国两会召开时的“网民最关心的问题”前列,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时不时轻松调侃,“今晚不做饭了,咱们出去‘腐败’一下?”

  在“腐败”一词丰富多彩的运用中,一个现象却不能“轻松”:在人们认知社会问题时,“腐败”正出现概念的误用与泛化,并模糊着、误导着人们对当前腐败情况的客观准确判断。

  考诸近年来腐败指称的泛化,“腐败”仿佛成了一个筐。用化学药剂“化了妆的水果蔬菜”,对人体健康有害,有人撰文斥之“也是一种腐败”;一些地方寄送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夹带了某种指定“银行卡”和“手机卡”,网友戏称“趁喜打劫”,“还是一种腐败”,大有把社会上一切不良不正、不真不美现象归之为“腐败”的趋势,这显然是把腐败扩大化了。

  同时,在认知公共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行为时,也有扩大化现象。“也是一种腐败”几乎成了对“腐败”推衍扩容的惯常逻辑,其前置的“主语”更是非常广泛:消极不作为、慵懒不尽责,是“腐败”;决策失误、奢侈浪费,也是“腐败”;文山会海、简历造假、浮夸政绩,还是“腐败”。沾了点边的,毫无干系的,只要有前因和苗头的,全部装进“腐败”这只筐里。批评看似火力很猛,实则目标失了准心。

  无论是从我国反腐败的实际任务还是从约定俗成的国际共识看,“腐败”指的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动机、方式与后果,都有较为明确的界定。这些“真正的腐败”,对人民群众利益、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损害是严重的,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对此,中央历来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甚至把腐败问题上升到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既借鉴反腐的国际先进经验,也积极探索形成自己的反腐制度框架。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高中级干部的大案要案,更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一查到底。国际社会逐年提高中国的清廉指数,而公众也从中感受到中央反腐倡廉、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把腐败扩大化,非但不能更坚决地反腐,相反,却容易模糊真正的反腐败目标,造成腐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免”的虚幻社会认知。如果把任何不良不正现象都归为腐败,按反腐的运作规律去清除,反腐重心势必会发生偏离,干部群众思想可能会产生混乱,某些真正的腐败分子可能被“避重就轻”,被人忽略;同时,反腐败的真正成果这个“分子”再大,也容易淹没在泛化的腐败认知这个“分母”里。当社会对腐败形成泛化的虚幻认知后,人们又会觉得腐败现象花样百出、腐败问题无可救药,从而思想消极、信心丧失,影响社会心理基础,而这种认知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健康心态的培育

  不把腐败扩大化,当然不是要放任那些不良不正不真不美的现象和行为。什么事都需要一码归一码,弄清是什么症才能用什么药。把一般病当绝症治、把甲种病当乙种病治,明显有悖医理常识,这个道理在社会领域也是一样。是不良现象还是不正之风,是道德失范还是违法乱纪,区分清楚了性质,再去对症下药,才能既不误判形势,又有利于治“病”。



——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在蓝字这一句,正告首陀罗们,你们看到的都是“虚幻社会认知”:D:D



用化学药剂“化了妆的水果蔬菜”,对人体健康有害,有人撰文斥之“也是一种腐败”
——毒食品,监管部门无作为,官商勾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官就是商,商就是官,以权谋私,充当保护伞。人民日报说:“这,不是腐败。”


一些地方寄送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夹带了某种指定“银行卡”和“手机卡”,网友戏称“趁喜打劫”,“还是一种腐败”
——在任何情况下,吃拿卡要,公器私用,甚至刻意模糊相关标准和规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当事人不能得到惩罚。人民日报说:“这,不是腐败。”


大有把社会上一切不良不正、不真不美现象归之为“腐败”的趋势
——腐败本身就不是一个法律名词。我国法律没有“腐败罪”。 本身就是一个用来形容一种现象的词汇,又何谈是否“扩大化”,是否“误导群众”?


用化学药剂“化了妆的水果蔬菜”,对人体健康有害,有人撰文斥之“也是一种腐败”
——毒食品,监管部门无作为,官商勾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官就是商,商就是官,以权谋私,充当保护伞。人民日报说:“这,不是腐败。”


一些地方寄送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夹带了某种指定“银行卡”和“手机卡”,网友戏称“趁喜打劫”,“还是一种腐败”
——在任何情况下,吃拿卡要,公器私用,甚至刻意模糊相关标准和规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当事人不能得到惩罚。人民日报说:“这,不是腐败。”


大有把社会上一切不良不正、不真不美现象归之为“腐败”的趋势
——腐败本身就不是一个法律名词。我国法律没有“腐败罪”。 本身就是一个用来形容一种现象的词汇,又何谈是否“扩大化”,是否“误导群众”?


网易很龌蹉,二楼的材料来的太早了。弄得歌幽只咳嗽了三声。


网易很龌蹉,二楼的材料来的太早了。弄得歌幽只咳嗽了三声。
这不,日人民报正诲人不倦地教育我们不能觉得腐败现象花样百出、腐败问题无可救药呢,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就来了:D:D


山东世界级超大金矿遭倒卖 或暗藏集体腐败行为
http://lt.cjdby.net/thread-1391027-1-1.html

惊悚的标题党啊。
网易这标题党 也太无耻了吧!
估计快要整治标题党了。
允许适度的腐败。
允许适度的卖国。
允许适度的贪污。
允许适度的杀人。
允许适度的枉法。
允许适度的私刑。
允许适度的黑社会。
允许适度的卖淫。
允许适度的强奸。
允许适度的奸幼。
允许适度的吸毒。
允许适度的无耻。
允许适度的仰望。
允许适度的。。。。。。

现在根本不是允许不允许的问题。而是非法太多的问题。
环球时报还有它的爹日人民报的思维逻辑模式很惊栗,不愧是特殊材料做成的
人民日报那篇报道也太无耻了,太赤裸裸了吧
吃相这么难看?
陆地天空海洋 发表于 2012-5-30 10:26
网易,你这标题能改的再惊悚点吗?人家环球时报什么时候说过“应允许中国适度腐败?”
是惊悚得无以复加。
环球时报和人民日报的文章说的都有道理,问题在于一些类人体可是不讲道理的,人家只看文章出处。
少谈些主义 多做点事情吧

风掣红旗 发表于 2012-5-30 13:38
环球时报和人民日报的文章说的都有道理,问题在于一些类人体可是不讲道理的,人家只看文章出处。


某些人只看文章本身,这是吃货

要做到不光看文章出处,还看文章作者的真面目。写文章的人是焦裕禄,那么我们支持。写文章的人老婆取外国姓,儿子上外国学,那我们就嘲笑之

比如说这个坏球时报的胡锡进吧,他的真面目就暴露不止一次了



对了,收到我 2012-5-17 17:32 给你发的短信没有? ;P;P



风掣红旗 发表于 2012-5-30 13:38
环球时报和人民日报的文章说的都有道理,问题在于一些类人体可是不讲道理的,人家只看文章出处。


某些人只看文章本身,这是吃货

要做到不光看文章出处,还看文章作者的真面目。写文章的人是焦裕禄,那么我们支持。写文章的人老婆取外国姓,儿子上外国学,那我们就嘲笑之

比如说这个坏球时报的胡锡进吧,他的真面目就暴露不止一次了

胡锡进评方励之.jpg (248.24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5-30 15:24 上传



对了,收到我 2012-5-17 17:32 给你发的短信没有? ;P;P


对于腐败要零容忍,奋斗一生反腐败,网易这次好样的
腐败绝不能适度容忍,容忍就意味着合法化,这是亡国之道也,对于任何腐败容忍都要坚决打到,这样国家才能生存,才能更好的发展
2012-5-30 15:57 上传

太赤裸裸了吧
断腕 发表于 2012-5-30 15:58
哈哈,环球自己的标题?
万物心中起,风动帆动,都是心动
发达国家廉洁的高标准已被中国公众见识,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下的信息强行压缩在中国舆论场上,痛苦和纠结因此无法释怀。”

2012-5-30 16:43 上传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2-5-30 16:43
环球报总编胡锡进今天义正词严地批评腾讯乱改社论标题;but很不幸新时代的刁民太难管,不止会截图还知道有 ...
这个打脸利器啊,LS一群人被打脸.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2-5-30 16:43
环球报总编胡锡进今天义正词严地批评腾讯乱改社论标题;but很不幸新时代的刁民太难管,不止会截图还知道有 ...
人民网的采编系统自动转载了门户网站的链接而已。
newcity 发表于 2012-5-30 16:47
这个打脸利器啊,LS一群人被打脸.
昨天《环球时报》的社论在报纸上白纸黑字写着呢。要我拍下来给你看不?
温良恭捡让 发表于 2012-5-30 16:54
昨天《环球时报》的社论在报纸上白纸黑字写着呢。要我拍下来给你看不?
你看看歌幽的截图,环球网自己网站上的标题都是"民间应允许中国适度腐败".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2-5-30 15:20
某些人只看文章本身,这是吃货

要做到不光看文章出处,还看文章作者的真面目。写文章的人是焦裕禄, ...


  有意思,看来评价正确与否是要对人不对事啊。我就不信焦裕禄的观点就一定对就一定值得大家支持。哪怕大混蛋说的也不都是混话。按你的逻辑,文章不能只看本身对错,还要看是谁写的,老夫子的就好,秦桧笔下的就一定要嘲笑。何况下笔之人仅仅是因为老婆取外国姓、儿子上外国学就成秦桧了?人本身都是复杂的,某些人从很符合人家惯常思路的话中“发现”了人家的所谓“真面目”,还真好意思把“吃货”的帽子往别人头上扣?



对了,我不太关心那位正在接受专案组审查的先生是否能够管好家人,对于政治家应该以政治家的标准来评价。既然腐败不好消除,贪腐而有用之人还是胜于德行高尚的废物的。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2-5-30 15:20
某些人只看文章本身,这是吃货

要做到不光看文章出处,还看文章作者的真面目。写文章的人是焦裕禄, ...


  有意思,看来评价正确与否是要对人不对事啊。我就不信焦裕禄的观点就一定对就一定值得大家支持。哪怕大混蛋说的也不都是混话。按你的逻辑,文章不能只看本身对错,还要看是谁写的,老夫子的就好,秦桧笔下的就一定要嘲笑。何况下笔之人仅仅是因为老婆取外国姓、儿子上外国学就成秦桧了?人本身都是复杂的,某些人从很符合人家惯常思路的话中“发现”了人家的所谓“真面目”,还真好意思把“吃货”的帽子往别人头上扣?



对了,我不太关心那位正在接受专案组审查的先生是否能够管好家人,对于政治家应该以政治家的标准来评价。既然腐败不好消除,贪腐而有用之人还是胜于德行高尚的废物的。
newcity 发表于 2012-5-30 16:56
你看看歌幽的截图,环球网自己网站上的标题都是"民间应允许中国适度腐败".

你等一会儿,我把昨天《环球时报》白纸黑字的文章传上来让你看。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2-5-30 11:00
用化学药剂“化了妆的水果蔬菜”,对人体健康有害,有人撰文斥之“也是一种腐败”
——毒食品,监管部门无 ...
有朋友买车 没几天 那种夹生普通话电话就来 号牌 姓名 购车价格 信息说的全全的,说要办理购车退税,若是老年人肯定上当了, 其实我觉得这种信息泄露不算腐败 只是一种巧合罢了:D 不能认为是骗子的责任 明明是群众贪图小便宜 是对贪婪的惩罚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2-5-30 16:43
环球报总编胡锡进今天义正词严地批评腾讯乱改社论标题;but很不幸新时代的刁民太难管,不止会截图还知道有 ...
你4楼的发言,本可以再深入一点探讨,让我们膜拜一下大教授的理论高水平。

可惜,你更愿意把时间花在扒材料上。
{:3_95:}:dizzy:
建议有关部门赶紧制定腐败适度的实施细则,大家遵照执行。
2012-5-30 19:11 上传

喉舌不好当吧,乖,党妈给块糖吃
EFEFEF 发表于 2012-5-30 19:01
建议有关部门赶紧制定腐败适度的实施细则,大家遵照执行。
细则就是 多发MIMI图 少转国家事 把你认为不平恶劣之事 当做世间应该之事即可


腐败是现象和结果,不是原因。
没有找到腐败的根由,反什么反。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12-5-30 16:43
环球报总编胡锡进今天义正词严地批评腾讯乱改社论标题;but很不幸新时代的刁民太难管,不止会截图还知道有 ...
对环(混)球时报这种娱乐版报纸发表的那些娱乐性社论,我们看了笑笑就行,如果你认真对待,那你就输了。这种娱乐性报纸经常发一些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莫名其妙的娱乐性文章,误导国民,真不愧是 日人民报的好兄弟啊。环(混)球时报的总编胡锡进这个胡总编经常在那总胡编啊。;P
咋不提 均贫富
网易 篡改文章和标题不是第一次 至于标题为什么要改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粪坑就是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