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废李严的幕后推手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1:36:39


      一说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人们就会想起诸葛亮。这位集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于一身的蜀汉丞相。被后世人尊为忠臣良相道德的楷模。但也有不少人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认为诸葛亮为了独揽大权废掉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魏延之死也多少与他脱不了关系。到底这两件事与诸葛亮有没有关系,一直被后人推崇道德高尚的大忠臣诸葛亮是不是幕后推手呢?我也不知道,我想即使是在当时也未必有明白人。那只能从一些史料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了。

    李严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据《三国志》记载:“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江表传》中记载:“严少为郡职吏,用情深刻,苟利其身,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可以看出李严很有才干,从基层做起。但乡里谚语说李严的性格只能顺着他,不能倒着他,就像身上长着鳞甲一样。李严是荆州人,先跟着刘表,后来投了刘璋。刘备从荆州入蜀后又降了刘备。同是荆州出身,这也可能是刘备看重李严的原因之一。刘备托孤诸葛亮,李严,二人一正一副又都出自荆州。刘使君可谓用心良苦呀~!

     李严从先主后,一见面刘备就封他为裨将军,平定蜀中后又封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李严为兴业将军,诸葛亮是军师将军。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李严仍为兴业将军,而诸葛亮进为丞相,拜录尚书事,寻领司隶校尉。222年刘备诏李严入永安宫迁任尚书令,223年刘备托孤,李严为尚书令加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惜字如金,蜀汉的官职比较乱又无明确记载。李严的官职尚书令加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一笔带过。给人的感觉就是诸葛亮主政,李严主管军事。但事实并不如此。想象一下,先主刘备是信任李严?还是更信任诸葛亮呢?很明显刘备更信任跟着他一起发家的诸葛亮,不可能把军权交给算是东州集团的荆州人李严。所以只加封为中都护给了个虚衔。没有加封将军号。这点可以参考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诸葛瞻的官职是行都护,次中都护一级。但诸葛瞻是行都护卫将军衔。而且刘备让李严留镇永安。身为尚书令却被先主安排在与东吴的一线战场,远离政治中心,这是为什么?若是先主安排李严制衡诸葛亮,为何不把他安排在政治中心成都呢?若是安排在外制衡为何又不给兵权?想要“清君侧”得有实力才行。先主并不糊涂,托孤时当着李严面说给诸葛亮的那番话到底是给谁听的?一石二鸟,先主心里很明白,这蜀汉的政权打的是他们老刘家的旗号,只有他们姓刘的人坐江山才能维持住那些想维持正统,心系汉室的人。要想抗衡强魏,东吴,只能举着刘家大旗。诸葛亮心里清楚~!刘备对诸葛亮还是很信任的,考虑到东州集团的那些人,刘备选择了出自荆州的李严为副,但是刘备不放心给了个很高的虚衔并安排在永安。刘备的后事安排其实是在调和内部权力的关系,维稳才是第一。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关系不能破裂,这样才能联合益州土著集团,镇住那些益州土著大姓。但核心是以荆州集团为主,既然诸葛亮心里清楚,李严也是个明白人。

    建兴四年(公元226年)李严迁前将军,建兴五年屯江州。八年迁升骠骑将军,领江州军两万督军汉中。《三国志》载:“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让李严入丞相幕府成为诸葛亮的幕僚,是夺权的开始。这个观点是错的,署府和丞相幕府是两码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在我另一个帖子《随笔三国之 三国时期的精锐部队及军事编制》中有过详细提及。拿魏国来说大司马,骠骑,车骑,卫将军。四征,四镇将军可持节加都督开幕府。四安四平及四品杂号将军则开设官署。李严身为中都护是有自己官署的。建兴五年李严屯兵江州,护军陈到驻守永安,陈到就归中都护署府统属。胡三省就曾注解:蜀置左、右、中三都护。署府事,属“汉中留府”事也。所以应该是李严的中都护署府代理丞相府政务。而且李严虽离开江州,但是他的儿子李丰却代任江州都督,督统诸军。李严的实力并没有削减,反而增强。据《华阳国志》记载:“严初求以五郡为巴州,书告亮,言魏大臣陈群、司马懿并开府,”李严要求划出五个郡归巴州,并写信给诸葛亮,说魏国大臣陈群,司马懿都开幕府,自己也要开府。要五郡归巴州这个暂且不说,李严要求开府,这个要求看似也不为过。同为辅政大臣蜀汉政权的二把手,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最后李严得到的是中都护署府代行丞相府政事。儿子李丰代江州都督督军。有人说这是诸葛亮不愿分权。但是李严已经代行丞相府事了,其实已经是部分权力被分了。诸葛亮在前线,李严实则是后方的一把手了。这不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这更不是先主刘备想要的结果。更加不是诸葛亮身后所代表的荆州集团想要的结果。即使诸葛亮愿意分权,但诸葛亮身后的荆州集团未必愿意。诸葛亮不光是荆州集团的形象代言人,还是整个蜀汉政权的总舵手。他要让各个集团围绕在后主刘禅的旗帜下,这样蜀汉才能生存。诸葛亮若是不能容李严,何必苦等了九年。
   
     李严是在运粮问题上出事的,看现有史料上的记载主要就是运粮不济,欺上瞒下。诸葛亮上表后主出示一些与李严往来的书信等一些证据。有人就怀疑为何李严要欺瞒为何还留下这么多把柄,以李严的精明不该如此呀~!有人怀疑是伪造的,诸葛亮借此除掉李严独揽大权。但是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李严为此喊冤,诸葛亮死后李严为此还感慨今后不能复用病发而亡。李严的儿子李丰官至朱提太守,直到蜀亡其后人也未提及李严是否被冤。那些以前与李严同属东州集团的同僚也没有一个提出异议的。相反在弹劾李严的时候各股势力的人都有,而且很多都是中都护的官属。李严做了八年的中都护,却被自己手下的一帮人联合弹劾。这是为什么?难道不该从自身找找原因吗?做了这么多年的二把手连一些替自己说话的小弟都没有,可悲呀~!李严~!“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诸葛亮一死,朝中竟无人愿意启用李严,难怪李严如此悲愤。李严性自矜高,“难可狎,李鳞甲。”陈震也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李严与同僚不善沟通,又不亲近关心下属。接受不了别人的观点,任何事都要顺着他的意思。李严缺乏官场上的政治手腕和人际关系,自己又难以接受别人的意见。李严在担任犍为太守时就听不进功曹杨洪的意见,杨洪愤而辞官。在担任中都护,江州都督时不愿与护军辅匡等年龄地位与他稍差的将领来往。属下牙门将王冲与李严有些冲突为李严所疾恨,怕被报复转而降魏任乐陵太守。李严难以与他人共事,性格上的缺陷,缺乏官场上必要的人际关系。触碰了先主刘备制定的底线。这些或许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一说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人们就会想起诸葛亮。这位集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于一身的蜀汉丞相。被后世人尊为忠臣良相道德的楷模。但也有不少人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认为诸葛亮为了独揽大权废掉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魏延之死也多少与他脱不了关系。到底这两件事与诸葛亮有没有关系,一直被后人推崇道德高尚的大忠臣诸葛亮是不是幕后推手呢?我也不知道,我想即使是在当时也未必有明白人。那只能从一些史料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了。

    李严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据《三国志》记载:“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江表传》中记载:“严少为郡职吏,用情深刻,苟利其身,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可以看出李严很有才干,从基层做起。但乡里谚语说李严的性格只能顺着他,不能倒着他,就像身上长着鳞甲一样。李严是荆州人,先跟着刘表,后来投了刘璋。刘备从荆州入蜀后又降了刘备。同是荆州出身,这也可能是刘备看重李严的原因之一。刘备托孤诸葛亮,李严,二人一正一副又都出自荆州。刘使君可谓用心良苦呀~!

     李严从先主后,一见面刘备就封他为裨将军,平定蜀中后又封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李严为兴业将军,诸葛亮是军师将军。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李严仍为兴业将军,而诸葛亮进为丞相,拜录尚书事,寻领司隶校尉。222年刘备诏李严入永安宫迁任尚书令,223年刘备托孤,李严为尚书令加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惜字如金,蜀汉的官职比较乱又无明确记载。李严的官职尚书令加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一笔带过。给人的感觉就是诸葛亮主政,李严主管军事。但事实并不如此。想象一下,先主刘备是信任李严?还是更信任诸葛亮呢?很明显刘备更信任跟着他一起发家的诸葛亮,不可能把军权交给算是东州集团的荆州人李严。所以只加封为中都护给了个虚衔。没有加封将军号。这点可以参考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诸葛瞻的官职是行都护,次中都护一级。但诸葛瞻是行都护卫将军衔。而且刘备让李严留镇永安。身为尚书令却被先主安排在与东吴的一线战场,远离政治中心,这是为什么?若是先主安排李严制衡诸葛亮,为何不把他安排在政治中心成都呢?若是安排在外制衡为何又不给兵权?想要“清君侧”得有实力才行。先主并不糊涂,托孤时当着李严面说给诸葛亮的那番话到底是给谁听的?一石二鸟,先主心里很明白,这蜀汉的政权打的是他们老刘家的旗号,只有他们姓刘的人坐江山才能维持住那些想维持正统,心系汉室的人。要想抗衡强魏,东吴,只能举着刘家大旗。诸葛亮心里清楚~!刘备对诸葛亮还是很信任的,考虑到东州集团的那些人,刘备选择了出自荆州的李严为副,但是刘备不放心给了个很高的虚衔并安排在永安。刘备的后事安排其实是在调和内部权力的关系,维稳才是第一。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关系不能破裂,这样才能联合益州土著集团,镇住那些益州土著大姓。但核心是以荆州集团为主,既然诸葛亮心里清楚,李严也是个明白人。

    建兴四年(公元226年)李严迁前将军,建兴五年屯江州。八年迁升骠骑将军,领江州军两万督军汉中。《三国志》载:“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让李严入丞相幕府成为诸葛亮的幕僚,是夺权的开始。这个观点是错的,署府和丞相幕府是两码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在我另一个帖子《随笔三国之 三国时期的精锐部队及军事编制》中有过详细提及。拿魏国来说大司马,骠骑,车骑,卫将军。四征,四镇将军可持节加都督开幕府。四安四平及四品杂号将军则开设官署。李严身为中都护是有自己官署的。建兴五年李严屯兵江州,护军陈到驻守永安,陈到就归中都护署府统属。胡三省就曾注解:蜀置左、右、中三都护。署府事,属“汉中留府”事也。所以应该是李严的中都护署府代理丞相府政务。而且李严虽离开江州,但是他的儿子李丰却代任江州都督,督统诸军。李严的实力并没有削减,反而增强。据《华阳国志》记载:“严初求以五郡为巴州,书告亮,言魏大臣陈群、司马懿并开府,”李严要求划出五个郡归巴州,并写信给诸葛亮,说魏国大臣陈群,司马懿都开幕府,自己也要开府。要五郡归巴州这个暂且不说,李严要求开府,这个要求看似也不为过。同为辅政大臣蜀汉政权的二把手,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最后李严得到的是中都护署府代行丞相府政事。儿子李丰代江州都督督军。有人说这是诸葛亮不愿分权。但是李严已经代行丞相府事了,其实已经是部分权力被分了。诸葛亮在前线,李严实则是后方的一把手了。这不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这更不是先主刘备想要的结果。更加不是诸葛亮身后所代表的荆州集团想要的结果。即使诸葛亮愿意分权,但诸葛亮身后的荆州集团未必愿意。诸葛亮不光是荆州集团的形象代言人,还是整个蜀汉政权的总舵手。他要让各个集团围绕在后主刘禅的旗帜下,这样蜀汉才能生存。诸葛亮若是不能容李严,何必苦等了九年。
   
     李严是在运粮问题上出事的,看现有史料上的记载主要就是运粮不济,欺上瞒下。诸葛亮上表后主出示一些与李严往来的书信等一些证据。有人就怀疑为何李严要欺瞒为何还留下这么多把柄,以李严的精明不该如此呀~!有人怀疑是伪造的,诸葛亮借此除掉李严独揽大权。但是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李严为此喊冤,诸葛亮死后李严为此还感慨今后不能复用病发而亡。李严的儿子李丰官至朱提太守,直到蜀亡其后人也未提及李严是否被冤。那些以前与李严同属东州集团的同僚也没有一个提出异议的。相反在弹劾李严的时候各股势力的人都有,而且很多都是中都护的官属。李严做了八年的中都护,却被自己手下的一帮人联合弹劾。这是为什么?难道不该从自身找找原因吗?做了这么多年的二把手连一些替自己说话的小弟都没有,可悲呀~!李严~!“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诸葛亮一死,朝中竟无人愿意启用李严,难怪李严如此悲愤。李严性自矜高,“难可狎,李鳞甲。”陈震也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李严与同僚不善沟通,又不亲近关心下属。接受不了别人的观点,任何事都要顺着他的意思。李严缺乏官场上的政治手腕和人际关系,自己又难以接受别人的意见。李严在担任犍为太守时就听不进功曹杨洪的意见,杨洪愤而辞官。在担任中都护,江州都督时不愿与护军辅匡等年龄地位与他稍差的将领来往。属下牙门将王冲与李严有些冲突为李严所疾恨,怕被报复转而降魏任乐陵太守。李严难以与他人共事,性格上的缺陷,缺乏官场上必要的人际关系。触碰了先主刘备制定的底线。这些或许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小李肥刀对三国的研究全面而深入,俺是非常佩服的。蜀汉没有官修史书,陈寿又语焉不详,很多事情只能根据现有史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李严的事情,我一直觉得有疑点,主要是因为这一段: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这一段,活生生描写出一个心怀叵测而举止拙劣的坏心眼笨蛋形象。可是,李严是这样的人么?
    李严“少为郡职吏,以才幹称。荆州牧刘表使历诸郡县......刘璋以为成都令,复有能名....成都既定,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从这些记载看,李严是个行政军事都非常出众的人才,不管是资历还是能力,相对于同时期诸葛亮的经历,一点也不逊色。
    诸葛亮自己都说了。李严“部分如流,趋舍罔滞”。
    这样一个历经郡县职位,当机立断,屡建战功的李严,跟运粮奇案中的李严,是一个人么?反正我是不相信。李严对诸葛亮有想法,两人有矛盾,很有可能。但是李严要以诸葛亮为对手并陷害之的话,绝对不会采取那样笨拙的方法,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既然我得出了李严运粮案有莫须有的可能,那么制造这个冤案的只能是诸葛亮了,《废李严表》里署名的,大部分都是诸葛亮的心肝宝贝。
    废李严后,诸葛亮还给他儿子李丰写信,说让李严认错,李丰要跟着蒋琬好好混,将来还有机会。我记得诸葛亮对处分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这样做过。这个也是疑点,是在忽悠当事人,堵他们的嘴。

    李严在章武之前,就是辅汉将军了,军衔在诸葛亮的军师将军之上。尚书令的时候,也是辅汉将军衔。
   

    至于李严为什么一直呆在江州,那是先主的遗诏“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很显然,李严是先主遗令的军队总司令。诸葛亮在成都搞行政,而军队的指挥权放在永安。为什么这样做呢?《华阳国志》载刘备十一月生病,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就反了。《诸葛亮传》“南中诸郡,并皆叛乱”。可以推测,先主对夷陵大败后的形势是非常悲观的,设置行政军事两个中心,以备不虞的意思有没有?

    政治力超群的诸葛亮迅速稳定住了成都的形势,后来逐步搞掉李严,这就是后话了。看跟李严同传的那几位,哪一位是反叛了的?哪一位的死跟诸葛亮没有关系?要说搞政治,蜀汉还真没有一个人是诸葛亮的对手。

      小李肥刀对三国的研究全面而深入,俺是非常佩服的。蜀汉没有官修史书,陈寿又语焉不详,很多事情只能根据现有史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李严的事情,我一直觉得有疑点,主要是因为这一段: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这一段,活生生描写出一个心怀叵测而举止拙劣的坏心眼笨蛋形象。可是,李严是这样的人么?
    李严“少为郡职吏,以才幹称。荆州牧刘表使历诸郡县......刘璋以为成都令,复有能名....成都既定,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从这些记载看,李严是个行政军事都非常出众的人才,不管是资历还是能力,相对于同时期诸葛亮的经历,一点也不逊色。
    诸葛亮自己都说了。李严“部分如流,趋舍罔滞”。
    这样一个历经郡县职位,当机立断,屡建战功的李严,跟运粮奇案中的李严,是一个人么?反正我是不相信。李严对诸葛亮有想法,两人有矛盾,很有可能。但是李严要以诸葛亮为对手并陷害之的话,绝对不会采取那样笨拙的方法,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既然我得出了李严运粮案有莫须有的可能,那么制造这个冤案的只能是诸葛亮了,《废李严表》里署名的,大部分都是诸葛亮的心肝宝贝。
    废李严后,诸葛亮还给他儿子李丰写信,说让李严认错,李丰要跟着蒋琬好好混,将来还有机会。我记得诸葛亮对处分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这样做过。这个也是疑点,是在忽悠当事人,堵他们的嘴。

    李严在章武之前,就是辅汉将军了,军衔在诸葛亮的军师将军之上。尚书令的时候,也是辅汉将军衔。
   

    至于李严为什么一直呆在江州,那是先主的遗诏“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很显然,李严是先主遗令的军队总司令。诸葛亮在成都搞行政,而军队的指挥权放在永安。为什么这样做呢?《华阳国志》载刘备十一月生病,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就反了。《诸葛亮传》“南中诸郡,并皆叛乱”。可以推测,先主对夷陵大败后的形势是非常悲观的,设置行政军事两个中心,以备不虞的意思有没有?

    政治力超群的诸葛亮迅速稳定住了成都的形势,后来逐步搞掉李严,这就是后话了。看跟李严同传的那几位,哪一位是反叛了的?哪一位的死跟诸葛亮没有关系?要说搞政治,蜀汉还真没有一个人是诸葛亮的对手。


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在同一个章节就是因为性质相同。
其实这事情也可以倒过来看,蜀汉的中央官员们在诸葛亮同志的影响下,连个真正的谋反之人都没有产生,性质最恶劣的也就是打嘴炮(当然,在封建社会,有些嘴炮也是死罪)。

当然,地方上的影响力就有限了。

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在同一个章节就是因为性质相同。
其实这事情也可以倒过来看,蜀汉的中央官员们在诸葛亮同志的影响下,连个真正的谋反之人都没有产生,性质最恶劣的也就是打嘴炮(当然,在封建社会,有些嘴炮也是死罪)。

当然,地方上的影响力就有限了。
      首先,我并不认为诸葛亮是什么坏人,相反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政治家。既然是政治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用些手段,除掉一些阻碍他实现政治抱负的人,无可厚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其次,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这几位,除了杨仪是诸葛亮的人之外,其他都是先主的的老部下,而非诸葛亮的嫡系。杨仪其实就是除掉魏延的垫脚石,杨仪的被废,怨他自己没有体会诸葛亮的意思,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诸葛亮去世后的安排看,除掉魏延显然是诸葛亮的意思。至于为什么这么干,我认为魏延的战略战术跟诸葛亮是不一样的,诸葛亮身后的安排,早先是马谡,然后是蒋琬,很清楚。魏延实际上形成了对诸葛亮安排后事的障碍。魏延的地位是先主一手安排的,而且魏延的表现也名副其实,从法理上道义上,诸葛亮都没有拿掉他的理由。早年刘琰杨仪等人跟魏延的矛盾,说不定背后就是诸葛亮的的御下之术。
    最后,我还是觉得诸葛亮作为了不起的政治家,用些手段,很正常。参见本朝太祖。呵呵。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2-4-5 10:13
小李肥刀对三国的研究全面而深入,俺是非常佩服的。蜀汉没有官修史书,陈寿又语焉不详,很多事情只能 ...
李严在先主托孤前应该是兴业将军,《先主传》中李严也是以兴业将军官职上书刘备进汉中王的。《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也记载李严官拜兴业将军。辅汉将军在《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和《三国志》都有提及的是张裔,建兴六年张裔加辅汉将军,领丞相府长史。蜀汉官职军师将军在辅汉将军,兴业将军之上。比诸葛亮军师将军高一级的是糜竺安汉将军。
刘备托孤,李严挂的就是个虚衔。刘备称王称帝时,不就给与李严出身相似同为东州集团的许靖一个大虚衔。许靖董和要是不死,托孤能轮的上李严吗?李严虽有才干有军事能力,但在政治上与许靖相比就显得很不成熟。李严被废是蜀汉政权的一个大案,从上书到被废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替李严说话的,即使诸葛亮死后也没有一人替李严平反喊冤的。与李严出身差不多的邓芝也上书李严有罪。上述的这些人杨仪(丞相长史)\樊歧(丞相从事中郎)二人算是丞相府的,其余大部都算是李严的下属。李鳞甲的政治头脑可见一般。李严在政治手腕上表现拙劣也就不奇怪了,李严是个干吏但不是政治家。


     建安二十三年李严加辅汉将军。
   我查到的蜀汉辅汉将军有三位,李严第一,张裔第二,姜维第三。我说辅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上就是糜竺的例子,糜竺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上,辅汉将军应该是跟安汉将军平级的,我找不出处,但是从类似的将军号上猜测,既然蜀汉带“汉”字的将军号只有这两个,那么安汉将军辅汉将军应该是平级的。
    又,《孙乾传》:"先主定益州,乾自从事中郎为秉忠将军,见礼次麋竺,与简雍同等。"《简雍传》:"拜雍为昭德将军。从这个可以看出,蜀汉秉忠将军、昭德将军是次于安汉将军的,但是这几位追随先主的时间差不多,军衔虽有高下之分,但应该是紧邻的。诸葛亮作为军师将军署理左将军府事,虽然是实权,但是军衔不应该高于糜竺孙乾简雍几位先主老兄弟。所以我认为,蜀汉杂号将军的最高级别就是安汉辅汉两个将军号。

    不知小李肥刀大人的军师将军军衔在辅汉将军之上的说法何来,望赐教。

    没人喊冤不一定就是铁案的证据。
    我认为李严运粮奇案是冤案的依据就是此案太不寻常,不是李严这样资历能力的人干出来的傻事。李严再没有政治头脑,也不会一边告诉诸葛亮没粮了,一边告诉后主粮食没事,而且把前后手书交给对手做把柄。这哪里是陷害诸葛亮啊,简直是自投罗网。别说李严这样的军政人才,一个普通小流氓,脑子也比这好使。如果运粮案真是李严的问题,我只能说雄才大略知人善任的先主瞎了眼。
    案件出来后,众臣都在《废李严表》署名,只能反映出支持诸葛亮的多支持李严的少,并不能说明此案的公允。而且如果说先主托孤的时候,永安还有军权而成都只有乱象的话,到了建兴九年,成都已经是毫无异议的国家政治军事中心了,众臣选择倒向谁,是很清楚的事情。

     建安二十三年李严加辅汉将军。
   我查到的蜀汉辅汉将军有三位,李严第一,张裔第二,姜维第三。我说辅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上就是糜竺的例子,糜竺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上,辅汉将军应该是跟安汉将军平级的,我找不出处,但是从类似的将军号上猜测,既然蜀汉带“汉”字的将军号只有这两个,那么安汉将军辅汉将军应该是平级的。
    又,《孙乾传》:"先主定益州,乾自从事中郎为秉忠将军,见礼次麋竺,与简雍同等。"《简雍传》:"拜雍为昭德将军。从这个可以看出,蜀汉秉忠将军、昭德将军是次于安汉将军的,但是这几位追随先主的时间差不多,军衔虽有高下之分,但应该是紧邻的。诸葛亮作为军师将军署理左将军府事,虽然是实权,但是军衔不应该高于糜竺孙乾简雍几位先主老兄弟。所以我认为,蜀汉杂号将军的最高级别就是安汉辅汉两个将军号。

    不知小李肥刀大人的军师将军军衔在辅汉将军之上的说法何来,望赐教。

    没人喊冤不一定就是铁案的证据。
    我认为李严运粮奇案是冤案的依据就是此案太不寻常,不是李严这样资历能力的人干出来的傻事。李严再没有政治头脑,也不会一边告诉诸葛亮没粮了,一边告诉后主粮食没事,而且把前后手书交给对手做把柄。这哪里是陷害诸葛亮啊,简直是自投罗网。别说李严这样的军政人才,一个普通小流氓,脑子也比这好使。如果运粮案真是李严的问题,我只能说雄才大略知人善任的先主瞎了眼。
    案件出来后,众臣都在《废李严表》署名,只能反映出支持诸葛亮的多支持李严的少,并不能说明此案的公允。而且如果说先主托孤的时候,永安还有军权而成都只有乱象的话,到了建兴九年,成都已经是毫无异议的国家政治军事中心了,众臣选择倒向谁,是很清楚的事情。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2-4-5 16:53
建安二十三年李严加辅汉将军。
   我查到的蜀汉辅汉将军有三位,李严第一,张裔第二,姜维第三。我说 ...


这位仁兄就有点强加孔明之罪了,连当事人都没跳出来喊冤,一系列证据俱在,算得上铁案,你凭一个莫须有就要给人翻案恐怕太过了吧,何况要按楼上所说蜀中大部分官员都支持诸葛亮,那他略施手段就至少可以把李严轻松架空,那么牺牲一次耗费无数兵马钱粮而且战况至少不处于下风的北伐就为了陷害自己的一个下级,又怎么能说得通?
大概楼上看官场斗之类的东西太多了,运粮案本来就不是什么陷害诸葛亮的手段,李严也并没有用这个事情攻击诸葛亮,前方在打仗,他就是没有办法把足够的军粮送到前线,,除了多方搪塞推诿又能怎么办,你可以说是因为诸葛亮的北伐不切实际,不顾及客观条件导致李严的困境,但当国策已定,北伐已进行到当中的时候出了这个事情,李严失职之罪无可辩驳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夸张太多是事实,但眼下很多人逆反心理太重,老是要把诸葛亮变成千古奸臣就有点让人不可理喻了,作为传统文化中贤相与君子的代表人物之一,诸葛亮一生实在无可置喙,他礼制僭越了吗?他擅行废立了吗?他剑履上殿,朝拜不名了吗?他身加九锡,裂土称王了吗?仅凭猜测揣度去评论一个人恐怕配不上客观二字吧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2-4-5 16:53
建安二十三年李严加辅汉将军。
   我查到的蜀汉辅汉将军有三位,李严第一,张裔第二,姜维第三。我说 ...


这位仁兄就有点强加孔明之罪了,连当事人都没跳出来喊冤,一系列证据俱在,算得上铁案,你凭一个莫须有就要给人翻案恐怕太过了吧,何况要按楼上所说蜀中大部分官员都支持诸葛亮,那他略施手段就至少可以把李严轻松架空,那么牺牲一次耗费无数兵马钱粮而且战况至少不处于下风的北伐就为了陷害自己的一个下级,又怎么能说得通?
大概楼上看官场斗之类的东西太多了,运粮案本来就不是什么陷害诸葛亮的手段,李严也并没有用这个事情攻击诸葛亮,前方在打仗,他就是没有办法把足够的军粮送到前线,,除了多方搪塞推诿又能怎么办,你可以说是因为诸葛亮的北伐不切实际,不顾及客观条件导致李严的困境,但当国策已定,北伐已进行到当中的时候出了这个事情,李严失职之罪无可辩驳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夸张太多是事实,但眼下很多人逆反心理太重,老是要把诸葛亮变成千古奸臣就有点让人不可理喻了,作为传统文化中贤相与君子的代表人物之一,诸葛亮一生实在无可置喙,他礼制僭越了吗?他擅行废立了吗?他剑履上殿,朝拜不名了吗?他身加九锡,裂土称王了吗?仅凭猜测揣度去评论一个人恐怕配不上客观二字吧


1:楼主你这个小心大字报,如果你还在,能改就改了吧

2:李严,老家荆州,又在荆州跟过刘表,应当跟黄书有接触,有一定政治基础。后来比黄书早到益州,在益州有一定人脉,在初入益州时可以为黄书、诸葛亮所倚重。但是应当注意,该人由楼主提到的,有一定性格缺陷(类似于关羽,把人不放在眼里,恃才傲物)。

3:先主传还是法正传提到刚入益州未拿下汉中时,益州很乱,杀人都不能令行禁止。后来拿下汉中后形式好转,稳定一阵。再后来黄书兵败夷陵,又有人蠢蠢欲动。

这时需要人镇场。诸葛亮与先主都是后来者,一时半会不顶用。需要依赖益州土著或者早于黄书诸葛的荆州集团。益州土著需要防止做大,最好的人选须出自荆州。

当时荆州集团受用的人,截止章武二年,最高的应当就是李严,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有治权有军权,有才干有能力,出身好资历高。所以章武三年,拜尚书令+中都护,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阿斗。建兴元年假节,授光禄勋,封都乡侯。建兴四年,进前将军,移镇江州,筑大城,手底下有陈到这样的货色。建兴8年,进骠骑将军,给2万小兵进驻汉中,儿子李丰江州都督,督军。

说句题外的,楼主提到的,中都护虚衔,我个人意见是不是全虚,手里肯定有兵的。第一,李严传说统内外军事,至少有战略决策权。第二,留镇永安,永安作为战略支撑点,肯定要有兵。李严作为永安最大的官,必然有兵权。

至此,夷陵战败后成都的控制权一半在黄书手里,另一半被李严和来回跑路的诸葛亮拿着:
诸葛亮是作为政治基础存在的,以起到延续黄书的政治生命至阿斗能独立撑起家业为止。
李严则是以作为中间人调和矛盾为主要作用,以极端情况下率兵勤王为次要作用(实际上作用有限,我想当时更加倚重的可能是赵云……)。

4:我们看建兴8年之前,李严一步一步高升,符合被黄书和诸葛亮利用的条件。但是,具体来看,可以看出李严兴废的脉络:

在雍闿等反叛前,李严曾经作书6封,直达雍闿。但是人家不鸟他,直接回书1封:如今有三个天子,我头晕。可见其调和矛盾的作用日趋下降。

另外,建兴4年移镇江州,手底下有个牙门将叫王冲,由于被李严迫害,怕死投降了魏国(具体时间未注明)。说明当时的李严在步步高升后膨胀了,同时也说明李严的江州管的地盘大,东西多,绝对是有军权的。那么,在没有其他资料说到江州之后给军权,可以得出结论:李严移镇江州前在永安,也一定是有军权的。

在掌握实权后,李严开始膨胀:劝诸葛亮加九锡进位称王,要求分江州一带置巴州,自认刺史。同时手底下挤走小弟,跟同僚关系不睦。楼主都提到了。

从各种蛛丝马迹来看:1:废李严的表上签字的人有形形色色各种人,李严的人,诸葛亮的人,阿斗的人,各种人,酱油。2:诸葛亮给李严的儿子李丰写了封信,说:你爹犯错误,你不要一起。好好干,不会亏待你。李丰没喊冤,另外也没人给李严喊冤(儿子都不给喊……更别说外人)。可能是李丰识相,也有可能这封信是在李严被废之前诸葛亮给李丰打的预防针。

所以,李严被废,可能的情况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李严作为调和人的能力不足和势力做强后野心的膨胀),诸葛亮跟后主及除了李严之外的政 治 局 委 员一块搞了个座谈会,研究半天做出决定:废李严。
诸葛亮可能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毕竟人家是首辅,而且手中各种大权在握。具体主意谁出的不好说,但是废李严应当是集体决策,诸葛亮虽是首辅但是还不至于绕过所有人直接推翻了黄书的政治遗言。至于那个运粮问题,有可能战况不佳,除了李严外都没脸见人。李严膨胀正好赶上时候,于是顺水推舟给他扣上帽子。既解决了大家的面子问题,又拔了个群众眼里的钉子。大家齐心合力,一起做了李严。



1:楼主你这个小心大字报,如果你还在,能改就改了吧

2:李严,老家荆州,又在荆州跟过刘表,应当跟黄书有接触,有一定政治基础。后来比黄书早到益州,在益州有一定人脉,在初入益州时可以为黄书、诸葛亮所倚重。但是应当注意,该人由楼主提到的,有一定性格缺陷(类似于关羽,把人不放在眼里,恃才傲物)。

3:先主传还是法正传提到刚入益州未拿下汉中时,益州很乱,杀人都不能令行禁止。后来拿下汉中后形式好转,稳定一阵。再后来黄书兵败夷陵,又有人蠢蠢欲动。

这时需要人镇场。诸葛亮与先主都是后来者,一时半会不顶用。需要依赖益州土著或者早于黄书诸葛的荆州集团。益州土著需要防止做大,最好的人选须出自荆州。

当时荆州集团受用的人,截止章武二年,最高的应当就是李严,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有治权有军权,有才干有能力,出身好资历高。所以章武三年,拜尚书令+中都护,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阿斗。建兴元年假节,授光禄勋,封都乡侯。建兴四年,进前将军,移镇江州,筑大城,手底下有陈到这样的货色。建兴8年,进骠骑将军,给2万小兵进驻汉中,儿子李丰江州都督,督军。

说句题外的,楼主提到的,中都护虚衔,我个人意见是不是全虚,手里肯定有兵的。第一,李严传说统内外军事,至少有战略决策权。第二,留镇永安,永安作为战略支撑点,肯定要有兵。李严作为永安最大的官,必然有兵权。

至此,夷陵战败后成都的控制权一半在黄书手里,另一半被李严和来回跑路的诸葛亮拿着:
诸葛亮是作为政治基础存在的,以起到延续黄书的政治生命至阿斗能独立撑起家业为止。
李严则是以作为中间人调和矛盾为主要作用,以极端情况下率兵勤王为次要作用(实际上作用有限,我想当时更加倚重的可能是赵云……)。

4:我们看建兴8年之前,李严一步一步高升,符合被黄书和诸葛亮利用的条件。但是,具体来看,可以看出李严兴废的脉络:

在雍闿等反叛前,李严曾经作书6封,直达雍闿。但是人家不鸟他,直接回书1封:如今有三个天子,我头晕。可见其调和矛盾的作用日趋下降。

另外,建兴4年移镇江州,手底下有个牙门将叫王冲,由于被李严迫害,怕死投降了魏国(具体时间未注明)。说明当时的李严在步步高升后膨胀了,同时也说明李严的江州管的地盘大,东西多,绝对是有军权的。那么,在没有其他资料说到江州之后给军权,可以得出结论:李严移镇江州前在永安,也一定是有军权的。

在掌握实权后,李严开始膨胀:劝诸葛亮加九锡进位称王,要求分江州一带置巴州,自认刺史。同时手底下挤走小弟,跟同僚关系不睦。楼主都提到了。

从各种蛛丝马迹来看:1:废李严的表上签字的人有形形色色各种人,李严的人,诸葛亮的人,阿斗的人,各种人,酱油。2:诸葛亮给李严的儿子李丰写了封信,说:你爹犯错误,你不要一起。好好干,不会亏待你。李丰没喊冤,另外也没人给李严喊冤(儿子都不给喊……更别说外人)。可能是李丰识相,也有可能这封信是在李严被废之前诸葛亮给李丰打的预防针。

所以,李严被废,可能的情况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李严作为调和人的能力不足和势力做强后野心的膨胀),诸葛亮跟后主及除了李严之外的政 治 局 委 员一块搞了个座谈会,研究半天做出决定:废李严。
诸葛亮可能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毕竟人家是首辅,而且手中各种大权在握。具体主意谁出的不好说,但是废李严应当是集体决策,诸葛亮虽是首辅但是还不至于绕过所有人直接推翻了黄书的政治遗言。至于那个运粮问题,有可能战况不佳,除了李严外都没脸见人。李严膨胀正好赶上时候,于是顺水推舟给他扣上帽子。既解决了大家的面子问题,又拔了个群众眼里的钉子。大家齐心合力,一起做了李严。

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这些人,像李严魏延杨仪应当是得罪一圈人,被群起而攻之结束政治生命的;而刘封彭羕廖立刘琰这些属于开罪某个人,甚至是莫须有的罪名而被咔嚓的。


另外楼主提到的诸葛亮在前面打仗,李严在后面当老大不是黄书、诸葛亮、阿斗不能接受的结果。不能让这些人接受的,归根到底还是李严的性格。

如果李严能甘心做诸葛亮第二,或者跟留府长史蒋琬费祎那样老实肯干,诸葛亮出去我搞后勤,诸葛亮回来我回江州过日子,倒也没什么。就算跟同僚下级关系不好,上面有人一样活的滋润。大不了看你不顺眼跟上面说一声把人弄走。

问题从李严列土分疆和劝进诸葛亮来看,这小子膨胀太严重。列土分疆,自认刺史,相当于唐的节度使,会导致割据,同时建兴元年诸葛亮领了益州牧,你这么做会让人产生不信任:我在家你都闹着要分家,我不在了指不定多大乱;而劝进诸葛亮,首辅都进了,次辅也就是时间问题吧?诸葛亮被逼无奈,受十锡的造反话都说出来了。这么搞,诸葛亮和阿斗哪个会高兴?

上面诸葛亮你跟他抢,还则罢了,抢的不是时候,不是人,不是办法。然后再上面的阿斗,你给诸葛亮来个劝进阿斗能高兴了?
跟同僚关系冷淡,出事没人保,有罪自己扛。跟下属关系更差,有被气得辞职的,有被吓得叛逃的。

本身起到的作用不大,还到处瞎搅合,人缘也差,这种人被栽赃陷害,实属正常。而且,坑绝对不是一个人挖的。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李严绝对是被群众干掉的

另外楼主提到的诸葛亮在前面打仗,李严在后面当老大不是黄书、诸葛亮、阿斗不能接受的结果。不能让这些人接受的,归根到底还是李严的性格。

如果李严能甘心做诸葛亮第二,或者跟留府长史蒋琬费祎那样老实肯干,诸葛亮出去我搞后勤,诸葛亮回来我回江州过日子,倒也没什么。就算跟同僚下级关系不好,上面有人一样活的滋润。大不了看你不顺眼跟上面说一声把人弄走。

问题从李严列土分疆和劝进诸葛亮来看,这小子膨胀太严重。列土分疆,自认刺史,相当于唐的节度使,会导致割据,同时建兴元年诸葛亮领了益州牧,你这么做会让人产生不信任:我在家你都闹着要分家,我不在了指不定多大乱;而劝进诸葛亮,首辅都进了,次辅也就是时间问题吧?诸葛亮被逼无奈,受十锡的造反话都说出来了。这么搞,诸葛亮和阿斗哪个会高兴?

上面诸葛亮你跟他抢,还则罢了,抢的不是时候,不是人,不是办法。然后再上面的阿斗,你给诸葛亮来个劝进阿斗能高兴了?
跟同僚关系冷淡,出事没人保,有罪自己扛。跟下属关系更差,有被气得辞职的,有被吓得叛逃的。

本身起到的作用不大,还到处瞎搅合,人缘也差,这种人被栽赃陷害,实属正常。而且,坑绝对不是一个人挖的。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李严绝对是被群众干掉的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2-4-5 16:53
建安二十三年李严加辅汉将军。
   我查到的蜀汉辅汉将军有三位,李严第一,张裔第二,姜维第三。我说 ...


大道兄:李严家辅汉将军只见《李严传》,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时李严还是兴业将军。李严加辅汉将军应该是刘备称帝以后。况且《糜竺传》明确记载:“拜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没有说班在秉忠将军、昭德将军或辅汉将军之右。这个班指的是群臣上朝时按官位大小的站位。糜竺是刘备的大舅子是皇亲国戚,又是拉着全家跟随刘备白手起家的,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给钱給粮帮他翻身。刘备特意安排他站在诸葛亮的右边,以彰显糜竺的功劳。这恰恰也反映出诸葛亮的地位也很高。要不为啥不安排糜竺站在简雍,孙乾或李严的右边。安汉将军肯定比辅汉将军职位高,辅汉将军要是比军师将军高,那糜竺就是班在辅汉将军之右了。“见礼次麋竺,与简雍同等”。只是说明先主接见或对待孙乾时的礼节与简雍一样次于糜竺。这是礼节上的待遇属于刘备对待属下的亲密程度,与官职无关。加个汉字未必就高。法孝直做尚书令时加护军将军。李严做尚书令建兴四年加前将军,建兴八年加骠骑将军。诸葛亮若是真要打压李严,李严还能不断升迁,尚书令加中都护,江州都督,骠骑将军,督汉中代理丞相府事。看不出是诸葛亮在夺权,反而是李严越来越膨胀了。
李严确实有才干能文能武,但在政治上却显得很幼稚。这让我想起了岳飞,什么都行就是在政治上显得不成熟。岳飞的罪名是莫须有,李严是不是呢?《华阳国志》记载:“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时宣王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平恐漕运不给,书白亮宜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张郃至青封交战,为亮所杀。秋八月,亮还汉中。平惧亮以运不辨见责,欲杀督运领岑述。惊问亮何故来还。又表后主言亮伪退。亮怒,表废平为民,徙梓潼。”可见运粮确实是个重要问题。魏军前一年就是因为大雨运粮不济才退的兵。三计李严选择下计,事后发现其实不需要退兵,怕诸葛亮回来与他辩解,如果李严手腕老到灵活点,与同僚关系融洽。大不了自贬三级过两年再复起,像诸葛亮那样。结果反而弄巧成拙。这只能看出李严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2-4-5 16:53
建安二十三年李严加辅汉将军。
   我查到的蜀汉辅汉将军有三位,李严第一,张裔第二,姜维第三。我说 ...


大道兄:李严家辅汉将军只见《李严传》,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时李严还是兴业将军。李严加辅汉将军应该是刘备称帝以后。况且《糜竺传》明确记载:“拜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没有说班在秉忠将军、昭德将军或辅汉将军之右。这个班指的是群臣上朝时按官位大小的站位。糜竺是刘备的大舅子是皇亲国戚,又是拉着全家跟随刘备白手起家的,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给钱給粮帮他翻身。刘备特意安排他站在诸葛亮的右边,以彰显糜竺的功劳。这恰恰也反映出诸葛亮的地位也很高。要不为啥不安排糜竺站在简雍,孙乾或李严的右边。安汉将军肯定比辅汉将军职位高,辅汉将军要是比军师将军高,那糜竺就是班在辅汉将军之右了。“见礼次麋竺,与简雍同等”。只是说明先主接见或对待孙乾时的礼节与简雍一样次于糜竺。这是礼节上的待遇属于刘备对待属下的亲密程度,与官职无关。加个汉字未必就高。法孝直做尚书令时加护军将军。李严做尚书令建兴四年加前将军,建兴八年加骠骑将军。诸葛亮若是真要打压李严,李严还能不断升迁,尚书令加中都护,江州都督,骠骑将军,督汉中代理丞相府事。看不出是诸葛亮在夺权,反而是李严越来越膨胀了。
李严确实有才干能文能武,但在政治上却显得很幼稚。这让我想起了岳飞,什么都行就是在政治上显得不成熟。岳飞的罪名是莫须有,李严是不是呢?《华阳国志》记载:“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时宣王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平恐漕运不给,书白亮宜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张郃至青封交战,为亮所杀。秋八月,亮还汉中。平惧亮以运不辨见责,欲杀督运领岑述。惊问亮何故来还。又表后主言亮伪退。亮怒,表废平为民,徙梓潼。”可见运粮确实是个重要问题。魏军前一年就是因为大雨运粮不济才退的兵。三计李严选择下计,事后发现其实不需要退兵,怕诸葛亮回来与他辩解,如果李严手腕老到灵活点,与同僚关系融洽。大不了自贬三级过两年再复起,像诸葛亮那样。结果反而弄巧成拙。这只能看出李严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古猛龙 发表于 2012-4-5 23:49
1:楼主你这个小心大字报,如果你还在,能改就改了吧

2:李严,老家荆州,又在荆州跟过刘表,应当 ...
标题没问题,我写的是诸葛亮是废李严的幕后推手吗?并没有肯定诸葛亮就是。李严手下有兵这是肯定的,邓芝出使吴国后蜀汉的战略中心就转移到汉中地区,李严也退到江州二线,永安交给了陈到。李严领江州兵两万到汉中应该是动了老底了。李严的这个中都护虚不虚,看看诸葛瞻就知道了,诸葛瞻卫将军加行都护,仅次于中都护但是军权还是在姜维,胡济的手上。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2-4-5 10:13
小李肥刀对三国的研究全面而深入,俺是非常佩服的。蜀汉没有官修史书,陈寿又语焉不详,很多事情只能 ...


刘备一死,孙权就和蜀汉修好了,李严也退到江州二线,一线永安只留下陈到。南中平定后军事重心就移到汉中地区了。设置两个行政军事中心这才是刘备最不愿发生的。这等于是搞分裂搞内斗,从平定南中到北伐,军队的指挥权始终不在李严的手里,我觉得中都护是属于人事升迁,监察武将的官职。并没有多大的军权,李严手里真正的军权应该是江州都督一职。
刘封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连反叛的孟达都看出来了。难道像法正许靖这类的人看不出来吗?刘备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诸葛亮敢把实话说出来,证明他的确是为了维护蜀汉以后的安定着想。
彭羕感觉就是个狂人,而且最终向刘备告密的是马超。
诸葛亮赞扬过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但廖立公然批评刘备,太不给皇帝面子了。又数落那么多大臣。这种人敢用吗?骂皇帝就算了,那么多大臣他也贬低人家。这不自找么。
刘琰就更别提了,估计诸葛亮的鼻子都快气歪了。刚把你培养起来,你却怀疑后主把你媳妇睡了,还让兵士打自己媳妇的脸,你那是打你媳妇的脸吗?你这明显打的是皇帝的脸。不杀刘琰你让后主以后怎么做人呀~!后主还不到三十岁,以后路还很长呀~!
魏延、杨仪就更别提了,连远在东吴的孙权都知道这对活宝~!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2-4-5 10:13
小李肥刀对三国的研究全面而深入,俺是非常佩服的。蜀汉没有官修史书,陈寿又语焉不详,很多事情只能 ...


刘备一死,孙权就和蜀汉修好了,李严也退到江州二线,一线永安只留下陈到。南中平定后军事重心就移到汉中地区了。设置两个行政军事中心这才是刘备最不愿发生的。这等于是搞分裂搞内斗,从平定南中到北伐,军队的指挥权始终不在李严的手里,我觉得中都护是属于人事升迁,监察武将的官职。并没有多大的军权,李严手里真正的军权应该是江州都督一职。
刘封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连反叛的孟达都看出来了。难道像法正许靖这类的人看不出来吗?刘备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诸葛亮敢把实话说出来,证明他的确是为了维护蜀汉以后的安定着想。
彭羕感觉就是个狂人,而且最终向刘备告密的是马超。
诸葛亮赞扬过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但廖立公然批评刘备,太不给皇帝面子了。又数落那么多大臣。这种人敢用吗?骂皇帝就算了,那么多大臣他也贬低人家。这不自找么。
刘琰就更别提了,估计诸葛亮的鼻子都快气歪了。刚把你培养起来,你却怀疑后主把你媳妇睡了,还让兵士打自己媳妇的脸,你那是打你媳妇的脸吗?你这明显打的是皇帝的脸。不杀刘琰你让后主以后怎么做人呀~!后主还不到三十岁,以后路还很长呀~!
魏延、杨仪就更别提了,连远在东吴的孙权都知道这对活宝~!
小李肥刀 发表于 2012-4-6 02:19
标题没问题,我写的是诸葛亮是废李严的幕后推手吗?并没有肯定诸葛亮就是。李严手下有兵这是肯定的,邓芝 ...
关键是李严要开府,这是触动诸葛亮底线的行为,不管谁在丞相的位子上,废李严都是早晚的事情。诸葛亮即使是幕后推手,也不能认为他阴暗。

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在于理想,而不在于手段。诸葛亮的抱负追求和政绩,早就证明了这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个人的生活和言行更说明他的品德也是高尚的。与李严甚至彭羕法正的纠葛,不是问题——那是他的工作。
上海红军战士 发表于 2012-4-6 12:26
关键是李严要开府,这是触动诸葛亮底线的行为,不管谁在丞相的位子上,废李严都是早晚的事情。诸葛亮即使 ...
就是这个意思
李兄很久没有来超大了,挺让人想念的,欢迎常来

另外我在论坛短消息有给你留言,请李兄查看
上海红军战士 发表于 2012-4-6 12:26
关键是李严要开府,这是触动诸葛亮底线的行为,不管谁在丞相的位子上,废李严都是早晚的事情。诸葛亮即使 ...
开府恐怕不是最重要的。官到了骠骑将军这个级别开府很正常。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李严的开府不同于诸葛亮的开府,李严的开府明显是为自己捞利益,诸葛亮的开府是为了鸿图大治。

这个根本性分歧才是二人斗争焦点所在。或者,是李严被众人搂倒的原因。
问题是开府等于是另起一套政治班底,李严本身就有中都护的官署。诸葛亮背后是荆州集团,开府后又重用东州集团的人,南征后又重用很多益州本土很多土著大姓。三方融洽互惠互利,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前途可奔。李严顶个中都护那么大个虚衔背后是谁?能代表谁?代表东州集团~!邓芝第一个就不愿意,凭什么是你不是我。其他人不是关系不好,就是李严看不上人家。对待属下爱答不理,有摩擦了就打击报复。看上眼的孟达还投降了魏国,写信想召回来好做个良伴相互有个照应,没想到让司马懿给搅黄了。
转帖一好文

刘备病逝于永安前,曾精心安排了一个“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即托孤于诸葛亮,并以尚书令李严为副。但刘备去世后,李严并没有能够起到辅臣的作用。相反,在八年后被废黜和流放。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种断然的决定背后,又有什么深刻的政治原因呢?

在蜀国,诸葛亮的同僚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李严。为什么呢?同为顾命,并受遗诏。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临终前曾“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李严传》也说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而且刘备还“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这个安排,和孙策死后的情况十分相似。据《三国志》之《张昭传》和《周瑜传》,孙策临终前曾托孤于张昭,周瑜也“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诸葛亮担任的丞相,和张昭担任的长史都是文职,或行政长官;李严担任的中都护和周瑜担任的中护军都是武职,或军事长官。周瑜与张昭“共掌众事”,李严与孔明“并受遗诏”。一武一文,一副一正,真是何其相似乃尔!这说明在刘备的心目中,李严就是周瑜,或者希望他是周瑜。

那么,李严起到了周瑜的作用吗?没有。

李严不但没有能够和诸葛亮一起辅佐刘禅,反倒还在刘备托孤八年以后被废,身败名裂。这和周瑜的情况完全不同,也为历史留下了一个疑案。为此,必须把李严被废的经过说一下。

据《三国志·李严传》,事情大体上是这样的: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四出祁山,北伐曹魏,安排李严督运军粮。这时,李严已改名李平(为方便读者,以下仍称李严),正以中都护的身份代理丞相府的政务,催办督运粮草自然是份内的工作。可惜李严的运气实在太差。这年夏秋之际,连降大雨,军粮无法如期运到前方。于是,李严就派人到军中说明情况和想法,请诸葛亮回师(呼亮来还),诸葛亮也答应了(亮承以退军)。

但是,当诸葛亮退兵的消息传来时,李严却故作奇异大惊小怪地说,唉呀,军粮很充足嘛,为什么要撤退(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又上表刘禅,说诸葛亮的撤军是“伪退”,目的是诱敌深入(欲以诱贼与战)。这当然不是事实,也会引起猜疑。诸葛亮只好把李严前前后后亲笔所写的书信都原原本本地拿出来给大家看(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这下李严没有话说(辞穷情竭),只能坦白交代,低头认罪(首谢罪负)。

这就是李严被废的经过,明眼人一看便知可疑。

第一,犯罪动机不明。《三国志》的说法,是李严要推卸责任(解己不办之责),嫁祸于人(显亮不进之愆)。前一条说得过去,后一条就有问题。李严的表文说得很清楚,诸葛亮的撤军是“欲以诱贼与战”。这明明是说他诱敌深入以退为进嘛,怎么会是“显亮不进之愆”呢?

第二,作案手法拙劣。李严如果要陷害诸葛亮,他就不该这样前言不搭后语,也不该留下证据和把柄。以李严之聪明,岂能想不到将来诸葛亮会“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

第三,只有一面之词。我们知道,蜀汉是没有史官的,也没人为李严编文集。所以,李严的真实想法和说法,我们永远都不得而知。不过,正如北京大学田余庆教授《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一文所言,前述故事“过于乖谬,不符常情”,实在不像李严的所作所为。因此,田先生“颇疑其间另有文章”。

当然是另有文章的。

中国古代的政治,是一种暗箱操作的秘密政治。公布出来的材料,往往未必能够代表事情的真相,甚至是掩盖真相的。比如伏皇后的那封信,就怀疑是曹操捏造的。诸葛亮当然不会伪造李严的信,却不等于李严的“罪行”和“罪证”只有这几封信。也就是说,李严肯定出了问题,但问题不会这么简单。

不过这并不重要,第一,李严认了(辞穷情竭,首谢罪负)。这就说明,诸葛亮至少是抓住了李严的把柄。第二,众臣支持。据《三国志·李严传》裴松之注,诸葛亮上书时,联署者多达二十余人,包括魏延、杨仪、邓芝、刘巴、费祎、姜维。

于是,李严被废黜为平民,流放到梓潼(郡名,治所在今四川省梓潼县)。三年后,也就是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也发病而死。

李严被废,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而冰冻三尺,也绝非一日之寒。也就是说,诸葛亮恐怕早就想解决李严问题了。这次事件,只不过提供了一个机会而已。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废掉李严?

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李严被废,是他争权夺利自取灭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诸葛亮玩弄权术排斥异己。这就针锋相对,也必须先把情况弄清楚。

情况大体上是这样的。据《三国志》之《诸葛亮传》和《李严传》,在刘备把诸葛亮和李严召到永安托孤以后,诸葛亮回到了成都,李严则留镇永安。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李严为都乡侯。诸葛亮开府治事,领益州牧;李严则假节(有尚方宝剑)、加光禄勋(宫廷卫队长)之衔。建兴四年(公元226年),李严由辅汉将军晋升为前将军。辅汉将军是“杂号将军”,级别较低。前将军是“名号将军”,级别较高。而且,前将军还是关羽担任过的职务,可以说是给足了李严面子。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李严又由前将军晋升为骠骑将军。据《后汉书·百官志》及注,将军当中,地位最高的是大将军,其次骠骑将军,又次车骑将军,再次卫将军,又再次前、后、左、右将军。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前、后、左、右将军则“位次上卿”。李严由前将军晋升为骠骑将军,地位又上升了一步。而且他的儿子李丰还被任命为江州都督,统帅江州军队。

那么,这又有什么问题呢?

表面上看,李严是步步高升。但和诸葛亮相比,却是处处不如。首先,诸葛亮在朝,李严在外。诸葛亮近在君侧,总揽朝政,无论大事小事都由他说了算(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李严可是一句话也插不上。实际上,由于李严留镇永安(今奉节),后来又移驻江州(今重庆),可以说是一直远离政治中心和权力中心。这对李严来说是不利的。

由于远离成都,他无法参与朝政,难以辅佐少主,也疏远了官场关系,失去了表现机会。南征北战都没他的事,举贤荐能也没他的份;上上下下既疏于来往,扬名立万也不大可能。用现在的话说,李严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他后来在官场斗争中败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潜在原因。

这里面显然有一个谜,那就是李严为什么不入朝?是他自己不愿意呢,还是诸葛亮不让?托孤之后,诸葛亮回成都主持朝政,李严留永安镇守边关,从“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句话看,这应该是刘备的安排。那么,刘备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是临时的安排,还是长期的安排?如果是临时的,后来为什么不改变?如果是长期的,刘备的想法又是什么?可惜,关于这一切,我们都已经无法得知了。



可以肯定的是,同为顾命的李严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诸葛亮。比方说,诸葛亮拥有自己的行政机关和官僚系统(开府治事),李严就没有;诸葛亮兼任地方官员(领益州牧),李严也不能。再加上一个在朝,一个在外,李严很明显地被比下去了。这当然会引起不平。于是李严就想,你这个正的顾命大臣可以兼任州牧,我这个副的就不能当个刺史?



但是,当时的蜀汉只有一个州,就是益州,总不能一州之内又有州牧又有刺史吧?不过李严也有办法。据《三国志·李严传》和《华阳国志》,李严移防江州以后,曾向朝廷提出,以江州为中心划出五个郡,另外成立一个巴州,自己当巴州刺史,结果“丞相诸葛亮不许”。这当然又让李严不爽。



过了几年,李严又向朝廷提出要开府。理由也很正当:在曹魏,并受魏文帝曹丕之遗诏,共同辅佐魏明帝曹叡的四位顾命大臣——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可都是开府的。结果,这个要求又被拒绝。不过,诸葛亮也给了李严补偿,就是表荐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以提高其待遇(隆崇其遇)。


这就是李严与诸葛亮关系的大概。据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李严被废,完全是咎由自取。为什么呢?因为李严身为顾命大臣,既不见他出谋划策建设国家,又不见他出生入死保卫国家,却只见他争权夺利以权谋私,而且不择手段。比方说,他的“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是在什么时候呢?大约是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



当时,魏文帝曹丕已经去世,魏明帝曹叡已经继位。诸葛亮为了相机北伐,要调李严之兵进驻汉中。李严接到命令,推三阻四,拖拖拉拉,却要求划出五郡,建立巴州,让他当刺史。这不是讨价还价是什么?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诸葛亮准备西出祁山,打算让李严镇守汉中。李严却趁机大谈司马懿等人开府的事,实际上是借司马懿说自己。这不是敲诈勒索又是什么?



更为严重的是,据《三国志·李严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此前李严还曾写信给诸葛亮,劝他“宜受九锡,进爵称王”,结果被拒绝。李严为什么要怂恿诸葛亮受命称王呢?一种可能是为了自己要官,先鼓动别人要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要陷孔明于不义。



此时的诸葛亮,权力和地位颇似当年的曹操。曹操爵封县侯(武平侯),官任丞相,开府治事,兼领州牧(冀州牧)。诸葛亮也是爵封县侯(武乡侯),官任丞相,开府治事,兼领州牧(益州牧)。如果再来一个受九锡,称某王,那就和曹操毫无区别一模一样了。显然,无论何种可能,李严都是不怀好意。



如此看来,李严的人品十分可疑。所以,余明侠先生的《诸葛亮传》就说李严“完全是一个奸诈自私、阴险残忍、不以国事为重的恶劣分子”。将其废黜,可谓天经地义。



不过这事也有两说。



第一,所谓李严自私自利(所在治家),滥施恩惠(尚为小惠),沽名钓誉(安身求名),不以国事为重(无忧国之事),只是诸葛亮的一面之词,缺乏证据。



第二,李严没有起到辅臣作用,是因为他不在朝廷,使不上劲,不能怪他。



第三,李严要求当刺史,要求开府,也不能简单地说就是争权夺利,跑官要官。因为他这位“副顾命大臣”的权力、地位、待遇,与那位“正顾命大臣”相比,实在是相去甚远。所以尹韵公先生的《李严之废》一文,就认为李严是在“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争取和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此,李严甚至想出了劝诸葛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的馊主意。在尹先生看来,李严此举,是“存心让诸葛亮难堪”。结果,诸葛亮“大为恐慌”,不得不立即回信表明心迹。诸葛亮说,如果灭了曹魏,杀了曹叡,和诸位一起受封,即便十锡我也敢接受,何况九锡(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这话说得大义凛然,却也大犯忌讳。什么叫“十命可受”?曹操只不过受了九命,就被大家骂得半死;诸葛亮如果当真受了十命,又会怎么样呢?



由此也可见李严相煎之急。这在赞成诸葛亮的人看来,就是“猖狂进攻”。但在赞成李严的人看来,则无妨说是“维权行动”。尹韵公先生就认为,李严已经看出,诸葛亮“没有把他这位托孤同事放在眼里”,处处“排挤、压制、冷落”他这个副手,还时时“予以掣肘”,李严当然会“不示弱,不服气,不买账,伺机反扑”了。



或许有人会问,诸葛亮为什么就不能给李严一些权力呢?尹韵公先生认为,就因为诸葛亮是一个“权欲极盛的政治家”。他的作风,是“大权独揽,小权也不分散”(按即所谓“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哪怕同为托孤,也得束之高阁,而李严偏不吃这一套。也就是说,李严的悲剧,就在于他不愿意当一个有名无实的顾命大臣,而“擅权心烈的诸葛亮”则“根本不愿、也不容他人染指最高权力”,这才水火不能相容。结果,“善于玩权的诸葛亮”逮住了“李严送上门来的过失”,一出手就把他打翻在地,再也没能翻过身来。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按照以余明侠先生为代表的历史学家的看法,严亮之争的实质,是李严争权夺利猖狂进攻,诸葛亮顾全大局一让再让。其斗争轨迹则是:进攻,忍让;再进攻,再忍让;直至李严自我暴露自取灭亡。相反,按照以尹韵公先生为代表的历史学家的看法,严亮之争的实质,是诸葛亮擅权心烈打压同事,李严奋起维权据理抗争。其斗争轨迹则是:打压,抗争;再打压,再抗争,直至李严出师不利头破血流。


这实在是太有趣了。



余明侠和尹韵公都是严谨的历史学家,他们根据的材料,都是正史所载,没有戏说,所说也都不无道理,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以人品和道德来看历史事件,这条路是不通的。就事论事也不行。我们知道,政治斗争的导火线常常是些小事情。小事情引发大事件,背后必有大原因。何况诸葛亮是大政治家,他作为蜀汉政权的掌门人,考虑的一定是大局、全局。所以,即便认定李严是小人,是“恶劣分子”,把诸葛亮和他的斗争仅仅看作君子与小人之争,也是小看诸葛亮的肤浅之见。何况李严是不是小人,还很难说。



那么,诸葛亮考虑的大局又是什么呢?



这就必须追溯到刘备的永安托孤。也就是说,刘备托孤时,为什么要安排李严这样一个被尹韵公先生称之为“第二提琴手”的人物?谁都知道,刘备“天下枭雄”,一生征战,见多识广,虑事周全。他的安排,肯定不是一时性起,而是出于深思熟虑。问题仅仅在于:刘备考虑的是什么?



田余庆先生回答了这个“哥德巴赫猜想”。田先生的《蜀史四题》一书认为,“亮正严副”的托孤安排,乃是为了消除隐患,巩固政权;而蜀汉政权的最大隐忧和祸患,不在曹魏、孙吴,恰恰就在蜀汉政权内部。正是这一内部矛盾,让刘备的托孤非同寻常。



于是我们就要问:是这样的吗?是!



我们知道,刘备建立的蜀汉王朝或者蜀汉政权,是由三股政治势力组成的。第一股是“本土势力”,包括原仕洛阳的益州官僚和仕于益州的本土豪强,我们统称之为“益州集团”。第二股是“刘璋旧部”,包括追随刘焉父子入蜀的和后来投靠刘璋的,我们统称之为“东州集团”。第三股是“刘备亲信”,包括刘备的骨干(如关羽、张飞)和后来投靠刘备的(如马超),我们统称之为“荆州集团”。



这三股力量,由于有一个先来后到的关系,就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主客新旧矛盾。刘焉父子入蜀时,益州集团是主,是旧;东州集团是客,是新。主客新旧之间,曾大打出手刀兵相见。刘备入蜀以后,关系就变了。原本是客是新的东州集团,变成了主,变成了旧。主客新旧矛盾,则变成了荆州集团与益州、东州两个集团的矛盾;而东州、益州两个集团的矛盾,也依然存在。刘备的蜀汉政权,就是建立在这三重矛盾之上的,这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更不好玩的是,刘备在猇亭和夷陵一败涂地,这就难免让一些原本就心怀不满的人蠢蠢欲动。据《华阳国志》,刘备败退永安后,十一月生病,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就反了(次年三月被剿)。而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去世后,南中地区各郡居然全都反了(南中诸郡,并皆叛乱)。可以这么说,刘备建国,基础不牢;夷陵战败,地动山摇。



这无疑是让刘备深感忧虑的事情,而为他可以分忧的只有诸葛亮。这是刘备要“托孤于丞相亮”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又要以李严为副呢?因为另外两股力量也不能不考虑。也就是说,所谓“旧人”当中,也应该有代表人物,而李严是最合适的。据《三国志·李严传》,李严原本是荆州人(南阳),曾经在刘表手下做事,因为能干而名扬一时(以才干称)。曹操南下,刘琮投降,李严却西行投奔了刘璋。刘备入蜀,李严又率众投降了刘备。



所以,刘备选中李严,除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提出的“蜀土故臣,宜加奖慰”;“荆土归操,严独西归”;“理民治戎,干略亦优”三个原因外,恐怕还因为他在所谓“旧人”中,和刘备的“荆州集团”关系最好,也最密切。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他的代表性。前面讲过,蜀汉政权是由三股政治势力组成的,而这三股政治力量在刘备心中的分量是不一样的。从当时政权的结构不难看出,荆州集团是政权主体,东州集团是团结对象,益州集团是防范对象。这并不奇怪,因为以刘备为首的荆州集团是一股新的外来势力。他们要在益州站稳脚跟,不能不团结依靠比他们来得早一些的外来势力。这就是东州集团。东州集团半新半旧,亦客亦主,正好可以起到一种沟通新旧双方的作用。这样一来,属于东州集团又亲近荆州集团的李严,便成了刘备寄予厚望的人选。


实际上刘备的这一安排的用心极深。首先,它体现了处理新旧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虽无明文记载,却不难从蜀汉政权的官员任命中看出,那就是“后来居上,不容颠倒;以我为主,兼容三方”。因为要“以我为主”,所以诸葛亮为正;因为要“兼容三方”,所以李严为副。也就是说,刘备的托孤,是用人事安排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政治遗嘱。这也是后来诸葛亮能够废掉另一位顾命大臣的政治底气——此人挑衅了“后来居上”的原则。



但这只是“首先”,还有“其次”。其次就是刘备的“帝王心思”了。据《三国志》之《李严传》、《先主传》和《诸葛亮传》,刘备将李严召到永安,拜为尚书令,是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月份当在十月。召诸葛亮到永安则是在第二年,即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的二月。从两个人到达永安的时间和“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这句话看,刘备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时,李严很可能是在场的,至少也是知情的。



这就很有意思了。一方面,刘备是在告诉李严:诸葛亮是朕最信任的人,信任到可以让他“自取”的程度,你不要挑衅他的地位!因为李严作为“旧人”的代表,既可能维系新旧关系,也可能促成旧人异动。这是一把双刃剑,不能不防患于未然。因此田余庆先生认为,诸葛亮的角色是打鬼的钟馗,而且“这个鬼就是李严”。



不过,依我“小人之见”,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或者说,李严未必这么理解。李严很可能认为,刘备是在“用为君的两手对付为臣的两手”,否则为什么安排他留镇永安?无非是在暗示,如果诸葛亮当真取刘禅而代之,他李严就可以从永安出兵勤王。这是李严敢于和诸葛亮抗衡的政治底气。正因为这样,他才要求开府,要求当巴州刺史,才写信要诸葛亮接受九锡,晋爵称王,也就是看看诸葛亮是不是有“不臣之心”。他认为这是在执行刘备的政治遗嘱,所以理直气壮。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我们还是愿意善意地相信,刘备的愿望,只不过是新人旧人和衷共济,荆州、东州、益州三个集团同心同德。



现在看来,刘备虽然用心良苦,但他的愿望还是多少有些落空。一方面,诸葛亮的手太紧,只肯让名,不肯让权。另方面,李严的表现也让人失望。第一,自视甚高,难以共事。当时的民谚有“难可狎,李鳞甲”的说法,意思是李严的身上有鳞甲,轻易碰不得(乡党以为不可近)。



这一点,《太平御览》引《江表传》和《三国志·陈震传》都有记载。第二,朝秦暮楚,挑拨离间。据《三国志·陈震传》,诸葛亮曾写信给蒋琬和董允,说我原本以为李严只是不好合作,不惹他就是(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没想到他还会有“苏张之事”。所谓“苏张之事”,也就是像苏秦、张仪那样搞“穿梭外交”。这在政权内部就是破坏安定团结了。第三,拥兵自重,分庭抗礼。比如他要当巴州刺史,在诸葛亮看来就是要搞独立王国。他要求开府,在诸葛亮看来就更是对抗中央。



这就让诸葛亮为难。诸葛亮深知,作为丞相,他要做的工作是巩固新人地位,稳定旧人情绪,协调新旧关系,消除新旧界线。这是他对李严一让再让的原因。但是,团结不是无原则的。李严既挑衅了“以我为主,后来居上”的原则,那就只能假借理由废了他,哪怕这口实“难于置信”。



现在可以得出结论:诸葛亮废黜李严,有近因,有远因,有表面原因,有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就是益州、东州、荆州三股政治力量构成的蜀汉政权内部矛盾;而诸葛亮毅然废黜李严,则归根结底是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矛盾,实施依法治蜀。依法治蜀,是诸葛亮解决新旧矛盾的根本之策。为此,他早在第一次北伐时,就依法惩治了错失街亭的马谡,并自请处分。这件事,当然体现了诸葛亮执法之公正,赏罚之分明,但又并不那么简单。



古猛龙 发表于 2012-4-6 19:45
开府恐怕不是最重要的。官到了骠骑将军这个级别开府很正常。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李严的开府不同于诸葛亮 ...
益州的情况,决定了除了诸葛亮不能再有开府的人,因为三大集团(荆州、益州和东州)只能通过一个人来协调,如果李严再开府,不管他主观如何,起到的必然是分裂的作用。
看看李严的升迁之路,尚书令加兴业将军(后辅汉将军),加中都护,说是统内外军事,说白了就是人事监察。建兴元年,假节,这也没多大用处,又不是使持节或持节。又不打仗,就算打仗也只能杀犯军令者。加光禄勋,名义上统领皇宫的禁卫军,但实际军权在虎贲中郎将,羽林监手中,而且人又不在成都。建兴四年迁前将军,八年迁骠骑将军。真正掌握军权的就是江州都督一职。诸葛亮调李严到汉中,李严漫天要价,最后直到朝廷答应他的儿子代理担任江州都督督军,这才动身。虽说李严的这些官衔比较虚,但虚的是军权。行政上的权利还是很大的。而且江州都督还是有一些军权的。二把手的位子还是名副其实的。永安一线与东吴相安无事又是友好盟国。手上的兵力对付巴东地区的骚乱还是绰绰有余得。若是安安分分的理民治戎,那也是应该很有作为的。但李严把手伸得太长了。义门先生何焯在《三国志》注解中也提到:“然自其归降,即领郡于外,不共帷幄,何由得其腹心?昭烈用人必由试可,严特未试之于左右,周旋历年,所以犹有失也。”是先主失之于李严,还是李严后来利欲膨胀失去自我。
千古奸相诸葛亮。
诸葛亮就是要拨乱反正把当时的体制播回到西汉时的丞相负责制,这也叫奸相?,看看当时蜀国吴国魏国那帮中间阶层全都在那嚷嚷着九品中正制你就知道诸葛亮为什么千年以降清誉不改了。
海军上将1 发表于 2012-4-25 20:02
千古奸相诸葛亮。
你让曹操情何以堪呀~!你可以称诸葛亮为权相,但他绝对不是奸相。诸葛亮没有称王,没有加九锡,他的儿子也没有篡位。

小李肥刀 发表于 2012-4-26 21:36
你让曹操情何以堪呀~!你可以称诸葛亮为权相,但他绝对不是奸相。诸葛亮没有称王,没有加九锡,他的儿子也 ...


     这个事情还真值得商榷一下。
   终三国之世,一个皇帝长期没有权力而国家没有内乱,也就是蜀汉了。这事可以说是诸葛亮的功绩,也可以说是他的败笔。
   首先,后主并不是什么痴呆傻帽。他继位的时候已经十八岁,诸葛亮还给人写信说过后主“聪明仁惠”,按照当时的说法,如果后主是个傻帽,那应该是“宅心仁厚”之类的话,绝不会说“聪明”二字,参见司马衷继位风波。
   其次,后主并不是不在乎皇权的人。我想,历史上的帝王,只要不傻精神没问题,对他来说,第一要义就是巩固巩固再巩固皇权。后主大权旁落20多年,心中是有想法的,佐证:一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二是葛氏去世后,后主不同意立庙;三是费祎时代,后主亲政了!注意!一个吃喝玩乐20多年的皇帝,年逾40,突然开始关注庶政了!这不奇怪么?只能说明,后主一直想收回政权,但是在葛氏、蒋氏时期,不可得。那种什么后主在葛氏蒋氏当政时期,乐得清闲,不理朝政的说法,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
   最后,后主亲政后,一个20多年不理政的中年人,治理国家能力可想而知。先是刚刚开府的大将军费祎离奇被刺,然后,后主分权于姜维、阎宇、诸葛瞻、樊建、董厥等人,不再设置开府大臣,分权于众人的做法,体现了后主巩固皇权的思路。但是蜀汉自葛氏以降,权臣幕府独断的做法延续了20多年,一旦改变这个体制,立即带来政令不通,大臣倾轧的乱象。后来的姜维没有全部军权,率领蜀汉大部分机动部队远离汉中驻扎,朝中议论纷纷要拿掉他,也就不奇怪了。
    综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诸葛亮如果没有取代之意,那么,就应该明白培养并且逐渐交权于后主,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小李肥刀 发表于 2012-4-26 21:36
你让曹操情何以堪呀~!你可以称诸葛亮为权相,但他绝对不是奸相。诸葛亮没有称王,没有加九锡,他的儿子也 ...


     这个事情还真值得商榷一下。
   终三国之世,一个皇帝长期没有权力而国家没有内乱,也就是蜀汉了。这事可以说是诸葛亮的功绩,也可以说是他的败笔。
   首先,后主并不是什么痴呆傻帽。他继位的时候已经十八岁,诸葛亮还给人写信说过后主“聪明仁惠”,按照当时的说法,如果后主是个傻帽,那应该是“宅心仁厚”之类的话,绝不会说“聪明”二字,参见司马衷继位风波。
   其次,后主并不是不在乎皇权的人。我想,历史上的帝王,只要不傻精神没问题,对他来说,第一要义就是巩固巩固再巩固皇权。后主大权旁落20多年,心中是有想法的,佐证:一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二是葛氏去世后,后主不同意立庙;三是费祎时代,后主亲政了!注意!一个吃喝玩乐20多年的皇帝,年逾40,突然开始关注庶政了!这不奇怪么?只能说明,后主一直想收回政权,但是在葛氏、蒋氏时期,不可得。那种什么后主在葛氏蒋氏当政时期,乐得清闲,不理朝政的说法,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
   最后,后主亲政后,一个20多年不理政的中年人,治理国家能力可想而知。先是刚刚开府的大将军费祎离奇被刺,然后,后主分权于姜维、阎宇、诸葛瞻、樊建、董厥等人,不再设置开府大臣,分权于众人的做法,体现了后主巩固皇权的思路。但是蜀汉自葛氏以降,权臣幕府独断的做法延续了20多年,一旦改变这个体制,立即带来政令不通,大臣倾轧的乱象。后来的姜维没有全部军权,率领蜀汉大部分机动部队远离汉中驻扎,朝中议论纷纷要拿掉他,也就不奇怪了。
    综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诸葛亮如果没有取代之意,那么,就应该明白培养并且逐渐交权于后主,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要是能够逐渐交权的话霍光和窦宪也就不会死了,最近一期世界军事讲董卓造乱就说到两汉的政治架构非常考验平衡者的能力,皇帝和丞相的问题本就难对付,正常情况下几年杀一个丞相才可以保证大权不旁落,诸葛亮也算是对得起刘家了。


佐证:一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这点算证据吗?这句话出自《魏略》疑点很多不足为信,此则《魏略》之妄说。《魏略》的说法是:刘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后奔荆州。禅时年数岁,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刘禅随难民到了汉中,然后被人拐卖了。然后扶风人刘括买了刘禅认为养子,又帮他娶妻生子。刘禅与刘备走失时只知道其父字号是玄德,刘备得益州后派一个姓简的舍人(应该是简雍吧)到汉中,碰巧遇到刘禅然后相认父子团聚等等~!“舍都邸。禅乃诣简,简相检讯,事皆符验。简喜,以语张鲁,鲁乃洗沐送诣益州,备乃立以为太子。初,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这《魏略》说的有点扯了吧~!多处史料证明刘禅即位应该是十七岁。生于公元207年。
按鱼豢《魏略》的说法,曹操败刘备于小沛是建安五年,这是的刘禅就能记得自己父亲的字号,年龄至少在五六岁了,按鱼豢的说法后主即位时都小三十了。而且诸葛亮也没当过太子太傅。刘备是刘璋请来打汉中张鲁的,简雍在汉中找到刘备的儿子还告诉张鲁,张鲁知道后立即把刘禅洗干净了送给刘备。张鲁脑子缺陷呀~!况且当时的刘备还是左将军,连王都不是,就把刘禅立为太子,把诸葛亮封为太子太傅。《魏略》乃一部神书。
后主不同意立庙,就被证明是对诸葛亮有怨言。这根本就不成立。
襄阳记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
在汉朝从来没有为亡故大臣立庙的,而是配祀,即使是汉初三杰张良,萧何也是配祀高祖庙。按礼诸葛亮应该是配祀昭烈庙,而不是单独立庙。所以才有“朝议以礼秩不听”。这是朝议时集体决定的,不关后主的事。因为当时确实有悖于礼制所以才没有立庙。
“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这也不能成为后主不满诸葛亮的证据。因为当时成都有太庙在,怎么能把诸葛亮的庙建在成都呢?让文武百官和百姓去拜祭臣子的庙,那宗庙怎么办?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允许的。假如丞相的庙盖过刘备的昭烈庙,那算什么事呀~!这点可以理解刘禅,但若是认定这是刘禅不满诸葛亮的证据就有点太牵强了。
《魏略》曰:“琬卒,禅乃自摄国事。”也不可信,《三国志.蜀志 蒋琬费祎姜维传》:“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谘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蒋琬,费祎只是没有丞相这个称号,但行使的却是丞相的权利。
“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於沔阳”。这时蜀汉将亡,军民更加怀念诸葛亮时代。此时为诸葛亮立庙不管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个人感情,但有汉四百多年来诸葛亮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君主为臣子立庙的。诸葛亮死后其家族依然尊宠不减,儿子年纪轻轻身居高位执掌重权。后主若真是怨恨诸葛亮能如此对待其后人吗?看看霍光,张居正那些托孤权臣哪一个不是秋后算账祸及子孙。刘备父子对诸葛亮够意思,诸葛亮父子对蜀汉是真尽忠。


佐证:一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这点算证据吗?这句话出自《魏略》疑点很多不足为信,此则《魏略》之妄说。《魏略》的说法是:刘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后奔荆州。禅时年数岁,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刘禅随难民到了汉中,然后被人拐卖了。然后扶风人刘括买了刘禅认为养子,又帮他娶妻生子。刘禅与刘备走失时只知道其父字号是玄德,刘备得益州后派一个姓简的舍人(应该是简雍吧)到汉中,碰巧遇到刘禅然后相认父子团聚等等~!“舍都邸。禅乃诣简,简相检讯,事皆符验。简喜,以语张鲁,鲁乃洗沐送诣益州,备乃立以为太子。初,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这《魏略》说的有点扯了吧~!多处史料证明刘禅即位应该是十七岁。生于公元207年。
按鱼豢《魏略》的说法,曹操败刘备于小沛是建安五年,这是的刘禅就能记得自己父亲的字号,年龄至少在五六岁了,按鱼豢的说法后主即位时都小三十了。而且诸葛亮也没当过太子太傅。刘备是刘璋请来打汉中张鲁的,简雍在汉中找到刘备的儿子还告诉张鲁,张鲁知道后立即把刘禅洗干净了送给刘备。张鲁脑子缺陷呀~!况且当时的刘备还是左将军,连王都不是,就把刘禅立为太子,把诸葛亮封为太子太傅。《魏略》乃一部神书。
后主不同意立庙,就被证明是对诸葛亮有怨言。这根本就不成立。
襄阳记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
在汉朝从来没有为亡故大臣立庙的,而是配祀,即使是汉初三杰张良,萧何也是配祀高祖庙。按礼诸葛亮应该是配祀昭烈庙,而不是单独立庙。所以才有“朝议以礼秩不听”。这是朝议时集体决定的,不关后主的事。因为当时确实有悖于礼制所以才没有立庙。
“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这也不能成为后主不满诸葛亮的证据。因为当时成都有太庙在,怎么能把诸葛亮的庙建在成都呢?让文武百官和百姓去拜祭臣子的庙,那宗庙怎么办?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允许的。假如丞相的庙盖过刘备的昭烈庙,那算什么事呀~!这点可以理解刘禅,但若是认定这是刘禅不满诸葛亮的证据就有点太牵强了。
《魏略》曰:“琬卒,禅乃自摄国事。”也不可信,《三国志.蜀志 蒋琬费祎姜维传》:“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谘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蒋琬,费祎只是没有丞相这个称号,但行使的却是丞相的权利。
“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於沔阳”。这时蜀汉将亡,军民更加怀念诸葛亮时代。此时为诸葛亮立庙不管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个人感情,但有汉四百多年来诸葛亮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君主为臣子立庙的。诸葛亮死后其家族依然尊宠不减,儿子年纪轻轻身居高位执掌重权。后主若真是怨恨诸葛亮能如此对待其后人吗?看看霍光,张居正那些托孤权臣哪一个不是秋后算账祸及子孙。刘备父子对诸葛亮够意思,诸葛亮父子对蜀汉是真尽忠。
这个事情还真值得商榷一下。
   终三国之世,一个皇帝长期没有权力而国家没有内乱,也就是蜀汉了 ...
诸葛亮后半生以北伐为头等大事,蜀汉政权机器为战争而运转,再加上诸葛亮本人事必躬亲的个性,不可能在培养后主方面下太大功夫,只求其在品德方面无过,不拖累北伐大业就成。认为这是诸葛亮个人野心表现的观点太牵强。况且,怀疑诸葛亮动机的观点根本无法解释他死后从蜀汉朝廷到民间甚至以往政敌对他的评价和态度。当代人如果认为比其同代人更能洞察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恐怕有些傲慢。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2-4-28 09:39
这个事情还真值得商榷一下。
   终三国之世,一个皇帝长期没有权力而国家没有内乱,也就是蜀汉了 ...
同意后主聪明的观点,但是从其对待诸葛的态度可以看出后主有其父礼贤的遗传,少有帝王有他这种“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胸襟。
但是,诸葛亮是否权相也有两说,作为一个有理想的政治家和普通的幕僚有很大的区别。对三国当中最弱小的蜀汉而言,连年北伐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实权支持,倘若是权相却不弄权不是很奇怪么?
佐证:一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这点算证据吗?这句话出自《魏略》疑点很多不足为信,此则《魏略》之妄 ...
后主亲政,在费时期看不清楚,但是在姜时期是很清楚的:姜维安排防务,要请示朝廷。在葛蒋时期,军务都是随军幕府或者留府直接布置的。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2-5-2 13:06
后主亲政,在费时期看不清楚,但是在姜时期是很清楚的:姜维安排防务,要请示朝廷。在葛蒋时期,军务都是 ...
后主即以亲政,那开门揖盗,滥用国力,穷兵黩武之罪名加在姜维头上,伯约岂不冤乎~!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2-4-6 13:00
就是这个意思
最佳论断
楼主请把字体调整一下。
小李肥刀 发表于 2012-5-3 13:20
后主即以亲政,那开门揖盗,滥用国力,穷兵黩武之罪名加在姜维头上,伯约岂不冤乎~!
      小李肥刀大人,后主亲政是相对于葛氏蒋氏时期,随军幕府与留府军国大事独断而言的。姜维时期,军国大事是要请示朝廷的,后主是有实际否决权的。但是总体来看,后主对姜维是言听计从的,除了否决、拖延审批了姜维增兵阳安关和阴平桥头的要命的提案。
    至于开门揖盗,滥用国力,首先是姜维身为蜀相,拟定的方针政策有问题;其次才是后主决断失误。破坏从汉中督一代目魏延一直到王平时期坚持并行之有效的在各个谷口实兵诸围,层叠错守险要的汉中防御方针,是姜维建议的,那时的后主以及朝中大臣有谁对汉中防御政策有了解和发言权么?所以只有同意。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陈寿的评价,大致公允。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2-4-8 10:29
转帖一好文

刘备病逝于永安前,曾精心安排了一个“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即托孤于诸葛亮,并以尚书令李 ...
严韵公史学训练不够,学文学出身,对史料把握分析过于偏执,算不上什么史学家。
最关键的是,好翻案,喜欢惊人之论,这是史学研究大忌。严先生在史学界没什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