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为牢的效应开始显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20:32
陈子帛
<P>  甚嚣尘上的台湾“正名”运动,在12月6日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雷利正式表态之后,出现了具有戏剧性意味的转折。在例行记者简报会上,埃雷利回答媒体询问时,说明了美国对台湾最近不亦乐乎的正名运动所抱持的立场。
<P>  他直截了当地表示,“坦白地说,我们不支持”。维持台海稳定符合美国利益,所以“我们反对任何可能改变现状的步骤”。他接着说,“国营事业或驻外的经济暨文化处所更名一事,在我们看来,会片面改变台湾的现状。基于此,我们不支持”。
<P>审慎评估之后的定调
<P>  这一段话已经没有假设性前提,美国的立场十分清楚:一个中国政策,三个公报,台湾关系法,不支持台湾独立,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这名官员也提醒外界注意美国国务院上周针对公投新宪的谈话,即美国非常认真地看待陈水扁的“四不”重申,“他的承诺非常、非常重要,这些承诺必须得到遵守”。
<P>  虽然民进党政府一些高层人士急忙出来澄清,也有一些表面上很强硬的言论,例如外交部长陈唐山信誓旦旦表示要继续推动正名运动。但是,陈水扁这次企图利用正名运动来和李登辉争抢墨绿、深绿选民的冒进举措,看来真的踢到了铁板上。
<P>  美国人的表态显然是有备而来,并不是一个随意性的权宜举措。据说,美国经过一个周末的审慎评估,对台湾正名运动的观察进行最后的定调,就是认为涉及改变台湾现状。依埃雷利的说法,美国不但认为台湾的驻外机构改名是改变现状,也认为国营事业去中国之名是改变现状。
<P>  美国今次的明确表态,未必会改变原本支持民进党的民众的投票倾向,但给外界的印象是:华盛顿这一回不打算姑息陈水扁的走火入魔,不让其蒙混过关;美国政府对北京的底线已有清晰的把握;中美两国对台海局势的变化发展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共识,这就是: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中美两国无意在此时此刻就台湾问题进行全面摊牌。华盛顿和北京对陈水扁的政治伎俩也有进一步认识,有意在此时此刻共同约束陈水扁和其他极端台独势力的言行表现。这就是笔者之前所谓的“画地为牢”。
<P>从未有过的联手遏制
<P>  影响台湾内部政局以及两岸关系走向的两个主要外部因素,一是美国,另一个是中国大陆,这两个原本经常呈现直接对撞和冲突的因素,居然可以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之下,达致某种程度的协调和一致,这是过往30多年少有的现象。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最大的诱因,是陈水扁为了内部政治需要而采取极为冒险的政策所致。
<P>  我们在观察近期所谓的台湾正名运动,更多时候会侧重认为陈水扁的言行举止属于选举语言的范畴。当然,这种选举语言的极端诉求,一方面表明为了争取更多选民,民进党已经到了必须使用激进、极端、煽情的话语,才能勉强达到效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美国当局已经难以容忍陈水扁利令智昏的言行。
<P>  可以预见,今后美国对台政策的立场宣示不再模棱两可,而会更多采纳清晰准确的措词,决不会让陈水扁蒙混过关,也不会再让“陈水扁们”有更多的可趁之机。
<P>  美国政府近期接连两次清晰明确的政策宣示,对民进党政府,对台独极端势力来说,应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精神挫败。
<P>  美国对陈水扁的任何蠢蠢欲动采取了不假思索、一棍子打死的做法,和北京今次的冷眼旁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共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在前往甘肃参加已故著名台商温世仁逝世周年纪念活动时,应媒体询问发表看法。很久没有公开发言的陈云林,今次虽然没有说太多内容,但却可以看出,国台办或者北京对台决策层级对美国政府公开遏制陈水扁的言行是满意的,也是认可的。
<P>台独空间越来越窄
<P>  以往我们经常认定,北京对台工作已经作出了借助美国压制台湾,但过去几年间,这种策略调整轮廓似乎还不够清晰。从布什总统今次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和胡锦涛主席的会谈、美国针对2006年修宪制宪的示警、针对正名运动的发言中,似乎还可以看出,美国对台政策限制性的政策范畴已经越来越具体化,而且也越来越窄,这对于台湾的执政党并不是利多消息。
<P>  两岸互动或者是渐进式台独理念的付诸实践,有些领域是可以操之在我,任由发挥,而更多的是操之在他人手中,或者说操之在彼此。台湾在大国外交中能够施展的空间有限,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实在不多,这是客观的现实,所以不能总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在内部政治动员方面或许有效,但却缺乏宏观的战略格局。看看阿扁在各场助选会上满头大汗卖力演出就知道,李登辉说他擅长政治选举,但不会治国,是恰当的评语。
<P>  中美对台独画地为牢的策略,虽然未必战略目标一致,但阶段性目标却是清晰的。在这种策略规限之下,台湾除了要面对在区域经济整合中被日益边缘化的挑战,还要面对政治生存发展空间日趋萎缩的危机。行笔至此,不由得替台湾普通民众牵挂,为台湾的未来感到担忧。
<P>·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P>陈子帛
<P>  甚嚣尘上的台湾“正名”运动,在12月6日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雷利正式表态之后,出现了具有戏剧性意味的转折。在例行记者简报会上,埃雷利回答媒体询问时,说明了美国对台湾最近不亦乐乎的正名运动所抱持的立场。
<P>  他直截了当地表示,“坦白地说,我们不支持”。维持台海稳定符合美国利益,所以“我们反对任何可能改变现状的步骤”。他接着说,“国营事业或驻外的经济暨文化处所更名一事,在我们看来,会片面改变台湾的现状。基于此,我们不支持”。
<P>审慎评估之后的定调
<P>  这一段话已经没有假设性前提,美国的立场十分清楚:一个中国政策,三个公报,台湾关系法,不支持台湾独立,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这名官员也提醒外界注意美国国务院上周针对公投新宪的谈话,即美国非常认真地看待陈水扁的“四不”重申,“他的承诺非常、非常重要,这些承诺必须得到遵守”。
<P>  虽然民进党政府一些高层人士急忙出来澄清,也有一些表面上很强硬的言论,例如外交部长陈唐山信誓旦旦表示要继续推动正名运动。但是,陈水扁这次企图利用正名运动来和李登辉争抢墨绿、深绿选民的冒进举措,看来真的踢到了铁板上。
<P>  美国人的表态显然是有备而来,并不是一个随意性的权宜举措。据说,美国经过一个周末的审慎评估,对台湾正名运动的观察进行最后的定调,就是认为涉及改变台湾现状。依埃雷利的说法,美国不但认为台湾的驻外机构改名是改变现状,也认为国营事业去中国之名是改变现状。
<P>  美国今次的明确表态,未必会改变原本支持民进党的民众的投票倾向,但给外界的印象是:华盛顿这一回不打算姑息陈水扁的走火入魔,不让其蒙混过关;美国政府对北京的底线已有清晰的把握;中美两国对台海局势的变化发展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共识,这就是: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中美两国无意在此时此刻就台湾问题进行全面摊牌。华盛顿和北京对陈水扁的政治伎俩也有进一步认识,有意在此时此刻共同约束陈水扁和其他极端台独势力的言行表现。这就是笔者之前所谓的“画地为牢”。
<P>从未有过的联手遏制
<P>  影响台湾内部政局以及两岸关系走向的两个主要外部因素,一是美国,另一个是中国大陆,这两个原本经常呈现直接对撞和冲突的因素,居然可以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之下,达致某种程度的协调和一致,这是过往30多年少有的现象。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最大的诱因,是陈水扁为了内部政治需要而采取极为冒险的政策所致。
<P>  我们在观察近期所谓的台湾正名运动,更多时候会侧重认为陈水扁的言行举止属于选举语言的范畴。当然,这种选举语言的极端诉求,一方面表明为了争取更多选民,民进党已经到了必须使用激进、极端、煽情的话语,才能勉强达到效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美国当局已经难以容忍陈水扁利令智昏的言行。
<P>  可以预见,今后美国对台政策的立场宣示不再模棱两可,而会更多采纳清晰准确的措词,决不会让陈水扁蒙混过关,也不会再让“陈水扁们”有更多的可趁之机。
<P>  美国政府近期接连两次清晰明确的政策宣示,对民进党政府,对台独极端势力来说,应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精神挫败。
<P>  美国对陈水扁的任何蠢蠢欲动采取了不假思索、一棍子打死的做法,和北京今次的冷眼旁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共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在前往甘肃参加已故著名台商温世仁逝世周年纪念活动时,应媒体询问发表看法。很久没有公开发言的陈云林,今次虽然没有说太多内容,但却可以看出,国台办或者北京对台决策层级对美国政府公开遏制陈水扁的言行是满意的,也是认可的。
<P>台独空间越来越窄
<P>  以往我们经常认定,北京对台工作已经作出了借助美国压制台湾,但过去几年间,这种策略调整轮廓似乎还不够清晰。从布什总统今次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和胡锦涛主席的会谈、美国针对2006年修宪制宪的示警、针对正名运动的发言中,似乎还可以看出,美国对台政策限制性的政策范畴已经越来越具体化,而且也越来越窄,这对于台湾的执政党并不是利多消息。
<P>  两岸互动或者是渐进式台独理念的付诸实践,有些领域是可以操之在我,任由发挥,而更多的是操之在他人手中,或者说操之在彼此。台湾在大国外交中能够施展的空间有限,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实在不多,这是客观的现实,所以不能总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在内部政治动员方面或许有效,但却缺乏宏观的战略格局。看看阿扁在各场助选会上满头大汗卖力演出就知道,李登辉说他擅长政治选举,但不会治国,是恰当的评语。
<P>  中美对台独画地为牢的策略,虽然未必战略目标一致,但阶段性目标却是清晰的。在这种策略规限之下,台湾除了要面对在区域经济整合中被日益边缘化的挑战,还要面对政治生存发展空间日趋萎缩的危机。行笔至此,不由得替台湾普通民众牵挂,为台湾的未来感到担忧。
<P>·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P>
<P>大陆对台湾一直是有力使不上,对他好对他凶,都能被台独分子妖魔化!</P><P>以前也想通过向美国抗议给他压力,但美国人根本甩都不甩我们。</P><P>现在大陆这边总算有点实力了,给美国压力以转加到台湾身上,我想这就是成功的地方,</P><P>台海局势的紧张,才能最有效的压缩美国对台政策的模糊性,我觉得这是台独活动对统一最有利的地方。因为没有台湾问题,只有中美问题。对美国的压力就是对台湾的压力。</P><P>希望台独闹得再凶一些,坐实“麻烦制造者”的帽子,帮助我们把“台湾问题”偷换概念成“台独问题”。</P>
听见台湾我就郁闷
<P>就是呀!</P><P>怎么现在多数都是关于台湾的报道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