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舰应付反舰导弹的能力(欢迎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39:47
现在对军舰的最大威胁是反舰导弹,但中国在这方面相当薄弱(730的反导能力还不清楚)老式的旅大级有何反导可言,112,113,167还有江卫级上装备的双管火炮的射速是否太低,不足以应付超音速和蛇行机动的反舰导弹。现在对军舰的最大威胁是反舰导弹,但中国在这方面相当薄弱(730的反导能力还不清楚)老式的旅大级有何反导可言,112,113,167还有江卫级上装备的双管火炮的射速是否太低,不足以应付超音速和蛇行机动的反舰导弹。
我也想顺便提一下另外一个问题:在现代海战的历史中,有没有成功拦截反舰导弹的战例?
有!
第一次海湾战争!英国拦截了我们的HY[em17][em17]
有谁拦截了我们的C--801
现代海战很重要一点是谁先发现对手  末端防御现在好象理论多一点 (我想还是有用的)
以下是引用xuluyun123在2003-6-1 5:48:00的发言:
现在对军舰的最大威胁是反舰导弹,但中国在这方面相当薄弱(730的反导能力还不清楚)老式的旅大级有何反导可言,112,113,167还有江卫级上装备的双管火炮的射速是否太低,不足以应付超音速和蛇行机动的反舰导弹。


老式051经加装HHQ7和双37炮后,是具有同这些今年新建的驱、护相近的防御能力的,怎么能说毫无反导能力可言呢?
HH7的母型海响尾蛇已经被认为有一定的拦截掠海反舰导弹的能力,所以HH7就不多说了。
双37炮你认为射速太低,但是它采用双重命中体制,根据1999—12的《兵器》的说法,它的反导成功概率为0.64,略低于早期密集阵的0.67,当然,现在密集阵(MK15-1)已经提高到0.8。我不知道这个0.64是否可靠,但目前起码没有人能拿出一个更令人信服的数据,所以偶认为这个数据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我也不知道它是指一个火力单元(2门炮)或者是单炮,如果是单炮的话,两门炮拦截目标的理论成功率就已经高于早期密集阵了。
至于超音速和蛇形机动的反舰弹,现在有哪几种CIWS敢说有多少拦截能力呢?现在的CIWS设计的主要目标还是飞鱼、鱼叉一类的亚音速导弹。
还有,拿个海军强国——法国来比吧,连近防炮都不用,舰上的机关炮就是厄立空的单管20mm炮。反导任务目前也就是交给海响尾蛇和某些舰上的西北风,现在开始还会有紫菀,法国用的地平线上也不准备装近防炮。
还有就是意大利,以前和咱们的反导观念相近,用双40,甚至有些舰就安上多门76炮作反导。比如93年服役,96年曾访华的德.拉.帕尼号驱逐舰等。
我这么说不是说中国的舰艇近防能力就不错了,主要是说不要太悲观了。确实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大步赶上啊。
以下是引用三硝基甲苯在2003-6-1 8:28:00的发言:
我也想顺便提一下另外一个问题:在现代海战的历史中,有没有成功拦截反舰导弹的战例?



多了

以色列曾经用人操的双25把挨及发射的一枚SN--N--2给打了下来

哈哈

利害吧?
以下是引用ddg167在2003-6-1 12:40: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xuluyun123在2003-6-1 5:48:00的发言:
现在对军舰的最大威胁是反舰导弹,但中国在这方面相当薄弱(730的反导能力还不清楚)老式的旅大级有何反导可言,112,113,167还有江卫级上装备的双管火炮的射速是否太低,不足以应付超音速和蛇行机动的反舰导弹。


老式051经加装HHQ7和双37炮后,是具有同这些今年新建的驱、护相近的防御能力的,怎么能说毫无反导能力可言呢?
HH7的母型海响尾蛇已经被认为有一定的拦截掠海反舰导弹的能力,所以HH7就不多说了。
双37炮你认为射速太低,但是它采用双重命中体制,根据1999—12的《兵器》的说法,它的反导成功概率为0.64,略低于早期密集阵的0.67,当然,现在密集阵(MK15-1)已经提高到0.8。我不知道这个0.64是否可靠,但目前起码没有人能拿出一个更令人信服的数据,所以偶认为这个数据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我也不知道它是指一个火力单元(2门炮)或者是单炮,如果是单炮的话,两门炮拦截目标的理论成功率就已经高于早期密集阵了。
至于超音速和蛇形机动的反舰弹,现在有哪几种CIWS敢说有多少拦截能力呢?现在的CIWS设计的主要目标还是飞鱼、鱼叉一类的亚音速导弹。
还有,拿个海军强国——法国来比吧,连近防炮都不用,舰上的机关炮就是厄立空的单管20mm炮。反导任务目前也就是交给海响尾蛇和某些舰上的西北风,现在开始还会有紫菀,法国用的地平线上也不准备装近防炮。
还有就是意大利,以前和咱们的反导观念相近,用双40,甚至有些舰就安上多门76炮作反导。比如93年服役,96年曾访华的德.拉.帕尼号驱逐舰等。
我这么说不是说中国的舰艇近防能力就不错了,主要是说不要太悲观了。确实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大步赶上啊。


[/quote]

你说的双重命中我们自己都放弃了!37炮比40  炮 用那个体制的确有不足!
所以我们的37打鱼叉或者雄风难!
以下是引用zzstji在2003-6-1 13:21:00的发言:
你说的双重命中我们自己都放弃了!37炮比40  炮 用那个体制的确有不足!
所以我们的37打鱼叉或者雄风难!


我们现在开始采用直接命中体制了,但是这偶觉得不表示说37比40有多少不足,37口径小点,可是射速比“达多”双40的600要高了1/3,不过严格的讲,西方的双重命中体制直到意大利“快40”炮上得以实现,快40的射速比76A要高。就现在的水平来看,确实使用双重命中体制的CIWS效能相对低些,不如直接命中的那些经典型号,但不能表示双重命中没有前途,AHEAD弹药的出现就有让间接命中体制(含双重命中体制)重新焕发生机的苗头。
转两篇文章。
舰载点防御的崭新前景   
  
严蕾

关 键 字: 反舰导弹 反导防御   

摘    自:网上下载


摘 要:反舰导弹的威胁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正处在持续不断和危险的发展中,这些改进被逐步引入到四个主要方面。它们包括:物理/机械方面(更坚固的导弹弹体、弹头和其它关键部件的装甲保护、以及不敏感炸药的采用);电磁方面(“隐形”特征、改进的电子抗干扰设备和更精确的制导算法);作战使用方面(饱和攻击和/或极短距离攻击、沿海地物杂波以及海上运输的存在);以及运动方面(速度和/或机动性的显著提高,尤其在弹道末端阶段)。

关键词:未来点预测 反舰导弹 反导防御


--------------------------------------------------------------------------------

  反舰导弹的威胁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正被逐步引入到四个主要方面。它们是:1)物理/机械方面(更坚固的导弹弹体、弹头和其它关键部件的装甲保护、以及不敏感炸药的采用);2)电磁方面(“隐形”特征、改进的电子抗干扰设备和更精确的制导算法);3)作战使用方面(饱和攻击和/或极短距离攻击、沿海地物杂波以及海上运输的存在);4)运动方面(速度和/或机动性的显著提高,尤其在弹道末端阶段)。在这四个改进方面中,运动方面的改进对舰载近程反导防御造成了最严重的问题,尽管它对外层防御系统也有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反舰导弹在末端阶段具有的大幅度规避机动性(这种机动可被预先规定或随机产生)会使计算目标的未来位置变得极为困难,从而严重地降低了反导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有效性。具有高超音速的导弹大大缩短了有效反应时间,并且,超音速和即使是有限的机动能力的相结合使它们很难被击中。

  目前高机动反舰导弹还很少见,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威胁却是非常可信的。在过去十年中,实际上美国所有参与舰载反导防御计划的公司都正忙于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事实间接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或是对现有系统进行了重大改进,或是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此外,现在机动和/或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威胁无一例外都被用于定义新一代美国海军舰船的标准作战情景。

  “硬杀伤”反导系统具有如下四种可能的设计选择:近程导弹系统、配备近炸引信弹药的火炮、配备预编程序引信弹药的火炮以及采用直接命中动能(KE)弹药的火炮。每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在对待机动导弹威胁方面都存在它们各自特有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1 导弹系统

  内层反导导弹系统初看起来好象是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案。其基本优点是不言而喻的:独立的“整发弹”具有极高的效能,并且有显著的发展潜力(技术发展给反舰导弹和反导导弹都带来了好处);更重要的是,具有分辨力的防御导弹的自导引能力提高了系统对机动目标的杀伤概率(KP)。

  但是,另一方面至今仍存在着尚未解决的一些基本技术问题。特别是反导导弹必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即飞行空间)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其拦截机动攻击导弹的能力(机动性与速度有内在联系)。此外,这种不可避免的加速时间间隔增加了系统的总反应时间,因此,由于各种因素,其总反应时间通常都比火炮的反应时间要长,——这又需要注意防止位于主外层内的各种防御层的危险重迭。实际上,上述所有情况意味着内层导弹系统的交战距离最好是3-4公里——当然,如果想及时发现、识别、跟踪、拦截来袭反舰导弹的话。

  还有一种恶性的设计循环,它源于对攻击导弹给予致命破坏的迫切需要(这是从己舰在极近距离内拦截攻击导弹的角度来考虑的)。这就提出对具有较重和高效能弹头的反导导弹的需求。——但是这就必然转化为对总质量的增加,从而降低了横向加速度(LATAX)的性能,增大了对付高机动目标的脱靶距离,降低了有效杀伤能力等等。

  另外一些问题涉及到寻的导引头。被动传感器依赖环境因素(例如,红外传感器会因存在尾流、烟尘、雨、雾等而受到影响)和/或使用条件(例如,电磁传感器需要一个“协作”的辐射目标)。而主动传感器则意味着增加重量和体积,这就与所需要的机动动力学相矛盾(尽管在这一领域正快速取得重大进展)。

  通常认为反导导弹系统由于使用了连续制导原理(即它们所用的传感器提供了目标位置的连续信息流)而不存在同样的未来点预测问题——它是火炮系统的祸根。凑巧的是所有的导弹(包括舰载反导导弹在内)都存在所谓的全程时间常数(T),这是表征制导系统回路和物理/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一个函数。这个常数实际上指的是消耗的时间,根据近似公式1/2aT2

2 配备近炸引信弹药的火炮

  虽然导弹系统也需要在与其本身的时间常数相等的时间内推测目标的提前位置,但是火炮系统却是在更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发射近炸引信弹药的火炮系统的一般开火距离在4000米左右,并且要持续射击,直到目标逼近1000米,这就意味着火控系统必须有差不多2-6秒的时间用来推测。在如此长的时间间隔内,机动导弹几乎可以完全与其横向位置无关。换言之,在火炮开火前的这段瞬时时间间隔内,导弹的运动必须基于完全的弹道方程来运行,它对炮弹到达计算拦截点时的导弹的实际位置影响很小或者实际上就没有什么影响。这样就不可能令人满意地推测出目标在t+Tf时刻的未来位置——此位置是以目标在t或t之前的运动信息为依据的。

  近炸引信的近期/中期发展应该使其对掠海目标的触发距离增加到、甚至超出5-10米的范围,并且应很好地与最新一代的57毫米、76毫米以及100毫米炮弹的杀伤距离相匹配。但是,对机动目标的未来点预测误差就会很容易达到十倍之大。为了保证有足够多数量的碎片能够真正击中目标,引信必须在适当的距离上,而且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最佳瞬间触发弹头爆炸——这在技术条件上或在作战条件上无疑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了解决预测问题或者至少可以减小其负作用,提出了两种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通过采用更快速的炮弹以减少到目标的飞行时间(从而减少推测时间)。
  ——引入具有弹道修正能力的炮弹。

  第一种解决方案(例如,OtoBredaAMARTOF76毫米炮弹)通过采用特殊物质(钨、钛合金)和具有良好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弹体来提高炮弹初速。这样一来,弹丸飞行时间可以减少大约20%到25%,这将减少大约一半的预测误差(后者与弹丸飞行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第二种解决方案是OtoBreda和GIAT公司分别建议的作为他们76毫米和100毫米火炮的可能的长期发展的方案,它要求火控系统发射炮弹后继续跟踪目标、推测目标的未来位置、计算所需的弹道修正及其时间,向飞行中的射弹发送与若干侧向装药(“疯狂者”)适时引爆有关的命令。这个原理在概念上很简单,但它实际上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障碍,尤其是包括要确保“疯狂者”在精确的时间引爆、使射弹恰好朝预定方向偏转以及保证射弹在“疯狂者”引爆后能保持稳定(建议使用折叠基翼,但这样又会带来折叠基翼本身的问题)。而且,在典型的反导连续射击中,空中显然同时存在多个射弹,因此,就期望火控系统能够对所有射弹完成上述有关计算。

  从理论观点上来看,甚至可以将上述两种方案合并,设计出一种非常快速的、具有航向修正性能特色的射弹。两种技术相互支撑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炮弹的高初速度确保了更小的预测误差,从而,就会对侧向弹道修正有更小的要求,就会用更短的推测时间计算侧向弹道修正,从而使误差就更小,如此等等。现在的问题是,采取上述措施后必须确保不降低射弹的杀伤力(杀伤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弹头和引信的共同作用),这又会引发另一个恶性循环。

  通常,火炮系统发射近炸引信弹药的基本优点(减少了反应时间、可靠的且相对经济的火炮还可以提供多用途特性)被这些系统是在与各导弹系统射程重叠的射程内才能达到最佳命中概率(KP)这一事实给抵消掉了,因为这妨碍了理想分层防御的组织。而且,在高超音速导弹攻击的情况下,火炮系统仅能发射很少几发炮弹,这样,要使拦截成功就必须依靠随机变化的特性(准确性、弹头引爆的有效性以及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3 配备预编程序引信弹药的火炮

  由厄利康·康特拉夫斯公司开发并应用于海军新千年35毫米火炮系统的AHEAD弹药设计对目标机动性问题采用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对于常规近爆引信弹药,从目标(就是指导弹)返回的信号将触发引信,这样就可以确定弹头在空中引爆的时间及其引爆点,而使用AHEAD弹药的火控系统本身就可以计算出最佳引爆点,并能够对引信预编程序。如果希望“特技”火控系统在射弹穿越导弹轨迹之前就选择最佳引爆点,就要考虑到以弹头为核心的设计应能使射弹向前方的锥形区射出其碎片。因此,与那些常规近炸引信炮弹引爆时在侧面各个方向上射出的碎片相比,上述情形下相同数量和质量的碎片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虽然这种方法在普通的防空结构(包括对抗空对地武器)方面的确有着显著的优点,但在防御机动反舰导弹的特殊情况下,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就象前面指出的那样,炮弹要在发射前快速预先编程,而且最佳引爆点(如上所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脱靶距离,并且各个不同炮弹的脱靶距离又必然各不相同。在根本不可能准确地预知高机动目标未来运动的情况下,最终的预测误差可能在几米的范围内,即使系统以极高速率发射(每分钟1000发)并运用预期的引爆原理也很难完全补偿这一误差。在大气环境或/和导弹速度估计上的极小误差(±1%)都将转化为最佳引爆点选择上的8-10米的误差——这会给碎片分布图形带来负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交战目标具有小雷达截面,且/或在非常低的高度上飞行,并/或有电磁干扰或电子对抗的存在——也就是说,在所有对近炸引信会产生负作用或使其完全变“聋”的自然或人为条件下,AHEAD弹药应该会比常规近爆引信弹药的效果要好。

  美国博福斯公司已经实现了另一种中间技术方案,它为特里尼蒂(TRINITY)40毫米火炮配备了3P“智能”弹药。为了在估计的最佳拦截点前立即激活近炸引信的接收“窗口”,在几种使用的作战模式中,有一种模式要求在发射时能对3P炮弹进行预先编程,这样就可以彻底消除大部分由电子对抗及自然或人为杂波带来的负面影响。由引信来选择最佳引爆点,碎片就可以侧向射出。但是,即使是这样,机动导弹目标还是会极大地降低预编程序原理的效能。

4 配备动能(KE)弹药的火炮

  除通过利用良好的预测“滤波器”(具有上述所有局限性)外,还有一个减少预测误差的有效解决方案:逼近威胁目标。当交战距离在1000米或更近的区域内时,弹丸飞行时间就会急剧减小,预测误差也急剧降低。对于典型的反导连续射击(也就是说,在1000米处开火,并持续射击到200米距离)而言,平均拦截距离是600米左右,相应的弹丸飞行时间(也就是推测时间)大约是0.5秒。如前所述,预测误差与飞行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预测误差仍保持在良好的可控的范围内,因此期望的射击次序要远远低于4000米-1000米。  现代反导穿甲弹药的动能足以保证在所有实际情况下使导弹弹头引爆。而且,对超音速导弹而言,其本身的高动能也有助于提高反导弹药的杀伤率。

  导弹的时间常数(T)与射弹的飞行时间处在同一个数量级上,这样就能够相对精确地预测出导弹的运动。随着距离的减小,导弹机动的自由度也必将减小。而且,就不再需要占用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杀伤评估和威胁评估(凡是在如此近距离内仍飞向舰船的物体都必须自动被认为是危险的),尽管攻击导弹具有很好的“隐蔽”特性,但仍然能够相当容易地对它进行精确、可靠的跟踪。

  当然,导弹的较大部件(弹头外壳碎片、主要弹体构架部件、发动机)仍会攻击到舰船并造成损害,这种可能性有争议地被认为是近程射击的主要缺点。此可能性是导弹被击毁时的距离、导弹爆炸瞬间的飞行轨迹(机动导弹并不一定总是被定义为直接瞄准舰船)以及导弹高度的函数。掠海导弹的爆炸立即就将大约占总量一半的碎片/裂片射向水面,剩余的大多数碎片/裂片在沿弹道飞行几米后同样也击向水面,但是,俯冲导弹的这种情况将更具危险性。

  通常评估防御系统的整体效能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理解,认为能够越快地完成截击程序就越好。但在内层反导系统的特殊情形下,应该依据外层防御的最佳效能、以及在交战序列结束之后舰船能继续执行任务的能力来确定防御系统的整体效能。不可否认,从心理上讲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允许攻击导弹在被击毁前离己舰仅有几百米。必须正确理解:在这种情形下,无论如何导弹已经通过了外层屏障。因此,对于非常近距离交战的真正选择,不是在较远并且有争议的安全距离内摧毁攻击导弹,而是承担被击中的非常严重的风险。

  已经讨论的许多关于攻击到舰船上的碎片/裂片所产生损害的可能性/概率基本上是一个虚假的问题。在亚音速掠海导弹在大约200米远处爆炸的情形下,平均有不超过五个、能量超过250焦耳(此能量大约与足球罚球的能量相当)的弹头碎片能真正击中舰船,而在超音速导弹情况下会有十个同样的碎片击中舰船。一个亚音速导弹碎片最大可能的能量不超过20千焦耳,而一个超音速导弹的碎片最大可能的能量则不超过100千焦耳,后者的外形与近程发射的20毫米惰性炮弹相当。不用小题大做。

  无论如何,总有宝贵的、很少的选择机会。以前认为允许导弹逼近在概念上是显著减少推测时间的最佳方法,这可以提高未来点预测的精确性,事实上,这并不涉及任何“允许”的问题——射击序列的真实环境通常使防御系统不可能在较远的距离上和/或在较长时间范围内工作。特别是,当面对已经穿过防御外层的饱和攻击和/或超音速导弹时,采用近程和极近程火炮系统事实上是唯一能行得通的解决办法。

  此外,作战情况也正在经历重大的演变。逐渐强调不同于战争的沿海地区作战及军事行动意味着从Pasdaran(帕斯德兰)型突击艇、直升机或沿海设施上发射的小型/近程导弹(如海鸥、AS-15TT、地狱火等等),这些在深海作战的组织中不被考虑的导弹,现在则必须仔细地将之视为潜在的严重威胁。在已知这些武器的特性及其可能使用的情况下,它们实际上仅能提供无报警的并且是极短的反应时间,从而只能用自动近程/极近程系统来对付。

  在极端相反的边缘作战情况下,未来的基于卫星的监视系统预期可以提供比目前更远距离的攻击反舰导弹的能力。最近美国海军至少已经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实验——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发射SM-2ERBlockIV型舰对空导弹来拦截射程超过100公里的反舰导弹,当时后者在惯性制导下仍然在较高的高度上航行,并且还未下降到掠海飞行阶段。这枚反舰导弹在发射时就被监视卫星识别和精确地跟踪,然后指示给SM-2ER导弹,当时反舰导弹却仍处于舰艇本身雷达的视距之外。

  可以想象,一种以这种创新的方法为基础的未来作战系统有可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充分“软化”目前对近程反导防御系统方面的极高要求——当然,前提条件是在宙斯盾级舰上同时配备有全球覆盖的监视卫星网络、协同交战能力系统、火控系统,以及超远程的舰上发射的地对空导弹系统。

5 附录

  机动和/或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展现状

  能进行急剧爬高并对目标进行末端俯冲的亚音速反舰导弹目前已经可以大量使用。这些导弹包括鱼叉Block1C型导弹,它的攻击弹道样式可以在预先选择的掠海飞行方式和低极点/急剧爬升方式之间加以选择。较新的Block1D/G型导弹增加了折返飞行和一个目标的再攻击能力,不需要在第一次飞行路径上飞行一个搜索模式。

  奥托马特(OTOMAT)导弹(在意大利海军中的TESEOMK2型)能完成一系列的规避机动,以便干扰防御系统中的预测滤波器。未来的尤利斯(ULISSE)导弹(即TESEOMK3型)将进一步扩展这种能力,能完成水平和垂直机动。

图:一种概念上的内层自防御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初被提议用于“地平线”级护卫舰。

  一般来说,很多导弹在其最后10公里的飞行弹道内至少在理论上能完成简单的水平S形或曲折形机动。

  俄罗斯则果断地沿着一种不同的道路发展,即高超音速搜索(超过2马赫),以显著地减少舰载防御系统可利用的反应时间。但是应该知道,高超音速导弹与亚音速导弹相比具有很大的辐射特征,当它们爬升到舰艇视距之上时,在大部分情况下立刻就能很快被发现,这往往就给防御系统提供了较长的反应时间。此外,俄罗斯的反舰导弹通常要比西方的反舰导弹大得多,这必然限制了它们进行强烈的高加速度横向机动能力。

  一种有意义的、在技术上有希望的尝试是法国的ANF反舰导弹试图将高超音速和复杂的机动特性组合到一个相对较小的弹体内,但是该项计划已经放弃。从这个特殊的观点来看,目前可用的最先进的(也是最危险的)反舰导弹可能是俄罗斯的Novator3M51ALPHA型导弹,这种导弹将亚音速巡航飞行段与超音速掠海飞行攻击弹道结合在一起(由主级导弹将弹头“射”向目标)。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导弹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进行规避机动。
文章2
来自97年的现代舰船
再度崛起的间接命中体制

  □ 施邦英

    提 要:间接命中体制经历了兴起、低潮、再度崛起的过程。70年代中期,意大利“达多”系统的装舰,
  标志着间接命中体制的兴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舰导弹的防护日益加固,性能日益优良,使“带钨丸”
  的第一代间接命中体制显得力不从心,从而于80年代末跌入低谷。瑞士速射型“35/1000”炮和AHEAD炮弹的
  研制成功,使间接命中体制再度崛起,并引起强烈反响,显示出直接命中体制不可比拟的许多优点。

    在70年代初,瑞典博福斯公司首先研制成功40毫米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并于70年代中期应用在意大利
  “达多”系统紧凑型双管40/70舰炮上,开创了间接杀伤体制的天地。
    意紧凑型40/70舰炮的间接杀伤体制是利用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众多的钨球和破片来破坏导弹控制系统,
  使来袭导弹偏航或提前入水。这种炮弹的主要特点是大幅度提高了舰炮反导的命中概率,每个预制破片弹拥有
  630颗金属碳化钨球,加上大量破片共2180个之多,其杀伤作用面积达直接命中体制的百倍以上,作用距离也
  较远,一般在3000米到1000米。但在1000米以内,即使命中导弹,导弹靠其惯性仍有可能对己舰造成损伤,
  这是一个很大的弱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80年代初期,提出了“双重命中体制”,即在较远距离(1000米
  以外)发射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来间接损伤来袭导弹;在较近距离(1000米以内),则发射脱壳穿甲弹或碰炸榴
  弹用直接命中来摧毁导弹。双重命中体制首先在意大利“快40”炮上得以实现。为此,还专门为该炮研制了第
  二弹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该炮的射速也比紧凑型高50%,于1988年投入生产。采用“双重
  命中体制”的还有瑞典的“特里尼蒂”单40毫米舰炮,配较为先进的“3P”炮弹。其实,“双重命中体制”主
  要靠间接杀伤体制部分,直接杀伤体制部分因射速不够高,作用距离短,其毁伤概率是很低的。
    “达多”系统曾被近20个国家所采用,共销售180多套,其销售量在西方国家仅次于美国的“密集阵”,
  足见其影响之广泛,在当时,它可与“直接命中体制”平分秋色。
    从当时的情况看,间接命中体制对付初期防护性能较弱的亚音速反舰导弹确实有效。1974年开始,间接命
  中体制首先在计算机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摸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达多”系统可有效拦截从同一方向来袭的
  3枚间隔时间为5秒的导弹(速度为0.9马赫),或从两个方向同时来袭的两个目标。1980年7月,意大利海军将
  “达多”系统装备在“人马座”号护卫舰上,在意大利撒丁岛附近海域进行了射击试验。拖靶的长度为2.8米,
  直径为0.19米,高度为10米,结果6个靶全部被毁伤,其中4个靶是在4次连续射击中被第一发炮弹所击中,另
  外两个是在1000米之外遭到重创。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反舰导弹的防护加固和性能提高,上述带钨球的预制破片弹因威力小而
  显得力不从心,破坏不了先进的、加固的导弹控制系统,达不到反导目的,间接杀伤体制也就无优点可言,便
  于80年代末跌入低谷。连率先应用这一理论的意大利布雷达公司也加入到直接命中体制的队伍——意大利塞莱
  尼亚·圣乔治奥电子公司、布雷达公司和瑞士厄利孔·康特拉夫斯公司联合开发的第二代近程反导武器系统
  “万发”(Myriad)系统中来。该系统1991年总装完毕。除CM(21*2〗“万发”系统外,属第二代CIWS的德国
  的“迈达斯”(MIDAS)、俄“卡什坦”和美国选型中“密集阵”(MK152)等采用的也都是直接命中体制。
    近几年瑞士厄利孔·康特拉夫斯公司推出了速射型“35/1000”式35毫米转膛舰炮,该炮发射最先进的
  AHEAD炮弹,这犹如给“间接杀伤体制”打了一剂强心针,为世界所瞩目。目前世界上对该炮的评价普遍很高,
  反应强烈。该炮和弹一经推出,马上被英国皇家军械公司新一代“地平线”通用护卫舰的内层防御系统所采用,
  组装在配有多面隐形防护装置的MDG——35炮架上。连拥有最具本国特色的第二代CIWS——“迈达斯”系统的
  德国,也急起效仿。该国的迪尔公司与瑞典海军研制的“海上三伙伴”防空系统就把AHEAD原理应用在40炮上。
    速射型“35/1000”35毫米舰炮除射速比传统的35毫米火炮成倍提高外,单个自动机重量仅为450千克。
  炮口外安装有含3个感应线圈的初速测试和引信装定装置。可通过火控系统将初速数据和由探测跟踪雷达探测
  到的目标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后,传给引信完成编程,引信按程序在目标前方给定位置起爆,使弹丸向前射出的
  子弹丸形成一团“子弹云”袭向目标。AHEAD弹的时间测定精度在1/1000秒以内,弹丸空间定位精度在1米以
  内。每枚AHEAD弹有152个旋转稳定的重金属子弹丸,足以毁伤导弹。
    正因“35/1000”炮具有上述突出优点,终使“间接命中体制”再度崛起。该炮是间接杀伤体制(含双重命
  中体制)中口径最小、射速最高、对目标毁伤效果最好的一种近程反导武器。可望代替传统的“35炮”和“40
  炮”。
    众所周知,35毫米口径火炮是瑞士厄利孔公司的老牌名炮,该公司认为,在2300米左右的空域上,小口径
  火炮以35毫米口径性能为最佳。但人们普遍认为传统的瑞士35毫米火炮用于反导,如采用间接杀伤机理,弹丸
  威力太小(指传统的钨球弹丸),“打不了”;若采用直接杀伤机理,则因射速太低而达不到所需的毁伤概率,
  即“打不着”。现在随着新的速射型“35/1000”火炮和AHEAD弹的研制成功,不但救活了厄利孔公司传统的
  35毫米口径火炮,而且使“间接命中体制”也“起死回生”。“35/1000”炮具有“直接命中体制”不可比拟
  的优点:首先在作用距离上可达3000米以上,最佳作用距离可从几百米到2500米,而“直接命中体制”的最佳
  作用距离在1000米以内;其次对目标作用面积能够成百倍地增加,而且精度高。
    “直接命中”和“间接命中”是两种不同的命中机理,可互补但不能相互代替。“直接命中机理”的口径
  一般为25毫米到30毫米,主要打概率;“间接命中机理”的口径一般为35毫米到40毫米,主要打精度。因
  “35/1000”火炮和AHEAD弹的研制成功,将改变前段人们认为第二代CIWS以“直接命中体制”为主的看法。这
  两种命中体制到底谁主沉浮,目前尚难确定。西方舰炮先进国家在研制、装备第二代CIWS时,同时采用“直接”
  和“间接”杀伤体制的国家有意大利、瑞士、瑞典、英国和德国(美国有用60毫米电磁炮代替“密集阵”的可能),
  特别是德国,在拥有独树一帜的高性能的四联装27毫米转膛炮(射速达7200发/分)的情况下,仍积极研制40毫
  米AHEAD弹。
攻击是最好的防卫,先研究攻击武器吧,吓唬别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