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专家陈舟:执笔为戟显忠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26:14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王经国、李宣良、田义伟)说话慢条斯理,脸庞面带微笑。初见印象,他是儒雅的学者。

    分析精辟深邃,论述富有哲理。军事讲坛上,他是学识丰富的专家。

    激昂的表情,犀利的语言。国际学术交锋中,他是为维护国家利益冲锋在前的战士。

    立足国家安全需求,瞄准国际战略前沿。军事战略研究中,他是站立在桅杆上的瞭望者。

    陈舟,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几十年如一日,执笔为戟,矢志国防科研事业,用信仰支撑忠诚、用能力践行忠诚、用创新彰显忠诚,在军事科研的道路上奋斗不止。

    从水兵到军事战略专家

    从水兵、艇长、教员到军事战略专家,59岁的陈舟历经多种岗位变换,但不管干什么,他都能干出不一样的风采。

    16岁时,陈舟成为北海舰队一名水兵。在狭窄的船舱内,他一有空闲就趴在床上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哥达纲领批判》等。

    1985年,仅是初中毕业的陈舟考取中央党校哲学系研究生班。

    1988年,陈舟调到军事科学院政工研究所。在研究所,他通读了13卷《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和《我军各个时期政治工作条例汇编》,翻阅了近40年2000多期军事期刊,作了100余万字的笔记。

    很快,陈舟撰写了我军第一部研究军队民主制度的理论专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民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两次参加军队《政工条例》的修订。

    从哲学向军事学,从军队政工向军事思想,陈舟的每一次“转行”都是跨越不同的领域。

    1994年全军招收第一批军事学博士研究生。军事科学院的领导希望陈舟报考。

    “那时我41岁,已是副师职研究员,还评了高级职称。继续干下去,发展前景很好。”陈舟说,“组织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那一年,他顺利考取军事学博士研究生。



  向世界介绍中国军队的“和平使者”

    “美国军费占世界的一半,武器装备也是世界最先进的,有什么资格指责中国发展军力呢?”

    2005年6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第四届亚洲安全政策会议上对我军力发展进行指责。作为中国唯一的军方代表,陈舟当即面对媒体严正批驳美方的错误论调。

    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不时对中国的发展指手画脚,无端猜测指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在参加国际会议或学术交流中,陈舟经常会遇到这些的场面。面对西方一些国家代表的妄言谬论,陈舟毫不客气。

    在第七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有外国学者指责中国军事不透明,陈舟当即系统阐述了中国在军事透明问题上的4条原则立场。陈舟义正词严的批驳,维护了国家形象,赢得与会代表的肯定。

    中国国防白皮书是全面阐释我国国防政策的政府文告。作为白皮书起草专家组组长,陈舟参与了历次国防白皮书的撰写工作。

    增信释疑,是发布国防白皮书的重要目的。陈舟和专家学者们千方百计
  访,陈舟不厌其烦地阐述着中国国防的开放和透明。

    在对外交往中,陈舟积极充当起“和平使者”。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他不仅给外国学者介绍中国军队的建设,而且还到美国的高中向青少年介绍中国的发展变化和中国军队。

    “他是那里最受欢迎的人,孩子们都愿意听他讲课。”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际学者项目主任史蒂芬说。
研究就是要踏踏实实”

    “军事战略研究的价值在于知兵谋胜,只有瞄准前沿提出战略咨询,才能肩负起‘瞭望者’的使命。”陈舟说。

    2001年,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他利用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客座研究的时机,对包括3名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在内的17名美国知名学者进行采访,所撰写的《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一书,准确预测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走向。

    撰写国防白皮书时,为了准确表述“国家利益”一词,他摘记了30余篇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场合的重要论述,保证了对国家利益内涵的理解不走样、不漏项。

    陈舟说:“做研究就是要踏踏实实。”

    由于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他先后患上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性耳聋和白内障。即使如此,他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每天亮到很晚。

    博古通今,厚积薄发。20多年来,他先后完成16项重大研究课题,出版理论专著10部,参与撰写20余部。其中《亚太安全战略论》填补了我国安全战略研究领域空白。《中国现代局部战争理论与美国有限战争理论之不同》被美国国防部编入《中国对未来战争的看法》一书。《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至今仍被当作对这一领域问题研究的权威解读。

    去年底,他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新成立的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满腔抱负的他又开始了新的冲刺。他说:“攀登军事理论研究的高峰永无止境,我将以笔代‘枪’、永不停歇。”

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3/20/c_111679649_3.htm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王经国、李宣良、田义伟)说话慢条斯理,脸庞面带微笑。初见印象,他是儒雅的学者。

    分析精辟深邃,论述富有哲理。军事讲坛上,他是学识丰富的专家。

    激昂的表情,犀利的语言。国际学术交锋中,他是为维护国家利益冲锋在前的战士。

    立足国家安全需求,瞄准国际战略前沿。军事战略研究中,他是站立在桅杆上的瞭望者。

    陈舟,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几十年如一日,执笔为戟,矢志国防科研事业,用信仰支撑忠诚、用能力践行忠诚、用创新彰显忠诚,在军事科研的道路上奋斗不止。

    从水兵到军事战略专家

    从水兵、艇长、教员到军事战略专家,59岁的陈舟历经多种岗位变换,但不管干什么,他都能干出不一样的风采。

    16岁时,陈舟成为北海舰队一名水兵。在狭窄的船舱内,他一有空闲就趴在床上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哥达纲领批判》等。

    1985年,仅是初中毕业的陈舟考取中央党校哲学系研究生班。

    1988年,陈舟调到军事科学院政工研究所。在研究所,他通读了13卷《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和《我军各个时期政治工作条例汇编》,翻阅了近40年2000多期军事期刊,作了100余万字的笔记。

    很快,陈舟撰写了我军第一部研究军队民主制度的理论专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民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两次参加军队《政工条例》的修订。

    从哲学向军事学,从军队政工向军事思想,陈舟的每一次“转行”都是跨越不同的领域。

    1994年全军招收第一批军事学博士研究生。军事科学院的领导希望陈舟报考。

    “那时我41岁,已是副师职研究员,还评了高级职称。继续干下去,发展前景很好。”陈舟说,“组织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那一年,他顺利考取军事学博士研究生。



  向世界介绍中国军队的“和平使者”

    “美国军费占世界的一半,武器装备也是世界最先进的,有什么资格指责中国发展军力呢?”

    2005年6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第四届亚洲安全政策会议上对我军力发展进行指责。作为中国唯一的军方代表,陈舟当即面对媒体严正批驳美方的错误论调。

    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不时对中国的发展指手画脚,无端猜测指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在参加国际会议或学术交流中,陈舟经常会遇到这些的场面。面对西方一些国家代表的妄言谬论,陈舟毫不客气。

    在第七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有外国学者指责中国军事不透明,陈舟当即系统阐述了中国在军事透明问题上的4条原则立场。陈舟义正词严的批驳,维护了国家形象,赢得与会代表的肯定。

    中国国防白皮书是全面阐释我国国防政策的政府文告。作为白皮书起草专家组组长,陈舟参与了历次国防白皮书的撰写工作。

    增信释疑,是发布国防白皮书的重要目的。陈舟和专家学者们千方百计
  访,陈舟不厌其烦地阐述着中国国防的开放和透明。

    在对外交往中,陈舟积极充当起“和平使者”。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他不仅给外国学者介绍中国军队的建设,而且还到美国的高中向青少年介绍中国的发展变化和中国军队。

    “他是那里最受欢迎的人,孩子们都愿意听他讲课。”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际学者项目主任史蒂芬说。
研究就是要踏踏实实”

    “军事战略研究的价值在于知兵谋胜,只有瞄准前沿提出战略咨询,才能肩负起‘瞭望者’的使命。”陈舟说。

    2001年,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他利用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客座研究的时机,对包括3名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在内的17名美国知名学者进行采访,所撰写的《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一书,准确预测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走向。

    撰写国防白皮书时,为了准确表述“国家利益”一词,他摘记了30余篇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场合的重要论述,保证了对国家利益内涵的理解不走样、不漏项。

    陈舟说:“做研究就是要踏踏实实。”

    由于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他先后患上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性耳聋和白内障。即使如此,他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每天亮到很晚。

    博古通今,厚积薄发。20多年来,他先后完成16项重大研究课题,出版理论专著10部,参与撰写20余部。其中《亚太安全战略论》填补了我国安全战略研究领域空白。《中国现代局部战争理论与美国有限战争理论之不同》被美国国防部编入《中国对未来战争的看法》一书。《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至今仍被当作对这一领域问题研究的权威解读。

    去年底,他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新成立的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满腔抱负的他又开始了新的冲刺。他说:“攀登军事理论研究的高峰永无止境,我将以笔代‘枪’、永不停歇。”

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3/20/c_111679649_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