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性#[作者:王辑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33:40
第一节 美国特性
    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特性。正是这种特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决定了这个国家内政和外交的基本走向。本书仅从五个方面概括美国特性。
    (一)民族构成方面
    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大国的最重要特征。它最初是由英国清教徒为首的欧洲移民所建立的13个英属殖民地组成。英国人最早移居北美。到18世纪,来自德国、爱尔兰、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也有大批移民到达这块英属殖民地。他们逐渐采用英语和英国制度,但也同时保存各自的民族传统与习俗。到二十世纪初,美国进一步融合了波兰人、犹太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以及来自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移民。
    美国的移民国家特性,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到北美去的"这些个人之所以迁移到那里去,是因为他们的需要与古老国家里现存的交往形式不相适应。因此这些国家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拥有古老国家的最进步的个人,因而也就拥有与这些个人相适应的、在古老的国家里还没有能够确立起来的最发达的交往形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最发达的交往方式",主要指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关系。这些欧洲移民有的是为了逃离专制统治和宗教迫害,有的是由于饥荒而迁居,还有的是为了创造财富和发挥个人专长来到美国,所以绝大部分属于原居住国的中下阶层。"美国从一诞生起就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美国是由那些为了建立纯粹的资产阶级社会而从欧洲的封建制度下逃出来的小资产者和农民建立起来的。" 17至18世纪,主要来自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的移民带去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自由、先进思想和开放的文化。对于他们来说,美国是名副其实的新大陆,没有国王和贵族,没有欧洲那样的等级制度,很少宗教迫害,却有着极大的开拓机会。欧洲移民驱动着美国经济杠杆,以巨大的力量与规模开发了北美大陆的自然资源,打破了西欧的工业垄断。在非洲强制性贩卖奴隶而造成的大批黑人移民,为美国的早期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内战后美国工商业企业勃兴,外国移民又为美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另一方面,移民也为工农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因为他们一踏上新大陆,就需要索取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和一切社会服务,刺激了产品的需求和市场的扩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28 2:48:58编辑过]
第一节 美国特性
    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特性。正是这种特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决定了这个国家内政和外交的基本走向。本书仅从五个方面概括美国特性。
    (一)民族构成方面
    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大国的最重要特征。它最初是由英国清教徒为首的欧洲移民所建立的13个英属殖民地组成。英国人最早移居北美。到18世纪,来自德国、爱尔兰、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也有大批移民到达这块英属殖民地。他们逐渐采用英语和英国制度,但也同时保存各自的民族传统与习俗。到二十世纪初,美国进一步融合了波兰人、犹太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以及来自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移民。
    美国的移民国家特性,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到北美去的"这些个人之所以迁移到那里去,是因为他们的需要与古老国家里现存的交往形式不相适应。因此这些国家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拥有古老国家的最进步的个人,因而也就拥有与这些个人相适应的、在古老的国家里还没有能够确立起来的最发达的交往形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最发达的交往方式",主要指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关系。这些欧洲移民有的是为了逃离专制统治和宗教迫害,有的是由于饥荒而迁居,还有的是为了创造财富和发挥个人专长来到美国,所以绝大部分属于原居住国的中下阶层。"美国从一诞生起就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美国是由那些为了建立纯粹的资产阶级社会而从欧洲的封建制度下逃出来的小资产者和农民建立起来的。" 17至18世纪,主要来自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的移民带去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自由、先进思想和开放的文化。对于他们来说,美国是名副其实的新大陆,没有国王和贵族,没有欧洲那样的等级制度,很少宗教迫害,却有着极大的开拓机会。欧洲移民驱动着美国经济杠杆,以巨大的力量与规模开发了北美大陆的自然资源,打破了西欧的工业垄断。在非洲强制性贩卖奴隶而造成的大批黑人移民,为美国的早期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内战后美国工商业企业勃兴,外国移民又为美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另一方面,移民也为工农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因为他们一踏上新大陆,就需要索取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和一切社会服务,刺激了产品的需求和市场的扩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28 2:48:58编辑过]
在美国二百多年历史上,每一步重大发展都和涌入美国的移民浪潮息息相关。形形色色的民族和人种,受到经济、政治和宗教力量的驱使,源源不断地汇集在这片大陆,决心把美国变成他们永久的栖息之地。19世纪末美国跨入世界先进工业国行列后,继续吸引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移居美国。仅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吸收了将近3700万新移民。1890年至1900年期间,专业人员和熟练工人在移民总数中约占14%。到20世纪中叶,占世界人口总数6% 的美国,拥有350万工程师和科学家,是世界总数的29%。 今天美国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如在核能、航空、航天、计算机、生物工程等诸方面的领先地位,没有一项离得开近几十年来新移居到美国的科学家。可以说,美国的经济发达和科技进步,不但依赖于历史上的移民,也依赖于今天和未来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的新移民。
    移民国家的特性决定了美国政治体制、文化和精神信仰必须是多元的。1787年制订、1789年正式通过的美国联邦宪法是美国的最高法律。英国移民在当时的美国人中占主导地位,因此美国宪法所包含的思想有不少反映了英国政治传统。但是它也必须反映外来移民在地域、经济利益、宗教信仰和文化上的多样性。"美国多元民主的最初源泉可以上溯到殖民地时期的宗教宽容。" 由于来自欧洲各国移民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新移民对原先清教徒一统天下的局面造成冲击,宗教迫害不得不停止。宗教宽容为政治宽容创造了条件,各种利益集团学会了竞争和共存。
    然而在号称"自由之乡"的美国,早期的多元民主和政治宽容并未导致全面的人权平等和社会公正。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欧洲移民对原居住于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采取驱赶、隔离和剥夺其政治经济权利的政策,对从非洲贩卖来的黑人采取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对来自拉丁美洲的移民和包括华人在内的有色人种也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排斥政策。美国国内的种族关系,包括不同移民集团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美国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之一,也是所有美国人深层自我意识的主要部分之一。"我是美国人"只是美国人自性(identity)的一部分,他(她)们的自我意识还必然包括自己是哪个人种(肤色)和从世界哪一部分来的移民。这种意识比自己的籍贯或出生地的意识要强烈得多。
    一方面,从理论上说,美国法律中所规定的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和责任贯彻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这是机会上的平等,而不是条件或结果的平等。 从总统选举、国会选举到地方选举,从法庭审判到民事纠纷,从寻找工作机会到提供社会服务,没有一个社会生活的角落不渗透着一个移民国家内部的种族、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既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分裂现象和种族矛盾,又同时造成了美国社会特有的对多元化、多样性的宽容。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成就,这种成就在他们看来应该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种族特征、家庭出身或其他特权的基础上。在某种程度上,美国人为自己国家政治、文化、种族的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而十分自豪,并常常以是否享有美国式的多元化、多样性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国家。一代代的新移民,为了自己能够在美国扎根,为了融入所谓主流社会并享有美国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艰难创业,苦干终生。这一社会力量的源泉至今还远未枯竭,仍然在推动着美国的发展进步。
虽然像19世纪那样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很难再度出现,但近20多年来,美国仍然敞开大门,接受了大批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在80年代的移民潮中,美国吸收的新移民达730万人。截止1996年,9.3%的美国公民(2460万人)是在国外出生的。1997年的美国人口中,13%为黑人,11%为讲西班牙语的人, 4%为亚洲人后裔和太平洋岛屿人, 1%为土著美洲人。 如果说这些都是"少数民族",从人口比例上说是正确的,但很容易产生误解。因为美国不像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那样有一个主体民族。美国最大的种族群体是占人口73%的白人(其中不包括讲西班牙语的白人),可以单独区分出来的最大民族集团是不列颠血统,但它也只占美国人口的15%,其次是占13%的日耳曼血统,再次是黑人和占8%的爱尔兰血统。从这一意义上说,美国没有"多数民族",所有民族集团都是"少数民族"(不过本书一些章节仍然依照习惯,将白人以外的美国民族集团称为"少数民族")。由于新移民的不断涌入和各个民族集团的出生率不同,美国国内各民族集团的比例变化较大。据美国人口统计局估算,到2050年时,美国人口中将有23%的讲西班牙语的拉美人后裔,16%的黑人,10%的亚裔人。也就是说,到那时欧洲白人后裔只占到总人口的一半。美国民族构成的进一步多元化,将对美国政治、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将投射到美国的对外政策中去。
(二)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方面
    美利坚民族在精神信仰方面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求实精神和宗教传统的融汇交织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由于美国封建制度的影响较小,又由于美国是国土辽阔的移民国家,国内居民的流动性极大,美国人民中有一种生气勃勃的进取精神和自由开放的风尚。恩格斯在谈到他在美国旅行时,美国人对新生事物的追求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说:
    我们通常都以为,美国是一个新世界,新不仅是就发现它的时间而言,而且是就它的一切制度而言;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远远超过我们这些旧式的、沉睡的欧洲人;这个新世界是由现代的人们根据现代的、实际的、合理的原则在处女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美国人也总是竭力使我们相信这种看法。他们瞧不起我们,认为我们是迟疑的、带有各种陈腐偏见的、害怕一切新事物的不切实际的人;而他们这个前进最快的民族(the most go-ahead nation)对于每一个新的改进方案,会纯粹从他们实际利益出发马上进行试验,这个方案一旦被认为是好的,差不多在第二天就会付诸实行。在美国,一切都应该是新的,一切都应该是合理的,一切都应该是实际的,因此,一切都跟我们不同。
    崇尚变革创新,反对墨守成规,讲求实效,不拘一格,是美国民族性格的一部分。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说:"哲学在美国比在文明世界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受重视。" 这是指美国古典传统哲学负担最小而言。后来发展起来的地地道道的美国式哲学,是重经验而不重思辨的实用主义哲学。美国人认为,"如果哲学不能容忍实践的注释,那么哲学--而不是实践--就应该被摈弃。" 这种思想是同美国早期移民不断开辟新边疆和不断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经验相一致的。
    与此同时,宗教传统也深深影响着美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根据一些社会学家的研究,"对于是非问题的关注表明美国人比大多数工业化民族更具有宗教意识。" 早期移居美国的许多欧洲移民,在寻找经济机会的同时,也在追求宗教自由,躲避宗教迫害和政治迫害。美国的海外扩张一直伴随着传教活动。美国的主流文化,是所谓"瓦斯普"(WASP)价值观,即白种盎格鲁*萨克逊人中的基督新教徒所信奉的宗教价值观。
    从宪法规定来看,美国是世俗社会。但就绝大部分人口宣称他们笃信上帝这一点来看,美国又是一个宗教社会。美国社会的道德基础无疑是基督教传统。90%的美国人声称自己信仰上帝,其中人数最多的有基督新教徒、罗马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有关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的法律。这保证了宗教自由和各种不同宗教的并存竞争。宗教多元化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宗教组织和教派。除基督教的各大教派外,新移民带来了伊斯兰教、佛教,并在美国有可观的发展。美国无疑是世界上宗教最为多元化的国家。在今日美国,没有一个教派的信徒能达到信教者总数的十分之一。
就政府同教会关系的法律方面而言,美国是政教分离的国家,政府不应对某一宗教有所偏向,宗教组织不能直接参与政治活动。然而在实践中,政治和宗教从未彻底分离过。军队里、国会里都有专门牧师,最高法院房间里壁上有"摩西传十诫"的宗教油画,每一张美元钞票上都印有"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的字句。宗教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是无所不在、根深蒂固的。 在社会变革中,各教派中的信徒对政治、社会、文化乃至宗教本身的看法不同,又形成了保守派、自由派和温和派,各自结成跨越教派的政治同盟。美国国内政治派别的分化组合,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演变,都是同宗教势力和影响的变迁息息相关的。
    美国的政教关系,在美国总统身份上得到了典型体现。历届美国总统都要标榜自己虔诚的宗教信仰。他们经常去教堂出席教会活动,在所有重要的正式国务演讲中请求"上帝保佑美国"。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指出的,"总统常是一位传统的新教徒,属于国内许多教派中的一个.但他们的个人宗教信仰要同公职分离。总统是统一的象征。在这个宗教多元化的社会中,他作为一国元首,是全体美国人的总统。他确实也具有重要的宗教作用,即一种能把所有美国人团结在一起的共同信仰的象征性作用。" 尽管美国是一个信仰自由的国家,但美国人普遍认为应当有某种宗教信仰。公开声明自己是无神论者的人,在主流社会中会受到孤立或鄙视。从政、从教或担任其他社会公职的人,更须在宗教问题上谨言慎行。
    作为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新教神学,源于北美殖民时期加尔文教派的信仰,其教义是"上帝选择"和"命运注定"。这种思想视美国人为最优秀的"上帝选民",视美利坚民族为救世主民族,其使命是把上帝的福音传播到整个世界。香港学者黄枝连把这种美国人的使命感称为"替天行道"主义,是很贴切的。 其中的"道",包括基督教教义的传播,英美式议会民主制度的移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个人自由和天赋人权观念的灌输。美国人以其独特的理想方式看待世界。一位美国政治学家指出:"美国的理想--分解到它的精髓--乃是由两个要素所组成:开明思想与宗教信仰。而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并将永远存在固有的矛盾。" 这一固有矛盾,就是意欲冲破一切思想樊笼的务实精神,不得不受到宗教与道德信条的巨大而又无形的约束。灯红酒绿下的人欲横流,同质朴教堂中的庄严肃穆,既形成鲜明对照,又相辅相成。
在美国人的"开明思想"和宗教信仰之间,也有历史上形成的某种协调和调和。美国早期的教会没有像欧洲天主教会那样曾经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而是其助力。根据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研究,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新教伦理,新教教义对18世纪美洲大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诱发和催化作用。在美国立国时期的新教伦理中,世俗的行为规范集中表现为勤俭、节欲、进取而严肃的人生态度。"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 同时,清教徒来到新世界建立一个"现世天堂"的梦想,要靠艰苦劳作后获取的财富来实现,而不能靠繁文缛节和清心寡欲来实现。于是新教神学经过了同战胜大自然、开拓新边疆的社会实践,滋生出一种强烈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在宗教的道德规范中注入了世俗的进取精神,将个人奋斗后获得成功视为灵魂得到拯救的象征,从而完全消除了过去那种在财富与罪恶之间划等号的旧观念。这就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由来。深受美国人尊崇的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和开国元勋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集宗教道德说教和实用主义哲学于一身的人物。
    在美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为追求美好生活、思想自由和物质财富而冒险开拓,表现为"西部牛仔"式的个人自由主义。所谓"美国梦",就是指美国人在自己的新世界里抓住机遇,谋求发展,决不停息,永无止境,凭着勤劳肯干就能够取得成功的一种理想,而且他们相信这一代人比上一代人应当而且能够生活得更好。这种个人追求决不排斥物质消费和感官享受,但也不同宗教信仰全然冲突。根据韦伯的统计,美国现代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和经营领导者当中,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受过较高训练的人当中,新教徒占绝大多数。 当然,当代美国社会中过度的超前消费和享乐主义,已同宗教信条格格不入,整个社会的风气同立国初期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实用主义的利益角逐和金钱操纵同社会公正和道德规范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约、相互包容。这种务实精神与道德约束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其体现方式。例如在商业活动中的利润第一必须同信誉第一相平衡;从原则上说,劳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不能有种族和性别歧视;高收入要有累进所得税制度加以制约以保证公平;提倡物质消费的同时应当重视精神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追求金钱享受同为社会公益事业捐献同时受到鼓励,等等。
一般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在美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和利己主义(egoism)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和政治的限制,而"利己主义"是贬义词,指将个人特殊利益凌驾于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之上的思想和行为。个人主义既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又是一种政治哲学和价值体系。它认为一切价值都以个人为中心,个人之间在道义上是平等的,社会是一群人以自愿的契约形式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其目的乃是维护组成该社会的个人的利益。这是美国立国建制的指导思想。集中表现了美国式理想并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独立宣言》说:"我们认为这一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这就是说,个人权利是上帝赋予的,国家是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产生的,因而也是为维护个人利益、保障个人自由而存在的。美国的爱国主义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在于认为国家是为个人服务的,于是个人也就应当效忠于国家。
    个人主义价值观并不等于个人不需要为群体履行义务。"在美国,从群体和个人角度考虑,政治既是集体性的,又是个人性的。政治既要顾及个人享有公民权利,又要顾及公民履行义务。同样地,政治既要顾及群体履行义务,又要顾及群体享有权利。……社会同时要保护和承认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确保群体和个人对社会履行各自的义务。" 个人自由和利益追求必须受到法律和公民义务的约束,这是全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
    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发生了许多方面的变化。 个人主义中排他的、反社会的、非道德的、堕落的一面,即利己主义的一面,以及过分追求物质和感官享乐的倾向,在当代愈演愈烈,严重损害全社会的利益,受到谴责和抵制。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反抗社会正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反主流文化,其核心是自我表现和独立意识。反主流文化既包含反对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的内容,也对性放纵、同性恋、吸毒、未婚先孕、堕胎等现象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同时,当许多美国人的生存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开始更多地关注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意义和精神上的满足,日益重视"自我实现",即强调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世界,而不是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在宗教信仰和个人自由方面,美国社会是比较宽容的。学校特别是大学,是自由思想的阵地,但假如某学校教育学生说某种别的政治制度或者文化比美国的优越,则为社会所不容。美国的教育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介把传授知识、传播信息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美国价值准则结合起来,常常采取的是十分潜移默化的形式。从法律意义上说,既然有信仰和言论自由,那么从左到右的思想和言论,如宣传共产主义,攻击基督教教义,赞同暴力革命推翻政府等等,都是不违法的。但是在今天的美国社会里,这些言论都被视为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事实上受到禁止。正如两位英国评论家所说:"在政治上,一个人要是拥护另外一个激进制度,什么共产主义,什么社会主义,就不光是有些出格了,他或她是否爱国也成了问题。"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猖獗一时的"麦卡锡主义",就是对美国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一大讽刺,而它的幽灵至今仍在美国政治生活中作祟。
(三)国内政治方面
    联邦制是美国政治的重要特色。宪法规定,政府的权力和职能分别属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两者均享有实质性的权力。但它又规定联邦的宪法和法律,同外国订立的条约,都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必须遵守。各州法律如同联邦法律相抵触,则一律无效。联邦制促进了美国的现代化进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同时,联邦制也为政治和社会的变革提供了来自各州的动力和主动性,使政策选择较为灵活和多样化。一个州的实践可为其他州提供范例和经验教训;而当州的革新遇到困难时,联邦政府可以制订法规加以推进。"这就是说,公共政策如有重大改变,必须得到国内各主要地区和主要经济集团大部分人的支持。这使全国政府有了一种保守品质,但又因各州享有进行改革试验的自由而减轻了这种保守性。"
    美国建国后,特别是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以来,美国社会基本制度和政治局面是比较稳定的,只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及60世纪至70年代初反对越南战争、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浪潮中,政局较为动荡。美国国内政治的相对稳定,与维护至高无上的宪法地位有关。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至今历时最久的宪法。它制订200多年来,虽经17次修正,其基本原则并无大的变化。宪法所确立的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如天赋人权、法治而非人治、人民主权、政府权力有限、代议制政府、联邦制、权力分立和制约平衡、司法审查、文官控制军队、军人不干预政治等等,至今都是美国的根本治国思想。建国初期即已确立的联邦政府制度,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体制,四年为一任期的总统选举方式,两大政党在国家最高立法和行政机关中轮流坐庄的局面,一直保留下来,并且看不出有改变的现实可能。这种政治思想和制度上的连续性,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内外政策中大政方针的稳定性。
美国社会中的政治权力分散,在西方国家中是比较突出的。立国时期的清教徒为维护宗教信仰自由,主张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契约来建立教会。在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基础上,他们又将宗教契约观发展到政治方面,而政治契约的观念又发展到法治方面。美国的开国元勋树立了这样一种观念:国家领导者的权力须经人民同意,应由选举产生;契约是国家存在的基础,世俗权力的膨胀将导致专制,必须加以限制。这就是三权分立的思想基础。联邦政府由三个部门组成: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是立法部门;总统领导行政部门;最高法院代表司法部门,有权对任何法律是否符合宪法作出裁决。美国人认为,三权分立可以防止滥用权力,制约由于权力过分集中而导致的腐败。
    在保持政局基本稳定的同时,美国又是一个在矛盾和冲突中实现社会变革的国家。法律 和行政法规的不断革新,对总统、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任职期限和权力范围的限制,激发了社会活力,增加了政策的灵活性。在美国历史上,每一次重大政治危机产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政策的调整和矛盾的缓和。例如南北战争之后,种植园奴隶制消亡,排除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罗斯福新政改革很快恢复了社会生产力,调和了阶级矛盾。60年代种族矛盾激化时,小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反对种族歧视、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运动,推动了保障黑人权利的民权法案的产生。美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美国社会的自我调节机制,又为国内利益冲突起到了缓解作用。美国的重大社会变革和转型,通常是在和平条件下实现的。
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美国统治集团和社会各阶层对各种政策性问题不断展开争论,不同意见的激烈交锋是正常现象。例如在国家政府的职能上有大政府主义和小政府主义、联邦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争论;在政治思想上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之争;在外交思想上有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之争;在国内经济政策上有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争、在经济思想上有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供应学派之争;在对外经济政策上有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之争;总统领导的行政部门与国会之争,共和党与民主党之争,各个利益集团之争,新闻舆论界对政府的批评,在美国司空见惯,是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政见的公开辩论,反映了国内各种利益的冲突和交汇,既是许多问题长期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重要原因,也为政策选择和社会改良留下了较为充分的余地。
    五花八门的利益集团,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益集团的政治目标不是自己上台执政,而是通过其活动影响公共政策,以促进本集团成员的利益。利益集团中数量最多、权势最大的,当属追求经济实利的集团,如大企业、行业协会、工会等。但是,为本民族或种族集团、教派、职业以及妇女谋求政治地位和社会权益的利益集团也不在少数,在许多政策制订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个利益集团通过其所组建或控制、支持的基金会、民间研究和咨询机构(包括所谓"智囊团"、"思想库"),提出政策主张和具体的操作方案,然后通过新闻媒体和大众传播工具提交各级政府和立法机构。联邦政策和国会参众两院参考利益集团及其政策咨询机构提出的不同政策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和综合,产生正式的国家立法和政策。
    美国政府在制订或改变其政策时,都不能不考虑舆论;同时政府又总是力图引导和影响舆论,使其决策得到公众的支持,或改变不利于其决策的舆论。当然,所谓公众并非无所不包的集合体。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属于不同的地区、宗教信仰、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形成了许多种不同的公众。因此,除特定条件(如抵御外敌入侵)外,在美国不存在代表全体人民的舆论,舆论只是一部分人或集团在特定时间对某个问题公开发表的意见。公众既然是多元的,舆论也只能是多元的。从根本上说,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私有的,独立于政党和政府,对政府政策(尤其是国内政策)常持批评态度。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大众传播媒介的独立性最强,出版言论自由最大,对政策和国内外公众的影响也最大。
    近现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和法治,是美国政局稳定的主要基础。理论上,美国宣称的治国原则是人人生而平等,人权不容侵犯,法律至高无上。实际上,种族、阶级、性别之间的不平等,侵犯人权,践踏法律的现象,在美国比比皆是。同时也应注意到,作为一种观念,法治在美国的确是深入人心并渗透于美国社会生活的一切角落。从总统同国会的争权到家庭纠纷,从社会福利、妇女儿童权利、同性恋问题到种族纷争,人们都会首先想到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而将道德问题、政治问题或经济问题同法律问题分开,将宪法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赋予最高法院以司法审查权。司法部门有权裁决各级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在立法、执法时,程序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同实质问题一样重要。
(四)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方面

    美国的经济制度既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说日本的经济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德国是"社会市场经济",法国是"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那么美国可以说是"自由市场经济"或"竞争型市场经济" 。美国经济制度和政策的特点同美国在民族构成、精神信仰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革命,在经济上针对的是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自由的压制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重商主义使美利坚殖民地处于英国的经济附庸地位。美利坚有产者要求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同英国政府的垄断和其他特权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具有革命意义的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强调个人利益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让人们按照自己的自然天性去自由竞争,才能实现人力和物力的最合理配置。
    美国建国初期急剧的领土扩张和移民涌入,以及南北战争后黑人奴隶制的废止,为具有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城市人口和移民的大量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网的急速扩大,工矿区的不断扩大等等,都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使地租和地价不断上扬。土地成为有利可图的投资对象和投机对象。美国早期开发中形成的地产市场,对于土地的充分利用及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起到重要作用。土地投资和投机,成为美国经济史上一个显著的特点。
    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同时是一个经济宪章。它规定了整个国家是一个共同市场,对各州之间的贸易不得征收关税或捐税。宪法还规定,只有联邦政府能够管理与对外贸易和州际贸易,制订全国统一的破产法,发行货币并调整其币值,制订度量衡标准,设立邮局,制订有关专利和版权的条例,等等。这些规定对美国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经过200多年的经济实践,美国在资本主义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已有了成熟的理论和政策。从美国通行的经济理论上来说,尽管政府干预几乎肯定会在某些方面滋生浪费和降低生产效率,但某些市场失灵的情况不能不由政府干预来纠正。同时,自由市场的作用也是政府不应该也无法替代的。政府对于实施垄断权和授予企业以垄断权必须慎重,应鼓励在公共部门中的竞争。政府的经济功能应当分散,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社区分别开展公共经济活动。政府应当考虑社会公平原则,进行适当的再分配,应当将信息视为公共产品,有责任提供必要的信息,降低组织或个人获得相关信息的费用。
与种族多样化和政治多元化特点相适应的,是美国人对经济资源受到过分垄断和生产过分集中的担心和防范,并期待政府为此制订法令和政策。美国是最早制订反垄断法的国家。美国早在1890年就通过了反托拉斯的谢尔曼法,1914年又通过了进一步加强反托拉斯的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美国司法部的任务之一,是防止垄断的出现。1997-1998年司法部同微软公司就销售软件中的垄断行为进行的斗争,就是这方面的最新事例。同时美国又是托拉斯势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没有也无法制止垄断现象的出现,而只是打击垄断意图和行为,对反托拉斯法的执行因经济和政治的需要而时紧时松。尽管如此,反托拉斯行动在限制垄断、保持市场相对公平的竞争和活力方面,一直有着相当的成效。
    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经济的国有化程度是最低的,国家也总是想方设法地把国有企业转变为私营企业,把国有企业纳入市场竞争的轨道。但美国政府仍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者,构成自由企业制度的一部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是美国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国营企业。政府作为生产者,还突出地表现在开发核能、核武器的生产、航天活动及其技术开发上。美国政府又是订购大宗货物(包括军备和武器)和劳务的大买主。
    不过,美国政府更为重要的经济角色是管理者,作为超越于市场之上的力量,以完善和严格的管理为市场经济提供服务,调节经济的运行,维护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例如,在煤气、电力、自来水、铁路、航空、电讯等公用事业上,政府在政策上允许私人企业谋取合理利润,但限制它们不公平地提高价格。又如,联邦政府通过各种反倾销法及"301条款"等贸易保护措施削弱某些外国产品的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曾经对航空工业、造船业、公路建设进行经济补助;通过农产品价格补贴使其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联邦政府还在某些情况下对工资与物价提出最低或最高限度,以缓和劳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是财政政策。美国财政体制是一种由联邦、州和地方三级财政组成的综合体,各有其征税制度、征收名目(可以重复)和开支政策。三级财政体制相对独立又有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税收是国家预算的主要来源。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联邦政府通过提高税收以吸收过剩货币;经济衰退时,政府降低税收,以使消费者有更为充足的资金,从而扩大市场需求,刺激投资欲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和其他形式的借款可以降低购买力,而归还借款则可以提高购买力。政府扩大或紧缩开支可以刺激经济发展或抑制经济过热。
    美国的货币政策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负责。美联储是实际上的中央银行,具有很高的独立性。美联储主席任期很长(14年)并且同总统的任期错开,可以基本上不受国内两党斗争和总统推行的经济政策的制约,在决定货币政策上行使着极大的权力,被称为"美国第二个最有权力的人"或"经济总统"。美联储的高度独立性,使其不时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政策相抵触,也使其较容易从长远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角度出发制订政策,而不是服从、服务于短期的政治考虑。美联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准备金制度、贴现制度、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控制货币供应和信贷规模。当经济不景气时,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信贷规模;当物价上涨过快时,则减少货币供应量,缩小信贷规模。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的物价能够保持基本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美国企业分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三种法律形式。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独资和合伙企业,而垄断企业则采取公司的法律形式。小企业 在美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具有较强的革新精神、适应能力和服务态度,而且不像日本的小企业那样容易成为大企业的下属承包企业。在那些形成垄断的行业,少数几家巨型垄断企业就控制和支配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例如,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三大汽车公司就基本控制了美国的汽车工业。全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约占全部非金融企业资产的40%,国内生产总值的40%,销售总额的一半,企业利润总额的四分之三。今天美国一些最大的跨国公司,如微软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埃克森石油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等,其年产值都高于许多中小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
    过去,在一般人印象里,美国大垄断企业甚至整个经济命脉被摩根、福特、洛克菲勒等八大家族公司所统治。实际上,从50年代起,经理控制式股份公司已经成为美国现代工商企业的标准形式。大股份公司股份的高度分散化,促进了它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家族统治的企业进一步减少。美国持有股票者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一直比较高。股权分散化的情况,由于退休基金、互助基金和保险公司在美国股票中的地位上升而更加显著。新技术革命和生产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企业管理的日益复杂化和精密化,使仅拥有巨额股票而无专门知识的大股东日益难以胜任企业的董事会成员,而经过专业训练的经理层在企业决策中的地位增强。
    美国的企业制度的重要特点,是产权一般属于私有;决策分散且高度自由,政府很少干预;雇主和雇员之间自由签订雇佣契约。企业主可以完全自主地决定企业形式或企业的产权结构形式,企业产权都十分明晰。美国经济史上,除罗斯福新政等个别时期外,企业基本不受国家机关的行政约束。国家只是通过各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各种"反周期"的中短期调节措施进行间接干预。即使是对于国家干预程度较深的农业等部门,政府也尽可能地采取市场调节或法律手段来干预,而不是使用行政措施。美国没有全国性的经济计划。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工会的势力和影响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较小,使企业的主体行为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外国企业较为容易进入美国并享受国民待遇。为使本国企业增强竞争力,政府注意保护它们的充分自主权。
(五)对外关系方面

    美国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是同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分不开的。美国历史上同经过了九次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战争:独立战争、第二次对英战争、美墨战争、南北战争、美西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在美国大陆本土上从未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美国同其他军事大国远隔重洋。从第二次对英战争到珍珠港事件爆发的120多年里,美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几乎没有受到过威胁。一位美国学者曾就美国历史上所处的优越安全环境写道:"在有记载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在取得繁荣发展的如此长时间内,对其国家安全给予如此轻微的关注,投入如此少量的资源。即使古罗马或中华帝国也无法在如此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完全免除安全忧患。" 直至今日,也只有极少数大国有能力对美国领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此外,美国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农业和制造业。它对国际经济关系的依存程度也小于其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得天独厚的国家安全环境,是美国区别于其他大国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建国初期美国国力弱小,无力与英法等欧洲列强抗衡,因此它既不愿意让欧洲各国涉足北美,也无意卷入欧洲的政治旋涡。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他著名的《中立宣言》(1793年)和告别演说(1796年)中,都提出了后来被称为"孤立主义"的原则,即美国应该利用地理上的隔绝位置保护自身安全利益,避免同欧洲国家订立永久性同盟。但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尽可能广阔的国外市场,而且不久就向美洲大陆的其他地区和亚太地区大力扩张。美国领土在建国后成倍扩大。19世纪末,随着美国实力的膨胀,一股扩张主义思潮在美国泛滥。1898年美国同西班牙的战争和1899-1900年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外交开始从致力于大陆扩张转向了海外扩张。
    1941年12月,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珍珠港事件打破了美国人企图凭借地理屏障置身于欧亚大陆冲突之外的幻想。现代军事技术使浩瀚的海洋和广阔的空间不足以抵挡外敌入侵,特别是美苏冷战时期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掌握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敌国能够直接摧毁美国本土。因此,在当代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核战略、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美国把防止核扩散和中远程导弹技术的扩散视为国家安全的生死攸关问题,把欧亚两大陆和中东地区同时视为对美国安全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自从二次大战以后,美国的战略利益一直是全球性的。
    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使美国的国家安全观念和外交思想同其他大国有很大不同。美国外交上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论,就是所谓孤立主义同扩张主义的矛盾。20世纪以来,虽然不断有美国人提出类似"孤立主义"的主张,美国的实际外交政策却从来没有把势力范围定在美洲大陆。从根本上说,美国外交是一种扩充实力、扩张影响型的外交。但是每当美国在对外关系中遇到重大挫折,海外冲突不涉及美国根本利益,或者世界战略格局相对稳定的时候,所谓"新孤立主义"思潮即会出现,主张置身于其他大国之间争斗之外,缩减在海外的军事力量,更多地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减少对外国的政治干涉和经济军事援助。
    孤立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中有多次表现。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统治集团认为那是欧洲列强之间的争斗,并未打算卷入,而是采取中立态度。1916年,伍德罗*威尔逊以其"置身战争之外"的口号再次当选总统。以后美国虽然参加欧洲大战,但战后威尔逊总统参加国际联盟的计划被国会否决,原因是在1920年前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仍然占上风。又如,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的实力地位相对下降,在越南战争中元气大伤,要求美国实行战略收缩的国内"新孤立主义"呼声甚高,遂出现了以"尼克松主义"为标志的战略调整,强调均势外交。在现实政策上,美国缓和对苏关系,实现中美关系的突破以牵制苏联,强调同西欧和日本的伙伴关系,也调整了对外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以适应美国实力相对削弱的现实。尼克松主义本身并不是孤立主义,但却是在国内孤立主义情绪上升的形势下出现的。
    在美国实力地位相对上升、海外市场需求扩大时期,扩张主义思潮往往成为外交思想的主流。所谓"全球主义"、"国际主义"、"世界主义"、"干涉主义"等等说法,实际上都是扩张主义的代名词。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军事、经济力量无可辩驳地远居世界之首,在经济上空前依赖海外资源和市场,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力图压倒社会主义苏联,其全球扩张的动力极其强大。在美苏冷战初期,美国领导人把共产主义思想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视为其全球扩张的主要障碍,制订了"遏制战略"。1947年,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世界的什么地方,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关系到美国的安全。美国当时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提供经济援助的"第四点计划",通过对国际组织的操纵,向全球推行以"自由贸易"为旗帜的经济扩张,制订了一系列符合美国长远利益的国际经济关系的规范和体制。冷战结束后,美国倚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扩张主义倾向又一次抬头。
    上文谈到的美国精神信仰中务实精神同宗教信仰的矛盾交织,反映到美国外交思想中,即是所谓现实主义同理想主义之争。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强调外交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和平和世界稳定,保护和扩大美国经济利益。现实主义者主张,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追求本国利益和权力是正当的,实力是利益的后盾,美国外交的出发点应是具体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而不是抽象的道义原则。政治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就是维护本国利益,为此而暂时妥协以至牺牲其他一些思想原则也应在所不惜。现实主义者把国际关系看成是权力政治、利益角逐和经济竞争,其主要观察方法是分析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变化,主张运用均势原则指导外交实践。他们认为外交权力应当高度集中,决策者有权以秘密外交的方式解决国家间冲突。在此过程中,应尽量排除国会与舆论的干扰。
    当代美国外交中所谓理想主义理论,更多地着眼于世界政治的变革,促进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以及对传统主权观念进行挑战。它强调外交的主要目标是"维护正义",全世界的"民主化"和"社会进步"。美国理想主义者的深层意识仍然是"上帝选择"美国作为独一无二的道义之邦,他们用美国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其他国家的国内社会政治制度,并认为美国有义务将西方式民主推广到全球。他们强调外交公开化,国会对行政部门的制约,以及舆论对国内外政策的监督作用。他们更多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解释国际政治,在很大程度上视国际斗争为正义与邪恶之争,民主与独裁之争,维护人权与践踏人权之争。
    美国外交思想中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这两种思维方式,两套判断标准的斗争无所不在,而相互之间又常常渗透兼容。实际上,美国领导人需要在意识形态和实际利益两方面同时找到政策基础,在两者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一方面,他们用道义原则来掩饰、解释利益方面的动机,用"美国理想"作为旗帜去争取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很难说他们只受权势欲望的驱动而没有任何真正的个人政治信仰,或他们的信仰在指导外交行动方面不起作用。

    简单归纳起来,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国情的突出特色是: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 历史上最大的移民国家,至今仍然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继续发展的种族多元化趋势,深刻的种族矛盾;
    - 以白种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为基础的主流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包容;
    - 宗教信仰和务实精神的对立统一;
    - 以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个人自由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国家是为个人而存在的,而不是相反;
    - 成文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由宪法保障的长期政治稳定;
    - 政治权力分散的联邦制,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稳固的两党政治,公开活跃于政坛的利益集团;
    - 标榜独立于政府和党派政治的强大传播媒体和思想库;
    - 强调经济上的自由竞争,而将必要的政府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
    - 巨型垄断企业同灵活而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之间的强烈反差和相互补充;
    - 存在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但社会收益分配方面有着极其悬殊的贫富差距;
    - 相对开放的国内市场和强劲的海外经济扩张;
    - 对外政策方面孤立主义同扩张主义、理想主义同现实主义的矛盾交织。
    这些特性作为历史的积淀,对冷战后美国社会发展和外交战略起着重要的投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