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真的那么烂?——看某些评论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38:23
这两天不少人骂老张,骂《金陵十三钗》,还引经据典,说外国人评价差。其实不用外国人骂,咱中国人就先把张艺谋拍死了。不用太多,靠咱超大某些人的力量就够了。口水淹死Y的!
我就想问问某些义愤填膺的人,老张一个拍电影的,最高理想是得到奥斯卡奖有什么错?现在这些主流的奖都是外国人有话语权,拍片子当然考虑国际因素,这有什么错?某些人平时别人一提外国好就大骂跪久了站不起来是洋奴,这会儿又把洋人批评老张的话当作圣旨了。在中国拍电影有很多限制,什么都是敏感题材,这不能拍那不能拍,拍好了还剪来剪去。老张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不错了。人家拍落后状况,说是揭中国人的丑,人家拍洋气一点,又说不关心穷人,人家没做出成绩来,骂人家无用,不能让中国电影得国际大奖,人家往这方面努力了,又骂是拍外国人马屁。做点事容易吗?至少老张是在做事,就这一点,就比某些只会骂的人强!

这两天不少人骂老张,骂《金陵十三钗》,还引经据典,说外国人评价差。其实不用外国人骂,咱中国人就先把张艺谋拍死了。不用太多,靠咱超大某些人的力量就够了。口水淹死Y的!
我就想问问某些义愤填膺的人,老张一个拍电影的,最高理想是得到奥斯卡奖有什么错?现在这些主流的奖都是外国人有话语权,拍片子当然考虑国际因素,这有什么错?某些人平时别人一提外国好就大骂跪久了站不起来是洋奴,这会儿又把洋人批评老张的话当作圣旨了。在中国拍电影有很多限制,什么都是敏感题材,这不能拍那不能拍,拍好了还剪来剪去。老张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不错了。人家拍落后状况,说是揭中国人的丑,人家拍洋气一点,又说不关心穷人,人家没做出成绩来,骂人家无用,不能让中国电影得国际大奖,人家往这方面努力了,又骂是拍外国人马屁。做点事容易吗?至少老张是在做事,就这一点,就比某些只会骂的人强!

为了拿奖而写的作文不会有好文章,为了拿奥斯卡而拍的电影肯定得不了奥斯卡,因为从一开始,他就迷失了本性。
我觉得挺好
故事很完整,战争场面蛮震撼(我不是去看硬伤的),色彩渲染的真实。
只不过,不会让我像看完(肖申克的救赎)那样时不时的反思。
作为一部电影,还不错。至少我愿意花钱去影院看。
把他的电影送到老外那去和十三钗送到鬼子那里去一个样。
对老谋子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烂的不是电影,而是张艺谋本身
十三钗--战争假花

即便有严歌苓的原着与编剧刘恒的再改编,以及微博宣传时吹嘘的五十余次重改剧本,《金陵十三钗》面临故事本身可信度与银幕化结构处理的问题,同样也是张艺谋电影的永恒痼疾,依旧没有得到解决。换言之,重金可邀请海外团队大兴土木建制面子工程,却难造一个可以依托的有说服力剧本,让一个捕风捉影、价值观错乱的故事白白统领洋洋六亿的巨额投资。
  
   首先,《金陵十三钗》刻意忽略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全局,甚至城内南京大屠杀相关的一切历史背景介绍,而是通过女二号书娟的画外音一笔带过后直接介入个人经验的回忆。虽然开场弥蒙氛围的营造给予观众对战争残酷的另一重观测角度,但这非实体的朦胧空间与言语上模糊的历史时间无疑泄露了一个隐秘的真相:将这个故事置身于大屠杀背景仅仅是一个噱头,《金陵十三钗》所要讲述的是另一个女作家(严歌苓)或者是女孩的个体想象。
  
   于是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情节显然无法牢靠了:影片的核心在于米勒与十二钗从自私自利到舍己为人的惊天逆转,然而电影用整整145分钟呈现给予我们的却是流行于网络的三字口诀“一秒变”:换上服装二流子“一秒变”神父,“一秒变”拉贝,一句劝说ji女“一秒变”圣女,“一秒变”民族英雄。虽然张艺谋竭力通过玉墨与米勒的对白勾画出二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角色前史,但在影片提供的情景下用调情式的口白幽幽道来却有某种欲盖弥彰的牵强。严歌苓的原着小说中着重刻画的“十三钗”的心理剧变,却并未将神父的角色独立牵扯出一条心路历程。电影剧本为了突出贝尔的参与感加入了中国版“辛德勒”的良心发现故事,反而弱化了小说原本凝聚于一点的厚实情节。对于《金陵十三钗》这样力图勾勒人性的作品来说,核心人物的行为缺乏合理动机,影片故事本身便不能成立。
  
   从剧作结构上看,《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断层电影,亦是一部零高潮电影。断层在于,张艺谋对自己用高速摄影煽情的能力过于自信,几场中国士兵壮烈牺牲的桥段,赤裸裸地煽动撩拨观众的爱国主义雄心,而与影片的主旨毫无关联。这种强行插入的渲染抒情,使得整部作品在结构上并不连贯紧凑。而零高潮是指,影片标榜战争史诗题材,高潮处却只有一声枪响,还是毫无征兆的无名日本兵对男配角孟先生的一枪,这显然有违经典的剧作常理。究其原因在于,张艺谋在原着小说之外生造了,同时又花费过多时间赘述了,从外观上改造“十三钗”过程中的各种冗余情节,并用他擅长的摄影工夫事无巨细地展示一切,将米勒塑造成妙手回春的入殓大师,意在为ji女变女学生技术上的合理性辩护。这个桥段一方面无限延宕了高潮的发生,另一方面引得观众对高潮无限期待,但影片的高潮千呼万唤来临时却平淡如水。
  
   值得怀疑的还有影片的价值观。女学生与ji女在电影的开头与结尾有一次呼应的互救,即开场阶段书娟为ji女引开了日本兵的追捕,而结尾处ji女们舍身取义代替女学生赴鸿门宴。人们大可声称是受帝国主义压迫时期的民族大义让她们临危不惧做出了英雄般的抉择,但影片中书娟向米勒坦承自己在当初痛恨玉墨的对白则将这开头的拯救彻底证伪。而实际上这次置换能否成立,即便成立又是否合法合理,张艺谋试图让无所不能的易容大师米勒攻克了技术上的难关,却绕不开或者说规避了这个关于“公平正义”的本质命题。生命的价值在替换的刹那顿时产生了贵贱高低,“人生而平等”的夙愿在天主教堂的凝视下被一种理所当然的中国价值肆意践踏。虽然这个行为可看作ji女学生在危难中产生交情的两厢情愿,但张艺谋用一场侥幸的逃亡和未名的结局将其虚化处理,炮制成可歌可泣的凛然大义,并以其为卖点,让角色声称是为“ji女证明”,着实荒诞。
张艺谋想拿奖就去拿好了没人会说三道四的,但拿南京大屠杀来谋求头上的光环就真TM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
老子是去电影院看的电影看完后只有一个感受:操张艺谋全家
确实就那么烂。。。。
中国影视剧制作本来就不容易,审核体制让你不敢碰地雷。
现实题材不敢触及
历史又必须围绕主旋律
电影拍得和原著差太多了,根本就没拍出原著的感觉。别的不说,有什么必要加段激情戏?原著中刻画最好的人物我觉得是扬州法比,电影里居然换成个美国流氓。楼主说的不错,张导这么做就是在讨好美国人,但为什么要用这个题材来讨好美国人?
其实很多国内文章已经批评过十三钗了,当然声音不大,主流媒体上面一片谀词如潮,结果让大家以为十三钗多么受海外好评,其实海外评价在去年12月底就已经给十三钗定论了,好莱坞主流评价就是十三钗是一个百分制最高分数40分的烂片!国外评论很直接就说十三钗就是一个拿性为卖点的大屠杀背景的混乱的虚假的肥皂剧,这说明拿着所谓失足妇女说事的十三钗连老外都看不下去拿着国耻来这样说事的片子!!!

言不及义的《十三钗》
2012年01月07日 09:41
来源:晶报
●郭彦
《金陵十三钗》票房突破5亿,并雄赳赳气昂昂挺进奥斯卡。大众评论认为老谋子“打了翻身仗”的占大多数。在媒体见面会上,张艺谋说:“妓女还是学生,这是个天问。”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个伪问题。
从《黑太阳731》到《南京大屠杀》,再从《南京!南京》到《金陵十三钗》,这种中国特色的灾难片其实大同小异。侵华日军的各种变态、残暴被白描、被重现,后两部电影顶多再加了点“人性”的味精。观影时,对日寇的愤怒是肯定有的,但对“人性”的感动,“这个真没有”。因为我并不关心究竟是妓女还是学生进了军营,这对于我来说都是13个同胞被蹂躏乃至被杀害的结局,没有哪个是更好的选择;我关心的是,为什么一个垂范了日本上千年的大国,最后被自己多年的小兄弟、小跟班逼到如此绝境。可惜的是,《十三钗》及其之前的所有同类作品,并没有回答好这个问题。
《十三钗》的前半部分试图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妓女赶军人出地窖、学生之间的争吵厮打、学生和妓女的厮打,把国人“窝里斗”的劣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山河破碎,狼奔豸突之余,中国人还是把仅剩的精力放在折磨同胞上。日本人一来,又立马魂飞魄散。《十三钗》的前半部分多被认为是为最后的“替死行动”做感情铺垫,然而,这些作为铺垫的细节却显得比最后的“替死”和开放性结局更值得玩味。
然而,把一场持续八年的民族灾难和百年的积贫积弱归咎于升斗小民是不公平的,在逻辑上也是讲不通的。因为同样是斯族斯民,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最繁荣的民族。几个学生和妓女的吵架就能把国家吵到亡国灭种的边缘,这怎么说都是个蹩脚的借口。何况到最后还有“替死”一节,影片本身就否定了前面试图给出的答案。
但在目光所及的“南京沦陷”为主题的片子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只是一个个悲剧,导演的述说鲜有触及悲剧的根源。该类影片远未完成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的蜕变。一个民族只会定期翻出惨痛的历史来哀嚎,却不去找出悲剧的真正原因,最后除了挤出几滴廉价的眼泪,刺激出更多的“爱国贼”,还有什么其他积极的意义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至于学生在日军首次冲进教堂时不出卖妓女的藏身之所,妓女主动请缨替学生入倭营,这些人性的“闪光点”,在那场民族灾难中,根本微不足道。把眼光都投在这上面,无异于把重症病人康复的希望寄托于其涂抹均匀的指甲油上,言不及义,无效且无聊。
你觉得不烂是你的事,别人觉得烂骂几句是人家的事,要说服别人可以啊,找点有力的证据,LZ那几句车轱辘话一点说服力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