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禹评十三钗--为我支持的金陵十三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03:10






《金陵十三钗》映毕,电影厅灯亮的刹那,清晰地听见坐在我右前方一位50多岁大姐,一边起身一边对老伴说,“张艺谋终于拍了一部好电影”。



  张艺谋若闻此言,当悲喜交加。这是在夸赞他,也是在批评他。



  《金陵十三衩》的结尾,就值得夸奖。当十二钗加上一假钗少年,登上鬼子卡车绝尘而去,整部影片在女学生逃出生天的一线温暖中戛然而止。没有如原著小说那样去具体交代十三衩人生的最后路途,没有用铺张的镜头去展现十三钗跟日本兵的致命血拼,没有用他最擅长的色彩、肢体和慢镜,去渲染那必是极具画面感、仪式感的悲怆终局。



  这样的节制,于张艺谋,可不多见。这样的节制,让观者走出影院时心里相当憋屈,无从宣泄。而这“憋屈”,也许正是今天的我们在面对南京大屠杀时,最准确的心情。



  从1987年罗冠群的《屠城血证》,到1995年吴子牛的《南京1937》,到2009年陆川的《南京!南京!》、合拍片《拉贝日记》,再到2011年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每一部正面触及南京大屠杀的电影,都勾起国人内心最纠结的情愫。毋庸讳言,南京大屠杀的核心场面,就是屠杀和奸淫,舍此无他。不反映,不足以还原。不还原,不足以警世。而还原了,又实在是一种折磨。



  而最折磨人的,不是还原,而是陆川式的肆意曲解。张艺谋此番的选择,是有节制的还原。这个冷静之选,历史观之选,从根本上决定了《金陵十三钗》的底色。



  《金陵十三衩》公映前夕,伟大祖国的娱乐记者们一如既往地敬业。他们给影片找出两个噱头:票房分成之纷争,情色床戏之诱惑。制作方、发行方和院线,有意无意地挑起或顺应着这些噱头的崛起。当一个国家要公映一部有关国难的影片时,这个国家的某些舆论场上,仍然充斥着炒作与挑逗。



  唯独缺少敬畏。



  尤记得1993年深秋,《辛德勒的名单》公映前夕,德国部分中小学校特地增加了历史课的课时,带领孩子们重温二战史。该片在美国上映之际,主流媒体极少按商业套路去预测票房,而是不约而同地展开对法西斯主义泛滥、消亡以及今日幽灵的反思。



  显然,我们中的很多人,尚缺少对民族创伤的敬畏,也缺少对历史史实的敬畏。后一种敬畏,直接影响到电影创作本身。2009年陆川拍摄的《南京!南京!》,就是极端一例。该片着重渲染南京屠城之际的日本兵如何犹豫徘徊,如何人性本善,如何反思战争罪责。这样的艺术阐释,罔顾基本史实,放纵艺术假设。于历史,是以支流掩盖主流;于价值观,是把绥靖错当普世;于艺术创作,是因无知而成无畏。



  相比之下,张艺谋比陆川更有资格、也更有条件去天马行空地完成艺术创作。但他在《金陵十三衩》里,在南京大屠杀这个国难题材面前,表现出了最基本的敬畏与节制。



  倒是一些影评者,显示出了与陆川基本相当的历史认知水平。他们对《金陵十三钗》陆续发出的疑问,恰恰暴露了他们对南京大屠杀基本史实的陌生。



  有人说,《金陵十三钗》里的鬼子兵太脸谱化了、太过凶残了。那么,史实如何呢?——



  1937年12月,冲进南京城的日本军人,其凶残程度,比之《南京1937》、《金陵十三衩》等所展示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进城伊始,他们以追捕中国军人为名,在城内外大开杀戒,肆意奸淫。最初的掠杀之后,城内所谓国际保护区的脆弱边界,在日本兵眼中,貌似有所顾忌,其实形同虚设。



  彼时,军营里一顿大酒之后,日本军人最流行的酒后消遣,就是结队进入保护区,抢回几十上百中国妇女,奸淫之后,反抗者虐杀,年轻者留作慰安妇,年老者扔出。曾有史料记载,那个至冰至冷的冬天,南京街头常见两种景象:一是日本兵挟持中国妇女呼啸而过,背后偶有大鼻子洋人边咒骂边做无力的追赶阻拦;二是已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中国女人,颓然独行回往保护区方向,还要一路防着再被另一伙日本兵掠走。



  这景象,脸谱么?在后人的电影中,日本兵凶残过头了么?史实告诉我们,这景象,在二战风云渐起的1930年代,就已震惊世界。当少数西方神职人员将这景象用胶片记录、冒死带出南京并公诸于世之后,举世哗然,登上了全球各大报头版。连已杀红了眼的日本军界,也不得不忌惮国际压力,将松井石根等南京屠城的直接指挥者近百人,仓皇调回国内,以避风头。



  有人说,张艺谋很民族主义地意淫了一下中国军人如何热血舍命抗敌。那么,史实如何呢?——



  在南京屠城之前的8月,淞沪会战爆发。前几年一直对日本人绥靖示好的蒋介石,决意在上海痛击日军,为议和赢得砝码。于是,上海滩的战斗一打响,就是中日搏命之战。国民政府在短短三个月内,投入近百万大军。蒋介石甚至将看家老底儿——留在陕西准备用以剿灭红军的德械精锐师,也咬牙调入淞沪战场。其决战之决心,可见一斑。



  《金陵十三衩》开场便是一场中国军人与日寇的殊死血拼,甚至排成纵队,前赴后继以肉身抵挡子弹,冲向日军坦克。有人说,忒假。史料称,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最难敌日军坦克,于是曾有一整连官兵为打掉一辆坦克而尽数阵亡的惨战。从大局看,中国军队虽有足够勇气,却无必要章法。战况最烈之际,从后方调来的上万人一个整师,投入某个方向阵地,往往只一天功夫,便慷慨赴死,全师尽没。



  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史实是,1937年仍是战争初期,所以,淞沪会战、南京屠城期间的日军,皆为日本军队的老牌师团,士兵多是训练多年、已被军国主义反复洗脑的职业军人。他们在淞沪战场遭遇中国军队不计代价的殊死抵抗之后,早已血脉喷张,兽性大发。抵达中国首都之后,屠城没有丝毫犹豫。而日本军界也冀望在南京的血腥屠杀,能够震慑后退三百里的中国军队,能够让中华民族举国抗日的决心,慑于南京之殒,而仓皇动摇。



  有人说,堂堂中国首都的百姓,最后居然是被几个洋人神父庇护的,怎么可能?那么,史实如何呢?——



  南京屠城之际,中国军队已溃散,站出来竭力保护中国百姓的,果真就是几个洋人:一共24人,史料上有名有姓,记载周详。其中美国人15个,还有德国、丹麦等国人士。他们拒绝了本国使馆提前撤侨的帮助,主动留下,迎着日军的刺刀,在南京城里建起了最终容纳近30万难民的国际安全区。他们日夜奔波,为难民筹集粮食。他们还要经常夺门而出,去徒手阻拦日本兵来强抢中国妇女。他们拍摄、收集并冒险传递出去的日记、照片、电影胶片,不仅第一时间震动国际社会,而且最终成为国际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罪犯的直接证据。



  《金陵十三钗》里,神父收容了濒死的中国士兵。史实是,他们不仅冒着巨大风险,违反国际区不许收留军人的规定,藏匿了很多中国士兵,而且还隐藏并最终安全送出城了几位赫赫有名的中国将领:孙元良,72军军长,台湾艺人秦汉的亲爹,被金陵女子学院教导主任、美国人魏特琳女士,藏进女难民营,后来成功脱险,曾率部在贵州痛击日军;廖耀湘,教导总队第2旅中校参谋,被两个丹麦人辗转隐藏于多个难民营,脱险后仅三年,就以师长身份率部参加了艰苦卓绝的滇缅抗战。



  德国人拉贝怎么在南京保护中国百姓,史料更多。战后,拉贝晚境凄凉,南京市民曾群起为其捐款捐物,每月往战后德国邮寄食物,以谢恩人。美国女人魏特琳,拼死守护中国百姓,被称为安全区里的金发女神。四年后,她纠结于亲眼目睹的南京非人惨状,因抑郁而开煤气自杀,家乡墓碑上镌刻四个中国汉字:金陵永生。



  奇怪的是,74年后,仍有国人、甚至是知识界人士,在轻狂感慨说:为什么张艺谋要表现南京百姓被老外救助?



  真是无知无德,岂有此理。



  有人说,张艺谋讲讲洋人救国人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弄成秦淮妓女舍身救女生?那么,史实如何呢?——



  史实很清楚:南京屠城期间,某日,日军到国际安全区内一所教堂,名为索要、实为强抢百名妇女去“劳军”。教堂内,确有约二十多名躲藏于此的秦淮妓女,主动站出,顶替其他妇女,做了有去无还的选择。此细节被魏特琳女士记入她的日记当中。后来被华裔女作家严歌苓发现,进而成为《金陵十三钗》原著小说的史实依据。



  好了,关于南京大屠杀,还有太多的史实、细节,可以写下。我在此不吝笔墨地重述历史细节,只因为无论我们讨论《南京!南京!》,还是评说《金陵十三衩》,都必须首先明晰这段历史。若不尽可能清楚地了解那段历史,你就无法准确地判断,这些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到底价值几何。



  毫无疑问,张艺谋在《金陵十三衩》里,暴露出了很多艺术上可指摘之处。61岁的他,不可能在一夜间就与自己大半生艺术创作的优点和缺点做切割。他虽然已在艺术处理上有所节制,但仍然有诸多值得商榷的表现——



  在某些场景里,他仍然忍不住要展示一下对唯美画面的痴迷和依赖;在选择了14位妓女进入观众视线后,他仍然要习惯性地横加一些展现中国女性风韵的红粉画面,来增加一部商业电影的基本元素;在奋力讲好一个小故事的同时,他已无余力再去兼顾一下南京大屠杀更宏大、更深刻的史实背景,进而失去了使此片更具备一点点“辛德勒式”史诗感的机会。



  但,这些都是艺术上可以争鸣、可以讨论、可以抵触也可以原谅的小恙。因为对于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中国电影来说,它是否在总体上基本尊重史实,它是否在历史观上保持持重和严谨,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



  换句话说,如果要用一段数字来衡量《金陵十三钗》的价值,那么所有的艺术手法,都是这串数字中,排在后面的那些“0”。而这部影片的历史观,则是最前面的“1”。无论你给《金陵十三钗》打多少分,它无非是10、100、1000或10000分之别。而类似陆川《南京!南京!》那种不尊重基本史实,且历史观错位的影片,无论“0”有何其多,因为失去了一个坚实的“1”,而就此无分。



  《金陵十三衩》很可能因为张艺谋做出了一个审慎但必要的历史观选择,而遭遇国内外某些声音的斥责。它同样会因为今天很多国人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细节的不清楚,而遭遇误读。



  但没关系,张艺谋已经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这个选择会使这部电影在历史观上赢得更多人的肯定。



  这个选择,也标志着他在经历了多年的商业化艺术铺张之后,懂得了节制——在涉及民族情感和重大历史问题上,节制自己,不去追赶国际影坛上的某些时髦,而剑走偏锋;在艺术处理上,对原先习惯的张扬和外化表达,也略做节制,以此来确保一部国难题材沉重影片的必要严谨。



  有人会说,若像《金陵十三钗》这样,把鬼子兵一概表现为禽兽,这反而不利于日本自省、不利于中日和解。持这种观点的人,坦率地说,不少。但我相信,反对这种论调的人,更多。



  不可否认的是,今天,在日本国的中小学教科书里,仍然如此写着:“1937年,在南京,确实发生过杀戮,但涉及人数不能确定。”



  不可否认的是,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一跪,以及那一跪在德国社会最终所赢得的广泛共识,让德意志民族从此从二战阴影里站了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南京大屠杀已过去74年之际,日本人仍缺少这一“跪”。



  我们当然不要求今天的日本政治家,也必须用“跪”的方式。但如果不以某种被中国人民所认可的方式,不以某种能代表日本社会广泛共识的方式,真诚地在南京大屠杀这段史实面前“跪”下来,那么,日本人,在我们中国人眼中,在世界历史、政治、文化的舞台上,就永远无法真正地站立起来。



  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到来之后,中国的艺术家们,无论你是谁,当你要面对南京大屠杀题材的艺术创作时,请永远记得8个字——



  尊重史实,敬畏历史。





《金陵十三钗》映毕,电影厅灯亮的刹那,清晰地听见坐在我右前方一位50多岁大姐,一边起身一边对老伴说,“张艺谋终于拍了一部好电影”。



  张艺谋若闻此言,当悲喜交加。这是在夸赞他,也是在批评他。



  《金陵十三衩》的结尾,就值得夸奖。当十二钗加上一假钗少年,登上鬼子卡车绝尘而去,整部影片在女学生逃出生天的一线温暖中戛然而止。没有如原著小说那样去具体交代十三衩人生的最后路途,没有用铺张的镜头去展现十三钗跟日本兵的致命血拼,没有用他最擅长的色彩、肢体和慢镜,去渲染那必是极具画面感、仪式感的悲怆终局。



  这样的节制,于张艺谋,可不多见。这样的节制,让观者走出影院时心里相当憋屈,无从宣泄。而这“憋屈”,也许正是今天的我们在面对南京大屠杀时,最准确的心情。



  从1987年罗冠群的《屠城血证》,到1995年吴子牛的《南京1937》,到2009年陆川的《南京!南京!》、合拍片《拉贝日记》,再到2011年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每一部正面触及南京大屠杀的电影,都勾起国人内心最纠结的情愫。毋庸讳言,南京大屠杀的核心场面,就是屠杀和奸淫,舍此无他。不反映,不足以还原。不还原,不足以警世。而还原了,又实在是一种折磨。



  而最折磨人的,不是还原,而是陆川式的肆意曲解。张艺谋此番的选择,是有节制的还原。这个冷静之选,历史观之选,从根本上决定了《金陵十三钗》的底色。



  《金陵十三衩》公映前夕,伟大祖国的娱乐记者们一如既往地敬业。他们给影片找出两个噱头:票房分成之纷争,情色床戏之诱惑。制作方、发行方和院线,有意无意地挑起或顺应着这些噱头的崛起。当一个国家要公映一部有关国难的影片时,这个国家的某些舆论场上,仍然充斥着炒作与挑逗。



  唯独缺少敬畏。



  尤记得1993年深秋,《辛德勒的名单》公映前夕,德国部分中小学校特地增加了历史课的课时,带领孩子们重温二战史。该片在美国上映之际,主流媒体极少按商业套路去预测票房,而是不约而同地展开对法西斯主义泛滥、消亡以及今日幽灵的反思。



  显然,我们中的很多人,尚缺少对民族创伤的敬畏,也缺少对历史史实的敬畏。后一种敬畏,直接影响到电影创作本身。2009年陆川拍摄的《南京!南京!》,就是极端一例。该片着重渲染南京屠城之际的日本兵如何犹豫徘徊,如何人性本善,如何反思战争罪责。这样的艺术阐释,罔顾基本史实,放纵艺术假设。于历史,是以支流掩盖主流;于价值观,是把绥靖错当普世;于艺术创作,是因无知而成无畏。



  相比之下,张艺谋比陆川更有资格、也更有条件去天马行空地完成艺术创作。但他在《金陵十三衩》里,在南京大屠杀这个国难题材面前,表现出了最基本的敬畏与节制。



  倒是一些影评者,显示出了与陆川基本相当的历史认知水平。他们对《金陵十三钗》陆续发出的疑问,恰恰暴露了他们对南京大屠杀基本史实的陌生。



  有人说,《金陵十三钗》里的鬼子兵太脸谱化了、太过凶残了。那么,史实如何呢?——



  1937年12月,冲进南京城的日本军人,其凶残程度,比之《南京1937》、《金陵十三衩》等所展示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进城伊始,他们以追捕中国军人为名,在城内外大开杀戒,肆意奸淫。最初的掠杀之后,城内所谓国际保护区的脆弱边界,在日本兵眼中,貌似有所顾忌,其实形同虚设。



  彼时,军营里一顿大酒之后,日本军人最流行的酒后消遣,就是结队进入保护区,抢回几十上百中国妇女,奸淫之后,反抗者虐杀,年轻者留作慰安妇,年老者扔出。曾有史料记载,那个至冰至冷的冬天,南京街头常见两种景象:一是日本兵挟持中国妇女呼啸而过,背后偶有大鼻子洋人边咒骂边做无力的追赶阻拦;二是已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中国女人,颓然独行回往保护区方向,还要一路防着再被另一伙日本兵掠走。



  这景象,脸谱么?在后人的电影中,日本兵凶残过头了么?史实告诉我们,这景象,在二战风云渐起的1930年代,就已震惊世界。当少数西方神职人员将这景象用胶片记录、冒死带出南京并公诸于世之后,举世哗然,登上了全球各大报头版。连已杀红了眼的日本军界,也不得不忌惮国际压力,将松井石根等南京屠城的直接指挥者近百人,仓皇调回国内,以避风头。



  有人说,张艺谋很民族主义地意淫了一下中国军人如何热血舍命抗敌。那么,史实如何呢?——



  在南京屠城之前的8月,淞沪会战爆发。前几年一直对日本人绥靖示好的蒋介石,决意在上海痛击日军,为议和赢得砝码。于是,上海滩的战斗一打响,就是中日搏命之战。国民政府在短短三个月内,投入近百万大军。蒋介石甚至将看家老底儿——留在陕西准备用以剿灭红军的德械精锐师,也咬牙调入淞沪战场。其决战之决心,可见一斑。



  《金陵十三衩》开场便是一场中国军人与日寇的殊死血拼,甚至排成纵队,前赴后继以肉身抵挡子弹,冲向日军坦克。有人说,忒假。史料称,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最难敌日军坦克,于是曾有一整连官兵为打掉一辆坦克而尽数阵亡的惨战。从大局看,中国军队虽有足够勇气,却无必要章法。战况最烈之际,从后方调来的上万人一个整师,投入某个方向阵地,往往只一天功夫,便慷慨赴死,全师尽没。



  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史实是,1937年仍是战争初期,所以,淞沪会战、南京屠城期间的日军,皆为日本军队的老牌师团,士兵多是训练多年、已被军国主义反复洗脑的职业军人。他们在淞沪战场遭遇中国军队不计代价的殊死抵抗之后,早已血脉喷张,兽性大发。抵达中国首都之后,屠城没有丝毫犹豫。而日本军界也冀望在南京的血腥屠杀,能够震慑后退三百里的中国军队,能够让中华民族举国抗日的决心,慑于南京之殒,而仓皇动摇。



  有人说,堂堂中国首都的百姓,最后居然是被几个洋人神父庇护的,怎么可能?那么,史实如何呢?——



  南京屠城之际,中国军队已溃散,站出来竭力保护中国百姓的,果真就是几个洋人:一共24人,史料上有名有姓,记载周详。其中美国人15个,还有德国、丹麦等国人士。他们拒绝了本国使馆提前撤侨的帮助,主动留下,迎着日军的刺刀,在南京城里建起了最终容纳近30万难民的国际安全区。他们日夜奔波,为难民筹集粮食。他们还要经常夺门而出,去徒手阻拦日本兵来强抢中国妇女。他们拍摄、收集并冒险传递出去的日记、照片、电影胶片,不仅第一时间震动国际社会,而且最终成为国际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罪犯的直接证据。



  《金陵十三钗》里,神父收容了濒死的中国士兵。史实是,他们不仅冒着巨大风险,违反国际区不许收留军人的规定,藏匿了很多中国士兵,而且还隐藏并最终安全送出城了几位赫赫有名的中国将领:孙元良,72军军长,台湾艺人秦汉的亲爹,被金陵女子学院教导主任、美国人魏特琳女士,藏进女难民营,后来成功脱险,曾率部在贵州痛击日军;廖耀湘,教导总队第2旅中校参谋,被两个丹麦人辗转隐藏于多个难民营,脱险后仅三年,就以师长身份率部参加了艰苦卓绝的滇缅抗战。



  德国人拉贝怎么在南京保护中国百姓,史料更多。战后,拉贝晚境凄凉,南京市民曾群起为其捐款捐物,每月往战后德国邮寄食物,以谢恩人。美国女人魏特琳,拼死守护中国百姓,被称为安全区里的金发女神。四年后,她纠结于亲眼目睹的南京非人惨状,因抑郁而开煤气自杀,家乡墓碑上镌刻四个中国汉字:金陵永生。



  奇怪的是,74年后,仍有国人、甚至是知识界人士,在轻狂感慨说:为什么张艺谋要表现南京百姓被老外救助?



  真是无知无德,岂有此理。



  有人说,张艺谋讲讲洋人救国人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弄成秦淮妓女舍身救女生?那么,史实如何呢?——



  史实很清楚:南京屠城期间,某日,日军到国际安全区内一所教堂,名为索要、实为强抢百名妇女去“劳军”。教堂内,确有约二十多名躲藏于此的秦淮妓女,主动站出,顶替其他妇女,做了有去无还的选择。此细节被魏特琳女士记入她的日记当中。后来被华裔女作家严歌苓发现,进而成为《金陵十三钗》原著小说的史实依据。



  好了,关于南京大屠杀,还有太多的史实、细节,可以写下。我在此不吝笔墨地重述历史细节,只因为无论我们讨论《南京!南京!》,还是评说《金陵十三衩》,都必须首先明晰这段历史。若不尽可能清楚地了解那段历史,你就无法准确地判断,这些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到底价值几何。



  毫无疑问,张艺谋在《金陵十三衩》里,暴露出了很多艺术上可指摘之处。61岁的他,不可能在一夜间就与自己大半生艺术创作的优点和缺点做切割。他虽然已在艺术处理上有所节制,但仍然有诸多值得商榷的表现——



  在某些场景里,他仍然忍不住要展示一下对唯美画面的痴迷和依赖;在选择了14位妓女进入观众视线后,他仍然要习惯性地横加一些展现中国女性风韵的红粉画面,来增加一部商业电影的基本元素;在奋力讲好一个小故事的同时,他已无余力再去兼顾一下南京大屠杀更宏大、更深刻的史实背景,进而失去了使此片更具备一点点“辛德勒式”史诗感的机会。



  但,这些都是艺术上可以争鸣、可以讨论、可以抵触也可以原谅的小恙。因为对于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中国电影来说,它是否在总体上基本尊重史实,它是否在历史观上保持持重和严谨,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



  换句话说,如果要用一段数字来衡量《金陵十三钗》的价值,那么所有的艺术手法,都是这串数字中,排在后面的那些“0”。而这部影片的历史观,则是最前面的“1”。无论你给《金陵十三钗》打多少分,它无非是10、100、1000或10000分之别。而类似陆川《南京!南京!》那种不尊重基本史实,且历史观错位的影片,无论“0”有何其多,因为失去了一个坚实的“1”,而就此无分。



  《金陵十三衩》很可能因为张艺谋做出了一个审慎但必要的历史观选择,而遭遇国内外某些声音的斥责。它同样会因为今天很多国人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细节的不清楚,而遭遇误读。



  但没关系,张艺谋已经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这个选择会使这部电影在历史观上赢得更多人的肯定。



  这个选择,也标志着他在经历了多年的商业化艺术铺张之后,懂得了节制——在涉及民族情感和重大历史问题上,节制自己,不去追赶国际影坛上的某些时髦,而剑走偏锋;在艺术处理上,对原先习惯的张扬和外化表达,也略做节制,以此来确保一部国难题材沉重影片的必要严谨。



  有人会说,若像《金陵十三钗》这样,把鬼子兵一概表现为禽兽,这反而不利于日本自省、不利于中日和解。持这种观点的人,坦率地说,不少。但我相信,反对这种论调的人,更多。



  不可否认的是,今天,在日本国的中小学教科书里,仍然如此写着:“1937年,在南京,确实发生过杀戮,但涉及人数不能确定。”



  不可否认的是,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一跪,以及那一跪在德国社会最终所赢得的广泛共识,让德意志民族从此从二战阴影里站了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南京大屠杀已过去74年之际,日本人仍缺少这一“跪”。



  我们当然不要求今天的日本政治家,也必须用“跪”的方式。但如果不以某种被中国人民所认可的方式,不以某种能代表日本社会广泛共识的方式,真诚地在南京大屠杀这段史实面前“跪”下来,那么,日本人,在我们中国人眼中,在世界历史、政治、文化的舞台上,就永远无法真正地站立起来。



  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到来之后,中国的艺术家们,无论你是谁,当你要面对南京大屠杀题材的艺术创作时,请永远记得8个字——



  尊重史实,敬畏历史。
十三钗一个明显的考据不严的漏洞:

国破商女恨,城沦烟花真

作者:吴澧  


 书娟她们在电影中是 convent students, 读的是修女院办的女校,在那个时代,是按准修女培养的。而且那时的十四岁也不是今日的十四岁,今日的十四岁还是傻的,那时已是准大人。她们不可能没有受过基本的宗教教育,不可能不受传教士活动的影响。当年传教士在中国做的一大好事就是收容妓女,为她们治病。明年是赛珍珠一百二十周年诞辰,她因着写了描写中国农民的作品《大地》(The Good Earth),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位女性桂冠作家。从小带她并教她汉语的王阿妈,就是赛珍珠的传教士父母从妓院赎出来的。但老谋子把这些学生拍得像是纯受旧式中国教育似的,她们看不起商女,不让玉墨她们用楼上的厕所。如果改为商女们逃难时受尽歧视,人们不准她们进入藏身洞所;倒是这些女学生将她们当作可以拯救的迷路羔羊,两拨女人间开始良性互动,那么后面的替死,是否有了点洋人能够理解的感情基础?
  现在电影里,替死之前,两拨女人间几乎没有来往。其实可以让女生为商女作翻译的,当商女们要和约翰“神父”打交道时。与其编那种玉墨曾是教会学校高材生(所以能讲流利英语)的不可信桥段,还不如编书娟母亲曾经有恩于玉墨,这更符合中国人的侠义道。
  张大导和编剧们似乎想通过为救援女学生而牺牲的李教官,将保护女学生的责任转移给商女们。但是,这一“转移”交代得既不清楚又不可信。
  《城沦之花》的一大败笔,是让女学生们爬上教堂钟楼要自杀,从而引出商女替死之慷慨。问题是天主教徒能自杀吗?自杀相当于叛变上帝啊。至少也要让书娟她们争论争论吧?如果讨论后决定自杀,自杀前也该请求上帝宽恕:Lord, forgive me for being too weak to stand up to this evil。

http://wuli.blog.caixin.com/archives/30639
十三钗片方对影片做了很多添油加醋的编造:


第一:
张伟平谈“十三钗”激情戏:我撺掇张艺谋加的-搜狐娱乐
 至于外界对于《十三钗》借激情戏炒作的争议,张伟平大手一挥:“我说激情戏是电影的需要你肯定半信半疑,还是得看片子!”他直言自己过去从来不看张艺谋电影的剧本,但《十三钗》投资太大,他不得不看,第一次看完就坚决向张艺谋提议:剧本里生死关头两人只是拍了一场吻戏,这也太让观众失望了吧?就这样,在张伟平一而再、再而三的“撺掇”下,张艺谋也鼓起勇气向原本对激情戏十分排斥的贝尔提出建议:“艺谋先是和贝尔提了一次,贝尔不置可否,就等于拒绝了。后来我反复和艺谋说,张艺谋只好鼓起勇气第三次和贝尔说,没想到贝尔那天心情大好,破天荒同意了!”

第二:
张艺谋《十三钗》女主曝光 羞涩谈床戏

《金陵十三钗》的先行预告片中,激烈的战争和香艳的床戏场面最吸引人眼球。据《我和贝尔演“床戏”》一文透露,女主角玉墨和贝尔的床戏是临时加的,她在拍摄前一天才收到通知,“昨天晚上,导演单独找我谈了这场戏,他觉得之前的那场戏缺少了一点激情,这点激情是这部电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会为玉墨和约翰·米勒加分不少。”当听到要加床戏时,玉墨的扮演者先是一愣,因为原来的剧本是点到为止,并没有那么直接地表现情欲,但是听完导演的解释,她也希望人物能更有血有肉,于是就答应了。“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求清场,最多有两台摄像机,绝对不会影响到我的情绪。”

第三:

张艺谋谈《十三钗》激情戏 倪妮承认写床戏日记
 张伟平曾在采访中透露,贝尔最初并不愿演这段戏,直到张艺谋苦劝才同意。对此,张艺谋先怒斥“床戏”的噱头,他认为这是一种真情的影像呈现。“我跟贝尔说,这是神父和玉墨的最后一次见面,也是两人从调情到责任的升华,他很专业,立马就同意了。” 问到此前曝光“床戏日记”被批像小学生作品。倪妮并不介意,她直言这是自己在拍摄过程中写的。“我是想要将比较有意义的东西记录下来,以后可以了解和学习。

第四:
张伟平“解脱”《十三钗》 自信国内轻松过10亿-腾讯娱乐

脱掉!脱掉!这曾经是一句歌词,在《金陵十三钗》的预告片里,却是一种诱惑。一群妙龄的金陵女子在镜头前展露酥肩滑背,试图解开裹胸……但没有一支“金钗”露出真面容,我们唯一能够获悉的就是奥斯卡尊者克里斯蒂安·贝尔,在救赎的南京遭遇了一段激情戏。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子弹飞好一会的战争戏轰然而至。

贝尔、十三钗、激情戏、大场面的战争戏……张伟平数天前拿着这些筹码奔赴北美,拿下了《金陵十三钗》圣诞节档期入驻主流院线的资格。
“十三钗”代表高雅与时尚

腾讯娱乐:“十三钗”到现在都没有任何信息曝光,这个是贝尔之外最大的卖点吗?

张伟平:对,可以说,“十三钗’也是这部电影我最大的营销底牌,我一定要在电影公映后才会揭开,让观众先看电影,然后再知道她们是谁。这些女孩子都是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好苗子,在片场的表现非常棒,连贝尔都很吃惊。

腾讯娱乐:预告片里有一些端倪了,对于贝尔的激情戏,我有一个疑问,您不担心它会误导观众吗?它是必须的吗?

张伟平:我还是没有办法去跟你说清楚,只有你看了就知道。记住今天的问题,等到那天,你就知道这段激情戏,一定是必须的,也一定不会让观众有不好的联想。

腾讯娱乐:预告片里有一些关于“十三钗”比较诱人的镜头,可能对于男性观众来说,还挺吸引人的,您怎么看?

张伟平:对,预告片里有一些镜头拍得很美,比如洗澡啊、解开裹胸啊……但是没有一个人露了脸,这个神秘度一定要保留到最后一刻。我对“金陵十三钗”的评价是,她们代表了当时金陵女子的高雅与时尚。

请问您:这些东西都是片方对十三钗这个改编作品的理解,按照你的所谓分析,谁要抖落这些东西的呢?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16
十三钗片方对影片做了很多添油加醋的编造:
合着你只看床戏?
专家质疑十三钗历史考据的真实性文章:

很多人质疑此书和电影的历史真实性。 可也有人说,张难道不是重金请人制作了逼真的外景,基本展现了当时南京城的面貌吗?张是舍得下这个本钱的,所以巨资打造了好来坞式的场景细节和烟火场面。在此我们不评论它的服装道具烟火布景,我们主要批评它的故事和主题。因为再像的场景,故事是假的,整个电影也只能是放在那个假布景里面的一出靠出卖民族悲剧赚钱的荒诞戏!对于故事的历史依据,编剧严歌苓说,她这个小说的确有所谓的“历史背景”,那就是她“父亲的姨夫”是当年留在南京的军医,所以是听爷爷讲那当年的故事。仅此而已。但是任何头脑清楚的正常人都知道:“失足妇女换学生”这样的情节,简直闻所未闻。如真有其事,13人之壮举,在中方早该被塑造成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这样的英雄和烈女了,至少也该像李香君董小宛一样被传诵; 日方也该有记载。但是目前,中日双方对此都没有任何类似的历史记载,就凭严歌伶一句话,就成了“历史”了。这种“历史”,如此惨烈,当事人如此之多,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是绝不该伪造的。否则对不起死难者们了,也没有文艺创作职业道德修养了,把中国观众当作只会花钱看张式美女的大傻瓜了。历史文艺作品的创作原则,应该有历史真实性,不能脱离历史,胡编乱造。核心故事核心人物一定要符合历史,而某些细节场景、人物姓名、人物心理、 次要人物等才是可以再创造的。人家好莱坞同样反映二战人类苦难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就是有历史文献依据的。

严歌苓又说是根据当年明妮·魏特琳女士日记中的一个章节改编的,“有真实的历史”。《魏特琳日记》中记载:“12月24日10时,日本某师团的一名高级军事顾问带兵前来,要求从1万名难民中挑选出100名妓女(作慰安妇)。他们认为,如 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当他们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后,我们允许他们挑选,在这期间,这位顾问坐在我的办 公室里。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找到了21人。”当时,魏特林是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代理校长。学校收容了一万多名妇女和儿童。《魏特琳日记》中并没有详细交代这21名妓女是怎样挑选出来的,更没有人知道她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出来的。——人民网《史上是否真有“金陵十三钗”?》。这里,历史的真实性是日军挑选了21位妓女做慰安妇这件事。至于日军是如何挑选的,是强迫的,还是有什么条件的,这个需要进行考证;可以进行文艺创作的部分在于这21个妓女的的心情、个人经历等。比如泰坦尼克这个故事的历史真实性是这艘船沉了,死了很多人,上面的人们采取了自救,男人救妇女和小孩,船员救乘客。可以创作的部分是乘客的个人经历、心情等。所以就有了杰克、露丝这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男人救了女人,女人一生感怀,这个故事就是有历史依据的,是符合人性和常理的。但是严的“创作”改变了这个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妓女们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去做慰安妇。张和严两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让无辜的妓女心甘情愿地进入日寇军营去烈女报国,同时又替日寇涂脂抹粉说去参加什么圣诞晚会。完全违背了这个事件的历史真实性。




魏特琳日记的一点文章:

严歌苓又说是根据当年明妮·魏特琳女士日记中的一个章节改编的,“有真实的历史”。《魏特琳日记》中记载:“12月24日10时,日本某师团的一名高级军事顾问带兵前来,要求从1万名难民中挑选出100名妓女(作慰安妇)。他们认为,如 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当他们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后,我们允许他们挑选,在这期间,这位顾问坐在我的办 公室里。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找到了21人。”当时,魏特林是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代理校长。学校收容了一万多名妇女和儿童。《魏特琳日记》中并没有详细交代这21名妓女是怎样挑选出来的,更没有人知道她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出来的。——人民网《史上是否真有“金陵十三钗”?》。这里,历史的真实性是日军挑选了21位妓女做慰安妇这件事。至于日军是如何挑选的,是强迫的,还是有什么条件的,这个需要进行考证;可以进行文艺创作的部分在于这21个妓女的的心情、个人经历等。比如泰坦尼克这个故事的历史真实性是这艘船沉了,死了很多人,上面的人们采取了自救,男人救妇女和小孩,船员救乘客。可以创作的部分是乘客的个人经历、心情等。所以就有了杰克、露丝这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男人救了女人,女人一生感怀,这个故事就是有历史依据的,是符合人性和常理的。但是严的“创作”改变了这个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妓女们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去做慰安妇。张和严两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让无辜的妓女心甘情愿地进入日寇军营去烈女报国,同时又替日寇涂脂抹粉说去参加什么圣诞晚会。完全违背了这个事件的历史真实性。

======================================

如果你拿魏特琳日记作为佐证,那么魏特琳

魏特琳日记

“12月24日,星期五再过一天就是圣诞节了。10时,我被叫到我的办公室,与日本某师

团的一名高级军事顾问会晤,幸好他带了一名翻译,这是日本使馆的一名年长的中国翻

译,他要求我们从1万名难民中挑选出100名妓女。他们认为,如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

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当他们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后

,我们允许他们挑选,在这期间,这位顾问坐在我的办公室里。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

于找到了21人。日本人认为,姑娘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会躲起来。许多姑娘来问我,日本

人会不会从她们中间再挑选另外79名?我所能回答的是,如果我能阻止的话,应该不会

。”

------

拉贝日记(见下面钟山的帖子)和魏特琳日记结合起来看,似乎没有“替”女学生一事,应该是日军要100名妓女,翻译哄骗走了21位妓女。

带路党(翻译)也没有被“一枪击毙”。

当然,以上之“没有”不否认其他史实里可能“有”。只是就目前而言,如果说这个电影有原型,恰恰这个电影最核心的部分不能说是真实的,反而是艺术的再创作。






魏特琳日记的一点文章:

严歌苓又说是根据当年明妮·魏特琳女士日记中的一个章节改编的,“有真实的历史”。《魏特琳日记》中记载:“12月24日10时,日本某师团的一名高级军事顾问带兵前来,要求从1万名难民中挑选出100名妓女(作慰安妇)。他们认为,如 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当他们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后,我们允许他们挑选,在这期间,这位顾问坐在我的办 公室里。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找到了21人。”当时,魏特林是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代理校长。学校收容了一万多名妇女和儿童。《魏特琳日记》中并没有详细交代这21名妓女是怎样挑选出来的,更没有人知道她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出来的。——人民网《史上是否真有“金陵十三钗”?》。这里,历史的真实性是日军挑选了21位妓女做慰安妇这件事。至于日军是如何挑选的,是强迫的,还是有什么条件的,这个需要进行考证;可以进行文艺创作的部分在于这21个妓女的的心情、个人经历等。比如泰坦尼克这个故事的历史真实性是这艘船沉了,死了很多人,上面的人们采取了自救,男人救妇女和小孩,船员救乘客。可以创作的部分是乘客的个人经历、心情等。所以就有了杰克、露丝这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男人救了女人,女人一生感怀,这个故事就是有历史依据的,是符合人性和常理的。但是严的“创作”改变了这个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妓女们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去做慰安妇。张和严两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让无辜的妓女心甘情愿地进入日寇军营去烈女报国,同时又替日寇涂脂抹粉说去参加什么圣诞晚会。完全违背了这个事件的历史真实性。

======================================

如果你拿魏特琳日记作为佐证,那么魏特琳

魏特琳日记

“12月24日,星期五再过一天就是圣诞节了。10时,我被叫到我的办公室,与日本某师

团的一名高级军事顾问会晤,幸好他带了一名翻译,这是日本使馆的一名年长的中国翻

译,他要求我们从1万名难民中挑选出100名妓女。他们认为,如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

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当他们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后

,我们允许他们挑选,在这期间,这位顾问坐在我的办公室里。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

于找到了21人。日本人认为,姑娘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会躲起来。许多姑娘来问我,日本

人会不会从她们中间再挑选另外79名?我所能回答的是,如果我能阻止的话,应该不会

。”

------

拉贝日记(见下面钟山的帖子)和魏特琳日记结合起来看,似乎没有“替”女学生一事,应该是日军要100名妓女,翻译哄骗走了21位妓女。

带路党(翻译)也没有被“一枪击毙”。

当然,以上之“没有”不否认其他史实里可能“有”。只是就目前而言,如果说这个电影有原型,恰恰这个电影最核心的部分不能说是真实的,反而是艺术的再创作。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15
十三钗一个明显的考据不严的漏洞:

国破商女恨,城沦烟花真

你指望天生世俗的中国人真的信奉耶稣基督?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虔诚的教徒。
呀咩嗲·哦吔 发表于 2012-1-22 07:18
合着你只看床戏?
是十三钗片方自己添加的宣传的,别搞错了!
你是不是想说银人眼里只有床戏吧,要说也看看新闻上十三钗片方自己标榜的吧,这些都是十三钗自己宣传的哦
上海主流报道批评十三钗的宣传文字:

《金陵十三钗》被批营销失误

2012年01月05日14:17  来源:新民晚报

  然而讽刺的是,让文章作者产生此等“第一印象”的,恰恰是影片制作方的种种“营销手段”,比如贝尔偷瞄倪妮胸部的大幅海报,又比如《我与贝尔演床戏》之类的花絮文章。就连一家美国媒体不久前也刊文指出,《金陵十三钗》在前期宣传中处处流露情色意味,令人反感;《我与贝尔演床戏》等等,若出现在一部爱情片的宣传册里,大家恐怕也就一笑了之,可影片表现的是南京大屠杀这样一个涉及民族创伤的严肃、敏感题材,这么做实在非常不恰当。此文还指出,《金陵十三钗》引起很多中国观众对导演“动机”的猜疑乃至不满,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它的营销。尽管很多观众在看过之后都说影片没多少情色意味,但“情色”二字仍然犹如笼罩在“十三钗”头上的一朵乌云,至今挥之不去。
  “不恰当的营销真有可能毁了一部电影,但遗憾的是,国产影片普遍缺乏成熟、专业的营销团队。”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如是感叹。在石川看来,《金陵十三钗》以“情色”为卖点,或许能吸引一部分观众,但对大多数人尤其中国观众来说,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的大失误。
  文汇报 (邵岭 黄纯一)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23
是十三钗片方自己添加的宣传的,别搞错了!
你是不是想说银人眼里只有床戏吧,要说也看看新闻上十三钗片 ...
我看电影从不看预告、宣传、海报什么的,只看实片。

预告是用来忽悠观众的,实片才是正章,这是观影常识。
观众点评过的十三钗战争假花的文字,主要从改编和结构上点评的:

金陵十三钗---战争假花

即便有严歌苓的原着与编剧刘恒的再改编,以及微博宣传时吹嘘的五十余次重改剧本,《金陵十三钗》面临故事本身可信度与银幕化结构处理的问题,同样也是张艺谋电影的永恒痼疾,依旧没有得到解决。换言之,重金可邀请海外团队大兴土木建制面子工程,却难造一个可以依托的有说服力剧本,让一个捕风捉影、价值观错乱的故事白白统领洋洋六亿的巨额投资。
  
   首先,《金陵十三钗》刻意忽略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全局,甚至城内南京大屠杀相关的一切历史背景介绍,而是通过女二号书娟的画外音一笔带过后直接介入个人经验的回忆。虽然开场弥蒙氛围的营造给予观众对战争残酷的另一重观测角度,但这非实体的朦胧空间与言语上模糊的历史时间无疑泄露了一个隐秘的真相:将这个故事置身于大屠杀背景仅仅是一个噱头,《金陵十三钗》所要讲述的是另一个女作家(严歌苓)或者是女孩的个体想象。
  
   于是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情节显然无法牢靠了:影片的核心在于米勒与十二钗从自私自利到舍己为人的惊天逆转,然而电影用整整145分钟呈现给予我们的却是流行于网络的三字口诀“一秒变”:换上服装二流子“一秒变”神父,“一秒变”拉贝,一句劝说ji女“一秒变”圣女,“一秒变”民族英雄。虽然张艺谋竭力通过玉墨与米勒的对白勾画出二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角色前史,但在影片提供的情景下用调情式的口白幽幽道来却有某种欲盖弥彰的牵强。严歌苓的原着小说中着重刻画的“十三钗”的心理剧变,却并未将神父的角色独立牵扯出一条心路历程。电影剧本为了突出贝尔的参与感加入了中国版“辛德勒”的良心发现故事,反而弱化了小说原本凝聚于一点的厚实情节。对于《金陵十三钗》这样力图勾勒人性的作品来说,核心人物的行为缺乏合理动机,影片故事本身便不能成立。
  
   从剧作结构上看,《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断层电影,亦是一部零高潮电影。断层在于,张艺谋对自己用高速摄影煽情的能力过于自信,几场中国士兵壮烈牺牲的桥段,赤裸裸地煽动撩拨观众的爱国主义雄心,而与影片的主旨毫无关联。这种强行插入的渲染抒情,使得整部作品在结构上并不连贯紧凑。而零高潮是指,影片标榜战争史诗题材,高潮处却只有一声枪响,还是毫无征兆的无名日本兵对男配角孟先生的一枪,这显然有违经典的剧作常理。究其原因在于,张艺谋在原着小说之外生造了,同时又花费过多时间赘述了,从外观上改造“十三钗”过程中的各种冗余情节,并用他擅长的摄影工夫事无巨细地展示一切,将米勒塑造成妙手回春的入殓大师,意在为ji女变女学生技术上的合理性辩护。这个桥段一方面无限延宕了高潮的发生,另一方面引得观众对高潮无限期待,但影片的高潮千呼万唤来临时却平淡如水。
  
   值得怀疑的还有影片的价值观。女学生与ji女在电影的开头与结尾有一次呼应的互救,即开场阶段书娟为ji女引开了日本兵的追捕,而结尾处ji女们舍身取义代替女学生赴鸿门宴。人们大可声称是受帝国主义压迫时期的民族大义让她们临危不惧做出了英雄般的抉择,但影片中书娟向米勒坦承自己在当初痛恨玉墨的对白则将这开头的拯救彻底证伪。而实际上这次置换能否成立,即便成立又是否合法合理,张艺谋试图让无所不能的易容大师米勒攻克了技术上的难关,却绕不开或者说规避了这个关于“公平正义”的本质命题。生命的价值在替换的刹那顿时产生了贵贱高低,“人生而平等”的夙愿在天主教堂的凝视下被一种理所当然的中国价值肆意践踏。虽然这个行为可看作ji女学生在危难中产生交情的两厢情愿,但张艺谋用一场侥幸的逃亡和未名的结局将其虚化处理,炮制成可歌可泣的凛然大义,并以其为卖点,让角色声称是为“ji女证明”,着实荒诞。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24
上海主流报道批评十三钗的宣传文字:

《金陵十三钗》被批营销失误

这说明上海娱妓只看色情戏,包括国难题材,把战火中的教堂也只当做妓院。
金陵十三钗说错南京话?_网易新闻中心

      新闻新闻网页 金陵十三钗说错南京话?
2012-01-07 12:52:44 来源: 北京晚报(北京) 

关于南京话
问:从网上报道可以看到,该片在南京放映时,有当地人奇怪,这样的南京话他们听不懂,难道片中说的不是南京话吗?还是现在的南京话和1937年时出入很大?
薛:确实,南京最受欢迎的方言节目“老吴韶韶”的主持人吴晓平也说,电影中那个南京话他听不懂。吴晓平的南京话,南京味是很足的,与我们的父辈和祖辈说话相差不多。而1937年的南京人,就是我们的祖辈和父辈,现在还有人活在世上。他们怎么说话,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还记得很清楚,并不是无从考据。
南京最早属于吴语区,但经过东晋和明初两次大移民,已经脱离吴语区,而融入了江淮官话区,只是部分音调有差别,所以北方人到南京,语言障碍不会太大。民国建都南京,南京人口从二三十万迅速增长到百万上下,大部分都是新移民。南京方言被压缩到老居民区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而且迫切希望融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更愿意使用官话。
电影请了一位“专家”教授南京话,但也不是没有问题。如一些媒体举出的例证,他说南京话“吃”字发音为“片”,就是个大笑话。老南京人回答别人问“你吃过饭了吗”,常说“我偏了”,“我偏过了”。“偏”,原为江淮方言,表示我在您旁边的偏位上先用或已用过茶饭了,既是客套,也表示对问话人的敬意。这说法今天还能听到,而此“专家”竟连这个常识都不懂。
还有一个问题,片中让秦淮河妓女都说南京话,也严重违背历史真实。这同样是常识,妓女历来是不在本地做生意的,因为这将使她的家人亲朋脸面无存,无法面对社会和世人。以前南京人吵架,如果骂对方是“钓鱼巷石坝街的”(这两处曾是妓女聚集地,“名妓”、“头牌”多在石坝街,钓鱼巷多是低级妓女,时称“人肉市场”)就属于极恶毒的咒骂,可能闹到动拳头动刀子的地步。历史上秦淮河畔的妓女,以“苏帮”和“扬帮”为著名,操南方口音的便都冒充苏州人,操苏北、安徽口音的,则都冒充扬州人。南京俗语里所谓“破不破,苏州货”,就隐含着这意思。当然,外地妓女在南京日久,也能学会说南京话,但操一口南京话,就失了苏帮、扬帮的名牌身份;更重要的是,秦淮河畔的妓女,在明清时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外地来南京考科举的士人,民国年间的服务对象,主要也不是南京人。所以她们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去说一口南京话。
关于南京的教堂
问:片中的教堂,是故事主要发生地,那座哥特式天主教堂,还有扇五彩顶窗反复出现,让人觉得这座教堂非常富丽考究。南京历史中曾有这样一座教堂吗?
答:1937年前后南京的几座教堂,如石鼓路天主堂,莫愁路基督教堂,太平南路圣保罗堂,现在都还存在,周边环境变化也不大。可以看出,这几座教堂规模都不大,而且是建在居民区内。电影中那样富丽堂皇的教堂,也不是南京所有的。
世上有没有《秦淮景》?
问:片中有个青楼妓女的招牌曲子《秦淮景》,剧组人员称,这是根据民歌侉侉调《无锡景》为素材进行改编和填词,最后用苏白方式演唱。那么它是否就和南京没什么关系?
答:“苏白”,指戏剧表演中使用苏南地区方言的念白,所以明显不属南京地方曲调。
薛冰先生常年致力于南京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曾著有《南京城市史》等多部作品。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26
观众点评过的十三钗战争假花的文字,主要从改编和结构上点评的:

金陵十三钗---战争假花

这些都是艺术上可以争鸣、可以讨论、可以抵触也可以原谅的小恙。因为对于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中国电影来说,它是否在总体上基本尊重史实,它是否在历史观上保持持重和严谨,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

让其他导演去拍严歌苓的小说,能做到比张艺谋更好么?陆川么?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28
金陵十三钗说错南京话?_网易新闻中心

      新闻新闻网页 金陵十三钗说错南京话?
除了砖家叫兽纠结这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来显摆自己的“渊博知识”,有哪个观众会在乎?

你自己听得出“南京话”和“苏州话”的区别么?
为啥说十三钗的虚构历史问题:

有网友早就点出了:

天主教堂的神父,和新教各派的牧师、传教士,其实是有很大(如果不是本质)区别的。
  当时在南京的美国人,特别是传教士,基本上都是新教各教派,以及圣公教(在英国的话也叫英国国教)。魏特琳也好,其他的国际安全区委员会成员也好,都是如此。
  这点是被基督教的历史,美国的殖民/移民历史,以及罗马天主教会的结构决定的。也是稍微认真一点,查看一下当时为国际安全区奔走的外国人资料就可以看出来的。
  同样,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义和结构,决定了不可能由一个外来的混混,接替成为神父,哪怕是在混乱的战时临时接替一下。
  之所以弄成天主教堂,俺估摸着,不过是因为严歌苓、张艺谋以及要帮俺普及所谓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很多位,对宗教的知识混乱潦草。
  而天主教堂,有高耸的建筑,有色彩斑斓的彩绘玻璃(张导喜欢啊),有少男少女的唱诗班,神父又有很具象征性、非常容易辨识的袍子可穿,当然比实际存在的什么新教,来得画面效果好。

 俺还是那句话,在历史故事上加虚构情节,要先问两个问题,一是有没有可能,而是有没有必要。
  两者都没有,就是意淫。
  不能因为对一个重大深刻的历史事件意淫,就不成之为意淫,而摇身一变成人性的反思了。也不会因为指出这是不合事实情理的意淫,就变成否定历史事件的重大深刻,停止反思了。


十三钗这个漏洞其实也对应上面帖子里面的有关教会女生自杀的问题:

天主教的教规十三钗改编后都没有注意到,所以西方评论说电影不可信的根源也有一部分十三钗对于宗教上面常识的混淆!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33
为啥说十三钗的虚构历史问题:

有网友早就点出了:


张艺谋拍的是国难片,不是西方宗教知识的纪录片。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33
为啥说十三钗的虚构历史问题:

有网友早就点出了:


张艺谋拍的是国难片,不是西方宗教知识的纪录片。


《十三钗》床戏营销:流俗的张艺谋“起床”了

来源:搜狐娱乐 时间:2011-11-24 10:30


  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将于12月16日上映。11月21日,片方首次曝光一张女主角“玉墨”与好莱坞男星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剧照。不过,照片中的“玉墨”只有半张侧脸,看去长相平平,演员身份背景仍是一片空白。片方还公布了“玉墨”亲笔写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称记录与贝尔拍床戏的经历,题目就叫《我和贝尔演床戏》。此文公布不到一小时,即在微博引起轰动,有网友评论,“堪比小学生作文,当时我就震惊了!”(11月22日成都晚报)
  那文字果真“堪比小学生作文”吗?我怀疑这就是张艺谋想要的效果,否则怎么能突出他的与众不同呢?
  带着一种不好意思看了那篇题目稍显暧昧内容更让人产生遐想的《我和贝尔演床戏》,感觉这种文字水平在明星中已经属于不错的档次了,至少还能让人看懂她在写什么――一场床戏是如何诞生的。文字并不让我“震惊”,只是这种“床戏”为先的宣传手段未免过于“成人化”,这种疑似炒作的手段让我困惑不解,让人感觉好像谁给张艺谋开了盏什么“绿灯”一样,而张艺谋也似乎有拾人牙慧之嫌。对于来势汹汹的《金陵十三钗》和他的“先锋官”《我和贝尔演床戏》,我只能说:张艺谋“起床”了!
  其实
“起床”之说并无恶意,既然我们可以说“某某从娃娃抓起”,自然也可以说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正在从“床戏”抓起,那“倒置”一下顺序简称为张艺谋“起床”了并不为过。
  不知道从哪位大牌开始,“X女郎”成了宣传作品的一副金字招牌。尤其是张艺谋,从最早的巩俐(在线看影视作品)之后,历任“谋女郎”几乎都是张艺谋作品的“立体宣传画”。拿前一任的“谋女郎”周冬雨来说吧,她的“清纯”无疑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去看那部《山楂树》。说心里话,以前那种拿演员本身的潜质做文章的宣传手段还是能够让人接受的,毕竟由“天然去雕饰”的“璞玉”到一把晶莹剔透的“玉如意”这个过程也算是电影导演打磨功力的体现,总比那些在影片上演之前大肆宣扬离婚、小三、偷情之类噱头的手腕“高雅”一点点儿。本来,这一次我还是很期待《金陵十三钗》能有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宣传方式的,谁知老谋子和他幕后的公司拿出来的仅仅是一个《我和贝尔演床戏》。且不说“我和贝尔演床戏”的轰动效果远不如“我和某某斯”或“某某斯南”或“某某纳多”“演床戏”力度大,单就“床戏”这个词看,张艺谋已经在学习当年李安的《某戒》了,只不过换做让这位女主角写了篇文章而已。
  张艺谋,有些“流俗”了。虽然“玉墨”的“我并不是专业演员出生,也从来没有在陌生人面前脱过衣服,而且还是激情戏,这让我很难接受”有些“半抱琵琶”的羞涩,虽然“玉墨”“我下定决心,我愿意为这个深爱着我的男人付出一切,哪怕是死”还有那种为艺术献身的煽情,但这些丝毫遮掩不了张艺谋的“俗气”。也许《金陵十三钗》承载的巨大压力让张艺谋无所适从,所以才会出此昏招。“玉墨”在《我和贝尔演床戏》中说:“从这件事我更加明白了什么叫做专业演员,怎样才能够做到专业。”而我却从这里看到了张艺谋炒作手段的“退步”和“流俗”,
“流俗”的张艺谋“起床”了!
  姜伯静(娱评人)
“十三钗”旗袍穿出多少漏洞_现代快报·都市圈圈网



“十三钗”的旗袍被专家认为不符合史实。


  从服饰到民俗,从方言到地名,上映两三天的《金陵十三钗》引发了众多热议话题。本报昨天报道了南京人高建中对片中“十三钗”的服饰提出质疑。殊不知,这位普通南京市民,还是国内收藏界非常有名的民国美人月份牌和民国旗袍的收藏家。
  昨天,高建中又仔细研究了一遍电影《金陵十三钗》,他说,如果把“十三钗”的旗袍放到中国服饰发展的历史里去看,老谋子弄错的地方还真不少。而另一位南京著名服饰研究专家黄强则说,影片中拿了几件“海派旗袍”来冒充1937年南京的旗袍,让熟悉服饰史的人看了觉得不可思议!
  收腰旗袍那时很少见
  高建中藏有数百件民国旗袍,这个收藏规模,在国内也几乎是首屈一指。“我看了《金陵十三钗》后,就觉得很诧异,片中的很多旗袍很‘现代’,根本不是那个年代应该有的东西!”
  在影片中,女主角玉墨穿着鲜艳的大花旗袍,妖娆多姿地走进教堂,这一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高建中告诉记者,他仔细看了以后,确定玉墨身上那件旗袍是针织毛线旗袍。“针织毛线旗袍是上个世纪4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而‘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那个年代里,这种旗袍还没产生。在这里,老谋子玩了一把‘穿越’!”
  高建中说,玉墨那件针织旗袍,其织法和花纹一看就知道是现代产物,“就算上世纪50年代有了印花工艺,都印不出那么大的花纹,除非是手绘!”
  “影片中,‘十三钗’的旗袍是收腰的,展现妓女美丽的腰身,但这也和史实严重不符!”高建中说,1937年前后,南京人做旗袍多采用平面剪裁,当时的旗袍几乎是没有收腰的。“四十年代以后,立体剪裁才从西方传进来,收腰旗袍才开始普及!”
  除了收腰,高建中认为,影片中旗袍的高开衩和高领也不符合实际。“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人还很保守,高开衩非常少见,到了四十年代才开始流行。而高领旗袍则是早年间的产物,当时,南京女人普遍开始穿矮领旗袍了,高领旗袍是有,但所占比例很小。”
  最让高建中觉得不“舒服”的,是主角们所穿旗袍的长度,“那些都是‘扫地旗袍’,这种旗袍的确是漂亮,但是打仗时可逃不了命,不符合史实!”
  扫地旗袍并非当时主流
  巧合的是,南京另一位服饰史研究专家黄强先生,也从《金陵十三钗》中看出了一大堆服饰方面的“硬伤”。
  黄强说,影片中妓女们身着的多为长袖、下摆中开衩(开衩到小腿部分)的扫地旗袍。而真实的历史是:扫地旗袍大致流行在1932年—1938年,最流行的时候是在1934年前后。1939年以后,女人们穿的多为改良旗袍,这期间,各种旗袍互相交替。
  “也就是说,1937年时,扫地旗袍已经不是主流。当时的确有扫地旗袍,但更主流的旗袍风尚是:下摆提升到脚面以上,到小腿一半的部位。张艺谋的影片以偏概全,妓女们穿的全部是长袖扫地旗袍,这不符合史实!”
  黄强告诉记者,当时的女人穿扫地旗袍,一般是在社交场合,现实生活中就不怎么穿,因为这种旗袍穿起来行动不便,日军杀过来逃难时更不可能穿。
  影片中,十三钗的旗袍非常艳丽,有的上面有大花朵图案,黄强认为,这也与史实不符。
  “当时旗袍的图案以小花、碎花、条纹为主。稍微大一点的花朵也有,但是没有影片中的那么大。当时的旗袍面料多为布料,在染色工艺上做不到非常艳丽。而影片中出现的大花艳色旗袍,在那个年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如果有花朵,当时的旗袍也多采用全幅花朵、对称图案,因为中国人以对称为美。而影片中的旗袍花纹出现了单独花朵、不对称的造型。这是很前卫的设计,在当时也不可能出现!”

高建中收藏的民国南京旗袍看起来都很朴素。本报记者 邓建鹰 摄

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真实妓女,她们的旗袍一点都不花哨。
  当时的南京旗袍其实很朴素
  黄强认为,《金陵十三钗》中,即使是几件大致符合历史史实的旗袍,也是艳丽、开放的海派旗袍,真实的历史中,这样的旗袍也根本不可能穿在南京妓女的身上。
  “当时南京人穿的旗袍相对保守,即使妓女也不例外,看看当时的老照片,你就会发现这一点!”黄强说,从影片本身的情节来说,战争年代逃难之时,妓女们也不会穿着华丽的、突出曲线的旗袍,“这岂不是故意招惹日本兵的注视,引发他们的兽欲吗?”
  那么,1937年左右,南京妓女们穿的旗袍究竟是什么模样呢?黄强说,那时南京城里的旗袍,无论是官宦人家、市井人家的女人,还是妓女穿的,其实都差不多,以朴素见长,无论款式,还是面料,装饰,都倾向于俭朴,面料以阴丹士林为主,富裕人家可能会采用绫罗绸缎,但也不会华丽到影片中的那种程度。
  高建中则说:“以旗袍而论,《金陵十三钗》没有把握住南京风味。张艺谋是怎么好看怎么来,根本不管本来应该是什么样!”
  高建中给记者展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两件南京冬款旗袍,一件黄格子,一件紫黑花纹。两件旗袍样式端庄古朴,流淌着浓浓的时代气息。“那时南京人的旗袍就是时尚而不张扬,摩登而不花哨,含蓄内敛,却气度不凡。你看看,这两件旗袍才是真正的南京旗袍!”
  历史片要不要尊重史实
  “《金陵十三钗》不懂旗袍发展史,弄出了很多笑话,其实,这也是目前很多影视剧的一个通病!”高建中说,类似这种不符合史实的旗袍,在各种民国谍战剧里常常能够看到,在过去的《色戒》、《花样年华》等知名影片中,也或多或少地出现过。
  “导演为了追求效果,往往会采用一些很雷人的服饰。比如,张艺谋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采用的‘爆乳装’。就是他根据唐朝人的透视装所作的夸大和再创造。而扫地旗袍可以衬托身材的高挑、美观、漂亮、撩人,也常常被很多导演以不尊重史实的态度所采用!”黄强说。
  虽然说影视剧是虚构的艺术,为了达到更好的光影效果,导演可以适当地进行艺术加工,但也不是说一些很清晰、很明显的史实,能够被任意篡改,“你比如说,元明的青花瓷如果出现在汉朝宫廷戏里面,就会很‘怪’,也会误导观众!”高建中说,在这方面,国外好莱坞的史诗巨片就非常严谨,很难让人挑出史实错误来。
  黄强也认为,今后拍摄的民国影视剧里,采用的服饰最好能尽量符合服饰发展史,“其实‘十三钗’在服饰方面的这些问题,在服饰专家看来都是些再普通不过的常识。如果影片开拍前,能更严谨一些,多问问专家,这些问题是能规避的!历史剧并非要完全忠实于史实,但既然你是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那么就请尽量符合史实。否则,这种影片拿到国际上去评奖,是会被内行笑话的!”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37
“十三钗”旗袍穿出多少漏洞_现代快报·都市圈圈网
你要张艺谋在120分钟内,既要拍出西方宗教知识的严谨,又要拍出东方妓女服装的门道,你当张艺谋是拍纪录片的?
呀咩嗲·哦吔 发表于 2012-1-22 07:35
张艺谋拍的是国难片,不是西方宗教纪录片。
你是没看资料吧

第一张导弄的是天主教教堂,天主教不会出现一个美国混混“变”成神父的奇闻异事的。

【当时在南京的美国人,特别是传教士,基本上都是新教各教派,以及圣公教(在英国的话也叫英国国教)。魏特琳也好,其他的国际安全区委员会成员也好,都是如此。
  这点是被基督教的历史,美国的殖民/移民历史,以及罗马天主教会的结构决定的。也是稍微认真一点,查看一下当时为国际安全区奔走的外国人资料就可以看出来的。
  同样,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义和结构,决定了不可能由一个外来的混混,接替成为神父,哪怕是在混乱的战时临时接替一下。
  之所以弄成天主教堂,俺估摸着,不过是因为严歌苓、张艺谋以及要帮俺普及所谓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很多位,对宗教的知识混乱潦草。】


第二:天主教不允许教徒自杀

【《城沦之花》的一大败笔,是让女学生们爬上教堂钟楼要自杀,从而引出商女替死之慷慨。问题是天主教徒能自杀吗?自杀相当于叛变上帝啊。至少也要让书娟她们争论争论吧?如果讨论后决定自杀,自杀前也该请求上帝宽恕:Lord, forgive me for being too weak to stand up to this evil。】

两个常识性漏洞,十三钗的主干所谓神父和学生就完全被漏洞给颠覆了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41
你是没看资料吧

第一张导弄的是天主教教堂,天主教不会出现一个美国混混“变”成神父的奇闻异事的。

这些资料是一个文艺片创作者该去注意的么?是观众需要注意的么?

这不是纪录片。

显摆知识广博,不是这么个显摆法。
呀咩嗲·哦吔 发表于 2012-1-22 07:30
这些都是艺术上可以争鸣、可以讨论、可以抵触也可以原谅的小恙。因为对于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中国电影 ...
还是不看帖啊,自己看看行不行啊!

【还有一个问题,片中让秦淮河妓女都说南京话,也严重违背历史真实。这同样是常识,妓女历来是不在本地做生意的,因为这将使她的家人亲朋脸面无存,无法面对社会和世人。以前南京人吵架,如果骂对方是“钓鱼巷石坝街的”(这两处曾是妓女聚集地,“名妓”、“头牌”多在石坝街,钓鱼巷多是低级妓女,时称“人肉市场”)就属于极恶毒的咒骂,可能闹到动拳头动刀子的地步。历史上秦淮河畔的妓女,以“苏帮”和“扬帮”为著名,操南方口音的便都冒充苏州人,操苏北、安徽口音的,则都冒充扬州人。南京俗语里所谓“破不破,苏州货”,就隐含着这意思。当然,外地妓女在南京日久,也能学会说南京话,但操一口南京话,就失了苏帮、扬帮的名牌身份;更重要的是,秦淮河畔的妓女,在明清时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外地来南京考科举的士人,民国年间的服务对象,主要也不是南京人。所以她们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去说一口南京话。】
《十三钗》金球突围艰难 外媒:人性之痛沦为视觉炫技

  《好莱坞报道》Hollywood Reporter:

  在南京大屠杀这样残酷的故事背景中插入做爱桥段,这很像好莱坞制作人的惯用伎俩,却成了《金陵十三钗》的一个中心元素。《十三钗》用一种做作的,欠缺说服力度的方式,演绎了“南京”这个一再被搬上银幕的题材。 作为一部中方投资,张艺谋有意选择克里斯蒂安-贝尔领衔主演,自然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但《十三钗》相比于同为南京题材的《南京,南京》来说,真的算不上出色。该片于12月16日起在中国上映,其美国发行商Wrekin Hill公司从12月23日开始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地发行,并将在2012年扩大发行范围。但是,《金陵十三钗》在北美的商业前景,看起来并不乐观。

 《每周娱乐》Entertainment Weekly:

  《金陵十三钗》在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上有很多优势,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出演,贝尔的角色设置,英文对白,以及一些别的因素都拉进了本片与奥斯卡投票者们的距离。最重要的是,本片是有中国递交参赛的,这是好莱坞觊觎已久的一片广阔的市场。但是由于前段时间贝尔在中国因拜访民运人士引起轩然大波,涉及到中国的人权问题。美国观众对《十三钗》可能会另眼相看了。当然,《十三钗》本来也不是最被看好的参赛片,伊朗的《一次别离》在最佳外语片中呼声最高。

  《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

  《十三钗》的败笔在于影片题材本身的重量和张艺谋对其轻描淡写的处理不相协调。他拒绝对南京大屠杀表达一个明确的自己的态度。他只是借由南京这个大背景来进行一种好莱坞式的华丽叙事,投艺术电影之所好。张艺谋没能传递出给多的重要信息——比如宏大的历史全貌,深切的苦难与关怀,而这些才是让这部电影具有价值的因素。《十三钗》对悲剧的表现也非常模糊。一群人代替另一群人去牺牲,似乎暗示了结局,却没有真正搬上银幕。这可能是为了符合本片是从小女孩儿的视角叙事这一特点,但这不能成为一个借口。《金陵十三钗》比起陆川的《南京,南京》,比起丹-史度曼和比尔-古登塔格的《南京》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综艺》Variety:

  一幕一幕看下来,《十三钗》是一部不合逻辑,叙事笨拙的影片,有太多戏剧性的曲折和过分夸张的视觉冲击(如子弹穿过教堂玻璃射进小女孩儿脖子)。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十三钗》里充满了模式化的人物和叙事,以及用泛滥的伤感主义。

  《Slant》美国最大音乐杂志:

  这部影片有太多模糊,不连贯的线索,比如小女孩儿的父亲这个人物到底有什么存在意义?对白过于矫情,旁白缺乏主旨,与情节甚至并不能呼应。而十三个妓女的生命与十三个女学生的生命是否等价,也使这部影片陷入了道德上的尴尬。

  《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

  做作的,过分伤感的剧情,却没有真正的情感冲击力。张艺谋拍了部滑稽的肥皂剧,真该给他的圣诞袜子里塞一袋黑煤炭!

  《纽约消费报》New York Timeout:

  张艺谋将暴力,矫情与花样繁的形式混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令人不舒服的美学。看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将色彩斑斓的衣服炸得漫天飞,以及在透过教堂彩绘玻璃的阳光里发生的强奸未遂,你会怀疑,这些浮华的画面到底是削弱了战争的恐怖还是适得其反。

  《乡村之声》Village Voice:

  《金陵十三钗》是继陆川的《南京,南京》之后,第二部在2011年引进美国的南京题材的电影。《南京,南京》通过其克制的,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叙事方式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十三钗》却与之相反,张艺谋沉湎于华丽的画面语言,以及戏剧化的慢镜头,每一柱从枪伤的伤口喷涌出的血液都会被强调。看《南京,南京》,你会陷入地狱般的噩梦。纪念大屠杀这样残酷的历史事件,这是一个合理的方式。然而张艺谋证明了没有什么历史惨剧不能转化为歌剧般优美的表演——人性之痛沦为一场视觉炫技。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43
还是不看帖啊,自己看看行不行啊!

【还有一个问题,片中让秦淮河妓女都说南京话,也严重违背历史真实 ...
你自己分得清苏州话、扬州话、南京话么?

观众需要去注意这些老浙江都未必注意的鸡毛蒜皮么?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45
《十三钗》金球突围艰难 外媒:人性之痛沦为视觉炫技

  《好莱坞报道》Hollywood Reporter:

中国的观众,需要在乎洋人的杂志怎么对电影放屁么?

这是奴才思想。
你自己分得清苏州话、扬州话、南京话么?   观众需要去注意这些老浙江都未必注意的鸡毛蒜皮么?
不是不用分清,而是老南京话就是电影中的那样。电影中的老南京话是请白局的老人教的。有些人不必理会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20
魏特琳日记的一点文章:

严歌苓又说是根据当年明妮·魏特琳女士日记中的一个章节改编的,“有真实的历史 ...


没有一种牺牲是自愿的,都是迫于时事无奈、现实相逼,这是常识。

你是如何看出十三钗是“自愿”?她们把沦为慰安妇当做“天皇恩赐的荣誉”了?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20
魏特琳日记的一点文章:

严歌苓又说是根据当年明妮·魏特琳女士日记中的一个章节改编的,“有真实的历史 ...


没有一种牺牲是自愿的,都是迫于时事无奈、现实相逼,这是常识。

你是如何看出十三钗是“自愿”?她们把沦为慰安妇当做“天皇恩赐的荣誉”了?
资料互相参照一看就清楚了:

南京专家说南京话的新闻里面:

关于南京的教堂
问:片中的教堂,是故事主要发生地,那座哥特式天主教堂,还有扇五彩顶窗反复出现,让人觉得这座教堂非常富丽考究。南京历史中曾有这样一座教堂吗?
答:1937年前后南京的几座教堂,如石鼓路天主堂,莫愁路基督教堂,太平南路圣保罗堂,现在都还存在,周边环境变化也不大。可以看出,这几座教堂规模都不大,而且是建在居民区内。【电影中那样富丽堂皇的教堂,也不是南京所有的。】


网友指出的当时南京记载里面无所谓天主教传教士的事情:

【当时在南京的美国人,特别是传教士,基本上都是新教各教派,以及圣公教(在英国的话也叫英国国教)。魏特琳也好,其他的国际安全区委员会成员也好,都是如此。
  这点是被基督教的历史,美国的殖民/移民历史,以及罗马天主教会的结构决定的。也是稍微认真一点,查看一下当时为国际安全区奔走的外国人资料就可以看出来的。
  同样,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义和结构,决定了不可能由一个外来的混混,接替成为神父,哪怕是在混乱的战时临时接替一下。
  之所以弄成天主教堂,俺估摸着,不过是因为严歌苓、张艺谋以及要帮俺普及所谓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很多位,对宗教的知识混乱潦草。】

学者指出十三钗硬伤:
【《城沦之花》的一大败笔,是让女学生们爬上教堂钟楼要自杀,从而引出商女替死之慷慨。问题是天主教徒能自杀吗?自杀相当于叛变上帝啊。至少也要让书娟她们争论争论吧?如果讨论后决定自杀,自杀前也该请求上帝宽恕:Lord, forgive me for being too weak to stand up to this evil。】

三份资料一对比:

大家就清楚十三钗里面虚构的天主教的神父学生都不合历史常识和宗教常识,南京当时不存在这样天主教教堂,十三钗叙事的主干就完全不可信了
把肖鹰教授的信件给楼主看看,参考一下,什么叫从艺术的角度看十三钗:

爱国不等于爱张艺谋电影
――关于《 金陵十三钗》评价与学生通信

肖 鹰

某某同学:
读了你的关于《金陵十三钗》的长信,在赞赏你的认真之余,我对你的观点和说法感到意外和遗憾。你在北大本科学习电影艺术,在清华硕士学习美学,现在欧洲学习哲学,我不理解在对这部电影评论现象的关注中,你为何会纯粹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用“阴谋论”的眼光看问题。
关于《金》片,你没有看,但趋向认同你北大电影编导专业师友的“评价很高”的看法,认为“张艺谋此片之善,足以抵过去所有烂片和未来拍烂片之过”。出于对张艺谋10年来电影之路的个人判断,我开始公开撰文表示拒绝看这部电影,但是后来出于一个美学学者和批评家的责任,我还是专门去电影院观看了《金》。我对《金》的观感,这是一部无聊、平庸、以低级噱头煽情的劣作。如果把《金》与《三枪拍案惊奇》比较,《三枪》是一部彻底娱乐的游戏烂片,而《金》是一部试图以滥情树碑的劣作。但《三枪》可恕,《金》不可恕,因为《三枪》只是烂于艺术,而《金》是对人类(不止于中国)历史悲剧的亵渎。坦率说,如果真如你信所言,你北大电影专业的师友对此片“评价很高”,我很遗憾地要疑心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已经过度“张艺谋化”。
你认为美国批评家对《金》的严重否定和批评,不是纯粹出于“艺术的原因”,而根本原因是:其一,因为好莱坞担心中国电影崛起而威胁其霸主地位,其一,出于美国人对日本的特殊感情偏向――承认纳粹屠杀犹太人,不承认日本侵略军屠杀中国人。你的理由你在欧洲的见闻感受到西方(包括美国)对中国的防备和甚至敌意。然而,这个理由是不充分的。我读了美国主流批评家评论《金》的近20篇大小文章,大概基本包括了美国对《金》的评论。我要指出的是,与你的“判断”相反,几乎所有美国批评家都批评(甚至谴责)张艺谋在《金》片中,弱化和模糊了南京大屠杀的野蛮和残酷,他们否定《金》的核心就是张艺谋在电影中把一个空前的人性灾难转化为一部借灾难背景贩卖情色和炫耀电影画面的大杂烩肥皂剧。在这个前提下,美国批评家非常专业地揭露了张艺谋在这部电影中暴露出的严重的电影艺术缺陷:没有戏剧真实感、叙述逻辑混乱、细节穿帮、人物虚假。与美国批评家在评论中的专业表现相比,国内批评家对《金》的“高度评价”(准确讲是无极追捧)就显得令人痛心的空洞、浮华和无聊。我建议你通读一下美国电影批评网Metacritic.com和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的专家评论文章,读完之后,你审视一下你以“阴谋论”立论的判断是否站得住脚。
你的信反映了一种国内情绪,即张艺谋是“替中国受过”。但是,你既然学电影编导出身,就应当知道,张艺谋是彻头彻尾被西方(尤其是美国)捧成了“中国电影英雄”的。从1987年《红高粱》以张艺谋首部执导电影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开始,他的电影收揽了欧洲三大电影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在美国则五度提名金球奖、三度提名奥斯卡奖,并且以北京电影学院学士被授予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两校荣誉博士称号,好莱坞先进个人称号;数度担任欧美国际电影大奖评委。在中国,张艺谋是一个“洋封中受”的“中国电影英雄”。你研究张艺谋电影生涯会发现,在西方,张艺谋电影直至《十面埋伏》,都普遍被看好的,因此频频获奖项和荣誉。但以《十面埋伏》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落败开始,2005年以来的张艺谋电影日渐被西方冷落。为什么?这难道不是因为《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直至今天的《金》严重表现了张艺谋电影的艺术僵化和理念低落吗?
美国著名电影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manuel Levy在《电影》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批评《金》片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灵感,而是张艺谋制造的一个大杂混乱、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a hodgepodge of a movie),是张艺谋发迹以来最糟糕的一部电影。Levy说:“它(《金》)终归是一个电影杂碎(a mishmash of a movie),一部拘泥于成规、老套过时、造作感伤的作品。它出人意外地将1937年日本进攻的南京悲剧琐碎化,将其压扁为一个迎合感伤音乐剧的传说,囊括其中的尽是类型化或单面性的角色。”我认为Levy的评价,不仅针对《金》,而且针对自《英雄》开始的张艺谋电影的整体走向都是切中要害的。
我这次关注和参与《金》的评论,坦率讲,主旨不在于对张艺谋及《金》的优劣评判,而在于当下中国电影究竟应当走什么的道路问题。张艺谋被Levy认为是非西方国家想通过种种“全球化”手法跻身国际电影市场的导演之一。张艺谋的问题就是只知全心全意模仿好莱坞、揣摸美国批评家的趣味,学虎不成反成犬,这次《金》“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不仅专为一位美国影星修改剧情、而且40%对话用英语,本以为可以奥梦成功,结果却是大失败。《金》的失败,不仅有张艺谋电影动机错误的根源,也有张艺谋根本艺术局限的症结。从动机讲,《金》是一部彻底讨好美国电影界的影片,为了讨好,甚至不惜滥用民族历史灾难;从艺术讲,张艺谋追仿好莱坞大片10多年,只知仿袭画面制作,不知从电影精神的深层借鉴和提升。我认为,在《英雄》中,张艺谋还是一个初试大片的探索者,尽管幼稚,还有自信;但在《金》中,张艺谋老茧自缚,而且信心全无,只剩下一个似是而非的“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金》的后半部,尤其是结尾,显然是力不从心之作。十二个妓女忽然良知发现,代替十二女生去“服务”日本侵略军,已经很突兀的“剧变“了,片终却毫无交待地改让这十二妓女怀揣玻璃刀去日军宴会上做“烈女刺客”了。这种漏洞天大的低级肥皂剧情节难道应当获得“高度评价”?
我赞赏你和你的师友在《金》评论中表现出的高度爱国觉悟。但是,想必理性上你懂得,爱国不等于爱张艺谋电影。我认为,对张艺谋电影错误动机和艺术缺陷做严正批评,积极接受和介绍包括美国批评家在内的他国学者对张艺谋电影的公正、严肃的批评,是我们真正关心和期望中国电影发展的同胞应当倡导的爱国行为。相反,用视脓疮为桃花的态度为张艺谋电影护短、吹嘘,不问是非地视国外批评为“冷战阴谋”,实际是对中国电影的伤害,这不是爱国,而是误国。
就写到这里。希望我所谈,对你有借鉴意义。
祝好!
肖 鹰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55
资料互相参照一看就清楚了:

南京专家说南京话的新闻里面:


你还是让搞文艺片的去拍出纪录片的严谨?

斯比尔伯格都没这闲心翻资料核对剧本,一个班穿越敌人封锁线只去救一个人根本不肯能,可这不妨碍《瑞恩》成为战争片中的经典。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55
资料互相参照一看就清楚了:

南京专家说南京话的新闻里面:


你还是让搞文艺片的去拍出纪录片的严谨?

斯比尔伯格都没这闲心翻资料核对剧本,一个班穿越敌人封锁线只去救一个人根本不肯能,可这不妨碍《瑞恩》成为战争片中的经典。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7:55
资料互相参照一看就清楚了:

南京专家说南京话的新闻里面:
另外,你则么看出这教堂“富丽堂皇”了?我看的和西方恐怖电影里一样的破败。
呀咩嗲·哦吔 发表于 2012-1-22 07:46
中国的观众,需要在乎洋人的杂志怎么对电影放屁么?

这是奴才思想。
呵呵,看新闻报道吧:

张伟平: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及一个“奥斯卡”
http://ent.163.com/11/1227/02/7M8DB2NR00032DGD.html

有人纳闷,张伟平的底气源自何处?他提高嗓门答道:“这就是《十三钗》真实实力的体现。首先它是国际化的制作,不光有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加盟,这部电影还融合了26个国家顶尖艺术家的创作;其次是题材,这是个现代的故事,救赎的主题让西方观众更容易接受;再加上好莱坞的包装,像我们的北美预告片请来美国的公司剪辑,还有北美版海报也请到《阿凡达》海报的制作公司负责制作 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

这次,张伟平还把影片的北美推广都交给好莱坞的一个公关团队。“这个团队大概有20多人,大部分都是犹太人,我喜欢和他们打交道。团队里包括了律师、公关和营销等专业人士,他们非常熟悉好莱坞。有人问我这部片子6亿元投资花在什么地方,请这个团队就花费了不少!”

谈起自己的野心,张伟平并不避讳:“在意奥斯卡是很正常的事,它是真正代表全世界最主流电影的奖项。你把欧洲三大电影节加起来的影响力,也不及一个奥斯卡。有些在戛纳电影节拿奖的电影,放到市场上,你可能连投资都收不回来,因为那有可能不是主流观众的选择,他们代表的是另一种声音。”

请您自己看看谁在乎洋人评论呢?
highwayup 发表于 2012-1-22 07:50
不是不用分清,而是老南京话就是电影中的那样。电影中的老南京话是请白局的老人教的。有些人不必理会
南京白局为何无缘“十三钗”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12/17/11382161_0.shtml

当时徐春华也曾向张艺谋推荐过南京白局,但最终张艺谋经过考证发现,白局在清亡后迅速衰落,南京在上世纪30年代并没有标志性的音乐文化,妓女间并不盛行白局,而评弹则是通行的表演赚钱的谋生方式,所以【最终放弃了白局】,而选择苏州方言来演绎片中音乐。“太遗憾了,不能在电影里听到白局,美中不足。”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8:01
把肖鹰教授的信件给楼主看看,参考一下,什么叫从艺术的角度看十三钗:

爱国不等于爱张艺谋电影
肖鹰居然大量引用洋人的看法,来粉饰自己的“爱国主义”,如此在乎外国人的“权威批评”,何等奴才?

何等虚伪。
呀咩嗲·哦吔 发表于 2012-1-22 08:08
肖鹰居然大量引用洋人的看法,来粉饰自己的“爱国主义”,如此在乎外国人的“权威批评”,何等奴才?

...
张伟平: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及一个“奥斯卡”

谈起自己的野心,张伟平并不避讳:“在意奥斯卡是很正常的事,它是真正代表全世界最主流电影的奖项。你把欧洲三大电影节加起来的影响力,也不及一个奥斯卡。有些在戛纳电影节拿奖的电影,放到市场上,你可能连投资都收不回来,因为那有可能不是主流观众的选择,他们代表的是另一种声音。”

他称:“近年一些粗制滥造的武侠片毁了中国电影在外面的名声。从《英雄》到《金陵十三钗》,我等了十年,终于等到一个能让全球观众看明白的题材。”

张伟平忍不住向记者自夸:“剪得不错吧!那是我们找好莱坞公司剪辑的,花了不少钱。既然电影要在北美上映,那么我们出手一定是国际水准的!”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8:08
南京白局为何无缘“十三钗”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12/17/11382161_0.shtml
什么?张艺谋居然考证出南京白局并不存在与30年代?一部半虚构的文艺片还如此用心,我对他的崇拜更深一层,虽然不需要这么纠结鸡毛蒜皮。
TKY999 发表于 2012-1-22 08:11
张伟平: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及一个“奥斯卡”

谈起自己的野心,张伟平并不避讳:“在意奥斯卡是很正常的 ...

肖鹰在乎洋人怎么骂中国电影,二张在乎咋么用电影在市场上击败洋人,这就是奴才和英雄的差别。
老吴揭秘《金陵十三钗》南京话为何听起来不地道

南报网讯(记者 邢虹)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里,大量使用了南京话对白,不少南京观众看完电影后产生疑惑:“电影里说的南京话,听起来怎么不太像南京话呢?”昨天,南京话方言节目《老吴韶韶》的主持人老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京话随着时代演变,该片中人物说的不是现在的南京话,而且演员们学的是南京白局,表演成分较大,不够生活化。

“南京话一直在演变,演员学的白局也不够生活化”

《金陵十三钗》中大量台词都是南京话,剧组还邀请了南京白局艺术家徐春华进行语言指导,但为什么南京市民反而觉得听起来不像南京话呢?比如把姐姐叫成“贼贼”等,腔调听起来有点怪。在老吴看来,“他们说的不是现在的南京话。”

据《老吴韶韶》节目组的考证,最纯正的南京话应该在高淳、溧水一带,因为在抗战时期很多老南京人逃到那儿,之后一段时间那一带相对比较封闭,保持了南京话的原汁原味。老吴告诉记者,南京话有几个特点,一是“an”、“ang”不分,“l”、“n”不分,其次是弱声字特别多、儿化音重。

“南京话一直随着时代在演变,现在大多数人说的都是‘南普’,比如‘你去不去’的‘去’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说成‘ki’(四声)了。”老吴说,《金陵十三钗》里面的南京话就是几十年前的感觉,现在年轻人听起来觉得怪也很正常,而且,南京话的个别词语发音,城南、城北不一样,门东、门西也不一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徐春华是唱南京白局的】,“【白局本身就有很大的表演成分】,【并不是生活化的语言】。就好像你用话剧腔在现实生活中说话,谁都会听不习惯的。”

此外,演员们虽然进行了南京方言培训,但短时间内还是很难学到精髓。“南京话不仅仅是发音咬字对了就行,而是要有整体氛围、情境。一个不小心,就会变成‘江北驴子学狗叫’。”老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