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人家外国人对金陵十三钗的评价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9:12:55
《十三钗》为何落败?美国媒体和影评人的评价多少能说明些问题。

《纽约时报》评论认为:张艺谋最大的败笔在于对整个南京大屠杀采取了一种疏远的、甚至是轻描淡写的手法。全部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欧式教堂里,且在屠城的大背景下却处处充满了性的暗示(虽然床戏很短,但整个剧情的核心就是日本兵对于13个女学生的觊觎)。

《好莱坞报导者》批评称,在好莱坞,只有最愚钝的制片人才会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灾难中注入性的成份,但这却成了《十三钗》的核心元素。

美国著名电影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manuel Levy在《电影》杂志发表文章,批评《十三钗》“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灵感,而是张艺谋制造的一个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是张艺谋发迹以来最糟糕的一部电影。”《纽约邮报》干脆以“枯萎的战利品”来讽刺这部影片,将这部影片称作是一部“极端荒唐的肥皂剧”。

据悉,《十三钗》将于2012年3月在北美正式公映。不过,美国媒体推测,该片票房将遭遇严峻考验
《十三钗》为何落败?美国媒体和影评人的评价多少能说明些问题。

《纽约时报》评论认为:张艺谋最大的败笔在于对整个南京大屠杀采取了一种疏远的、甚至是轻描淡写的手法。全部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欧式教堂里,且在屠城的大背景下却处处充满了性的暗示(虽然床戏很短,但整个剧情的核心就是日本兵对于13个女学生的觊觎)。

《好莱坞报导者》批评称,在好莱坞,只有最愚钝的制片人才会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灾难中注入性的成份,但这却成了《十三钗》的核心元素。

美国著名电影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manuel Levy在《电影》杂志发表文章,批评《十三钗》“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灵感,而是张艺谋制造的一个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是张艺谋发迹以来最糟糕的一部电影。”《纽约邮报》干脆以“枯萎的战利品”来讽刺这部影片,将这部影片称作是一部“极端荒唐的肥皂剧”。

据悉,《十三钗》将于2012年3月在北美正式公映。不过,美国媒体推测,该片票房将遭遇严峻考验
在好莱坞,只有最愚钝的制片人才会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灾难中注入性的成份,但这却成了《十三钗》的核心元素。
——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好莱坞报导者》的那个影评家是个亲日分子,疯狂否定南京大屠杀
从英雄以后就没看过此人的电影, 个人认为他就类似于一个跳艳舞的娘们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我的印象是,白兔在国外获奖的,基本都有性元素...
清华肖鹰教授文章两个关键段落给大家参考:

爱国不等于爱张艺谋电影

――关于《 金陵十三钗》评价与学生通信



肖 鹰

第一段:


你认为美国批评家对《金》的严重否定和批评,不是纯粹出于“艺术的原因”,而根本原因是:其一,因为好莱坞担心中国电影崛起而威胁其霸主地位,其一,出于美国人对日本的特殊感情偏向――承认纳粹屠杀犹太人,不承认日本侵略军屠杀中国人。你的理由你在欧洲的见闻感受到西方(包括美国)对中国的防备和甚至敌意。然而,这个理由是不充分的。我读了美国主流批评家评论《金》的近20篇大小文章,大概基本包括了美国对《金》的评论。我要指出的是,与你的“判断”相反,几乎所有美国批评家都批评(甚至谴责)张艺谋在《金》片中,弱化和模糊了南京大屠杀的野蛮和残酷,他们否定《金》的核心就是张艺谋在电影中把一个空前的人性灾难转化为一部借灾难背景贩卖情色和炫耀电影画面的大杂烩肥皂剧。在这个前提下,美国批评家非常专业地揭露了张艺谋在这部电影中暴露出的严重的电影艺术缺陷:没有戏剧真实感、叙述逻辑混乱、细节穿帮、人物虚假。与美国批评家在评论中的专业表现相比,国内批评家对《金》的“高度评价”(准确讲是无极追捧)就显得令人痛心的空洞、浮华和无聊。我建议你通读一下美国电影批评网Metacritic.com和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的专家评论文章,读完之后,你审视一下你以“阴谋论”立论的判断是否站得住脚。



第二段:

你的信反映了一种国内情绪,即张艺谋是“替中国受过”。但是,你既然学电影编导出身,就应当知道,张艺谋是彻头彻尾被西方(尤其是美国)捧成了“中国电影英雄”的。从1987年《红高粱》以张艺谋首部执导电影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开始,他的电影收揽了欧洲三大电影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在美国则五度提名金球奖、三度提名奥斯卡奖,并且以北京电影学院学士被授予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两校荣誉博士称号,好莱坞先进个人称号;数度担任欧美国际电影大奖评委。在中国,张艺谋是一个“洋封中受”的“中国电影英雄”。你研究张艺谋电影生涯会发现,在西方,张艺谋电影直至《十面埋伏》,都普遍被看好的,因此频频获奖项和荣誉。但以《十面埋伏》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落败开始,2005年以来的张艺谋电影日渐被西方冷落。为什么?这难道不是因为《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直至今天的《金》严重表现了张艺谋电影的艺术僵化和理念低落吗?

美国著名电影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manuel Levy在《电影》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批评《金》片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灵感,而是张艺谋制造的一个大杂混乱、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a hodgepodge of a movie),是张艺谋发迹以来最糟糕的一部电影。Levy说:“它(《金》)终归是一个电影杂碎(a mishmash of a movie),一部拘泥于成规、老套过时、造作感伤的作品。它出人意外地将1937年日本进攻的南京悲剧琐碎化,将其压扁为一个迎合感伤音乐剧的传说,囊括其中的尽是类型化或单面性的角色。”我认为Levy的评价,不仅针对《金》,而且针对自《英雄》开始的张艺谋电影的整体走向都是切中要害的。

我这次关注和参与《金》的评论,坦率讲,主旨不在于对张艺谋及《金》的优劣评判,而在于当下中国电影究竟应当走什么的道路问题。张艺谋被Levy认为是非西方国家想通过种种“全球化”手法跻身国际电影市场的导演之一。张艺谋的问题就是只知全心全意模仿好莱坞、揣摸美国批评家的趣味,学虎不成反成犬,这次《金》“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不仅专为一位美国影星修改剧情、而且40%对话用英语,本以为可以奥梦成功,结果却是大失败。《金》的失败,不仅有张艺谋电影动机错误的根源,也有张艺谋根本艺术局限的症结。从动机讲,《金》是一部彻底讨好美国电影界的影片,为了讨好,甚至不惜滥用民族历史灾难;从艺术讲,张艺谋追仿好莱坞大片10多年,只知仿袭画面制作,不知从电影精神的深层借鉴和提升。我认为,在《英雄》中,张艺谋还是一个初试大片的探索者,尽管幼稚,还有自信;但在《金》中,张艺谋老茧自缚,而且信心全无,只剩下一个似是而非的“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金》的后半部,尤其是结尾,显然是力不从心之作。十二个妓女忽然良知发现,代替十二女生去“服务”日本侵略军,已经很突兀的“剧变“了,片终却毫无交待地改让这十二妓女怀揣玻璃刀去日军宴会上做“烈女刺客”了。这种漏洞天大的低级肥皂剧情节难道应当获得“高度评价”?

我赞赏你和你的师友在《金》评论中表现出的高度爱国觉悟。但是,想必理性上你懂得,爱国不等于爱张艺谋电影。我认为,对张艺谋电影错误动机和艺术缺陷做严正批评,积极接受和介绍包括美国批评家在内的他国学者对张艺谋电影的公正、严肃的批评,是我们真正关心和期望中国电影发展的同胞应当倡导的爱国行为。相反,用视脓疮为桃花的态度为张艺谋电影护短、吹嘘,不问是非地视国外批评为“冷战阴谋”,实际是对中国电影的伤害,这不是爱国,而是误国。


肖鹰教授博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5bc470102du3f.html

肖鹰教授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86978631_0_1.html
关键段落摘录:


最高评分40分,不是恶评?

――美国三大电影网站恶评《金陵十三钗》实述

肖鹰



在Metacritic.com同时公布的90部新上映影片的评分排名中,《金陵十三钗》排名80。

在“《十三钗》北美点映票房佳主流媒体有弹有赞”的报道中,称Metacritic.com网站收集的10篇评论中,“《金陵十三钗》的评价中,《票房志》与《综艺》给出好评,《纽约邮报》一家给恶评,其余7家权威媒体(《纽约每日新闻》等)则有弹有赞,给出中评。”很遗憾,这个中国记者在写这个“有弹有赞”的报道时忘记了,如果真如其所称,10家中有“7家权威媒体(《纽约每日新闻》等)则有弹有赞,给出中评”,为什么《金陵十三钗》只得了40分,而且在90部电影中排名80――如果报道是真实的,以专业评论为评分依据的Metacritic.com应当给出《金陵十三钗》至少60分才对呀!难道,张艺谋的电影又被这个美国主流电影网站给“墨”了?

讲了多了无益,笔者在这里只介绍一下《纽约每日新闻》的评论文章的主要观点。该报专栏作家Elizabeth Weitzman评论《金陵十三钗》说:



Can the ugliest events inspire ravishing beauty? They certainly have for Chinese director Zhang Yimou, who turns the Rape of Nanking into a visually stunning melodrama. But the effect of such extreme contrast is unsettling to say the least.

最丑恶的东西能够化合成令人销魂的美事吗?这对于中国导演张艺谋来说是完全可能的――他把南京大屠杀转化为一出视觉盛宴的肥皂剧。但是,他对这种悲剧与艳美的极端冲突却毫无顾及。



The biggest problem, however, is the way Zhang romanticizes the unimaginably awful, turning gold-hearted prostitutes and virginal orphans into cinematic martyrs. Though his talents are vast, there may be too much truth in this particular story to suit his extravagant tastes.

总之,最大的问题是,张艺谋通过把有着金子心肠的妓女和纯洁的女生塑造成电影尤物的办法,将这场难以想象的恐怖(南京大屠杀)演化为浪漫传奇。尽管他不乏才能,但是这个特殊事件所包含的真实,是他怪异的品味所根本不能容纳的。



上述两则话,是《纽约每日新闻》的评论文章的核心论点。从中,中国记者怎么就读出“有弹有赞”的“中评”的呢?这篇文章在Metacritic.com、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 和Rottentomatoes.com三个网站都挂有。如果这位中国记者更用功点,就会看到,Elizabeth Weitzman在Rottentomatoes.com给《金》评的是不入流电影的等级“莱叶子”(好电影是“西红柿”),而在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她给予《金》的评分是7级中的倒数第2级很差(Weak)。如果Ms.Weitzman读到中国记者称她对《金》给予的是“有弹有赞”的“中评”,她难道不会说这样的报道也是“莱叶子”?


本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5bc470102du1a.html
关键段落摘录:

肖鹰:金球奖救赎不了的《金陵十三钗》

张艺谋转不过妓女这个弯



肖 鹰



  题记:从《金陵十三钗》的实际成效看,我们可以直白地讲,——以其才、其识和其志,张艺谋转不过妓女这个弯。



  当地时间1月15日晚,美国第69届金球奖在洛杉矶揭晓。在最佳外语片奖角逐中,《金陵十三钗》落败,伊朗电影《别离》(又译《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摘冠。

  这次金球奖5部电影被提名角逐最佳外语片奖,《金陵十三钗》以迄今最昂贵中国电影(号称投资6亿元人民币)、一个囊括了包括“一线好莱坞明星”的26个国家创作人员的“全球化团队”、“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制片人张伟平语)的巨大阵势入围,而《别离》是一部仅投资50万美元(据悉后期曾因资金困难不得不更改拍摄计划)、演员不过10人(纯伊朗本土演员)的“家庭电影”。

  《金陵十三钗》以资金之强、阵容之大、技术之优,而且以“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的“全球化”追求,何以败给《别离》这样一部以本土特色为基调的小制作电影呢?

  《别离》讲述的是一个在当代伊朗社会背景下的两个家庭纠纷的故事。剧情的主线讲述一对中产阶级夫妻纳德(Nader)和西敏(Simin)之间因为是否移民海外而发生的离婚纠纷;剧情的副线讲述,纳德雇佣了一位代替离家的妻子的女佣拉滋(Razieh)照顾他病瘫的父亲,因为发生解雇纠纷而将女佣推出门而致使她摔倒流产——拉滋的丈夫胡加(Hojjat)是一个失业并因欠债不还而被监禁的木匠,他向法庭控告纳德有意将拉滋推下台阶,是故意谋杀她腹中的胎儿。

  美国批评家给予这部电影空前一致的最高赞赏,认为它是一部非凡的电影,因为导演法哈迪(Asghar Farhadi),以深贽的诚意和精湛的电影艺术,不仅将现代伊朗社会中的人生做了以小见大的展示,而且他对现实人生的追问远远超越了伊朗本土而具有当代世界的普遍意义——他在对伊朗两个家庭的现实生活问题的细致揭示中,同时将当代世界生活中的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贫穷与富裕等多重矛盾做了深刻的、富有启发性的展示。美国批评家认为,这个电影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出了出人意料的人物性格的深度真实——它的每一个镜头都在真实地引入人生的情感和真实层面,是一部观看后就不可能从心灵中消除的电影。

  而《金陵十三钗》这部号称表现“救赎”精神的“大片”中,不仅“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实被严重虚化和弱化,电影中的数十个男女角色都只是作为一部蓄意渲染和炫耀超历史的“秦淮歌女风情”的“史诗大片”的电影道具。在电影中,由美国影星贝尔扮演的“拯救者米勒”,是一个在美国西部片中的“混混英雄”的类型角色拷贝,他从一个贪财的混混“转变”为一个中国难民的拯救者,如耶稣显圣一样,毫无逻辑;而13位秦淮女妓在“南京大屠杀”后的十二月寒冬的教堂中,如在今天的T型台上做超时空的时装秀,不仅风情万种,而且衣艳肤鲜,如花瓶中不败的塑料插花——然而,就是这群被标记为“秦淮商女”的电影尤物,在完成了一场炫人眼目的电影美色秀之后,又忽然集体一致地怀揣玻璃刀代替十三位女生去迎接日本侵略军的残暴了——导演说这部电影表现的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灾难中,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人性”。然而,这部电影让观众看到的,却几乎是恶作剧式的逻辑在串连着一幕幕极具煽情力的镜头。

  在陈述《金陵十三钗》的拍摄动机时,张艺谋说:“严歌苓的这个小说在这种空间很小的地方,有了新的突破。以小女孩孟书娟的视点展开叙述,就是一个突破点,它非常值钱。小说让我想到一个定格的画面:通过彩色玻璃,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走进教堂。我为这个独特镜头而激动。”(201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

  无论张艺谋在《金陵十三钗》中注入了多少“爱国”、“全球”和“人性”的色素,《金陵十三钗》给予全球观众的,就是这个“通过彩色玻璃,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走进教堂”的在历史非常灾难中的“粉色镜头”。在30万中国人被日军屠杀、一片瓦砾的寒冬十二月的南京城,还有一座天堂式的教堂在彩色玻璃背后展演着会说英语的中国女妓衫薄裙轻、酥胸半裸的“秦淮景”——这就是张艺谋为之激动的南京大屠杀的“独特镜头”。

  从张艺谋的创作谈和电影的画面效果来看,他不是没有下足工夫,但是工夫都下在这个“秦淮景”的粉色中了。张艺谋想独创一个“妓女救国”的“新画面”,但是这个画面上只有“妓女”的出位,没有“救国”的诚意。美国有电影批评家认为,《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华而不实、缺少艺术诚意、充斥低级噱头的大杂烩式的肥皂剧,确非诬言。从《金陵十三钗》的实际成效看,我们可以直白地讲,——以其才、其识和其志,张艺谋转不过妓女这个弯。


本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5bc470102du2m.html

肖鹰教授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86978631_0_1.html
关键段落摘录:

肖鹰:美国批评家批评《金陵十三钗》实述

我大概是在国内媒体上较早用“《好莱坞报道者》的文章作为论据”,证明《金十三钗》在北美遭受电影批评家“一致恶评”,而非如“出口转内销”的国内媒体所称受到“美国热捧”。因此,我有责任就这个报道的说法给予回应。

《好莱坞报道者》发表的《金》评论文章(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review/flowers-of-war-film-review-christian-bale-272125)的作者是Todd McCarthy。他对《金》的评论的主题,可以用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来表明:






It's something you'd think only the crassest of Hollywood producers would come up with — injecting sex appeal into an event as ghastly at the Nanjing massacre — but it's an element central to The Flowers of War, a contrived and unpersuasive look at an oft-dramatized historical moment.

你大概会认为,这是只有最愚蠢的好莱坞制片人才会做的事――将色情噱头注入如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大惨剧中――然而,这是《金陵十三钗》的核心元素。《金陵十三钗》是对一个过度戏剧化的历史事件的别出心裁而又没有说法力的演绎。






在这个主题下,Todd McCarthy着重说明的是《金》导演张艺谋严重忽视了对“大屠杀“本身的历史真实的揭示,将镜头局限在浩劫之后的瓦砾堆上的一群女生的安危。Todd McCarthy说:






Offering littl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ther than to state that more than 200,000 people were slaughtered during and after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China's then-capital (City put the figure at over 300,000, reflecting ongoing controversy over the extent of the casualties), the action begins in the city's rubble after its fall on Dec. 13, 1937.In a position of tenuous safety are the female students at Winchester Cathedral, which sits behind walls and offers places to hide from the victorious Japanese soldiers who are rampaging without restraint.

只提供了极少的历史背景,而不是正面叙述日本侵占中国首都南京屠杀二十多万人的历史(这个城市当是只有30万人口,关于究竟有多少受害人的争论不休)。一群女学生躲在文切斯特教堂中,教堂的厚墙似乎将她们与滥施奸淫的战胜者日本军隔离开了。






《金》的问题,不仅是正确的历史视角的偏离,而且在电影叙事技术层面包含了太多似是而非的“胡说”(gears),它们的展示严重伤害了该片的逻辑和效果。Todd McCarthy说:






Once the gears are set in motion for the big finale, there's too much dawdling over the details, which has the double negative effect of slowing dramatic momentum and accentuating the far-fetched nature of the plot. When Miller, who has unaccounted-for skills as a hairdresser and makeup artist, finishes work on Mo, he's told, in the film's most unfortunate lapse into modern parlance, that the rest of the girls “all want you to give them a makeover!”

一旦这些“胡说”被植入剧情中,最终结果就是对细节的过度浪费,它不仅降低了戏剧真实性,而且分离了剧情的穿透力。当米勒表演出不可置信的理发师技巧和化装师天才的时候,这个电影最令人伤不起的穿帮情节出现了:玉墨用今天的英语对他说:其他女孩“都想让你给她们做造型(makeover)”






 在《好莱坞报道者》的这篇评论文章中,Todd McCarthy对《金》的结论性评价是:






If Warner Bros. had made a film with this plot back in 1942, it would have made effective anti-Japanese propaganda and probably absorbing drama in the bargain. Today it just plays like hokum.

如果华纳兄弟(Warner Bros.)在1942年摄制《金》片这样一部电影,也许可以成为一部有效的反日宣传片,而且会博得好效益。但是今天,它(《金》)扮演的不过是低级噱头(hokum)。






这个“有意思的报道”明确宣称,发表此说法的人士是“《金陵十三钗》宣传方负责人”。 我想请教这位“《金陵十三钗》宣传方负责人”的是,如何在《好莱坞报道者》的这篇评论文章中解读出“这位作者(Todd McCarthy)本身就是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做这样的“解读”是否与《金陵十三钗》不仅在北美遭遇批评家一致抨击、在国内票房失利的“行情”有关呢?

然而,我们要提醒这位“《金陵十三钗》宣传方负责人”的是:这位Todd McCarthy对《金》的严重否定评价,并非独发奇想,而是代表了包括《纽约时报》、《纽约邮报》、《纽约每日新闻》、《洛彬机时报》、《滚石》等十数家美国重要报刊的专栏作家的一致看法。在著名的美国电影专题网站“Rottentomatoes ”(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the_flowers_of_war/)和“Moviereviewintelligence”(http://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movie-reviews/the_flowers_of_war/)汇总的美国主流报刊中,《金》得到的专业评论均是否定的,平分得分是33% / 32%,至今未见有重要电影评论家发表对《金》最低限度的“肯定评价”(如以评分论,则“及格分数”)。当然,作为中国人,我很希望“《金陵十三钗》宣传方负责人”能够向中国读者提供美国电影评论家肯定《金》的评论文章。

我阅读十数篇文章所见,美国评论家批《金》,均是立足于电影艺术和美学的。就此,我们想给“《金陵十三钗》宣传方负责人”谏一言的是:无论是为了票房,还是口碑,宣传(或捍卫)《金陵十三钗》,不要乱扯政治。

本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5bc470102dtzt.html

肖鹰教授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86978631_0_1.html


必须说,好莱坞的评价太对了,讨好西方不成反遭耳光
这是一部肤浅得无以复加的电影,不,不是肤浅,而是无耻


必须说,好莱坞的评价太对了,讨好西方不成反遭耳光
这是一部肤浅得无以复加的电影,不,不是肤浅,而是无耻
有才无德,只希望以低级趣味吸引观众
管他们怎么评价,妓女场面为的要的是吸引更多外国人去看,只要这电影能让他们对日本清华罪行有个简单粗略印象就算达到宣传目的了。很多东西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不可急功近利。现在叫他们去看那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英雄儿女是不可能的。
这部片子相当的不协调
说这个片子不好的人,到底有多少真正去看过。
我看的那场,很多看哭了,很多说搞死小日本。
至于其他,要去在意那些干嘛。
老谋子就是一心想拍合外国人胃口的片子,他根本就不是派给中国人看的,但问题是他的片子连外国人都觉得不能理解了
很 久都不看他的电影了,没啥东西,
hunk0506 发表于 2012-1-18 12:45
说这个片子不好的人,到底有多少真正去看过。
我看的那场,很多看哭了,很多说搞死小日本。
至于其他,要 ...
那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很容易被触动,所有抗日题材都适用的
看到张,自动屏蔽
老谋子啊 老谋子
bluefox720 发表于 2012-1-18 12:47
那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很容易被触动,所有抗日题材都适用的
那我们硬要在意洋大人的看法干嘛。
至少看过这个的中国人,会增加对日本的仇恨。
中国人看着好就行了,又不是拍给老外看的
再说了,美国电影圈,日本资本渗透的程度大家都清楚,能给好评才奇怪了
可笑的是某些国人,追着嗅外国人的臭屁还大叫好香
很久不看他的片子了,张得片子都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的,不过越来越江郎才尽了
hunk0506 发表于 2012-1-18 12:50
那我们硬要在意洋大人的看法干嘛。
至少看过这个的中国人,会增加对日本的仇恨。
不是在意,而是他送去评奖的本意确实是以这种想象出来的低俗噱头吸引人
说这个片子不好的人,到底有多少真正去看过。 我看的那场,很多看哭了,很多说搞死小日本。 至于其他,要 ...
让中国人动容的不是这部电影,而是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惨案,所以才会说这电影不过是利用南京这个背景讲述了莫名其妙的故事,张导演想讨好国外观众,可惜外国人不会因为南京的惨剧产生中国人一样的特殊感情,于是只分析电影水平,把张导拍得满头包。
hunk0506 发表于 2012-1-18 12:50
那我们硬要在意洋大人的看法干嘛。
至少看过这个的中国人,会增加对日本的仇恨。
张艺谋:“无意制作煽动反日或仇恨的电影”
  新华网转述路透社报道: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取材于1937年南京大屠杀事件。在中国,孩子们小时候就会学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故事,它也无数次出现于电视剧、纪录片和书籍当中——反正这个话题不会淡出公众视野太长时间。
  
  导演张艺谋以前曾创作挑战常规的新锐电影,但此后就走上了主流。他策划了炫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如今被当作了国家英雄。
  
  《金陵十三钗》含有一些血腥的暴力镜头,又有些像是中国政府制作的反日宣传片。影片肯定会对许多中国观众带来冲击。
  
  导演张艺谋和来自好莱坞的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均表示,【他们无意制作】【一部煽动反日情绪或仇恨的电影】。【张艺谋表示】:“【我想,观众不会狭隘到仅仅因为看过某部电影就恨某人的程度】。【现在世界人人都希望和平,想要跟别人和睦相处。艺术归艺术】。”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2-01/05/c_122541713.htm
学虎不成反成犬——虽用词比较刻薄,但总体评价还是合适的。
干嘛要在意白皮猪的看法?!
干嘛要在意白皮猪的看法?!
CD网友们谁会在乎啊,不就是拍这电影的张导最在乎嘛。
blackbox 发表于 2012-1-18 12:55
干嘛要在意白皮猪的看法?!
张伟平: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及一个“奥斯卡”
谈起自己的野心,张伟平并不避讳:“在意奥斯卡是很正常的事,它是真正代表全世界最主流电影的奖项。你把欧洲三大电影节加起来的影响力,也不及一个奥斯卡。有些在戛纳电影节拿奖的电影,放到市场上,你可能连投资都收不回来,因为那有可能不是主流观众的选择,他们代表的是另一种声音。”10年前,张艺谋曾凭借《英雄》(电影版、美剧版)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时过境迁,在张伟平看来,中国武侠片早已不是国外观众的“菜”。他称:“近年一些粗制滥造的武侠片毁了中国电影在外面的名声。从《英雄》到《金陵十三钗》,我等了十年,终于等到一个能让全球观众看明白的题材。”张伟平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中国驻英大使傅颖,她邀请外国朋友到使馆看张艺谋的《活着》。这部影片在国外拿过奖,大家都觉得老外爱看文艺片,但是请来的外国朋友中,有好几个硬是给看睡着了。电影毕竟是视觉元素的表达,要有可观赏的地方,靠台词的电影一定不是主流的选择。”

http://ent.163.com/11/1227/02/7M8DB2NR00032DGD.html


一个老谋子,一个张大胡子,现在都是阻碍中国电影发展的人,他们早该退休了。

一个老谋子,一个张大胡子,现在都是阻碍中国电影发展的人,他们早该退休了。
hunk0506 发表于 2012-1-18 12:45
说这个片子不好的人,到底有多少真正去看过。
我看的那场,很多看哭了,很多说搞死小日本。
至于其他,要 ...
抗日的小说,纪录片,电影多的去了,敢情现在的宅们以前都木看过,一部张的YY片终于敲醒了你们
凤凰竹 发表于 2012-1-18 12:53
中国人看着好就行了,又不是拍给老外看的
再说了,美国电影圈,日本资本渗透的程度大家都清楚,能给好评才 ...
检索一下关于十三钗标题新闻:

奥斯卡很商业 张伟平:为中国电影营销上了课
张伟平:要超《阿凡达》,要冲奥斯卡
张伟平: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及一个“奥斯卡”
张伟平:就该在意奥斯卡 欧洲三大电影节都不及
独家专访张伟平:贝尔奥斯卡拿奖推动《十三钗》走向全球

不知您看着有啥感觉呢?
傻货满天飞 发表于 2012-1-18 12:28
我的印象是,白兔在国外获奖的,基本都有性元素...
单就张艺谋的作品来说:
我的父亲母亲
秋菊打官司
一个都不能少
有性元素?
WillSiegKane 发表于 2012-1-18 12:57
CD网友们谁会在乎啊,不就是拍这电影的张导最在乎嘛。
这个帖子就是在乎白皮猪的看法
优布.特留尼希特 发表于 2012-1-18 13:02
抗日的小说,纪录片,电影多的去了,敢情现在的宅们以前都木看过,一部张的YY片终于敲醒了你们
以前看过 和现在看这个有感动 有因果联系?
难道以前看过了,就麻木了?
你是为愤而愤吧?
这部片子如果认真看,把日本人的丑陋表现得很彻底。


似乎影评人与当地普通观众的反应不太一样?——
http://ent.sina.com.cn/m/c/2012-01-11/12143530886.shtml
http://ent.qq.com/a/20111225/000116.htm
俺并不认为此片无暇可击,但是总体属于张艺谋作品中偏上的。

似乎影评人与当地普通观众的反应不太一样?——
http://ent.sina.com.cn/m/c/2012-01-11/12143530886.shtml
http://ent.qq.com/a/20111225/000116.htm
俺并不认为此片无暇可击,但是总体属于张艺谋作品中偏上的。
海客 发表于 2012-1-18 13:09
似乎影评人与当地普通观众的反应不太一样?——
http://ent.sina.com.cn/m/c/2012-01-11/12143530886.shtm ...
 肖鹰教授说:

在美国评论家的笔下,《金》片不仅没有得到一句好评,而且共同指出了该片的三个严重局限:其一,《金》严重缺失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揭示和反思,不能让观众意识到为什么这是一场血腥丑恶的“灾难”;其二,张艺谋在电影中表现了完全违背历史真实和电影的现实性原则的“电影魔术师”的作风,将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景肆意安置在电影中,像肥皂剧的恶作一样;其三,为了表现全球化,尤其是为了向美国观众和影评人讨好,设置的“美国混混变英雄”的男主角约翰是一个虚假而无生命的角色,奥斯卡明星Christian Bale完全是承担了“一个错误的角色”。专栏作家指出整部电影在情色华丽下面,是缺少价值判断和艺术灵魂的空洞和虚假。无疑,这是一部企图成为“史诗巨片”电影的致命内伤。
  我所阅读的10余篇美国评论家评论《金》片的标题文章,是严肃依据电影作品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评论,表现了令人尊重的专业性。就此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评论家对《金》片的批评,均是在电影艺术的层面上展开的,并没有从意识形态上说话。他们所否定《金》片的,就是该片表现的严重缺陷在于:张艺谋导演迎合和炫耀性地使用商业电影元素的时候,并没有在尊重历史、尊重艺术的前提下进行创作,因而,没有赋予《金》艺术的完整性和意义的生命力。
  对于美国电影评论家几乎一致的批评,张艺谋先生似乎无从闻及,故对于国内的批评,尽管相对于美国批评家来说,零星微弱之至,但他仍然有“大片被砸”的不悦,甚至于铸造出了“批大片即砸大片,砸大片即仇富”的逻辑作回应的大盾。因此,介绍一下“美国富人”的说法,希望有幸能为张艺谋先生明鉴。
老谋子的电影也就他自己自我感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