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鹰:《金陵十三钗》在美最高分40分,不是恶评?(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03:45
最高分40分,不是恶评?
  
  ――美国三大电影网站恶评《金陵十三钗》实述
  
  
  
  肖 鹰
  
  
  
  对国产电影的营销,如果说挟洋人自重是可悲的,那么以歪曲事实、欺骗国内观众的方式“用洋人说话”则是可耻的。“人无信,无以立”,做人如此,炒票房也如此。
  
  今天又读一报道,称“《十三钗》北美点映票房佳主流媒体有弹有赞”(http://ent.huanqiu.com/moive/mainland/2012-01/2352688.html)。这个报道显然有枉顾事实、欺骗国内读者之嫌。事实是,《金陵十三钗》不仅在北美缺少票房吸引力,票房前景惨淡(《好莱坞报道》),而且遭遇了美国主流媒体一致的恶评,是被美国电影批评家公认的张艺谋最糟糕的电影,也是在美国遭遇空前恶评的电影。
  
  在美国,Metacritic.com、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 和Rottentomatoes.com是最具影响力的三大电影评论网站,它们采集美国数十家主流媒体的电影评论信息,并统计出在美上映电影的综合评分。说这三大网站代表了全美观众的评价也许不尽然,但说它们代表了美国影评界的基本评价是确切的。
  
  
  
  ****************************************
  
  
  
  《金陵十三钗》(The Flowers of War)在这三电影网站的综合评分是:
  
  1.Metacritic.com:
  
  《金陵十三钗》得分,40 (伊朗电影《分离》得分,94)
  
  2.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
  
    《金陵十三钗》得分,32.5   (伊朗电影《分离》得分,95)
  
  3.Rottentomatoes.com
  
    《金陵十三钗》得分,32.5  (伊朗电影《分离》得分,100)
  
  
  
  ****************************************
  
  
  
   在Metacritic.com同时公布的90部新上映影片的评分排名中,《金陵十三钗》排名80。
  
  在“《十三钗》北美点映票房佳主流媒体有弹有赞”的报道中,称Metacritic.com网站收集的10篇评论中,“《金陵十三钗》的评价中,《票房志》与《综艺》给出好评,《纽约邮报》一家给恶评,其余7家权威媒体(《纽约每日新闻》等)则有弹有赞,给出中评。”很遗憾,这个中国记者在写这个“有弹有赞”的报道时忘记了,如果真如其所称,10家中有“7家权威媒体(《纽约每日新闻》等)则有弹有赞,给出中评”,为什么《金陵十三钗》只得了40分,而且在90部电影中排名80――如果报道是真实的,以专业评论为评分依据的Metacritic.com应当给出《金陵十三钗》至少60分才对呀!难道,张艺谋的电影又被这个美国主流电影网站给“墨”了?
  
  讲了多了无益,笔者在这里只介绍一下《纽约每日新闻》的评论文章的主要观点。该报专栏作家Elizabeth Weitzman评论《金陵十三钗》说:
  
  
  
  Can the ugliest events inspire ravishing beauty? They certainly have for Chinese director Zhang Yimou, who turns the Rape of Nanking into a visually stunning melodrama. But the effect of such extreme contrast is unsettling to say the least.
  
  最丑恶的东西能够化合成令人销魂的美事吗?这对于中国导演张艺谋来说是完全可能的――他把南京大屠杀转化为一出视觉盛宴的肥皂剧。但是,他对这种悲剧与艳美的极端冲突却毫无顾及。
  
  
  
  The biggest problem, however, is the way Zhang romanticizes the unimaginably awful, turning gold-hearted prostitutes and virginal orphans into cinematic martyrs. Though his talents are vast, there may be too much truth in this particular story to suit his extravagant tastes.
  
  总之,最大的问题是,张艺谋通过把有着金子心肠的妓女和纯洁的女生塑造成电影尤物的办法,将这场难以想象的恐怖(南京大屠杀)演化为浪漫传奇。尽管他不乏才能,但是这个特殊事件所包含的真实,是他怪异的品味所根本不能容纳的。
  
  
  
  上述两则话,是《纽约每日新闻》的评论文章的核心论点。从中,中国记者怎么就读出“有弹有赞”的“中评”的呢?这篇文章在Metacritic.com、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 和Rottentomatoes.com三个网站都挂有。如果这位中国记者更用功点,就会看到,Elizabeth Weitzman在Rottentomatoes.com给《金》评的是不入流电影的等级“莱叶子”(好电影是“西红柿”),而在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她给予《金》的评分是7级中的倒数第2级很差(Weak)。如果Ms.Weitzman读到中国记者称她对《金》给予的是“有弹有赞”的“中评”,她难道不会说这样的报道也是“莱叶子”?
  
  Ms.Weitzman评《金》的全文附后,有心的读者可一阅--没有难度的。
  
  
  
  ************************************************************************
  
  
  
  
  ‘The Flowers of War’:2 stars
  
  By Elizabeth Weitzman, Thursday, December 22 2011, 12:38 PM
  
  
  
  An American aids Chinese women during the invasion of Nanking (2:21). R: Extreme violence, including rape. In English, Mandarin and Japanese with subtitles. At the Sunshine.
  
  Can the ugliest events inspire ravishing beauty? They certainly have for Chinese director Zhang Yimou, who turns the Rape of Nanking into a visually stunning melodrama. But the effect of such extreme contrast is unsettling to say the least.
  
  Christian Bale’s John Miller brings us into 1937 Nanking, which has been destroyed by invading Japanese soldiers. A drunken mortician, he plans to do his work at a local church, pick up a paycheck and leave. But the priest who hired him is dead, and he finds a dozen schoolgirls abandoned in the building. Soon a group of prostitutes arrives as well. As a Westerner, Miller provides their only measure of safety.
  
  Few filmmakers stage a spectacle more gorgeously than Zhang (“House of Flying Daggers”). Each scene is constructed with extreme care, and Bale provides a strong center for a weak script that undersells most of the other characters.
  
  The biggest problem, however, is the way Zhang romanticizes the unimaginably awful, turning gold-hearted prostitutes and virginal orphans into cinematic martyrs. Though his talents are vast, there may be too much truth in this particular story to suit his extravagant tastes.
  
  (http://www.nydailynews.com/entertainment/movies/movie-reviews-christian-bale-flowers-war-a-tribute-choreographer-pina-bausch-article-1.995440?localLinksEnabled=false)
  
  
  -----------------------------------------------------------------------
本篇博文的链接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5bc470102du1a.html
  
  
    
  肖鹰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86978631_0_1.html


本文是今天看到的,肖鹰教授作为清华教授,算是比较严谨比较客观的一位教授,对应国外报道分析也是相当翔实的。
最高分40分,不是恶评?
  
  ――美国三大电影网站恶评《金陵十三钗》实述
  
  
  
  肖 鹰
  
  
  
  对国产电影的营销,如果说挟洋人自重是可悲的,那么以歪曲事实、欺骗国内观众的方式“用洋人说话”则是可耻的。“人无信,无以立”,做人如此,炒票房也如此。
  
  今天又读一报道,称“《十三钗》北美点映票房佳主流媒体有弹有赞”(http://ent.huanqiu.com/moive/mainland/2012-01/2352688.html)。这个报道显然有枉顾事实、欺骗国内读者之嫌。事实是,《金陵十三钗》不仅在北美缺少票房吸引力,票房前景惨淡(《好莱坞报道》),而且遭遇了美国主流媒体一致的恶评,是被美国电影批评家公认的张艺谋最糟糕的电影,也是在美国遭遇空前恶评的电影。
  
  在美国,Metacritic.com、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 和Rottentomatoes.com是最具影响力的三大电影评论网站,它们采集美国数十家主流媒体的电影评论信息,并统计出在美上映电影的综合评分。说这三大网站代表了全美观众的评价也许不尽然,但说它们代表了美国影评界的基本评价是确切的。
  
  
  
  ****************************************
  
  
  
  《金陵十三钗》(The Flowers of War)在这三电影网站的综合评分是:
  
  1.Metacritic.com:
  
  《金陵十三钗》得分,40 (伊朗电影《分离》得分,94)
  
  2.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
  
    《金陵十三钗》得分,32.5   (伊朗电影《分离》得分,95)
  
  3.Rottentomatoes.com
  
    《金陵十三钗》得分,32.5  (伊朗电影《分离》得分,100)
  
  
  
  ****************************************
  
  
  
   在Metacritic.com同时公布的90部新上映影片的评分排名中,《金陵十三钗》排名80。
  
  在“《十三钗》北美点映票房佳主流媒体有弹有赞”的报道中,称Metacritic.com网站收集的10篇评论中,“《金陵十三钗》的评价中,《票房志》与《综艺》给出好评,《纽约邮报》一家给恶评,其余7家权威媒体(《纽约每日新闻》等)则有弹有赞,给出中评。”很遗憾,这个中国记者在写这个“有弹有赞”的报道时忘记了,如果真如其所称,10家中有“7家权威媒体(《纽约每日新闻》等)则有弹有赞,给出中评”,为什么《金陵十三钗》只得了40分,而且在90部电影中排名80――如果报道是真实的,以专业评论为评分依据的Metacritic.com应当给出《金陵十三钗》至少60分才对呀!难道,张艺谋的电影又被这个美国主流电影网站给“墨”了?
  
  讲了多了无益,笔者在这里只介绍一下《纽约每日新闻》的评论文章的主要观点。该报专栏作家Elizabeth Weitzman评论《金陵十三钗》说:
  
  
  
  Can the ugliest events inspire ravishing beauty? They certainly have for Chinese director Zhang Yimou, who turns the Rape of Nanking into a visually stunning melodrama. But the effect of such extreme contrast is unsettling to say the least.
  
  最丑恶的东西能够化合成令人销魂的美事吗?这对于中国导演张艺谋来说是完全可能的――他把南京大屠杀转化为一出视觉盛宴的肥皂剧。但是,他对这种悲剧与艳美的极端冲突却毫无顾及。
  
  
  
  The biggest problem, however, is the way Zhang romanticizes the unimaginably awful, turning gold-hearted prostitutes and virginal orphans into cinematic martyrs. Though his talents are vast, there may be too much truth in this particular story to suit his extravagant tastes.
  
  总之,最大的问题是,张艺谋通过把有着金子心肠的妓女和纯洁的女生塑造成电影尤物的办法,将这场难以想象的恐怖(南京大屠杀)演化为浪漫传奇。尽管他不乏才能,但是这个特殊事件所包含的真实,是他怪异的品味所根本不能容纳的。
  
  
  
  上述两则话,是《纽约每日新闻》的评论文章的核心论点。从中,中国记者怎么就读出“有弹有赞”的“中评”的呢?这篇文章在Metacritic.com、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 和Rottentomatoes.com三个网站都挂有。如果这位中国记者更用功点,就会看到,Elizabeth Weitzman在Rottentomatoes.com给《金》评的是不入流电影的等级“莱叶子”(好电影是“西红柿”),而在Moviereviewintelligence.com,她给予《金》的评分是7级中的倒数第2级很差(Weak)。如果Ms.Weitzman读到中国记者称她对《金》给予的是“有弹有赞”的“中评”,她难道不会说这样的报道也是“莱叶子”?
  
  Ms.Weitzman评《金》的全文附后,有心的读者可一阅--没有难度的。
  
  
  
  ************************************************************************
  
  
  
  
  ‘The Flowers of War’:2 stars
  
  By Elizabeth Weitzman, Thursday, December 22 2011, 12:38 PM
  
  
  
  An American aids Chinese women during the invasion of Nanking (2:21). R: Extreme violence, including rape. In English, Mandarin and Japanese with subtitles. At the Sunshine.
  
  Can the ugliest events inspire ravishing beauty? They certainly have for Chinese director Zhang Yimou, who turns the Rape of Nanking into a visually stunning melodrama. But the effect of such extreme contrast is unsettling to say the least.
  
  Christian Bale’s John Miller brings us into 1937 Nanking, which has been destroyed by invading Japanese soldiers. A drunken mortician, he plans to do his work at a local church, pick up a paycheck and leave. But the priest who hired him is dead, and he finds a dozen schoolgirls abandoned in the building. Soon a group of prostitutes arrives as well. As a Westerner, Miller provides their only measure of safety.
  
  Few filmmakers stage a spectacle more gorgeously than Zhang (“House of Flying Daggers”). Each scene is constructed with extreme care, and Bale provides a strong center for a weak script that undersells most of the other characters.
  
  The biggest problem, however, is the way Zhang romanticizes the unimaginably awful, turning gold-hearted prostitutes and virginal orphans into cinematic martyrs. Though his talents are vast, there may be too much truth in this particular story to suit his extravagant tastes.
  
  (http://www.nydailynews.com/entertainment/movies/movie-reviews-christian-bale-flowers-war-a-tribute-choreographer-pina-bausch-article-1.995440?localLinksEnabled=false)
  
  
  -----------------------------------------------------------------------
本篇博文的链接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5bc470102du1a.html
  
  
    
  肖鹰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86978631_0_1.html


本文是今天看到的,肖鹰教授作为清华教授,算是比较严谨比较客观的一位教授,对应国外报道分析也是相当翔实的。
 《十三钗》金球突围艰难 外媒:人性之痛沦为视觉炫技
  2012年01月13日 17:48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李英伦 谷逸
  
  
  http://ent.ifeng.com/movie/special/njheroes/zuixin/detail_2012_01/13/11963540_0.shtml
  
  
  凤凰网娱乐讯 (编译/李英伦 撰文/谷逸)第69届金球奖颁奖在即,作为入围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中国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征战命运一直备受国内观众和媒体关注。此前,有报道称《金陵十三钗》在北美恶评如潮,凤凰网娱乐原文编译了北美几大权威媒体对于《十三钗》的评价。虽然北美的《票房》杂志给予了“新颖、激动人心、令人难忘、值得高度推荐”的正面评价,但《好莱坞报道》、《纽约时报》、《综艺》、《洛杉矶时报》、《乡村之声》等多家北美权威媒体都对《十三钗》评价不高。其中,《乡村之声》毫不客气地指出:“张艺谋证明了没有什么历史惨剧不能转化为歌剧般优美的表演——人性之痛沦为一场视觉炫技。”
  
  从北美媒体对《十三钗》的评价来看,该片的冲击金球和奥斯卡的前景都不容乐观。《每周娱乐》断言:“《十三钗》本来也不是最被看好的参赛片,伊朗的《一次别离》在最佳外语片中呼声最高。 ”
  
  外媒的批评焦点: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被弱化
  
  《纽约时报》评价说:“《十三钗》的败笔在于影片题材本身的重量和张艺谋对其轻描淡写的处理不相协调。他拒绝对南京大屠杀表达一个明确的自己的态度。他只是借由南京这个大背景来进行一种好莱坞式的华丽叙事,投艺术电影之所好。张艺谋没能传递出给多的重要信息——比如宏大的历史全貌,深切的苦难与关怀,而这些才是让这部电影具有价值的因素。” 《纽约时报》还认为,《金陵十三钗》远逊于陆川的《南京!南京!》,而《好莱坞报道》、《乡村之声》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刻意煽情 滥用伤感
  
  这几家外媒普遍认为《十三钗》存在“为煽情而煽情”的嫌疑。《洛杉矶时报》认为:“《十三钗》充满了模式化的人物和叙事,以及用泛滥的伤感主义。”
  
  而《纽约邮报》也批评说:“做作的,过分伤感的剧情,却没有真正的情感冲击力。张艺谋拍了部滑稽的肥皂剧,真该给他的圣诞袜子里塞一袋黑煤炭!”
  
  道德尴尬 不合逻辑
  
  以十三个妓女的命去换十三个女学生的命,这样情节发展引起了北美媒体的强烈质疑。美国最大的音乐杂志《Slant》指出:“十三个妓女的生命与十三个女学生的生命是否等价,使这部影片陷入了道德上的尴尬。”《纽约时报》也表示:“《十三钗》对悲剧的表现也非常模糊。一群人代替另一群人去牺牲,似乎暗示了结局,却没有真正搬上银幕。”
  
  《综艺》则批评了《十三钗》的叙事逻辑:“一幕一幕看下来,《十三钗》是一部不合逻辑,叙事笨拙的影片,有太多戏剧性的曲折和过分夸张的视觉冲击(如子弹穿过教堂玻璃射进小女孩儿脖子)。” 《Slant》也认为《十三钗》有太多模糊、不连贯的线索:“比如小女孩儿的父亲这个人物到底有什么存在意义?对白过于矫情,旁白缺乏主旨,与情节甚至并不能呼应。”
  
  画面浮夸 耽于炫技
  
  影片的画面之美,一直是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所为观众称道的。而这一次,北美媒体却认为张艺谋在画面上使过了劲儿。
  
  《纽约消费报》评论说:“张艺谋将暴力,矫情与花样繁的形式混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令人不舒服的美学。看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将色彩斑斓的衣服炸得漫天飞,以及在透过教堂彩绘玻璃的阳光里发生的强奸未遂,你会怀疑,这些浮华的画面到底是削弱了战争的恐怖还是适得其反。”
  
  《乡村之声》也认为:“张艺谋沉湎于华丽的画面语言,以及戏剧化的慢镜头,每一柱从枪伤的伤口喷涌出的血液都会被强调。”
我还以为老美只有立场问题看不懂,没想到也有看透本质的评论
老张这片子我没什么评价,只是最近曾经想过任何一个导演想以接近真实还原的手法拍摄南京大屠杀,这个能过广电、真理部的审批不

南京南京弱化了的、十三钗同样弱化了的。因为这类片子不管拍的好和坏我根本没勇气去看,所以不能讲出什么有水平的看法,只是觉得这样的的电影要先过国内群众的一关
这片子不错,何须去理会洋人!
凡客 发表于 2012-1-15 00:12
这片子不错,何须去理会洋人!
拍得莫名其妙的片子,媒体平均分40很公道了。
【下一页:凤凰网娱乐编译原文】
《好莱坞报道》Hollywood Reporter:

在南京大屠杀这样残酷的故事背景中插入做爱桥段,这很像好莱坞制作人的惯用伎俩,却成了《金陵十三钗》的一个中心元素。《十三钗》用一种做作的,欠缺说服力度的方式,演绎了“南京”这个一再被搬上银幕的题材。 作为一部中方投资,张艺谋有意选择克里斯蒂安-贝尔领衔主演,自然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但《十三钗》相比于同为南京题材的《南京,南京》来说,真的算不上出色。该片于12月16日起在中国上映,其美国发行商Wrekin Hill公司从12月23日开始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地发行,并将在2012年扩大发行范围。但是,《金陵十三钗》在北美的商业前景,看起来并不乐观。

《票房》BOXOFFICE MAGAZINE:

虽然大屠杀和强暴女性的场面可能会削弱《十三钗》的票房潜力,尤其是贝尔的女粉丝可能不会买账。但总体来说,这部影片对走进影院的观众还是会有很大吸引力的。

《金陵十三钗》总的来说是一部新颖,激动人心,令人难忘的战争题材影片,值得高度推荐。

《每周娱乐》Entertainment Weekly:

《金陵十三钗》在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上有很多优势,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出演,贝尔的角色设置,英文对白,以及一些别的因素都拉进了本片与奥斯卡投票者们的距离。最重要的是,本片是有中国递交参赛的,这是好莱坞觊觎已久的一片广阔的市场。但是由于前段时间贝尔在中国因拜访民运人士引起轩然大波,涉及到中国的人权问题。美国观众对《十三钗》可能会另眼相看了。当然,《十三钗》本来也不是最被看好的参赛片,伊朗的《一次别离》在最佳外语片中呼声最高。

《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

《十三钗》的败笔在于影片题材本身的重量和张艺谋对其轻描淡写的处理不相协调。他拒绝对南京大屠杀表达一个明确的自己的态度。他只是借由南京这个大背景来进行一种好莱坞式的华丽叙事,投艺术电影之所好。张艺谋没能传递出给多的重要信息——比如宏大的历史全貌,深切的苦难与关怀,而这些才是让这部电影具有价值的因素。《十三钗》对悲剧的表现也非常模糊。一群人代替另一群人去牺牲,似乎暗示了结局,却没有真正搬上银幕。这可能是为了符合本片是从小女孩儿的视角叙事这一特点,但这不能成为一个借口。《金陵十三钗》比起陆川的《南京,南京》,比起丹-史度曼和比尔-古登塔格的《南京》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综艺》Variety:

一幕一幕看下来,《十三钗》是一部不合逻辑,叙事笨拙的影片,有太多戏剧性的曲折和过分夸张的视觉冲击(如子弹穿过教堂玻璃射进小女孩儿脖子)。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十三钗》里充满了模式化的人物和叙事,以及用泛滥的伤感主义。

《Slant》美国最大音乐杂志:

这部影片有太多模糊,不连贯的线索,比如小女孩儿的父亲这个人物到底有什么存在意义?对白过于矫情,旁白缺乏主旨,与情节甚至并不能呼应。而十三个妓女的生命与十三个女学生的生命是否等价,也使这部影片陷入了道德上的尴尬。

《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

做作的,过分伤感的剧情,却没有真正的情感冲击力。张艺谋拍了部滑稽的肥皂剧,真该给他的圣诞袜子里塞一袋黑煤炭!

《纽约消费报》New York Timeout:

张艺谋将暴力,矫情与花样繁的形式混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令人不舒服的美学。看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将色彩斑斓的衣服炸得漫天飞,以及在透过教堂彩绘玻璃的阳光里发生的强奸未遂,你会怀疑,这些浮华的画面到底是削弱了战争的恐怖还是适得其反。

《乡村之声》Village Voice:

《金陵十三钗》是继陆川的《南京,南京》之后,第二部在2011年引进美国的南京题材的电影。《南京,南京》通过其克制的,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叙事方式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十三钗》却与之相反,张艺谋沉湎于华丽的画面语言,以及戏剧化的慢镜头,每一柱从枪伤的伤口喷涌出的血液都会被强调。看《南京,南京》,你会陷入地狱般的噩梦。纪念大屠杀这样残酷的历史事件,这是一个合理的方式。然而张艺谋证明了没有什么历史惨剧不能转化为歌剧般优美的表演——人性之痛沦为一场视觉炫技。

张艺谋一心想拍适合欧美人口味的片子,而未曾想美国人的主流价值观还是很正统明确的。
kaka22 发表于 2012-1-15 01:37
张艺谋一心想拍适合欧美人口味的片子,而未曾想美国人的主流价值观还是很正统明确的。
美国是全球电影最大的市场,美国人在电影上面的专业性和自信还是比较充足的
凡客 发表于 2012-1-15 00:12
这片子不错,何须去理会洋人!
很遗憾,张某本来就是想拍给洋人看的,挟洋自重是他以及其他一些“文艺青年”的本来面目。哦,对不起,他已经不是青年了。
kaka22 发表于 2012-1-15 01:37
张艺谋一心想拍适合欧美人口味的片子,而未曾想美国人的主流价值观还是很正统明确的。
张艺谋通过把有着金子心肠的妓女和纯洁的女生塑造成电影尤物的办法,将这场难以想象的恐怖(南京大屠杀)演化为浪漫传奇。尽管他不乏才能,但是这个特殊事件所包含的真实,是他怪异的品味所根本不能容纳的。
…………………………………………………………………………………………………………
这句话一针见血,可以说是对张某近年来不断“变质”的“质”做了一个很好的说明
参与屠杀中国的日本人,每一个都是有罪的


张艺谋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幻想着假大空的悲剧煽情狗血电影能捞个念想,结果度来度去把自己度成SB了

张艺谋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幻想着假大空的悲剧煽情狗血电影能捞个念想,结果度来度去把自己度成SB了
2000wcw 发表于 2012-1-15 03:32
张艺谋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幻想着假大空的悲剧煽情狗血电影能捞个念想,结果度来度去把自己度成 ...
这也就是我们这边有这样的国师啊,真是哈哈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坟.论睁了眼看》

                                                                                                      鲁迅

简单的概括,这部片子主题就是:让处女活着。恩,显然,这部片的顾问是黑五老师。
这部名为金陵13X的片子,为什么没有被光腚肿菊禁掉?
电影好不好看,自己看就好了,管它什么评分呢。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坟.论睁了眼看》

                                                                                                      鲁迅
      学习了
图文:《十三钗》北美点映票房佳 1月20日扩大上映
2012-1-13 9:59:58
    而在欧美权威媒体评论网站METACRITIC.COM上,10家美国最权威主流媒体对《金陵十三钗》的评价中,《票房志》与《综艺》给出好评,《纽约邮报》一家给恶评,其余7家权威媒体(《纽约每日新闻》等)则有弹有赞,给出中评。

《金陵十三钗》海报

  日前,网上一则关于“《十三钗》北美票房惨败 遭外媒恶评”的消息散播,经记者求证,该片在北美尚未大规模上映,票房好坏根本无从谈起。之前的小范围点映上座率颇高。而汇集了多家权威媒体评论的METACRITIC.COM显示,该片在10家主流媒体的评分为中上。

  点映票房佳 将扩大上映

  《金陵十三钗》12月底在美国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的三家影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点映。根据北美发行商提供给新画面的数据显示,点映总票房为9.1万美元,每个放映厅中平均获得超过3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在同等考量标准下,这一成绩让《金陵十三钗》进入这三家影院全年上映影片毛利润收入的第一阵营。目前,Wrekin Hill Entertainment与另外一家发行公司Row 1 Prods已经正式确定了《金陵十三钗》在全美院线的公映日期:美国时间1月20日,《金陵十三钗》将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约20个城市扩大上映;3月9日,将在全美范围内公映。

  目前,Wrekin Hill Entertainment与另外一家发行公司Row 1 Prods已经正式确定了《金陵十三钗》在全美院线的公映日期:美国时间1月20日,《金陵十三钗》将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十余个城市扩大上映;3月9日,将在全美范围内公映。

  欧美主流媒体有弹有赞

  而在欧美权威媒体评论网站METACRITIC.COM上,10家美国最权威主流媒体对《金陵十三钗》的评价中,《票房志》与《综艺》给出好评,《纽约邮报》一家给恶评,其余7家权威媒体(《纽约每日新闻》等)则有弹有赞,给出中评。记者连线北美电影票房及评论分析专家毕成功,他表示:“METACRITIC.COM只收录48家欧美顶级权威媒体(包括《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村声》等,编者注)的评论,是最为严苛的欧美影评网站。在该网站拿到40分以上的电影,就必有值得看之处;拿到60分以上的,断然佳片;拿到80分以上,奥斯卡种子。”。截至发稿,《金陵十三钗》在该网站得分为40分(满分100分),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今年上映的好莱坞大片《蓝精灵》收获30分,《变形金刚3》获得42分。

http://www.022net.com/2012/1-13/427275232292297.html
兰色之伤 发表于 2012-1-15 09:19
电影好不好看,自己看就好了,管它什么评分呢。

是啊,管它什么导演耗资多少亿冲击什么奖呢?
m_sy 发表于 2012-1-15 09:43
是啊,管它什么导演耗资多少亿冲击什么奖呢?
对滴。
反正不管别人怎么看,我看十三钗,只能是上网下载后,奔着看白花花的大腿去的。


Metacritic.com网站收集的10篇评论:
http://www.metacritic.com/movie/the-flowers-of-war/critic-reviews
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80,70,50,50,然后是五个40,20
其他二个网站链接如下:
http://moviereviewintelligence.c ... the_flowers_of_war/
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the_flowers_of_war/



Metacritic.com网站收集的10篇评论:
http://www.metacritic.com/movie/the-flowers-of-war/critic-reviews
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80,70,50,50,然后是五个40,20
其他二个网站链接如下:
http://moviereviewintelligence.c ... the_flowers_of_war/
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the_flowers_of_war/

maoxiong 发表于 2012-1-15 00:00
我还以为老美只有立场问题看不懂,没想到也有看透本质的评论
老张这片子我没什么评价,只是最近曾经想过任 ...
陆川的《南京、南京》大屠杀的场面比张大导演的真实吧,上映了的。
《金陵十三钗》:一部荒谬绝伦的肥皂剧

--《金陵十三钗》遭美国批评家“砸片”





肖 鹰





*******************************************************************************

张伟平:《金陵十三钗》北美上映反响不俗,给中国电影加温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1-12/26/content_1288423.htm



张艺谋不再提奥斯卡奖,西方恶评《十三钗》

http://www.dushi.ca/tor/story/bencandy.php/fid12/lgngbk/aid11244

*******************************************************************************



“砸大片”跟“仇富”一样

  

    面对舆论对自己的电影的批评,张艺谋先生又发明了一个“批大片即仇富”的说法。他对记者说:“现在‘砸大片’跟仇富一样。只是拍大的,就先挑毛病。我觉得投资大有时候树敌反倒多,大家反而会同情和欣赏那些小制作的、正艰苦创业的年轻导演的作品,认为他很珍贵,这也很正常。”

  从媒体报道的上下文看,张艺谋先生此番话语所指,当然是针对国内批评者的。张艺谋先生认为大片是富人才玩得起、欣赏得起,仇富而仇大片,“砸大片”就成了中国穷人的专利。其实,对大片的态度而言,“穷”未必“仇富”。比如这次《金陵十三钗》在北美和国内同期上映,该片的国内票房一片叫好,在北美却冷淡得令片商发毛。然而,想必,张艺谋也会同意,北美的富人多,中国的穷人多。如果张艺谋先生肯认历史账的话,正是普遍比北美更贫穷的中国观众热衷于为他的电影掏腰包,他才有机会做成了中国电影的票房英雄。

  这次电影《金陵十三钗》(下简称《金》)的拍摄,张导演与制片商拼了身家性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让《金》片获得山姆大叔的欢心,偿《英雄》以来冲击奥斯卡奖的宿愿。为了实现这一点,张导演的团队从电影内外都在实现从“爱国主义”向“国际主义”的“全球化”转型,不仅连上镜头的日本兵都要用日本人出演,而且一再修改剧情,最终完成了美国混混约翰在电影中如圣子显灵一般地化身为舍身救中国女人的英雄的电影定位。张艺谋们讨好山姆大叔的苦心特别表现在这个“约翰”的设置上。设想,如果遵照严歌苓原著,电影中的约翰是一个正版的美国牧师,而不是一个混混冒牌货,他对中国女人的拯救就显得不够美国了,真正的美国,应当是“混混皆可为英雄”———这就是张艺谋及其“冲奥”团队野心勃勃要送给山姆大叔的2011圣诞大礼!可惜,山姆大叔根本不买账!换句话说,对于张艺谋大片,中国穷人更买账,“美国富人”没有中国穷人慷慨!

  

  美国评论家:《金》不过是低级噱头



  在看国内媒体的“外转中报道”时,我感觉到《金》片似乎已经被山姆大叔内定为明年84届奥斯卡奖影片了;张伟平一气给这部影片投报了奥斯卡全部13个奖项,似乎是交定金通吃了。然而,令我大跌眼镜的是,我不仅没有在美国媒体上看到“观众一致好评”的信息,而且来自好莱坞等地的专业评估信息是美国观众对《金》片的反应“冷淡”,业界普遍不看好其市场前景。在国际著名的“电影评论知性网”(www.Movie Review Intelligence.com)12月27日发布的专业电影评论信息是:自在美上映一周来,《金》片在美国获得的电影评论,肯定性评论仅占32.5%,平均肯定度51.7%;在7级评分系列中,《金》片的平均得分是倒数第二级“贫弱”(“week”)。

  美国著名电影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manuel Levy在《电影》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批评《金》片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灵感,而是张艺谋制造的一个大杂混乱、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a hodgepodge of a movie),是张艺谋发迹以来最糟糕的一部电影。Levy说:“它(《金》)终归是一个电影杂碎(a mishmash of a movie),一部拘泥于成规、老套过时、造作感伤的作品。它出人意外地将1937年日本进攻的南京悲剧琐碎化,将其压扁为一个迎合感伤音乐剧的传说,囊括其中的尽是类型化或单面性的角色。”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ike Hale 指出,《金》片似乎唯一向人们证实的是“每一个生命的无意义的牺牲换来了廉价的眼泪,它的代价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实被轻率地淡化了”。《纽约邮报》以嘲谑的口吻称《金》(the flowers of war)为恶败的战利品(The wilted spoils of ‘War’),认为张艺谋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电影人之一,尽管利用了影星Christian Bale,却拍摄出了这部荒谬绝伦的肥皂剧,应当得到的圣诞礼物是惩罚坏孩子的一大堆煤块。《好莱坞报告》的评论文章则称,如果Warner Bros.在1942年导演《金》片这样一部电影,也许可以成为一部有效的反日宣传片,而且博得好效益。但是今天,它(《金》)扮演的不过是低级噱头(hokum)。

  

  三个局限:情色华丽下灵魂空洞



  在美国评论家的笔下,《金》片不仅没有得到一句好评,而且共同指出了该片的三个严重局限:其一,《金》严重缺失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揭示和反思,不能让观众意识到为什么这是一场血腥丑恶的“灾难”;其二,张艺谋在电影中表现了完全违背历史真实和电影的现实性原则的“电影魔术师”的作风,将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景肆意安置在电影中,像肥皂剧的恶作一样;其三,为了表现全球化,尤其是为了向美国观众和影评人讨好,设置的“美国混混变英雄”的男主角约翰是一个虚假而无生命的角色,奥斯卡明星Christian Bale完全是承担了“一个错误的角色”。专栏作家指出整部电影在情色华丽下面,是缺少价值判断和艺术灵魂的空洞和虚假。无疑,这是一部企图成为“史诗巨片”电影的致命内伤。

  我所阅读的10余篇美国评论家评论《金》片的标题文章,是严肃依据电影作品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评论,表现了令人尊重的专业性。就此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评论家对《金》片的批评,均是在电影艺术的层面上展开的,并没有从意识形态上说话。他们所否定《金》片的,就是该片表现的严重缺陷在于:张艺谋导演迎合和炫耀性地使用商业电影元素的时候,并没有在尊重历史、尊重艺术的前提下进行创作,因而,没有赋予《金》艺术的完整性和意义的生命力。

  对于美国电影评论家几乎一致的批评,张艺谋先生似乎无从闻及,故对于国内的批评,尽管相对于美国批评家来说,零星微弱之至,但他仍然有“大片被砸”的不悦,甚至于铸造出了“批大片即砸大片,砸大片即仇富”的逻辑作回应的大盾。因此,介绍一下“美国富人”的说法,希望有幸能为张艺谋先生明鉴。

  

  根本问题:美丽画面须有深刻灵魂



  其实,张艺谋电影的根本问题,就是对电影只是从商业、从技术层面去理解和操作,认为电影就是色彩好看的画面,他的特定制片商张伟平将其公司定名为“新画面”似乎也是在印证和强化张导演的“画面电影观”。记得张艺谋所代表的第五代电影家曾有一个反第四代电影家的说法,即电影不是影戏而是戏影,认为电影重在影像而不是戏剧,从而打出了“玩电影”的旗号。电影当然要用画面说话,但是电影画面的价值在于它们要承载人性的灵魂,而戏剧性正是赋予电影画面灵魂的链条。

  张艺谋求美轮美奂的画面,从《英雄》到《金》,历10年之功,为什么自认最好的《金》片仍然不仅被有识的中国批评家而且被美国批评家一致批评为虚假、造作、错乱呢?技术层面讲,是张导不会讲一个清楚的故事;意义层面讲,张艺谋作为一个电影家,尚没有觉悟到电影的美丽画面必须要由深刻的灵魂注入生命,才能真实,才能生动,才能真正产生电影艺术的感染力。也许,张艺谋如果愿意重温一下谢晋先生的《芙蓉镇》就会理解,一部真正史诗性的大片的根本生命不是画面精美,而是来自导演所赋予它的灵魂。

  我可以借此说一句前瞻性的话,因为同样缺少艺术的灵魂,《金》片离奥斯卡影片的距离,并不比《英雄》更近。



(《羊城晚报》人文周刊,2012年1月1日)
maoxiong 发表于 2012-1-15 00:00
我还以为老美只有立场问题看不懂,没想到也有看透本质的评论
老张这片子我没什么评价,只是最近曾经想过任 ...
是,其实面对历史需要电影人有更多勇气和责任感,要让这些惨痛的历史起码对我们这些后人来说要知道要避免这些悲剧,而不是像十三钗一样炒作什么失足妇女的噱头!
八宝山老妖 发表于 2012-1-15 08:29
简单的概括,这部片子主题就是:让处女活着。恩,显然,这部片的顾问是黑五老师。
锋利!
截至发稿,《金陵十三钗》在该网站得分为40分(满分100分),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今年上映的好莱坞大片《蓝精灵》收获30分,《变形金刚3》获得42分。

…………………………………………………………………………………………………………………………

啥意思?得分40还有上升空间?莫非这个分还能升高的?
比爆炸贝的变形金刚3还差,这个打脸给力
片子没看过,也不准备看,不评论,这是在做阅读理解
凡客 发表于 2012-1-15 00:12
这片子不错,何须去理会洋人!
片方自己宣传的,大意说欧洲几个奖都不如奥斯卡,十三钗是奔着奥斯卡去的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个电影所讲的故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还不如看爆米花剧呢

这部电影本来就是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天天在哈比人说什么
deam 发表于 2012-1-15 00:57
拍得莫名其妙的片子,媒体平均分40很公道了。
看来中外电影很多专业评论人都指出张导的叙事问题,这点上面是一致看法的
kaka22 发表于 2012-1-15 05:58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 ...
鲁迅果然是伟人啊,难怪毛主席当年如此推崇鲁迅文章

真是洞穿将近一个世纪还有指导作用啊

受教了
要是完全忠于严歌苓的原著来拍的话,还是会比较深刻的,但估计通不过审查
凡客 发表于 2012-1-15 00:12
这片子不错,何须去理会洋人!
张艺谋也是这么想的?奥斯卡啊....

顺便说 片子很一般 离不错还差得远
我是中间派 发表于 2012-1-15 13:09
要是完全忠于严歌苓的原著来拍的话,还是会比较深刻的,但估计通不过审查
严歌苓的原著也被网友找到不少漏洞,十三钗片方自己添加了不少其他东西,整个就非常有意思了
说实话,我简直不能容忍拿南京大屠杀作为背景的以期获得盈利的影片,因为这样的电影吸引观众的无非不是性和暴力,然而,这种性和暴力的对象我们的同胞,是我们民族!拿悲剧当a片拍是一种无耻,但更令人愤怒的是,它的导演,它的演员,它的观众就是我们自己!
wkanel 发表于 2012-1-15 14:05
说实话,我简直不能容忍拿南京大屠杀作为背景的以期获得盈利的影片,因为这样的电影吸引观众的无非不是性和 ...
十三钗制片方一面叫着要捞多少票房,一边宣传十三钗里面失足妇女床戏,真是有才!
fengxiang 发表于 2012-1-15 12:01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个电影所讲的故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还不如看爆米花剧呢

这部电影本来就是中国人自己 ...
十三钗制片说要向好莱坞看齐,要拿好莱坞的小金人
还说欧洲几个奖不如一个奥斯卡
xyzw 发表于 2012-1-15 09:39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 ...
下载了这部电影,还没看,看来我可以直接删除了
美国电影观众的平均智商很低的,就知道美式主旋律、大团圆,凡是悲剧都很难得到好评。
铅笔头 发表于 2012-1-15 02:58
很遗憾,张某本来就是想拍给洋人看的,挟洋自重是他以及其他一些“文艺青年”的本来面目。哦,对不起,他 ...
他的第一个重要奖项就是西方人奖赏给他暴露落后的中国的,从此张导养成了这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