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年度防务:中国“天军”猜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08:22
事关中国未来军事战略的诸多议题,往往最终都或明或暗地归结到太空。随着中国空间站的起步,舆论关于“天军”议论又不胫而走。回首2011,中国“天军”的脚步依稀可辨。
外部的期待
2011年12月1日,俄罗斯空天防御兵正式开始运行。与此前“航天兵”的提法相比,“空天防御兵”似乎不够响亮,这正是微妙之处:一方面,俄罗斯强调了防御,另一方面,全面的太空攻防条件俄罗斯的确不具备。
在防空、反导、导弹预警和太空监视四大职能中,俄罗斯导弹预警和太空监视能力缺口不小,与反导能力息息相关的天基导弹预警卫星至今残缺不全。没有这些,空天防御只是空谈,更不用说反卫星和太空军事行动。
12月27日,中国“北斗”系统正式试运行,引发了不少激进的预测。
俄罗斯一些航天人热盼中美争锋。美国一些学者另有一套逻辑:一旦中国反航母弹道导弹技术成熟,美国海军就会面临选择,是在中国首次打击中损失航母,还是不得不用反卫星武器击落中国卫星,并由此面对中国可能进一步升级的太空军事行动?
人类进入太空以来,太空“高边疆”争夺,首次具有现实性。
是现实,还是纯理论想象
在反对太空武器化的同时,中国军方也在进行必要的准备。当前“天战”在技术上仍处于进攻手段的酝酿阶段,干扰和击毁卫星、部署天基武器等措施极为敏感。因此,中国“天军”的组建只能是一个纯理论想象。
当前,中国航天力量除航天器研发和制造属于国防工业系统外,航天发射由总装备部的酒泉、西昌、太原基地承担,设在西安的卫星测控中心、设在北京的航天指挥中心和航天员大队也都属于总装备部编制。军事航天理论和火箭、卫星试验指挥、发射、测控、通信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则集中在总装下属的装备指挥技术学院,航天员医学保障和训练由总装备部下属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完成。
而已经将“空天一体”列为战略发展目标之一的中国空军,目前仍只负责为载人航天工程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
军事“空天一体”目前还限于加快遥感、导航、气象、通信等航天工具,探索从防空作战向“防天”作战,目前主要体现在对近程弹道导弹的有限防御能力建设上。据公开报道,显示中国太空战潜力的2007年反卫试验和2010年反导试验,都是从酒泉和西昌等地发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能力的试验和试探性质。
在应用卫星领域,中国目前处于国家统筹研制、发射,各行业通过广泛协作推广应用的状态。而“北斗”导航卫星则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操办,由北斗星通公司作为主要民用运营商。各种应用卫星的在轨测控,均由总装备部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
上述机构均不属于空军序列。空军目前只是停留于研究“空天一体”的实现途径。未来,中国需要对现有军事航天力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空军至少是最为活跃的争取者,而长期直接从事航天活动的总装备部直属部队,以及具有“核常兼备”战略威慑力的二炮部队,也必然有其发言权。具体的体制,显然有待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深入思考和决策。
水到渠成
2010年,中国以全年15次航天发射,成为第二个能与美国在发射次数上持平的国家(当年全球74次,其中俄罗斯31次),到了2011年,中国更以19次,首次超过美国(18次)。
对中国而言,不光面临着美国太空武器化,还面临着军事透明化的压力,中国航天能力的每一步发展,也都要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干扰。
从航天能力上来说,中国航天国际合作虽有改观,但在国际空间站等重大舞台上,被美国排斥在外的整体形势并未改变。中国独立发展载人航天,既是对自身实力有力的证明,也是对现有太空霸权的挑战。
然而,在整体上,中美太空差距仍较为明显,因而中国的核心任务不光是发展自身实力,也包括在实力条件下,既要争取有力制约美国太空霸权的进一步膨胀,又要积极争取与其通过利益博弈和合作,构建更有利的“和谐空天”新格局。
在谈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曾经强调:“(该系统)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承认“地面应用系统与空间部分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照美国GPS与俄罗斯GLONASS导航卫星的商业成就,不难发现:在今天的时代,我们如果只为军事应用而组建35颗卫星的全球网络,显然是对市场力量和综合国力观的忽视。可以说“北斗”最终的成功,必须是寓军于民的成功。只有地区性北斗系统利用本国巨大的市场推动获得商业成功,开发和部署全球系统的价值才是“有源之水”。
中国太空实力也没有理由打破“寓军于民”的模式。即使只论太空军事应用,它也是军队高度合成化的结果。随着总参通信部改组为信息化部,军训和兵种部改组为军训部,我军联合作战色彩正逐步得到强化,而相关航天力量的整合,恐怕是更长远的需要,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事关中国未来军事战略的诸多议题,往往最终都或明或暗地归结到太空。随着中国空间站的起步,舆论关于“天军”议论又不胫而走。回首2011,中国“天军”的脚步依稀可辨。
外部的期待
2011年12月1日,俄罗斯空天防御兵正式开始运行。与此前“航天兵”的提法相比,“空天防御兵”似乎不够响亮,这正是微妙之处:一方面,俄罗斯强调了防御,另一方面,全面的太空攻防条件俄罗斯的确不具备。
在防空、反导、导弹预警和太空监视四大职能中,俄罗斯导弹预警和太空监视能力缺口不小,与反导能力息息相关的天基导弹预警卫星至今残缺不全。没有这些,空天防御只是空谈,更不用说反卫星和太空军事行动。
12月27日,中国“北斗”系统正式试运行,引发了不少激进的预测。
俄罗斯一些航天人热盼中美争锋。美国一些学者另有一套逻辑:一旦中国反航母弹道导弹技术成熟,美国海军就会面临选择,是在中国首次打击中损失航母,还是不得不用反卫星武器击落中国卫星,并由此面对中国可能进一步升级的太空军事行动?
人类进入太空以来,太空“高边疆”争夺,首次具有现实性。
是现实,还是纯理论想象
在反对太空武器化的同时,中国军方也在进行必要的准备。当前“天战”在技术上仍处于进攻手段的酝酿阶段,干扰和击毁卫星、部署天基武器等措施极为敏感。因此,中国“天军”的组建只能是一个纯理论想象。
当前,中国航天力量除航天器研发和制造属于国防工业系统外,航天发射由总装备部的酒泉、西昌、太原基地承担,设在西安的卫星测控中心、设在北京的航天指挥中心和航天员大队也都属于总装备部编制。军事航天理论和火箭、卫星试验指挥、发射、测控、通信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则集中在总装下属的装备指挥技术学院,航天员医学保障和训练由总装备部下属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完成。
而已经将“空天一体”列为战略发展目标之一的中国空军,目前仍只负责为载人航天工程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
军事“空天一体”目前还限于加快遥感、导航、气象、通信等航天工具,探索从防空作战向“防天”作战,目前主要体现在对近程弹道导弹的有限防御能力建设上。据公开报道,显示中国太空战潜力的2007年反卫试验和2010年反导试验,都是从酒泉和西昌等地发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能力的试验和试探性质。
在应用卫星领域,中国目前处于国家统筹研制、发射,各行业通过广泛协作推广应用的状态。而“北斗”导航卫星则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操办,由北斗星通公司作为主要民用运营商。各种应用卫星的在轨测控,均由总装备部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
上述机构均不属于空军序列。空军目前只是停留于研究“空天一体”的实现途径。未来,中国需要对现有军事航天力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空军至少是最为活跃的争取者,而长期直接从事航天活动的总装备部直属部队,以及具有“核常兼备”战略威慑力的二炮部队,也必然有其发言权。具体的体制,显然有待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深入思考和决策。
水到渠成
2010年,中国以全年15次航天发射,成为第二个能与美国在发射次数上持平的国家(当年全球74次,其中俄罗斯31次),到了2011年,中国更以19次,首次超过美国(18次)。
对中国而言,不光面临着美国太空武器化,还面临着军事透明化的压力,中国航天能力的每一步发展,也都要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干扰。
从航天能力上来说,中国航天国际合作虽有改观,但在国际空间站等重大舞台上,被美国排斥在外的整体形势并未改变。中国独立发展载人航天,既是对自身实力有力的证明,也是对现有太空霸权的挑战。
然而,在整体上,中美太空差距仍较为明显,因而中国的核心任务不光是发展自身实力,也包括在实力条件下,既要争取有力制约美国太空霸权的进一步膨胀,又要积极争取与其通过利益博弈和合作,构建更有利的“和谐空天”新格局。
在谈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曾经强调:“(该系统)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承认“地面应用系统与空间部分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照美国GPS与俄罗斯GLONASS导航卫星的商业成就,不难发现:在今天的时代,我们如果只为军事应用而组建35颗卫星的全球网络,显然是对市场力量和综合国力观的忽视。可以说“北斗”最终的成功,必须是寓军于民的成功。只有地区性北斗系统利用本国巨大的市场推动获得商业成功,开发和部署全球系统的价值才是“有源之水”。
中国太空实力也没有理由打破“寓军于民”的模式。即使只论太空军事应用,它也是军队高度合成化的结果。随着总参通信部改组为信息化部,军训和兵种部改组为军训部,我军联合作战色彩正逐步得到强化,而相关航天力量的整合,恐怕是更长远的需要,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南方把握好度哦,不要从贬杀进化为捧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