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宝船队和隋炀帝的五千一百九十一艘龙舟船队比就是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15:22


号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地球上最大船队的郑和的宝船队其实和隋炀帝的龙舟船队比就是渣渣。隋炀帝的龙舟船队有五千一百九十一艘舰艇,出征时整个船队舳舻相接二百里,两岸有20万骑兵和10多万步兵夹岸护航,真可谓水陆并进,浩浩汤汤。从远处看根本分不出哪是河中哪是岸上,只见旌旗蔽野、一眼望不到尽头,非常壮观,是人类历史上直到二战诺曼底登陆战前地球上最大的船队。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登上皇位之后,“慨然慕秦皇、汉武之功”,南北游幸,东西征伐,于大业元年(605)八月、大业六年(610)三月、大业十二年(616)七月,先后三次驾临扬州,他所乘坐的龙舟船队,数量多,规模大,豪华之极,堪称隋代造船、航运史上之盛举。
  龙舟船队的建造凡两次,第一次是大业元年(605)三月,派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前往扬州监造龙舟船队。历时五月,龙舟成,王弘送“龙舟”于东都,奉迎炀帝。这支船队在杨玄感起兵反隋,围攻东都时被焚毁。大业十年(614)十月,炀帝欲再幸扬州,诏命江都更造龙舟。第二年七月,江都新作龙舟成,送至东都,炀帝遂驾御前往。这次建造的“龙舟”船队,历时九个月,但除“制度规模仍大于旧者”(《通鉴》页5700)外,史籍中没有为我们留下更多的资料,因此,这支船队的情况难以稽考。王弘、于士澄大业元年三月在扬州督造的船队,据《隋书·炀帝纪》有龙舟、凤艒、黄龙、赤舰、楼船“数万艘”,其中送往东都奉迎隋场帝的船只,有龙舟、翔螭舟、浮景、源彩、朱鸟、苍螭、白虎、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檀、板、黄蔑等数千艘和平乘、青龙、艨艟、艚、八櫂、艇舸等数千艘(《通鉴》页5621)。隋人杜宝在《大业杂记》中,对这支龙舟船队作了较详细的记载,我们根据其资料,将各类船只的数量列一简表(见下页)。从表中可知,这支船队拥有船只五千一百九十一艘,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古代造船史、航运史上皆属罕见。
  此表还告诉我们,这支船队是由多种类型船只组成的。舟、航、航、舸、船、、艚等等,虽然在古代皆是对水上交通航行工具的称呼,但其形制、大小、功用则明显有别。如舟与船是对水上航行工具的通称,但一般说来前者属尊称,后者为俗称,本船队中冠以“舟”者,除“艚舟”《通鉴》作“艚”)外,皆是皇帝、皇后、妃嫔、贵人、美女、夫人乘坐之船,而一般官吏乘坐的称“船”。航,一般指方形的船,或指两船相并而行之船。《淮南子·氾论训》:“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窬木方板以为舟航。”高诱注日:“舟相连为航也。”舫,原指竹木筏,后用以称呼船,一般情况下,它也是指两船相并之船。王隐《晋书》言:“顾荣征侍中,见王路塞绝,便乘航(船)而还,过下邳,遂解舫为单舸,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遂得免。”(《艺文类聚·舟车部·舟》)舸,一般是对大船的称呼,但后来也用以称呼小船或一般的船只,难以据字而论定。,也是一种大船,本船队中的“板”是用来装载“羽仪服饰、百官供奉之物”,可见其规制不会太小。艚,既用来称呼货船,也同时指一般的战船,如《宋书·恩摔传序》中“南金北毳,来悉方艚,素滁丹魄,至皆兼两”之“”,就是一种货船;而同书《垣濩之传》中“玄謨水军大艚”之“艚”,则指的是一种战船。这支船队中的“艚舟”(或曰“艚”)与平乘、青龙、八櫂、等船只一样,为“十二卫兵所乘,并载兵器帐幕”之物,是战船的一种。“艨艟”或曰“蒙冲”、“艨冲”,是一种典型的战船。《释名·释船》曰:“外狭而长曰艨冲,以冲突敌船也。”舴艋是一种小船,形似蚱蜢之状,也用以作战。由此可见,这支船队集中了我国古代多种类型的船只,大大小小、形制不一,货船战船,琳琅满目。在这里,它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支船队,而是隋代造船工人的聪明才智和当时造船业的高超水平。
  龙舟船队不仅数量众多,规模庞大,而且等级森严,君臣有别。隋炀帝乘坐的船只——龙舟,规模巨大、豪华已极,堪称水上之宫殿。史载“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通鉴》作“二百丈”),四重。上一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周以轩廓;中二重有一百六十房(《通鉴》作“一百二十房”),皆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奇丽。缀以流苏、羽葆、朱丝网络。下一重,长秋内侍及乘舟水手,以青丝大绦绳六条,两岸引进。”(《大业杂记》)可见,造船工人是按照宫殿形制来设计建造这艘龙舟的。将宫殿建筑技术运用于造船业之中,这不能不说是隋代造船工人的聪明才智。“龙舟”是专供皇帝乘御的船只了,它在规制、装饰等方面当是其它船只无法比拟的。皇后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因而,它乘坐的船只也非同一般。船队中将皇后乘坐之船取名为“翔螭舟”,是经过一番煞思的:翔者,盘旋而飞也,螭者,无角之龙矣,它是人们常用来作为器物装饰之用的一种祥物。船的制造者们以这种盘旋而飞的无角之龙来刻画船首,并作为仅次于皇帝,供皇后乘坐的船只的代称,是名副其实的。翔螭舟的制度规模虽较龙舟“差小”,但其装饰却与龙舟无异。位卑于皇后的妃嫔,她们乘坐的船名为“小水殿”或“浮景舟”,虽朱丝网络其上,但每艘船皆比龙舟、翔螭舟少一重;而贵人、美女、十六夫人乘坐的漾水彩舟(又名大朱航)则一般只有二重。随行的官吏大臣按其官品高低分乘不同的船只。五楼船乘坐的是诸王公主和三品以上的官吏;三楼船乘坐的是四品官人和一些僧尼、道士;五品官吏和各国来宾乘坐二楼船;至于六品以下九品以上的从官和五品以上官吏的家属,他们只能乘坐黄篾舫。
  由于船只规制不一,乘坐者身份有尊卑、高低,故把挽引各类船只的船工也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如挽引“龙舟”的船工,称“殿脚”,一千八十人,分为三番,每番三百六十人,皆“著杂锦采装子袄行,缠鞋袜",人数多,待遇丰。而挽引“翔螭舟”的船工只有九百人,名“殿角”;挽引浮景舟、漾水彩的船工,每艘一百人,称“船脚”,他们的衣着装束、生活待遇史书中虽无详载,但可推想远比“殿脚”们低得多。至于挽引诸王公主、官吏大臣、僧尼道士、诸国蕃客乘坐之船的船工,则以“黄夫人”称之,且每艘船只配备的“黄夫人”也只有四十至五十人之不等。其它船只不配船工,兵士自乘。由此可见,这支船队在船名、规制、乘坐人员、船工配备等方面无不体现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
  这支庞大的龙舟船队,大业元年八月已巳,从东都洛口起航,五十日乃发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西两岸而行,旌旗教到”,浩浩荡荡地向扬州驶去。那么,这支船队按什么行列行驶呢?是一艘接一艘地鱼贯而行,还是错落有致以一定程式排列而行,这在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作些推测。如上所说,许多大船是由船工挽引的,这些船多是鱼贯而行的,小些的也可双行并行,这样船工才能正常地主作。再从船只的名称来看,船队中有朱鸟航、苍螭航、白虎航、玄武航,我们知道朱鸟、青龙(又称苍龙、苍螭)、白虎、玄武,在古代,人们常用以指代四方之位。《礼记·曲礼上》曰:“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疏》日:“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船队中以这些代表方位的宿名来命名有关船只,各为二十四艘,规制如一,绝不是偶然之巧合,而应是表示它们在行进中的方位的。另外还可以从船只的功用来推测。如飞羽舫、青凫舸、凌波膜,船名本身就有捷明轻快之意,它们在船队中是为“宫人、习水者乘之,往来供脚”,以供应船员之饭食,防备航行之意外。因此,在航行中,这类船只应是可前后左右移动的,它不可能按步就班地前后排列着。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船队的行进是按一定的规制排列的,又有一些不时前后往来穿插的供应、救护的船只,至于更具体的情况,则难以确知了。

号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地球上最大船队的郑和的宝船队其实和隋炀帝的龙舟船队比就是渣渣。隋炀帝的龙舟船队有五千一百九十一艘舰艇,出征时整个船队舳舻相接二百里,两岸有20万骑兵和10多万步兵夹岸护航,真可谓水陆并进,浩浩汤汤。从远处看根本分不出哪是河中哪是岸上,只见旌旗蔽野、一眼望不到尽头,非常壮观,是人类历史上直到二战诺曼底登陆战前地球上最大的船队。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登上皇位之后,“慨然慕秦皇、汉武之功”,南北游幸,东西征伐,于大业元年(605)八月、大业六年(610)三月、大业十二年(616)七月,先后三次驾临扬州,他所乘坐的龙舟船队,数量多,规模大,豪华之极,堪称隋代造船、航运史上之盛举。
  龙舟船队的建造凡两次,第一次是大业元年(605)三月,派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前往扬州监造龙舟船队。历时五月,龙舟成,王弘送“龙舟”于东都,奉迎炀帝。这支船队在杨玄感起兵反隋,围攻东都时被焚毁。大业十年(614)十月,炀帝欲再幸扬州,诏命江都更造龙舟。第二年七月,江都新作龙舟成,送至东都,炀帝遂驾御前往。这次建造的“龙舟”船队,历时九个月,但除“制度规模仍大于旧者”(《通鉴》页5700)外,史籍中没有为我们留下更多的资料,因此,这支船队的情况难以稽考。王弘、于士澄大业元年三月在扬州督造的船队,据《隋书·炀帝纪》有龙舟、凤艒、黄龙、赤舰、楼船“数万艘”,其中送往东都奉迎隋场帝的船只,有龙舟、翔螭舟、浮景、源彩、朱鸟、苍螭、白虎、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檀、板、黄蔑等数千艘和平乘、青龙、艨艟、艚、八櫂、艇舸等数千艘(《通鉴》页5621)。隋人杜宝在《大业杂记》中,对这支龙舟船队作了较详细的记载,我们根据其资料,将各类船只的数量列一简表(见下页)。从表中可知,这支船队拥有船只五千一百九十一艘,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古代造船史、航运史上皆属罕见。
  此表还告诉我们,这支船队是由多种类型船只组成的。舟、航、航、舸、船、、艚等等,虽然在古代皆是对水上交通航行工具的称呼,但其形制、大小、功用则明显有别。如舟与船是对水上航行工具的通称,但一般说来前者属尊称,后者为俗称,本船队中冠以“舟”者,除“艚舟”《通鉴》作“艚”)外,皆是皇帝、皇后、妃嫔、贵人、美女、夫人乘坐之船,而一般官吏乘坐的称“船”。航,一般指方形的船,或指两船相并而行之船。《淮南子·氾论训》:“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窬木方板以为舟航。”高诱注日:“舟相连为航也。”舫,原指竹木筏,后用以称呼船,一般情况下,它也是指两船相并之船。王隐《晋书》言:“顾荣征侍中,见王路塞绝,便乘航(船)而还,过下邳,遂解舫为单舸,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遂得免。”(《艺文类聚·舟车部·舟》)舸,一般是对大船的称呼,但后来也用以称呼小船或一般的船只,难以据字而论定。,也是一种大船,本船队中的“板”是用来装载“羽仪服饰、百官供奉之物”,可见其规制不会太小。艚,既用来称呼货船,也同时指一般的战船,如《宋书·恩摔传序》中“南金北毳,来悉方艚,素滁丹魄,至皆兼两”之“”,就是一种货船;而同书《垣濩之传》中“玄謨水军大艚”之“艚”,则指的是一种战船。这支船队中的“艚舟”(或曰“艚”)与平乘、青龙、八櫂、等船只一样,为“十二卫兵所乘,并载兵器帐幕”之物,是战船的一种。“艨艟”或曰“蒙冲”、“艨冲”,是一种典型的战船。《释名·释船》曰:“外狭而长曰艨冲,以冲突敌船也。”舴艋是一种小船,形似蚱蜢之状,也用以作战。由此可见,这支船队集中了我国古代多种类型的船只,大大小小、形制不一,货船战船,琳琅满目。在这里,它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支船队,而是隋代造船工人的聪明才智和当时造船业的高超水平。
  龙舟船队不仅数量众多,规模庞大,而且等级森严,君臣有别。隋炀帝乘坐的船只——龙舟,规模巨大、豪华已极,堪称水上之宫殿。史载“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通鉴》作“二百丈”),四重。上一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周以轩廓;中二重有一百六十房(《通鉴》作“一百二十房”),皆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奇丽。缀以流苏、羽葆、朱丝网络。下一重,长秋内侍及乘舟水手,以青丝大绦绳六条,两岸引进。”(《大业杂记》)可见,造船工人是按照宫殿形制来设计建造这艘龙舟的。将宫殿建筑技术运用于造船业之中,这不能不说是隋代造船工人的聪明才智。“龙舟”是专供皇帝乘御的船只了,它在规制、装饰等方面当是其它船只无法比拟的。皇后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因而,它乘坐的船只也非同一般。船队中将皇后乘坐之船取名为“翔螭舟”,是经过一番煞思的:翔者,盘旋而飞也,螭者,无角之龙矣,它是人们常用来作为器物装饰之用的一种祥物。船的制造者们以这种盘旋而飞的无角之龙来刻画船首,并作为仅次于皇帝,供皇后乘坐的船只的代称,是名副其实的。翔螭舟的制度规模虽较龙舟“差小”,但其装饰却与龙舟无异。位卑于皇后的妃嫔,她们乘坐的船名为“小水殿”或“浮景舟”,虽朱丝网络其上,但每艘船皆比龙舟、翔螭舟少一重;而贵人、美女、十六夫人乘坐的漾水彩舟(又名大朱航)则一般只有二重。随行的官吏大臣按其官品高低分乘不同的船只。五楼船乘坐的是诸王公主和三品以上的官吏;三楼船乘坐的是四品官人和一些僧尼、道士;五品官吏和各国来宾乘坐二楼船;至于六品以下九品以上的从官和五品以上官吏的家属,他们只能乘坐黄篾舫。
  由于船只规制不一,乘坐者身份有尊卑、高低,故把挽引各类船只的船工也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如挽引“龙舟”的船工,称“殿脚”,一千八十人,分为三番,每番三百六十人,皆“著杂锦采装子袄行,缠鞋袜",人数多,待遇丰。而挽引“翔螭舟”的船工只有九百人,名“殿角”;挽引浮景舟、漾水彩的船工,每艘一百人,称“船脚”,他们的衣着装束、生活待遇史书中虽无详载,但可推想远比“殿脚”们低得多。至于挽引诸王公主、官吏大臣、僧尼道士、诸国蕃客乘坐之船的船工,则以“黄夫人”称之,且每艘船只配备的“黄夫人”也只有四十至五十人之不等。其它船只不配船工,兵士自乘。由此可见,这支船队在船名、规制、乘坐人员、船工配备等方面无不体现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
  这支庞大的龙舟船队,大业元年八月已巳,从东都洛口起航,五十日乃发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西两岸而行,旌旗教到”,浩浩荡荡地向扬州驶去。那么,这支船队按什么行列行驶呢?是一艘接一艘地鱼贯而行,还是错落有致以一定程式排列而行,这在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作些推测。如上所说,许多大船是由船工挽引的,这些船多是鱼贯而行的,小些的也可双行并行,这样船工才能正常地主作。再从船只的名称来看,船队中有朱鸟航、苍螭航、白虎航、玄武航,我们知道朱鸟、青龙(又称苍龙、苍螭)、白虎、玄武,在古代,人们常用以指代四方之位。《礼记·曲礼上》曰:“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疏》日:“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船队中以这些代表方位的宿名来命名有关船只,各为二十四艘,规制如一,绝不是偶然之巧合,而应是表示它们在行进中的方位的。另外还可以从船只的功用来推测。如飞羽舫、青凫舸、凌波膜,船名本身就有捷明轻快之意,它们在船队中是为“宫人、习水者乘之,往来供脚”,以供应船员之饭食,防备航行之意外。因此,在航行中,这类船只应是可前后左右移动的,它不可能按步就班地前后排列着。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船队的行进是按一定的规制排列的,又有一些不时前后往来穿插的供应、救护的船只,至于更具体的情况,则难以确知了。


远洋船和内河船是不同的。
军舰和货轮更是不同。MD军舰300艘,内河货轮几万艘。

远洋船和内河船是不同的。
军舰和货轮更是不同。MD军舰300艘,内河货轮几万艘。
顺便说一句,这家伙好像有超过一万的后宫,和郑和比起来,那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hjfgcx 发表于 2011-12-26 17:19
顺便说一句,这家伙好像有超过一万的后宫,和郑和比起来,那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郑和可是一个老婆都木有滴啊
一万个老婆除以零个老婆是多少倍涅?
hjfgcx 发表于 2011-12-26 17:19
顺便说一句,这家伙好像有超过一万的后宫,和郑和比起来,那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郑和可是一个老婆都木有滴啊
一万个老婆除以零个老婆是多少倍涅?
看数量也要看质量啊,大运河里跑宝船会是怎样的场景啊
把救生圈加一起也没这么多吧
xyq0035 发表于 2011-12-26 17:22
看数量也要看质量啊,大运河里跑宝船会是怎样的场景啊
宝船本来就是从南京河道入海的,没问题。
lz和平秃子比就是渣渣
渔家衙内 发表于 2011-12-26 17:21
郑和可是一个老婆都木有滴啊
皇帝们是会浪费。秦始皇陵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陵墓,比金字塔大N多倍。隋炀帝搞得起大运河,那么巨大的开挖工程量,还搞不起河里的那些舟?


搞不清内河航运和远洋航运区别的家伙也学人家发文章。
渔家衙内 发表于 2011-12-26 17:21
郑和可是一个老婆都木有滴啊
一万个老婆除以零个老婆是多少倍涅?
答案是春哥,因为只有春哥才能被零整除。
渔家衙内 发表于 2011-12-26 17:21
郑和可是一个老婆都木有滴啊
一万个老婆除以零个老婆是多少倍涅?
郑和的教义倒是允许娶四房媳妇的,但关键是郑和同学没有那个刚需啊。。。。。。
元朝吸收了N多伊斯兰匠人,在各个行业传来不少新知识,说实话,元朝贡献还是蛮大的。
hjfgcx 发表于 2011-12-26 17:19
顺便说一句,这家伙好像有超过一万的后宫,和郑和比起来,那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恶心咱们内官监(司礼监)的诸位大人么?
很喜欢他的“春江花月夜”
hjfgcx 发表于 2011-12-26 17:19
顺便说一句,这家伙好像有超过一万的后宫,和郑和比起来,那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你这不明摆着欺负马和是太监嘛。。。。

hjfgcx 发表于 2011-12-26 17:25
皇帝们是会浪费。秦始皇陵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陵墓,比金字塔大N多倍。隋炀帝搞得起大运河,那么巨大的开挖 ...


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底边长230米,塔高146.5米,塔身用230万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
即使是最小的孟考勒第三金字塔,底边长也达到 108.7 米,高 66.5 米。
秦陵比金字塔大N多倍。
这个N是几?

hjfgcx 发表于 2011-12-26 17:25
皇帝们是会浪费。秦始皇陵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陵墓,比金字塔大N多倍。隋炀帝搞得起大运河,那么巨大的开挖 ...


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底边长230米,塔高146.5米,塔身用230万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
即使是最小的孟考勒第三金字塔,底边长也达到 108.7 米,高 66.5 米。
秦陵比金字塔大N多倍。
这个N是几?
渔家衙内 发表于 2011-12-26 17:24
宝船本来就是从南京河道入海的,没问题。
泉州。。。。。。。天才不带看史书的。
LZ上次拿郑和舰队跟二战美国比没比成,现在又来拿隋朝的比了?
拿内河船和海船比,这多广的思路啊
楼主怎么老发这种欢乐多的帖子
内河的船能和海船比么

看热闹的 发表于 2011-12-26 17:44
胡夫金字塔底边长230米,塔高146.5米,塔身用230万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 ...


土石方量是30倍。面积就根本算不清楚了,是NN倍吧。
我07年的时候去过秦始皇陵园,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即便只算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说完面积,在看高度方向。秦始皇陵,仅仅封土高度就是一百多米,和金字塔一个数量级,但是说深度,那就是深不可测了。
看热闹的 发表于 2011-12-26 17:44
胡夫金字塔底边长230米,塔高146.5米,塔身用230万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 ...


土石方量是30倍。面积就根本算不清楚了,是NN倍吧。
我07年的时候去过秦始皇陵园,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即便只算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说完面积,在看高度方向。秦始皇陵,仅仅封土高度就是一百多米,和金字塔一个数量级,但是说深度,那就是深不可测了。
开始灌水 发表于 2011-12-26 17:46
LZ上次拿郑和舰队跟二战美国比没比成,现在又来拿隋朝的比了?
这叫转进,这种高深技巧你是望尘莫及的……
楼猪看到隋炀帝和他的后宫又一次高潮了,强撸灰飞烟灭啊楼猪。
下次可以和歼星舰比了
phylly 发表于 2011-12-26 17:45
泉州。。。。。。。天才不带看史书的。
非也,在南京出的坞。。。。。。。。。天才不带看地理书的。
莫非楼猪是隋帝身边贴心的大红人。
hjfgcx 发表于 2011-12-26 17:50
土石方量是30倍。面积就根本算不清楚了,是NN倍吧。
我07年的时候去过秦始皇陵园,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 ...
始皇陵上封土原高只有115米,刚刚超过最小金字塔。
hjfgcx 发表于 2011-12-26 17:19
顺便说一句,这家伙好像有超过一万的后宫,和郑和比起来,那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郑和木有小JJ啊:dizzy:

看热闹的 发表于 2011-12-26 18:00
始皇陵上封土原高只有115米,刚刚超过最小金字塔。


金字塔与始皇陵都是一百多米,这点差距不多,谈何用“只”?再说,知道什么叫封土吗?封土还不是陵墓本身啊兄弟,只算陵墓上的土就一百多米了。再说,陵墓下还有地基,地基号称是穿三泉,到现在都搞不清多深。至于那个面积,就不可同年而语,土石方,按最保守估计都是大金字塔的30倍。
看热闹的 发表于 2011-12-26 18:00
始皇陵上封土原高只有115米,刚刚超过最小金字塔。


金字塔与始皇陵都是一百多米,这点差距不多,谈何用“只”?再说,知道什么叫封土吗?封土还不是陵墓本身啊兄弟,只算陵墓上的土就一百多米了。再说,陵墓下还有地基,地基号称是穿三泉,到现在都搞不清多深。至于那个面积,就不可同年而语,土石方,按最保守估计都是大金字塔的30倍。
太监啊太监
hjfgcx 发表于 2011-12-26 18:03
金字塔与始皇陵都是一百多米,这点差距不多,谈何用“只”?再说,知道什么叫封土吗?封土还不是陵墓本 ...
金字塔没有地基?
这些龙舟有多大?
渔家衙内 发表于 2011-12-26 17:56
非也,在南京出的坞。。。。。。。。。天才不带看地理书的。
泉州在福建。。。
hjfgcx 发表于 2011-12-26 17:19
顺便说一句,这家伙好像有超过一万的后宫,和郑和比起来,那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郑和是太监
隋炀帝孩子都没几个,1后4妃,怎么就搞出10000的后宫了?扯淡也不是这么扯的..........人家活一辈子,无时无刻不在对华夏民族的大业呕心沥血,比起淫这个字,杨广跟李家一比就是渣渣.........

bjnr 发表于 2011-12-26 18:07
这些龙舟有多大?


《通鉴》作“长有二百丈”,不大,就比尼米兹级长一倍而已。
bjnr 发表于 2011-12-26 18:07
这些龙舟有多大?


《通鉴》作“长有二百丈”,不大,就比尼米兹级长一倍而已。
西班牙三万海军,你不会把后勤人员也算进去了吧{:soso_e113:}
算后勤的话,郑和舰队在泉州的那些人被LZ吃了{:soso_e120:}
渔家衙内 发表于 2011-12-26 18:16
《通鉴》作“长有二百丈”
这两百丈有多长?换算一下国际单位:D
开始灌水 发表于 2011-12-26 18:20
这两百丈有多长?换算一下国际单位

不算大,就比尼米兹级长一倍而已。权威史书说的,比郑和宝船的资料可靠多了。。。{:soso_e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