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苏军和美军的装甲兵技术保障之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01:23
<B>战场上的坦克“制造”工厂</B>
<B>——二战中苏军的装甲兵技术保障</B>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坦克工业共制造了10.4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战场上,军队的技术保障力量却修复了43万辆次坦克和自行火炮,这相当于把苏联的坦克工业产量提高了4倍多。军事专家们赞叹:苏军的战时技术保障就象把坦克“制造”工厂搬到了战场上一样。著名的苏联元帅朱可夫也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良好而且工作准确的后勤,是不能顺利地进行现代化交战的;没有可靠的物质技术保障,在战役过程中必然要失败。”
但是,战前苏军的技术保障体系很不完善,在战争初期也交了不少“学费”。苏军战前并没有完整的技术保障理论和体制。坦克装甲车辆的技术保养没有制度,一线修理力量严重不足,活动的抢救修理器材缺乏。在使用坦克的过程中,技术保障力量仅能排除一些简单故障,并不能帮助部队恢复战斗力。所以,战争初期苏军在撤退过程中,因技术保障工作不力而增加了坦克装甲车辆的不必要损失,比如:许多车辆因技术原因而损坏;很多战伤的坦克无法得到修理;淤陷的坦克因不能得到抢救而被德军的炮火所摧毁。
这些严峻的事实教育苏军:为了迅速恢复战斗力,必须直接在部队组织对淤陷、战伤和故障坦克的抢救和修理。不久,苏军即根据战争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本着“按兵种划分修理机构”的原则,开始着手完善装甲兵技术保障体制。
1942年,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建立独立的坦克勤务系统。苏军随即成立了隶属于红军装甲坦克兵总部,对坦克装甲车辆的修理负总责。从方面军到坦克营,苏军都编配技术副职指挥员,专门负责坦克装甲车辆技术勤务的组织与实施,并组建相应的技术勤务机关和抢救、修理机构,共成立了134个活动修理基地、31个集团军属修理营、59个独立修理营和56个抢救连,形成了从总部一直到坦克营的完整的技术保障体制。采取这些措施后,苏军的技术保障机构在夜战条件下的机动能力和抢救、修理、后送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1943年,苏军又组建了新型的修理机构——活动坦克大修厂和坦克部件修理厂,直接在方面军后方进行坦克和坦克部件的大修,减少损坏车辆的后送距离,缩短重损坦克的修复周期。
1944年成立了坦克修理总部,把原属于制造部门的坦克修理厂转隶该部,责成该部全面掌管军地各级所有的坦克修理机构,统一负责坦克装甲车辆的修理工作。
苏军根据战时修复损坏车辆所需要的时间和实施条件,把修理级别区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三级,并分别由不同的修理机构负责实施。
在战斗中,坦克师(旅)、团、营的技术保障机构,主要遂行小修任务并帮助成员保养车辆。小修工作是大量的,主要是排除故障,方法是更换损坏的机件和零件,进行必要的调整、紧固、焊接和钳工—机械作业。小修一般直接在车辆损坏地进行。为了不脱离自己的部队,修理分队在一个地点停留的时间很短。
军的修理部队(活动坦克修理站)在本军行动地带内行动,主要进行中修,更换或修理损坏的坦克部件和组合件,检查技术状况,调整和紧固各部件和武器。活动修理站还完成坦克兵团(部队)修理分队因时间不够而未能完成的部分小修任务。坦克集团军的修理机构在战役初期不展开,主要负责集团军战役部署的队尾保障任务。在战役过程中,其部分力量展开遂行损坏车辆的中修任务。集团军的修理营和各后送连有时也向下配属以加强坦克师的技术保障力量。
方面军修理单位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修复中修和大修范围内的损坏车辆,并进行部件的大修。方面军通常把修理、抢救部队和器材集中起来,成立方面军修理中心,及时赶到有大量需要修复的车辆的地域遂行修理任务。方面军有时也把部分力量加强给集团军。
各级技术保障机构在进攻作战中,层层靠前,广泛实施现地集中修理,并采用换件修理、原件修理的方法,协调一致地完成各种修理抢救任务。在防御作战中,各级修理单位沿纵深展开,一般不作频繁的转移,抢救分队则尽量靠前,及时抢救和后送损坏车辆。
苏军的这种技术保障体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坦克兵在战争中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据有关资料统计,苏军在历次战役的准备时节,不少于60%的战斗车辆是经过修理后补充部队的。在战役进行过程中该数字则高达85%—90%。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在1944年的利沃夫—桑多米尔战役中修复了80%的损坏车辆,在1945年的各次战役中,修复了90%以上的战损车辆。在几次重大战役中,苏军平均每昼夜能修复13—58辆次坦克和自行火炮,修理次数和战役前拥有的装备数之比为115—211%。
总之,苏军装甲兵技术保障在四年的卫国战争中不端发展和完善,并为苏军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立下了卓越功勋。战争结束时,苏军装甲兵的活动修理单位与战争初期相比增加了7倍多,修理工厂增加了约1.5倍。技术保障形成了包括原则、制度、机构和组织指挥在内,从大本营到分队一级的完整体系。技术保障理论也相应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成为现代军事领域的一个专门学科。这些成就为战后苏军装甲兵技术保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B>战场上的坦克“制造”工厂</B>
<B>——二战中苏军的装甲兵技术保障</B>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坦克工业共制造了10.4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战场上,军队的技术保障力量却修复了43万辆次坦克和自行火炮,这相当于把苏联的坦克工业产量提高了4倍多。军事专家们赞叹:苏军的战时技术保障就象把坦克“制造”工厂搬到了战场上一样。著名的苏联元帅朱可夫也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良好而且工作准确的后勤,是不能顺利地进行现代化交战的;没有可靠的物质技术保障,在战役过程中必然要失败。”
但是,战前苏军的技术保障体系很不完善,在战争初期也交了不少“学费”。苏军战前并没有完整的技术保障理论和体制。坦克装甲车辆的技术保养没有制度,一线修理力量严重不足,活动的抢救修理器材缺乏。在使用坦克的过程中,技术保障力量仅能排除一些简单故障,并不能帮助部队恢复战斗力。所以,战争初期苏军在撤退过程中,因技术保障工作不力而增加了坦克装甲车辆的不必要损失,比如:许多车辆因技术原因而损坏;很多战伤的坦克无法得到修理;淤陷的坦克因不能得到抢救而被德军的炮火所摧毁。
这些严峻的事实教育苏军:为了迅速恢复战斗力,必须直接在部队组织对淤陷、战伤和故障坦克的抢救和修理。不久,苏军即根据战争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本着“按兵种划分修理机构”的原则,开始着手完善装甲兵技术保障体制。
1942年,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建立独立的坦克勤务系统。苏军随即成立了隶属于红军装甲坦克兵总部,对坦克装甲车辆的修理负总责。从方面军到坦克营,苏军都编配技术副职指挥员,专门负责坦克装甲车辆技术勤务的组织与实施,并组建相应的技术勤务机关和抢救、修理机构,共成立了134个活动修理基地、31个集团军属修理营、59个独立修理营和56个抢救连,形成了从总部一直到坦克营的完整的技术保障体制。采取这些措施后,苏军的技术保障机构在夜战条件下的机动能力和抢救、修理、后送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1943年,苏军又组建了新型的修理机构——活动坦克大修厂和坦克部件修理厂,直接在方面军后方进行坦克和坦克部件的大修,减少损坏车辆的后送距离,缩短重损坦克的修复周期。
1944年成立了坦克修理总部,把原属于制造部门的坦克修理厂转隶该部,责成该部全面掌管军地各级所有的坦克修理机构,统一负责坦克装甲车辆的修理工作。
苏军根据战时修复损坏车辆所需要的时间和实施条件,把修理级别区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三级,并分别由不同的修理机构负责实施。
在战斗中,坦克师(旅)、团、营的技术保障机构,主要遂行小修任务并帮助成员保养车辆。小修工作是大量的,主要是排除故障,方法是更换损坏的机件和零件,进行必要的调整、紧固、焊接和钳工—机械作业。小修一般直接在车辆损坏地进行。为了不脱离自己的部队,修理分队在一个地点停留的时间很短。
军的修理部队(活动坦克修理站)在本军行动地带内行动,主要进行中修,更换或修理损坏的坦克部件和组合件,检查技术状况,调整和紧固各部件和武器。活动修理站还完成坦克兵团(部队)修理分队因时间不够而未能完成的部分小修任务。坦克集团军的修理机构在战役初期不展开,主要负责集团军战役部署的队尾保障任务。在战役过程中,其部分力量展开遂行损坏车辆的中修任务。集团军的修理营和各后送连有时也向下配属以加强坦克师的技术保障力量。
方面军修理单位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修复中修和大修范围内的损坏车辆,并进行部件的大修。方面军通常把修理、抢救部队和器材集中起来,成立方面军修理中心,及时赶到有大量需要修复的车辆的地域遂行修理任务。方面军有时也把部分力量加强给集团军。
各级技术保障机构在进攻作战中,层层靠前,广泛实施现地集中修理,并采用换件修理、原件修理的方法,协调一致地完成各种修理抢救任务。在防御作战中,各级修理单位沿纵深展开,一般不作频繁的转移,抢救分队则尽量靠前,及时抢救和后送损坏车辆。
苏军的这种技术保障体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坦克兵在战争中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据有关资料统计,苏军在历次战役的准备时节,不少于60%的战斗车辆是经过修理后补充部队的。在战役进行过程中该数字则高达85%—90%。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在1944年的利沃夫—桑多米尔战役中修复了80%的损坏车辆,在1945年的各次战役中,修复了90%以上的战损车辆。在几次重大战役中,苏军平均每昼夜能修复13—58辆次坦克和自行火炮,修理次数和战役前拥有的装备数之比为115—211%。
总之,苏军装甲兵技术保障在四年的卫国战争中不端发展和完善,并为苏军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立下了卓越功勋。战争结束时,苏军装甲兵的活动修理单位与战争初期相比增加了7倍多,修理工厂增加了约1.5倍。技术保障形成了包括原则、制度、机构和组织指挥在内,从大本营到分队一级的完整体系。技术保障理论也相应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成为现代军事领域的一个专门学科。这些成就为战后苏军装甲兵技术保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B>从保障补给转向保障战斗</B></P>
<B>——二战中美军的维修保障</B></P>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装甲兵作为美军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了一系列的战役战斗,特别是欧洲战场上的重大战役战斗行动。美军装甲兵在运用观点上与德军与苏军不同,编制上也没有建立类似坦克军和坦克集团军等大规模的坦克机械化集团。此外,美军对后勤技术保障的传统认识也不同于德军和苏军。所以,美军的装甲兵技术保障(美军称作维修保障)与苏军和德军装甲兵技术保障有很大的不同。</P>
苏、德两军采用的保障体制是基本相同的,即把坦克装甲车辆作为独立的保障对象,其技术保障体制是与后勤保障体制相并列的单独单位。美军采用的则是一种将维修保障统一纳入后勤保障系统的综合维修体制。</P>
历史上,美陆军的装甲维修力量一直从属于后勤部门。在“后勤即为补给”的观点支配下,维修任务仅限于在后勤供应范围内维修和保养各种装备。修好的装备并不直接送回部队,而是交给后勤部门作为补给品给部队换发。也就是说,维修是保障“补给”,而不是保障作战。</P>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军坦克分散编在步兵部队,而且数量很少。坦克装甲车辆和其它战斗车辆、运输车辆和军械系统等是统一由后勤系统的维修力量进行修理的。</P>
1940年7月,美军组建了装甲兵的最高编制单位——装甲师。坦克装甲车辆的维修保障从此也逐渐发生变化。这时,装甲兵的维修保障虽然沿用综合维修的体制,并从属于后勤系统,但其性质、任务和隶属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维修从后勤“仓库”解放出来,改由与作战行动关系密切的军械部门统一惯例。其次,维修力量开始在战场上直接保障军队的作战行动,而不再仅仅对返修的补给品进行维修。</P>
为此美军大量装备各种机动修理设备,以遂行“就地”抢修任务。在战斗营中,美军还增编了抢救、修理分队,以便在战斗时遂行“随伴保障”任务。这些变化使美军的维修保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保障“补给”变成了直接保障战斗。</P>
美军装甲师在战斗中,通常将保障地域划分为抢救地带和后送地带。坦克营的抢修排在抢救地带后沿开设修理所,并与各连的修理组密切协同,采取换件修理为主的修理方法实施车辆的简单抢修,同时遂行抢救任务。师军械营在后送地带的道路附近开设各种装备的综合修理所和损坏装备收集所,统一对所有武器装备进行维修。为协调抢救地带各机构的行动,军械营还可编组若干指挥联络组,由师直接掌握,负责指挥前方抢修工作。装甲师无力修复的武器装备,则后送到所属军的维修部队。</P>
战斗车辆的零配件一般由本土供应到战区,再统一调配给各军。补给实行直接换发制度,由装甲师向军后勤提出请领计划,交废领新,尔后交军械营实行。军械营经常向坦克分队派出联络组,按各部队的要求供应。维修由后勤指挥部门通过有关业务机关负责组织。美军装甲师的维修抢救设备数量较多,质量也较好,具有相当强的抢修能力,如M2系列装甲救援车在战争中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美军的这种综合维修保障体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便于统一领导,可成建制地为各类型陆军部队提供维修保障。当部队得到某类兵器时,也不必另设保障机构。但是这种体制的维修组织比较复杂,对武器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要求高,与当时的装备发展水平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美国的M4中型坦克,发动机就有5个型号,零部件品种多达5000多种,统一组织维修有很多不便之处。此外,维修保障机构的跟进性差,编制较大,不能很好地适应装甲师快速机动作战的特点。
在整个二战中,维修零件的供应是美军维修工作中最困难的环节。虽然美军可根据经验数据判断零件的需要量,并在修理所建立零件储备制度,以免零件供应断档,但是美军仍然难于准确提前预计需要量,并难于有效地实施调控,把零件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战地记者厄尼·派尔对此深有感触,他写道:“这不仅仅是一场较量弹药、坦克、火炮和卡车的战争。正因为它是一场使用大型装备的战争,所以又是确保零件补充使装备能在战斗中发挥作用的战争。”
总之,美军装甲兵集中使用的规模不如苏军和德军那样大,损失的坦克也不像苏军和德军那样多,因此,美军装甲兵的维修保障也未取得苏军和德军那样显著的成绩。
战争的实践为战后装甲兵技术保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基本经验如下:
1.技术保障必须建立完整有效的体系;
2.必须采用先进的修理方法和保障装备;
3.必须注重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训练;
4.必须有周密可靠的技术保障指挥;
5.必须在坦克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上,为技术保障的实施创造条件;
6.必须重视技术保障“平转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准备工作。</P>
<P>所以说法西斯德军的“虎豹豺狼”好个屁!</P>
hehe,挺喜欢楼上那种粗俗不堪的说法,好个屁
所以说,好的装备不一定能形成好的战斗力。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部队要吃大亏的
很说明问题啊
战场保障是战斗力的倍增器
其实也是苏联武器设计思想的一个侧面反应,不求最先进,而是注重实用,便于大量生产,也便于战场保障
我觉得德军的失败不能说很大程度上但最起码在一定是由于后勤补给不利所造成的,毕竟他是在别人领土上作战,各方面原因造成了补给困难,比如由于东线后期苏军大规模轰炸德军后勤补给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