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号航母同时具备弹射和滑跃起飞能力,可能是出于各舰队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00:37
大家比较疑惑的是,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已经具备弹射起飞的能力,为什么还采用滑跃甲板,保留滑跃起飞的能力?

我个人猜测:可能是出于各舰队舰载机飞行员能互为备份的需要。

由于库号、瓦号两艘航母只能滑跃起飞,乌号航母如果也保留滑跃起飞的话,她的苏33飞行员就能长期保持滑跃起飞的技术,这样三艘航母的苏33舰载机飞行员就能立刻互换,也就是说,飞行员可以互相备份。

我猜测:苏联估算到了要培养出大批的固定翼舰载机飞行员,需要漫长的时间,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而苏联的地理因素又决定了各个舰队很分散,不同舰队舰只很难互相支援(如太平洋舰队和北海舰队),但人员是可以调动的。

因此舰载机飞行员能互为备份,就显得很重要,比如某个舰队的航母出现飞行员减员,或者执行重大任务,需要飞行员数量有冗余,那么可以立刻从另一个有航母的舰队,调舰载机飞行员来补充就可以了。大家比较疑惑的是,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已经具备弹射起飞的能力,为什么还采用滑跃甲板,保留滑跃起飞的能力?

我个人猜测:可能是出于各舰队舰载机飞行员能互为备份的需要。

由于库号、瓦号两艘航母只能滑跃起飞,乌号航母如果也保留滑跃起飞的话,她的苏33飞行员就能长期保持滑跃起飞的技术,这样三艘航母的苏33舰载机飞行员就能立刻互换,也就是说,飞行员可以互相备份。

我猜测:苏联估算到了要培养出大批的固定翼舰载机飞行员,需要漫长的时间,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而苏联的地理因素又决定了各个舰队很分散,不同舰队舰只很难互相支援(如太平洋舰队和北海舰队),但人员是可以调动的。

因此舰载机飞行员能互为备份,就显得很重要,比如某个舰队的航母出现飞行员减员,或者执行重大任务,需要飞行员数量有冗余,那么可以立刻从另一个有航母的舰队,调舰载机飞行员来补充就可以了。
造船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个的吧
Su 33还是滑跃 预警机等才用弹射
传说中的七头猪 发表于 2011-12-13 23:53
Su 33还是滑跃 预警机等才用弹射
也有传说,毛子的舰载预警机也能滑跃起飞,不过最终没有实现,所以这个不好判断。
fanzl1984 发表于 2011-12-13 23:46
造船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个的吧
造船听海军的呀。
海军如果有这个需求,那么造船的是没法拒绝的。
传说中的七头猪 发表于 2011-12-13 23:53
Su 33还是滑跃 预警机等才用弹射
SU33满载使用弹射的
因为su27在设计过程中疯狂减重并加上苏联设计的飞机都都结构不紧密所以导致su27系列飞机机体脆弱,并且其起落架跟超级大黄蜂前起落架很大不同没有起落架后面直接连接机身的杆,不可以让起落架和机身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并不能让弹射时的力字节作用在机身上,我认为是su33根本不可以弹射
一直在想:如果弹射器坏了,怎么办???看来滑跃是必要的。。。

SU27m 发表于 2011-12-14 05:35
因为su27在设计过程中疯狂减重并加上苏联设计的飞机都都结构不紧密所以导致su27系列飞机机体脆弱,并且其起 ...


su27在设计过程中疯狂减重并加上苏联设计的飞机都都结构不紧密所以导致su27系列飞机机体脆弱

==============================


这个说法简直就是口胡,  减重, 什么结构不紧密, 什么乱起八糟的。


--


大锅,  飞机设计都是有设计规范进行规定的。 不是乱来的。

强度储备, 设计强度等都是有规定的。 并不是说牺牲结构, 不达标。


不知道乃所说的机体脆弱是什么意思。


比如: 以MD, TB,毛子的设计规范为例: 设计载荷/最大使用载荷=1.5, 不可能因为减重就降低这个系数,

同样以疲劳测试的分散系数也是一样, 不可能原来按照疲劳载荷谱进行试验,取4的分散系数, 为了减重就降低。


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SU27m 发表于 2011-12-14 05:35
因为su27在设计过程中疯狂减重并加上苏联设计的飞机都都结构不紧密所以导致su27系列飞机机体脆弱,并且其起 ...


su27在设计过程中疯狂减重并加上苏联设计的飞机都都结构不紧密所以导致su27系列飞机机体脆弱

==============================


这个说法简直就是口胡,  减重, 什么结构不紧密, 什么乱起八糟的。


--


大锅,  飞机设计都是有设计规范进行规定的。 不是乱来的。

强度储备, 设计强度等都是有规定的。 并不是说牺牲结构, 不达标。


不知道乃所说的机体脆弱是什么意思。


比如: 以MD, TB,毛子的设计规范为例: 设计载荷/最大使用载荷=1.5, 不可能因为减重就降低这个系数,

同样以疲劳测试的分散系数也是一样, 不可能原来按照疲劳载荷谱进行试验,取4的分散系数, 为了减重就降低。


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弹射万一出问题时可以保证一定战斗力。。。
据说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前苏联海军需要让航母在北极地区作战,而苏制弹射器在北极的寒冷环境下可靠性不佳,所以只能让航母保留滑跃功能
感觉苏联在弹射器方面被外部内部坑得太多……
2011-12-14 10:07 上传

已经拆了,实际的设计方案知道的人不是太多,好多都是臆想或猜测的。
我觉得以后舰载机都要做双座的,做为飞行员的备份,要不前驾驶员万一晕倒了怎么办呢....
SU27m 发表于 2011-12-14 05:35
因为su27在设计过程中疯狂减重并加上苏联设计的飞机都都结构不紧密所以导致su27系列飞机机体脆弱,并且其起 ...
开玩笑。

苏33都能拦阻着陆,机体结构肯定弱不了。拦阻着陆是名副其实的从空中摔到甲板上,对机体强度的要求比弹射高多了。前起落架或许的确没考虑到弹射,但这个的改造很容易。
从造出来的实际运用分析,楼猪说得有道理。只是没有造出来,什么都只是猜想!可惜了一代“名设计”啊!!!
苏33无法满足弹射需要,还要进行改动才能弹射,跟不上乌里的进度
dsandy1 发表于 2011-12-14 11:24
开玩笑。

苏33都能拦阻着陆,机体结构肯定弱不了。拦阻着陆是名副其实的从空中摔到甲板上,对机体强度 ...
请考虑降落时候机体受力的地方和弹射的时候机体受力的地方,su27系列飞机脆弱不是后面而已前面
JSTCVW09CD 发表于 2011-12-14 09:44
su27在设计过程中疯狂减重并加上苏联设计的飞机都都结构不紧密所以导致su27系列飞机机体脆弱

====== ...
su27跨声速性能悲剧被你无视了,要知道跨声速状态下机动是最考验机体结构和发动机的

SU27m 发表于 2011-12-14 16:55
su27跨声速性能悲剧被你无视了,要知道跨声速状态下机动是最考验机体结构和发动机的


垮声速问题是气动问题, 还是结构强度设计问题?  还是其他问题.............. 这个需要搞清楚。



强度设计,疲劳载荷计算这个是有标准要求的。 所谓减重并不是降低设计标准。


根据载荷谱进行设计计算和原型机进行静力和疲劳测试, 这个都是刚性的。

谁有证据证实苏-27的结构强度和疲劳设计或者试验出现降低标准的情况?
SU27m 发表于 2011-12-14 16:55
su27跨声速性能悲剧被你无视了,要知道跨声速状态下机动是最考验机体结构和发动机的


垮声速问题是气动问题, 还是结构强度设计问题?  还是其他问题.............. 这个需要搞清楚。



强度设计,疲劳载荷计算这个是有标准要求的。 所谓减重并不是降低设计标准。


根据载荷谱进行设计计算和原型机进行静力和疲劳测试, 这个都是刚性的。

谁有证据证实苏-27的结构强度和疲劳设计或者试验出现降低标准的情况?
SU27m 发表于 2011-12-14 16:53
请考虑降落时候机体受力的地方和弹射的时候机体受力的地方,su27系列飞机脆弱不是后面而已前面
飞机着舰摔下来,除了主起落架一定要强悍以外,整机的强度和抗过载能力都必须很高才行。没看出su33前面怎么脆弱了。弹射su33,最多就是前起落架需要改动传递受力而已。
JSTCVW09CD 发表于 2011-12-14 16:59
垮声速问题是气动问题, 还是结构强度设计问题?  还是其他问题.............. 这个需要搞清楚。


...
设计本来就是妥协产物,设计要求静力实验和疲劳测试的标准和数据你我都不知道,一切都是空对空

dsandy1 发表于 2011-12-14 17:09
飞机着舰摔下来,除了主起落架一定要强悍以外,整机的强度和抗过载能力都必须很高才行。没看出su33前面怎 ...


别忘记大黄蜂可是起落架有一个杆链接机体一个圈架的
dsandy1 发表于 2011-12-14 17:09
飞机着舰摔下来,除了主起落架一定要强悍以外,整机的强度和抗过载能力都必须很高才行。没看出su33前面怎 ...


别忘记大黄蜂可是起落架有一个杆链接机体一个圈架的
不会的,兔子要么弹射 要么滑板,不会选这样的方式的。。


毛子弹弓不可靠,这才保留了滑。

毛子弹弓不可靠,这才保留了滑。
SU27m 发表于 2011-12-14 05:35
因为su27在设计过程中疯狂减重并加上苏联设计的飞机都都结构不紧密所以导致su27系列飞机机体脆弱,并且其起 ...
乃忘了空中手术刀
JSTCVW09CD 发表于 2011-12-14 09:44
su27在设计过程中疯狂减重并加上苏联设计的飞机都都结构不紧密所以导致su27系列飞机机体脆弱

====== ...
张菊说苏33弹射会散架的
中华海帝 发表于 2011-12-14 10:01
感觉苏联在弹射器方面被外部内部坑得太多……
万恶的乌斯季诺夫啊
涡轮 发表于 2011-12-14 20:54
张菊说苏33弹射会散架的
是他的嘴巴会散架。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1-12-14 10:07
注意前轮的牵引杆
这个是弹射起飞的特征。
我说的是,有传说毛子的舰载预警机能滑跃起飞,这个滑跃起飞因为没有实现,所以不好判断。
自由行程 发表于 2011-12-14 20:18
毛子弹弓不可靠,这才保留了滑。
多谢捧场!
但我认为老毛子在机械和材料领域是很牛B的,弹射器可靠性不高,应该不会。

如果从可靠性不高的观点出发,那么就更应该增加弹射器,从目前的2台增加到4台(前提当然是取消滑跃甲板),即便是可靠性低些,有4台了,全部失效或者3台失效,影响舰载机起飞,这种概率很低很低。

如果仅仅是目前的2台,可靠性不高的话,失效2台,就靠滑跃起飞,这对作战都有很大影响(苏33不能重载,预警机就更不能重载了)。

如果不考虑飞行员备份的原因,我宁可选择4台弹射,而不选择2台弹射+滑跃。
原因不止这一个,还有很多,比如技术成熟度,稳定性,效率等~~~~·
没办法啊都是大神啊
很可能就是苏联海军极度贴近实战的原则。
1、滑跃+弹射,出动简易、效率高。
2、滑跃为弹射器做备份,战时破损也不会太影响战斗力。
3、弹射器可靠性不高,需要验证,但不能影响航母战斗力,所以设计滑跃甲板。
当然,楼猪说的整个苏联舰载机情况大范围考虑也有可能。
航母临时轻甲板 发表于 2011-12-14 22:18
这个是弹射起飞的特征。
我说的是,有传说毛子的舰载预警机能滑跃起飞,这个滑跃起飞因为没有实现,所以 ...
滑跃起飞要装升力发动机
lzover 发表于 2011-12-15 02:18
很可能就是苏联海军极度贴近实战的原则。
1、滑跃+弹射,出动简易、效率高。
2、滑跃为弹射器做备份,战 ...
这些都不是充分的理由。
1.滑跃+2弹射,出动效率绝对不如4弹射来的高
2.战时备份,4个弹射器也可以互为备份,而弹射器对甲板破损不如滑跃敏感,滑跃只要破一小块甲板就无法起飞,战时滑跃比弹射更脆弱。
3.可靠性不高,这个倒是个理由,不过配4台弹射器也足以维持可靠性了吧。

备份飞行员和北冰洋弹射器不好用倒也是有点可能,但是感觉作为使用滑跃的理由还是略分量不足。


dsandy1 发表于 2011-12-15 11:04
这些都不是充分的理由。
1.滑跃+2弹射,出动效率绝对不如4弹射来的高
2.战时备份,4个弹射器也可以互为 ...


很赞同你1、2、3的观点。
但不同意你说的在北冰洋弹射器不好用的观点。

一、传言中的不好用,无非是担心残余水蒸气结冰嘛,这个很容易解决,在弹射起飞各个波次间隔,引入干热空气,吹除残余水蒸气即可。

二、苏联北海舰队航母编队的主要作战方向是北大西洋,即便是考虑在北冰洋的巴伦支海作战,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巴伦支海南部(也是可能发生的作战海域),终年不冻,这从摩尔曼斯克港是不冻港就可以知道。

三、参照老美航母,老美是苏联的对头,苏联海军航母如有在北冰洋作战的需要,自然老美也有这个需要,可很明显,老美全部采用弹射起飞,说明要么双方航母都没有在北冰洋(不含较温暖的巴伦支海南部)作战的考虑,要么很容易从技术上解决此问题。

综述三点,我认为弹射器在苏联北海舰队不好用,由此需要滑跃起飞来备份的理由不成立。
dsandy1 发表于 2011-12-15 11:04
这些都不是充分的理由。
1.滑跃+2弹射,出动效率绝对不如4弹射来的高
2.战时备份,4个弹射器也可以互为 ...


很赞同你1、2、3的观点。
但不同意你说的在北冰洋弹射器不好用的观点。

一、传言中的不好用,无非是担心残余水蒸气结冰嘛,这个很容易解决,在弹射起飞各个波次间隔,引入干热空气,吹除残余水蒸气即可。

二、苏联北海舰队航母编队的主要作战方向是北大西洋,即便是考虑在北冰洋的巴伦支海作战,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巴伦支海南部(也是可能发生的作战海域),终年不冻,这从摩尔曼斯克港是不冻港就可以知道。

三、参照老美航母,老美是苏联的对头,苏联海军航母如有在北冰洋作战的需要,自然老美也有这个需要,可很明显,老美全部采用弹射起飞,说明要么双方航母都没有在北冰洋(不含较温暖的巴伦支海南部)作战的考虑,要么很容易从技术上解决此问题。

综述三点,我认为弹射器在苏联北海舰队不好用,由此需要滑跃起飞来备份的理由不成立。
傻货满天飞 发表于 2011-12-14 11:20
我觉得以后舰载机都要做双座的,做为飞行员的备份,要不前驾驶员万一晕倒了怎么办呢....
呵呵,美羊羊不在身边,飞行员不会晕滴。
dsandy1 发表于 2011-12-14 17:09
飞机着舰摔下来,除了主起落架一定要强悍以外,整机的强度和抗过载能力都必须很高才行。没看出su33前面怎 ...
受力方向不一样。结构强度对某一方向上的力够用不等于对另一方向上的力也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