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志愿军司令的人选决策 (转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24:32
中国参战前,志愿军司令一职的人选不好决定。对方是战斗力很强的美军,我方拟第一批入朝的部队是当时为准备参战而调五个军组建的东北边防军,都是四野的部队。故而志愿军司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人能力上必须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二、个人资历上必须能镇得住四野的骄兵悍将。符合这两点的人很少,后来的十个大将中仅粟裕一人有这两个条件,而他当时在负责对台湾方面的军事行动无法脱身。四野出身的大将萧劲光、黄克诚缺乏第一条件。全军其它类似地位的几个人如萧克、李达、刘亚楼等等都不具备第二条件。人选只能在后来的十个元帅中产生,而其中半数以上也都不行。朱总司令不可能﹔贺龙、徐向前国内战争时只担任了兵团级指挥,没有骄人的业绩,徐更不具备第二个条件﹔聂荣臻军事上不行,且在北平市市长任上﹔罗荣桓是政治元帅﹔叶剑英一直是个总参谋长的角色,上战场差点儿﹔陈毅与荣臻一样,军事能力有限,且在上海市市长任上。人选只有彭德怀、林彪和刘伯承三人了。刘当时已经急流勇退,辞去本兼各职,由贺龙接任西南军政员会主席,刘本人只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他年事已高,战伤累累,而且毛泽东对他素有看法,对此我也可另外分析,总之刘伯承是去不了朝鲜的。人选只剩下彭、林两位了,林本来最合适,四野是他的部队,他的军事能力绝对在彭之上。但他也确实有病,而更重要的一点你已提到,是他自己不愿意。当时政治局和军队高层不主张出国作战的是多数,建议在东北采取防御态势大有人在,林彪也是其中之一。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历史没有给予它证明的机会﹔而彭德怀则是少数主张出国作战的人之一,因而由他担任志愿军司令是最后的选择了。人选的重大决策必然要顾及当事人本身的意见,否则强人所难也是不明智的。

当然,决不能排除彭、林两人的个人因素,在此点上彭胜于林。但我认为目前流行的看法,完全是由于一人"怕死怯战"而另一人则"见义勇为、主动请缨"才会形成了这段历史的观念,多少也是要打点折扣的。朝鲜战争先后参加志愿军的部队,二、三、四野的部队都有,恰恰没有彭德怀一野的部队。入朝时,其总部机关只是一个兵团级指挥部,还不是彭德怀的部属,从文学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彭德怀是只身奔赴朝鲜前线的。而当时除三野有对台作战任务外,一野王震进军新疆是兵团级的行动,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军事意义,因新疆已和平解放,陶峙岳、鲍尔汉完全控制了局面﹔二野进藏也是兵团级的行动,主力已分散剿匪。

四野的海南岛战役已结束,主力态势与二野相同。因此当时给彭德怀配备一个完整的野战军总部不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准备时间过于仓促,同时最高决策层包括彭德怀本人对后来的战争规模估计不足。而彭德怀在指挥他所不熟悉的部队和将领时,他的个性使他"树敌"过多,为日后他在党内军内造成了许多反对派。入朝作战准备仓促,作战方式生疏,初期某些部队作战不利在所难免。然而彭德怀对此处理得过分简单粗暴,伤人过甚。第一次战役时三十八军的行动迟缓,既有敌前侦察不利的因素,也有总部情报误导的因素。然而彭德怀却严厉叱责为梁兴初"怕死",威胁要"斩马谡"﹔第二次战役三十八军作战英勇,彭德怀便立即写下了名言"三十八军万岁!"。实际上,一次战役只是团级规模的遭遇战,二次战役各军均有战果,三十八军还不是战果最大的部队,彭的这种大起大落的带兵方式则对各军将领产生了不少负面效果。而了三次战役后期,同样一个三十八军担任阻击,就有军级指挥官说出"如果由林总指挥,怎幺也不会让我们主力与敌人拼消耗。"这样的话来。另外,彭德怀一向对与他同级的将领持有蔑视的态度,"连朱总司令都看不起"。而参加朝鲜战争的恰恰都是这些将领带过的部队,彭的个性使他在处理这些上下级关系时加深了矛盾。中国参战前,志愿军司令一职的人选不好决定。对方是战斗力很强的美军,我方拟第一批入朝的部队是当时为准备参战而调五个军组建的东北边防军,都是四野的部队。故而志愿军司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人能力上必须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二、个人资历上必须能镇得住四野的骄兵悍将。符合这两点的人很少,后来的十个大将中仅粟裕一人有这两个条件,而他当时在负责对台湾方面的军事行动无法脱身。四野出身的大将萧劲光、黄克诚缺乏第一条件。全军其它类似地位的几个人如萧克、李达、刘亚楼等等都不具备第二条件。人选只能在后来的十个元帅中产生,而其中半数以上也都不行。朱总司令不可能﹔贺龙、徐向前国内战争时只担任了兵团级指挥,没有骄人的业绩,徐更不具备第二个条件﹔聂荣臻军事上不行,且在北平市市长任上﹔罗荣桓是政治元帅﹔叶剑英一直是个总参谋长的角色,上战场差点儿﹔陈毅与荣臻一样,军事能力有限,且在上海市市长任上。人选只有彭德怀、林彪和刘伯承三人了。刘当时已经急流勇退,辞去本兼各职,由贺龙接任西南军政员会主席,刘本人只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他年事已高,战伤累累,而且毛泽东对他素有看法,对此我也可另外分析,总之刘伯承是去不了朝鲜的。人选只剩下彭、林两位了,林本来最合适,四野是他的部队,他的军事能力绝对在彭之上。但他也确实有病,而更重要的一点你已提到,是他自己不愿意。当时政治局和军队高层不主张出国作战的是多数,建议在东北采取防御态势大有人在,林彪也是其中之一。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历史没有给予它证明的机会﹔而彭德怀则是少数主张出国作战的人之一,因而由他担任志愿军司令是最后的选择了。人选的重大决策必然要顾及当事人本身的意见,否则强人所难也是不明智的。

当然,决不能排除彭、林两人的个人因素,在此点上彭胜于林。但我认为目前流行的看法,完全是由于一人"怕死怯战"而另一人则"见义勇为、主动请缨"才会形成了这段历史的观念,多少也是要打点折扣的。朝鲜战争先后参加志愿军的部队,二、三、四野的部队都有,恰恰没有彭德怀一野的部队。入朝时,其总部机关只是一个兵团级指挥部,还不是彭德怀的部属,从文学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彭德怀是只身奔赴朝鲜前线的。而当时除三野有对台作战任务外,一野王震进军新疆是兵团级的行动,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军事意义,因新疆已和平解放,陶峙岳、鲍尔汉完全控制了局面﹔二野进藏也是兵团级的行动,主力已分散剿匪。

四野的海南岛战役已结束,主力态势与二野相同。因此当时给彭德怀配备一个完整的野战军总部不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准备时间过于仓促,同时最高决策层包括彭德怀本人对后来的战争规模估计不足。而彭德怀在指挥他所不熟悉的部队和将领时,他的个性使他"树敌"过多,为日后他在党内军内造成了许多反对派。入朝作战准备仓促,作战方式生疏,初期某些部队作战不利在所难免。然而彭德怀对此处理得过分简单粗暴,伤人过甚。第一次战役时三十八军的行动迟缓,既有敌前侦察不利的因素,也有总部情报误导的因素。然而彭德怀却严厉叱责为梁兴初"怕死",威胁要"斩马谡"﹔第二次战役三十八军作战英勇,彭德怀便立即写下了名言"三十八军万岁!"。实际上,一次战役只是团级规模的遭遇战,二次战役各军均有战果,三十八军还不是战果最大的部队,彭的这种大起大落的带兵方式则对各军将领产生了不少负面效果。而了三次战役后期,同样一个三十八军担任阻击,就有军级指挥官说出"如果由林总指挥,怎幺也不会让我们主力与敌人拼消耗。"这样的话来。另外,彭德怀一向对与他同级的将领持有蔑视的态度,"连朱总司令都看不起"。而参加朝鲜战争的恰恰都是这些将领带过的部队,彭的个性使他在处理这些上下级关系时加深了矛盾。
老马,从那转来的文章?
二次战役,三十八军负责纵深穿插,扎口袋口,堵住美二师,和其他部队一起给予自称“永远不是第二的”美二师以重创,是二次战役中最精彩的一章,喊它万岁,一点不过分。而另一支部队则没能堵住应堵的口子。
第一批入朝的部队经过一二次战役都有大量减员,九兵团长津湖一仗因冻伤减员甚多,后续部队还没入朝,三次战役让三十八军打阻击也算正常。他们发牢骚也属正常,打仗是要死人的,军事主官脾气没有好的,牢骚是经常发的,不能做为史鉴来评价彭德怀。
四野的部队是有名的骄横,被友军戏称为土匪部队,彭德怀的火爆脾气和天王老子都不怕的性格,正对他们的口胃。
有些军事评论文章,看看而已,不能当真。
四野部队确实能打,别的部队也能打,但在玩命上,技战术的素养上,和四野部队还差一点儿。
四野被称为"两头尖"的部队.
林、粟去朝鲜可能更合适,尤其粟,野战、山地战,以弱击强最擅长。
我认为彭有点朦胧的些许私心----38军是他平江起义的看家老部队。
打赢了就是好的
林去了不一定有彭好
谁骄横也没有彭骄横呀!!
老毛是我最喜欢的人之一,但是他什么都不甘人下,不能别人说自己的任何过失,还好大喜功,搞个人崇拜,好象所有的功劳都是他一个人似的。
我看过不少著作,最后都要补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补充”,或者“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补充”。
毛确实是个伟人,但其军事素质,军事理论比不上刘伯承;外交和治国比不上周恩来和刘少奇。这些都是不争事实,但是,他从来就没有正视过,服气过。
以下是引用洛浦秋风在2003-6-9 10:41:00的发言:
我认为彭有点朦胧的些许私心----38军是他平江起义的看家老部队。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了,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部队成份变动那么频繁,说38军是他平江起义的看家老部队是38军表现出色他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38军就没有其它部队的成份?弄不好其它部队的成份还要大些。
个人认为,林彪不去除了自己本来就反对那场战争以外,还有个功高震主的顾虑,这在以后也被彭的下场证明了。
以下是引用洛浦秋风在2003-6-4 19:49:00的发言:
林、粟去朝鲜可能更合适,尤其粟,野战、山地战,以弱击强最擅长。

但粟的资历威望都不够啊!解放战争中指挥华野都有些指挥不动,得借助陈毅的威望,何况是素称“野战”军的四野?再说粟当时据称是在青岛疗伤,谁知道他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
另外补充一点,一野是有部队到朝鲜的,第1军就是一野的。
38军打阻击是四次战役,汉江南岸死守20多天,掩护全军撤回38线以北。
都是英雄~!
第一批入朝的是4个军吧?
要不是粟病的话轮不到彭德怀的,第一任选就是粟。说粟裕在准备台湾战争的说法不可信的,因为当时知道一打朝鲜战争,收复台湾就遥遥无期了。
粟裕的能力很到,淮海战役就是粟裕的设想,很有天分!
粟裕在红军时期就是红4军参谋长,红7军团参谋长,四野那班上将中,哪个在同期的资历比他高?文革后审判黄永胜时,当时难以在军中找到能压得住黄资历的人去审(当然老帅和受过文革迫害的其他将领除外),因此当时邓就考虑搬出粟裕(红军时期曾是黄的直接上司,但时间不长),但后来不知何故又换成伍修权这个遵义会议的翻译了(起码也是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人,别人没有此资格)。

所以说粟裕没有资历是人云亦云的误解。华野内部纷争,主要是山东野战军坚持毛的外线出击政策结果连打败仗,而粟则坚持内线作战连取胜利,因此山东派对粟很不满,他们不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反而一直认为粟是个人主义,不执行毛的所谓正确主张,导致山东局面难以打开。连粟以前的手下叶飞到死也这样认为,可见山东派对粟不执行北上汇合而导致山东连战皆败十分介怀---他们就是不肯承认毛的外线作战指导方针不对,也回避自己的作战指挥能力问题,反将责任全推到粟的不配合问题上。

两淮失守后,华中和山东野战军在陈师庵召开会议,现在正史称是一次总结经验的会议,但当事人回忆却是一次华中分局领导人集中批判陈毅的会议,华中局领导人将两淮的丢失责任全推到陈毅的身上,陈毅被迫当众检讨,山东野战军的将领在会上抬不起头,恐怕这也是山东与华中矛盾的又一重要原因。

尽管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有种种矛盾,造成原山东野战军将领开始时不太愿意服从原华中野战军领导人粟裕,但胜仗是化解这些矛盾的灵丹,而且尽管内心不服但高级将领的党性仍是有的,执行命令也是坚决的,所谓的不服顶多表现为发发牢骚甚至顶撞几句而已,也没什么其他过激动作。
一个司令官的确定应该只有一个因素,就是他的能力.什么资历,人际关系应该是次要的
这些考虑多了,打的就差了.生杀大权要给他
要考虑资历.服众.那韩信就别当大将军,刘邦也没那么容易得天下
林彪也别在24岁作军团长
领导人就得有魄力破格提拔

彭比粟差
林其实可以他不愿去也没办法
可以考虑徐,刘
DING
林本来最合适,四野是他的部队,他的军事能力绝对在彭之上
同意
观点有点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