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有文化意义的中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0:14:15
谁是有文化意义的中国人?这个问题的提出,缘自不久前当代儒者蒋庆的一句发难:“没有了经典教育,谁是有文化意义的中国人?”。他用“礼崩乐坏”“学绝道丧”八个字来概括当今缺乏经典教育的中国教育状况。他编选了洋洋大观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希望重拾启蒙教育。一时间众声各异,读经问题俨然成为当下文化热点。并由此引发更多人去思考:中国传统  文化的根底在哪里?  


<P>  在近代,辜鸿铭乃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文化名人。尤其以"古怪"著称于世。敬之者如林语堂誉之为"怪杰",鄙之者如胡适之称他"怪物"。在一般人心目中,辜鸿铭尤其属于那种极为顽固的"封建余孽"。他的思想在国内无甚影响,但名声却不小。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极端保守的人物,竟然精通英德法等近十门语言,在西方世界和近代日本曾享有广泛影响。</P>
<P>  在辜氏的所有著作中,最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是《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一书的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论。它是一战前后(即五四时期)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东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比之同类著作,如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与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要早四五年</P>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困惑】
<p>
<P>  ●读经与不读经</P>
<P>  当代儒者蒋庆:没有了经典教育,谁是有文化意义的中国人?

  最根本意义上的中国人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内圣外王”就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内圣”,就是内心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外王”,就是能从事各种实际的事业。儒者加专家,“华魂”加“洋才”,就是中国文化的教育理想。所以,我的教育理想,也就是中国文化的教育理想,就是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也就是培养“内圣外王”、“华魂洋才”的经世人才  读经与中国文化的复兴</P>
<P>  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首当其冲的就是儒家经典。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奏请淸庭停止科举,自隋1300年来盛行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自此士人(读书人)不再读经,经学从此式微。(中国人读经的历史远远早于科举制度的产生,早在孔子的时代,中国人就开始读经。从春秋时代到清末废除科举,中国人读经的历史有2400多年。)其后,民国元年(1912年)1月19日,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布了一部教育法:《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从此小学读经制度被废除,儿童不再读经,“经典教育”从此断绝。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经典被当作封建主义的罪魁祸首,打倒在地;文化大革命又破四旧、烧古书、批孔子,经典遭到了灭顶之灾,哪里还谈得上“经典教育”!自民国以来,中华民族就成了一个世界上最独特的没有经典的民族!(六十年代夏威夷东方哲学会议照片唐君毅、方东美先生手中无经,他民族则有。)一个民族没有了经典,就没有了文化、没有了历史、没有了根基、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常理常道,因而也就没有了未来与希望。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根基、灵魂、常理常道、未来与希望都存在于这个民族的经典中。</P>
<P>  下面举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经典在近代遭到多么大的破坏</P>
<P>  ·一个读了点经的人谈谈读经 从未读经的人谈读经</P>
<P>  ·“读经”和文化保守
  ·蒙昧的教育理念与传统观
  ·读经: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
</P>
<P>  ●语文教育的“文白之争”</P>
<P>  特级教师韩军:“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鲁迅、胡适、郭沫若反对文言,更多是从政治、思想、社会变革的角度出发的。而他们自身的文言素养,却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奠定得异乎寻常的雄厚了。如果出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语文教师们”,自身文言根基很浅,却也跟在大师后面,齐声附和“废掉文言”,那么,我们可能“废掉中华文化灯塔”,废掉几代人“文化根基”,同时废掉“白话的根基”。使几代人的“白话”成为“浮萍”!这不是危言耸听 </P>
<P>  文白自古是一家  </P>
<P>  文言和白话是一种语言走向两歧的路,而不是由不同的路走来的两种语言。两者是一个母系中出来的,如都用汉字,词汇有同有异,句法大同小异;关系更重大的是使用者都属于号称炎黄子孙的一群,他们大多兼通文言和白话,即使常常是文而不白或白而不文,但总难免,有些人不知不觉就利用他们笔下的自由,忽文忽白,或既文又白了。应该说文白自古是一家,从秦汉上古看来,文言与白话未必就有这么大的区别。换句话说,古人说话大多是文绉绉的,不大有所谓文言与白话的不同。</P>
<P>  虽然古代的白话材料我们今天已经不易得到,但由于各地方言还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形态,因此我们今天可以从方言口语中去窥测古代人说话的样子。以厦门话为例,在日常口头语中就很多是今天所说的文言形态,如中国人最普通的问候语就是“吃了没有?”,厦门话只说“食未?”。问人家“有没有?”厦门话只需说“有无?”如果问得详细些:“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厦门话则说“到底有抑无?”这里的“抑”字的用法,现在只能在文言文里读到,如“抑或”一词,但却正用于今天厦门地地道道的口语里。所以上古文献中我们读来不易的文言其实恐怕都是当时的口语
  ●“简化字”与“繁体字”之争</P>
<P>  全国政协委员王为政:汉字简化,可否“后退”半步?

  1956年,我国颁布了第一批简化汉字,并提出“识繁写简”的口号。推行期间,简化汉字以笔画少、易书写的优势在全国普及开来。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很多40岁以下的人都不熟悉繁体字了。再过几十年,承载着丰富、悠久民族文化的珍贵古籍很可能成为难以解读的古董。这一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p>  ●旧式私塾的消亡与现代私塾的兴起</P>
<P>   如今中国的义务教育困顿,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穷困地区教师开不出工资,学校负债累累,即使是大城市的“贵族学校”,充其量也不过是个高考补习班,学生除了死记硬背、全心全意地对付考试外,对知识的探求、对品德的培养,在教育中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教育改革并不是没有。可惜,人们偏偏忘了中国最古老的教育体制:私塾
   如何看待最后一所私塾的消亡</P>
<P>  私塾在中国是古旧的事物了。有人认为应该对它加以保护,也有人认为应该任其自由发展、自由消亡,还有人认为它应该被淘汰。</P>
<P>  郭齐家教授一直从事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他说:“在中国的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中,佛家有寺庙为基地;道家有道观为依存;而儒家靠的就是以私塾和书院作为载体,一代一代传递下来。从这个意义上看,五峰私塾消亡,多少有些令人惋惜。”</P>
<P>  “新书读了可以去搞事;老书读了晓得做人,当农民学会做人更重要。”平江县洪家村农民钟天辉在回答为什么要把儿子送去读老书的问题时,谈了他对传统文化最朴实的理解,这种认识在当地村民中有着较强的代表性,说明私塾的存在有其历史合理性。</P>
<P>  “私塾曾经是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郭教授介绍,唐宋之后的私塾教学很大程度上屈从于科举考试的要求。隋唐始行的科考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学校教育也就跟着注重儒家的几部典章,一直到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被废止。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下令废止了小学堂读经科,同年五月又废止了师范、中小学读经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郭教授认为:“私塾的历史悠久,对于中华文化的形成及传承发挥过很大的作用。”</P>
<p>  补习班学生在诵读古经
<p>  现代私塾:传承还是复古?
<p>
<P>  “中华文化中传统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少,现在的教育主要是以现代文化为主体,我们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已经丝毫看不出了。许多孩子相信圣诞老人,知道麦当劳叔叔,但是他们不知道阿福,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我希望能通过这种假期补习的形式,把传统文化活生生的展现给孩子们。”在“现代私塾”创办者易菁女士看来,传统文化应该更多地得到继承和发扬</P>
<P>  相关链接:“二十四孝”,古今必读? </P>重新清理文化家底
<p>
<P>  面对读经之辩、文白之争、汉字简化以及私塾复兴,为什么我们会表现得如此耿耿于怀?虽然学者们从各个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仍旧让我们觉得如同雾里看花。所有的争论都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知半解而陷入困惑之中。当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大师们是如何讲述“四书五经”,看看学术权威所开列的国学入门必读书,想想传统文化清单上我们所遗失了的东西,也许我们才会明白我们该做什么,也才会明白谁才是有文化意义的中国人!</P>
<P>  经典解读: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解之缘</P>
<P>  从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看,毛泽东阅读文史古籍的批语包含有丰富的内容,浸透着朝气蓬勃的辩证精神。这些批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是对中国智慧或东方智慧的提炼、发展和结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加以发扬光大。毛泽东不愧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展者。</P>
<P>  </P>谁是有文化意义的中国人?这个问题的提出,缘自不久前当代儒者蒋庆的一句发难:“没有了经典教育,谁是有文化意义的中国人?”。他用“礼崩乐坏”“学绝道丧”八个字来概括当今缺乏经典教育的中国教育状况。他编选了洋洋大观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希望重拾启蒙教育。一时间众声各异,读经问题俨然成为当下文化热点。并由此引发更多人去思考:中国传统  文化的根底在哪里?  


<P>  在近代,辜鸿铭乃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文化名人。尤其以"古怪"著称于世。敬之者如林语堂誉之为"怪杰",鄙之者如胡适之称他"怪物"。在一般人心目中,辜鸿铭尤其属于那种极为顽固的"封建余孽"。他的思想在国内无甚影响,但名声却不小。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极端保守的人物,竟然精通英德法等近十门语言,在西方世界和近代日本曾享有广泛影响。</P>
<P>  在辜氏的所有著作中,最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是《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一书的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论。它是一战前后(即五四时期)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东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比之同类著作,如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与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要早四五年</P>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困惑】
<p>
<P>  ●读经与不读经</P>
<P>  当代儒者蒋庆:没有了经典教育,谁是有文化意义的中国人?

  最根本意义上的中国人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内圣外王”就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内圣”,就是内心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外王”,就是能从事各种实际的事业。儒者加专家,“华魂”加“洋才”,就是中国文化的教育理想。所以,我的教育理想,也就是中国文化的教育理想,就是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也就是培养“内圣外王”、“华魂洋才”的经世人才  读经与中国文化的复兴</P>
<P>  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首当其冲的就是儒家经典。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奏请淸庭停止科举,自隋1300年来盛行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自此士人(读书人)不再读经,经学从此式微。(中国人读经的历史远远早于科举制度的产生,早在孔子的时代,中国人就开始读经。从春秋时代到清末废除科举,中国人读经的历史有2400多年。)其后,民国元年(1912年)1月19日,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布了一部教育法:《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从此小学读经制度被废除,儿童不再读经,“经典教育”从此断绝。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经典被当作封建主义的罪魁祸首,打倒在地;文化大革命又破四旧、烧古书、批孔子,经典遭到了灭顶之灾,哪里还谈得上“经典教育”!自民国以来,中华民族就成了一个世界上最独特的没有经典的民族!(六十年代夏威夷东方哲学会议照片唐君毅、方东美先生手中无经,他民族则有。)一个民族没有了经典,就没有了文化、没有了历史、没有了根基、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常理常道,因而也就没有了未来与希望。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根基、灵魂、常理常道、未来与希望都存在于这个民族的经典中。</P>
<P>  下面举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经典在近代遭到多么大的破坏</P>
<P>  ·一个读了点经的人谈谈读经 从未读经的人谈读经</P>
<P>  ·“读经”和文化保守
  ·蒙昧的教育理念与传统观
  ·读经: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
</P>
<P>  ●语文教育的“文白之争”</P>
<P>  特级教师韩军:“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鲁迅、胡适、郭沫若反对文言,更多是从政治、思想、社会变革的角度出发的。而他们自身的文言素养,却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奠定得异乎寻常的雄厚了。如果出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语文教师们”,自身文言根基很浅,却也跟在大师后面,齐声附和“废掉文言”,那么,我们可能“废掉中华文化灯塔”,废掉几代人“文化根基”,同时废掉“白话的根基”。使几代人的“白话”成为“浮萍”!这不是危言耸听 </P>
<P>  文白自古是一家  </P>
<P>  文言和白话是一种语言走向两歧的路,而不是由不同的路走来的两种语言。两者是一个母系中出来的,如都用汉字,词汇有同有异,句法大同小异;关系更重大的是使用者都属于号称炎黄子孙的一群,他们大多兼通文言和白话,即使常常是文而不白或白而不文,但总难免,有些人不知不觉就利用他们笔下的自由,忽文忽白,或既文又白了。应该说文白自古是一家,从秦汉上古看来,文言与白话未必就有这么大的区别。换句话说,古人说话大多是文绉绉的,不大有所谓文言与白话的不同。</P>
<P>  虽然古代的白话材料我们今天已经不易得到,但由于各地方言还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形态,因此我们今天可以从方言口语中去窥测古代人说话的样子。以厦门话为例,在日常口头语中就很多是今天所说的文言形态,如中国人最普通的问候语就是“吃了没有?”,厦门话只说“食未?”。问人家“有没有?”厦门话只需说“有无?”如果问得详细些:“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厦门话则说“到底有抑无?”这里的“抑”字的用法,现在只能在文言文里读到,如“抑或”一词,但却正用于今天厦门地地道道的口语里。所以上古文献中我们读来不易的文言其实恐怕都是当时的口语
  ●“简化字”与“繁体字”之争</P>
<P>  全国政协委员王为政:汉字简化,可否“后退”半步?

  1956年,我国颁布了第一批简化汉字,并提出“识繁写简”的口号。推行期间,简化汉字以笔画少、易书写的优势在全国普及开来。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很多40岁以下的人都不熟悉繁体字了。再过几十年,承载着丰富、悠久民族文化的珍贵古籍很可能成为难以解读的古董。这一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p>  ●旧式私塾的消亡与现代私塾的兴起</P>
<P>   如今中国的义务教育困顿,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穷困地区教师开不出工资,学校负债累累,即使是大城市的“贵族学校”,充其量也不过是个高考补习班,学生除了死记硬背、全心全意地对付考试外,对知识的探求、对品德的培养,在教育中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教育改革并不是没有。可惜,人们偏偏忘了中国最古老的教育体制:私塾
   如何看待最后一所私塾的消亡</P>
<P>  私塾在中国是古旧的事物了。有人认为应该对它加以保护,也有人认为应该任其自由发展、自由消亡,还有人认为它应该被淘汰。</P>
<P>  郭齐家教授一直从事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他说:“在中国的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中,佛家有寺庙为基地;道家有道观为依存;而儒家靠的就是以私塾和书院作为载体,一代一代传递下来。从这个意义上看,五峰私塾消亡,多少有些令人惋惜。”</P>
<P>  “新书读了可以去搞事;老书读了晓得做人,当农民学会做人更重要。”平江县洪家村农民钟天辉在回答为什么要把儿子送去读老书的问题时,谈了他对传统文化最朴实的理解,这种认识在当地村民中有着较强的代表性,说明私塾的存在有其历史合理性。</P>
<P>  “私塾曾经是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郭教授介绍,唐宋之后的私塾教学很大程度上屈从于科举考试的要求。隋唐始行的科考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学校教育也就跟着注重儒家的几部典章,一直到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被废止。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下令废止了小学堂读经科,同年五月又废止了师范、中小学读经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郭教授认为:“私塾的历史悠久,对于中华文化的形成及传承发挥过很大的作用。”</P>
<p>  补习班学生在诵读古经
<p>  现代私塾:传承还是复古?
<p>
<P>  “中华文化中传统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少,现在的教育主要是以现代文化为主体,我们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已经丝毫看不出了。许多孩子相信圣诞老人,知道麦当劳叔叔,但是他们不知道阿福,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我希望能通过这种假期补习的形式,把传统文化活生生的展现给孩子们。”在“现代私塾”创办者易菁女士看来,传统文化应该更多地得到继承和发扬</P>
<P>  相关链接:“二十四孝”,古今必读? </P>重新清理文化家底
<p>
<P>  面对读经之辩、文白之争、汉字简化以及私塾复兴,为什么我们会表现得如此耿耿于怀?虽然学者们从各个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仍旧让我们觉得如同雾里看花。所有的争论都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知半解而陷入困惑之中。当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大师们是如何讲述“四书五经”,看看学术权威所开列的国学入门必读书,想想传统文化清单上我们所遗失了的东西,也许我们才会明白我们该做什么,也才会明白谁才是有文化意义的中国人!</P>
<P>  经典解读: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解之缘</P>
<P>  从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看,毛泽东阅读文史古籍的批语包含有丰富的内容,浸透着朝气蓬勃的辩证精神。这些批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是对中国智慧或东方智慧的提炼、发展和结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加以发扬光大。毛泽东不愧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展者。</P>
<P>  </P>
说的不错!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