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农业生产远落后于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26:05
华尔街日报报道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将是印度农业的一道分水岭。印度政府认为,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的增长速度,对于实现印度9%的总体增长目标,对于减少贫困人口,都是必不可少的。

要在印度这样的贫穷国家减少贫困,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农业收入,因为印度70%左右的人口都是农村人,略高于5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数据显示,从1980年以来,以1999年至2000年价格为基准的农业产值的五年移动平均值从未超过4%的增速。只是在最近两年,其增长速度才脱离了90年代早期以来一种相当稳定的下降趋势。

这是为什么?

印度耕地数量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虽然土地总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但其耕地面积比中国略高。然而印度的稻米和小麦产量低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稻米和小麦产量比印度高出40%左右。印度的水果蔬菜产量也次于中国,位于世界第二,中国水果产量是印度产量的三倍。但印度的芒果和香蕉产量位居第一。在香料方面,印度无论是生产、消费还是出口都坐头把交椅。

虽然总体数字惊人,但印度农业生产率不高。平均来讲,从1970-1979年到2000-2009年,中国水田耕作面积下降了600万公顷,印度在同一时期增加了460万公顷。事实上从1960年以来,印度的水田耕作面积每年都高于中国。但中国的产量却大大高于印度。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的差异已经下降,但中国水田的产量仍旧明显高于印度。

在小麦方面,中国在1960年到2000年期间的种植面积高于印度。但在过去10年,形势发生逆转。中国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富裕,其国内粮食需求已经下降。另一个原因是向玉米等高附加值作物的转移。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印度小麦收成高于中国。但在70年代中期过后,中国产量开始超过印度,产量差距在最近这个十年达到最大。甚至在印度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的棉花生产方面,中国的原棉产量也比印度高出40%,中国的棉花产量约为印度的2.5倍。

收成是一个函数,其自变量包括种子质量、化肥使用、水、种植面积和机械化程度等。生长于灌溉农地的作物不依赖于天气的瞬息万变。在过去40年里,印度水田收成中接受灌溉的比例稳步提高,现在占到57%左右。水田收成过半接受灌溉的邦,产量比那些不到一半接受灌溉的邦高出50%。

小麦获得了更大好处,目前约90%的小麦都是在灌溉土地上种植的。尽管如此,逾85%小麦接受灌溉的州,其产量要比这个比例不足85%的州高出80%。中国的小麦也是在接受灌溉的土地上种植,但中国的产量比印度高出60%。另一方面,美国的小麦种植于贫瘠的、不受灌溉的土地上。但美国小麦产量和印度小麦产量相当。

印度低产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无论是小麦、大米还是其他农作物,个人占有农场的规模都较小。2001年的普查显示,80%农场的规模都不足2公顷,62%的规模平均都小于0.5公顷。只有1%属于大规模(10公顷以上),平均为17.1公顷。农场整体平均规模仅为1.33公顷。

最近的一份政府报告指出,小型农场的规模变得更小了,85%的农民缺乏获得农业投入品和信贷的渠道。这不足为奇,因为农村人口增加了,但可用的农场面积却没有。不过,中国农场的平均规模更小,平均仅为0.6公顷。

在中国和印度,农场规模小都对机械化有抑制作用。但化肥的使用在中国比印度多得多。此外,中国在农业研发方面的投入也比印度多得多,用以生产高产和生长更快的农作物品种。另外中国拥有更良好的灌溉条件,并实施一年两季甚至三季的更为集约化的耕种。这些是中国高产的主要原因。

在印度,过去十年来包括小米等粗粮、大麦以及豆类的粮食总产量有所增长,但却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考虑到产量、损耗量、出口和进口以及储备的变化等因素,1990年至1999年间人均粮食净占有量平均为174公斤,2000年至2009年间为163公斤。

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因为可用农业用地的面积过去30年来一直未变。这就意味着必须增加产量生产更多粮食。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增加了,粮食的整体产量也有所提高。但产量的增幅却在缓和。

除非投入因素发生巨变,特别是水,否则前景似乎堪忧。如果没有可靠的水供应,通过种植两季来提高产量是不可能的。50%以上的耕地都依赖雨水。

依赖雨水耕地的产量比灌溉耕地的产量低得多,这点不足为奇。农民主要靠挖掘井水作为雨水的补充水源。虽然使用地下水一直是印度农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水资源匮乏和浪费开始成为明显的问题。许多地区的地下水位遭到侵蚀,要求井挖得越来越深。


此外,中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一份水资源管理报告发现,水资源的使用往往都效率低下。加上大量耕地退化(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这个事实,因此有必要采用滴灌等水资源管理技术,既节水又能提高产量。十一五规划将于2012年到期。

但这种灌溉系统成本高,大多数农民都用不起。即便是在印度产量最高的旁遮普省,大米和小麦的产量也仅仅和中国全国最近的平均水平相当。

中国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将粮食年产量增加2,000万吨,从2.31亿吨增加到2.51亿吨。在截至2010年3月31日的这一年,严重的干旱天气实际上导致粮食产量减少至2.18亿吨。但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这一年,产量有所回升,达到2.41亿吨的创纪录水平。因此,从这一罕见的令人振奋的迹象来看,这个目标至少看起来是可行的。(本文来源:《华尔街日报》)http://discover.news.163.com/11/0921/10/7EFI935L000125LI.html华尔街日报报道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将是印度农业的一道分水岭。印度政府认为,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的增长速度,对于实现印度9%的总体增长目标,对于减少贫困人口,都是必不可少的。

要在印度这样的贫穷国家减少贫困,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农业收入,因为印度70%左右的人口都是农村人,略高于5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数据显示,从1980年以来,以1999年至2000年价格为基准的农业产值的五年移动平均值从未超过4%的增速。只是在最近两年,其增长速度才脱离了90年代早期以来一种相当稳定的下降趋势。

这是为什么?

印度耕地数量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虽然土地总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但其耕地面积比中国略高。然而印度的稻米和小麦产量低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稻米和小麦产量比印度高出40%左右。印度的水果蔬菜产量也次于中国,位于世界第二,中国水果产量是印度产量的三倍。但印度的芒果和香蕉产量位居第一。在香料方面,印度无论是生产、消费还是出口都坐头把交椅。

虽然总体数字惊人,但印度农业生产率不高。平均来讲,从1970-1979年到2000-2009年,中国水田耕作面积下降了600万公顷,印度在同一时期增加了460万公顷。事实上从1960年以来,印度的水田耕作面积每年都高于中国。但中国的产量却大大高于印度。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的差异已经下降,但中国水田的产量仍旧明显高于印度。

在小麦方面,中国在1960年到2000年期间的种植面积高于印度。但在过去10年,形势发生逆转。中国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富裕,其国内粮食需求已经下降。另一个原因是向玉米等高附加值作物的转移。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印度小麦收成高于中国。但在70年代中期过后,中国产量开始超过印度,产量差距在最近这个十年达到最大。甚至在印度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的棉花生产方面,中国的原棉产量也比印度高出40%,中国的棉花产量约为印度的2.5倍。

收成是一个函数,其自变量包括种子质量、化肥使用、水、种植面积和机械化程度等。生长于灌溉农地的作物不依赖于天气的瞬息万变。在过去40年里,印度水田收成中接受灌溉的比例稳步提高,现在占到57%左右。水田收成过半接受灌溉的邦,产量比那些不到一半接受灌溉的邦高出50%。

小麦获得了更大好处,目前约90%的小麦都是在灌溉土地上种植的。尽管如此,逾85%小麦接受灌溉的州,其产量要比这个比例不足85%的州高出80%。中国的小麦也是在接受灌溉的土地上种植,但中国的产量比印度高出60%。另一方面,美国的小麦种植于贫瘠的、不受灌溉的土地上。但美国小麦产量和印度小麦产量相当。

印度低产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无论是小麦、大米还是其他农作物,个人占有农场的规模都较小。2001年的普查显示,80%农场的规模都不足2公顷,62%的规模平均都小于0.5公顷。只有1%属于大规模(10公顷以上),平均为17.1公顷。农场整体平均规模仅为1.33公顷。

最近的一份政府报告指出,小型农场的规模变得更小了,85%的农民缺乏获得农业投入品和信贷的渠道。这不足为奇,因为农村人口增加了,但可用的农场面积却没有。不过,中国农场的平均规模更小,平均仅为0.6公顷。

在中国和印度,农场规模小都对机械化有抑制作用。但化肥的使用在中国比印度多得多。此外,中国在农业研发方面的投入也比印度多得多,用以生产高产和生长更快的农作物品种。另外中国拥有更良好的灌溉条件,并实施一年两季甚至三季的更为集约化的耕种。这些是中国高产的主要原因。

在印度,过去十年来包括小米等粗粮、大麦以及豆类的粮食总产量有所增长,但却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考虑到产量、损耗量、出口和进口以及储备的变化等因素,1990年至1999年间人均粮食净占有量平均为174公斤,2000年至2009年间为163公斤。

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因为可用农业用地的面积过去30年来一直未变。这就意味着必须增加产量生产更多粮食。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增加了,粮食的整体产量也有所提高。但产量的增幅却在缓和。

除非投入因素发生巨变,特别是水,否则前景似乎堪忧。如果没有可靠的水供应,通过种植两季来提高产量是不可能的。50%以上的耕地都依赖雨水。

依赖雨水耕地的产量比灌溉耕地的产量低得多,这点不足为奇。农民主要靠挖掘井水作为雨水的补充水源。虽然使用地下水一直是印度农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水资源匮乏和浪费开始成为明显的问题。许多地区的地下水位遭到侵蚀,要求井挖得越来越深。


此外,中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一份水资源管理报告发现,水资源的使用往往都效率低下。加上大量耕地退化(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这个事实,因此有必要采用滴灌等水资源管理技术,既节水又能提高产量。十一五规划将于2012年到期。

但这种灌溉系统成本高,大多数农民都用不起。即便是在印度产量最高的旁遮普省,大米和小麦的产量也仅仅和中国全国最近的平均水平相当。

中国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将粮食年产量增加2,000万吨,从2.31亿吨增加到2.51亿吨。在截至2010年3月31日的这一年,严重的干旱天气实际上导致粮食产量减少至2.18亿吨。但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这一年,产量有所回升,达到2.41亿吨的创纪录水平。因此,从这一罕见的令人振奋的迹象来看,这个目标至少看起来是可行的。(本文来源:《华尔街日报》)http://discover.news.163.com/11/0921/10/7EFI935L000125LI.html
滴水灌溉尽快实行
印度还是靠天吃饭
民主的印度农业更有发展潜力,而专制的TG农业的发展不可持续.JY们,你们说对吗?
tomcat650093 发表于 2011-9-22 10:13
民主的印度农业更有发展潜力,而专制的TG农业的发展不可持续.JY们,你们说对吗?
阿三的地没有被充分利用,按理说的确是有发展潜力的,只要政府加大投入,引导农民种植和补贴花费和农具就可以实现,做这些不难,阿三手头还不是那么紧,关键上层的婆罗门是不是把这些老百姓当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