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西方空袭利比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39:56
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版图中,西方留给了世界太多的烙印。14-15世纪欧洲大航海及地理大发现的到来,注定了率先掌握先进科学航海知识的西方世界将主宰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到来,不少国家掌握自己命运的历史随着蒸汽机的轰鸣戛然而止。在随后的无论是英法做老大还是美国做老大的国际格局里,在国际社会中没有硬实力的国家因抵抗西方主流世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非洲的长期贫困、南北朝鲜的隔界相望、萨达姆的绞刑………这些人间悲剧都向世人充分的证明着一个真理:任何弱小的国家带动地区的国际格局的表面上,其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大国背景。虽然现在世界已出现了所谓的多极化趋势,西方世界仍然像在殖民时代一样,主导者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2011年的3月份,利比亚再次触犯了天条,成为西方鱼肉的对象。
多灾多难的利比亚
利比亚,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国度。其实,利比亚在今年成为世界风暴眼中心前,就多次吸引过世界的眼球。1911-1912年,意大利和奥斯曼土耳其为了争夺地中海地区的殖民地,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进行了著名的意土战争,这次战争中因为在人类战争史上首次使用空军而扬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将触角伸到了北非地区。其中,在当今利比亚的重要城市米苏塔拉英国和德国进行过重要的战役。1943年在二战进行中,英国和法国就看清了利比亚的战略地位,分别占领了利比亚的北部和南部地区,实行分区统治。其中法国还在利比亚南部设置了军政府。1951年,利比亚摆脱英法统治,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感召下取得了独立。可是,利比亚面对着和其他殖民地独立国一样的问题。由于长时间的处在殖民统治下和落后的国民经济,利比亚在独立后仍然无法走上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道路。在国际外交上仍然走着亲西方的政治路线。1969年,由于不满当权政府的统治,卡扎菲上校带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从此,利比亚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对抗西方世界的历史。卡扎菲顽强的推行自己的革命路线,因此利比亚与西方世界的关系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在与西方交恶的30多年时间里,利比亚多次遭到了西方世界的武力打击和经济制裁。2011年,由于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中东地区各国的经济普遍不景气。作为在中东地区有极高影响力的利比亚,自然受到了中东大环境的影响,加上利比亚单一的靠石油出口的经济结构,引发了国内经济形势的下滑。随着埃及爆发大规模的动乱,利比亚也受到了冲击。这个古老的国度再次受到灾难般的打击。
正中西方下怀
2011年2月份以来,埃及、巴林、利比亚等中东地区国家相继成为世界政治的焦点。在埃及局势未稳之际,利比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表威行游。在埃及重新恢复秩序后,利比亚处在了内战的边缘,形势极其动荡。卡扎菲政府甚至动用了军警狙击手打击反政府表威行游,极大地激化了双方的矛盾。此时的西方世界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虽然在国际社会上忙于调停,却希望利比亚局势越来越难以控制,以此来从中牟利。西方世界在中东地区和地中海地区有着传统而又广泛的利益,加上卡扎菲自上台以来就不怎么听西方的话,西方世界自然要策动颜色革命,来消灭卡扎菲政权。随着利比亚国内反政府势力的强化,利比亚走向了内战。2月17日,卡扎菲政府宣布对反政府武装聚集的最大城市班加西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西方世界认定了机会已经来临,在一手策划禁飞区的同时,开始准备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其实,此次西方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说到本质就是用武力来维护西方世界支持下的利比亚颜色革命的成果。
禁飞区的意义
禁飞区,指的是国内政府在特殊的政治条件下或国际社会为制裁某国而划分的空中管制区域。在禁飞区试图起降的飞机无论是政府部门的还是军队的,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特殊的批准。国际战略家们公认禁飞区会起到平衡、缓冲、牟利的作用。设置禁飞区使交战双方暂时划分而开,利于交战不利方重新布置,达到平衡交战双方的作用。同时,作为战略缓冲地带的禁飞区,给第三方的干涉提供了绝佳的良机。能使第三方进退自如,获得很大的战略主动权。在1994年的波黑内战、1998年的沙漠之狐行动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西方世界均玩弄了禁飞区的把戏,成功的达到了战争的目的。此次空袭利比亚,西方世界也不会例外。西方世界敦促利比亚执行联合国的1973号决议,在军事打击同时策划组建禁飞区。这一举动反映了西方世界的战略目的。即有效宣誓军事存在和缓解利比亚反政府军的压力。给反政府军留有喘息之机。
法国,反映强烈的高卢雄鸡
在此次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中,法国无疑充当了急先锋的。在利比亚动乱后,法国最先在国际社会上表达了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态度。法国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有着深刻的地缘政治和历史背景。
法国自近代以来,就是非洲的主宰者。在17世纪后,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善和地理大发现,西方殖民者开始了对其他地区的掠夺。与英国热衷于东方不同,法国对非洲充满了特殊的好感。在殖民时代,法国侵占了西非和中非得广大领土,把非洲作为原材料生产地,大肆掠夺非洲重要的矿产资源。1888年,英法两国在瓜分非洲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确立了各自的势力范围。1940年,法国遭受到希特勒的闪击战而沦陷。戴高乐将军将临时成立的政府由英国迁往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开始了对抗德国和维希政府的历史。在1943年,法国派兵占领了利比亚南部,实行法式统治。战后,随着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法国逐渐失去了非洲的殖民地。但是戴高乐出色的战略眼光使法国不仅没有退出非洲,反而加大了对非洲原有殖民地的控制。通过在非洲原法殖民地国家发布西非法郎,在经济上牢牢地套住了这些刚独立不久却无法自主的国家,并不断的向这些非洲国家输出法国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通过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军事合作来推动法国的军火贸易。目前,塞内加尔、乍得等一些西非国家无论从政治体制还是军事编制上都充分效仿法国。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新的国际格局的到来,加上非洲自主意识的增强,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逐年下降。为了挽回在非洲的声誉,抵抗美国等其他外部势力的入驻,萨科奇总统上台后改善同非洲国家的关系,并通过召开地中海峰会来施加法国在地中海地区和北非地区的影响。这些都是法国积极重返非洲的信号。可是,以非洲领袖自居的卡扎菲根本不买法国的帐。有资料显示,利比亚曾多次暗中支持非洲亲法国家的反政府武装,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失误。卡扎菲拒不参加地中海峰会,使法国在北非地区的形象受到损失。以非洲老大自居的卡扎菲激怒了非洲的真正老大法国。法国这只被激怒的高卢雄鸡必将对卡扎菲推行强硬政策。
美英:控制战争规模
利比亚与美国的交恶其实早就由来已久。1969年,卡扎菲上校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军事政变。卡扎菲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将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关闭,将美国在利比亚的大型石油公司归收国有。这一举动激怒了美国。美国瞬间失去了控制北非石油的筹码。从此,利比亚开始了同美国长达30多年的交恶。1986年,美国因卡扎菲政府私自扩大经济专属区,对利比亚开展了“草原烈火”和“黄金峡谷”的军事打击。1988年,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发生空难,史称洛克比空难。美国怀疑利比亚所为,西方世界随即对利比亚开展了长年的经济制裁。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屈于美国强大的军事威力,卡扎菲政府开始转变对西方的态度,放弃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并且对洛克比空难家属进行赔偿。可是卡扎菲主动修好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他的排斥,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借此机会加入到打击队伍的行列。
1943年,英国发兵入侵利比亚,并控制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掌握了利比亚北部地区的主导权。1956年,自塞纳尔收回苏伊士运河后,英国在北非地区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英国为加强北非地区的影响力,控制利比亚局势,参与了此次空袭。美英虽然力主打击卡扎菲政府,但是从两国目前面临的处境来看,两国不可能将战争的规模无限扩大。原因如下:
1、        从两国的战略态势来看,两国都在北约的主导下参加阿富汗战争。以美国为例,进行了10年的阿富汗战争已经耗费美国3000多亿美元。英国也不断加大对阿富汗的清剿力度,但已显疲态。美国和英国无法抽出过多兵力来干涉利比亚。美英都已在沉重的阿富汗压力下喘不过气来。因此,美英的政府要员和军队将领表示不会派地面部队参战。说白了,美英两国不愿再冒巨大的政治风险,得罪伊斯兰世界。美英两国的态度或多或少的决定了北约的态度。
2、        从两国的世纪情况来看,美国2010末发布了“空海一体战”理论。该理论将亚太地区作为美国的战略重心。随着亚太地区“天安”号事件和朝韩冲突,美国将海空军兵力放在亚太地区。英国由于金融危机与战略的重新调整,大幅度的消减了军队的规模。其中海军和空军收到了严重的削弱。此次参加对利比亚的空袭,完全是走投无路。但从侧面表明了英国不会放弃地中海和中东传统利益的决心。
外科手术是打击:高技术武器再聚利比亚
3月19日,法国出动“阵风”m舰载战斗机打击利比亚,拉开了此次空袭的序幕。随后,美国发射bgm109c战斧式巡航导弹攻击利境内目标,英国也派狂风战斗机参加了打击。此次行动中,法国、美国分别出动了戴高乐号航母和企业号航母。同时英国海军的攻击性核潜艇也参加了此次打击。最新的消息称,美国空军b2a隐形轰炸机也加入了战斗。从此空袭与以往北约发动的空袭从本质上看,基本换汤不换药,并表现出以下特点:
1、        以导弹和航空兵为主,采用外科手术式打击。此次英法美三国利用导弹驱逐舰和核攻击潜艇在几百公里外发射巡航导弹,并利用空军的幻影2000,海军的f18和阵风m战斗机进行空中打击。这些战机都有装备精确制导的能力。其中,幻影2000有6000公斤的载弹量,美f18战斗机可挂载agm154防区外撒布武器。作为三代半典型代表的阵风也有出色的挂载量。正是由于精确制导武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高命中率,使英法美可以从容的选择打击目标,控制战争规模、减少附带损伤、实现外科手术式打击。
2、        交战双方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利比亚由于特殊的战略环境,决定了利比亚军队中东西方武器交汇的景象。具有代表的有苏制苏22战斗机、米格21战斗机、苏制szu系列高炮。萨姆2地空导弹、蛙7地地导弹。也有意大利和捷克产的自行榴弹炮。利比亚军队虽然装备齐全,但是由于长达数十年的制裁,武器保障能力低下。由于自身经济与科技实力的局限,战斗力极为有限。而且这些装备多为20世纪60-70年代研制,属于第二代,与西方武器存在较大的代差。美英法3国一定会利用巨大的信息优势和体系优势,让利比亚军队吃尽苦头。
结语
美英法的军事行动已经有声有色的在地中海地区展开。这次军事行动还在进行中。随着空袭的深入,局势的发展,卡扎菲政权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如何处理利比亚问题,关系到西方政治家的智慧。是一棒子将卡扎菲打死,扶植未知的政权上台。还是留下卡扎菲,让他继续平衡北非其他的力量?利比亚在空袭后会像南斯拉夫一样四分五裂,还是像伊拉克那样成为伊斯兰世界大混战的场所?美英法将此次军事行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西方世界会像他们制定的代号一样,给沉溺在灾难与黑暗中的利比亚人民带来黎明的曙光吗?我们拭目以待。

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版图中,西方留给了世界太多的烙印。14-15世纪欧洲大航海及地理大发现的到来,注定了率先掌握先进科学航海知识的西方世界将主宰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到来,不少国家掌握自己命运的历史随着蒸汽机的轰鸣戛然而止。在随后的无论是英法做老大还是美国做老大的国际格局里,在国际社会中没有硬实力的国家因抵抗西方主流世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非洲的长期贫困、南北朝鲜的隔界相望、萨达姆的绞刑………这些人间悲剧都向世人充分的证明着一个真理:任何弱小的国家带动地区的国际格局的表面上,其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大国背景。虽然现在世界已出现了所谓的多极化趋势,西方世界仍然像在殖民时代一样,主导者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2011年的3月份,利比亚再次触犯了天条,成为西方鱼肉的对象。
多灾多难的利比亚
利比亚,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国度。其实,利比亚在今年成为世界风暴眼中心前,就多次吸引过世界的眼球。1911-1912年,意大利和奥斯曼土耳其为了争夺地中海地区的殖民地,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进行了著名的意土战争,这次战争中因为在人类战争史上首次使用空军而扬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将触角伸到了北非地区。其中,在当今利比亚的重要城市米苏塔拉英国和德国进行过重要的战役。1943年在二战进行中,英国和法国就看清了利比亚的战略地位,分别占领了利比亚的北部和南部地区,实行分区统治。其中法国还在利比亚南部设置了军政府。1951年,利比亚摆脱英法统治,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感召下取得了独立。可是,利比亚面对着和其他殖民地独立国一样的问题。由于长时间的处在殖民统治下和落后的国民经济,利比亚在独立后仍然无法走上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道路。在国际外交上仍然走着亲西方的政治路线。1969年,由于不满当权政府的统治,卡扎菲上校带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从此,利比亚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对抗西方世界的历史。卡扎菲顽强的推行自己的革命路线,因此利比亚与西方世界的关系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在与西方交恶的30多年时间里,利比亚多次遭到了西方世界的武力打击和经济制裁。2011年,由于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中东地区各国的经济普遍不景气。作为在中东地区有极高影响力的利比亚,自然受到了中东大环境的影响,加上利比亚单一的靠石油出口的经济结构,引发了国内经济形势的下滑。随着埃及爆发大规模的动乱,利比亚也受到了冲击。这个古老的国度再次受到灾难般的打击。
正中西方下怀
2011年2月份以来,埃及、巴林、利比亚等中东地区国家相继成为世界政治的焦点。在埃及局势未稳之际,利比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表威行游。在埃及重新恢复秩序后,利比亚处在了内战的边缘,形势极其动荡。卡扎菲政府甚至动用了军警狙击手打击反政府表威行游,极大地激化了双方的矛盾。此时的西方世界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虽然在国际社会上忙于调停,却希望利比亚局势越来越难以控制,以此来从中牟利。西方世界在中东地区和地中海地区有着传统而又广泛的利益,加上卡扎菲自上台以来就不怎么听西方的话,西方世界自然要策动颜色革命,来消灭卡扎菲政权。随着利比亚国内反政府势力的强化,利比亚走向了内战。2月17日,卡扎菲政府宣布对反政府武装聚集的最大城市班加西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西方世界认定了机会已经来临,在一手策划禁飞区的同时,开始准备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其实,此次西方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说到本质就是用武力来维护西方世界支持下的利比亚颜色革命的成果。
禁飞区的意义
禁飞区,指的是国内政府在特殊的政治条件下或国际社会为制裁某国而划分的空中管制区域。在禁飞区试图起降的飞机无论是政府部门的还是军队的,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特殊的批准。国际战略家们公认禁飞区会起到平衡、缓冲、牟利的作用。设置禁飞区使交战双方暂时划分而开,利于交战不利方重新布置,达到平衡交战双方的作用。同时,作为战略缓冲地带的禁飞区,给第三方的干涉提供了绝佳的良机。能使第三方进退自如,获得很大的战略主动权。在1994年的波黑内战、1998年的沙漠之狐行动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西方世界均玩弄了禁飞区的把戏,成功的达到了战争的目的。此次空袭利比亚,西方世界也不会例外。西方世界敦促利比亚执行联合国的1973号决议,在军事打击同时策划组建禁飞区。这一举动反映了西方世界的战略目的。即有效宣誓军事存在和缓解利比亚反政府军的压力。给反政府军留有喘息之机。
法国,反映强烈的高卢雄鸡
在此次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中,法国无疑充当了急先锋的。在利比亚动乱后,法国最先在国际社会上表达了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态度。法国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有着深刻的地缘政治和历史背景。
法国自近代以来,就是非洲的主宰者。在17世纪后,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善和地理大发现,西方殖民者开始了对其他地区的掠夺。与英国热衷于东方不同,法国对非洲充满了特殊的好感。在殖民时代,法国侵占了西非和中非得广大领土,把非洲作为原材料生产地,大肆掠夺非洲重要的矿产资源。1888年,英法两国在瓜分非洲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确立了各自的势力范围。1940年,法国遭受到希特勒的闪击战而沦陷。戴高乐将军将临时成立的政府由英国迁往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开始了对抗德国和维希政府的历史。在1943年,法国派兵占领了利比亚南部,实行法式统治。战后,随着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法国逐渐失去了非洲的殖民地。但是戴高乐出色的战略眼光使法国不仅没有退出非洲,反而加大了对非洲原有殖民地的控制。通过在非洲原法殖民地国家发布西非法郎,在经济上牢牢地套住了这些刚独立不久却无法自主的国家,并不断的向这些非洲国家输出法国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通过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军事合作来推动法国的军火贸易。目前,塞内加尔、乍得等一些西非国家无论从政治体制还是军事编制上都充分效仿法国。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新的国际格局的到来,加上非洲自主意识的增强,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逐年下降。为了挽回在非洲的声誉,抵抗美国等其他外部势力的入驻,萨科奇总统上台后改善同非洲国家的关系,并通过召开地中海峰会来施加法国在地中海地区和北非地区的影响。这些都是法国积极重返非洲的信号。可是,以非洲领袖自居的卡扎菲根本不买法国的帐。有资料显示,利比亚曾多次暗中支持非洲亲法国家的反政府武装,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失误。卡扎菲拒不参加地中海峰会,使法国在北非地区的形象受到损失。以非洲老大自居的卡扎菲激怒了非洲的真正老大法国。法国这只被激怒的高卢雄鸡必将对卡扎菲推行强硬政策。
美英:控制战争规模
利比亚与美国的交恶其实早就由来已久。1969年,卡扎菲上校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军事政变。卡扎菲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将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关闭,将美国在利比亚的大型石油公司归收国有。这一举动激怒了美国。美国瞬间失去了控制北非石油的筹码。从此,利比亚开始了同美国长达30多年的交恶。1986年,美国因卡扎菲政府私自扩大经济专属区,对利比亚开展了“草原烈火”和“黄金峡谷”的军事打击。1988年,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发生空难,史称洛克比空难。美国怀疑利比亚所为,西方世界随即对利比亚开展了长年的经济制裁。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屈于美国强大的军事威力,卡扎菲政府开始转变对西方的态度,放弃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并且对洛克比空难家属进行赔偿。可是卡扎菲主动修好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他的排斥,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借此机会加入到打击队伍的行列。
1943年,英国发兵入侵利比亚,并控制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掌握了利比亚北部地区的主导权。1956年,自塞纳尔收回苏伊士运河后,英国在北非地区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英国为加强北非地区的影响力,控制利比亚局势,参与了此次空袭。美英虽然力主打击卡扎菲政府,但是从两国目前面临的处境来看,两国不可能将战争的规模无限扩大。原因如下:
1、        从两国的战略态势来看,两国都在北约的主导下参加阿富汗战争。以美国为例,进行了10年的阿富汗战争已经耗费美国3000多亿美元。英国也不断加大对阿富汗的清剿力度,但已显疲态。美国和英国无法抽出过多兵力来干涉利比亚。美英都已在沉重的阿富汗压力下喘不过气来。因此,美英的政府要员和军队将领表示不会派地面部队参战。说白了,美英两国不愿再冒巨大的政治风险,得罪伊斯兰世界。美英两国的态度或多或少的决定了北约的态度。
2、        从两国的世纪情况来看,美国2010末发布了“空海一体战”理论。该理论将亚太地区作为美国的战略重心。随着亚太地区“天安”号事件和朝韩冲突,美国将海空军兵力放在亚太地区。英国由于金融危机与战略的重新调整,大幅度的消减了军队的规模。其中海军和空军收到了严重的削弱。此次参加对利比亚的空袭,完全是走投无路。但从侧面表明了英国不会放弃地中海和中东传统利益的决心。
外科手术是打击:高技术武器再聚利比亚
3月19日,法国出动“阵风”m舰载战斗机打击利比亚,拉开了此次空袭的序幕。随后,美国发射bgm109c战斧式巡航导弹攻击利境内目标,英国也派狂风战斗机参加了打击。此次行动中,法国、美国分别出动了戴高乐号航母和企业号航母。同时英国海军的攻击性核潜艇也参加了此次打击。最新的消息称,美国空军b2a隐形轰炸机也加入了战斗。从此空袭与以往北约发动的空袭从本质上看,基本换汤不换药,并表现出以下特点:
1、        以导弹和航空兵为主,采用外科手术式打击。此次英法美三国利用导弹驱逐舰和核攻击潜艇在几百公里外发射巡航导弹,并利用空军的幻影2000,海军的f18和阵风m战斗机进行空中打击。这些战机都有装备精确制导的能力。其中,幻影2000有6000公斤的载弹量,美f18战斗机可挂载agm154防区外撒布武器。作为三代半典型代表的阵风也有出色的挂载量。正是由于精确制导武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高命中率,使英法美可以从容的选择打击目标,控制战争规模、减少附带损伤、实现外科手术式打击。
2、        交战双方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利比亚由于特殊的战略环境,决定了利比亚军队中东西方武器交汇的景象。具有代表的有苏制苏22战斗机、米格21战斗机、苏制szu系列高炮。萨姆2地空导弹、蛙7地地导弹。也有意大利和捷克产的自行榴弹炮。利比亚军队虽然装备齐全,但是由于长达数十年的制裁,武器保障能力低下。由于自身经济与科技实力的局限,战斗力极为有限。而且这些装备多为20世纪60-70年代研制,属于第二代,与西方武器存在较大的代差。美英法3国一定会利用巨大的信息优势和体系优势,让利比亚军队吃尽苦头。
结语
美英法的军事行动已经有声有色的在地中海地区展开。这次军事行动还在进行中。随着空袭的深入,局势的发展,卡扎菲政权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如何处理利比亚问题,关系到西方政治家的智慧。是一棒子将卡扎菲打死,扶植未知的政权上台。还是留下卡扎菲,让他继续平衡北非其他的力量?利比亚在空袭后会像南斯拉夫一样四分五裂,还是像伊拉克那样成为伊斯兰世界大混战的场所?美英法将此次军事行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西方世界会像他们制定的代号一样,给沉溺在灾难与黑暗中的利比亚人民带来黎明的曙光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