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提坦战役(Antieta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39:23


Antietam战役

       对联邦来说,1862年的夏季是战争中最难过的,麦克莱伦在7日战役中所遭受的一系列失败带给他的是在半岛上的无能为力,但他不会让出他的军队。因而华盛顿建立了一个新的弗吉尼亚兵团,由约翰•泡普(John Pope)作为司令,他曾在密西西比河获得胜利,帮助北方佬夺取了田纳西州和密苏里州的密西西比河控制权。泡普为人不老练、作风粗暴,从一开始就使他的大多数军官跟他产生隔阂,导致他手下的一个将军宣称他连“一撮猫头鹰的粪便”都不如。

       但泡普还是前往北弗吉尼亚去攻打邦联,结果他被三个人打败了,8月9日在Cedar峰,杰克逊打败了北方军队的大部,这是杰克逊独立进行的最后一次战役。在本月底,泡普在上次的马纳萨斯战场遭遇了李,结果联邦军队再一次被赶离了战场,不过这次没有丢脸地溃逃。。但最后,对泡普来说最具威胁的敌人是麦克莱伦,他拒绝救泡普,相反他似乎很高兴看到泡普被打败。同时,在遥远的密西西比河,官僚政治的问题使格兰特无法利用他在夏洛的胜利。而林肯非常需要一场胜利,不管是谁,不管是在哪儿。

Antietam战役

       对联邦来说,1862年的夏季是战争中最难过的,麦克莱伦在7日战役中所遭受的一系列失败带给他的是在半岛上的无能为力,但他不会让出他的军队。因而华盛顿建立了一个新的弗吉尼亚兵团,由约翰•泡普(John Pope)作为司令,他曾在密西西比河获得胜利,帮助北方佬夺取了田纳西州和密苏里州的密西西比河控制权。泡普为人不老练、作风粗暴,从一开始就使他的大多数军官跟他产生隔阂,导致他手下的一个将军宣称他连“一撮猫头鹰的粪便”都不如。

       但泡普还是前往北弗吉尼亚去攻打邦联,结果他被三个人打败了,8月9日在Cedar峰,杰克逊打败了北方军队的大部,这是杰克逊独立进行的最后一次战役。在本月底,泡普在上次的马纳萨斯战场遭遇了李,结果联邦军队再一次被赶离了战场,不过这次没有丢脸地溃逃。。但最后,对泡普来说最具威胁的敌人是麦克莱伦,他拒绝救泡普,相反他似乎很高兴看到泡普被打败。同时,在遥远的密西西比河,官僚政治的问题使格兰特无法利用他在夏洛的胜利。而林肯非常需要一场胜利,不管是谁,不管是在哪儿。


---
       乔治•B•麦克莱伦显得似乎非常迷恋权力。甚至在半岛失败以后,甚至在他向华盛顿发出了任性和目无上级的通信后,甚至在他藐视林肯本人以后,“小麦克”似乎还能支配北方军队。他从没停止过抱怨,他专断地命令他的部队从半岛返回,又要求率他的军队返回北弗吉尼亚和首都地区(注:里士满)。他争辩说: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前进路线仍是沿着约克河与詹姆斯河。他说这些话的真正目的是拒绝遵照命令和一个新的指挥官合作,这个指挥官正是约翰•波普少将,他的部队正在扩充。麦克莱伦有意拖住波普,设置各种障碍不让他的命令得到实施。到了1862年8月底,波普在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中被彻底打败了,麦克莱伦仍在发明各种借口阻拦两个完整的军去支援不幸的波普(本来这两个军能改善波普的困境)。

      几乎每个人都看穿了麦克莱伦的举动,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特别是在波普失利的消息传到华盛顿以后。这个败仗应验了麦克莱伦所作的失败的预言。如果他能通过操纵他的军队来让他的预言得到应验,他就会尽了最大努力来这么干。这样由于波普的败仗和再次产生的叛军将向华盛顿进军的威胁所造成的恐慌,麦克莱伦得以再次亮相。“小麦克”对这个败仗负有责任,林肯私下里指控他促成了波普的失利,虽然联邦当局对此愤怒,但还是让麦克莱伦接受了所有军队的指挥权,“小麦克”欢喜若狂。虽然林肯依照惯例自表谦卑地声明:“我以国家的名义接受这个决定。”但此刻令他感到羞辱。

      1862年9月2日,麦克莱伦重新指挥北弗吉尼亚和华盛顿的所有联邦军队,获得了军队自发的欢迎,这支军队在失败的时候也没有停止对他的爱戴。但欢乐并没有持续很久,第二天,总司令哈勒克将军警告麦克莱伦:波普被赶出了马纳萨斯,李就在附近,他们估计叛军将会利用他们最近的胜利入侵马里兰甚至宾夕法尼亚,麦克莱伦必须迅速做好准备。

      当然,迅速从来不是“小拿破仑”的性格。另一方面,组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在纸上赢得战役,麦克莱伦肯定最拿手。他接收了遭受重创但士气尚存的波普的弗吉尼亚兵团残部,对他们重新洗牌,就像他对波特马克兵团所作的那样,使这个兵团恢复了生气。他的第一军几乎完全由纽约人和宾夕法尼亚人组成,他把第一军交给约瑟夫•胡克少将(Joseph Hooker)指挥,在半岛战役中新闻界给胡克起了“战斗乔伊”的外号。它的三个师分别由安博•达波得(Abner Doubleday)、詹姆斯•瑞克斯(James Ricketts)和乔治•G•米德(George G Meade)三位将军指挥。老“公牛”Sumner指挥第二军三个师由伊萨尔•理查森(Israel Richardson)、约翰•塞德维克(John Sedgwick)和威廉•H•弗伦希(William H French)指挥。麦克莱伦所欣赏的弗里茨•约翰•波特(Fitz John Porter)仍然指挥第五军。乔治•莫罗(George Morell)、乔治•萨基斯(George Sykes)、安德鲁•汉弗雷斯(Andrew Humphreys)指挥各师。富兰克林指挥第六军,亨利•斯洛姆(Henry Slocum)、威廉•F•史密斯(William F Smith)、达鲁斯•寇奇(Darius Couch)为师长。麦克莱伦所欣赏的另一位将军是伯恩赛德(Burnside),指挥第九军,有四个师,分别由奥兰多•维尔克斯(Orlando Willcox) 塞缪尔•D•斯图吉斯(Samuel D Sturgis)、伊萨克•p•罗德曼(Isaac P Rodman)埃拉金•斯堪孟 (Eliakim Scammon)指挥。虽然岁数大但是勇敢的约瑟夫•曼斯菲尔德(Joseph Mansfield)给他的第十二军补充了步兵,这个军规模最小,由两个师组成,师长是阿尔菲斯•威廉斯(Alpheus Williams)和乔治•S•葛林(George S Greene)。除了第十二军以外,兵团里的每个师都有自己的炮兵,而第十二军的火炮由一个指挥部集中指挥。麦克莱伦还把5个骑兵旅组成一个单独的师,由阿尔弗雷德•普利桑顿(Alfred Pleasonton)准将指挥。

      这是一支雄师,再一次装备很不错、吃得好、训练充分(对志愿兵而言),并且士气高昂。唯一的问题是麦克莱伦是否愿意使用他们。而在东部的另一支大军里却没有人会为此感到困窘——指挥北弗吉尼亚兵团的李正想着怎么运用这个兵团,从他在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的表现来看,他对于用兵既有想象力也有勇气。原先约翰斯顿是用师组成兵团,但李最后放弃了这个累赘的架构,此时戴维斯总统和国会还没有批准组建正式的军,李非正式地建立了两个类似军一级的指挥,较大的“军”由朗斯垂特指挥,朗斯垂特是性格坚定而且可靠的南卡罗来纳人,但是个慢性子。属下各师由拉法耶特•麦克劳斯(Lyfayette McLaws)、理查•S•安德森(Richard S Anderson)、戴维•R•琼斯(David R Jones)、约翰•G•沃尔克(John G Walker)和凶悍的胡德指挥,此外还有一个独立旅,旅长就是在第一次牛跑战役中大出风头的“摇摇晃晃”埃文斯(Evans)。第二“军”由杰克逊指挥,虽然他在半岛战役中的表现实在让人叹息,但显然还是原谅了他,让他得到了次一级的指挥权。他有4个师,师长分别是理查•S•艾维(他在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中失去了一条腿,被亚历山大•R•劳顿(Alexander R Lawton)所取代),A.P.希尔、约翰•R•琼斯(John R Jones)和D.H.希尔。每个师都有自己的炮兵,每个军都有自己的直属炮兵(artillery reserve)。和往常一样,李手下勇敢的骑兵斯图尔特指挥骑兵师。

      即使李没那么好战(其实他挺好战的),他也会利用在1862年从麦克莱伦和波普那儿获得的两次胜仗,采取入侵行动。在国内,南方所获得的胜利增强了南方人的信心,他们认为像他们的领导人许诺的那样,这是个短期战争。里士满所遭遇的危机(注:指的是麦克莱伦入侵半岛)使得他们从浮夸中有所清醒,取而代之的是:只要一次又一次地打击北方直到北方不敢再战,他们就能赢得独立。而且,在重新夺回北弗吉尼亚的大部分地区之后,他们必须迅速行动才能在那儿站住脚。但经过一年的战争所夺取的土地被军队蹂 躏,无法满足李的后勤需要。他必须从其他地方寻找补给。另外还要考虑国际方面的问题。南方要获得独立必须争取欧洲的援助,但英法迟迟没有给予具有决定性的援助,他们都在观望想站在胜利者一边。春夏的胜利对争取外援很有帮助,但如果邦联能够展示他们有能力把战争推向敌人的大后方,他们就更有把握获得外援。

      以上这些影响和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使邦联想通过入侵北方以解决不可避免的后勤问题。在那里李可以获得新的补给并让北方的普通民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这样他就能让北方无法再入侵弗吉尼亚。如果在那里获得胜利,邦联就能让世界列强相信:邦联必定赢得战争。这样邦联就能获得国际承认和军事援助。“现在是战争爆发以来对邦联最合适的时机。”9月3日李在概括他的入侵计划时这样告诉戴维斯。他甚至可能会入侵宾夕法尼亚,这样既能威胁华盛顿也能威胁巴尔的摩,通过夺取这个地区,戴维斯就能以终止战争为条件使南方赢得独立。但这不仅是一次袭击或炫耀性的战役。“我进入马里兰以实施战役。”他后来这样说。李希望在北方的某处遇到麦克莱伦并打败他。

      李信心十足地以为麦克莱伦的兵团还没有从过去三个月的失败中恢复士气。由于“小麦克”的懒散,李理所当然地以为:如果叛军再打击麦克莱伦一次,“小麦克” 将无力应对南方在未来三四个月对北方的入侵,李就更有时间尽情蹂 躏北方的萨斯奎汉纳河地区(susquehanna)。

---
       乔治•B•麦克莱伦显得似乎非常迷恋权力。甚至在半岛失败以后,甚至在他向华盛顿发出了任性和目无上级的通信后,甚至在他藐视林肯本人以后,“小麦克”似乎还能支配北方军队。他从没停止过抱怨,他专断地命令他的部队从半岛返回,又要求率他的军队返回北弗吉尼亚和首都地区(注:里士满)。他争辩说: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前进路线仍是沿着约克河与詹姆斯河。他说这些话的真正目的是拒绝遵照命令和一个新的指挥官合作,这个指挥官正是约翰•波普少将,他的部队正在扩充。麦克莱伦有意拖住波普,设置各种障碍不让他的命令得到实施。到了1862年8月底,波普在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中被彻底打败了,麦克莱伦仍在发明各种借口阻拦两个完整的军去支援不幸的波普(本来这两个军能改善波普的困境)。

      几乎每个人都看穿了麦克莱伦的举动,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特别是在波普失利的消息传到华盛顿以后。这个败仗应验了麦克莱伦所作的失败的预言。如果他能通过操纵他的军队来让他的预言得到应验,他就会尽了最大努力来这么干。这样由于波普的败仗和再次产生的叛军将向华盛顿进军的威胁所造成的恐慌,麦克莱伦得以再次亮相。“小麦克”对这个败仗负有责任,林肯私下里指控他促成了波普的失利,虽然联邦当局对此愤怒,但还是让麦克莱伦接受了所有军队的指挥权,“小麦克”欢喜若狂。虽然林肯依照惯例自表谦卑地声明:“我以国家的名义接受这个决定。”但此刻令他感到羞辱。

      1862年9月2日,麦克莱伦重新指挥北弗吉尼亚和华盛顿的所有联邦军队,获得了军队自发的欢迎,这支军队在失败的时候也没有停止对他的爱戴。但欢乐并没有持续很久,第二天,总司令哈勒克将军警告麦克莱伦:波普被赶出了马纳萨斯,李就在附近,他们估计叛军将会利用他们最近的胜利入侵马里兰甚至宾夕法尼亚,麦克莱伦必须迅速做好准备。

      当然,迅速从来不是“小拿破仑”的性格。另一方面,组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在纸上赢得战役,麦克莱伦肯定最拿手。他接收了遭受重创但士气尚存的波普的弗吉尼亚兵团残部,对他们重新洗牌,就像他对波特马克兵团所作的那样,使这个兵团恢复了生气。他的第一军几乎完全由纽约人和宾夕法尼亚人组成,他把第一军交给约瑟夫•胡克少将(Joseph Hooker)指挥,在半岛战役中新闻界给胡克起了“战斗乔伊”的外号。它的三个师分别由安博•达波得(Abner Doubleday)、詹姆斯•瑞克斯(James Ricketts)和乔治•G•米德(George G Meade)三位将军指挥。老“公牛”Sumner指挥第二军三个师由伊萨尔•理查森(Israel Richardson)、约翰•塞德维克(John Sedgwick)和威廉•H•弗伦希(William H French)指挥。麦克莱伦所欣赏的弗里茨•约翰•波特(Fitz John Porter)仍然指挥第五军。乔治•莫罗(George Morell)、乔治•萨基斯(George Sykes)、安德鲁•汉弗雷斯(Andrew Humphreys)指挥各师。富兰克林指挥第六军,亨利•斯洛姆(Henry Slocum)、威廉•F•史密斯(William F Smith)、达鲁斯•寇奇(Darius Couch)为师长。麦克莱伦所欣赏的另一位将军是伯恩赛德(Burnside),指挥第九军,有四个师,分别由奥兰多•维尔克斯(Orlando Willcox) 塞缪尔•D•斯图吉斯(Samuel D Sturgis)、伊萨克•p•罗德曼(Isaac P Rodman)埃拉金•斯堪孟 (Eliakim Scammon)指挥。虽然岁数大但是勇敢的约瑟夫•曼斯菲尔德(Joseph Mansfield)给他的第十二军补充了步兵,这个军规模最小,由两个师组成,师长是阿尔菲斯•威廉斯(Alpheus Williams)和乔治•S•葛林(George S Greene)。除了第十二军以外,兵团里的每个师都有自己的炮兵,而第十二军的火炮由一个指挥部集中指挥。麦克莱伦还把5个骑兵旅组成一个单独的师,由阿尔弗雷德•普利桑顿(Alfred Pleasonton)准将指挥。

      这是一支雄师,再一次装备很不错、吃得好、训练充分(对志愿兵而言),并且士气高昂。唯一的问题是麦克莱伦是否愿意使用他们。而在东部的另一支大军里却没有人会为此感到困窘——指挥北弗吉尼亚兵团的李正想着怎么运用这个兵团,从他在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的表现来看,他对于用兵既有想象力也有勇气。原先约翰斯顿是用师组成兵团,但李最后放弃了这个累赘的架构,此时戴维斯总统和国会还没有批准组建正式的军,李非正式地建立了两个类似军一级的指挥,较大的“军”由朗斯垂特指挥,朗斯垂特是性格坚定而且可靠的南卡罗来纳人,但是个慢性子。属下各师由拉法耶特•麦克劳斯(Lyfayette McLaws)、理查•S•安德森(Richard S Anderson)、戴维•R•琼斯(David R Jones)、约翰•G•沃尔克(John G Walker)和凶悍的胡德指挥,此外还有一个独立旅,旅长就是在第一次牛跑战役中大出风头的“摇摇晃晃”埃文斯(Evans)。第二“军”由杰克逊指挥,虽然他在半岛战役中的表现实在让人叹息,但显然还是原谅了他,让他得到了次一级的指挥权。他有4个师,师长分别是理查•S•艾维(他在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中失去了一条腿,被亚历山大•R•劳顿(Alexander R Lawton)所取代),A.P.希尔、约翰•R•琼斯(John R Jones)和D.H.希尔。每个师都有自己的炮兵,每个军都有自己的直属炮兵(artillery reserve)。和往常一样,李手下勇敢的骑兵斯图尔特指挥骑兵师。

      即使李没那么好战(其实他挺好战的),他也会利用在1862年从麦克莱伦和波普那儿获得的两次胜仗,采取入侵行动。在国内,南方所获得的胜利增强了南方人的信心,他们认为像他们的领导人许诺的那样,这是个短期战争。里士满所遭遇的危机(注:指的是麦克莱伦入侵半岛)使得他们从浮夸中有所清醒,取而代之的是:只要一次又一次地打击北方直到北方不敢再战,他们就能赢得独立。而且,在重新夺回北弗吉尼亚的大部分地区之后,他们必须迅速行动才能在那儿站住脚。但经过一年的战争所夺取的土地被军队蹂 躏,无法满足李的后勤需要。他必须从其他地方寻找补给。另外还要考虑国际方面的问题。南方要获得独立必须争取欧洲的援助,但英法迟迟没有给予具有决定性的援助,他们都在观望想站在胜利者一边。春夏的胜利对争取外援很有帮助,但如果邦联能够展示他们有能力把战争推向敌人的大后方,他们就更有把握获得外援。

      以上这些影响和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使邦联想通过入侵北方以解决不可避免的后勤问题。在那里李可以获得新的补给并让北方的普通民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这样他就能让北方无法再入侵弗吉尼亚。如果在那里获得胜利,邦联就能让世界列强相信:邦联必定赢得战争。这样邦联就能获得国际承认和军事援助。“现在是战争爆发以来对邦联最合适的时机。”9月3日李在概括他的入侵计划时这样告诉戴维斯。他甚至可能会入侵宾夕法尼亚,这样既能威胁华盛顿也能威胁巴尔的摩,通过夺取这个地区,戴维斯就能以终止战争为条件使南方赢得独立。但这不仅是一次袭击或炫耀性的战役。“我进入马里兰以实施战役。”他后来这样说。李希望在北方的某处遇到麦克莱伦并打败他。

      李信心十足地以为麦克莱伦的兵团还没有从过去三个月的失败中恢复士气。由于“小麦克”的懒散,李理所当然地以为:如果叛军再打击麦克莱伦一次,“小麦克” 将无力应对南方在未来三四个月对北方的入侵,李就更有时间尽情蹂 躏北方的萨斯奎汉纳河地区(susquehanna)。
独立是屏蔽字吗?
不知道哪个是,就慢慢试着来吧,遇到屏蔽的比较麻烦,如果审核还比较好说。
泡帕这翻译太累人了
一般都叫他波普把


---
      李一分钟也不想耽误,就在告知戴维斯他的作战意图的同一天,他就把他的战役付诸实施。实际上,当李的军队上路向里斯堡前进时,行动的细节还没有在他心中成形。第二天他们到达波特马克河岸边的怀特浅滩(White’s Ford)并开始过河。怀特浅滩位于华盛顿西北25英里,已经处于麦克莱伦的后方。对于李所率领的衣衫褴褛的军队来说这是个兴奋的时刻。至少他们让北方知道敌军入境是什么感觉。

      哈勒克对李的行动预测得一点不错,并且在李告知戴维斯的同一天就警告了麦克莱伦。当有人报告目击到叛军过河的第二天,华盛顿就确认了消息。林肯几乎立刻给麦克莱伦下令带军队上战场,麦克莱伦兴奋得令人讨厌,他向林肯诳言:李在几周后就会动弹不得。波特马克兵团状况良好而且士气高昂,麦克莱伦还在整顿他的部队,补给它,装备它。现在他干得更兴奋了,到9月7日,他们已经对抵御李的入侵做好了准备。

      除了麦克莱伦的兴奋以外,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李所期待的。他经过Shenandoah进入马里兰,隐蔽行军,让敌人摸不清他的意图。但李想让麦克莱伦离开华盛顿的防御阵地,来追踪他。于是这个狡猾的军头把他的行军路线大肆宣扬。但他真实的意图是:他到达马里兰的弗里德里克后,一旦麦克莱伦迅速赶来,他就向西转,越过路途短暂的凯托克廷山(Catoctin),进入南山(South Mountain)。这只需要经过少数几个山口,其中知名的是特纳山口(Turner’s)和克兰普顿山口(Crampton’s)。过了山口后,他就封锁身后的山口,这样就把麦克莱伦困入东部的山麓,而他可以休整部队,并获得来自Shenandoah的补给。接着向北进入宾夕法尼亚。当疲惫和受到削弱的北方佬终于赶来和他交战时,李就可以逼迫麦克莱伦在邦联军队选择的地方交战,使其陷入不利境地。

     行动几乎就是按照李的设想在进行,李在9月6日进入弗里德里克,在那儿停留了5天。他们在这里休整并从马里兰的乡野获得充沛的食物。波特马克兵团缓慢地朝他移动,9月9日,敌人离他还有20英里,李高兴地看着这一切。但令邦联军队不快的是,当他们到达哈泼斯渡口(Harpers Ferry)时,发现渡口已经被来自华盛顿的守军封锁。李原以为敌人会不战而放弃渡口并会把军火留给他。而且,万一要放弃入侵,他撤退的天然路线就是经过哈泼斯渡口进入Shenandoah。李不能留着北方佬的守军不管, 这支小规模的守军是由在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中声名狼藉的醉汉迪克森•迈尔斯(Dixon Miles)指挥,正处在李的后方,李决定夺取这个渡口,不让它妨碍他的计划。李把这个任务交给杰克逊,几乎给了半个军,他们将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攻击渡口。李给予杰克逊压倒优势的兵力,希望他们能迅速完成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后杰克逊向北行军,9月12日在南山以西和李会合,继续他们的战役。

      如果能在绝望中抓住这个机会,这还是个不错的构想。但这么一来李还未获胜就已经在敌人面前分散了自己的兵力,现在他身边只有5万人。如果麦克莱伦在杰克逊返回前就赶上了朗斯垂特,叛军将处于以一抵三的劣势。

      幸运的是:麦克莱伦虽然在行动,但他移动得很慢。这就给了李时间。麦克莱伦即使在军队移动的时候,还在整顿部队。他创建了三个“翼”,富兰克林指挥第一“翼”,由他的第六军和一个额外的师组成。Sumner指挥中间的“翼”,由第二军和第十二军组成。伯恩赛德指挥右翼,该翼除了他自己的第九军外还有第一军。而波特和他的第五军目前仍在后方保卫华盛顿,尽管如此,麦克莱伦有大约8万5千人在行动。即使这样,他依然认为李有十万人,也可能更多。

      到9月11日,麦克莱伦离弗里德里克只有15英里了,而他却相信李有15万人。虽然杰克逊攻击哈泼斯渡口的报告天天传给他,但他还是不确定李的全部意图,只知道李离开了弗里德里克。包括麦克莱伦在内,很多人以为李已经向波托马克河撤退。因而当麦克莱伦在9月12-13日终于到达弗里德里克时,他还没有形成他自己的计划。9月13日上午他的一名助手走进他的司令部交给他一封急件,这封急件来得正是时候,是来自威廉斯将军(威廉斯指挥第十二军)。大约一个小时前,某个印第安纳团的一名下士在他的帐篷外的草地上碰巧发现了一捆(共三个)的雪茄。卷雪茄的纸非同一般,上面抄的是李进攻哈泼斯渡口的详细命令和他的下一步行动。这个消息令人震惊,麦克莱伦把信拿在手上仔细地看叛军各师的部署细节、他们向哪里前进和行动的时间表。李把他的兵团分成两个较弱的“军”,由于了解这一情况,麦克莱伦能够以优势兵力逐个消灭他们。“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麦克莱伦宣布。“有了这封信如果我还不能狠抽李,我就回家。”

       但麦克莱伦仍然浪费了他的大好时机,当他跟林肯联系时,他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浪费了几乎一天才让他的部队上路。麦克莱伦希望在9月14日到达南山,第二天攻打李,同时派富兰克林“翼”去救哈泼斯渡口,他仍然认为李所带的半个军和他的其他两个“翼”实力相当或超过他,但还是很不情愿地表示愿意冒险一战。

      这时候,李还有比丢失了命令更麻烦的事。对哈泼斯渡口的攻击比计划严重滞后,而且是以优势兵力投入这一行动。对同样极度无能的迪克森•S•迈尔斯的进攻并没有像李所期待的那样轻易获胜。叛军在9月12日第一次进攻,把北方佬的守军从附近的马汀斯堡(Martinsburg)赶了出去。但邦联军队要全部就位需要时间,虽然迈尔斯无能,但他的下级军官进行了比预期顽强的抵抗。接下来的两天战斗持续,到9月15日上午遭到围攻的守军才最终投降。杰克逊俘虏了11500人、几千条枪、超过70门加农炮和数吨的军火和物资。两边伤亡都不大,其中一人是老迈尔斯本人,他被最后一发炮弹打中,受了致命伤。杰克逊许诺他将带领5个师在本日晚些时候和李会合。而A.P.希尔将在后面监督把战俘和物资送到安全地方,然后再带他的师北上。

        李应该为此感到高兴,但他没有表现出来。李意识到他的兵团正处于潜在的危险中。他的兵团有9个师,但有6个师被派去攻打哈泼斯渡口,现在他指挥的只有朗斯垂特的两个师以及D.H.希尔的一个师,而且朗斯垂特错误地把他的两个师一路带到了哈格斯顿(Hagerstown),李正需要这两个师,而这两个师却在北面、离他10英里远。他的命令发往3个不同的方向,而麦克莱伦虽然还是慢慢吞吞,但行动比李所希望的要快。实际上,在哈泼斯渡口陷落的前一天,麦克莱伦有机会立刻攻击分散成几个部分的北弗吉尼亚兵团。如果指挥北军的是个品性端正、有胆量的人肯定会解决他们的。

      9月14日,麦克莱伦终于让他的兵团上路了,他们离开弗里德里克向特纳山口前进。与此同时,在弗里德里克南面数英里,富兰克林军的行军方向与麦克莱伦的队伍平行,陆陆续续地向克兰普顿山口开进。走在麦克莱伦的兵团前面的是Jesse Reno,现在指挥伯恩赛德的第九军,当他们接近特纳山口时,D.H.希尔和他的两个旅挡在前面。叛军决定战斗,这个山口对李来说就是一切。希尔和他勇敢的两千人像恶魔一样战斗,拖延麦克莱伦的前进超过了2个小时。但联邦军队没有利用他们的优势而是把攻击停了下来等待更多的支援。这为希尔的其他的旅赶到山口赢得了时间,朗斯垂特也一起赶来和他会合。最后,第九军全部投入战斗,相对邦联军队,北方佬还有数量上的优势。希尔和他的援军设法巩固阵地,他们阻止了敌人的前进,坚持到夜幕降临。

     在南面7英里,富兰克林向克兰普顿山口的前进速度也很缓慢,路程顺利。山口几乎无人把守,直到拉法耶特•麦克劳带着他的师从哈泼斯渡口迅速赶来,虽然富兰克林的兵力是麦克劳的4倍,但他觉得自己被打败了,把他的进攻撤了下去,给了邦联军队充足的时间派来援军。直到下午,富兰克林没有发起进攻,而只是犹犹豫豫地推进。但在夜幕降临以后,他迫使叛军退出了山口,进入了前面的峡谷。这时他停下来,不愿意(或者害怕)延续他的成功。他把自己放到李分成两半的兵团之间,为麦克莱伦提供了一个胜利的机会。但他们都决定等到白天再计划他们的下一步。

---
      李一分钟也不想耽误,就在告知戴维斯他的作战意图的同一天,他就把他的战役付诸实施。实际上,当李的军队上路向里斯堡前进时,行动的细节还没有在他心中成形。第二天他们到达波特马克河岸边的怀特浅滩(White’s Ford)并开始过河。怀特浅滩位于华盛顿西北25英里,已经处于麦克莱伦的后方。对于李所率领的衣衫褴褛的军队来说这是个兴奋的时刻。至少他们让北方知道敌军入境是什么感觉。

      哈勒克对李的行动预测得一点不错,并且在李告知戴维斯的同一天就警告了麦克莱伦。当有人报告目击到叛军过河的第二天,华盛顿就确认了消息。林肯几乎立刻给麦克莱伦下令带军队上战场,麦克莱伦兴奋得令人讨厌,他向林肯诳言:李在几周后就会动弹不得。波特马克兵团状况良好而且士气高昂,麦克莱伦还在整顿他的部队,补给它,装备它。现在他干得更兴奋了,到9月7日,他们已经对抵御李的入侵做好了准备。

      除了麦克莱伦的兴奋以外,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李所期待的。他经过Shenandoah进入马里兰,隐蔽行军,让敌人摸不清他的意图。但李想让麦克莱伦离开华盛顿的防御阵地,来追踪他。于是这个狡猾的军头把他的行军路线大肆宣扬。但他真实的意图是:他到达马里兰的弗里德里克后,一旦麦克莱伦迅速赶来,他就向西转,越过路途短暂的凯托克廷山(Catoctin),进入南山(South Mountain)。这只需要经过少数几个山口,其中知名的是特纳山口(Turner’s)和克兰普顿山口(Crampton’s)。过了山口后,他就封锁身后的山口,这样就把麦克莱伦困入东部的山麓,而他可以休整部队,并获得来自Shenandoah的补给。接着向北进入宾夕法尼亚。当疲惫和受到削弱的北方佬终于赶来和他交战时,李就可以逼迫麦克莱伦在邦联军队选择的地方交战,使其陷入不利境地。

     行动几乎就是按照李的设想在进行,李在9月6日进入弗里德里克,在那儿停留了5天。他们在这里休整并从马里兰的乡野获得充沛的食物。波特马克兵团缓慢地朝他移动,9月9日,敌人离他还有20英里,李高兴地看着这一切。但令邦联军队不快的是,当他们到达哈泼斯渡口(Harpers Ferry)时,发现渡口已经被来自华盛顿的守军封锁。李原以为敌人会不战而放弃渡口并会把军火留给他。而且,万一要放弃入侵,他撤退的天然路线就是经过哈泼斯渡口进入Shenandoah。李不能留着北方佬的守军不管, 这支小规模的守军是由在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中声名狼藉的醉汉迪克森•迈尔斯(Dixon Miles)指挥,正处在李的后方,李决定夺取这个渡口,不让它妨碍他的计划。李把这个任务交给杰克逊,几乎给了半个军,他们将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攻击渡口。李给予杰克逊压倒优势的兵力,希望他们能迅速完成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后杰克逊向北行军,9月12日在南山以西和李会合,继续他们的战役。

      如果能在绝望中抓住这个机会,这还是个不错的构想。但这么一来李还未获胜就已经在敌人面前分散了自己的兵力,现在他身边只有5万人。如果麦克莱伦在杰克逊返回前就赶上了朗斯垂特,叛军将处于以一抵三的劣势。

      幸运的是:麦克莱伦虽然在行动,但他移动得很慢。这就给了李时间。麦克莱伦即使在军队移动的时候,还在整顿部队。他创建了三个“翼”,富兰克林指挥第一“翼”,由他的第六军和一个额外的师组成。Sumner指挥中间的“翼”,由第二军和第十二军组成。伯恩赛德指挥右翼,该翼除了他自己的第九军外还有第一军。而波特和他的第五军目前仍在后方保卫华盛顿,尽管如此,麦克莱伦有大约8万5千人在行动。即使这样,他依然认为李有十万人,也可能更多。

      到9月11日,麦克莱伦离弗里德里克只有15英里了,而他却相信李有15万人。虽然杰克逊攻击哈泼斯渡口的报告天天传给他,但他还是不确定李的全部意图,只知道李离开了弗里德里克。包括麦克莱伦在内,很多人以为李已经向波托马克河撤退。因而当麦克莱伦在9月12-13日终于到达弗里德里克时,他还没有形成他自己的计划。9月13日上午他的一名助手走进他的司令部交给他一封急件,这封急件来得正是时候,是来自威廉斯将军(威廉斯指挥第十二军)。大约一个小时前,某个印第安纳团的一名下士在他的帐篷外的草地上碰巧发现了一捆(共三个)的雪茄。卷雪茄的纸非同一般,上面抄的是李进攻哈泼斯渡口的详细命令和他的下一步行动。这个消息令人震惊,麦克莱伦把信拿在手上仔细地看叛军各师的部署细节、他们向哪里前进和行动的时间表。李把他的兵团分成两个较弱的“军”,由于了解这一情况,麦克莱伦能够以优势兵力逐个消灭他们。“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麦克莱伦宣布。“有了这封信如果我还不能狠抽李,我就回家。”

       但麦克莱伦仍然浪费了他的大好时机,当他跟林肯联系时,他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浪费了几乎一天才让他的部队上路。麦克莱伦希望在9月14日到达南山,第二天攻打李,同时派富兰克林“翼”去救哈泼斯渡口,他仍然认为李所带的半个军和他的其他两个“翼”实力相当或超过他,但还是很不情愿地表示愿意冒险一战。

      这时候,李还有比丢失了命令更麻烦的事。对哈泼斯渡口的攻击比计划严重滞后,而且是以优势兵力投入这一行动。对同样极度无能的迪克森•S•迈尔斯的进攻并没有像李所期待的那样轻易获胜。叛军在9月12日第一次进攻,把北方佬的守军从附近的马汀斯堡(Martinsburg)赶了出去。但邦联军队要全部就位需要时间,虽然迈尔斯无能,但他的下级军官进行了比预期顽强的抵抗。接下来的两天战斗持续,到9月15日上午遭到围攻的守军才最终投降。杰克逊俘虏了11500人、几千条枪、超过70门加农炮和数吨的军火和物资。两边伤亡都不大,其中一人是老迈尔斯本人,他被最后一发炮弹打中,受了致命伤。杰克逊许诺他将带领5个师在本日晚些时候和李会合。而A.P.希尔将在后面监督把战俘和物资送到安全地方,然后再带他的师北上。

        李应该为此感到高兴,但他没有表现出来。李意识到他的兵团正处于潜在的危险中。他的兵团有9个师,但有6个师被派去攻打哈泼斯渡口,现在他指挥的只有朗斯垂特的两个师以及D.H.希尔的一个师,而且朗斯垂特错误地把他的两个师一路带到了哈格斯顿(Hagerstown),李正需要这两个师,而这两个师却在北面、离他10英里远。他的命令发往3个不同的方向,而麦克莱伦虽然还是慢慢吞吞,但行动比李所希望的要快。实际上,在哈泼斯渡口陷落的前一天,麦克莱伦有机会立刻攻击分散成几个部分的北弗吉尼亚兵团。如果指挥北军的是个品性端正、有胆量的人肯定会解决他们的。

      9月14日,麦克莱伦终于让他的兵团上路了,他们离开弗里德里克向特纳山口前进。与此同时,在弗里德里克南面数英里,富兰克林军的行军方向与麦克莱伦的队伍平行,陆陆续续地向克兰普顿山口开进。走在麦克莱伦的兵团前面的是Jesse Reno,现在指挥伯恩赛德的第九军,当他们接近特纳山口时,D.H.希尔和他的两个旅挡在前面。叛军决定战斗,这个山口对李来说就是一切。希尔和他勇敢的两千人像恶魔一样战斗,拖延麦克莱伦的前进超过了2个小时。但联邦军队没有利用他们的优势而是把攻击停了下来等待更多的支援。这为希尔的其他的旅赶到山口赢得了时间,朗斯垂特也一起赶来和他会合。最后,第九军全部投入战斗,相对邦联军队,北方佬还有数量上的优势。希尔和他的援军设法巩固阵地,他们阻止了敌人的前进,坚持到夜幕降临。

     在南面7英里,富兰克林向克兰普顿山口的前进速度也很缓慢,路程顺利。山口几乎无人把守,直到拉法耶特•麦克劳带着他的师从哈泼斯渡口迅速赶来,虽然富兰克林的兵力是麦克劳的4倍,但他觉得自己被打败了,把他的进攻撤了下去,给了邦联军队充足的时间派来援军。直到下午,富兰克林没有发起进攻,而只是犹犹豫豫地推进。但在夜幕降临以后,他迫使叛军退出了山口,进入了前面的峡谷。这时他停下来,不愿意(或者害怕)延续他的成功。他把自己放到李分成两半的兵团之间,为麦克莱伦提供了一个胜利的机会。但他们都决定等到白天再计划他们的下一步。
回复 5# 照顾好七舅老爷


    接受你的建议
和菲特烈写的还是有不一样的细节,我将在全文结束后单独列出。
李的分兵示意图

                        aaaa.JPG


---

      李不会等待。他知道他所面临的危险,夜里,他做出决定放弃特纳山口,把他的兵力集中到一起。第二天将和目前即将上路的杰克逊的队伍会师,他命令所有剩下的师到夏普斯堡集中,夏普斯堡在特纳山口西北7英里,在哈泼斯渡口正北8英里。那里适合集中兵力。由于有多条道路经过此处,因而夏普斯堡处于该地区的中心。这个村庄东面大约四分之一英里是安提坦溪,这条溪又宽又深,只有三个地方可以过溪:该镇东北2英里多的地方是“上桥”(Upper Bridge),再往下游走1英里多面对的是“中桥”(Middle Bridge),再走四分之三英里就是罗巴其桥(Rohrbach Bridge)。从上桥往下有个不错的浅滩,从Rohrbach桥往下有两个更好的浅滩。而且,李身边只有1万5千人,因此他明智地选择只有有限个通道的地区,所以选择了夏普斯堡。只有这儿对麦克莱伦不利,有助于使他和敌人握有同等的机会。而且在溪流西面,地势较高,沿着Hagerstown干道地貌隆起,而这条干道从北向南穿过村庄,和安提坦溪平行。李沿着这片高地部署他单薄的队伍,以此控制桥梁和浅滩。沿着这条路是连续的树林、篱笆、凹路以及其他障碍,这儿的地形有利于防御。

      显然李到夏普斯堡是为了防御。这里并不是他理想的战场,但由于这种局面,再加上部队分散、极端的寡不敌众以及麦克莱伦的反应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 采取任何攻势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当然李永远是个危险的对手,更何况李是在困兽犹斗。不过,现在他决定在北方佬的土地上停留,冒的险够大了。而且他的位置虽然有利于增强他的力量,但也容易遭到攻击。从夏普斯堡的西面到其南面,波特马克河形成一个大约1英里长的圆弧,然后河水蜿蜒向东,流经村庄下面4英里的地方,安提坦溪在此流入该河。两条河流汇聚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半岛的地貌,只有在这个半岛的顶部是开放的。李不能在安提坦溪上游的每个点都阻止麦克莱伦过溪——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兵力。北方佬能在他的左翼某处过溪,这一点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李只能选择他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地点,他选择的是夏普斯堡以北1英里的地方,在那儿他部署了他的左翼,几乎把上桥放弃给了麦克莱伦。但这位南军司令在他的战线另一端冒了更大的危险,如果北方佬越过了Rohrbach桥或附近地区,再向前突入1500码,他们就能占领通向哈泼斯渡口的道路,切断杰克逊部队的前进通道。更糟的是,如果麦克莱伦给Shepherdstown干道施加一点儿压力,他就能切断李安全地撤向波托马克河另一端的所有退路。只要他夺取了这些道路,李就会由于背靠无法渡过的河流而陷入包围。就算是个愚蠢的将军也能让北弗吉尼亚兵团彻底完蛋。

       麦克莱伦是否是个愚蠢的将军仍需拭目以待,但在9月15日他率领他的队伍向安提坦进军,他一点也不急,相反表现得和原来一样。他这么干就送给了李宝贵的时间。麦克莱伦在这一天的其余时间什么也没干,在9月16日全天都在研究、思考以及和他的兵团里最出色的队列一块玩,再有就是系统地规划下一步做什么,这就是他第一次真正的攻势作战。

       甚至麦克莱伦也能看出李所在位置的缺陷,但他又是完全错误地理解了叛军的缺点。“小麦克”决定集中兵力攻击李的左翼,这样他无需强渡安提坦溪,与此同时(或早些或晚些)在当前敌人的右翼过桥。但这两个进攻互不配合,而且两个攻击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切断李的增援和撤退的道路。相反,这个作战计划反映出他想发动过去时代的大会战,他的计划是拿破仑式的:任何一翼的进攻成功之后,就集中骑兵攻击李的中央。麦克莱伦似乎完全忘记了去年战事的教训:来福枪淘汰了骑兵冲锋。他没有想到“中桥”的桥宽仅够四个骑兵并肩过去,正对着叛军的加农炮,进行这种骑兵冲锋是愚 蠢之极。麦克莱伦有这么充足的时间,有这么多的士兵,他本应该干得好点。

      更糟的是,在战斗前一天他在最高指挥的岗位上继续折腾。他解散了伯恩赛德的“翼”,把胡克的师独立出来,让伯恩赛德仍然回去当第九军军长,而原第九军指挥官Reno在特纳山口被打死。现在胡克攻击李的左翼,而伯恩赛德则攻击敌人的右翼。而且Sumner的第二军和第十二军(注:中“翼”)支援胡克,但他们要服从胡克的指挥,这么一来,“公牛”Sumner就被免去了指挥。 富兰克林和,刚抵达的波特的第五军作为预备队,普利桑顿的骑兵师当然也是预备队。各部都是战斗部队,麦克莱伦手头有7万5千名战斗人员,5倍于安提坦溪对岸的邦联军队。

      李在9月16日夜完成了部署,他的部署既暴露出他的实力太弱,也暴露出他的胆子太大。朗斯垂特指挥中央和右翼,防线又长又薄弱,只有三个师在中央:沃尔克、琼斯和D.H.希尔。他们沿着一条凹路部署。当天下午,杰克逊和他的一个师最先到达,李把他们部署在最左端。麦克莱伦在白天派胡克越过“上桥”而来,这暴露出他的意图:胡克将第一个攻击李。杰克逊把琼斯师放在被当地人称之为“西林”的小树林里。“西林”在Hagerstown路的左边,而劳顿在“西林”右边后方的玉米田里。胡德的位置在劳顿后方,旁边是敦克尔教堂(Dunker church)。杰克逊所指挥的其他部队(除了先到的那个师以外)有一部分从哈泼斯渡口赶到,到了晚上李的兵力也只上升到2万6千人。他非常需要那些还未归队的师:麦克劳、安德森、A.P.希尔。

      安提坦溪两边的军队安歇一晚,这是这场战争中少有的:两边的军队离得这么近而没有马上相互攻击。李和麦克莱伦相互盯着一天半,消耗他们的时间,完成他们的部署。他们的士兵都知道将要发生战斗、战役什么时候开始以及他们将在这儿最大程度地伤害对方。虽然没有人准确地预测到明天将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天,不过大多数人都觉得明天肯定是非同寻常的一天。

---

      李不会等待。他知道他所面临的危险,夜里,他做出决定放弃特纳山口,把他的兵力集中到一起。第二天将和目前即将上路的杰克逊的队伍会师,他命令所有剩下的师到夏普斯堡集中,夏普斯堡在特纳山口西北7英里,在哈泼斯渡口正北8英里。那里适合集中兵力。由于有多条道路经过此处,因而夏普斯堡处于该地区的中心。这个村庄东面大约四分之一英里是安提坦溪,这条溪又宽又深,只有三个地方可以过溪:该镇东北2英里多的地方是“上桥”(Upper Bridge),再往下游走1英里多面对的是“中桥”(Middle Bridge),再走四分之三英里就是罗巴其桥(Rohrbach Bridge)。从上桥往下有个不错的浅滩,从Rohrbach桥往下有两个更好的浅滩。而且,李身边只有1万5千人,因此他明智地选择只有有限个通道的地区,所以选择了夏普斯堡。只有这儿对麦克莱伦不利,有助于使他和敌人握有同等的机会。而且在溪流西面,地势较高,沿着Hagerstown干道地貌隆起,而这条干道从北向南穿过村庄,和安提坦溪平行。李沿着这片高地部署他单薄的队伍,以此控制桥梁和浅滩。沿着这条路是连续的树林、篱笆、凹路以及其他障碍,这儿的地形有利于防御。

      显然李到夏普斯堡是为了防御。这里并不是他理想的战场,但由于这种局面,再加上部队分散、极端的寡不敌众以及麦克莱伦的反应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 采取任何攻势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当然李永远是个危险的对手,更何况李是在困兽犹斗。不过,现在他决定在北方佬的土地上停留,冒的险够大了。而且他的位置虽然有利于增强他的力量,但也容易遭到攻击。从夏普斯堡的西面到其南面,波特马克河形成一个大约1英里长的圆弧,然后河水蜿蜒向东,流经村庄下面4英里的地方,安提坦溪在此流入该河。两条河流汇聚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半岛的地貌,只有在这个半岛的顶部是开放的。李不能在安提坦溪上游的每个点都阻止麦克莱伦过溪——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兵力。北方佬能在他的左翼某处过溪,这一点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李只能选择他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地点,他选择的是夏普斯堡以北1英里的地方,在那儿他部署了他的左翼,几乎把上桥放弃给了麦克莱伦。但这位南军司令在他的战线另一端冒了更大的危险,如果北方佬越过了Rohrbach桥或附近地区,再向前突入1500码,他们就能占领通向哈泼斯渡口的道路,切断杰克逊部队的前进通道。更糟的是,如果麦克莱伦给Shepherdstown干道施加一点儿压力,他就能切断李安全地撤向波托马克河另一端的所有退路。只要他夺取了这些道路,李就会由于背靠无法渡过的河流而陷入包围。就算是个愚蠢的将军也能让北弗吉尼亚兵团彻底完蛋。

       麦克莱伦是否是个愚蠢的将军仍需拭目以待,但在9月15日他率领他的队伍向安提坦进军,他一点也不急,相反表现得和原来一样。他这么干就送给了李宝贵的时间。麦克莱伦在这一天的其余时间什么也没干,在9月16日全天都在研究、思考以及和他的兵团里最出色的队列一块玩,再有就是系统地规划下一步做什么,这就是他第一次真正的攻势作战。

       甚至麦克莱伦也能看出李所在位置的缺陷,但他又是完全错误地理解了叛军的缺点。“小麦克”决定集中兵力攻击李的左翼,这样他无需强渡安提坦溪,与此同时(或早些或晚些)在当前敌人的右翼过桥。但这两个进攻互不配合,而且两个攻击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切断李的增援和撤退的道路。相反,这个作战计划反映出他想发动过去时代的大会战,他的计划是拿破仑式的:任何一翼的进攻成功之后,就集中骑兵攻击李的中央。麦克莱伦似乎完全忘记了去年战事的教训:来福枪淘汰了骑兵冲锋。他没有想到“中桥”的桥宽仅够四个骑兵并肩过去,正对着叛军的加农炮,进行这种骑兵冲锋是愚 蠢之极。麦克莱伦有这么充足的时间,有这么多的士兵,他本应该干得好点。

      更糟的是,在战斗前一天他在最高指挥的岗位上继续折腾。他解散了伯恩赛德的“翼”,把胡克的师独立出来,让伯恩赛德仍然回去当第九军军长,而原第九军指挥官Reno在特纳山口被打死。现在胡克攻击李的左翼,而伯恩赛德则攻击敌人的右翼。而且Sumner的第二军和第十二军(注:中“翼”)支援胡克,但他们要服从胡克的指挥,这么一来,“公牛”Sumner就被免去了指挥。 富兰克林和,刚抵达的波特的第五军作为预备队,普利桑顿的骑兵师当然也是预备队。各部都是战斗部队,麦克莱伦手头有7万5千名战斗人员,5倍于安提坦溪对岸的邦联军队。

      李在9月16日夜完成了部署,他的部署既暴露出他的实力太弱,也暴露出他的胆子太大。朗斯垂特指挥中央和右翼,防线又长又薄弱,只有三个师在中央:沃尔克、琼斯和D.H.希尔。他们沿着一条凹路部署。当天下午,杰克逊和他的一个师最先到达,李把他们部署在最左端。麦克莱伦在白天派胡克越过“上桥”而来,这暴露出他的意图:胡克将第一个攻击李。杰克逊把琼斯师放在被当地人称之为“西林”的小树林里。“西林”在Hagerstown路的左边,而劳顿在“西林”右边后方的玉米田里。胡德的位置在劳顿后方,旁边是敦克尔教堂(Dunker church)。杰克逊所指挥的其他部队(除了先到的那个师以外)有一部分从哈泼斯渡口赶到,到了晚上李的兵力也只上升到2万6千人。他非常需要那些还未归队的师:麦克劳、安德森、A.P.希尔。

      安提坦溪两边的军队安歇一晚,这是这场战争中少有的:两边的军队离得这么近而没有马上相互攻击。李和麦克莱伦相互盯着一天半,消耗他们的时间,完成他们的部署。他们的士兵都知道将要发生战斗、战役什么时候开始以及他们将在这儿最大程度地伤害对方。虽然没有人准确地预测到明天将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天,不过大多数人都觉得明天肯定是非同寻常的一天。
安提坦战役(夏普斯战役)示意图

                               bbbb.JPG


--
       他们会争论谁打第一枪,但这毫无意义,因为可能会有几十个不同位置的“第一枪”。虽然早晨的雾气还未散去,炮兵先开炮了。几分钟内(大约6点多),胡克开始沿着Hagerstown干道向敦克尔教堂前进,米德师首先行动,不顾阻拦他的一个弗吉尼亚旅的连续射击向玉米田冲去。胡克马上命令Doubleday师和利克斯师也做好准备投入战斗,利克斯的师沿着玉米田的高陇向看不见得邦联军队冲去,他们遭到了袭击,正在玉米田里战斗的旅在几分钟内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很快离开了玉米田,他们实际上离开了战场。

       战争进行了一年,可似乎没有人从中接受教训,这就造成该旅可怕的伤亡。将军们把他们的旅和团逐个地派上战场而不是利用他们的数量优势集中攻击。利克斯手头没有支援就把他的旅带入玉米田,这样人数完全占优的敌人就集中他们的火力攻击孤立无援的联邦部队。接着两个旅派上去增援,一个旅长受伤,另一个旅长在恐惧中逃跑,听任他的旅无人指挥。

       接着南军的劳顿派了一个新旅到玉米田支援在防守中损失惨重的邦联旅,他们发动了一个反击暂时收复了一部分土地。虽然还未发生肉搏,但实际上这场战斗已变得惨烈。有些团几乎全灭,第十二马萨诸塞团在一个小时内伤亡达67%。战斗双方各占着这块玉米田的一边相互射击。过去一个小时的恶战让他们精疲力竭。与此同时,Doubleday也向“西林”的琼斯冲去,几乎在战斗刚一开始,琼斯就倒下了,W.E.斯塔克(Starke)不得不接替了他的指挥,不久他受了致命伤也倒下了。但在这两位指挥官倒下前,Doubleday的士兵就好像撞上了一道坚硬的火力墙,而此时他们才刚到玉米田和“西林”的边缘,刚穿过Hagerstown路。他们顽强地占据了林子的边缘,从这个位置他们可以发动进一步的攻击。南军斯塔克发动一次攻击想把敌人赶出去,但他在战斗中倒下了。他还未被抬出战场就死了,弥留之际他欣慰地得知攻击获胜。斯塔克成功地阻止了北军的前进。

       但南军还是处在绝望的局势中,劳顿在玉米田伤亡惨重,因此他无法长时间地坚持。现在指挥琼斯师的是个上校,仍然占据并坚守着“西林”,但联邦军队能够包抄他的左翼,更糟的是:由于他在玉米田的兵力薄弱,因此右翼也可能被包抄。这时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事情:胡德带着他的师从后方呐喊着上来了。他们几乎没有停下来整理队形,冲入了玉米田和田东边的“东林”,攻击联邦军队并把敌人驱逐出去。胡克被凶猛的攻击打蒙了,把他的军预备队投入战斗,并向曼斯菲尔德的第十二军请求增援。接下来半个小时的战斗达到了这个大陆所见识过的最惨烈的程度。士兵们被敌人的子弹打倒在他们所站立的行列中。在残雾和漂浮在半空、越来越密的战场硝烟中,人们很难看清距离。有些人甚至注意到一个疯狂的景象:士兵们一开始带着恐惧进入战场,但战斗开始以后,他们所看见的一切都染上了猩红色,被无畏的情绪和强制性的冲动所支配反而丢掉了恐惧。从字面上讲,他们“眼睛都红了”。

       胡德几乎夺取了整个玉米田,但却被米德投入的最后一个旅给打垮了。几次射击以后,一个团就损失了80%的兵力。在7点半,胡德终于开始撤退,但仍想固守“东林”的一片地区。杰克逊和胡克都筋疲力尽,在90分钟里他们的队伍被打得支离破碎。胡克伤亡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杰克逊的兵力损失比例与之相当。遭到重创的胡德伤亡如此之大以至于当有人问他他的师在哪儿时,他悲痛地回答:“死在田里。”

      由于胡克受阻,麦克莱伦的战役计划遭到严重破坏。这意味着曼斯菲尔德的第十二军必须现在投入战斗,而不是利用胡克的成功,但由于胡克精疲力竭,曼斯菲尔德在7点半左右亲自带领他的队伍前进,通过胡克的左翼,直接向“东林”推进。这是个奇怪的行动,穿过树林既没有好路也没有经过侦察。他右翼的队伍在胡克受到重创的左翼后方摇摆。新上来的北方军队几乎及时改变了局面。当胡德看见他们时,他撤出了玉米田。不过,D.H.希尔向他派出的援兵已经上路。战斗变得很不“军事“,没有队形也没有队列,小群的士兵以灌木、篱笆、树木和岩石为掩护。这已不再是个战役,而是几千个各自为战的小战斗。其中一个邦联士兵“中了大奖”,他的子弹击中了曼斯菲尔德将军的胸膛,这个老头受了致命伤。阿尔菲斯•威廉斯立刻接替了第十二军的指挥,他继续把援军投入战斗。在接下来战斗的漩涡中,那个发现了李丢失的命令的下士受了重伤。最终,当一个北卡罗莱纳旅陷入恐慌时,北方佬发起了一个冲锋把他们赶出了玉米田,接着他们与叛军进行了肉搏战。最后大约上午9点,数量的优势发挥了作用,邦联军队开始后撤,他们放弃了“西林”、玉米田和田右侧的林子(注:就是“东林”)。在过去3个小时的激战中,这些邦联士兵尽了他们的职责,在寡不敌众的不利情况下固守了李的左翼。现在他们再也无法坚守了。

       李为胡德的坚守而祈祷,在南边远处的道路上,他能看见一英里外麦克劳的队伍的先头部队(注:从哈泼斯渡口赶来的援军)。但他们到达前,胡德和希尔被敌人压制到了靠近敦克尔教堂的地方。幸运的是,距离邦联军队稍前一点的地方,一颗子弹打伤了胡克,使他退出战场,也使联邦军队陷入了暂时的混乱。胡克离开战场时以为战役差不多赢了。

       几乎在这个时刻,老将军Sumner开始把他的军投入战斗。不幸的是,由于当日命令的含糊不清(有作战计划为证),麦克莱伦在战斗开始后几乎对战局失去了掌控,他没有告诉Sumner该去哪儿,几乎完全让这个老头自己决定,尽管他曾大声宣称Sumner比傻 瓜稍强一点。“公牛”Sumner确实有勇无谋。大约9点,当Sumner把他的师向前移动时,他什么也没想,直接朝着他看见的第一个敌人冲去。Sumner没有赶过去支援第一军和第十二军的残部,他简单地向西前进。他们的行进路线经过玉米田。在那里,士兵们为了避免踩上尸堆和伤员而减慢了速度。实际上,这玉米田不知为何就像有生命一样,虽然每一株玉米都被子弹和冲锋的践踏所破坏,但它们就像挥动着胳膊、大腿,躯干在颤抖。(注:最后一句就是抒情文学,我实在翻不好)

       Sumner把塞德维克部署在他的右翼,士兵们穿过玉米田向希尔和胡德的残部冲去,而此时塞缪尔•弗伦希的师在中央,直接冲向敦克尔教堂的南面。在左翼是伊萨尔•理查森的师,他们直接冲向一条凹路(这条凹路向东延伸,直到与Hagerstown干道垂直)。

--
       他们会争论谁打第一枪,但这毫无意义,因为可能会有几十个不同位置的“第一枪”。虽然早晨的雾气还未散去,炮兵先开炮了。几分钟内(大约6点多),胡克开始沿着Hagerstown干道向敦克尔教堂前进,米德师首先行动,不顾阻拦他的一个弗吉尼亚旅的连续射击向玉米田冲去。胡克马上命令Doubleday师和利克斯师也做好准备投入战斗,利克斯的师沿着玉米田的高陇向看不见得邦联军队冲去,他们遭到了袭击,正在玉米田里战斗的旅在几分钟内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很快离开了玉米田,他们实际上离开了战场。

       战争进行了一年,可似乎没有人从中接受教训,这就造成该旅可怕的伤亡。将军们把他们的旅和团逐个地派上战场而不是利用他们的数量优势集中攻击。利克斯手头没有支援就把他的旅带入玉米田,这样人数完全占优的敌人就集中他们的火力攻击孤立无援的联邦部队。接着两个旅派上去增援,一个旅长受伤,另一个旅长在恐惧中逃跑,听任他的旅无人指挥。

       接着南军的劳顿派了一个新旅到玉米田支援在防守中损失惨重的邦联旅,他们发动了一个反击暂时收复了一部分土地。虽然还未发生肉搏,但实际上这场战斗已变得惨烈。有些团几乎全灭,第十二马萨诸塞团在一个小时内伤亡达67%。战斗双方各占着这块玉米田的一边相互射击。过去一个小时的恶战让他们精疲力竭。与此同时,Doubleday也向“西林”的琼斯冲去,几乎在战斗刚一开始,琼斯就倒下了,W.E.斯塔克(Starke)不得不接替了他的指挥,不久他受了致命伤也倒下了。但在这两位指挥官倒下前,Doubleday的士兵就好像撞上了一道坚硬的火力墙,而此时他们才刚到玉米田和“西林”的边缘,刚穿过Hagerstown路。他们顽强地占据了林子的边缘,从这个位置他们可以发动进一步的攻击。南军斯塔克发动一次攻击想把敌人赶出去,但他在战斗中倒下了。他还未被抬出战场就死了,弥留之际他欣慰地得知攻击获胜。斯塔克成功地阻止了北军的前进。

       但南军还是处在绝望的局势中,劳顿在玉米田伤亡惨重,因此他无法长时间地坚持。现在指挥琼斯师的是个上校,仍然占据并坚守着“西林”,但联邦军队能够包抄他的左翼,更糟的是:由于他在玉米田的兵力薄弱,因此右翼也可能被包抄。这时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事情:胡德带着他的师从后方呐喊着上来了。他们几乎没有停下来整理队形,冲入了玉米田和田东边的“东林”,攻击联邦军队并把敌人驱逐出去。胡克被凶猛的攻击打蒙了,把他的军预备队投入战斗,并向曼斯菲尔德的第十二军请求增援。接下来半个小时的战斗达到了这个大陆所见识过的最惨烈的程度。士兵们被敌人的子弹打倒在他们所站立的行列中。在残雾和漂浮在半空、越来越密的战场硝烟中,人们很难看清距离。有些人甚至注意到一个疯狂的景象:士兵们一开始带着恐惧进入战场,但战斗开始以后,他们所看见的一切都染上了猩红色,被无畏的情绪和强制性的冲动所支配反而丢掉了恐惧。从字面上讲,他们“眼睛都红了”。

       胡德几乎夺取了整个玉米田,但却被米德投入的最后一个旅给打垮了。几次射击以后,一个团就损失了80%的兵力。在7点半,胡德终于开始撤退,但仍想固守“东林”的一片地区。杰克逊和胡克都筋疲力尽,在90分钟里他们的队伍被打得支离破碎。胡克伤亡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杰克逊的兵力损失比例与之相当。遭到重创的胡德伤亡如此之大以至于当有人问他他的师在哪儿时,他悲痛地回答:“死在田里。”

      由于胡克受阻,麦克莱伦的战役计划遭到严重破坏。这意味着曼斯菲尔德的第十二军必须现在投入战斗,而不是利用胡克的成功,但由于胡克精疲力竭,曼斯菲尔德在7点半左右亲自带领他的队伍前进,通过胡克的左翼,直接向“东林”推进。这是个奇怪的行动,穿过树林既没有好路也没有经过侦察。他右翼的队伍在胡克受到重创的左翼后方摇摆。新上来的北方军队几乎及时改变了局面。当胡德看见他们时,他撤出了玉米田。不过,D.H.希尔向他派出的援兵已经上路。战斗变得很不“军事“,没有队形也没有队列,小群的士兵以灌木、篱笆、树木和岩石为掩护。这已不再是个战役,而是几千个各自为战的小战斗。其中一个邦联士兵“中了大奖”,他的子弹击中了曼斯菲尔德将军的胸膛,这个老头受了致命伤。阿尔菲斯•威廉斯立刻接替了第十二军的指挥,他继续把援军投入战斗。在接下来战斗的漩涡中,那个发现了李丢失的命令的下士受了重伤。最终,当一个北卡罗莱纳旅陷入恐慌时,北方佬发起了一个冲锋把他们赶出了玉米田,接着他们与叛军进行了肉搏战。最后大约上午9点,数量的优势发挥了作用,邦联军队开始后撤,他们放弃了“西林”、玉米田和田右侧的林子(注:就是“东林”)。在过去3个小时的激战中,这些邦联士兵尽了他们的职责,在寡不敌众的不利情况下固守了李的左翼。现在他们再也无法坚守了。

       李为胡德的坚守而祈祷,在南边远处的道路上,他能看见一英里外麦克劳的队伍的先头部队(注:从哈泼斯渡口赶来的援军)。但他们到达前,胡德和希尔被敌人压制到了靠近敦克尔教堂的地方。幸运的是,距离邦联军队稍前一点的地方,一颗子弹打伤了胡克,使他退出战场,也使联邦军队陷入了暂时的混乱。胡克离开战场时以为战役差不多赢了。

       几乎在这个时刻,老将军Sumner开始把他的军投入战斗。不幸的是,由于当日命令的含糊不清(有作战计划为证),麦克莱伦在战斗开始后几乎对战局失去了掌控,他没有告诉Sumner该去哪儿,几乎完全让这个老头自己决定,尽管他曾大声宣称Sumner比傻 瓜稍强一点。“公牛”Sumner确实有勇无谋。大约9点,当Sumner把他的师向前移动时,他什么也没想,直接朝着他看见的第一个敌人冲去。Sumner没有赶过去支援第一军和第十二军的残部,他简单地向西前进。他们的行进路线经过玉米田。在那里,士兵们为了避免踩上尸堆和伤员而减慢了速度。实际上,这玉米田不知为何就像有生命一样,虽然每一株玉米都被子弹和冲锋的践踏所破坏,但它们就像挥动着胳膊、大腿,躯干在颤抖。(注:最后一句就是抒情文学,我实在翻不好)

       Sumner把塞德维克部署在他的右翼,士兵们穿过玉米田向希尔和胡德的残部冲去,而此时塞缪尔•弗伦希的师在中央,直接冲向敦克尔教堂的南面。在左翼是伊萨尔•理查森的师,他们直接冲向一条凹路(这条凹路向东延伸,直到与Hagerstown干道垂直)。


--
         塞德维克首先上来攻击叛军的战线,李马上把麦克劳援军的先头部队派到那儿。战斗非常激烈,邦联士兵坚决地把塞德维克打了回去。塞德维克本人、还有一个他的旅长也受了伤,他的师溃逃了一半。这既归功于李的老练,部分也是由于运气:增援的兵力恰到好处,而且打击的正是敌人的要害——塞德维克师的前面和侧翼。最终,南军把塞德维克赶出了四分之三英里远的地方,在那儿北方军队建立起防线,暂时放弃了攻势而只满足于守住阵地。

        李成功地唬住了麦克莱伦——总的来说这并不难。从早晨到现在联邦军队没能在玉米田以外前进一步,李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可以冒着削弱中央和右翼防线的危险把兵力用于支援受到威胁的左翼。当李向塞德维克发起反击时,他的赌博得到了另外一个收获:麦克莱伦深信叛军的兵力一定让人望而生畏。

       塞德维克被打退后,注意力现在转向了弗伦希和理查森。他们将面对的是沿着所谓凹路平衡部署的D.H.希尔师。这条路实际上是四轮马车道,但年复一年的交通运输使这条道路深陷,路面比两边农场的地面低3-4英尺。这就提供了天然土方防御工事,叛军可以隐蔽在这里向来自任何方向的敌人射击。希尔把他的两个旅沿着凹路部署了将近半英里长的战线,此外还有其他部队的一部分也在这儿,总兵力大约2500人,对抗弗伦希的5700人。

        在凹路上的士兵得到的命令是:当敌人靠近到能够看清他们的徽章和皮带扣时再瞄准了开火。叛军遵照命令,他们倾泻的第一轮弹雨就把弗伦希的先头旅给打垮了。第4纽约团的150名士兵被南军弹无虚发地击倒。指挥某个阿拉巴马团的约翰•B•戈登上校看见这一幕后感到恶心。他回忆说:“(敌人的)整个战线无一例外都在枪声中倒下。”另一个叛军上校回忆他看见北方佬“像麦子遇到镰刀一样”倒下。

      弗伦希的第一旅残缺不全地溃退下来,接着他的第二旅和第三旅轮流上,每个都遭到了同样的打击。在这半个多小时里,弗伦希师伤亡率达33%。凹路之战几乎将他一劳永逸地踢出了战场。

      希尔防线突如其来的火力像块磁铁一样把邻近地区的士兵都聚集到这里,特别是邦联左翼现在沉寂下来形成了僵局。理查森不久也朝这里冲了过来,与此同时李把安德森师派上来支援希尔。很快这条凹路成了战役的中心,而且李在这一刻把全部的赌注都投到这儿,而麦克莱伦有几万人的军队原封不动,却不愿意全力一搏。

     当援军到来时这场恶战仍在继续。来自凹路子弹的呼啸和北方佬火炮的喧嚣互相交织,这场激战几乎从停止过。尽管南方军队的阵地不错,而且赶来的援军可能达到5500多人,但是邦联军队开始遭受重大伤亡。理查-H-安德森将军带着他的师赶来增援,几乎刚到他就阵亡了。希尔的一个旅长受了致命伤,接替他的人刚指挥不一会也被击毙了,勇敢的戈登上校不久头部受伤,大量的鲜血灌入他的帽子。而他浑然不觉,另一发子弹碰巧把他的帽子打了个洞,血从这个洞里流了出来,他差点儿被自己的血给呛死了。

      理查森一个旅接着一个旅投入战斗,南方军队仍然沉重地打击了他们。这条凹路就像原先一样吞噬了理查森投入的第一旅。但理查森的第二旅迂回到路的右端,从侧翼包围了希尔的阵地。由于这条路向外延伸到南边的主干道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突角,这个右翼就非常危险地暴露了出来。这条主道上的慌乱很快沿着凹路传播,恰好在这时,防线正面的联邦军队发起了一次有限的攻击,由于这次攻击和战线右翼的慌乱所造成的影响结合在一起,南军崩溃了。几乎同时,左翼也开始溃乱。几分钟内,整条防线的南军都开始丢弃阵地,而这个阵地在过去的两小时里曾给予敌人以重创。

      幸运的是,左翼的朗斯垂特发起了一次虚弱但却是决定性的冲锋,把理查森右翼部队打了回去,虽然敌人又打了回来,但叛军的行动延缓了联邦军队向凹路的前进速度。接着希尔和其他人发起了一次强大的反击,这次他们冲锋所面对的是同样以凹路为掩护的敌人。希尔亲自端着来复枪投入战斗,现在他们拼命地试图把敌人阻挡住或把敌人赶出去,等待着援军的到来。最终赶过来的炮兵稳定了邦联薄弱不堪的防线。对李来说,幸运的是麦克莱伦没有用炮兵支援进攻。过了一会,理查森别无选择只好撤出了几乎已经占领的小路,这条凹路不久就被称为“血路”。不到几分钟里,在这条路的后面躺着双方的士兵:阵亡的、快死的和伤员,理查森也和他们一样受了伤,不久证明他受的是致命伤。而现在才1点左右。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战场相对沉寂了下来。玉米田里当日的战斗终止了,Sumner和麦克莱伦从战术上放弃了任何在“血路”攻击李的中央防线的企图,把注意力放到了伯恩赛德和他的第9军身上,伯恩赛德整个上午都在当“观众”。由于李把他的所有援军都派去增援他的其余防线,在他的南半边防线只有兵力仅3000人的戴维•R•琼斯师防守。幸运的是,他们所在溪流这一边的地形相当不错,而麦克莱伦则在对岸。由于所有的地段都要防守,琼斯只有400人保卫Rohrbach桥。不过桥对他有利,溪流两岸都很陡峭,这就提供给叛军一个非常好的火力带以对付从对面山坡冲下来涌上桥的敌人。桥宽最多容纳4人并肩过去,而桥长却达125英尺,这很便于邦联军队集中步枪和火炮射击。溪流虽然可以徒涉,但水深4英尺,而且很多地方水更深,这条溪比桥更能延缓敌军的前进。在安提坦再没有其他地方的位置和地形更让李满意了。在这种地方,一小撮人可以阻挡整个军团。

      他们正是这么做的,伯恩赛德在上午10点以后才接到麦克莱伦让他行动的命令,而此前在战线另一端的战斗已经开始几个小时了。伯恩赛德下令他的第一旅在敌人的火网下冲过去并夺取桥,结果他们遭受损失并被压制住,连桥都没看见。同时,一个整师在罗德曼率领下到下游去寻找浅滩并过溪,接着再攻击敌人的侧翼,结果没从他们那儿传来任何消息。实际上麦克莱伦和伯恩赛德的侦察做得非常差劲,尽管他们昨天一直做部署,却几乎不知道浅滩在哪儿,似乎从未想过要探测水深。最终罗德曼不得不向下行游军2英里直到他们发现可以过溪的地方,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刚过了11点,伯恩赛德派出了下一波攻击,这一次北方佬看见桥在哪儿了,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踏上桥。邦联军队的子弹和炮弹把他们打得乱成一团。现在琼斯的士兵特别缺乏弹药,三个小时的开火耗尽了他们的弹药。当北方佬对桥又发起一波发起冲击时,一开始并未过桥,但叛军稀稀拉拉的枪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开始向桥涌了过去。琼斯的防御松动了,他被迫撤退。这座桥后来叫“伯恩赛德桥”,被北军牢牢控制在手里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联邦军队蜂拥而入,过桥后不久就看见罗德曼和他的师从南面过溪朝他们过来了。现在麦克莱伦命令伯恩赛德向前压、不要拖延。但伯恩赛德又花了一个小时替换他的师,之所以多花了时间是因为早先没有准备备用弹药。结果第九军在下午3点之后才再次行动。现在麦克莱伦的指挥也没有长进,他要求Sumner再往前压,现在Sumner得到了富兰克林和他的第六军的支援。他终于从溪东的司令部亲自到前线,但他轻率地同意了被打败的Sumner悲观的意见,放弃了在此处发起进一步攻击的想法。麦克莱伦的参谋中的一个年轻中尉对于司令官的胆怯和贻误战机感到厌恶,他向其他人简短地提出:如果胡克的脚伤不妨碍走路的话,他应该赶走“小麦克”,亲自接手兵团的指挥。但没有人接受兵变的主意。

--
         塞德维克首先上来攻击叛军的战线,李马上把麦克劳援军的先头部队派到那儿。战斗非常激烈,邦联士兵坚决地把塞德维克打了回去。塞德维克本人、还有一个他的旅长也受了伤,他的师溃逃了一半。这既归功于李的老练,部分也是由于运气:增援的兵力恰到好处,而且打击的正是敌人的要害——塞德维克师的前面和侧翼。最终,南军把塞德维克赶出了四分之三英里远的地方,在那儿北方军队建立起防线,暂时放弃了攻势而只满足于守住阵地。

        李成功地唬住了麦克莱伦——总的来说这并不难。从早晨到现在联邦军队没能在玉米田以外前进一步,李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可以冒着削弱中央和右翼防线的危险把兵力用于支援受到威胁的左翼。当李向塞德维克发起反击时,他的赌博得到了另外一个收获:麦克莱伦深信叛军的兵力一定让人望而生畏。

       塞德维克被打退后,注意力现在转向了弗伦希和理查森。他们将面对的是沿着所谓凹路平衡部署的D.H.希尔师。这条路实际上是四轮马车道,但年复一年的交通运输使这条道路深陷,路面比两边农场的地面低3-4英尺。这就提供了天然土方防御工事,叛军可以隐蔽在这里向来自任何方向的敌人射击。希尔把他的两个旅沿着凹路部署了将近半英里长的战线,此外还有其他部队的一部分也在这儿,总兵力大约2500人,对抗弗伦希的5700人。

        在凹路上的士兵得到的命令是:当敌人靠近到能够看清他们的徽章和皮带扣时再瞄准了开火。叛军遵照命令,他们倾泻的第一轮弹雨就把弗伦希的先头旅给打垮了。第4纽约团的150名士兵被南军弹无虚发地击倒。指挥某个阿拉巴马团的约翰•B•戈登上校看见这一幕后感到恶心。他回忆说:“(敌人的)整个战线无一例外都在枪声中倒下。”另一个叛军上校回忆他看见北方佬“像麦子遇到镰刀一样”倒下。

      弗伦希的第一旅残缺不全地溃退下来,接着他的第二旅和第三旅轮流上,每个都遭到了同样的打击。在这半个多小时里,弗伦希师伤亡率达33%。凹路之战几乎将他一劳永逸地踢出了战场。

      希尔防线突如其来的火力像块磁铁一样把邻近地区的士兵都聚集到这里,特别是邦联左翼现在沉寂下来形成了僵局。理查森不久也朝这里冲了过来,与此同时李把安德森师派上来支援希尔。很快这条凹路成了战役的中心,而且李在这一刻把全部的赌注都投到这儿,而麦克莱伦有几万人的军队原封不动,却不愿意全力一搏。

     当援军到来时这场恶战仍在继续。来自凹路子弹的呼啸和北方佬火炮的喧嚣互相交织,这场激战几乎从停止过。尽管南方军队的阵地不错,而且赶来的援军可能达到5500多人,但是邦联军队开始遭受重大伤亡。理查-H-安德森将军带着他的师赶来增援,几乎刚到他就阵亡了。希尔的一个旅长受了致命伤,接替他的人刚指挥不一会也被击毙了,勇敢的戈登上校不久头部受伤,大量的鲜血灌入他的帽子。而他浑然不觉,另一发子弹碰巧把他的帽子打了个洞,血从这个洞里流了出来,他差点儿被自己的血给呛死了。

      理查森一个旅接着一个旅投入战斗,南方军队仍然沉重地打击了他们。这条凹路就像原先一样吞噬了理查森投入的第一旅。但理查森的第二旅迂回到路的右端,从侧翼包围了希尔的阵地。由于这条路向外延伸到南边的主干道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突角,这个右翼就非常危险地暴露了出来。这条主道上的慌乱很快沿着凹路传播,恰好在这时,防线正面的联邦军队发起了一次有限的攻击,由于这次攻击和战线右翼的慌乱所造成的影响结合在一起,南军崩溃了。几乎同时,左翼也开始溃乱。几分钟内,整条防线的南军都开始丢弃阵地,而这个阵地在过去的两小时里曾给予敌人以重创。

      幸运的是,左翼的朗斯垂特发起了一次虚弱但却是决定性的冲锋,把理查森右翼部队打了回去,虽然敌人又打了回来,但叛军的行动延缓了联邦军队向凹路的前进速度。接着希尔和其他人发起了一次强大的反击,这次他们冲锋所面对的是同样以凹路为掩护的敌人。希尔亲自端着来复枪投入战斗,现在他们拼命地试图把敌人阻挡住或把敌人赶出去,等待着援军的到来。最终赶过来的炮兵稳定了邦联薄弱不堪的防线。对李来说,幸运的是麦克莱伦没有用炮兵支援进攻。过了一会,理查森别无选择只好撤出了几乎已经占领的小路,这条凹路不久就被称为“血路”。不到几分钟里,在这条路的后面躺着双方的士兵:阵亡的、快死的和伤员,理查森也和他们一样受了伤,不久证明他受的是致命伤。而现在才1点左右。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战场相对沉寂了下来。玉米田里当日的战斗终止了,Sumner和麦克莱伦从战术上放弃了任何在“血路”攻击李的中央防线的企图,把注意力放到了伯恩赛德和他的第9军身上,伯恩赛德整个上午都在当“观众”。由于李把他的所有援军都派去增援他的其余防线,在他的南半边防线只有兵力仅3000人的戴维•R•琼斯师防守。幸运的是,他们所在溪流这一边的地形相当不错,而麦克莱伦则在对岸。由于所有的地段都要防守,琼斯只有400人保卫Rohrbach桥。不过桥对他有利,溪流两岸都很陡峭,这就提供给叛军一个非常好的火力带以对付从对面山坡冲下来涌上桥的敌人。桥宽最多容纳4人并肩过去,而桥长却达125英尺,这很便于邦联军队集中步枪和火炮射击。溪流虽然可以徒涉,但水深4英尺,而且很多地方水更深,这条溪比桥更能延缓敌军的前进。在安提坦再没有其他地方的位置和地形更让李满意了。在这种地方,一小撮人可以阻挡整个军团。

      他们正是这么做的,伯恩赛德在上午10点以后才接到麦克莱伦让他行动的命令,而此前在战线另一端的战斗已经开始几个小时了。伯恩赛德下令他的第一旅在敌人的火网下冲过去并夺取桥,结果他们遭受损失并被压制住,连桥都没看见。同时,一个整师在罗德曼率领下到下游去寻找浅滩并过溪,接着再攻击敌人的侧翼,结果没从他们那儿传来任何消息。实际上麦克莱伦和伯恩赛德的侦察做得非常差劲,尽管他们昨天一直做部署,却几乎不知道浅滩在哪儿,似乎从未想过要探测水深。最终罗德曼不得不向下行游军2英里直到他们发现可以过溪的地方,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刚过了11点,伯恩赛德派出了下一波攻击,这一次北方佬看见桥在哪儿了,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踏上桥。邦联军队的子弹和炮弹把他们打得乱成一团。现在琼斯的士兵特别缺乏弹药,三个小时的开火耗尽了他们的弹药。当北方佬对桥又发起一波发起冲击时,一开始并未过桥,但叛军稀稀拉拉的枪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开始向桥涌了过去。琼斯的防御松动了,他被迫撤退。这座桥后来叫“伯恩赛德桥”,被北军牢牢控制在手里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联邦军队蜂拥而入,过桥后不久就看见罗德曼和他的师从南面过溪朝他们过来了。现在麦克莱伦命令伯恩赛德向前压、不要拖延。但伯恩赛德又花了一个小时替换他的师,之所以多花了时间是因为早先没有准备备用弹药。结果第九军在下午3点之后才再次行动。现在麦克莱伦的指挥也没有长进,他要求Sumner再往前压,现在Sumner得到了富兰克林和他的第六军的支援。他终于从溪东的司令部亲自到前线,但他轻率地同意了被打败的Sumner悲观的意见,放弃了在此处发起进一步攻击的想法。麦克莱伦的参谋中的一个年轻中尉对于司令官的胆怯和贻误战机感到厌恶,他向其他人简短地提出:如果胡克的脚伤不妨碍走路的话,他应该赶走“小麦克”,亲自接手兵团的指挥。但没有人接受兵变的主意。


--
      李当然具有作为一名将军应有的胆量。现在他决心利用联邦军队的停滞不前发起一个反击。他同意杰克逊对敌人的右翼发起一次侧翼攻击,这次攻击的兵力还包括斯图尔特和他的骑兵(他们还未参加战斗)以及所能召集到的上午战斗的幸存者。这时李获得了一个好消息:A.P.希尔的师此时正在波特勒浅滩过波特马克河朝战场迅速赶来,他们到达的时机将会恰巧赶在伯恩赛德的威胁接近琼斯的右翼时。李满足地计算着希尔到达的时间,他将在这一刻发起针对麦克莱伦右翼的反击。

      下午3点,伯恩赛德终于开始行动了,他的兵力对琼斯有3比1的数量优势。尽管受到了英勇的抵抗,联邦军队几乎不断地夺取地盘,直接逼向西北的夏普斯堡。罗德曼指挥的一些部队已经到达通向了哈泼斯渡口的道路,某些地方发生了肉搏战。李的右翼即将崩溃。下午4点,一些北方佬已经突破到了夏普斯堡的外围。李亲眼看见了绝望的形势,看见只有一个旅挡在伯恩赛德前面,而这个旅的后面就是损失惨重、精疲力尽的北弗吉尼亚兵团。北方佬会不会突破进去?即使胆怯的麦克莱伦没有在战线的其他方面紧逼他们,邦联军队也可能会全军覆没。如果伯恩赛德夺取了这里,向波特马克河撤退的道路就会被切断,李只能向北面逃,远离补给线,远离安全地区,军队将筋疲力尽,没有食物,弹药也将用完,他们将面对追赶过来的北军骑兵。

    这时他看见南边在远处有军队在前进,那是A.P.希尔,他的来得真是无比及时,A.P.希尔带着他的疲惫之师经过8个小时17英里的行军来按时赶到。希尔没有停下来休息,猛烈攻击伯恩赛德暴露的左翼,半个小时之内,伯恩赛德的攻势终止了。李从防线中战火平静的其他地方抽出援兵,特别是派出一个又一个炮兵连协助希尔。李看到希尔的前进,同时他又让斯图尔特从战线的最左端发起了攻势。但攻势并不成功,米德虽然损失严重但仍有力量阻挡叛军的推进。虽然李的攻击差点把伯恩赛德再次赶回桥的对岸,但他所能做的只是消耗时间直到夜幕降临,在那里两军停息下来,经历了恶战的士兵酣然入睡。

     这既是内战中也是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要清点出尸体实在需要花一通时间。最后,麦克莱伦损失:2108人战死,9500人受伤,还有数百人失踪,总损失超过12400人。李的损失也不低:1546人战死,7750人受伤,1千多人失踪。双方的很多失踪者也可能包括在战死者中,不过从没有被辨别出来。

     只有李那么大胆,虽然基于正确判断应该尽快撤离,但他非常固执地拒绝乘夜撤出战场。由于环境和他的过分自信,李和他的军队经历了这场战争中最危险的战斗,侥幸生存到了9月17日。只是由于李的指挥技巧和他的士兵的奋战,还有麦克莱伦不可言喻的愚蠢才使李免于兵败。但是李被迫带伤离开了战场并踏上返回Shenandoah的路上。他还必须把哈泼斯渡口缴获的很多物资撤回后方,但他不会轻易接受失败。当然,这个战役实际上是个平局,但考虑到全天都对李极端不利,他顽强坚守住了阵地,这应当被看做是一种胜利,而且他还给予敌人以重创。但这场战役迫使他终止了对北方的入侵,他没能如愿地进入萨斯奎汉纳河地区,也没能在敌人的领土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战略上讲,李被打败了。他别无选择只能返回弗吉尼亚的安全地区。李的撤军本来对麦克莱伦来说是一件好事,但9月18日李轻蔑地再次向麦克莱伦发起进攻,而麦克莱伦在心理上被打败了,他被自己的多疑妄想症和胆怯打败了,虽然他有两个军还未动用过,但他既不敢尾随攻击邦联军队的侧翼,也不敢阻止李随后的撤军。他反而满足于自夸。他给他的妻子写信说:“我的判断告诉我:我打了一场漂亮仗,这是战争艺术的杰作。”像“小麦克”这样的自大狂需要人奉承,他在波特那里和其他人那里有一帮马屁 精。还从未有人指责他缺乏将才。

     9月19日李返回了弗吉尼亚,战役结束。随着撤军,邦联希望通过蹂 躏北方来影响秋季选举的希望破灭了。邦联原想获得欧洲外交承认和英法的援助,但这微弱的希望也因此破灭了。在英法提出调停之前,邦联首先要彻底扭转军事局面,但这还远未做到。英法不会冒支持失败者的风险,所以他们决定继续观望。如果南方想获得独立,他们必须先靠自己的力量做到,然后才能够得到援助。


全文完

--
      李当然具有作为一名将军应有的胆量。现在他决心利用联邦军队的停滞不前发起一个反击。他同意杰克逊对敌人的右翼发起一次侧翼攻击,这次攻击的兵力还包括斯图尔特和他的骑兵(他们还未参加战斗)以及所能召集到的上午战斗的幸存者。这时李获得了一个好消息:A.P.希尔的师此时正在波特勒浅滩过波特马克河朝战场迅速赶来,他们到达的时机将会恰巧赶在伯恩赛德的威胁接近琼斯的右翼时。李满足地计算着希尔到达的时间,他将在这一刻发起针对麦克莱伦右翼的反击。

      下午3点,伯恩赛德终于开始行动了,他的兵力对琼斯有3比1的数量优势。尽管受到了英勇的抵抗,联邦军队几乎不断地夺取地盘,直接逼向西北的夏普斯堡。罗德曼指挥的一些部队已经到达通向了哈泼斯渡口的道路,某些地方发生了肉搏战。李的右翼即将崩溃。下午4点,一些北方佬已经突破到了夏普斯堡的外围。李亲眼看见了绝望的形势,看见只有一个旅挡在伯恩赛德前面,而这个旅的后面就是损失惨重、精疲力尽的北弗吉尼亚兵团。北方佬会不会突破进去?即使胆怯的麦克莱伦没有在战线的其他方面紧逼他们,邦联军队也可能会全军覆没。如果伯恩赛德夺取了这里,向波特马克河撤退的道路就会被切断,李只能向北面逃,远离补给线,远离安全地区,军队将筋疲力尽,没有食物,弹药也将用完,他们将面对追赶过来的北军骑兵。

    这时他看见南边在远处有军队在前进,那是A.P.希尔,他的来得真是无比及时,A.P.希尔带着他的疲惫之师经过8个小时17英里的行军来按时赶到。希尔没有停下来休息,猛烈攻击伯恩赛德暴露的左翼,半个小时之内,伯恩赛德的攻势终止了。李从防线中战火平静的其他地方抽出援兵,特别是派出一个又一个炮兵连协助希尔。李看到希尔的前进,同时他又让斯图尔特从战线的最左端发起了攻势。但攻势并不成功,米德虽然损失严重但仍有力量阻挡叛军的推进。虽然李的攻击差点把伯恩赛德再次赶回桥的对岸,但他所能做的只是消耗时间直到夜幕降临,在那里两军停息下来,经历了恶战的士兵酣然入睡。

     这既是内战中也是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要清点出尸体实在需要花一通时间。最后,麦克莱伦损失:2108人战死,9500人受伤,还有数百人失踪,总损失超过12400人。李的损失也不低:1546人战死,7750人受伤,1千多人失踪。双方的很多失踪者也可能包括在战死者中,不过从没有被辨别出来。

     只有李那么大胆,虽然基于正确判断应该尽快撤离,但他非常固执地拒绝乘夜撤出战场。由于环境和他的过分自信,李和他的军队经历了这场战争中最危险的战斗,侥幸生存到了9月17日。只是由于李的指挥技巧和他的士兵的奋战,还有麦克莱伦不可言喻的愚蠢才使李免于兵败。但是李被迫带伤离开了战场并踏上返回Shenandoah的路上。他还必须把哈泼斯渡口缴获的很多物资撤回后方,但他不会轻易接受失败。当然,这个战役实际上是个平局,但考虑到全天都对李极端不利,他顽强坚守住了阵地,这应当被看做是一种胜利,而且他还给予敌人以重创。但这场战役迫使他终止了对北方的入侵,他没能如愿地进入萨斯奎汉纳河地区,也没能在敌人的领土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战略上讲,李被打败了。他别无选择只能返回弗吉尼亚的安全地区。李的撤军本来对麦克莱伦来说是一件好事,但9月18日李轻蔑地再次向麦克莱伦发起进攻,而麦克莱伦在心理上被打败了,他被自己的多疑妄想症和胆怯打败了,虽然他有两个军还未动用过,但他既不敢尾随攻击邦联军队的侧翼,也不敢阻止李随后的撤军。他反而满足于自夸。他给他的妻子写信说:“我的判断告诉我:我打了一场漂亮仗,这是战争艺术的杰作。”像“小麦克”这样的自大狂需要人奉承,他在波特那里和其他人那里有一帮马屁 精。还从未有人指责他缺乏将才。

     9月19日李返回了弗吉尼亚,战役结束。随着撤军,邦联希望通过蹂 躏北方来影响秋季选举的希望破灭了。邦联原想获得欧洲外交承认和英法的援助,但这微弱的希望也因此破灭了。在英法提出调停之前,邦联首先要彻底扭转军事局面,但这还远未做到。英法不会冒支持失败者的风险,所以他们决定继续观望。如果南方想获得独立,他们必须先靠自己的力量做到,然后才能够得到援助。


全文完


在细节上和菲特烈不一样的地方

1. 菲特烈:杰克逊在哈珀渡口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9月15日就解决了战斗。

这段文字给人一种印象,好像杰克逊提前完成任务,而实际上他比李预料的要晚。

2.菲特烈:麦克莱伦无意中俘虏了李的一个传令官从而缴获了李详细计划安排

真不知菲特烈看的是什么美国内战的书,因为我看了几本书,没有一本书是这么说的。所有的书都说是北军的一个下士或军士碰巧发现了李的命令草案,  当时麦克莱伦还有些怀疑,但他的一个参谋正巧认识李的副手的手迹,麦克莱伦才相信了这个命令草案的可靠性。另外有一本书说李的命令是藏在雪茄里,其他几本没详细说命令是怎么藏的。

以上就这些。

在细节上和菲特烈不一样的地方

1. 菲特烈:杰克逊在哈珀渡口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9月15日就解决了战斗。

这段文字给人一种印象,好像杰克逊提前完成任务,而实际上他比李预料的要晚。

2.菲特烈:麦克莱伦无意中俘虏了李的一个传令官从而缴获了李详细计划安排

真不知菲特烈看的是什么美国内战的书,因为我看了几本书,没有一本书是这么说的。所有的书都说是北军的一个下士或军士碰巧发现了李的命令草案,  当时麦克莱伦还有些怀疑,但他的一个参谋正巧认识李的副手的手迹,麦克莱伦才相信了这个命令草案的可靠性。另外有一本书说李的命令是藏在雪茄里,其他几本没详细说命令是怎么藏的。

以上就这些。
记号之
似乎在世界军事上看过类似的文章
LZ你讲话很象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