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炮霸们科普一下我朝420MM超级大炮(*^_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35:49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报道说我朝在以前研究过反导用的420MM超级大炮,好像还造出了一门试验品,求炮霸们给张图片让我等小白开开眼,看看420MM的炮是什么样子的啊话说我在网上搜不到图片啊,这个也是保密的么,既然下马了,就没什么好保密的了吧这个型号怎么没有继续发展下去了呢,是不是没钱了啊


找到了一张图片,话说炮管也不怎么粗么,这个能有420MM{:soso_e132:}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报道说我朝在以前研究过反导用的420MM超级大炮,好像还造出了一门试验品,求炮霸们给张图片让我等小白开开眼,看看420MM的炮是什么样子的啊话说我在网上搜不到图片啊,这个也是保密的么,既然下马了,就没什么好保密的了吧这个型号怎么没有继续发展下去了呢,是不是没钱了啊

20100112_b35b9bd034619b818aec5L8zzSMWyY2I.jpg (36.8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8-13 15:57 上传


找到了一张图片,话说炮管也不怎么粗么,这个能有420MM{:soso_e132:}
先锋大炮
650工程的玩意
先锋号超级大炮


接受毛主席640指示的钱学森,时任国防部五院副院长。而随着640工程的逐渐成型,整个国防部五院已经演变成了七机部(航空航天工业部);顺理成章地,它的二分院也就成为了七机部二院。而本文的主角640-2工程,也就是超级大炮项目,正落在了二院的肩上;具体说,是落在了二院二一○所的肩上。

这个二一○所,就是原来的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一○一研究所;而它之所以被国防科委指名划到二院,正是为了640-2工程。有了任务划分,当然很好;可是,究竟该怎么用超级大炮来反导弹,却成了实实在在的技术难题。来袭核弹头速度太快,高度又太高,这就决定了大炮射出的拦截弹头,其飞行速度必须足够的快,而射高也必须足够的高。

针对这个问题,二一○所进行了第一阶段的探索,最终提出了“炮射次口径拦截弹”的方案。在接获640指示的第二年,二一○所就在85毫米口径滑膛炮上进行了试验。采取了相应措施以后,重达4公斤的弹丸,其初速已经达到了1200米/秒;而这个速度,比改装以前要高50%。但用于反导,还是不够快。

在滑膛炮发射次口径弹试验的同时,还研究了火箭加力弹、固体冲压加力弹的试验。后两种试验,现在材料太少,这里就无法介绍了。研究仍然在继续。 1966年到1968年间,在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下(七机部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此略过不提),640-2工程又向前进展着:14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发射 18公斤重的弹头,结果初速达到了1600米/秒,射高达到了74公里。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仅如此,在140炮进行的11次48发试验证明:次口径炮弹弹体结构可靠,飞行稳定。
1967年1月,“640-2”工程方案论证会召开;就在这个会上,中国超级大炮方案得到了确定。按照方案,超级大炮的设计参数如下:

炮长 26米
炮重 155吨
口径 不详
炮弹 次口径火箭弹
弹重 160公斤
初速 900米/秒
射高 不详

设计目标很明确:力争在1969年,参加拦截“东风三号”弹头的试验。这门在中国历史上绝无先例的超级大炮,被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先锋号。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先锋号是固定在地面的超级大炮。此外,先锋号长长的身管下,是三个很有特色的支架——如此巨炮,身管的实际重量必然非常惊人;为了防止身管下垂,德国克虏伯往往是在牵拉上做文章,而先锋号,则使用了技术上似乎更容易实现的支撑方式。

对于一门超级大炮来说,底盘固定、相对较低的初速、支撑式身管,从战术上说,并不能说是非常理想的;不过考虑到先锋号只用于要地防空,敌方弹头必然是从天而降,这个方案确实也有其合理之处。毕竟,先锋号和从前的超级大炮使命不同,单纯从火炮技术性能的指标来比较,容易失之偏颇。

总之,如果能够完成“把弹头打到高空”的任务,它就是成功的——从这个角度讲,先锋号的设计思路并没有太大问题;至于在本土上空拦截核弹头是不是合适,具体又怎么操作,那就跟先锋号本身没有关系了。

为了拦截来袭核弹头,一炮一弹的方式显然不妥——万一打不着,恐怕就没有第二次击发的机会了。而为了有效拦截,就必须在20公里以上高空进行——否则,核弹头低空爆炸,就完全失去了拦截的意义——此时,单发无控火箭弹的“准头”已经大成问题,拦截概率无法保证。为此,必须构成密集炮群,同时射击。这就意味着,为了实现有效拦截,这155吨的先锋号,必须要制作很多门才有可能达到设计目标。

炮弹弹丸一离开炮膛,就再没人能干涉它的行踪了。因此,对于需要不断修正截击弹道的超级大炮而言,配备无控火箭弹是极不合适的。而如果在炮弹上安装导引系统,整个炮弹也就变成了导弹——虽然还是炮射的。如此一来,大规模齐射的撒网式拦截变成了小规模的精确打击,其效果当然要好的多。经过大量研究以后,顺理成章地,二一○所终于改换了研究方向,从炮射火箭弹,改为炮射导弹。与此同时,上面又提出研究能够用于实战的低空拦截系统,目的大约是为了对付常规弹头。而炮射导弹既有炮弹的高速度,又有导弹的高精度,无论高低拦截都能使用。
那个是140MM的
果然是当技术储备的东东
从此,中国超级大炮研制的第二阶段,也就从1970年正式开始了。

新的技术拦路虎随之产生;仔细数数,大概有两只。第一只,是尺寸问题。七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导弹已经有了很多种,但是要“细”到能够塞进炮膛,合适的品种可就难找了。

第二只,是过载问题。人从楼上摔下来,过载是1个G;战斗机做战术动作,瞬间过载可以达到7到8个G;宇宙飞船起飞和回归,最大瞬间过载可以到10个G左右。而火炮“哐当”那一下,弹头要承受多大过载?

按超级大炮的参数计算,大概要承受5000到10000个G!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对弹体结构、发动机、电子设备乃至陀螺的研制,都提出了苛刻得令人生畏、近乎严酷的要求——而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积累。一切,只能从头开始摸索。而摸索,就得一个一个部件来。从陀螺开始,加速度表、伺服系统、放大器、变流机、天线、调速管、弹上遥测系统……都得进行测试。

在这里也多说一句:在当年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坚持工作的中国科研人员,真是可敬!经过不懈努力,和从1000到5000个G的炮射试验,二一○所的科研人员最终得出结论:一些部件经过加固后,可以耐受3000到5000个G的超高过载——而加固的办法说穿了并不神秘,就是用本身绝缘的石蜡或者环氧树脂灌封。

但是陀螺,还是不行。陀螺,那是整个导弹确定自己姿态的核心元件,要是陀螺不行,还怎么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二一○所和电子工业部一四一○所合作,开始预研振梁速率陀螺。结果是令人振奋的,试制出的振梁速率陀螺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地挺过了3000到5000个G的多次试验,工作完全正常,现在已经定型装备到其它的导弹工程上。

就这一项,已经荣获国家发明奖。

弹变了,炮自然也要变。这一次,火炮设计方面的思路也大为改观:为了适应低空拦截的要求,拦截弹不需要那么高的速度了;为此,科研人员选定了无坐力炮。无坐力炮,就是那种有点象火箭筒似的,发射时后部喷出长长火焰的火炮。因为发射药燃烧后,大量气体有个出口,不象在其它火炮里那样走投无路,只能推着弹丸玩命跑;因此,它射出的弹丸,速度也就相应降下来了。50公斤的弹丸,装进200毫米口径的无坐力炮里,发射后速度为820米/秒——这个结果的取得,直接证明了低膛压、低初速的无坐力炮常规设计是可行的。

在此基础上,中国口径最大的火炮被设计出来了——它的口径赫然竟是420毫米,丝毫不逊色于一些著名的超级大炮!

但是,资料里对这门堪称“中国之最”的固定式弹道炮的介绍,仅此一句。

同时,对回收弹丸也做了相应研究:

——140毫米口径炮射高过载开伞回收弹试验,成功;

——从3000到15000个G的高过载环境里开伞回收,成功率100%;

——弹丸速度达到2-3倍音速时开伞,成功。

以上几项研究,直接推动了我国空间飞行器再入开伞回收技术的进展——换言之,如今神六的成功,其中也有超级大炮工程的功劳啊!而在科研人员不断进行研究的同时,世界的局势正在悄然变化着。

1972年,美国和苏联签订了限制反弹道导弹导弹条约。这就意味着,通过互相限制“盾牌”的数量和范围,来确保“矛”的锋利,进而保证“恐怖平衡”。继而,1975年,美国又把刚刚建成的反导防区关闭了。如此等等,不能不影响到640工程的决策者和参与者。

3个月后的1978年2月,二院向七机部呈交《关于二一○所任务方向问题的报告》,提出终止反导超级大炮的预研工作。又过去了两个月,在1978年4 月26日,七机部部长宋任穷向二院传达了国防科委的意见:组成一支精干队伍,继续进行反导多途径探索;所需经费专款专用;其它力量承担进攻性武器的研制任务。

这么三句话,已经将640-2工程的参战队伍的规模大大缩小了。

两个月后的1978年6月29日,邓小平副主席在中央专委会议上指示:研究还是要研究,可留些人继续搞。这个会议明确规定了航天部二院的工作方向:把力量放到进攻性武器研制上;反导任务由型号研制,调整为途径探索和单项预研。1980年3月19日,根据国防科委和七机部的决定,640-2工程即“超炮反导工程”,最终停止了研制试验。
中国超级大炮的研制,到此告一段落。


捷克佳博客
http://blog.jackjia.com/?p=14800

朴芬庆教授 发表于 2011-8-13 16:04
那个是140MM的
教授也懂这个海陆空,军政经乃是无所不知啊,不愧是教授
一代V5 发表于 2011-8-13 16:06
教授也懂这个海陆空,军政经乃是无所不知啊,不愧是教授
同感,果然V5~~~~{:hao:}
介个只有85MM~~~
这个东西真是百态啊……变态……
TG版本的超级大炮
布尔如果不死,留在中国的话,这玩意没准不会挂那么早
bigblu 发表于 2011-8-13 23:00
布尔如果不死,留在中国的话,这玩意没准不会挂那么早
确实还是给兔子干好。
兔子现在搞个电热化学的203长身管的次口弹,估计能够得到周边不少东西,如果按照布尔的方案搞,冲绳都不在话下。
记得90年代初的一期航空知识上,在海外谈中国栏目中提到85mm超长身管大炮,以后就没消息了
不是说后来的CNMD也跟先锋炮有一定的关系嘛
CNMD和超级大炮没什么关系了。

超级大炮虽然属于640的五个分支之一,但是其实属于和航天系统关系较远的一块。后来210所干的事,也总是比较另类。

整个640的技术积累,单纯从技术意义上来说,现在看已经价值不大了。但是,640的早期实践,对中国后来的战略防御理论体系和技术架构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探索作用。

另外,640形成了一支非常宝贵的技术力量。举个例子,当年的26所的骨干,后来形成了负责红酒的总体室。
介个是反导用滴
对超级大炮向来有爱啊,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