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游戏:昆明市政府将强行用水葫芦治污滇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3:19:25
http://discover.news.163.com/11/0729/10/7A4F5B72000125LI.html

督导组另一位重要成员透露,截至目前,有关水葫芦治污措施的提法,在昆明上报的滇池治理相关工作的十二五规划中确有提及,但是,“该规划还在等待国务院最终批复”。

这意味着,在国务院批复之前,“危险的游戏”已经抢先启动了。

滇池正大规模引进“最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水葫芦,试图以这剂猛药,迅速改观水体污染。

但是现在,引种数月的水葫芦刚刚迎来最好生长期,来自云南的部分环境专家,已不断对水葫芦治污能力提出怀疑,并对这种生物可能形成的大规模生态灾难表示担忧。

滇池、太湖、巢湖,是中国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三个五年计划里,“三湖”治理工作都进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尽管昆明此前在治理滇池污染方面成绩斐然,但涉及水葫芦治污的十二五规划尚在等待国务院审批当中,大规模引种却既成事实,对此,专家更指,“昆明在玩一盘危险的游戏”。

史上最大规模引种水葫芦

滇池,湖面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滇池”。环湖公路一周也有近百公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对于昆明市民而言,则是“母亲湖”。

滇池位于昆明西南,湖的西侧是久负胜名的西山,而湖的北面,就是偌大的昆明主城区。从主城各个方向,大约有20多条河道注入滇池,它们是滇池的水源。

现在,从主城经过,一簇一簇的水葫芦成为这些城市河流的景观。倘若沿这些河流一直走到滇池边,将看到滇池上大面积的水葫芦生长得更为茂密旺盛。

滇池正在实施史上规模最大的引种水葫芦计划。这项计划从年初开始,目前,引种的水葫芦已经进入快速生长期。

承担滇池相关管理、规划等重点工作的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日前向《瞭望东方周刊》提供资料证实:

“201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滇池流域开展26平方公里(39000亩)水葫芦控制性种养。其中,外海16平方公里(24000亩)、草海6平方公里(9000亩),流域内其他水域4平方公里(6000亩)。”

这个项目被昆明官方命名为“滇池水葫芦规模化圈养及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圈养区域主要分布在滇池草海(即内海)和外海北部龙门村、盘龙江入湖口、福保湾、宝丰湾、海东湾、龙门村、晖湾、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西坝河、船房河入湖口、东风坝等区域。

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介绍,这项工程是滇池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11年滇池内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截至目前,年初下达的滇池草海、外海规模化圈养水葫芦围网工作任务已超额完成。”

前述提及的“圈养”,即给水葫芦种植区域围上围网。本刊记者在现场看到的圈养情形为,城区河段,沿河道两侧,用漂浮的白色塑料物件相接,围拦成网,水葫芦就限制种养在每张网内。在草海、外海,拦网面积随之增大。

这种小心翼翼的圈养,皆因水葫芦物种特性所致,如果水葫芦流出圈养区域,其可能造成的生态灾难,不堪想象。

昆明人对水葫芦的记忆是灾难

水葫芦确曾给滇池带来过生态灾难。

“当时草海开通了一条旅游航线,但整个草海密密麻麻全是水葫芦,船根本无法开动。”90高龄的杨维骏老先生,退休前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也是一位关心滇池的老昆明人,日前,他向本刊记者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前后,滇池水葫芦成灾的情形。

据杨老讲,那时候,草海里面,除了水葫芦,几无其他水生植物可以生长,加之水葫芦密集水面,遮天蔽日,鱼、虫也难以成活。“水葫芦的根全部烂在草海里,湖水发黑,臭气熏天。”

这种记忆并非留在杨老一人心里,在昆明乘坐出租车或者走访市民,一旦提起草海的水葫芦污染,人们的第一个表情像是立即闻到当年的臭气一样难堪。

“昆明人对水葫芦的记忆就是灾难。”杨老解释说。

公开资料显示,水葫芦又称凤眼莲,能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但它在江河湖泊中迅速繁衍,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腐烂后污染水质,妨碍其他水生植物生长,造成生态失衡。

世界各国亦多有关于水葫芦危害的感性描述,资料记述:“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出示的一份关于水葫芦的资料则显示,“水葫芦已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国家环保部已把它列为首批最危险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03年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实际上,上个世纪滇池草海生态灾难,正是水葫芦作恶的具体表现,近年,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河流亦接连爆出水葫芦入侵。目前滇池正在进行的水葫芦“圈养”,就是为了严防水葫芦再度泛滥。

当然,昆明之所以甘冒巨大风险投入水葫芦引种,官方显然更看好它的治污作用。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水葫芦是吸收水体中氮、磷能力最强的水生植物之一,在有效控制生长范围、做好管护、机械化采收及资源化利用等的前提下,进行大面积圈养水葫芦,通过水葫芦生长吸收和浓缩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再通过机械化采收,制作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从而达到去除水体内源污染的目的”。

水葫芦治污尚未获国务院最终批复

尽管官方一再强调水葫芦治污的积极作用,并认为“圈养”可以预防生态灾难,但此次昆明强推水葫芦治污仍然遭到环境专家的种种质疑甚至反对。

本刊记者日前获悉,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部门,已就昆明大规模圈养水葫芦提出系统性质疑意见。该意见已形成书面文件呈递云南省相关决策部门。

本刊记者从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处获得这份名为《滇池水葫芦规模化圈养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存在问题》文件。

该文件包括的三个核心论点为:湖内圈养水葫芦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滇池水质;圈养水葫芦生产成本过高;高盖度水葫芦圈养对滇池草海生态系统是个灾难。

文件披露,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大量研究水葫芦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但时隔近30年,通过水葫芦改善湖泊水质的成功案例至今没有。

文件论述指出,“滇池保护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水葫芦是外来物种,在滇池中大量繁殖必然挤占原有物种的生存空间,不利于原有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稳定,危害湖泊的生态健康。”

论述又称,“蓝藻水华爆发在湖泊中属于生态灾变,是湖泊的物质循环被大大提速,使原来应沉降的碳、氮、磷等物质在水体中循环,大量的光合作用,使水体中的碳高速富集,同样水葫芦的生长特点也会大大加快湖泊的物质循环速度,损害湖泊物质的良性循环。”

这份文件最后提出警告,如果“人为在滇池草海高覆盖率、高密度大规模引入外来水生植物物种,将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不利后果和灾难”。

据本刊记者了解,类似反对意见也并非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一家提出,自滇池水葫芦引种以来,包括昆明环保人士、网友等,亦不断通过网络等形式上书政府质疑水葫芦大规模种养。

6月28日,《昆明日报》整版刊登《昆明为26平方公里水葫芦找“出路”》报道,报道全面阐述了水葫芦引种的“正确”,意在解释“很多昆明人都对上世纪60年代以来滇池水葫芦疯长的情景记忆犹新,前几年,有关部门还要求各单位负责常年和突击打捞、处置、清运草海和外海水葫芦,现在,滇池草海、外海及入湖河道内却种上了26平方公里水葫芦。”

该报道算是对水葫芦争议的一次正面回应。

云南省设有滇池水污染防治专家督导组,督导组由省、市级老领导和知名专家组成,是滇池治理的重要智库资源。尽管该组织内也有对于水葫芦治污的不同意见,但此次昆明决策并未详细征询督导组意见。


“等我们知道的时候,已经全部种上了。” 督导组一位核心成员日前跟本刊记者聊及此事时不愿涉及太多敏感内容,只表示,既然已经种上,现在很快就到水葫芦打捞期,“但还不知道打捞船在哪里。”

对于督导组这一担心,滇池管理局未对本刊做详细说明,只透露,“一切都在按计划实施,不用担心。”

督导组另一位重要成员透露,截至目前,有关水葫芦治污措施的提法,在昆明上报的滇池治理相关工作的“十二五”规划中确有提及,但是,“该规划还在等待国务院最终批复”。

这意味着,在国务院批复之前,“危险的游戏”已经抢先启动了。

(本文来源:瞭望东方周刊)http://discover.news.163.com/11/0729/10/7A4F5B72000125LI.html

督导组另一位重要成员透露,截至目前,有关水葫芦治污措施的提法,在昆明上报的滇池治理相关工作的十二五规划中确有提及,但是,“该规划还在等待国务院最终批复”。

这意味着,在国务院批复之前,“危险的游戏”已经抢先启动了。

滇池正大规模引进“最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水葫芦,试图以这剂猛药,迅速改观水体污染。

但是现在,引种数月的水葫芦刚刚迎来最好生长期,来自云南的部分环境专家,已不断对水葫芦治污能力提出怀疑,并对这种生物可能形成的大规模生态灾难表示担忧。

滇池、太湖、巢湖,是中国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三个五年计划里,“三湖”治理工作都进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尽管昆明此前在治理滇池污染方面成绩斐然,但涉及水葫芦治污的十二五规划尚在等待国务院审批当中,大规模引种却既成事实,对此,专家更指,“昆明在玩一盘危险的游戏”。

史上最大规模引种水葫芦

滇池,湖面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滇池”。环湖公路一周也有近百公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对于昆明市民而言,则是“母亲湖”。

滇池位于昆明西南,湖的西侧是久负胜名的西山,而湖的北面,就是偌大的昆明主城区。从主城各个方向,大约有20多条河道注入滇池,它们是滇池的水源。

现在,从主城经过,一簇一簇的水葫芦成为这些城市河流的景观。倘若沿这些河流一直走到滇池边,将看到滇池上大面积的水葫芦生长得更为茂密旺盛。

滇池正在实施史上规模最大的引种水葫芦计划。这项计划从年初开始,目前,引种的水葫芦已经进入快速生长期。

承担滇池相关管理、规划等重点工作的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日前向《瞭望东方周刊》提供资料证实:

“201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滇池流域开展26平方公里(39000亩)水葫芦控制性种养。其中,外海16平方公里(24000亩)、草海6平方公里(9000亩),流域内其他水域4平方公里(6000亩)。”

这个项目被昆明官方命名为“滇池水葫芦规模化圈养及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圈养区域主要分布在滇池草海(即内海)和外海北部龙门村、盘龙江入湖口、福保湾、宝丰湾、海东湾、龙门村、晖湾、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西坝河、船房河入湖口、东风坝等区域。

据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介绍,这项工程是滇池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11年滇池内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截至目前,年初下达的滇池草海、外海规模化圈养水葫芦围网工作任务已超额完成。”

前述提及的“圈养”,即给水葫芦种植区域围上围网。本刊记者在现场看到的圈养情形为,城区河段,沿河道两侧,用漂浮的白色塑料物件相接,围拦成网,水葫芦就限制种养在每张网内。在草海、外海,拦网面积随之增大。

这种小心翼翼的圈养,皆因水葫芦物种特性所致,如果水葫芦流出圈养区域,其可能造成的生态灾难,不堪想象。

昆明人对水葫芦的记忆是灾难

水葫芦确曾给滇池带来过生态灾难。

“当时草海开通了一条旅游航线,但整个草海密密麻麻全是水葫芦,船根本无法开动。”90高龄的杨维骏老先生,退休前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也是一位关心滇池的老昆明人,日前,他向本刊记者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前后,滇池水葫芦成灾的情形。

据杨老讲,那时候,草海里面,除了水葫芦,几无其他水生植物可以生长,加之水葫芦密集水面,遮天蔽日,鱼、虫也难以成活。“水葫芦的根全部烂在草海里,湖水发黑,臭气熏天。”

这种记忆并非留在杨老一人心里,在昆明乘坐出租车或者走访市民,一旦提起草海的水葫芦污染,人们的第一个表情像是立即闻到当年的臭气一样难堪。

“昆明人对水葫芦的记忆就是灾难。”杨老解释说。

公开资料显示,水葫芦又称凤眼莲,能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但它在江河湖泊中迅速繁衍,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腐烂后污染水质,妨碍其他水生植物生长,造成生态失衡。

世界各国亦多有关于水葫芦危害的感性描述,资料记述:“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出示的一份关于水葫芦的资料则显示,“水葫芦已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国家环保部已把它列为首批最危险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03年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实际上,上个世纪滇池草海生态灾难,正是水葫芦作恶的具体表现,近年,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河流亦接连爆出水葫芦入侵。目前滇池正在进行的水葫芦“圈养”,就是为了严防水葫芦再度泛滥。

当然,昆明之所以甘冒巨大风险投入水葫芦引种,官方显然更看好它的治污作用。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水葫芦是吸收水体中氮、磷能力最强的水生植物之一,在有效控制生长范围、做好管护、机械化采收及资源化利用等的前提下,进行大面积圈养水葫芦,通过水葫芦生长吸收和浓缩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再通过机械化采收,制作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从而达到去除水体内源污染的目的”。

水葫芦治污尚未获国务院最终批复

尽管官方一再强调水葫芦治污的积极作用,并认为“圈养”可以预防生态灾难,但此次昆明强推水葫芦治污仍然遭到环境专家的种种质疑甚至反对。

本刊记者日前获悉,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部门,已就昆明大规模圈养水葫芦提出系统性质疑意见。该意见已形成书面文件呈递云南省相关决策部门。

本刊记者从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处获得这份名为《滇池水葫芦规模化圈养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存在问题》文件。

该文件包括的三个核心论点为:湖内圈养水葫芦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滇池水质;圈养水葫芦生产成本过高;高盖度水葫芦圈养对滇池草海生态系统是个灾难。

文件披露,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大量研究水葫芦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但时隔近30年,通过水葫芦改善湖泊水质的成功案例至今没有。

文件论述指出,“滇池保护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水葫芦是外来物种,在滇池中大量繁殖必然挤占原有物种的生存空间,不利于原有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稳定,危害湖泊的生态健康。”

论述又称,“蓝藻水华爆发在湖泊中属于生态灾变,是湖泊的物质循环被大大提速,使原来应沉降的碳、氮、磷等物质在水体中循环,大量的光合作用,使水体中的碳高速富集,同样水葫芦的生长特点也会大大加快湖泊的物质循环速度,损害湖泊物质的良性循环。”

这份文件最后提出警告,如果“人为在滇池草海高覆盖率、高密度大规模引入外来水生植物物种,将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不利后果和灾难”。

据本刊记者了解,类似反对意见也并非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一家提出,自滇池水葫芦引种以来,包括昆明环保人士、网友等,亦不断通过网络等形式上书政府质疑水葫芦大规模种养。

6月28日,《昆明日报》整版刊登《昆明为26平方公里水葫芦找“出路”》报道,报道全面阐述了水葫芦引种的“正确”,意在解释“很多昆明人都对上世纪60年代以来滇池水葫芦疯长的情景记忆犹新,前几年,有关部门还要求各单位负责常年和突击打捞、处置、清运草海和外海水葫芦,现在,滇池草海、外海及入湖河道内却种上了26平方公里水葫芦。”

该报道算是对水葫芦争议的一次正面回应。

云南省设有滇池水污染防治专家督导组,督导组由省、市级老领导和知名专家组成,是滇池治理的重要智库资源。尽管该组织内也有对于水葫芦治污的不同意见,但此次昆明决策并未详细征询督导组意见。


“等我们知道的时候,已经全部种上了。” 督导组一位核心成员日前跟本刊记者聊及此事时不愿涉及太多敏感内容,只表示,既然已经种上,现在很快就到水葫芦打捞期,“但还不知道打捞船在哪里。”

对于督导组这一担心,滇池管理局未对本刊做详细说明,只透露,“一切都在按计划实施,不用担心。”

督导组另一位重要成员透露,截至目前,有关水葫芦治污措施的提法,在昆明上报的滇池治理相关工作的“十二五”规划中确有提及,但是,“该规划还在等待国务院最终批复”。

这意味着,在国务院批复之前,“危险的游戏”已经抢先启动了。

(本文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不知道多少年前就已经在那里生长了。水葫芦和瘦肉精一样当初是作为新的饲料来源引进推广的。。。
只要及时捞取是能够大幅度改善富营养化的问题的。捞上来的可以作为肥料或者饲料。其实和海边处理浒苔是差不多的。滇池只要减少继续排污。那里的气候条件应该是不适合水葫芦大量生长的。
这是一个很久很久的旧闻了吧。
相对封闭水体,加及时捞取也许有效
放点甲虫就行了
是跟小时候池塘里捞起来喂猪的猪笼草一回事吗?
  水葫芦在生长期间,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但是在衰亡期间,会严重污染水质。用水葫芦治理湖泊,必须在开花以后立即打捞,这就需要大量的打捞船和人工,花费大,且必须抢时间,否则污染后果严重。
上海当年可被这个东西害残了  
一烂臭的要命  水里都是这东西  现在每年都要花大量的人力 打捞
水葫芦 湖里的鱼儿要倒霉了
冰锋 发表于 2011-7-29 21:18
水葫芦 湖里的鱼儿要倒霉了
滇池的气候不适合它的长期生长。只要富营养化的问题得到改善。应该不会留下多少的。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29 21:06
  水葫芦在生长期间,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但是在衰亡期间,会严重污染水质。用水葫芦治理湖泊,必须 ...
现在蓝藻的高效清理船已经有人发明了。 水葫芦应该更容易清理吧。
侠客尚 发表于 2011-7-30 09:00
现在蓝藻的高效清理船已经有人发明了。 水葫芦应该更容易清理吧。
  如果有充分的准备,水葫芦很容易打捞。滇池面积比较大,需要准备比较多的打捞船、运输车、填埋场。如果准备充分,那么水葫芦的净化功能是相当优秀的。只要控制源头排放,再种养三四年水葫芦(腐烂前打捞起来),那么滇池水质会有明显的改善。现在就不知道滇池是否准备了足够的打捞设备和人员?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30 11:35
  如果有充分的准备,水葫芦很容易打捞。滇池面积比较大,需要准备比较多的打捞船、运输车、填埋场。如 ...


恩 呵呵呵
我又有了想法。其实管理的好的话。清理费用会大大大大减少的。
事先进行滇池周围农户的调查。统计船只数量。养殖户数量。然后根据船只数量等等数据计算出打捞补贴。另一边免费或者底价提供给养殖户。如果可能只要养殖户去指定地点拉回家就可以。
个人觉得。比较关键的投入是对水葫芦储存干燥等后期处理设备的投入。。。。。。因为这个东西的生长非常具有爆发性。如果能够把储存时间拉长。这些东西作为饲料能吃很长一段时间。。。。。。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30 11:35
  如果有充分的准备,水葫芦很容易打捞。滇池面积比较大,需要准备比较多的打捞船、运输车、填埋场。如 ...


恩 呵呵呵
我又有了想法。其实管理的好的话。清理费用会大大大大减少的。
事先进行滇池周围农户的调查。统计船只数量。养殖户数量。然后根据船只数量等等数据计算出打捞补贴。另一边免费或者底价提供给养殖户。如果可能只要养殖户去指定地点拉回家就可以。
个人觉得。比较关键的投入是对水葫芦储存干燥等后期处理设备的投入。。。。。。因为这个东西的生长非常具有爆发性。如果能够把储存时间拉长。这些东西作为饲料能吃很长一段时间。。。。。。
  一公顷水面的水葫芦就能挤满200万株,重达300多吨。所以清理起来工作量非常大。至于养殖……水葫芦蛋白质含量低,水多,曾经作为猪饲料推广过,但是养猪户不喜欢。
  否则现在水葫芦早被养殖户捞成保护植物了。水葫芦很容易腐败,要干燥比较费时费事,成本比较大。
侠客尚 发表于 2011-7-30 08:58
滇池的气候不适合它的长期生长。只要富营养化的问题得到改善。应该不会留下多少的。
以前见过生长旺盛的滇池水葫芦。一眼望去,根本没有湖面,仿佛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不过那里是不是属于草海就搞不清楚了。
小时候看过一本科普书,里面介绍说,引进水葫芦,用来喂猪是非常好的办法呢。
看来,云南可以大规模养猪了。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30 16:09
  一公顷水面的水葫芦就能挤满200万株,重达300多吨。所以清理起来工作量非常大。至于养殖……水葫芦蛋白 ...
在水葫芦推广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是圈养。还害怕被人偷捞。只是随着工业饲料的推广才渐渐被人遗弃。但是现在的工业饲料真的好么???
另外 浒苔蓝藻的含水量也是非常非常大的。哪样也有人用来加工成饲料。只是需要适当的机械。为什么水葫芦就不行呢? 他的氮磷吸收效率高。说明它含有的氮磷也应该高。作为农用肥应该是很合适的。。。。。。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30 16:09
  一公顷水面的水葫芦就能挤满200万株,重达300多吨。所以清理起来工作量非常大。至于养殖……水葫芦蛋白 ...
在水葫芦推广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是圈养。还害怕被人偷捞。只是随着工业饲料的推广才渐渐被人遗弃。但是现在的工业饲料真的好么???
另外 浒苔蓝藻的含水量也是非常非常大的。哪样也有人用来加工成饲料。只是需要适当的机械。为什么水葫芦就不行呢? 他的氮磷吸收效率高。说明它含有的氮磷也应该高。作为农用肥应该是很合适的。。。。。。
兰色之伤 发表于 2011-7-30 16:36
小时候看过一本科普书,里面介绍说,引进水葫芦,用来喂猪是非常好的办法呢。
看来,云南可以大规模养猪了 ...
而且是有机生态绿色猪。
yuppppp 发表于 2011-7-30 16:22
以前见过生长旺盛的滇池水葫芦。一眼望去,根本没有湖面,仿佛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不过那里是不是属于草 ...
应该要比南方好多了。南方由于气候的关系。一年四季的大多数时候都很适合水葫芦的生长。 相比蓝藻浒苔等级较低的水生物。其实要好管理很多很多。。。。。。。。
2011-7-30 17:26 上传

嫩草蛋白质10%?不可能啊,干草差不多。
mcw 发表于 2011-7-30 18:02
嫩草蛋白质10%?不可能啊,干草差不多。
  估计是嫩草晒干吧?不然只要是草,总是水分多。我见过农户用这草喂养草鱼、猪。
  解释:20楼的照片是我从网络上临时找到的。我种植的甘蔗草照片一时半会儿没有找到。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30 17:27
  水葫芦用来养猪,有价格低廉的好处,但同时含水率高,蛋白质含量低,猪吃了一肚子水,吃得饱饱一肚子, ...
说的太逗乐。所以我说水葫芦捞上来以后的后期处理也很重要。可以弄几台类似国外压缩废旧汽车的液压机。最好能安装在船上。捞上来以后就直接压缩一下然后打包,水直接就回到湖里。运输方面就好了很多了。加工成农用肥也方便很多。哪怕就是每亩地里撒一点。也是很不错的。。。。。。本来很多的富营养污染。很大一部分就是从化肥流出去的。
80年代滇池里面就有了
别过于相信这个,水葫芦在各地泛滥都有过报道,麻烦多于好处
打捞处理都很麻烦,另外 猪 并不欢迎这东西
maoxiong 发表于 2011-7-30 23:27
别过于相信这个,水葫芦在各地泛滥都有过报道,麻烦多于好处
打捞处理都很麻烦,另外 猪 并不欢迎这东西
主要是南方。比较容易泛滥。滇池的气候并不容易一下子暴增。
在我的印象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利用水葫芦治理富营养化水质了。要不你想个其他办法????
侠客尚 发表于 2011-7-30 19:34
说的太逗乐。所以我说水葫芦捞上来以后的后期处理也很重要。可以弄几台类似国外压缩废旧汽车的液压机。最 ...
  加工成农业用肥是一个好思路。但是不能直接下田。如果直接下水田,水葫芦长起来可疯狂了。如果是直接下旱田,那么摊在地上肥效不高,翻入土壤中费时费力。水葫芦除了填埋外,也有办法:做沼气。不过这水葫芦量这么大,要做沼气,那么需要多少个沼气池?产生的沼气,要多少户农民才用得完?
  我去参观东山岛(那个常年军演的岛)某亲戚的养猪场。他的猪场大,猪粪产生的沼气就用不完,反而成为一个烦恼。
  作为滇池治理这么大的工程,产生的水葫芦肯定要有一个很好的清理队伍来打捞,要有数个面积和容量非常惊人的填埋场来吞食这些有机垃圾。
  实施起来,不是一般的难啊。
  委员的儿子一天要喂大约十次,委员和委嫂已经叫苦不迭了。如果用水葫芦养猪,那么养猪户得用伺候孩子的态度去伺候猪二世祖……猪的消化极快,到时候一天伺候猪二世祖吃二十餐还是正常的。
  这也是水葫芦最后被养猪户抛弃的原因:太容易饱,太不耐饿!
  有人问:水葫芦和其他饲料配合,如何?当然可以,本来就不能单用水葫芦来养猪,否则猪二世祖都得拉稀死。那么水葫芦用来做配合饲料,还有一个比例问题。水葫芦的比例低了,这猪食其实没有起到消耗水葫芦和降低成本的作用;水葫芦比例高了,猪食稀稀拉拉,还是管饱不耐饿嘛。
  猪会挑食么?
  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说过:会!他说过他多次认真吃过猪食。要知道这猪食好吃,才能拿去养猪嘛。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31 00:08
  加工成农业用肥是一个好思路。但是不能直接下田。如果直接下水田,水葫芦长起来可疯狂了。如果是直接 ...
水田肯定是不行的。当地如果有废弃的小矿井什么。倒是可以用来产生沼气或者用来存储不过要注意安全。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31 00:20
  委员的儿子一天要喂大约十次,委员和委嫂已经叫苦不迭了。如果用水葫芦养猪,那么养猪户得用伺候孩子的 ...
昏倒。。。
你需要个定时器啊。两个小时一次。大一点就好了。。。
侠客尚 发表于 2011-7-31 00:24
水田肯定是不行的。当地如果有废弃的小矿井什么。倒是可以用来产生沼气或者用来存储不过要注意安全。
  沼气有一个特点:适合小、散农户。真的要大规模制取沼气,那么就有问题了:这么多沼气,要配送给谁?如果像液化气一样,送瓶子,那么就没有经济性。毕竟沼气的热能低,可压缩性差,那么一大瓶子送过去,没有烧一两天,谁要啊?所以我那东山的亲戚,沼气多了,真烦恼:自己用不完,邻居距离远用不上。最后因为东山岛沙子多,地基坍塌,沼气池报废,他都不修。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31 08:22
  沼气有一个特点:适合小、散农户。真的要大规模制取沼气,那么就有问题了:这么多沼气,要配送给谁? ...
产生的沼气用来在生产饲料肥料中烘干半成品。
我倒是很久没有在滇池流域见到水葫芦了,相反,草海的水质通过大规模的湿地建设,已经改善了很多,鱼也渐渐多了起来。滇池周边规划了近30平方公里的湿地,目前看起来效果不错,既起到了治污的效果,还增加了很多城市景观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31 00:20
  委员的儿子一天要喂大约十次,委员和委嫂已经叫苦不迭了。如果用水葫芦养猪,那么养猪户得用伺候孩子的 ...
太搞了,没成想水葫芦喂猪这么多烦恼.:D
罗布泊 发表于 2011-7-31 10:11
太搞了,没成想水葫芦喂猪这么多烦恼.
  小水域,小面积利用水葫芦治理污染,副作用比较好控制。如果是滇池这样的大面积水域,要种植水葫芦治理污染,理论上可行,实践中一定要完善预案,周密安排,才能确保安全。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31 00:20
  委员的儿子一天要喂大约十次,委员和委嫂已经叫苦不迭了。如果用水葫芦养猪,那么养猪户得用伺候孩子的 ...
你家小子这么能吃?  我叫姑娘从刚生到现在  每天也就最多8顿  3小时一顿  
monkey3er 发表于 2011-8-1 17:57
你家小子这么能吃?  我叫姑娘从刚生到现在  每天也就最多8顿  3小时一顿
  你的孩子比较老实。我儿子吃得快,经常呛到。呛到就不吃,所以经常吃不饱。一般睡两个多小时就闹腾要吃。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1-7-30 17:27
  水葫芦用来养猪,有价格低廉的好处,但同时含水率高,蛋白质含量低,猪吃了一肚子水,吃得饱饱一肚子, ...
伟人说过,“闲时吃稀,忙时吃干”。
这个主意是养鱼的关系户出的吧?到最后,不放5万尾5斤以上草鱼治不了这个水葫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