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福康安对英国军队的火器操演不屑一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50:19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41956.shtml

  这是中学有关近代史的一道单项选择题:乾隆时英国使团访华,英使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自己随行卫队的欧洲火器操法,福康安却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这说明:

  A.清朝军事技术先进
  B.是清政府技不如人的粉饰之词
  C.清王朝是“天朝上国”
  D.清王朝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这道题似乎并不难,大多数人都能够很容易的选出D项来,事实上这也正是所谓的“参考答案”。但问题在于,福康安为何会如此骄傲自大,作为一名军人,他的这股子骄横之气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闭目塞听和愚昧无知”导致了他对西方军队的如此不屑么?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最好还是先从福康安的家室说起。

  【一】出身显贵

  福康安满姓富察氏,出身于军功贵族家庭,其祖上曾连续四代侍奉皇帝,富察氏也因此成为清代惟一的一个侍卫世家。到了福康安的父亲傅恒这代,富察氏家族逐渐步入鼎盛阶段。傅恒的姐姐即为乾隆帝的孝贤皇后,他本人也因这层关系得到重用,短短几年便由一名普通的侍卫亲军迅速擢升至内务府总管。但与其他坐吃山空的纨绔子弟不同,傅恒秉承了家族低调谨慎的政治作风,不露锋芒,着力以实际的军功获取皇帝的宠信与重用。傅恒二十六岁时升任户部尚书,此后数十年傅恒一直作为朝廷大将多次奉旨出征,参加了大小金川战役、平定准葛尔叛乱、抵御缅甸入侵。傅恒在对缅三年苦战中染热带疾病身亡。他死后乾隆帝万分悲痛,曾亲自到府致祭,并下令将其按宗室镇国公治丧,入祀宗祠。乾隆甚至还专门写了篇《怀旧诗》称赞傅恒为大清社稷之臣。

  福康安为傅恒第三子(有野史说他并非傅恒亲生,而是乾隆帝的私生子,对此小兵一笑置之,因其与本文关系不大,这里恕不赘述)。应该承认福康安的显赫出身的确在仕途上帮了他很大的忙——乾隆三十二年(1767)福康安被选入宫中担当普通的蓝翎侍卫,此后不久即迅速升迁至二等和一等侍卫。乾隆三十六年(1771)再升户部侍郎,兼正红旗满洲副都统。但祖上的功荫毕竟不能取代自己努力挣来的功名——第二年福康安即随定边将军温福南征金川,因战功卓著在回师后被升为内大臣,并获“嘉勇巴图鲁”称号。金川之役可谓是福康安二十余年辉煌军旅生涯的发轫

  此后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福康安累迁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又多次奉命征讨内地和边疆的叛乱或入侵。乾隆五十二年(1787)福康安统大军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因军功封一等嘉勇公。乾隆五十六年(1791)福康安奉旨反击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队,历尽艰难困苦,终获大胜,他也因此被授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福康安最终也同他的许多父兄一样,在征战热带地区时染疾身亡。乾隆六十年(1795)福康安统兵镇压黔湘地区的苗民起义,战事旷日持久,福康安不服水土染瘴卧病,于嘉庆元年(1796)五月死于军中。福康安的一生可谓“生极富贵,死尽哀荣”,他生前即被破例封授贝子(皇族爵位之一),死后又被追封为郡王(仅此于亲王的皇族爵位)。

  可以想像,作为五代侍卫世家富察氏家族中功绩最突出、地位最显赫的人物,又是皇帝的心腹爱将和朝廷重臣,福康安在英人面前理所当然的带着一股子军功贵族的优越感和霸气。不过他的霸气可绝非一般八旗纨绔子弟提笼架鸟逛茶馆,吹嘘祖上功德的那种盲目自大,而是源于他几十年“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桥”的戎马生涯所形成的骄悍军人作风,这也正是我们下面要作的分析。

  【二】悍将军威

  马戛尔尼“邀请”福康安观看火器操演,小兵窃以为这纯粹是英人的恐吓和炫耀,同时还包含有试探的意图。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来震慑清军名将福康安,以求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进而谋得对华自由通商的巨大经济权益。只可惜他们选错了对象。抛开意识形态与个人好恶不谈,福康安绝对算得上清代一位兼具勇敢、毅力与智慧的出色将领。他甚至可以被称为是乾隆帝和大清王朝的“救火队员”——我们注意到,乾隆中后期的几乎所有重大军事行动,都无一例外的有福康安参加,甚至是由他担当主帅。福康安的军功是如此显赫,他参加和指挥过的战斗不下成千上百次,砍下的敌人脑壳足以堆成几座小山……大家以为,像福康安这种血雨腥风里杀出来的悍将,又怎么可能被那些“身穿奇装异服,只会踩着鼓点排成傻乎乎的队列施放‘烟火’”的英夷给吓唬住呢?

  福康安的自信还来源于他麾下的精锐之师。当时清朝军队那种因日益腐化没落而战斗力锐减的情况,在他的部队中基本上是看不到的。比如乾隆五十二年(1787)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这次起义既有官逼民反的诱因,也包含了天地会的反清意图。虽然乾隆残酷镇压人民暴露了他的反动本质,然而若从单纯军事角度来看,福康安此次渡海登岛作战,打得还是蛮漂亮的。尤其是他手下得力悍将海兰察率所部2000巴图鲁(满语“勇士”的意思),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被乾隆誉为“以一当千”——史书记载清军遭遇起义军的埋伏后“屹立不动,枪箭齐发”。少经战阵的起义军从未见过这样不怕死的官兵,于是阵脚大乱,一战即溃……统帅着如此骁勇善战的部属,大将军福康安当然敢于蔑视一切外国军队咯。

  而在英国使团看来,这位大将军和他的军队同样是可畏的。为什么小兵这样说呢?我且举这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1791年西藏遭廓尔喀入寇,时任两广总督的福康安接到乾隆圣旨,命他“昼夜行军,40天内必须走完3700-5000里路程,兵抵西藏”。福康安接旨后立即着手筹措物资、并紧急征调勇武善射的索伦兵和适宜山地作战的金川兵7000人。一切准备停当后,福康安率军从青海西宁出师,遵照乾隆指示强行军四十天入藏。他经过实地勘察,率军首战廓尔喀侵略者于擦木地区,歼敌数千;再战济咙,又杀敌近千,并将侵略者逐出国境;此后战争便转入了廓尔喀(今尼泊尔)境内。清军克服异国作战和后勤保障的重重困难,先后攻克索勒拉河、渡过铁索桥,转战深入敌境700里,六战六捷,先后杀敌4000人。最后当清军进至廓尔喀首都阳布(今加德满都)附近时中了埋伏,都统斐英阿战死。廓尔喀乘胜请降。福康安考虑到此地八月即大雪封山,乃允其降。至此清军取得了西藏反击战的决定性胜利。

  到了1814年还是这个廊尔喀,又遣军奇袭了当时已归英国管辖的克什米尔和不丹。英军以装备精良的3万人对付尼泊尔1.2万人,却历经两年浴血奋战才终于实现了和平(请注意,英国人并未讨到任何便宜)。这一战对英国人是个极为惨重的教训,廓尔喀兵也因其宁死不屈的勇猛精神开始受到了英国人的敬佩和关注。战后英国与尼泊尔签订条约,获得了招募廓尔喀雇佣兵的特权,后者使用的库里克弯刀从此便开始扬名世界。然而又有谁能够想到——不过20来年前,这个号称强悍的山地民族却被清朝军队结结实实的揍了一顿,而且险些把自己的京城都丢掉了。(小兵题外话:那1.2万廓尔喀人碰上的如果是福康安,别说鏖战两年了,恐怕不出两个月就得全被消灭光!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时,我们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再一次痛击了印度所谓精锐的廓尔喀联队,当然这是后话啦)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马戛尔尼使团看到了清朝的颓势,却不敢像后来的鸦片贩子那样公开叫嚣“进攻中国”的根本原因?狡诈的英国人明白:虽然清帝国正在走下坡路,但军事上依然是强盛和难以对付的。18世纪末,英国势力早已渗入南亚次大陆,1792年发生在喜玛拉雅山麓的那场激烈战争,他们不可能没有丝毫的耳闻,更何况马戛尔尼1780-1786年间曾出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对于廓尔喀人的勇武他肯定会有所了解。而当时清军却居然能劳师远征并击败如此桀骜不驯的山地民族,这样的军队英国人岂敢小视?实际上他们对中国军队的这种敬畏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当时英国议会曾就侵华问题上进行过激烈的辩论。虽然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英国国会最终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军事行动决议案,但这件事却透露出从未与中国进行过大规模正面交锋的英国,对于能否取得对华作战的最后胜利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

  【三】技术因素

  同时我们还应考虑到:以18世纪末的西洋军事工艺水平,当时英军所装备的火器尚不具备对冷兵器的绝对优势(实际上整个18世纪西方火炮样式也无重大变化)。而福康安作为清朝名将,他的部队往往优先配属有当时国内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神威将军炮、冲天炮(又称“子母炮”,一说认为该炮至乾隆年间已失传,但小兵估计时间还应后推。因为阿桂在乾隆三十九年的金川之役中还曾使用该炮攻击过叛军的石碉,并取得了很大战果)、火铳等各式火器。这些火器尽管性能不及西洋军品,但威力也相当可观。事实上无论金川之役还是渡海登台作战,福康安率领的清军都曾使用火器创造过不俗战绩。英国人那套如同儿戏一般的火器操演,他自然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马戛尔尼卫队以密集队列方式进行的火器操演,实际上也折射出当时火器发展在装填速度和攻击威力上仍显不足——装备滑膛枪的步兵必须排成特定的纵深队形,才能保证火力的持续与打击效果(其有效射程和杀伤力此时可能还赶不上东方民族的强弓硬弩哩,上文中所举英尼战争的例子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而这在弓马娴熟、用兵自如的福康安眼中,英国人简直就是一群“不懂兵法”的傻瓜,没准他还会心想:“哼,等上了战场谁给你重新装火药的功夫?老子的部队一顿冲杀就能把你们全砍光了!”

  而且我们注意到:福康安戎马一生,所面对的敌手大多是装备低劣且训练很差的民众武装,即便是有较强战斗力的廓尔喀军队,也仍然处于冷兵器时代。与其说他们是在同福康安交战,还不如说是在和整个清帝国为仇作对,而后者显然是凭借他们的微弱力量所无法持久抗衡的。曾有人说“僧格林沁和他麾下数万草原雄鹰的悲剧,就在于他们生在了一个热兵器称雄天下的时代”,小兵以为有理。实际上换个角度来讲,福康安的幸运,又何尝不是因为他赶上了“康乾盛世的夕阳余辉”呢?

  【结束语】

    乾隆帝和福康安的时代过去仅仅半个世纪,英国人便凭借坚船利炮气势汹汹的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昔日的威福天子和一代名将早已作古化尘,他们只能在地下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不肖子孙在面对英夷入侵时表现的是那样软弱怯懦,而那支曾经无比骁勇的天朝军队竟然蜕变成了一群萎靡不振的大烟鬼;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惊异的发现,当年马戛尔尼使团赠送给乾隆的火炮被放置在库房深处,仍保持着完好状态,随时可以发射……

  或许从历史前进的角度来看,福康安拒绝“睁眼看世界”的确表现了他的“闭目塞听和愚昧无知”,但同时又有多少人清楚——不畏强敌勇于亮剑的军人胆气,和用兵如神百战不殆的辉煌战绩,才是福康安敢于蔑视一切外敌的心理基础呢?而这种源于对自身实力的高度自信和敢打必胜的冲天豪气,又岂能被简单的归结为一句“盲目自大、愚昧无知”?总之,我们看待任何历史问题,都应当重视“两点论”和“两分法”,而不能过于轻率的下结论。否则就会因为仅仅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以至令自己陷入主观臆断和片面分析的死胡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兵觉得,有关“福康安拒看火器操演”的典故还是不要继续人云亦云了吧。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41956.shtml

  这是中学有关近代史的一道单项选择题:乾隆时英国使团访华,英使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自己随行卫队的欧洲火器操法,福康安却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这说明:

  A.清朝军事技术先进
  B.是清政府技不如人的粉饰之词
  C.清王朝是“天朝上国”
  D.清王朝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这道题似乎并不难,大多数人都能够很容易的选出D项来,事实上这也正是所谓的“参考答案”。但问题在于,福康安为何会如此骄傲自大,作为一名军人,他的这股子骄横之气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闭目塞听和愚昧无知”导致了他对西方军队的如此不屑么?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最好还是先从福康安的家室说起。

  【一】出身显贵

  福康安满姓富察氏,出身于军功贵族家庭,其祖上曾连续四代侍奉皇帝,富察氏也因此成为清代惟一的一个侍卫世家。到了福康安的父亲傅恒这代,富察氏家族逐渐步入鼎盛阶段。傅恒的姐姐即为乾隆帝的孝贤皇后,他本人也因这层关系得到重用,短短几年便由一名普通的侍卫亲军迅速擢升至内务府总管。但与其他坐吃山空的纨绔子弟不同,傅恒秉承了家族低调谨慎的政治作风,不露锋芒,着力以实际的军功获取皇帝的宠信与重用。傅恒二十六岁时升任户部尚书,此后数十年傅恒一直作为朝廷大将多次奉旨出征,参加了大小金川战役、平定准葛尔叛乱、抵御缅甸入侵。傅恒在对缅三年苦战中染热带疾病身亡。他死后乾隆帝万分悲痛,曾亲自到府致祭,并下令将其按宗室镇国公治丧,入祀宗祠。乾隆甚至还专门写了篇《怀旧诗》称赞傅恒为大清社稷之臣。

  福康安为傅恒第三子(有野史说他并非傅恒亲生,而是乾隆帝的私生子,对此小兵一笑置之,因其与本文关系不大,这里恕不赘述)。应该承认福康安的显赫出身的确在仕途上帮了他很大的忙——乾隆三十二年(1767)福康安被选入宫中担当普通的蓝翎侍卫,此后不久即迅速升迁至二等和一等侍卫。乾隆三十六年(1771)再升户部侍郎,兼正红旗满洲副都统。但祖上的功荫毕竟不能取代自己努力挣来的功名——第二年福康安即随定边将军温福南征金川,因战功卓著在回师后被升为内大臣,并获“嘉勇巴图鲁”称号。金川之役可谓是福康安二十余年辉煌军旅生涯的发轫

  此后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福康安累迁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又多次奉命征讨内地和边疆的叛乱或入侵。乾隆五十二年(1787)福康安统大军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因军功封一等嘉勇公。乾隆五十六年(1791)福康安奉旨反击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队,历尽艰难困苦,终获大胜,他也因此被授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福康安最终也同他的许多父兄一样,在征战热带地区时染疾身亡。乾隆六十年(1795)福康安统兵镇压黔湘地区的苗民起义,战事旷日持久,福康安不服水土染瘴卧病,于嘉庆元年(1796)五月死于军中。福康安的一生可谓“生极富贵,死尽哀荣”,他生前即被破例封授贝子(皇族爵位之一),死后又被追封为郡王(仅此于亲王的皇族爵位)。

  可以想像,作为五代侍卫世家富察氏家族中功绩最突出、地位最显赫的人物,又是皇帝的心腹爱将和朝廷重臣,福康安在英人面前理所当然的带着一股子军功贵族的优越感和霸气。不过他的霸气可绝非一般八旗纨绔子弟提笼架鸟逛茶馆,吹嘘祖上功德的那种盲目自大,而是源于他几十年“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桥”的戎马生涯所形成的骄悍军人作风,这也正是我们下面要作的分析。

  【二】悍将军威

  马戛尔尼“邀请”福康安观看火器操演,小兵窃以为这纯粹是英人的恐吓和炫耀,同时还包含有试探的意图。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来震慑清军名将福康安,以求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进而谋得对华自由通商的巨大经济权益。只可惜他们选错了对象。抛开意识形态与个人好恶不谈,福康安绝对算得上清代一位兼具勇敢、毅力与智慧的出色将领。他甚至可以被称为是乾隆帝和大清王朝的“救火队员”——我们注意到,乾隆中后期的几乎所有重大军事行动,都无一例外的有福康安参加,甚至是由他担当主帅。福康安的军功是如此显赫,他参加和指挥过的战斗不下成千上百次,砍下的敌人脑壳足以堆成几座小山……大家以为,像福康安这种血雨腥风里杀出来的悍将,又怎么可能被那些“身穿奇装异服,只会踩着鼓点排成傻乎乎的队列施放‘烟火’”的英夷给吓唬住呢?

  福康安的自信还来源于他麾下的精锐之师。当时清朝军队那种因日益腐化没落而战斗力锐减的情况,在他的部队中基本上是看不到的。比如乾隆五十二年(1787)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这次起义既有官逼民反的诱因,也包含了天地会的反清意图。虽然乾隆残酷镇压人民暴露了他的反动本质,然而若从单纯军事角度来看,福康安此次渡海登岛作战,打得还是蛮漂亮的。尤其是他手下得力悍将海兰察率所部2000巴图鲁(满语“勇士”的意思),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被乾隆誉为“以一当千”——史书记载清军遭遇起义军的埋伏后“屹立不动,枪箭齐发”。少经战阵的起义军从未见过这样不怕死的官兵,于是阵脚大乱,一战即溃……统帅着如此骁勇善战的部属,大将军福康安当然敢于蔑视一切外国军队咯。

  而在英国使团看来,这位大将军和他的军队同样是可畏的。为什么小兵这样说呢?我且举这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1791年西藏遭廓尔喀入寇,时任两广总督的福康安接到乾隆圣旨,命他“昼夜行军,40天内必须走完3700-5000里路程,兵抵西藏”。福康安接旨后立即着手筹措物资、并紧急征调勇武善射的索伦兵和适宜山地作战的金川兵7000人。一切准备停当后,福康安率军从青海西宁出师,遵照乾隆指示强行军四十天入藏。他经过实地勘察,率军首战廓尔喀侵略者于擦木地区,歼敌数千;再战济咙,又杀敌近千,并将侵略者逐出国境;此后战争便转入了廓尔喀(今尼泊尔)境内。清军克服异国作战和后勤保障的重重困难,先后攻克索勒拉河、渡过铁索桥,转战深入敌境700里,六战六捷,先后杀敌4000人。最后当清军进至廓尔喀首都阳布(今加德满都)附近时中了埋伏,都统斐英阿战死。廓尔喀乘胜请降。福康安考虑到此地八月即大雪封山,乃允其降。至此清军取得了西藏反击战的决定性胜利。

  到了1814年还是这个廊尔喀,又遣军奇袭了当时已归英国管辖的克什米尔和不丹。英军以装备精良的3万人对付尼泊尔1.2万人,却历经两年浴血奋战才终于实现了和平(请注意,英国人并未讨到任何便宜)。这一战对英国人是个极为惨重的教训,廓尔喀兵也因其宁死不屈的勇猛精神开始受到了英国人的敬佩和关注。战后英国与尼泊尔签订条约,获得了招募廓尔喀雇佣兵的特权,后者使用的库里克弯刀从此便开始扬名世界。然而又有谁能够想到——不过20来年前,这个号称强悍的山地民族却被清朝军队结结实实的揍了一顿,而且险些把自己的京城都丢掉了。(小兵题外话:那1.2万廓尔喀人碰上的如果是福康安,别说鏖战两年了,恐怕不出两个月就得全被消灭光!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时,我们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再一次痛击了印度所谓精锐的廓尔喀联队,当然这是后话啦)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马戛尔尼使团看到了清朝的颓势,却不敢像后来的鸦片贩子那样公开叫嚣“进攻中国”的根本原因?狡诈的英国人明白:虽然清帝国正在走下坡路,但军事上依然是强盛和难以对付的。18世纪末,英国势力早已渗入南亚次大陆,1792年发生在喜玛拉雅山麓的那场激烈战争,他们不可能没有丝毫的耳闻,更何况马戛尔尼1780-1786年间曾出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对于廓尔喀人的勇武他肯定会有所了解。而当时清军却居然能劳师远征并击败如此桀骜不驯的山地民族,这样的军队英国人岂敢小视?实际上他们对中国军队的这种敬畏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当时英国议会曾就侵华问题上进行过激烈的辩论。虽然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英国国会最终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军事行动决议案,但这件事却透露出从未与中国进行过大规模正面交锋的英国,对于能否取得对华作战的最后胜利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

  【三】技术因素

  同时我们还应考虑到:以18世纪末的西洋军事工艺水平,当时英军所装备的火器尚不具备对冷兵器的绝对优势(实际上整个18世纪西方火炮样式也无重大变化)。而福康安作为清朝名将,他的部队往往优先配属有当时国内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神威将军炮、冲天炮(又称“子母炮”,一说认为该炮至乾隆年间已失传,但小兵估计时间还应后推。因为阿桂在乾隆三十九年的金川之役中还曾使用该炮攻击过叛军的石碉,并取得了很大战果)、火铳等各式火器。这些火器尽管性能不及西洋军品,但威力也相当可观。事实上无论金川之役还是渡海登台作战,福康安率领的清军都曾使用火器创造过不俗战绩。英国人那套如同儿戏一般的火器操演,他自然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马戛尔尼卫队以密集队列方式进行的火器操演,实际上也折射出当时火器发展在装填速度和攻击威力上仍显不足——装备滑膛枪的步兵必须排成特定的纵深队形,才能保证火力的持续与打击效果(其有效射程和杀伤力此时可能还赶不上东方民族的强弓硬弩哩,上文中所举英尼战争的例子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而这在弓马娴熟、用兵自如的福康安眼中,英国人简直就是一群“不懂兵法”的傻瓜,没准他还会心想:“哼,等上了战场谁给你重新装火药的功夫?老子的部队一顿冲杀就能把你们全砍光了!”

  而且我们注意到:福康安戎马一生,所面对的敌手大多是装备低劣且训练很差的民众武装,即便是有较强战斗力的廓尔喀军队,也仍然处于冷兵器时代。与其说他们是在同福康安交战,还不如说是在和整个清帝国为仇作对,而后者显然是凭借他们的微弱力量所无法持久抗衡的。曾有人说“僧格林沁和他麾下数万草原雄鹰的悲剧,就在于他们生在了一个热兵器称雄天下的时代”,小兵以为有理。实际上换个角度来讲,福康安的幸运,又何尝不是因为他赶上了“康乾盛世的夕阳余辉”呢?

  【结束语】

    乾隆帝和福康安的时代过去仅仅半个世纪,英国人便凭借坚船利炮气势汹汹的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昔日的威福天子和一代名将早已作古化尘,他们只能在地下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不肖子孙在面对英夷入侵时表现的是那样软弱怯懦,而那支曾经无比骁勇的天朝军队竟然蜕变成了一群萎靡不振的大烟鬼;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惊异的发现,当年马戛尔尼使团赠送给乾隆的火炮被放置在库房深处,仍保持着完好状态,随时可以发射……

  或许从历史前进的角度来看,福康安拒绝“睁眼看世界”的确表现了他的“闭目塞听和愚昧无知”,但同时又有多少人清楚——不畏强敌勇于亮剑的军人胆气,和用兵如神百战不殆的辉煌战绩,才是福康安敢于蔑视一切外敌的心理基础呢?而这种源于对自身实力的高度自信和敢打必胜的冲天豪气,又岂能被简单的归结为一句“盲目自大、愚昧无知”?总之,我们看待任何历史问题,都应当重视“两点论”和“两分法”,而不能过于轻率的下结论。否则就会因为仅仅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以至令自己陷入主观臆断和片面分析的死胡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兵觉得,有关“福康安拒看火器操演”的典故还是不要继续人云亦云了吧。
是啊,确实不应该强求福康安这样的人有能透过一场线列战术的操演就领悟其背后的整个军事制度的变革。
可惜在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方面,马戛尔尼比他福康安强的多了。
好文章!!!
马上民族的骑射情结,不过满族也不能算标准的游牧民族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惊异的发现,当年马戛尔尼使团赠送给乾隆的火炮被放置在库房深处,仍保持着完好状态,随时可以发射……

=============
保养得实在不错。。。
从这个细节看其实清军还是有一战之力。。。
装备这东西是按照人头和编制来安排,不是只要有装备就一定要发下去。
   福康安将军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英帝国主义走狗马戈尔尼的穷兵黩武。几十年后曾戈林沁带领八千勇士大战马克辛机枪是何等的惊天地泣鬼神。
据英国方面的记载,英军跟清军作战,很多时候,清军连数量都不占优势。
貌似,西方近代火枪和配套战术出现后,骑兵就消亡了吧。
三排火枪轮番射击的火力貌似不是骑兵随便就闯得过的吧
马克辛机枪???你这是哪次战役???
allplay 发表于 2011-7-18 07:16
据英国方面的记载,英军跟清军作战,很多时候,清军连数量都不占优势。
貌似,西方近代火枪和配套战术出现 ...
直至1815年滑铁卢战役,骑兵仍然是主要兵种之一
福康安的部队也大多装备火器的,当时火器技术差距也没有后来那么大,而且有个主要因素是福康安掌管的是最精锐部队(健锐营等部队),火器是国内最优的。

还有就是值得疑问的是,接待英国人的究竟是他,还是福长安。福康安搞定了西藏后,搞善后条款,然后人四川总督,这时候英国人来。和绅是主要接待者,福长安是另一个主要接待者。而福康安是从西藏或四川赶回北京的,有没有时间搞接待呢?(福长安也是从西藏或四川赶回去的,但是显然他不是主帅,离开前线可以早一点)
思想的幽灵 发表于 2011-7-17 21:59
福康安将军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英帝国主义走狗马戈尔尼的穷兵黩武。几十年后曾戈林 ...
好蠢的一个回复  难得一见
马戛尔尼的时代,火器上的差距还没有大到令人震惊的地步。而且所谓清兵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向敌军的场面不过是影视导演的水平低下。
yzsz266 发表于 2011-7-18 09:20
八千勇士大战马克辛机枪???你这是哪次战役???
   记错了啊,英法联军是用的火箭轰散曾王的骑兵队列然后用榴弹炮和步枪进行了一场屠杀。马克辛30年后才发明的,穿越了。
Kirchies11 发表于 2011-7-18 10:12
马戛尔尼的时代,火器上的差距还没有大到令人震惊的地步。而且所谓清兵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向敌军的场面不过是 ...
八旗是依赖火器的 肉搏冲击相比之下更需要勇气 清末的八旗和绿营玩不动

一鸦时英军的刺刀冲锋 清军根本也是拼不过

大道长矛冲枪阵 大概只义和团搞过 还有就是蒙军尝试一下
zhepro 发表于 2011-7-18 14:38
八旗是依赖火器的 肉搏冲击相比之下更需要勇气 清末的八旗和绿营玩不动

一鸦时英军的刺刀冲锋 清军根本 ...
曾经看到过文章描述英军的炮火并不能彻底摧毁清军的战线,最后打垮清军的就是刺刀冲锋
其实后人无能责怪前辈罢了,福康安、海兰察这对搭档从中亚沙漠、到海上岛屿再到青藏高原,没有输过,后人打不赢敌人,就怪他们,那么毛怪谁去,他怎么又能耐起来了?

其实仔细看清史稿,英国使臣走了之后半年时间,乾隆下令整治水师,福康安去广东当总督。但是这个事情出来后发生了白莲教——苗民造反,福康安调去镇压,水师的事情搁置。

由此可见,福康安觉察到海上力量的差距了。

不过福康安不久病死在战场,他的主要搭档和琳也病死战场(海兰察从西藏回来不久就病死,曾为他们的后勤负责人的和绅的弟弟和琳是他后期搭档),当时对军队最有认识的几个人先后死去,这里还必须提及和绅、福长安搭档,他们虽然是大贪官,但是他们比较能干,对军队的事情也是比较了解,福康安在前方打仗,他们在后方负责军机事务(福长安跟去西藏搞后勤过),接待英国人也主要是这两个人,他们在乾隆死后,被嘉庆逮捕处死。

嘉庆疏忽水师建设,以至于海盗就干死了两个清军提督,所以这根本无法怪罪到福康安头上。
Kirchies11 发表于 2011-7-18 14:44
曾经看到过文章描述英军的炮火并不能彻底摧毁清军的战线,最后打垮清军的就是刺刀冲锋
从麦天枢他们在大英博物馆查找的英军记录里面,从来没有所谓英军和清军白刃战的神话记录

其实稍微懂点军事的人就知道,战争就是无所不用其极,英军每次和清军作战都是充分发挥火力打击清军最后才占领战场,哪有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和清军白刃战的道理?
可惜这个错误,害了几代的人。
风君子 发表于 2011-7-18 16:33
从麦天枢他们在大英博物馆查找的英军记录里面,从来没有所谓英军和清军白刃战的神话记录

其实稍微懂点 ...
看多了香港、台湾的论坛,大脑智商会降低很多的,说什么英国人爱搞“白刃突击”,在英阿马岛之战也是用“白刃突击”,才打垮了阿军。  大清和英国的战争我没见过,不做评论,可是不管是阿根廷还是英国的纪录片里,都没提到过什么白刃突击”,唯一一次陆军作战,也是英国和阿根廷人在山下山上对射,最后阿根廷人主动后撤了事。    至于所谓的冲锋,在欧陆争锋的很多战役里,都是十分常见的战术,当交战双方距离足够近,可以保证在冲击过程中敌方没有足够时间上子弹,否则的话就是悲剧。
早期火器差距还没那么大呗!
整篇文章散发着一股骚味。一个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吃一堑长一智的民族有什么生存下来的价值。如果不是一些SB用一些SB理论把自己人搞SB了。这种沾满鲜血还不知悔改的畜生,早就灭亡一万遍了。
ningsong 发表于 2011-7-23 20:02
整篇文章散发着一股骚味。一个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吃一堑长一智的民族有什么生存下来的价值。如果不是一些SB ...
事实比立场更重要。
福尔康时代,中英火器本身差距并不大。
那种“我们只要有步枪和开火大炮就能打败外敌”的思想,在林则徐时代之后就破产了,之后就是中国人探寻体制问题的新时代。
allplay 发表于 2011-7-18 07:16
据英国方面的记载,英军跟清军作战,很多时候,清军连数量都不占优势。
貌似,西方近代火枪和配套战术出现 ...
虽然不是随便能闯的过去,但是在马克辛这类BUG发明之前。骑兵还是能想出一些办法突破步兵防线的,甚至在马克辛大BUG发明之后的一战东线,广阔的战线导致骑兵仍然有用武之地,二战骑兵才彻底退出舞台。真正赶走骑兵的,不是步枪,而是马克辛同志(当然临门最后一脚,交给了坦克)
开几炮就能从中看到英国的军事体制、工业化程度和政治体制的优势?
清军并不轻视,相反,还相当重视火器的作用。皇太极攻略关外、康熙平定西北,都是靠了火器的。

问题是当时的火器还出于比较低的发展阶段,光靠火器不行,还要靠步兵骑兵的冲击才行,所以福康安这样久经战阵的人对于单纯的火器操演看不上眼也很正常。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1-7-24 03:25
事实比立场更重要。
福尔康时代,中英火器本身差距并不大。
那种“我们只要有步枪和开火大炮就能打败外 ...
福尔康
咳咳……:sleepy:
看来清朝实际上是在那个靠关键时刻放了一鸟枪当上皇帝的人手里开始松驰军备的了。
乾隆,棠儿,故事好熟悉啊
清王朝的军队在一天一天的衰落,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同英军是一样的武器,道光时也不会战胜英军的。
输了就是输了……不过重要的是要全面地看问题……一堆错误的观点堆砌不出正确的结论的……
我相信 现在的国家武术队员也会看不起国家射击队的(在论PK的时候)。
因为紫薇再呼唤她的心上人~
清朝统治阶级只对维持统治稳定感兴趣。
明朝留下的许多军事文化类的书籍国内都没有,但是日本保存有不少。、
所以不要指望满清会醒悟复兴中国,在他们眼里中国复兴与否与八旗子弟没有一个乾隆通宝的关系
只要能拖维持统治就行了
是制度的衰落吧,一鸦的时候武器差距哪有那么大
满清后期的失败从来不是因为武器的落后或者武器的落后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说理很透彻,但是满清贵族的固步自封颟顸无知,天朝上国思想,确实实在在地害了中国几百年。
我大清甲午时候一水儿牛逼火器装备的朝鲜驻屯军在叶志超将军带领下还不是一样转进如风
甲午的时候中国进口了西方的装备还是败了,人的因素也很重要啊,毕竟后来的清军已不复当年的勇武
风君子 发表于 2011-7-18 16:33
从麦天枢他们在大英博物馆查找的英军记录里面,从来没有所谓英军和清军白刃战的神话记录

其实稍微懂点 ...
他找了哪些记录,原文怎么说的?日本画的甲午战争里有大量日军集团白刃冲锋的记录,考虑到当时日军陆军师从欧洲,数十年前滑膛枪时代,英军搞白刃冲锋并不是奇怪的事情,不搞才是奇怪的事。当时的火力密度想光凭火力解决野战恐怕是非常之难的。
yzhang00 发表于 2011-9-23 04:45
他找了哪些记录,原文怎么说的?日本画的甲午战争里有大量日军集团白刃冲锋的记录,考虑到当时日军陆军师 ...
你又是从哪里找了英军单靠白刃战击败清军的记录?原文怎么说的?你对19世纪西方军队的作战形式知道多少?请问哪一场战役西方军队是不先行火力打击单靠白刃战击败对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