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的棍子果然不简单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1:48:38
决不是加强筋那么简单....决不是加强筋那么简单....
做等高人来解惑[:a9:]
那个进气道的上盖表明有辅助进气口
那应该是用来吸除附面层的吧:o
我觉得那就是加强的,之所以倾斜不同的角度是为了适应附面层气流流出的方向,目的是为了降低这几根棍子的阻力和震动等。说它是电战天线等,个人愚见,有点HKC了。
WW说是产生气流有利于鸭翼
除了加强还是加强。整流只是业余动作吧
主要是加强筋吧 顺道扰流
吸除附面层的放在那个部位行吗:o
同意,主要为加强,顺便也扰流,兼职天线也不一定。
这些 XX 怎么那么介意加强杆,
一边是抓住它整天骂,一边是整天说它不是加强筋。
侧面的两个红色盖子是干嘛的。
进气道那个还好说,不让异物进入。
只说明一个问题,侧上的位置也有口子,所以需要盖子保护不让异物进入。
至于干嘛的就不知道了。忘高手解析一下
我想问问某些人,加强在什么地方放置效果最好?如何大致判断哪里的应力大?
排放附面层气流的,

注意看进气道内那几排小孔
加强、防(共)震???
]]
貌似这几根棍子角度~在许多张照片上都不是一样的....
进气口两侧有附面层排气口,在地面也是要防护罩。
曾听某大说过……忘记很专业的名词和作用了,但是说是有作用的,不是很简单的加强……听说的……[:a6:]
转帖一下陈忠言说的:

————1、大家首先要搞清楚辐条形状以及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才能有清醒认识:六根辐条是翼形剖面;安装位置不在矩形进气道边缘,而是位置靠里;第一根辐条向内偏,第二、三根向外偏!
————2、大家只要学过基本机械设计知识,就应该知道在受力不均匀状态下,最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以及破坏的应该是尖锐的边角位置,也就是说,如果仅仅为了机械结构的加强,加强筋必须在边角位置!但是歼十辐条安装位置明显靠内!这就说明,虽然辐条在客观上有加强作用,但是他如此复杂的设计,根本不是仅仅用来加强机械强度的。
————3、辐条是翼形剖面,而且安装角度第一根辐条向内偏,第二、三根向外偏,这明显是在利用伯驽利原理!大家都知道,进气道喉部具有附面层吸除孔,这些被吸出的附面层也会聚集到进气道与机身之间的空隙中,越来越多明显增加飞机阻力!而这几个辐条,第一根明显是将机头来流引入进气道与机身之间的空隙,然后由2、3根导出,在此过程中利用辐条安装角度以及翼形剖面形成的内外压力差将附面层吸除,随气流流出进气道与机身之间的空隙,从而达到减阻的目的!
————4、至于破坏隐身的问题,也是无稽之谈,这个位置即使不设辐条,也会有一定反射,加了之后起什么作用还不好说,而且本身还有隐身材料涂敷,大家可想而知到底有多少影响了。
。。。发现刚才好像是我头一次上浮。。。。汗。继续潜水
原帖由 老狼正宗 于 2008-11-12 22:41 发表
那应该是用来吸除附面层的吧:o

放着那么大的附面层隔板间隙还吸除附面层挠蛋啊..........
原帖由 leonhlh 于 2008-11-12 23:28 发表
侧面的两个红色盖子是干嘛的。
进气道那个还好说,不让异物进入。
只说明一个问题,侧上的位置也有口子,所以需要盖子保护不让异物进入。
至于干嘛的就不知道了。忘高手解析一下

那个盖板是放在那里的,没有上面的部分难道悬在侧面啊
原帖由 foxpat 于 2008-11-13 02:38 发表

放着那么大的附面层隔板间隙还吸除附面层挠蛋啊..........


是进气道内部的附面层。从近距离照片可以看到进气道内侧有ABCDE等档位的标志。这是进气道口调节进气压力的调节板的档位。而调节板和进气道不可能是100%吻合,会有气从接缝处漏进去。为了避免这个漏气对调节效果还有气流的影响,所以用小孔把这些气体排出去。
原帖由 xiapeng 于 2008-11-13 01:31 发表
转帖一下陈忠言说的:

————1、大家首先要搞清楚辐条形状以及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才能有清醒认识:六根辐条是翼形剖面;安装位置不在矩形进气道边缘,而是位置靠里;第一根辐条向内偏,第二、三根向外偏!
— ...


这个陈忠言是在满嘴放炮。进气道的边角位置离上面的机体的垂直距离比实际安装位置要长至少一倍。从纯机械角度讲,长一倍的辐条的强度要比短辐条弱很多。从实际结构上看,进气道边上的泄压孔也不能让你把加强筋安装在这个位置上。而说什么辐条起到泄压作用就更是无稽之谈了。辐条后面是个尖锥状结构,而且外侧根本没有任何对气流的限制。不用任何其它导流结构这气流自然就已经偏转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证明,J-10的原形机上的这六根棍子是没有任何偏转的。由此可见当设计人员加上这几根棍子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什么导流的需要,纯粹是加强结构。
不是輔助進口 ;P
跟氣流,氣壓有關,去查查相關課本就知道了 :handshake
原帖由 xuansu 于 2008-11-13 02:58 发表


这个陈忠言是在满嘴放炮。进气道的边角位置离上面的机体的垂直距离比实际安装位置要长至少一倍。从纯机械角度讲,长一倍的辐条的强度要比短辐条弱很多。从实际结构上看,进气道边上的泄压孔也不能让你把加强筋安 ...

==============================
先生作图或者采用照片举证来说明气流自然偏转,不需要多此一举的引流作用会更有利。那分析就更让我等收益嘛

现在是各自表述,楼下继续
做研发的不会偶尔八股或者拽文是不与时俱进滴。
也许真的很简单,我们把它想复杂了
]]
原帖由 sexthegun 于 2008-11-13 09:35 发表

==============================
先生作图或者采用照片举证来说明气流自然偏转,不需要多此一举的引流作用会更有利。那分析就更让我等收益嘛

现在是各自表述,楼下继续


别告诉我你连船都没见过。船头是什么形状?尖楔形。你见过那条船需要在船头两边装导流装置的?
原帖由 foxpat 于 2008-11-13 02:38 发表

放着那么大的附面层隔板间隙还吸除附面层挠蛋啊..........

[:a9:] 可能是我没表达清楚.....
吸除的附面层气流总要排出去吧,有进有出才行,哪有只进不出的.
可能有多种用途吧
鬼知道。。。只有等官方的解释了。这次航展泄了这么多,解释一下棍子的用途也不为过。
原帖由 xiapeng 于 2008-11-13 01:31 发表
转帖一下陈忠言说的:

————1、大家首先要搞清楚辐条形状以及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才能有清醒认识:六根辐条是翼形剖面;安装位置不在矩形进气道边缘,而是位置靠里;第一根辐条向内偏,第二、三根向外偏!
— ...

分析得很清楚,扰流片带加强功能
就那薄薄幾片也想對下面的大家伙起到加強作用?(搞不好我拿個鐵鎚都免強可以把他敲調嚕~呵呵)土憋啥時候偷到天頂星的科技了阿~笑
应该有一定的扰流作用,从剖面和安装方向看
原帖由 xuansu 于 2008-11-13 02:58 发表


这个陈忠言是在满嘴放炮。进气道的边角位置离上面的机体的垂直距离比实际安装位置要长至少一倍。从纯机械角度讲,长一倍的辐条的强度要比短辐条弱很多。从实际结构上看,进气道边上的泄压孔也不能让你把加强筋安 ...


说得很对,之所以用六条棍是权衡下方进气道重量强度和支承方式而优化的结果,只是六条不如两条好看而已
也许有一点其他作用,但也只是在必须加这个东西的情况下才考虑了利用它来达到某种效果,否则没必要弄的那么复杂
只想问一下,为什么是6根?2根更简洁,用4根和6根的支撑差多少?
就是导流的,四个螺丝固定的东西,实在想象不出有什么加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