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鼎盛的那征文比赛发的文章下半部分被那些白痴漏了,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02:28
<P>前面的请大家自己去看</P>
<P>本人的名字叫   意淫神教教主 文章名:2015中国空军应该而且能够拥有什么装备


二、预警机:现在中国正在逐步加大在预警机获取方面的努力。在费尔康引进失败后,中国加强自研的努力,并一直积极和俄罗斯接触,希望能获得俄罗斯的帮助。最近传出的中国引进A50的消息,就能显现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但是这样的敏感装备,我们还是应该靠自己,费尔康的教训还不够大吗?那还是一向重视商业信誉、安全战略上和中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以色列啊,如果是一向以背信弃义而闻名的毛子,能靠得住?如果能引进A50,那无疑将极大加强我空军战力,但是如果失败,也无须烦恼:我们在预警机自研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果,别以为我们的技术人员是吃素的,拿国家那么多钱总能弄出点东西的。只是我们在技术整合能力方面有些不足,但是我们可以到俄罗斯去挖那些天才设计人员,要求以色列的私下技术协助(以犹太人注重商业信誉的传统,相信要求他们对上次的不愉快作出适当的补偿他们应该不会拒绝。再加上手里的美圆…………),难道还搞不定小小一架预警机?相信我们未来预警机会以IL76为基础,毕竟那是现阶段我们能搞到的最好平台,各方面性能不会低于印度的费尔康,远胜于A50(印度也曾经少量引进,但认为无法满足需要故没有大量装备而是转向以色列)。</P>
<P>三、空中加油机:空中加油能力能够极大地扩展我军战机的活动范围,是战斗力备增器。该技术的成熟,将能够帮助中国空军更好地执行大洋反舰任务。我国从俄罗斯引进了以IL76为基础的IL78加油机,又有自己的轰油六计划,相信我们会以IL76为基础,利用IL78的标准,制造我们的下一代加油机。有人提出以运八为平台,和IL76形成高低搭配,我认为不妥。运8的速度不足,很难跟随机群运动,使用效果上远不如IL76。而我国除了执行大洋反舰任务,并没有其他需要大航程的任务,少量IL76的加油型就行了。而轰油六计划,其基体轰六本身发动机油耗大,换发又不实际(很难找到合适发动机,且这基本是一个废物利用的项目,换发似乎太浪费了),但是在基于已有的轰六,能快速形成战斗力的轰油六项目具有极大现实意义:轰六,速度快,能伴随我们的歼七机群作战,载油量不足,但这和歼七的那个小得可怜的油箱相比,这个算不上是缺点。而且,IL76价格昂贵,用于训练未免有些奢侈,这时,对缺少该方面经验的中国空军来说,大量的轰油六无疑是极佳的训练飞机。</P>
<P>四、反潜巡逻机:二战实践表明,航空反潜居于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因此,从二战开始,航空反潜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一种反潜方式。如今,我们的各大对手,美国拥有60艘以上的洛杉基级核潜艇,虽然核潜在近海作战效能会有所下降,但那仍然是一支可怕的力量;日本的常规潜艇尤其是亲潮级实力坚硬,性能不俗;印度拥有大量法、俄先进潜艇;韩国的209也是一支不容小视的水下力量;还有东南亚国家日益增强的水下战力也将对我们造成极大的威胁。中国对高性能反潜机的需求可谓迫切。前些年,我们在珠海航展展出了一型基于运七的“无畏信天翁”反潜机。值得注意的是,运七本身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反潜平台,无论是航程还是载重都无法满足需要,相信军方不会连这一点都掂不清楚。按军方传统,所谓“无畏信天翁”后面一定有一个更先进的机型在发展。以当前的情况来分析,该机应该是以运八为基础的。因为反潜机的发展周期较长,必须从现在上推至少10至15年,而那时运八是唯一一个能让军方信任的、足以满足需要的平台。经过多次改进,相信运八已经能达到军方需要。至于IL76,它的喷气式发动机并不适合一般反潜机运动的低空。同时我希望该机能装备更大口径的航炮,最好能达到57。要求这个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和周边国家存在很严重的领海争端,特别是部分南沙小国和日本。我们的新型巡逻机必要时必须担负起为我们的商船、渔船保驾的任务,利用战机在机动力方面的优势,该机应该是执行这类任务的极佳选择。在南海的小规模冲突中,对手没有多少防空能力,而如果我们动用导弹这样的设备,那实在将在政治上带来极大的影响力。尤其是57炮,由于在射程远,能在比较高的地方开火,从而使载机更为安全,威力也足够。而且57炮对水面和通气管状态的潜艇具有比较大的杀伤力。</P>
<P>五、电子战飞机:目前确信存在的大型电子战飞机包括轰电-5、轰电-6,以及部分运输机的改型,但具体情况均不详。据信最精锐的型号为图-154MD电子战飞机。据外电报道,95年初解放军空军将两架图-154M客机改进为电子战空中平台。传闻两机开始均以北京南苑机场为基地,之后图-154MD的数量增加至6架,部署在南京军区。有了成功改进图154的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对我们未来的该类战机赋予希望。考虑平台的通用化,相信该机应该会以IL76为基础,充分借鉴俄罗斯的经验,配合先进的电子干扰机等一系列设备,必将是一种很优秀的电子战飞机。至于类似F4G那样能独立作战/伴随攻击机群作战的超音速反辐射飞机,根据现有信息分析,相信我们不会装备。中国已经把这样的希望放在了装备即插即用的电子战吊舱的各种战机。但是如果有心研制专用的该类飞机,我建议军方用飞豹作平台:价格便宜量又足,低空性能好,载重量大,机体大,能更多地装上各种电子设备,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生存力。</P>
<P>六、侦察机:建国以来,中国的高性能专用侦察机几乎为零,战略侦察机更是没影。这主要是因为大陆军的作战思想,有限的资源被更多的用在陆军需求更迫切的防空任务。这也造成了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不足。类似U2的那种高空侦察机在气动方面和我国现有机型有着极大差别,虽然有少量击落的U2作为技术参照,但是那还是很不够。还有高效的侦察设备上的难度也决不亚于气动。在短时间内,我们在该方面取得突破的可能不大。为填补这一空缺,我建议以歼八为基础,改装昆仑发动机(高空涡喷更有优势),加装先进的侦察吊舱(上面已有论述),加强空中加油能力,利用歼八的高升限的优势,能有效地执行一般战术性侦察,对台尤其有用,对日只要经过一次到两次空中加油,难度应该也不大。有时可以再加上用于自卫的反辐射导弹,嘿嘿。</P>
<P>人员:战争,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战争。高素质的飞行员和地群人员,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保证。“剑不输人,剑法更胜人”,而剑法,很大程度就是我们人员的素质。据防空军学院战后的统计,1943年苏联红军空军歼击机非战斗损失数量多少超过了战斗损失数量,到1944年,已经是战斗损失数量的2倍多,到1945年,增加到了4倍。1944-1945年,共有约5000架歼击机在战斗中损毁,非战斗损失数量却达到了13000架。大部分是由于起降时的操纵错误、空中相撞、武器使用错误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是飞行员培训水平较低导致了大量机毁人亡事故的频繁发生。一个成功飞行员的训练费用,大概等于同重量的黄金,但一个成功飞行员的价值,等于同体积的黄金。而地群,只有有效的地群,才能保证飞行员更好地上天作战,保证战争的胜利。重视地群,一向是中国空军的传统,长期缺少装备使得我们对装备看得尤其重要,在战机的保障和维护的要求甚至能说得上是苛刻,有一些地群人员甚至能蒙上眼睛搞维护。虽然说不出那有什么意义,但这起码说明了我们地群人员的素质。但由于我们的战机结构,大部分的地群人员缺少对现代高性能战机的保障经历,尤其是对电子设备的保障。我国目前还是以歼七、歼六为主,这些苏式的风格粗犷的战机,和现代精雕细啄的战机有着极大不同,要成功保障他们的战斗力,就要求我们的地群人员要努力学习,大练专业知识。由于不是每一支部队都能在短期内得到装备的更新,希望空军能参照SU27的保障,设计一种专用的模拟器。同样的,这种情况也在飞行员中出现,由于缺少先进战机的驾驶经验,我们很难发挥装备的性能,尤其是换装后。而几个提前换装的部队,又怕出事担责任,不敢进行一些比较有风险的训练,和平时期这当然能保障安全,但这在战争时期…………最可怕的还不在这里,我们的军队里,还装备着数量不菲的歼六,但是已经接近机体服役极限的歼六,事故频发,极大打击了军飞行员的士气,甚至造成不敢上天,再这样下去,我们能够保障飞行员的能力,能保证不重蹈苏联卫国战争的覆辙吗?但由于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新机替换不现实,我们能作的,只能是开发一种高仿真性的模拟器,只能是装备几种优秀的,具有三代甚至四代战机特征的教练机,只能是加强我们的飞行员的训练。</P>
<P>无人机:战场无人化,多么美好的一个幻想,战争可以不流血或者少流血,实在是一个粉爽的事。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在10年内,这个目标无法达成,甚至于百年后,这个仍然将是一个人们追寻的目标。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忽视无人机的发展。在未来的十年内,无人机的技术将取得极大突破,尤其是美国的X45B,给无人机的发展指出了一条道路,让无人机的任务不再只限于侦察,而开始向攻击等领域扩展。但是我们目前的技术和需要来看,开发X45B那样的无人机,尤其是它的那种敌我识别系统,我们确实还力不从心。在10年内,我认为我方无人机的主要任务还是侦察,至于攻击,技术储备还是不可少的。
    无人机,根据大小,可以分为微型(可一人或班组携带,或是作为侦察车辆的辅助武器,一般50公斤以下,一般不超过15公斤)、小型(100公斤以上,一吨内)、大型(一吨以上),美国最近还提出了一个45吨的超BT无人机,暂且称之为巨型。在我看来,未来我空军的无人机[无人机的性质其实也值得讨论,如微型的陆军性质就比较浓,一般是作为战场实时侦察,有的配属班组(如美国的未来步兵勇士就有在步兵班里配属无人机的计划),有的在炮兵部队作为较射机和炮火定位),有的配属侦察车(如法国的EBRC计划),有的直接属于师极单位。我们没必要学戈林搞什么会飞的东西都归我管。]还是应以小型为主要发展方向,辅之以少量微型和大型。我说过,未来十年里战场无人化的可能基本上不存在,我们的武器战略仍然应该以有人机为中心。无人机,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更安全的在高危险度地区执行作战任务,扩展我方有人机的作战效能。在未来的几年里,我迫切希望大量轻型的,能够由小型战斗机挂载的的小型无人机能够进入我们的视野。技术上西安西北工业大学所属ASN技术集团公司研制的ASN206。该机可以安装常规或红外摄影机和电视探头,具有实时侦察能力。起飞重量22公斤,不会占用过多的外挂。但是该机的挂载对气动外形有比较大的影响,而且起飞准备繁琐,这也是我们未来机载应该努力克服的两个缺点。首先,要尽可能的小,以200公斤以下为宜,以免占用太多外挂。其次,对气动、隐身影响要小。内部携带当然好,但是我们比较多的小型飞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一味地追求反而要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再次,侦察性能要好。这简直就是废话,侦察机侦察不行还要来干什么?好看啊。而大型的,主要是作为靶机和远程侦察机使用。后者我认为这些应该是军区直接下属,想不出他是不是空军装备(我对建制不是很清楚)。就不说了。至于靶机,好象没有什么要说的。大家都知道。
   
补充:空军的战斗力和武器,决不只是我上面罗列的那几种,那些充其量就只能说是具备部分代表性吧。比如说地面雷达、地面导航、地面指挥、直升机(界于空军和陆军装备)等,即使是我罗列的领域,也不只是我罗列的那几种那么简单,限于篇幅和时间以及自身水平,没办法一一说明了。在这里,我先对大家说声对不起。</P>
<P>    在未来战争中,单件武器的性能已经变得越来越轻忽,重要的是整个武器系统的性能。把我们的各项武器有效地结合起来,就能达到一乘十,十乘百的效果。基于网络、电子战、数据链的未来战争,对各种通讯手段要求极严,因此有效的通讯手段的开发也成必要。除传统的数据链应该继续发展外,我推荐一种新的通讯方式--前不久在不知什么展(那段时间太忙了,没空,导致记不住,那本杂志又丢了,知道的说一声)上出现的哪个激光通讯,说是难被干扰,难被发现(可参照光纤通讯,相信这两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信息载量大,发射/接受装备体积和重量极小,很难破坏,缺点是作用距离有限(10公里)。建议引入装备我军战机,作为战机间通讯。相信随技术进步和高空中光电通讯比较容易,完全能够保证战机间通讯的需求。但它还是不能完全保证通讯的需求,数据链还是必要的。指挥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无庸质疑,没有优秀的指挥控制系统就没有强大的空军。</P>
<P>后记:花了3个通宵的时间写了这篇文章,只是想在高三前留下一篇代表作。很可能这篇文章也将是我的告别作,在家人的殷切希望下,我的高三大概是没有什么时间在军网上混了。我以前的名声不很好,所以我干脆换了个ID参赛,没什么特别意思。大家要给我面子,就给我投一票吧,看看结果的时间我想我还是拿得出来的,如果真是有几个看得上我的拙作的兄弟投我几票,起码我在学校吹牛也会比较有面子。嘿嘿…………这次参赛,本来是要写一个整系列的文章的,本文只是一个节点。但是,时间啊,以前自己开小灶还能开些小差,也只写了这么一些东西(也是我懒拉)看来在25号我们学校上课前我大概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了,就这样了。本文缺乏相对背景,比如那个补充的第二段,本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先用了,没办法,还有一块无人机部分本来也是专门写了篇文章的,还有一篇关于作战思想的,但是没办法打出来了,那时写得太长了(高三真悲哀),所以可能比较难懂,这个缺点我先检讨了。</P>
<P>    回到我的文章上吧,本人经过长时间思考意淫出这么一篇文章,无非是我对空军强大的希望。我不能保证这将是一个成功的方案,但我还是希望它能给睿智者一些帮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补记:我们因为刮台风放了1.5天的假,我上网时意外的发现我以前把投稿时间看错了,9月一日看成了8,又暴出了主办方的资料丢失的乌龙,我想了下,毕竟这是我的最后一篇作品,还是抽点时间将其完善来得好点,。其间,因部分原因浪费了1天,再加上本人打字生疏,所以最后的无人机部分(后来补充的,还有前面一些内容)作了删减,先在这里向大家说声抱歉。</P>
<P>参赛ID:意淫神教教主
</P><P>前面的请大家自己去看</P>
<P>本人的名字叫   意淫神教教主 文章名:2015中国空军应该而且能够拥有什么装备


二、预警机:现在中国正在逐步加大在预警机获取方面的努力。在费尔康引进失败后,中国加强自研的努力,并一直积极和俄罗斯接触,希望能获得俄罗斯的帮助。最近传出的中国引进A50的消息,就能显现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但是这样的敏感装备,我们还是应该靠自己,费尔康的教训还不够大吗?那还是一向重视商业信誉、安全战略上和中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以色列啊,如果是一向以背信弃义而闻名的毛子,能靠得住?如果能引进A50,那无疑将极大加强我空军战力,但是如果失败,也无须烦恼:我们在预警机自研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果,别以为我们的技术人员是吃素的,拿国家那么多钱总能弄出点东西的。只是我们在技术整合能力方面有些不足,但是我们可以到俄罗斯去挖那些天才设计人员,要求以色列的私下技术协助(以犹太人注重商业信誉的传统,相信要求他们对上次的不愉快作出适当的补偿他们应该不会拒绝。再加上手里的美圆…………),难道还搞不定小小一架预警机?相信我们未来预警机会以IL76为基础,毕竟那是现阶段我们能搞到的最好平台,各方面性能不会低于印度的费尔康,远胜于A50(印度也曾经少量引进,但认为无法满足需要故没有大量装备而是转向以色列)。</P>
<P>三、空中加油机:空中加油能力能够极大地扩展我军战机的活动范围,是战斗力备增器。该技术的成熟,将能够帮助中国空军更好地执行大洋反舰任务。我国从俄罗斯引进了以IL76为基础的IL78加油机,又有自己的轰油六计划,相信我们会以IL76为基础,利用IL78的标准,制造我们的下一代加油机。有人提出以运八为平台,和IL76形成高低搭配,我认为不妥。运8的速度不足,很难跟随机群运动,使用效果上远不如IL76。而我国除了执行大洋反舰任务,并没有其他需要大航程的任务,少量IL76的加油型就行了。而轰油六计划,其基体轰六本身发动机油耗大,换发又不实际(很难找到合适发动机,且这基本是一个废物利用的项目,换发似乎太浪费了),但是在基于已有的轰六,能快速形成战斗力的轰油六项目具有极大现实意义:轰六,速度快,能伴随我们的歼七机群作战,载油量不足,但这和歼七的那个小得可怜的油箱相比,这个算不上是缺点。而且,IL76价格昂贵,用于训练未免有些奢侈,这时,对缺少该方面经验的中国空军来说,大量的轰油六无疑是极佳的训练飞机。</P>
<P>四、反潜巡逻机:二战实践表明,航空反潜居于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因此,从二战开始,航空反潜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一种反潜方式。如今,我们的各大对手,美国拥有60艘以上的洛杉基级核潜艇,虽然核潜在近海作战效能会有所下降,但那仍然是一支可怕的力量;日本的常规潜艇尤其是亲潮级实力坚硬,性能不俗;印度拥有大量法、俄先进潜艇;韩国的209也是一支不容小视的水下力量;还有东南亚国家日益增强的水下战力也将对我们造成极大的威胁。中国对高性能反潜机的需求可谓迫切。前些年,我们在珠海航展展出了一型基于运七的“无畏信天翁”反潜机。值得注意的是,运七本身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反潜平台,无论是航程还是载重都无法满足需要,相信军方不会连这一点都掂不清楚。按军方传统,所谓“无畏信天翁”后面一定有一个更先进的机型在发展。以当前的情况来分析,该机应该是以运八为基础的。因为反潜机的发展周期较长,必须从现在上推至少10至15年,而那时运八是唯一一个能让军方信任的、足以满足需要的平台。经过多次改进,相信运八已经能达到军方需要。至于IL76,它的喷气式发动机并不适合一般反潜机运动的低空。同时我希望该机能装备更大口径的航炮,最好能达到57。要求这个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和周边国家存在很严重的领海争端,特别是部分南沙小国和日本。我们的新型巡逻机必要时必须担负起为我们的商船、渔船保驾的任务,利用战机在机动力方面的优势,该机应该是执行这类任务的极佳选择。在南海的小规模冲突中,对手没有多少防空能力,而如果我们动用导弹这样的设备,那实在将在政治上带来极大的影响力。尤其是57炮,由于在射程远,能在比较高的地方开火,从而使载机更为安全,威力也足够。而且57炮对水面和通气管状态的潜艇具有比较大的杀伤力。</P>
<P>五、电子战飞机:目前确信存在的大型电子战飞机包括轰电-5、轰电-6,以及部分运输机的改型,但具体情况均不详。据信最精锐的型号为图-154MD电子战飞机。据外电报道,95年初解放军空军将两架图-154M客机改进为电子战空中平台。传闻两机开始均以北京南苑机场为基地,之后图-154MD的数量增加至6架,部署在南京军区。有了成功改进图154的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对我们未来的该类战机赋予希望。考虑平台的通用化,相信该机应该会以IL76为基础,充分借鉴俄罗斯的经验,配合先进的电子干扰机等一系列设备,必将是一种很优秀的电子战飞机。至于类似F4G那样能独立作战/伴随攻击机群作战的超音速反辐射飞机,根据现有信息分析,相信我们不会装备。中国已经把这样的希望放在了装备即插即用的电子战吊舱的各种战机。但是如果有心研制专用的该类飞机,我建议军方用飞豹作平台:价格便宜量又足,低空性能好,载重量大,机体大,能更多地装上各种电子设备,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生存力。</P>
<P>六、侦察机:建国以来,中国的高性能专用侦察机几乎为零,战略侦察机更是没影。这主要是因为大陆军的作战思想,有限的资源被更多的用在陆军需求更迫切的防空任务。这也造成了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不足。类似U2的那种高空侦察机在气动方面和我国现有机型有着极大差别,虽然有少量击落的U2作为技术参照,但是那还是很不够。还有高效的侦察设备上的难度也决不亚于气动。在短时间内,我们在该方面取得突破的可能不大。为填补这一空缺,我建议以歼八为基础,改装昆仑发动机(高空涡喷更有优势),加装先进的侦察吊舱(上面已有论述),加强空中加油能力,利用歼八的高升限的优势,能有效地执行一般战术性侦察,对台尤其有用,对日只要经过一次到两次空中加油,难度应该也不大。有时可以再加上用于自卫的反辐射导弹,嘿嘿。</P>
<P>人员:战争,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战争。高素质的飞行员和地群人员,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保证。“剑不输人,剑法更胜人”,而剑法,很大程度就是我们人员的素质。据防空军学院战后的统计,1943年苏联红军空军歼击机非战斗损失数量多少超过了战斗损失数量,到1944年,已经是战斗损失数量的2倍多,到1945年,增加到了4倍。1944-1945年,共有约5000架歼击机在战斗中损毁,非战斗损失数量却达到了13000架。大部分是由于起降时的操纵错误、空中相撞、武器使用错误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是飞行员培训水平较低导致了大量机毁人亡事故的频繁发生。一个成功飞行员的训练费用,大概等于同重量的黄金,但一个成功飞行员的价值,等于同体积的黄金。而地群,只有有效的地群,才能保证飞行员更好地上天作战,保证战争的胜利。重视地群,一向是中国空军的传统,长期缺少装备使得我们对装备看得尤其重要,在战机的保障和维护的要求甚至能说得上是苛刻,有一些地群人员甚至能蒙上眼睛搞维护。虽然说不出那有什么意义,但这起码说明了我们地群人员的素质。但由于我们的战机结构,大部分的地群人员缺少对现代高性能战机的保障经历,尤其是对电子设备的保障。我国目前还是以歼七、歼六为主,这些苏式的风格粗犷的战机,和现代精雕细啄的战机有着极大不同,要成功保障他们的战斗力,就要求我们的地群人员要努力学习,大练专业知识。由于不是每一支部队都能在短期内得到装备的更新,希望空军能参照SU27的保障,设计一种专用的模拟器。同样的,这种情况也在飞行员中出现,由于缺少先进战机的驾驶经验,我们很难发挥装备的性能,尤其是换装后。而几个提前换装的部队,又怕出事担责任,不敢进行一些比较有风险的训练,和平时期这当然能保障安全,但这在战争时期…………最可怕的还不在这里,我们的军队里,还装备着数量不菲的歼六,但是已经接近机体服役极限的歼六,事故频发,极大打击了军飞行员的士气,甚至造成不敢上天,再这样下去,我们能够保障飞行员的能力,能保证不重蹈苏联卫国战争的覆辙吗?但由于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新机替换不现实,我们能作的,只能是开发一种高仿真性的模拟器,只能是装备几种优秀的,具有三代甚至四代战机特征的教练机,只能是加强我们的飞行员的训练。</P>
<P>无人机:战场无人化,多么美好的一个幻想,战争可以不流血或者少流血,实在是一个粉爽的事。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在10年内,这个目标无法达成,甚至于百年后,这个仍然将是一个人们追寻的目标。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忽视无人机的发展。在未来的十年内,无人机的技术将取得极大突破,尤其是美国的X45B,给无人机的发展指出了一条道路,让无人机的任务不再只限于侦察,而开始向攻击等领域扩展。但是我们目前的技术和需要来看,开发X45B那样的无人机,尤其是它的那种敌我识别系统,我们确实还力不从心。在10年内,我认为我方无人机的主要任务还是侦察,至于攻击,技术储备还是不可少的。
    无人机,根据大小,可以分为微型(可一人或班组携带,或是作为侦察车辆的辅助武器,一般50公斤以下,一般不超过15公斤)、小型(100公斤以上,一吨内)、大型(一吨以上),美国最近还提出了一个45吨的超BT无人机,暂且称之为巨型。在我看来,未来我空军的无人机[无人机的性质其实也值得讨论,如微型的陆军性质就比较浓,一般是作为战场实时侦察,有的配属班组(如美国的未来步兵勇士就有在步兵班里配属无人机的计划),有的在炮兵部队作为较射机和炮火定位),有的配属侦察车(如法国的EBRC计划),有的直接属于师极单位。我们没必要学戈林搞什么会飞的东西都归我管。]还是应以小型为主要发展方向,辅之以少量微型和大型。我说过,未来十年里战场无人化的可能基本上不存在,我们的武器战略仍然应该以有人机为中心。无人机,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更安全的在高危险度地区执行作战任务,扩展我方有人机的作战效能。在未来的几年里,我迫切希望大量轻型的,能够由小型战斗机挂载的的小型无人机能够进入我们的视野。技术上西安西北工业大学所属ASN技术集团公司研制的ASN206。该机可以安装常规或红外摄影机和电视探头,具有实时侦察能力。起飞重量22公斤,不会占用过多的外挂。但是该机的挂载对气动外形有比较大的影响,而且起飞准备繁琐,这也是我们未来机载应该努力克服的两个缺点。首先,要尽可能的小,以200公斤以下为宜,以免占用太多外挂。其次,对气动、隐身影响要小。内部携带当然好,但是我们比较多的小型飞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一味地追求反而要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再次,侦察性能要好。这简直就是废话,侦察机侦察不行还要来干什么?好看啊。而大型的,主要是作为靶机和远程侦察机使用。后者我认为这些应该是军区直接下属,想不出他是不是空军装备(我对建制不是很清楚)。就不说了。至于靶机,好象没有什么要说的。大家都知道。
   
补充:空军的战斗力和武器,决不只是我上面罗列的那几种,那些充其量就只能说是具备部分代表性吧。比如说地面雷达、地面导航、地面指挥、直升机(界于空军和陆军装备)等,即使是我罗列的领域,也不只是我罗列的那几种那么简单,限于篇幅和时间以及自身水平,没办法一一说明了。在这里,我先对大家说声对不起。</P>
<P>    在未来战争中,单件武器的性能已经变得越来越轻忽,重要的是整个武器系统的性能。把我们的各项武器有效地结合起来,就能达到一乘十,十乘百的效果。基于网络、电子战、数据链的未来战争,对各种通讯手段要求极严,因此有效的通讯手段的开发也成必要。除传统的数据链应该继续发展外,我推荐一种新的通讯方式--前不久在不知什么展(那段时间太忙了,没空,导致记不住,那本杂志又丢了,知道的说一声)上出现的哪个激光通讯,说是难被干扰,难被发现(可参照光纤通讯,相信这两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信息载量大,发射/接受装备体积和重量极小,很难破坏,缺点是作用距离有限(10公里)。建议引入装备我军战机,作为战机间通讯。相信随技术进步和高空中光电通讯比较容易,完全能够保证战机间通讯的需求。但它还是不能完全保证通讯的需求,数据链还是必要的。指挥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无庸质疑,没有优秀的指挥控制系统就没有强大的空军。</P>
<P>后记:花了3个通宵的时间写了这篇文章,只是想在高三前留下一篇代表作。很可能这篇文章也将是我的告别作,在家人的殷切希望下,我的高三大概是没有什么时间在军网上混了。我以前的名声不很好,所以我干脆换了个ID参赛,没什么特别意思。大家要给我面子,就给我投一票吧,看看结果的时间我想我还是拿得出来的,如果真是有几个看得上我的拙作的兄弟投我几票,起码我在学校吹牛也会比较有面子。嘿嘿…………这次参赛,本来是要写一个整系列的文章的,本文只是一个节点。但是,时间啊,以前自己开小灶还能开些小差,也只写了这么一些东西(也是我懒拉)看来在25号我们学校上课前我大概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了,就这样了。本文缺乏相对背景,比如那个补充的第二段,本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先用了,没办法,还有一块无人机部分本来也是专门写了篇文章的,还有一篇关于作战思想的,但是没办法打出来了,那时写得太长了(高三真悲哀),所以可能比较难懂,这个缺点我先检讨了。</P>
<P>    回到我的文章上吧,本人经过长时间思考意淫出这么一篇文章,无非是我对空军强大的希望。我不能保证这将是一个成功的方案,但我还是希望它能给睿智者一些帮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补记:我们因为刮台风放了1.5天的假,我上网时意外的发现我以前把投稿时间看错了,9月一日看成了8,又暴出了主办方的资料丢失的乌龙,我想了下,毕竟这是我的最后一篇作品,还是抽点时间将其完善来得好点,。其间,因部分原因浪费了1天,再加上本人打字生疏,所以最后的无人机部分(后来补充的,还有前面一些内容)作了删减,先在这里向大家说声抱歉。</P>
<P>参赛ID:意淫神教教主
</P>
前面部分呢?
果然是名副其实的意淫神教教主!!
[em06][em06]
<P>我还以为是你的下半部分丢了呢.</P><P>别怪我说话不客气,你骂别人白痴的时候也没见客气啊</P>[em01]
侦察机方面可以引进俄罗斯的M8什么的,这方面下点功夫应该不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