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国土和海洋浮水洲岛(现名白龙尾岛)(都是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5:25:32
 Bach Long Vi

  北部湾中国岛屿。位於东京湾,在红河口与中国海南岛之间。该岛从海中突起,海拔58公尺(190呎),四周为悬崖峭壁,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白龙尾岛(BechLongVi)为北部湾中的一小岛,正好位于海南岛与越南海岸的中间,距海南岛120公里,距越南海防市也是120公里,岛上住有2000中国人。

  白龙尾岛

  南海西北隅,北部湾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富饶美丽的海岛。这座海岛,我国50年代以前发行的地图上标名为夜莺岛,后来的地图则标称白龙尾岛。 然而,这个海岛却本应有其更加生动、更加真正的名称---- 浮水洲岛。

  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和沿海居民均称该岛为浮水洲岛。广西沿岸有半岛及半岛上的村镇名白龙尾,是防城各族自治县滨海地区一个十分古老的地名。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和沿海居民,都知道沿岸有白龙尾半岛、白龙尾村镇,海湾中有浮水洲岛(即白龙尾岛)、夜莺岛。

  浮水洲,地势低平,孤悬于烟波浩渺的北部湾中心。千百年来,中国渔民在以该岛为中心的北部湾渔场劳动、生息。风雨云雾,日月晦明,该岛总在中国渔人的视野里,浮水洲因之得名。

  1955年7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该岛,到1957年3月交给越南。这期间,该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设立有“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区级行政单位。同时设立有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儋县委员会浮水洲工作委员会”和驻军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浮水洲守备大队”。银行、供销社、小学校、渔农生产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称。

  广西、广东、海南渔民有时也称该岛为海宝岛。该岛近岸浅海宽阔,且为片礁海底,盛产鲍鱼,被称为海鲍岛,音转而为海宝岛,可以说是浮水洲岛的一个别号。夜莺岛则是明、清以来,乃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同建国初期,官方图书对该岛的称谓。

  白龙尾岛名称是前法帝国主义印支殖民当局,于本世纪30年代侵略该岛时的所谓命名。越语名称汉字写做“白龙尾?”,“?”即法语岛屿“le”的对音。法帝印支当局和越南某些人在南海诸岛问题上,惯于施展移花接木、冒名顶替的诡计,他们曾经将越南近岸历史上的地名“黄沙群岛”、“长沙群岛”移花接木到我国的西沙群路和南沙群岛。在这里,他们又将广西白龙尾半岛的地名冒名顶替到浮水洲头上,企图混淆视听。

  浮水洲岛坐落于北纬20’01’,东经107’42’,西北距越南海防港,东南距海南八所港均为70海里。岛呈椭圆形,东西长轴4.5公里,南北长轴2.1公里,而积约5平方公里。岛西、南部为平坦沙质土地.东北部为山岭,最高点海拔53米,平坦部分已辟为耕地,山岭部分则为茂草。近岸为广阔的岩礁底浅海,是鲍鱼、海参等海珍品生物栖息地。浅海以外,则是富饶的拖网渔场,盛产红鱼、鱿鱼、石斑鱼等名贵鱼类。

  岛上原有居民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讲儋州(海南儋县)话。老年民民多是本世纪初从海南儋县迁来的。定居日久,许多居民已是本岛出生。岛民分住在两个村庄,大村名“浮水洲衬”,小村名“公司村”。岛民生计以近岸渔业为主,用极简陋的工具,裸体潜水采捕鲍鱼、海参,加工成干品,销往中国内地,换取粮食及其他日用品。也经营农业,全岛共有耕地500余亩,种植旱稻、蕃薯、高粱、豆类、蔬菜、西瓜等,粮食不能自给。1931年,儋县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热心实业的人士,曾集资成立开发公司,在该岛大规模种植西瓜,这正是“公司村”得名的由来。历史上,广东潮州、海南儋州和文昌县的边民,一直把该岛作为鲍鱼生产甚地,每年6月一8月,数百人上岛生产,采捕鲍鱼,就地加工成干品运销内地。近代中国人上岛定居的历史,有据可考的也在百年以上。1955年解放时,岛上有庙宇一座,奉祀天妃娘娘和伏波将军。天妃娘娘是中国渔民海上保平安的神祉;伏波将军是中国东汉王朝出兵交趾(今越南北部)的马援。庙内有铁钟一口,系光绪三年(1877年)所铸,首事人是海南文昌县人符建明、符怀积等。

  毫无疑问,除中国人外,从来不曾有过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在该岛定居过。30年代法帝侵略该岛前,越南的渔业活动,也不曾到过该岛和周围水域。

  30年代初期.法帝侵略我同南沙、西沙群岛,同时也把魔爪伸向浮水洲岛,当时曾受到中国舆论及政府的强烈反对。1937年,中国忙于抗日战争,无暇他顾,法帝向该岛派兵,并非法委任里长统治。1943年,日军派人统治该岛。1946年法帝卷土重来。1950年海南解放,国民党儋县党、政、军、特40余人逃上该岛,并以该岛为某地骚扰大陆和海南。1954年,关于印支和平的日内瓦会议达成协议,越南敌对双方以北纬17度线为界分别集结,法帝勾结国民党驻岛残余,于l954年8月劫持岛民71户、269人到南越。

  1988年4月25日,越南政府公布了一份外交部文件,题为“黄沙、长沙群岛和国际法”。文中提到白龙尾岛,说:“在抗法战争中,越南军队于1949年赶走了国民党军队,解放了竹山(中国领土),之后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同样本着上述精神……越南请中国帮助管理北部湾的白龙尾岛,并于1957年收回。”越南外交部在其为侵略中国南海诸岛辩解的文件里,把竹山与白龙尾岛相提并论,实在不伦不类。竹山位于北仑河口中国一侧,中国汉族聚集地,是根据中法关于中越边界的有关条约明文规定的中国领土。白龙尾岛,自古由中国人开发,中国人定居,远离越南海岸,有关条约及外交文件也查不到任何根据规定是越南领土。

  越南提出该岛属于越南,狡猾的理由大致有二:其一是该岛位于东经108线以西;其而便是所渭“实际有效的统治。”然而从历史事实及国际法原则来看,这两条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 108.03’经线源自1887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法文本第三款,是从“巴黎子午线以东l05.43’”换算来的。该款中文本则是依据地物点确定的一段很短的南北线。不论中文本、法文本,都很明确,这段南北线是中法勘定粤(当时届于广东省钦州)越边界条约中划分北仑河口附近沿岸岛屿的归属线,这段线位于中越边界线的东端,呈南北走向。越南惯于在108.03’线上做文章,1982年11月越南政府在其“领海基线声明”中又一次公开把这条线说成是l 887年中法界约规定的北部湾海上边界,这是谎言。事实是北部湾海界没有划分,而且,108.03’线是北仑河口附近近岸岛屿归属线,仅具局部性质,不具有确定浮水洲岛地位的法律效力。

  “实际统治”更属荒谬。1937年至l 954的年,法帝国主义借中国抗战和内战的时机,侵占该岛,委任中国人做里长,统治中国人。法帝侵略越南,也侵略中国,侵略不能构成主权,法帝侵略中国领土更不能构成独立越南的主权。

  越南得陇望蜀,得寸进尺,在大肆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同时,在北部湾,它依托白龙尾岛,对北部湾大面积海域和陆架提出主权要求,抓扣我渔民,破坏我数十万渔民的生计。在此情况下,为白龙尾岛正名,实有必要。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放弃了对此岛的主权要求,在2006年以后的地图册上,已经看不到此岛的准确标示。

  白龙尾岛孤悬于北部湾中心,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可以说中越两国谁得到了白龙尾岛,谁就能获得北部湾的大部分海洋权益。该岛在历史上一直由中国实际控制,清代中法战争后被法国殖民者占领。195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回该岛。1957年我国为支援越南抗击美法,给河内增加防空袭的空间,由周总理出面,把这个岛无私借给越南。因为这个岛在地图上是中国国土,所以美军飞机从未对它进行过轰炸。

  2000年12月25日,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了《北部湾划界协定》和《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白龙尾岛被永久割让给越南。北部湾划界后,仅广东一省就减少了传统作业渔场3.2万平方公里,占传统作业渔场的50%;导致北部湾中心线以东的渔业资源争夺进一步加剧,近海资源状况堪忧。广东省常年在北部湾中心线以西生产的6000艘渔船,也被迫退出,回到中心线以东作业。广东省有66万渔业人口受影响,其中湛江市63万渔业人口的生产、生活受严重冲击,10万渔民被迫转产转业。

2003年09月25日下午,两艘广西渔船「桂北渔82018号」和「桂北渔63055号」渔船在北部湾传统作业渔场遭到越南炮舰枪击,其根本原因就是根据新的划界协定,发生枪击的地点已经被划归了越南。





一、白龙尾岛(浮水洲)。面积约五平方公里,有山有泉有村落,世代居住着我海南儋县[讲独特的儋州方言]的汉族渔民同胞,岛周围盛产鲍鱼、海参等名贵海产,岛上还可种西瓜等农作物,五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内陆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在海洋上,它的作用就非同一般了;整个南海诸岛的陆地面积可能还不到五平方公里,但是它们代表了怎样广阔的一片海疆啊!白龙尾岛不算大,如果还在我们手里,那么以此岛为依托,北部湾三分之二的海域即为我有(从前就是这样),别人休想染指,但是如今越南占有此岛,我们只得和它平分北部湾,其结果是:数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洋国土眼睁睁丧失了!

二、 白龙尾岛到底是不是我们的?

不懂我国海洋边疆史的网友这样问,不知者不怪。我问你:海南岛是不是我们的?如果你敢肯定,那么白龙尾岛一样可以肯定。只是此岛多年被刻意隐瞒了。

    在我国1950年代以前发行的地图上,此岛标名为夜莺岛,后来的地图则标称白龙尾岛。然而,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均称该岛为浮水洲岛。浮水洲,地势低平,孤悬于烟波浩渺的北部湾中心。千百年来,中国渔民在以该岛为中心的北部湾渔场劳动生息。风雨云雾日月晦明,该岛总在中国渔人的视野里,浮水洲因之得名。

1955年7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该岛,到1957年3月借给越南。这期间,该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设立有“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区级行政单位,同时设立有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儋县委员会浮水洲工作委员会”和驻军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浮水洲守备大队”。银行、供销社、小学校、渔农生产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称。

广西、广东、海南渔民有时也称该岛为海宝岛。该岛近岸浅海宽阔,且为片礁海底,盛产鲍鱼,被称为海鲍岛,音转而为海宝岛,可以说是浮水洲岛的一个别号。夜莺岛则是明、清以来,乃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同建国初期,官方图书对该岛的称谓。

1955年解放时,该岛有居民64户,249人(男127人,女122人)。居民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讲儋州(海南儋县)话。老年居民多是二十纪初从海南儋县迁来的。定居日久,许多居民已是本岛出生。岛民分住在两个村庄,大村名“浮水洲村”,小村名“公司村”。 1931年,儋县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热心实业的人士,曾集资成立开发公司,在该岛大规模种植西瓜,这正是“公司村”得名的由来。可惜,后因法帝侵略及抗日战争爆发,公司业务未能开展。

1955年解放时,岛上有庙宇一座,奉祀天妃娘娘(妈祖)和伏波将军。天妃娘娘是中国渔民海上保平安的神祉;伏波将军是中国东汉王朝出兵交趾(今越南北部)的马援。庙内有铁钟一口,系光绪三年(1877年)所铸,首事人是海南文昌县人符建明、符怀积等。

毫无疑问,除中国人外,从来不曾有过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在该岛定居过。30年代法帝侵略该岛前,越南的渔业活动,也不曾到过该岛和周围水域。三、白龙尾岛是怎么送出去的?

白龙尾岛(Dao Bech Long Vi 今越语地名) 为北部湾中的一小岛,正好位于海南岛与越南海岸的中间,距海南岛120公里,距越南海防市也是120公里,岛上住有2000中国人。50年代,我国为支援越南抗击美法,给河内增加防空袭的空间,中国政府不便出面直接与美军对抗,由周总理出面,把这个岛无私借给越南,在上面驻扎防空部队。中越交恶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海权意识的普及和加强,中国对于赠送行为有意反悔,但越南已是赖着不还,于是成了又一个领土争端。不过2004年中越北部湾划界,中方退让,白龙尾岛已划归越南海防市管辖!Bach Long Vi

  北部湾中国岛屿。位於东京湾,在红河口与中国海南岛之间。该岛从海中突起,海拔58公尺(190呎),四周为悬崖峭壁,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白龙尾岛(BechLongVi)为北部湾中的一小岛,正好位于海南岛与越南海岸的中间,距海南岛120公里,距越南海防市也是120公里,岛上住有2000中国人。

  白龙尾岛

  南海西北隅,北部湾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富饶美丽的海岛。这座海岛,我国50年代以前发行的地图上标名为夜莺岛,后来的地图则标称白龙尾岛。 然而,这个海岛却本应有其更加生动、更加真正的名称---- 浮水洲岛。

  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和沿海居民均称该岛为浮水洲岛。广西沿岸有半岛及半岛上的村镇名白龙尾,是防城各族自治县滨海地区一个十分古老的地名。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和沿海居民,都知道沿岸有白龙尾半岛、白龙尾村镇,海湾中有浮水洲岛(即白龙尾岛)、夜莺岛。

  浮水洲,地势低平,孤悬于烟波浩渺的北部湾中心。千百年来,中国渔民在以该岛为中心的北部湾渔场劳动、生息。风雨云雾,日月晦明,该岛总在中国渔人的视野里,浮水洲因之得名。

  1955年7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该岛,到1957年3月交给越南。这期间,该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设立有“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区级行政单位。同时设立有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儋县委员会浮水洲工作委员会”和驻军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浮水洲守备大队”。银行、供销社、小学校、渔农生产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称。

  广西、广东、海南渔民有时也称该岛为海宝岛。该岛近岸浅海宽阔,且为片礁海底,盛产鲍鱼,被称为海鲍岛,音转而为海宝岛,可以说是浮水洲岛的一个别号。夜莺岛则是明、清以来,乃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同建国初期,官方图书对该岛的称谓。

  白龙尾岛名称是前法帝国主义印支殖民当局,于本世纪30年代侵略该岛时的所谓命名。越语名称汉字写做“白龙尾?”,“?”即法语岛屿“le”的对音。法帝印支当局和越南某些人在南海诸岛问题上,惯于施展移花接木、冒名顶替的诡计,他们曾经将越南近岸历史上的地名“黄沙群岛”、“长沙群岛”移花接木到我国的西沙群路和南沙群岛。在这里,他们又将广西白龙尾半岛的地名冒名顶替到浮水洲头上,企图混淆视听。

  浮水洲岛坐落于北纬20’01’,东经107’42’,西北距越南海防港,东南距海南八所港均为70海里。岛呈椭圆形,东西长轴4.5公里,南北长轴2.1公里,而积约5平方公里。岛西、南部为平坦沙质土地.东北部为山岭,最高点海拔53米,平坦部分已辟为耕地,山岭部分则为茂草。近岸为广阔的岩礁底浅海,是鲍鱼、海参等海珍品生物栖息地。浅海以外,则是富饶的拖网渔场,盛产红鱼、鱿鱼、石斑鱼等名贵鱼类。

  岛上原有居民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讲儋州(海南儋县)话。老年民民多是本世纪初从海南儋县迁来的。定居日久,许多居民已是本岛出生。岛民分住在两个村庄,大村名“浮水洲衬”,小村名“公司村”。岛民生计以近岸渔业为主,用极简陋的工具,裸体潜水采捕鲍鱼、海参,加工成干品,销往中国内地,换取粮食及其他日用品。也经营农业,全岛共有耕地500余亩,种植旱稻、蕃薯、高粱、豆类、蔬菜、西瓜等,粮食不能自给。1931年,儋县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热心实业的人士,曾集资成立开发公司,在该岛大规模种植西瓜,这正是“公司村”得名的由来。历史上,广东潮州、海南儋州和文昌县的边民,一直把该岛作为鲍鱼生产甚地,每年6月一8月,数百人上岛生产,采捕鲍鱼,就地加工成干品运销内地。近代中国人上岛定居的历史,有据可考的也在百年以上。1955年解放时,岛上有庙宇一座,奉祀天妃娘娘和伏波将军。天妃娘娘是中国渔民海上保平安的神祉;伏波将军是中国东汉王朝出兵交趾(今越南北部)的马援。庙内有铁钟一口,系光绪三年(1877年)所铸,首事人是海南文昌县人符建明、符怀积等。

  毫无疑问,除中国人外,从来不曾有过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在该岛定居过。30年代法帝侵略该岛前,越南的渔业活动,也不曾到过该岛和周围水域。

  30年代初期.法帝侵略我同南沙、西沙群岛,同时也把魔爪伸向浮水洲岛,当时曾受到中国舆论及政府的强烈反对。1937年,中国忙于抗日战争,无暇他顾,法帝向该岛派兵,并非法委任里长统治。1943年,日军派人统治该岛。1946年法帝卷土重来。1950年海南解放,国民党儋县党、政、军、特40余人逃上该岛,并以该岛为某地骚扰大陆和海南。1954年,关于印支和平的日内瓦会议达成协议,越南敌对双方以北纬17度线为界分别集结,法帝勾结国民党驻岛残余,于l954年8月劫持岛民71户、269人到南越。

  1988年4月25日,越南政府公布了一份外交部文件,题为“黄沙、长沙群岛和国际法”。文中提到白龙尾岛,说:“在抗法战争中,越南军队于1949年赶走了国民党军队,解放了竹山(中国领土),之后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同样本着上述精神……越南请中国帮助管理北部湾的白龙尾岛,并于1957年收回。”越南外交部在其为侵略中国南海诸岛辩解的文件里,把竹山与白龙尾岛相提并论,实在不伦不类。竹山位于北仑河口中国一侧,中国汉族聚集地,是根据中法关于中越边界的有关条约明文规定的中国领土。白龙尾岛,自古由中国人开发,中国人定居,远离越南海岸,有关条约及外交文件也查不到任何根据规定是越南领土。

  越南提出该岛属于越南,狡猾的理由大致有二:其一是该岛位于东经108线以西;其而便是所渭“实际有效的统治。”然而从历史事实及国际法原则来看,这两条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 108.03’经线源自1887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法文本第三款,是从“巴黎子午线以东l05.43’”换算来的。该款中文本则是依据地物点确定的一段很短的南北线。不论中文本、法文本,都很明确,这段南北线是中法勘定粤(当时届于广东省钦州)越边界条约中划分北仑河口附近沿岸岛屿的归属线,这段线位于中越边界线的东端,呈南北走向。越南惯于在108.03’线上做文章,1982年11月越南政府在其“领海基线声明”中又一次公开把这条线说成是l 887年中法界约规定的北部湾海上边界,这是谎言。事实是北部湾海界没有划分,而且,108.03’线是北仑河口附近近岸岛屿归属线,仅具局部性质,不具有确定浮水洲岛地位的法律效力。

  “实际统治”更属荒谬。1937年至l 954的年,法帝国主义借中国抗战和内战的时机,侵占该岛,委任中国人做里长,统治中国人。法帝侵略越南,也侵略中国,侵略不能构成主权,法帝侵略中国领土更不能构成独立越南的主权。

  越南得陇望蜀,得寸进尺,在大肆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同时,在北部湾,它依托白龙尾岛,对北部湾大面积海域和陆架提出主权要求,抓扣我渔民,破坏我数十万渔民的生计。在此情况下,为白龙尾岛正名,实有必要。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放弃了对此岛的主权要求,在2006年以后的地图册上,已经看不到此岛的准确标示。

  白龙尾岛孤悬于北部湾中心,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可以说中越两国谁得到了白龙尾岛,谁就能获得北部湾的大部分海洋权益。该岛在历史上一直由中国实际控制,清代中法战争后被法国殖民者占领。195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回该岛。1957年我国为支援越南抗击美法,给河内增加防空袭的空间,由周总理出面,把这个岛无私借给越南。因为这个岛在地图上是中国国土,所以美军飞机从未对它进行过轰炸。

  2000年12月25日,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了《北部湾划界协定》和《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白龙尾岛被永久割让给越南。北部湾划界后,仅广东一省就减少了传统作业渔场3.2万平方公里,占传统作业渔场的50%;导致北部湾中心线以东的渔业资源争夺进一步加剧,近海资源状况堪忧。广东省常年在北部湾中心线以西生产的6000艘渔船,也被迫退出,回到中心线以东作业。广东省有66万渔业人口受影响,其中湛江市63万渔业人口的生产、生活受严重冲击,10万渔民被迫转产转业。

2003年09月25日下午,两艘广西渔船「桂北渔82018号」和「桂北渔63055号」渔船在北部湾传统作业渔场遭到越南炮舰枪击,其根本原因就是根据新的划界协定,发生枪击的地点已经被划归了越南。





一、白龙尾岛(浮水洲)。面积约五平方公里,有山有泉有村落,世代居住着我海南儋县[讲独特的儋州方言]的汉族渔民同胞,岛周围盛产鲍鱼、海参等名贵海产,岛上还可种西瓜等农作物,五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内陆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在海洋上,它的作用就非同一般了;整个南海诸岛的陆地面积可能还不到五平方公里,但是它们代表了怎样广阔的一片海疆啊!白龙尾岛不算大,如果还在我们手里,那么以此岛为依托,北部湾三分之二的海域即为我有(从前就是这样),别人休想染指,但是如今越南占有此岛,我们只得和它平分北部湾,其结果是:数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洋国土眼睁睁丧失了!

二、 白龙尾岛到底是不是我们的?

不懂我国海洋边疆史的网友这样问,不知者不怪。我问你:海南岛是不是我们的?如果你敢肯定,那么白龙尾岛一样可以肯定。只是此岛多年被刻意隐瞒了。

    在我国1950年代以前发行的地图上,此岛标名为夜莺岛,后来的地图则标称白龙尾岛。然而,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均称该岛为浮水洲岛。浮水洲,地势低平,孤悬于烟波浩渺的北部湾中心。千百年来,中国渔民在以该岛为中心的北部湾渔场劳动生息。风雨云雾日月晦明,该岛总在中国渔人的视野里,浮水洲因之得名。

1955年7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该岛,到1957年3月借给越南。这期间,该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设立有“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区级行政单位,同时设立有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儋县委员会浮水洲工作委员会”和驻军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浮水洲守备大队”。银行、供销社、小学校、渔农生产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称。

广西、广东、海南渔民有时也称该岛为海宝岛。该岛近岸浅海宽阔,且为片礁海底,盛产鲍鱼,被称为海鲍岛,音转而为海宝岛,可以说是浮水洲岛的一个别号。夜莺岛则是明、清以来,乃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同建国初期,官方图书对该岛的称谓。

1955年解放时,该岛有居民64户,249人(男127人,女122人)。居民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讲儋州(海南儋县)话。老年居民多是二十纪初从海南儋县迁来的。定居日久,许多居民已是本岛出生。岛民分住在两个村庄,大村名“浮水洲村”,小村名“公司村”。 1931年,儋县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热心实业的人士,曾集资成立开发公司,在该岛大规模种植西瓜,这正是“公司村”得名的由来。可惜,后因法帝侵略及抗日战争爆发,公司业务未能开展。

1955年解放时,岛上有庙宇一座,奉祀天妃娘娘(妈祖)和伏波将军。天妃娘娘是中国渔民海上保平安的神祉;伏波将军是中国东汉王朝出兵交趾(今越南北部)的马援。庙内有铁钟一口,系光绪三年(1877年)所铸,首事人是海南文昌县人符建明、符怀积等。

毫无疑问,除中国人外,从来不曾有过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在该岛定居过。30年代法帝侵略该岛前,越南的渔业活动,也不曾到过该岛和周围水域。三、白龙尾岛是怎么送出去的?

白龙尾岛(Dao Bech Long Vi 今越语地名) 为北部湾中的一小岛,正好位于海南岛与越南海岸的中间,距海南岛120公里,距越南海防市也是120公里,岛上住有2000中国人。50年代,我国为支援越南抗击美法,给河内增加防空袭的空间,中国政府不便出面直接与美军对抗,由周总理出面,把这个岛无私借给越南,在上面驻扎防空部队。中越交恶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海权意识的普及和加强,中国对于赠送行为有意反悔,但越南已是赖着不还,于是成了又一个领土争端。不过2004年中越北部湾划界,中方退让,白龙尾岛已划归越南海防市管辖!
南海西北隅,北部湾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富饶美丽的海岛!位于海南岛与越南的中间,战略位置极其显要。

这就是白龙尾岛。

白龙尾岛是南海诸岛中最大的,面积达9.96平方公里,是太平岛的2倍,永兴岛的4倍。与其它南海诸岛不同的是,其他岛屿都是珊瑚岛,而白龙尾岛则是大陆岛,上面有山川河流,茂密的森林!相对于西沙,白龙尾岛更适合居住。

该岛在历史上一直由中国实际控制,清代中法战争后被法国殖民者占领。1955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该岛,到1957年3月交给越南。这期间,该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设立有“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区级行政单位。同时设立有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儋县委员会浮水洲工作委员会”和驻军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浮水洲守备大队”。银行、供销社、小学校、渔农生产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称。

随着美越战争的爆发,越南不得不寻求中国的支持。

为了给海防和河内的的防空增加预警时间,必须有一个好的战略纵深!白龙尾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该岛上设置雷达、防空阵地、通讯站等,就象中国军队进入越南后都伪装成越军一样。毫无疑问,只有这个海岛成为越南领土,才能有效避免中美直接军事对抗。最终,毛泽东同意把白龙尾岛划入越南领土。

中国的大国风范仅在毛泽东提出的“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话中!从此,中国对边界的划分对友好国家全面退让。

或许是海洋意识进步的原因,中国多次提出收回白龙尾岛的管理权。不过,送出去的东西如泼出去的水易放难收!考虑到既得的巨大利益,越南也多次拒绝中国的正常要求。说越南无耻而朝自己脸上贴金吗?值得讨论。

相对中国,越南是聪明的。

1974年,越南首先提出来和平谈判。1973年12月,当时的越南政府想将北部湾地区的第一批勘探区域权力批准给意大利石油公司,越南考虑到中国的敏感性,故建议中国举行北部湾的划界谈判。1974年1月18日,中国答复同意谈判,越南当时应中国政府要求暂停了和第三国石油公司进行的勘探谈判。1974年8月15日,中越双方在北京举行第一轮谈判。

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后,中越双方都认为有必要尽早解决包括北部湾在内的边界问题,成立了包括外交、国防、渔业、测绘、地方政府等部门组成的政府边界谈判代表团,启动北部湾第三次划界谈判。从1992年到2000年,双方共举行了7轮政府级谈判、3次政府代表团团长会晤、18轮联合工作组会谈。

2000年12月25日中越双方签署北部湾划界协定的同时签订了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之后又经过3年谈判,今年4月29日,中越双方在北京签署了渔业合作协议的补充议定书。根据渔业协定,划定了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的跨界共同渔区,两国渔船都可以进入,时限为15年,此外在共同渔区以北又划出为期4年的跨界过渡性安排水域。允许两国渔船进入作业。

整个谈判到此结束!也就是说,经过几代人长达27年的努力终于把白龙尾岛送给越南。

面对越南在南海的逐步蚕食,中国最终还是选择继续韬光养晦!这跟先前送白龙尾岛给越南有没有关系呢?既然能轻松送给别人土地,那越南在南沙的事实存在有什么不可解释的呢!

大国风度,中国。

北部湾划界对中国的影响:(2007年数据)

●协定生效后,北部湾全湾12.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广东省主要是湛江市将减少传统作业渔场3.2万平方公里,占传统作业渔场的50%。  

●广东省常年在北部湾中心线以西生产的6000艘渔船(主要是湛江市)将被迫退出,每年减少产量32万吨(其中湛江占22万吨),渔业经济损失17亿元,后勤损失10亿元。  

●中国在北部湾沿湾地区大约有70万—80万渔民,划界后有很多渔民因为生计问题,弃船上岸转行。

●原来在北部湾中心线以西生产的渔船将全部压回线东生产,渔业资源争夺将进一步加剧、恶化,近海资源状况将变得更加严峻;渔船作业密度加大,作业纠纷、生产安全及涉外事故等问题会增多,加大了渔业管理的难度。

发生在北部湾的故事:

   ○1992年12月6日,儋州06002船在北部湾533海区捕鱼时,遭越军抓扣。越军没收我渔船起网机等生产工具,抢走鱼货及私人现金。经济损失7万元。  

  ○1993年2月9日,临高12169、12150、12001、12162、12002、12163等六艘渔船在北部湾338海区捕鱼时,遭越军三艘军舰抓扣。62名渔民均遭越军殴打,船员杨文庆被打伤。越军没收我渔船流刺网1600张,起网机6台,蓄电池6块,抢走渔民全部生活用品,并对每艘渔船罚款5.76万元。我渔民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1993年3月17日,临高03108船在北部湾北纬18° 23′、东经108° 捕鱼时,被越军抓扣。越军抢走渔民全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并罚款3万元。该船直接经济损失10.5万元。  

  ○1993年3月27日,临高11010船、海渔12109船在北部湾534-8渔区捕鱼时,遭越军抓扣。越军没收我渔船生产用具,每船罚款6万元。我渔民直接经济损失27.5万。  

  ○1993年6月10日,临高11329、临高11030船在北部湾487-5渔区捕鱼时,遭越军抓扣。越军没收全部生产工具,并对11329船罚款5万元,11030船罚款4万元。两船直接经济损失18.6万元。  

  ○1993年12月27日,临高03026、03106、12145、11092、11135船,琼渔12208船,海渔12234船,在北部湾441-4渔区捕鱼时,遭越军抓扣。越方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五处一办中介,每艘渔船付款6.7万元人民币后才赎回渔船。琼渔12208船无钱交付,被越方没收。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01万元。

   ○1995年5月6日,琼海00339船在南沙南薇滩海面(北纬7°50′、东经111° 44′)捕鱼时,被越军19号供给船抢走海参等一批鱼货,价值8万元。

  ○1995年5月17日13时,临高03013船在北部湾442-1渔区航行时,造一艘越军炮艇开枪射击,渔民黄 五腿部中弹。越方7名无标志持枪人员登我渔船,抢走保险箱一个,对讲机两部,电泵一个,风布两块,手表一只,共计6000多元。  

  ○1995年5月31日,儋州00513船在北部湾442渔区捕鱼时,被越军开枪追赶,并被越军抓扣,拖往越南吉婆岛。越军抢走生产工具和鱼货,经济损失2.8万元。6月6日我渔船返琼。  

  ○1995年5月17日,临高11363、05023船和海渔12107船三艘渔船在北部湾北纬19°18′、东经107°10′海面生产时被越军抓扣,我三艘渔船生产工具、鱼货等物资被越军没收,并对我每艘渔船罚款4400美元。经济损失共计55万元。我三艘渔船于6月11日交付罚款后于18日被越方放行返琼。  

  ○1995年5月12日,儋州11036船在北部北纬20° 20′、东经107° 35′海面上生产时,被越边防 军抓扣,越军没收我渔船生产工具,鱼货等生产、生活用品,经济损失3.3万元,其后越方将我渔船及其人员放行返琼。  

  ○1995年9月4日,我省琼渔12114、海渔12123船在北部湾北纬20° 35′、东经107° 49′海面生产时被越军抓扣,我两艘渔船及其23位渔民至今未归。    

  ○1995年9月5日,儋州17007船在北部湾北纬19° 47′、东经107° 58′航行时,遭一艘越军武装船追赶射击,当场打死我渔民吴大儒、李小三,打伤渔民李镇杰(重伤)、符战义(轻伤)。

1991-1994年5月,海南省渔船在北部湾捕鱼,遭到越南及不明国籍的海盗船袭击110起,渔船141艘次,死亡渔民1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819万元。其中被越军抓扣事件12起,渔船30艘,渔民286人,经济损失401万元;被越军和海盗船枪击事件2起,渔民死1人,伤2人,经济损失3万元;被不明国籍没有船号的海盗船抢劫事件96起,渔船109艘,直接经济损失417.2万元。如果再加上广东、广西两省的统计数字,会更加触目惊心。
南海西北隅,北部湾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富饶美丽的海岛。这座海岛,我国50年代以前发行的地图上标名为夜莺岛,后来的地图则标称白龙尾岛。然而,这个海岛却本应有其更加生动、更加真正的名称---- 浮水洲岛。 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和沿海居民均称该岛为浮水洲岛。广西沿岸有半岛及半岛上的村镇名白龙尾,是防城各族自治县滨海地区一个十分古老的地名。广西、广东、海南的渔民和沿海居民,只知道沿岸有白龙尾半岛、白龙尾村镇,海湾中有浮水洲岛、夜莺岛,而不知有什么白龙尾岛。 浮水洲,地势低平,孤悬于烟波浩渺的北部湾中心。千百年来,中国渔民在以该岛为中心的北部湾渔场劳动、生息。风雨云雾,日月晦明,该岛总在中国渔人的视野里,浮水洲因之得名。 1955年7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该岛,到1957年3月交给越南。这期间,该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设立有“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区级行政单位。同时设立有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儋县委员会浮水洲工作委员会”和驻军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浮水洲守备大队”。银行、供销社、小学校、渔农生产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称。 广西、广东、海南渔民有时也称该岛为海宝岛。该岛近岸浅海宽阔,且为片礁海底,盛产鲍鱼,被称为海鲍岛,音转而为海宝岛,可以说是浮水洲岛的一个别号。夜莺岛则是明、清以来,乃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同建国初期,官方图书对该岛的称谓。 白龙尾岛名称是前法帝国主义印支殖民当局,于本世纪30年代侵略该岛时的所谓命名。越语名称汉字写做“白龙尾?”,“?”即法语岛屿“le”的对音。法帝印支当局和越南某些人在南海诸岛问题上,惯于施展移花接木、冒名顶替的诡计,他们曾经将越南近岸历史上的地名“黄沙群岛”、“长沙群岛”移花接木到我国的西沙群路和南沙群岛。在这里,他们又将广西白龙尾半岛的地名冒名顶替到浮水洲头上,企图混淆视听。 浮水洲岛坐落于北纬20’01’,东经107’42’,西北距越南海防港,东南距海南八所港均为70海里。岛呈椭圆形,东西长轴4.5公里,南北长轴2.1公里,而积约5平方公里。岛西、南部为平坦沙质土地.东北部为山岭,最高点海拔53米,平坦部分已辟为耕地,山岭部分则为茂草。近岸为广阔的岩礁底浅海,是鲍鱼、海参等海珍品生物栖息地。浅海以外,则是富饶的拖网渔场,盛产红鱼、鱿鱼、石斑鱼等名贵鱼类。 岛上居民在1954年法帝勾结国民党残匪劫迁之前为135户,518人(男262人,女256人),1955年解放时,有居民64户,249人(男127人,女122人)。居民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讲儋州(海南儋县)话。老年民民多是本世纪初从海南儋县迁来的。定居日久,许多居民已是本岛出生。岛民分住在两个村庄,大村名“浮水洲衬”,小村名“公司村”。岛民生计以近岸渔业为主,用极简陋的工具,裸体潜水采捕鲍鱼、海参,加工成干品,销往中国内地,换取粮食及其他日用品。也经营农业,全岛共有耕地500余亩,种植旱稻、蕃薯、高粱、豆类、蔬菜、西瓜等,粮食不能自给。1931年儋县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热心实业的人士,曾集资成立开发公司,在该岛大规模种植西瓜,这正是“公司村”得名的由来。可惜,后因法帝侵略及抗日战争爆发,公司业务未能开展。

                                   中国为什么把白龙尾岛送给越南?

  在美越战争期间,为了给海防和河内的的防空增加预警时间,主席和总理同意把白龙尾岛划入越南领土,在其上设置雷达,防空阵地,通讯站。就象中国军队进入越南后都伪装成越军一样,这个海岛只有成为越南领土,才能避免中美的直接军事对抗.这个决策当然是错误的,不过当时中国对于海权的认识不足,对于越南的无耻也认识不足。同时当时对于边界的划分原则是主席提出的“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所以对于友好国家是全面退让。80年代末重开谈判时,中方就是以此为据,说明主席当年只转让了海岛,而没有转让附属海域。所以中方渔船才能靠近到离岛15海里的地方打渔。该岛在历史上一直由中国实际控制,清代中法战争后被法国殖民者占领。195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回该岛。1957年我国为支援越南抗击美法,给河内增加防空袭的空间,由周总理出面,把这个岛无私借给越南。中越交恶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海权意识的普及和加强,中国对于赠送行为有意反悔,于是成了又一个领土争端。2000年12月25日,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了《北部湾划界协定》和《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白龙尾岛被永久割让给越南。北部湾划界后,仅广东一省就减少了传统作业渔场3.2万平方公里,占传统作业渔场的50%;导致北部湾中心线以东的渔业资源争夺进一步加剧,近海资源状况堪忧。广东省常年在北部湾中心线以西生产的6000艘渔船,也被迫退出,回到中心线以东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