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故乡的1928年:人口不足10万 1万人当红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47:10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6-02/3085316.shtml

      来到桑植县,看到听到的都是与贺龙有关的故事。

  1916年,年仅20岁的贺龙带领贺勋臣、王占彪等21名青年,以菜刀为武器攻入了桑植芭茅溪的反动盐局,谱写了“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

  12年后的1928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贺龙带着8个人、4支手枪,携一本《共产党宣言》回到家乡,开辟革命根据地。当时,人口不足10万的桑植,竟有1万多人参加红军。

  吊脚楼上的关键决定

  距离桑植县城15公里的刘家坪,青山环抱,一栋栋吊脚楼在绿树红花掩映中,显得宁静而淡定。

  76年前,有一支抱着救国救民信念的部队从这里出发,历尽千难万险,最终与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陕北会师。

  在刘家坪村北的龙堰峪组,有一栋坐北朝南的吊脚楼,这里便是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桑植县原党史研究室主任曹开胜给我们讲起那个关键的决定: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刘家坪召开联席会议,认为继续坚持在湘鄂川黔根据地内进行反“围剿”斗争,有被敌人消灭的危险,决定坚决突围,争取在黔东石阡、镇远、黄平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

  刘家坪会议确定了红二、六军团战略转移的方针,从而完成了指导思想上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转移的转变。

  这时,同行的桑植县人武部副部长刘立新向记者介绍:“你瞧,指挥部的‘老主人’来了。”话音未落,60多岁的钟高云迎了上来。

  “这栋吊脚楼的真正主人是地主刘金星。贺老总原本是来请他加入红军的,可他却跑到山上不肯露面,于是房子就成了红军指挥部。”钟高云告诉记者,革命胜利后,自己的父亲钟为宜属于无田无屋无家产的贫雇农,政府就将吊脚楼的左边两间房子分给了他们。“我一家可高兴了,那可是贺龙住过的房子啊!”钟高云说,1976年,由政府拨款为住在吊脚楼的几户人家修建房屋,钟高云也搬出来了,吊脚楼从此成为了纪念馆。

  最后一支踏上长征路的红军

  驱车前往刘家坪干田坝,远远望去,雨后晴空下,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巍然屹立。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二送红军大路旁,红漆桌子路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祝愿红军打胜仗……”行走在田间小路上,耳畔传来熟悉的旋律。这首流传甚广的《十送红军》,正源自桑植县刘家坪干田坝。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冲破敌军140个团兵力的围追堵截,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了长征。这也是最后一支踏上长征路的主力红军。

  这是令人为之动容的一幕——

  “我们在根据地坚持了一年的斗争,人民支援红军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这里山多、田少,加上敌人烧杀,养不了我们这么多的红军喽!所以,我们要从内线转到外线,打到敌人后方去、打到抗日第一线去!”1935年11月19日清晨,在红二军团的誓师大会上,贺龙用简短的话语解释了战略转移的原因。

  来到贺龙当年喊话的地方,远处群山叠翠,山下稻田绿意盎然。“那天傍晚,乡亲们都出来送别红军。有的提着包谷酒,有的拿着糯米粑粑,有的腋下还夹着刚赶制出来的布鞋……”这个情景在桑植被不断地传说着。

  红二、六军团在长征路上与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3个月后,他们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出发时1.7万人的部队仍有1.3万,是主力红军中损失最少的部队。毛泽东称赞道:“你们1万人,走过来还是1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一首民歌瓦解敌军

  追寻桑植的这段历史,可以用悲壮二字形容。

  1927年,贺龙在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时,所率领的起义部队8000多人中有3000多人是桑植籍。起义失利后,贺龙仅带了8个人回到桑植,但不到一个月,又有数千名桑植儿女加入红军。

  “媳妇你坐起来,门口挂盏灯,照在大路上,同志们好行军”“要吃辣子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这一首首桑植民歌形象地展示了当年桑植儿女前赴后继、踊跃参军的场景。

  走进桑植县,总能听到当地百姓哼唱一首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深情婉转的旋律犹如武陵山脉腹地的山泉,点点滴滴滋润心田。这首歌的背后有一段红色爱情故事:红军师长贺锦斋跟随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后来他在石门与敌激战中英勇牺牲。妻子戴桂香一直等着他,坚信仗打完了,丈夫就会回来。到92岁离开人世时,她嘴里还哼着这首《马桑树儿搭灯台》。

  “当时,党组织特别重视宣传发动,贺锦斋、周逸群带头创作革命歌曲,在县城和洪家关的街头巷尾组织教唱《农民协会歌》《红军歌》《起义歌》《暴动歌》《行军歌》等歌曲。”有着“民歌王子”美誉的尚生武告诉记者,桑植民歌对革命战争起到了特殊的推动作用。

  1935年,红二、六军团撒离桑植、永顺,转战鄂西,取得忠堡大战的胜利,接着折回湘西龙山。为了吸引敌人更多的援兵,红军部队暂未攻打龙山。晚上,战士们唱着桑植民歌的花灯小调,瓦解敌军:“反压迫才当红军,哎呀,哎呀!闹革命要靠红军。你们当兵好几年,身上没有半文钱。发财的都是官员,哎呀,哎呀!”一连唱了3个晚上的歌,把敌人好几个班的兵都唱过来了。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6-02/3085316.shtml

      来到桑植县,看到听到的都是与贺龙有关的故事。

  1916年,年仅20岁的贺龙带领贺勋臣、王占彪等21名青年,以菜刀为武器攻入了桑植芭茅溪的反动盐局,谱写了“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

  12年后的1928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贺龙带着8个人、4支手枪,携一本《共产党宣言》回到家乡,开辟革命根据地。当时,人口不足10万的桑植,竟有1万多人参加红军。

  吊脚楼上的关键决定

  距离桑植县城15公里的刘家坪,青山环抱,一栋栋吊脚楼在绿树红花掩映中,显得宁静而淡定。

  76年前,有一支抱着救国救民信念的部队从这里出发,历尽千难万险,最终与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陕北会师。

  在刘家坪村北的龙堰峪组,有一栋坐北朝南的吊脚楼,这里便是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桑植县原党史研究室主任曹开胜给我们讲起那个关键的决定: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刘家坪召开联席会议,认为继续坚持在湘鄂川黔根据地内进行反“围剿”斗争,有被敌人消灭的危险,决定坚决突围,争取在黔东石阡、镇远、黄平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

  刘家坪会议确定了红二、六军团战略转移的方针,从而完成了指导思想上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转移的转变。

  这时,同行的桑植县人武部副部长刘立新向记者介绍:“你瞧,指挥部的‘老主人’来了。”话音未落,60多岁的钟高云迎了上来。

  “这栋吊脚楼的真正主人是地主刘金星。贺老总原本是来请他加入红军的,可他却跑到山上不肯露面,于是房子就成了红军指挥部。”钟高云告诉记者,革命胜利后,自己的父亲钟为宜属于无田无屋无家产的贫雇农,政府就将吊脚楼的左边两间房子分给了他们。“我一家可高兴了,那可是贺龙住过的房子啊!”钟高云说,1976年,由政府拨款为住在吊脚楼的几户人家修建房屋,钟高云也搬出来了,吊脚楼从此成为了纪念馆。

  最后一支踏上长征路的红军

  驱车前往刘家坪干田坝,远远望去,雨后晴空下,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巍然屹立。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二送红军大路旁,红漆桌子路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祝愿红军打胜仗……”行走在田间小路上,耳畔传来熟悉的旋律。这首流传甚广的《十送红军》,正源自桑植县刘家坪干田坝。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冲破敌军140个团兵力的围追堵截,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了长征。这也是最后一支踏上长征路的主力红军。

  这是令人为之动容的一幕——

  “我们在根据地坚持了一年的斗争,人民支援红军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这里山多、田少,加上敌人烧杀,养不了我们这么多的红军喽!所以,我们要从内线转到外线,打到敌人后方去、打到抗日第一线去!”1935年11月19日清晨,在红二军团的誓师大会上,贺龙用简短的话语解释了战略转移的原因。

  来到贺龙当年喊话的地方,远处群山叠翠,山下稻田绿意盎然。“那天傍晚,乡亲们都出来送别红军。有的提着包谷酒,有的拿着糯米粑粑,有的腋下还夹着刚赶制出来的布鞋……”这个情景在桑植被不断地传说着。

  红二、六军团在长征路上与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3个月后,他们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出发时1.7万人的部队仍有1.3万,是主力红军中损失最少的部队。毛泽东称赞道:“你们1万人,走过来还是1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一首民歌瓦解敌军

  追寻桑植的这段历史,可以用悲壮二字形容。

  1927年,贺龙在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时,所率领的起义部队8000多人中有3000多人是桑植籍。起义失利后,贺龙仅带了8个人回到桑植,但不到一个月,又有数千名桑植儿女加入红军。

  “媳妇你坐起来,门口挂盏灯,照在大路上,同志们好行军”“要吃辣子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这一首首桑植民歌形象地展示了当年桑植儿女前赴后继、踊跃参军的场景。

  走进桑植县,总能听到当地百姓哼唱一首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深情婉转的旋律犹如武陵山脉腹地的山泉,点点滴滴滋润心田。这首歌的背后有一段红色爱情故事:红军师长贺锦斋跟随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后来他在石门与敌激战中英勇牺牲。妻子戴桂香一直等着他,坚信仗打完了,丈夫就会回来。到92岁离开人世时,她嘴里还哼着这首《马桑树儿搭灯台》。

  “当时,党组织特别重视宣传发动,贺锦斋、周逸群带头创作革命歌曲,在县城和洪家关的街头巷尾组织教唱《农民协会歌》《红军歌》《起义歌》《暴动歌》《行军歌》等歌曲。”有着“民歌王子”美誉的尚生武告诉记者,桑植民歌对革命战争起到了特殊的推动作用。

  1935年,红二、六军团撒离桑植、永顺,转战鄂西,取得忠堡大战的胜利,接着折回湘西龙山。为了吸引敌人更多的援兵,红军部队暂未攻打龙山。晚上,战士们唱着桑植民歌的花灯小调,瓦解敌军:“反压迫才当红军,哎呀,哎呀!闹革命要靠红军。你们当兵好几年,身上没有半文钱。发财的都是官员,哎呀,哎呀!”一连唱了3个晚上的歌,把敌人好几个班的兵都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