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纷纷落地广州 中国企业将成伴舞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04:25
<P>http://www.pcauto.com.cn/news/yjpl/medium/0409/129050.html</P>
<P>

<P>出处:新京报
责任编辑:liuzhen</P>[04-9-13 16:31] 作者:吕惠敏 何醒言 </P>
<P>  日系三军团丰田、本田、日产野心勃勃,中国企业应力避沦为“伴舞者”

  广汽和丰田的恋爱终于得到了家长的同意,9月6日,广州市政府为双方举行了一个体面的婚礼。婚礼上,“新人”展望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丰田完成中国全面布局和广汽将晋升为中国汽车产业重要一极的报道在各大媒体上出现。但一系列疑问也出现在人们眼前:日系汽车企业是怎样在开拓海外市场上抱团以合力姿态出现的?这中间反映出怎样的日本汽车企业文化?为何日系车企纷纷选择广州,而不是深圳或者广东以外的地区,广州有哪些优势聚焦了他们的目光?日系车企有没有他们认定的共同对手?

  伴随三大日本车企的进驻,广州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叩问未来,广州将是日系车企完成中国战略的“伴舞者”,还是提升中国汽车工业水平的“领舞者”?

  日汽车企业在中国野心勃勃

  虽然广州本田在中国市场销量排行榜上早已“坐四望三”,本田借势中国提升了其全球销量。但真正厉害的日本车企在后头:丰田很快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日产雷诺紧随其后,富士重工也加紧斯巴鲁品牌在华的推广和建立销售网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2月,丰田与广汽就投资22亿元人民币合资兴建了广州丰田发动机公司。其中丰田以发动机中的大部分将出口为由,获得了控股70%的特殊待遇。该公司的两大任务其一是出口发动机返销日本,其二是为在广州制造整车提供发动机。按计划,广州丰田发动机将于2005年初投产2.4升中级轿车发动机,生产规模为年产30万台,其中20万台出口日本。因此,2006年的佳美在投产初期就有10万台发动机的保证。

  虽然丰田还要苦修如何平衡长春和广州的关系这门学问,但丰田的中国布局已见雏形。资料显示,目前丰田在天津的合资工厂年产花冠和威驰12万辆,明年春天还要投产10万到15万辆的皇冠,再加上四川合资公司生产的喀斯特、霸道1万辆,长春生产的陆地巡洋舰1万辆,这样明年丰田在中国就已经拥有近30万辆的生产能力。2006年佳美投产后,将达到40万辆。而它的2010年目标是80万-100万辆,占据10%的市场份额。日产的野心也不可小觑。

  负责中国业务的日产汽车常务董事志贺俊之在6月8日召开的北京国际汽车峰会上公开表示:“东风品牌的商用车打进全球前三强,将日产品牌做成中国最大的汽车品牌!”而日产今年5月开工的年生产能力为15万辆的广州新工厂已经引进日本工厂业采用的最先进生产方式。日产在今年4月发表的新经营计划“日产增值”中,已将2007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目标定为50万辆,这一数字显示日产已将中国视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第三大市场。

  富士重工的中国之旅始于今年6月。这个拥有全球1%市场份额的个性派高端车厂商在中国的知名度却几乎是零。因此像其他的日本同伴一样,它从品牌推广和建立销售网络入手。4月份与3家中国汽车销售公司签订了合同,今后3年内将开设100家经销店,每年销售目标为5000辆斯巴鲁。

  广州多项优势吸引日系厂商

  广州用速度和诚意争取到了丰田。为此,广州制定了“限摩政策”,并且不断新修公路桥梁。而关于丰田与广汽谈判的一个细节是:去年6月初,丰田高层首次来南沙黄阁现场选址,广州官员把他们带到当地村落说:“这里就是规划中的汽车工业园。”在日方眼里这不过是一片农业园。但一个星期之后,日方再次来到这里时,他们看到的是一片2500亩的工业用地。日方负责人对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说:“你们的速度折服了我们。”

  当然,更让丰田们期待的还有省委领导“处处都有丰田车”的许诺。珠三角地区购买力非常强,而且对日本汽车的认知度和品牌好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改革开放初期先富起来的广东人成了日本车的最先购买群体。

  而且,广州逐渐被打造成一个输出中高端车型的生产基地。根据广州市政府特邀顾问李林的分析,从含金量较高的中高级轿车市场来比较,本田雅阁近几个月的销量一直排在中高档轿车的首位。加上佳美项目之后,广州将向上海和长春发起冲击。

  当然,日本企业看重的还有本田在这里成熟的经验、良好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和为此的人才储备。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前任总经理门胁轰二曾经对本报记者说过他对丰田进入中国、并且和自己在家门口开展竞争的看法,这可以看作是日本企业高层对日系企业竞争的共识:“丰田和本田在全球市场上都展开竞争,在中国市场上概莫能外。我个人认为丰田的进入对广本而言是好事。因为随着丰田的进入,更多的零部件厂商将会进驻中国,这样有利于广本采购到质优价廉的零部件产品。所以我们和丰田在中国市场上是竞争关系,但在零部件采购上将会有很多合作。”

  因此,丰田在合资公司成立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销售公司有意落户广州,并且提前表示,2006年佳美国产后,进口佳美不再在中国销售。</P>
<P>  日系军团联手阻击欧美厂商

  丰田公司社训第一条就是:“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丰田甚至直接将宗教哲学导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中。

  这种文化使得日本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往往是民族利益高于企业利益。合力占领市场是日本企业间所优先考虑的问题。

  当日本汽车进入美国时,竞争对手除美国的本土企业外,并没有几家。而在进入中国时,汽车产业格局的“6+3”体系已经形成,且几乎都已进入中国市场,作为晚到者的日系企业,通过抱团集体迎击其他汽车巨头成为最优选择。

  几十年来,通用和福特无时不在学习丰田的精益制造的生产秘诀,但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都没有达到其精髓。数据表明,通用和福特(尤其是通用)在全球的利润增长点主要来自于金融服务,而只有丰田在美国市场依然在汽车销售方面还赚取大量利润。去年丰田的利润几乎全部来自汽车制造和销售。

  与世界同步的雅阁、天籁、佳美、皇冠先后在中国投产,日本军团不可能再坐视市场份额被欧美夺走。威胁通用和大众在中国销售排行榜前三位上不能稳坐的不仅是广州本田,很快还会有丰田、日产等。广州本田的日方高层日前曾公开表示过,“飞度的竞争对手是Polo,而不是威驰。”

  在中国战场的厮杀上,日本军团合力对战欧美厂商的特征将会越来越明显。

  中国企业要避免沦为“伴舞者”

  当广州成为多家日系企业在中国的大本营的时候,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对本土汽车业发展的担忧。

  丰田北美分公司今年1月宣布,2003年北美地区销售为46年来最好的表现。借助这样的成绩,丰田成功挤掉了福特登上了汽车企业排名的第二把交椅。有业内人士认为,从丰田在中国的种种举动来看,显然丰田希望借助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汽车业的No.1.据了解,此前日本国内对中国制造业的主流观点是认为包括汽车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发展已经“严重威胁到日本制造业的生存”。但近来,日本舆论界对此的看法出现了急转弯,认为日本多个行业的复苏,都得益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特需”。

  商务部的一位专家认为,在日本的海外贸易中,汽车曾经是日本和欧美贸易摩擦的主角,而随着日本汽车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汽车也将成为今后中日贸易摩擦的焦点所在。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认为,日本汽车在中国“集群”会对中国企业有很大影响,日本汽车正将其东南亚的生产基地建立在中国华南。跨国公司留给本土企业的,很可能是一个只有制造能力而没有研发能力的“空壳”。一旦有更便宜的制造基地出现,汽车企业随时可能被撤走。

  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在日本汽车向中国的转移中,大多数人看到了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机会:解决人员就业和拉动地方经济。但很少有人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威胁。”</P><P>http://www.pcauto.com.cn/news/yjpl/medium/0409/129050.html</P>
<P>

<P>出处:新京报
责任编辑:liuzhen</P>[04-9-13 16:31] 作者:吕惠敏 何醒言 </P>
<P>  日系三军团丰田、本田、日产野心勃勃,中国企业应力避沦为“伴舞者”

  广汽和丰田的恋爱终于得到了家长的同意,9月6日,广州市政府为双方举行了一个体面的婚礼。婚礼上,“新人”展望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丰田完成中国全面布局和广汽将晋升为中国汽车产业重要一极的报道在各大媒体上出现。但一系列疑问也出现在人们眼前:日系汽车企业是怎样在开拓海外市场上抱团以合力姿态出现的?这中间反映出怎样的日本汽车企业文化?为何日系车企纷纷选择广州,而不是深圳或者广东以外的地区,广州有哪些优势聚焦了他们的目光?日系车企有没有他们认定的共同对手?

  伴随三大日本车企的进驻,广州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叩问未来,广州将是日系车企完成中国战略的“伴舞者”,还是提升中国汽车工业水平的“领舞者”?

  日汽车企业在中国野心勃勃

  虽然广州本田在中国市场销量排行榜上早已“坐四望三”,本田借势中国提升了其全球销量。但真正厉害的日本车企在后头:丰田很快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日产雷诺紧随其后,富士重工也加紧斯巴鲁品牌在华的推广和建立销售网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2月,丰田与广汽就投资22亿元人民币合资兴建了广州丰田发动机公司。其中丰田以发动机中的大部分将出口为由,获得了控股70%的特殊待遇。该公司的两大任务其一是出口发动机返销日本,其二是为在广州制造整车提供发动机。按计划,广州丰田发动机将于2005年初投产2.4升中级轿车发动机,生产规模为年产30万台,其中20万台出口日本。因此,2006年的佳美在投产初期就有10万台发动机的保证。

  虽然丰田还要苦修如何平衡长春和广州的关系这门学问,但丰田的中国布局已见雏形。资料显示,目前丰田在天津的合资工厂年产花冠和威驰12万辆,明年春天还要投产10万到15万辆的皇冠,再加上四川合资公司生产的喀斯特、霸道1万辆,长春生产的陆地巡洋舰1万辆,这样明年丰田在中国就已经拥有近30万辆的生产能力。2006年佳美投产后,将达到40万辆。而它的2010年目标是80万-100万辆,占据10%的市场份额。日产的野心也不可小觑。

  负责中国业务的日产汽车常务董事志贺俊之在6月8日召开的北京国际汽车峰会上公开表示:“东风品牌的商用车打进全球前三强,将日产品牌做成中国最大的汽车品牌!”而日产今年5月开工的年生产能力为15万辆的广州新工厂已经引进日本工厂业采用的最先进生产方式。日产在今年4月发表的新经营计划“日产增值”中,已将2007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目标定为50万辆,这一数字显示日产已将中国视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第三大市场。

  富士重工的中国之旅始于今年6月。这个拥有全球1%市场份额的个性派高端车厂商在中国的知名度却几乎是零。因此像其他的日本同伴一样,它从品牌推广和建立销售网络入手。4月份与3家中国汽车销售公司签订了合同,今后3年内将开设100家经销店,每年销售目标为5000辆斯巴鲁。

  广州多项优势吸引日系厂商

  广州用速度和诚意争取到了丰田。为此,广州制定了“限摩政策”,并且不断新修公路桥梁。而关于丰田与广汽谈判的一个细节是:去年6月初,丰田高层首次来南沙黄阁现场选址,广州官员把他们带到当地村落说:“这里就是规划中的汽车工业园。”在日方眼里这不过是一片农业园。但一个星期之后,日方再次来到这里时,他们看到的是一片2500亩的工业用地。日方负责人对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说:“你们的速度折服了我们。”

  当然,更让丰田们期待的还有省委领导“处处都有丰田车”的许诺。珠三角地区购买力非常强,而且对日本汽车的认知度和品牌好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改革开放初期先富起来的广东人成了日本车的最先购买群体。

  而且,广州逐渐被打造成一个输出中高端车型的生产基地。根据广州市政府特邀顾问李林的分析,从含金量较高的中高级轿车市场来比较,本田雅阁近几个月的销量一直排在中高档轿车的首位。加上佳美项目之后,广州将向上海和长春发起冲击。

  当然,日本企业看重的还有本田在这里成熟的经验、良好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和为此的人才储备。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前任总经理门胁轰二曾经对本报记者说过他对丰田进入中国、并且和自己在家门口开展竞争的看法,这可以看作是日本企业高层对日系企业竞争的共识:“丰田和本田在全球市场上都展开竞争,在中国市场上概莫能外。我个人认为丰田的进入对广本而言是好事。因为随着丰田的进入,更多的零部件厂商将会进驻中国,这样有利于广本采购到质优价廉的零部件产品。所以我们和丰田在中国市场上是竞争关系,但在零部件采购上将会有很多合作。”

  因此,丰田在合资公司成立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销售公司有意落户广州,并且提前表示,2006年佳美国产后,进口佳美不再在中国销售。</P>
<P>  日系军团联手阻击欧美厂商

  丰田公司社训第一条就是:“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丰田甚至直接将宗教哲学导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中。

  这种文化使得日本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往往是民族利益高于企业利益。合力占领市场是日本企业间所优先考虑的问题。

  当日本汽车进入美国时,竞争对手除美国的本土企业外,并没有几家。而在进入中国时,汽车产业格局的“6+3”体系已经形成,且几乎都已进入中国市场,作为晚到者的日系企业,通过抱团集体迎击其他汽车巨头成为最优选择。

  几十年来,通用和福特无时不在学习丰田的精益制造的生产秘诀,但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都没有达到其精髓。数据表明,通用和福特(尤其是通用)在全球的利润增长点主要来自于金融服务,而只有丰田在美国市场依然在汽车销售方面还赚取大量利润。去年丰田的利润几乎全部来自汽车制造和销售。

  与世界同步的雅阁、天籁、佳美、皇冠先后在中国投产,日本军团不可能再坐视市场份额被欧美夺走。威胁通用和大众在中国销售排行榜前三位上不能稳坐的不仅是广州本田,很快还会有丰田、日产等。广州本田的日方高层日前曾公开表示过,“飞度的竞争对手是Polo,而不是威驰。”

  在中国战场的厮杀上,日本军团合力对战欧美厂商的特征将会越来越明显。

  中国企业要避免沦为“伴舞者”

  当广州成为多家日系企业在中国的大本营的时候,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对本土汽车业发展的担忧。

  丰田北美分公司今年1月宣布,2003年北美地区销售为46年来最好的表现。借助这样的成绩,丰田成功挤掉了福特登上了汽车企业排名的第二把交椅。有业内人士认为,从丰田在中国的种种举动来看,显然丰田希望借助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汽车业的No.1.据了解,此前日本国内对中国制造业的主流观点是认为包括汽车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发展已经“严重威胁到日本制造业的生存”。但近来,日本舆论界对此的看法出现了急转弯,认为日本多个行业的复苏,都得益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特需”。

  商务部的一位专家认为,在日本的海外贸易中,汽车曾经是日本和欧美贸易摩擦的主角,而随着日本汽车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汽车也将成为今后中日贸易摩擦的焦点所在。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认为,日本汽车在中国“集群”会对中国企业有很大影响,日本汽车正将其东南亚的生产基地建立在中国华南。跨国公司留给本土企业的,很可能是一个只有制造能力而没有研发能力的“空壳”。一旦有更便宜的制造基地出现,汽车企业随时可能被撤走。

  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在日本汽车向中国的转移中,大多数人看到了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机会:解决人员就业和拉动地方经济。但很少有人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威胁。”</P>
<P>不整齐的中国轿车制造业!~</P>
不会比当年'万国汽车'的称号好少!
<P>晕,请注意,这些厂商都是合资企业,一半是GCD的,想单独占领中国市场,你们把GCD想的比日本猪还笨吗? GCD亏本的事是不做的。</P>
<P>其实中国现在做的是用低成本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制造业,而摧毁世界上发达国家高成本地区的制造业,尤其是轻工业。现在,汽车工业转入中国似乎意味着西方的支柱产业也开始寻求低成本,这对中国是个好消息。西方制造业失业人口不断增多,实事求是的说确实有中国的功劳。</P><P>我们在利用政治手段抵御西方可能贸易制裁的同时,慢慢逼迫这些国家产业升级,走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但中国的自主性在于我们也在不断发展自己的第三产业,未来将会和发达国家在所有领域全面竞争。这就是中国威胁论的根本所在。</P><P>世界上低成本的地方很多,但是同时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的就少掉很多,中国还有不断城市化带来的巨大消费市场,这种先天优势,恐怕只有印度和中国才有,但印度的第三产业发达却不像中国制造业发达这样能迅速刺激消费。</P><P>我们一党专政的方式,只要走对了路子,发展比所谓民主的国家要快的多,少掉很多干扰,但由于先天性可能走向独裁,所以要是走错路就会很痛苦(文化大革命就是例子),所以加强法制和权力监督机制是必由之路,只要完善和落实这两点,那么我对中国的发展有信心!</P>
5楼高见
<P>关键还是要戒骄戒躁,任何速胜论还是崩溃论都是片面的。</P>
<B>以下是引用<I>lumuyu</I>在2004-9-14 18:38:00的发言:</B>

<P>关键还是要戒骄戒躁,任何速胜论还是崩溃论都是片面的。</P>


[em17]
<P>不管是合资还是进口,凡是日本的牌子的车,本人绝对不买!</P>
广州人就是贱!!!!
<B>以下是引用<I>swandiwsh</I>在2004-9-14 18:58:00的发言:</B>
广州人就是贱!!!!


因一时之奋说出这样的话可以原谅,但是,你不要忘了"三元里抗英"是中华大地的第一响.现在的广州人只不过是被小利所惑而已.[em05]
<B>以下是引用<I>lin5500</I>在2004-9-14 18:46:00的发言:</B>

<P>不管是合资还是进口,凡是日本的牌子的车,本人绝对不买!</P>

<P>
<P>可惜很多国产车的发动机都是日系的!</P>
<P>对于我来说,我会买一台性价比高的车。</P>
<P>五楼高人啊!!!!楼下几位的就有点“嘛嘛地”啦,日本车广州产不是广州人的错,买不买是个人的问题。</P>
广州人就是贱!!!! 中国人都重了鸦片度<P>不管是合资还是进口,凡是日本的牌子的车,本人绝对不买!离间美欧,暂时联俄,打压日本,立足亚太,巩固非洲,介入中东,拓展南美。” GCD亏本的事一直在做的他们只顾眼前利益</P>
<P>楼上的口号不错,有那么一点意思!</P><P>不过我老以为跟小日本合作肯定吃亏的是我们国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