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 Block II导弹完成四次成功试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4:15:13


雷神公司消息:“旋转共架”(拉姆)Block II导弹完成四次成功试验。



改进:更大的发动机、前置翼由两个增加为四个、稳定翼由四个增加为六个。

“旋转空架”防空导弹II在试验发射中:预计2012年完成II型试验

IA型:

成像扫描寻踪装置,自动红外全程制导,有效反制非雷达制导反舰导弹。

新型数码信号处理器,提高了对反制手段的反制能力,在红外条件极差情况下提高了辨别能力。

先进光学目标探测装置发现超低空掠海目标。

段II升级项目:

更大的发动机。机动能力提高三倍,有效射程提高两倍,提高了打击高机动性目标的能力。

新型无线电接收装置,提高探测隐形反舰导弹能力。






Block I





借助洛马的可扩展式发射系统(Extensible Launching System),MK41未来也会装备上拉姆 BLOCK2



雷神公司消息:“旋转共架”(拉姆)Block II导弹完成四次成功试验。



改进:更大的发动机、前置翼由两个增加为四个、稳定翼由四个增加为六个。

“旋转空架”防空导弹II在试验发射中:预计2012年完成II型试验

IA型:

成像扫描寻踪装置,自动红外全程制导,有效反制非雷达制导反舰导弹。

新型数码信号处理器,提高了对反制手段的反制能力,在红外条件极差情况下提高了辨别能力。

先进光学目标探测装置发现超低空掠海目标。

段II升级项目:

更大的发动机。机动能力提高三倍,有效射程提高两倍,提高了打击高机动性目标的能力。

新型无线电接收装置,提高探测隐形反舰导弹能力。



1.jpg (136.21 KB, 下载次数: 2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4 20:58 上传


2.jpg (140.54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4 20:58 上传



Block I

3.jpg (260.99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4 20:58 上传





借助洛马的可扩展式发射系统(Extensible Launching System),MK41未来也会装备上拉姆 BLOCK2

ExLS-full.jpg (112.46 KB, 下载次数: 1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4 22:23 上传


exls_weapons.jpg (65.06 KB, 下载次数: 1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5-4 22:19 上传

好,立刻移交有关部门准备山寨
似乎采用了AIM9X一样的导引头


更粗,更嗨!?

我认为730和3000一定在射程上有较大差距,否则TG不会同时布置2种近防!?
值得山寨啊
wjh8848 发表于 2011-5-4 21:11


   
又有山寨目标了
很好,山寨之
2011-5-4 21:19 上传

小犄角是干嘛使的?
一直在追赶,随时会超越
hummer13 发表于 2011-5-4 21:54


    被动无线电频率导引天线,对付雷达制导的反舰导弹的
性能应该比1型有很大提高,但也难看了许多。
。。。RAM本来是自旋的,然后两个控制翼面每隔一定时间对两个方向上提供控制力矩;现在换成了这样的X鸭式控制面布局,还有旋转的必要吗?
如果自旋的话,不会和9x一样用红外成像吧
头两幅照片的角度很难取呀!
HoneyFox 发表于 2011-5-4 22:30

我看到的资料叙述是:Block 2取消发射管的来复线来扩充弹径,而自旋则依靠弹翼。所以看起来,Block 2还是要自旋。
山寨无极限,超越无极限
onepiece 发表于 2011-5-4 23:11

本来自旋可以稳定,而现在尾部稳定翼增加为6片,可能是为了补偿原本稳定性的不足?
而本来由于自旋,所以可以只使用一对控制面,现在换成了两对,估计是为了提高机动效率。当然前端的气动面增多后导致的静稳定性的下降也可能是后方稳定翼数量增加的原因?
貌似通过自旋和弹头的导引天线组合 才能获得目标雷达被动导引的精度
FLG-3000刚刚追了一步,快要服役的时候发现又落后了。
发现LZ发的都是猛料
HoneyFox 发表于 2011-5-4 23:25


    取消来福线的设计而使用弹进行旋转可能是为了借助“可扩展式发射系统”,来部署到MK41发射系统里的需要
血染黄沙 发表于 2011-5-4 23:59


    猛料也都是转的,TG的料我可爆不出来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1-5-5 00:06

这个我有所耳闻,不过我觉得那个发射系统其实也可以添加来复线啊。
所以这个理由感觉不太靠谱。

还是可能和为了增加弹径有关,这样射程可以更远一些,况且如果真要进Mk.41,这垂发带来的射程损失还真需要这样才可以弥补。
Everquest 发表于 2011-5-4 21:03

这个心里明白就可以了
HoneyFox 发表于 2011-5-5 00:14


    嗯,有道理,转一个RIM116的导引头的

  RIM-116导弹的被动雷达导引头截获了反舰导弹主动雷达导引头的电磁波辐射后,利用相位原理测定目标辐射的左右(上下)相位差(时间差)以判定目标的左右(上下)方位。因此,追踪目标时只需使相位差为零既可,为了提高精度,往往积分多次和差进行分析,本来完成相位测定最少需4根天线,由于天线也随着导弹作滚转运动,利用分时积累,两根天线就能取得4根以上的效果。随着弹体旋转,两根天线对导弹前方空间进行圆锥扫描就能搜索、探测、追踪该圆锥空间内的辐射源。两根一组的天线构成电波相位计,可根据电磁波到达的相位差测定其方向。这也算是“滚转弹体”带来的好处吧。这个系统设计看上去相当的理想,可以利用现在反舰导弹导引头进行朔源,几乎所有的反舰导弹的导引头都工作在I/G波段,这个波段的波长短,频率高,有利于用很小体积的天线和电路就能制造出测向器,此外由于波长短,定位精度也相对就要高一些。理论上象120mm这样的天线阵距,相对波长至少可以获得3度以内的测向精度,可以满足将导弹导入红外导引头视野的要求。不过实际状态下这一精度值远远达不到预期,主要由导弹高速运动引起的不可测误差漂移和分时计算固有误差等等,导弹自身缺乏测速设备,这些误差没有办法弥补,这导致后来该设备在早期试验中评价极低。

RIM-116导弹在舰上就能探测接收反舰导弹的雷达波,导弹的被动雷达导引头上装有一宽带接收机,能接受I和J波段电磁波辐射,发射前由ESM等舰载系统自动选择,发射后由弹上程序自动选择。假如RAM导弹截获的反舰导弹的雷达波到达的相位角是一定的话,那么目标的前置角也是一定的,因此保持这一前置角操纵自动驾驶仪,只要目标不急剧变向或变速就能将其截获交由精确度更高的红外导引头完成末段制导。若目标急剧变向或变速,就必须重新计算前置角。RAM导弹的雷达导引头的视场比较大,因而对发射时的方向误差不敏感,甚至具有在拐弯处发射的能力。也就是说,即使在发射导弹的瞬间目标被舰船的上层结构遮蔽,也同样可与目标交战。

在制导末段,由被动雷达制导转为红外制导时,原被锁定在导弹轴线方向上的红外导引头解锁,开始根据弹载计算机的指令进行玫瑰花瓣式扫描。通过扫描,红外导引头一经截获目标,就调节陀螺仪使目标热点与位于光学系统焦点的调制盘的中心重合(根据红外传感器的误差信号调节万向支架轴,使误差信号为零)。由于陀螺仪的定轴性,无论导弹的姿态如何,红外导引头都能正确地截获、跟踪目标的中心。因此只要以瞄准线为基础,用计算机计算控制前置角不变并生成修正指令发送到舵机作动,就能进入比例导引航线。
口水啊 要你命3000都还没正式批量装备呢
MD感到鸭梨了,小白兔加油哇,就这样咬着MD,很快欧洲日本神马统统落到后面吃土了
我们在进步,敌人也没闲着
速度山寨新版
好像粗了不少?
走XX的路,让XX无路可走
用MK41,一个坑得装几枚?》
tg 山寨的为什么小了不少啊
又有活干了,改成垂发比用发射架好吗?
射程17千米,之前说在MK41单元里面可以装4个,我就奇怪:ESSM是10寸的,1个单元里面可以2*2装4个,RAM是5寸的,怎么就不能4*4在一个单元里面装16个。如果说变粗了,起码也应该一个单元以3*3方式装9个。以前的MK29还可以在其中2个格里面各装5个RAM呢。
kuailegu 发表于 2011-5-5 08:39 山寨的只是个概念
HoneyFox 发表于 2011-5-5 00:14
垂直发射的导弹出筒后要转向,如果出筒时弹体就旋转的话,不是增加导弹出筒转向的难度吗?
留精手心 发表于 2011-5-5 09:57


    对付末端机动能力更强的反舰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