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海军 陆军伙食待遇如此悬殊, 志愿参军是否更热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47:51
就陆军那寒穷酸样, 参加海军岂非要打破头?就陆军那寒穷酸样, 参加海军岂非要打破头?
地域矛盾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海军也不一定啊,万一给你扔到阿留申那地方去了呢。。
天皇那会可由不得志愿的
小兵到陆军被虐,到海军也是被虐
海军一沉船想跑都没处跑
当然陆军也差不多
就那时建功立业的机会的话,人人都想升官发财所以无休止的对外侵略。海军打下对方的岛或者打沉对方的船的话升官发财那是头上海大毕业的中佐大佐舰长副长的事情,陆军就不一样了,一个大尉带着10几号人去进村扫荡顺便抢花姑娘就算为天皇立功了。
rage010 发表于 2011-4-26 11:53
鬼子扫荡一个军曹带几个鬼子+几十伪军就行,不需要军官
二战日本侵略战争时期当兵可以自选军种?
肯定当陆军啊!直接向米军投降的几率大多了~海军吃得再好不就喂鲨鱼么
陆军半载太多日子也未必好过
陆军还能抢点鸡鸭牛羊,海军除了鱼还是鱼,还没花姑娘,万一船沉了就都喂鱼虾了
984343 发表于 2011-4-26 12:58


    海军的日子也不一定好过~~~吃的炮弹的口径都比一般陆军的大的多……死法也多样化的多了……
海军人少,自然饭菜好
海军承载着鬼子的太多梦想!所以伙食标准高一点并不奇怪!听说大和号在当时的日本还有“大和旅馆”的称号!
海勤伙食比陆勤好不奇怪。
现在陆自的伙食也不行,搁PLA司务长早就被捶死了。
陆军不要太爽好不好,有我四千年见风使舵古国那任何人都望其项背的伪军和汉奸队伍作陪,就算是个小兵也是太君啊
长州人脚下的木屐底下还偷偷写着“萨贼”字样,萨摩出身的人也不会看好长州出身的……
陆战还可以撒脚丫子猛跑,海战就只能待在舱里望着头顶发呆;陆战还有个洞可以躺躺,海战恐怕葬身万丈深渊;陆战还可以喊喊“万塞!”拿刀子捅自己的肚子,海战可就只有在舱壁贴满人肉片片。
陆军小兵挂得多,海军将军挂得多,沉一条巡洋舰就挂掉1打的军官了
海军还能做个饱鬼
陆军。。。。要么饿死在海岛上,要么缅甸丛林里吃草。。。
太平洋上被菜的陆军也不在少数
  南京大屠杀的主凶第6第16师团都是在太平洋里都MD轮流爆菊
战研那篇日本陆军伙食怎么说的?就算比海军差,也比当时一般老百姓特别是农民好多了
除去分量小的因素,理论标配至少也比同期德军、苏军强些
伙食是一方面,在占领区的陆军起码还能过把统治者的瘾呢,崩管多长时间了


:D





:D

Snap12006.jpg (249.7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4-26 21:37 上传



Snap12007.jpg (256.2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4-26 21:37 上传

sttp 发表于 2011-4-26 12:02


    不能吧,陆军的招兵优先度高于海军


1945 年之前,号称“日本的东印度公司”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在沈阳、大连、长春等城市开办有若干家“大和水夕沙”,即“大和饭店”,在当时是伪满幕高级、最豪华的饭店。有趣的是,大和号战列舰也有一个同名的“大和饭店”绰号;同级的姊妹舰武藏则被称为“武藏御殿”(武藏旅馆)。这两个绰号有多重含义,不过单就舰上伙食而言,大和级可以说得上是实至名归,因为两舰的烹饪员都是从当时日本最高档的东京帝国饭店、以及战前日本邮船会社的几艘豪华邮船上征用来的。不过,虽然日本海军中公认“大和饭店”的菜色最好,但是出名的“大胃王”山口多闻却抱怨舰上餐厅的菜量太少。当时日本海军驱逐舰以上军舰分别设有军官烹饪室和兵员烹饪室,大和级则划分得更加详细,分为长官及舰长专用烹饪室、第一士官烹饪室、第二士官及准士官(准尉)烹饪室等。以大和为例,其舰上乘员通常保持在2300—2500人,比原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多出1000人。为这么多人烹饪一日三餐,无疑是一项任务巨大的工作。













大和级舰上各烹饪室都设有专门的食品冷库、烹饪台、料理台、配餐台,还有当时非常罕见的电气食品保温器。士兵烹饪室设有6 个巨大的六斗(110升)蒸饭锅、两个同等大小的菜锅、一个36 升粥锅、两台15 千瓦“万能烹炊器”(电饭锅)、两个“合成调理机”(可以切萝卜、削土豆、搅拌肉泥),还有洗米机、餐具消毒器等设备。烹饪所里设有烤箱,可以自己烤制面包、洋果子(西式.点心)和布丁。此外,舰上还可以自制茶汤、羊羹,以及利用消防用二氧化碳兑制柠檬汽水等清凉饮料。各厨房均配有一台1 马力冷冻机,用来制造冰淇淋。大和号上的冰淇淋用料非常讲究,所用的黄油、炼乳都是自神户六甲山农场的优质牛乳提炼的;平时用清水、砂糖和香精制作一些“冷果”, 也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海军中装有冰淇淋制作机的舰船还有间宫号和伊良湖号两艘给粮舰,以及被潜艇部队官兵赞誉为“剑崎大旅馆”的两艘剑皓级潜艇母舰;不过在战斗军舰中一只有大和级战列舰有如此奢侈的设备。





无论陆军还是海军,旧日本军队的伙食比当时日本国内一般家毫的伙食水准高出许多.师法英国的日本海军尤其以讲究吃喝而著称.几乎每天参能吃上鱼和肉。一位服役期满回乡的士兵的老父亲曾发牢骚说:“我家的儿子退伍回家后,死乞白赖地要吃肉,真没办法。”当时在日本农村,只有新年、中元节(七月十五)及婚丧吊庆之日才能吃上鱼,肉更是奢侈品。一年奔忙到头,连几斤猪肉都吃不上,边在今天高度富裕的日本是无法想象的。




士兵伙食尚且如此丰富,军官的伙食就更是可想而知了。以曾经长期担任联合舰队旗舰的长门号战列舰为例,判任官级别以上的军官长[注]( 当时日本官钊分教任、奏任和判任,教任官由天皇直接任令奏任官需要奏请天皇批准判任官由主宫直接任命。在军队中,少将以上军官为致任官准尉以上为奏任官,判任官相当于军士长二另外在日文汉字中,军官写作‘士官准士官”,中文意义上的士官则称为‘下士官’。过去中文所说的‘士官生’一是从日本传入的汉字词,其实是指军官候补生)早餐内容为鱼干、海苔、味噌汤、渍物(腌酱菜)、白米饭(日本人只在生病时吃粥);如果有人想吃西式的早餐,也可以于前一天晚上告诉勤务兵准备咖啡、麦片粥、面包之类的英式早餐。有留洋经验的军官并不排斥这类西式早餐,但大多数还是更喜欢日式早餐。




军官午餐内容为按照汤、鱼、肉、甜点次序上菜的西式全餐。不论寒暑,用餐时都要穿上外套,并且按照英式餐桌礼仪用餐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自己的私室中用餐,有勤务兵随伺在旁;有时也会在司令官厅用餐,同时招待舰队要员等一同进餐。军官分高低阶,分别在军官室和基层军官室中用餐。如果遇到演习或战斗任务,则由勤务兵乘电梯向舰桥内各处的司令部军官送饭。




原日本海军军人近江兵治郎上等兵曹(1945 年晋升少尉)从1940 年4 月到1 943 年11 月任联合舰队司令部勤务兵长,曾经侍奉过山本五十六,1942 年2月起随联合舰队司令部移驾大和,翌年2月转乘武藏。根据他的回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进午餐时有一套相当复杂的礼仪:长官坐于桌子一侧中央,参谋长跟他对面而坐,其它有资深幕僚人员、副官、舰队密码长、舰队气象长、舰队轮机长、舰队主计长、舰队医务长、舰队军法长、旗舰舰长等。司令长官用餐前五分钟,军乐队集合在后甲板,演奏古典音乐或欧美流行音乐,而非军歌军乐,即使在战中也保持这项传统,这也算是乐队每日的练习时间。官兵们多半尽快吃完午饭,到后甲板享受音乐。不过这只有在锚泊的时候才会举行。等长官用餐完毕、端上红茶时,音乐演奏正好结束。




军官晚餐为日式,包括生鱼刺身、盐烤加吉鱼、蒸蛋、腌渍蔬菜、味噌汤等日式料理。在军舰停泊于不同地方时,会有当地风味菜,如龙虾、明鱼等。晚餐后,吃不饱的军官会向勤务兵要剩饭,事实上是伙房特地多煮一锅饭来应付这些军官,另外再加上几个荷包蛋,浇上酱油、乌醋等,当作第二顿晚餐。此外,军官必须自付伙食费,年轻的军官们往往花钱如流水,有家眷的特务军官相较之下比较懂得节约。







一般士兵不像军官一样必须每天吃全套西餐,但是菜色中也是和洋并有,包括炸猪排、奶油炖鸡、咖哩牛肉等洋菜,味憎汤、鱼、腌酱菜等日式菜。舰上士兵七点半用早餐,以米饭、酱菜、味赠汤为主,但是在轮到吹起床号前就必须起床值日的时候,为了先填饱肚子,值班士兵会跑到厨房先要些吃的。通常厨房给他们的是用大麦饭和切成碎块的油豆腐伴上酱油跟酱菜做成的“杂菜饭”。





当时日本海军士兵的食品定量是每人每日米6 合(一合大约是0.18 公斤)、肉180 克、鱼50 克、蔬菜300克、盐三撮,摄入热量2500 到3000卡路里。为了预防脚气病,士兵主食是混了一半米、一半大麦(有时是米70 %、大麦30%)的大麦饭。士兵一般按照15人一组,由班长带领前往士兵餐厅进餐。各班住舱附近有单独的烹水所,可以自己煮食一些东西。战斗时,厨房用米饭和干梅子握成饭团,用“四斗博”木桶送到舰上各战斗岗位。




一般来说,海军军舰上的菜色随军舰的大小各异,越大的军舰,其储藏食品的空间越大,菜色料理也就越好。作为日本帝国海军第一巨舰,大和级的伙食自然不差,甚至于到了物资缺乏的1945年,仍然可以称得上豪华。据大和号乘员回忆,即使是搁置在吴港无所事事的那几个月,舰上的餐点还有咖哩饭、香蕉、苹果、通心粉、生菜沙拉等;至于旁边的那些驱逐舰和潜艇,就只有在停靠修理舰或母舰时才有机会改善伙食了。




“大和饭店”的料理好吃,舰上的大型食品冷冻库自属功不可没。冷库的总容积223.4 立方米,相当于560 台家用冰箱。大和级舰上一般储存有三个月用的食品,其中鱼肉、猪牛肉、火腿、鸡蛋、乳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易坏品储存于冷库中,肉库温度为零下2 度,菜库为零上5 度;米麦、面粉、干鱼、味噌、酱油、酱菜、砂糖等不易腐坏的物资则分别存放于上甲板和中甲板的四十多个食品库里。




到晚上五时,大和级全舰晚餐供应结束,半夜感到肚子饿的人怎么办呢?一号主炮塔附近的上甲板处设有小卖部,军官和士兵都可以从这里购买食品当作夜宵。小卖部由酒保长经营,备有舰上烤制的面包、煎饼、点心,以及奶糖、羊羹、饼干、清酒、啤酒、汽水、香烟、信纸、手纸、火柴等商品。




另外,大和舰上的酒保仓库还存有50多吨酒保品,如酒类、烟草、糖果等,其中清酒多半是补给基地吴港附近的广岛出产的“加贺鹤”和兵库县出产的著名滩酒“月桂冠”,洋酒则五花八门,威士忌多为进口的“强尼沃克”,有“黑方”和“红方”两种。香烟有“旭日”、“金蝙蝠”和“誉”,都是在日本家喻户晓的牌子(当时传说售往中国的“金编蝠”香烟里修有海洛因)。大和号的舰上商品非常便宜,果子为5 钱一包,香烟是7 钱一包(l 日元一!00 钱)。不过,毕竟是军舰,要有一定的军纪,不可能随便什么时候都让士兵任意乱跑去买东西吃。因此凡是士兵有采购需要,都是由班长提前收集定购单,然后在第二天早上交到小卖部,酒保按照定单将商品装到写有班名的木盒子中,晚上5 点半到6 点小卖部开张后再去提取。

海兵有吃的。“当年就是为了吃饱肚子而报考的海兵”,战后有不少人就是这么直通通地说出来的。去他妈的什么皇国,什么陛下,老子就是去找吃的来着。
光是填饱肚子倒也不一定要去海兵,陆士也照样起码不饿肚子,但海兵吃得好。好到什么程度?举这么个例子就行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幕府德川将军的御三家,就是田安德川,清水德川和一桥德川这三家,这三家明治维新后都是华族,够有钱吧?

田安德川家现在的“当主”叫德川宗英,他是海兵倒数第二期,76期的。他在回忆录里说他永远想不明白的一件事就是海军从哪儿来的物资集中能力——在海兵那两年里,比在家里居然吃得还要好。平田那乡巴佬说海兵吃得好那不稀罕,因为本来就是没见过世面,而这位德川宗英是在英国出生,奥地利上的小学,美国上的初中,他对海兵的最深印象就是吃得好,有没有说服力?
进了海兵首先学怎么拿刀叉,日本海军和陆军不一样,陆军一上战场就不分军官士兵大家吃一样的伙食,而海军则在任何场合下都是士兵士官是分开来吃,士官们吃的那叫dinner,要穿礼服,边上有乐队伴奏的。海兵培养海军士官,焉能不会挥舞刀叉涅?海兵早餐一直是黄油面包。到了1945年,黄油好像没了,代之以白砂糖。那德川宗英都纳闷了:“这年头的白砂糖可久违了”,不舍得吃,偷偷放在口袋里,托他爹(他爹那时候好像是驻三菱造船关系的军代表,就在长崎,离得不远,常来海兵看儿子)带回去给老妈和妹妹吃。

有一种说法是海军把所有能收罗到的好东西都给了海兵学生吃,因为海军上层知道战争已经失败了,想尽量让这些从各处收罗来的精英们营养充足,发育良好,以便以后担起社会栋梁的重任。这种说法的来由可能是出于海兵出身的不少在战后都混得不错这个事实,但这种说法是无法证实的。还有一种那样的说法是解释海军在已经没有军舰了的情况下还拼命扩招海兵,比如1945年招的77期居然有3771名,(其实海兵还有第78期,招得更多更疯狂——4048名,但因为不在江田岛,分散在岩国,大原,舞鹤,针尾等地,所以一般说江田岛海兵就是77期)这么做的理由就是吃准了尼米兹不轰炸江田岛,为战后重建日本保留了人才,要不然全会被陆军抓了去当炮灰。
人在茫茫大海上,叫做百无聊赖,这喂肚子就成了唯一的乐趣。所以各国海军都一样,特别注重吃。小时候看过一本中国的小说叫《水下阳光》,写中国海军潜艇兵的,里面有个军医,没事就研究食谱给大伙改善生活。要知道共军一般是不太讲究吃的,说是草根树皮照样啃,一把炒面一把雪就算打牙祭,可在那年月海军就那么讲究吃了,现在海军的食堂应该更加丰盛诱人了吧。说实话陆军不至于会为了一顿饭而哗变,但海军还真有可能一顿饭没吃好而造反,沙俄,土耳其,法国都有过例子,嘿嘿,连“大日本帝国海军”都有过。

日本海军吃得好确实有传统。一开始是叫“无标准时代”,就是大米,酱油,大酱什么的归海军省给,另外给钱当菜金,吃什么不管。1872年海军省从兵部省分出来的时候,海军的水兵(不是士官)的菜金是在营一毛二,上船一毛五,开船二毛五,出海三毛。别忘了秋山好古考上了小学老师工资也就只有7块钱,还不如海军水兵的菜金。

菜金?菜金是神马东西?水兵哪儿知道?那是个连白米饭都吃不上的年代,吃饭还要菜对一般人来说未免也太奢侈了点。而且大米饭管够是什么意义?水兵一人一天六合米,大约两公斤左右,这还不够吃?简直是一跤跌到了青云里了。

这样一来,给了菜金反而出问题,当兵的领了钱不去吃菜,存起来去逛窑子,弄得不好还要争风吃醋打起来,很黄很暴力。这本来是应该补身体的那份反而成了消耗了,还打仗不?别说打仗,要知道精白米吃多了决不是好事,会得那个脚气病的,这脚气可不是咱们这儿马甲叫“香港脚”的那种。而是能要人命的那种beriberi病。后来就采取了不给现钱,树立伙食标准的做法。这笔钱后来随着通货膨胀一直就在往上加,反正就是一个水兵的菜金基本上就相当于社会中等阶层的收入,你说海军吃得怎样?

海军的给养丰富到了什么程度?海军不是到了后来被老大给煸成了“干烧海军”吗,军舰全被老大沉到了海底,没淹死的就只好上岸。于是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哪儿都能看见旱鸭子大日本帝国海军。

那些旱鸭子去的时候还是水鸭子,带足了给养,到最后投降的时候大米都还没吃完。见过不少回忆里面说,因为没有船。老大派人来接的,只管人,不管行李。结果那些大米就全扔海里了。后来光着双手回到了日本以后这帮旱鸭子海军才知道自己做了多大的孽,日本国内哪还能看得到大米,那么多大米要是愣带回来,怎么吃也能抗个几年。

平田下南洋,是在拉包儿,打的那一仗是瓜岛。电影里面为了突出主题,把本多也弄到瓜岛上去了,而且就死在了瓜岛。其实这里面不能仔细追问,一追问就有问题了,本多不能死在瓜岛。本多是属于参加了2.26事件的第三联队的,2.26事件以后按电影里说的去了满洲在豆满江边驻防。这是对的,第三联队是第一师团的,那时确实是划到关东军去了。就是因为这个联队思想不稳才撵他们去满洲,这帮子也就是听说要发配满洲了,才铁下心来在东京大闹一场的。

真正的第一师团后来跟着山下奉文去了菲律宾,最后在莱特岛被老大敲掉的。老大出手那个叫没良心哟,一个两万多人的常设精锐师团被打的就剩下来了800人。所以本多要死也是应该死在莱特岛而不是瓜岛。但死的方法一样,被打死的可能性有,饿死的可能性更大点。

你看本多到了平田那儿,整个就是饿鬼出世。碰到平田是海军,还是航空少佐,有抽的有喝的不算,餐后甚至还有冰淇淋。把个本多都吃出罪恶感来了:“大家都在挨饿,就我一个人在这里大吃大喝这算什么”。当然本多也知道这次的几乎是最后的晚餐了,吃完了就该去死了,也没怎么客气,放开了胸怀大吃。吃完了留下金笔给平田,还是去了瓜岛。

本多死在了瓜岛。大家都批判瓜岛,其实凭良心说瓜岛不是最惨的,仅仅是最早开始惨的罢了,比瓜岛惨的多了去了。靠了濑岛龙三,瓜岛最后还是撤出来了,那也是日本军最后一次能够撤退。老大那时没经验,往后就再不让皇军撤退了。所以大家也别老是笑话皇军没事就“玉碎”,也得想想老大除了“玉碎”之外就没给皇军留过出路诶

1945 年之前,号称“日本的东印度公司”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在沈阳、大连、长春等城市开办有若干家“大和水夕沙”,即“大和饭店”,在当时是伪满幕高级、最豪华的饭店。有趣的是,大和号战列舰也有一个同名的“大和饭店”绰号;同级的姊妹舰武藏则被称为“武藏御殿”(武藏旅馆)。这两个绰号有多重含义,不过单就舰上伙食而言,大和级可以说得上是实至名归,因为两舰的烹饪员都是从当时日本最高档的东京帝国饭店、以及战前日本邮船会社的几艘豪华邮船上征用来的。不过,虽然日本海军中公认“大和饭店”的菜色最好,但是出名的“大胃王”山口多闻却抱怨舰上餐厅的菜量太少。当时日本海军驱逐舰以上军舰分别设有军官烹饪室和兵员烹饪室,大和级则划分得更加详细,分为长官及舰长专用烹饪室、第一士官烹饪室、第二士官及准士官(准尉)烹饪室等。以大和为例,其舰上乘员通常保持在2300—2500人,比原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多出1000人。为这么多人烹饪一日三餐,无疑是一项任务巨大的工作。













大和级舰上各烹饪室都设有专门的食品冷库、烹饪台、料理台、配餐台,还有当时非常罕见的电气食品保温器。士兵烹饪室设有6 个巨大的六斗(110升)蒸饭锅、两个同等大小的菜锅、一个36 升粥锅、两台15 千瓦“万能烹炊器”(电饭锅)、两个“合成调理机”(可以切萝卜、削土豆、搅拌肉泥),还有洗米机、餐具消毒器等设备。烹饪所里设有烤箱,可以自己烤制面包、洋果子(西式.点心)和布丁。此外,舰上还可以自制茶汤、羊羹,以及利用消防用二氧化碳兑制柠檬汽水等清凉饮料。各厨房均配有一台1 马力冷冻机,用来制造冰淇淋。大和号上的冰淇淋用料非常讲究,所用的黄油、炼乳都是自神户六甲山农场的优质牛乳提炼的;平时用清水、砂糖和香精制作一些“冷果”, 也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海军中装有冰淇淋制作机的舰船还有间宫号和伊良湖号两艘给粮舰,以及被潜艇部队官兵赞誉为“剑崎大旅馆”的两艘剑皓级潜艇母舰;不过在战斗军舰中一只有大和级战列舰有如此奢侈的设备。





无论陆军还是海军,旧日本军队的伙食比当时日本国内一般家毫的伙食水准高出许多.师法英国的日本海军尤其以讲究吃喝而著称.几乎每天参能吃上鱼和肉。一位服役期满回乡的士兵的老父亲曾发牢骚说:“我家的儿子退伍回家后,死乞白赖地要吃肉,真没办法。”当时在日本农村,只有新年、中元节(七月十五)及婚丧吊庆之日才能吃上鱼,肉更是奢侈品。一年奔忙到头,连几斤猪肉都吃不上,边在今天高度富裕的日本是无法想象的。




士兵伙食尚且如此丰富,军官的伙食就更是可想而知了。以曾经长期担任联合舰队旗舰的长门号战列舰为例,判任官级别以上的军官长[注]( 当时日本官钊分教任、奏任和判任,教任官由天皇直接任令奏任官需要奏请天皇批准判任官由主宫直接任命。在军队中,少将以上军官为致任官准尉以上为奏任官,判任官相当于军士长二另外在日文汉字中,军官写作‘士官准士官”,中文意义上的士官则称为‘下士官’。过去中文所说的‘士官生’一是从日本传入的汉字词,其实是指军官候补生)早餐内容为鱼干、海苔、味噌汤、渍物(腌酱菜)、白米饭(日本人只在生病时吃粥);如果有人想吃西式的早餐,也可以于前一天晚上告诉勤务兵准备咖啡、麦片粥、面包之类的英式早餐。有留洋经验的军官并不排斥这类西式早餐,但大多数还是更喜欢日式早餐。




军官午餐内容为按照汤、鱼、肉、甜点次序上菜的西式全餐。不论寒暑,用餐时都要穿上外套,并且按照英式餐桌礼仪用餐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自己的私室中用餐,有勤务兵随伺在旁;有时也会在司令官厅用餐,同时招待舰队要员等一同进餐。军官分高低阶,分别在军官室和基层军官室中用餐。如果遇到演习或战斗任务,则由勤务兵乘电梯向舰桥内各处的司令部军官送饭。




原日本海军军人近江兵治郎上等兵曹(1945 年晋升少尉)从1940 年4 月到1 943 年11 月任联合舰队司令部勤务兵长,曾经侍奉过山本五十六,1942 年2月起随联合舰队司令部移驾大和,翌年2月转乘武藏。根据他的回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进午餐时有一套相当复杂的礼仪:长官坐于桌子一侧中央,参谋长跟他对面而坐,其它有资深幕僚人员、副官、舰队密码长、舰队气象长、舰队轮机长、舰队主计长、舰队医务长、舰队军法长、旗舰舰长等。司令长官用餐前五分钟,军乐队集合在后甲板,演奏古典音乐或欧美流行音乐,而非军歌军乐,即使在战中也保持这项传统,这也算是乐队每日的练习时间。官兵们多半尽快吃完午饭,到后甲板享受音乐。不过这只有在锚泊的时候才会举行。等长官用餐完毕、端上红茶时,音乐演奏正好结束。




军官晚餐为日式,包括生鱼刺身、盐烤加吉鱼、蒸蛋、腌渍蔬菜、味噌汤等日式料理。在军舰停泊于不同地方时,会有当地风味菜,如龙虾、明鱼等。晚餐后,吃不饱的军官会向勤务兵要剩饭,事实上是伙房特地多煮一锅饭来应付这些军官,另外再加上几个荷包蛋,浇上酱油、乌醋等,当作第二顿晚餐。此外,军官必须自付伙食费,年轻的军官们往往花钱如流水,有家眷的特务军官相较之下比较懂得节约。







一般士兵不像军官一样必须每天吃全套西餐,但是菜色中也是和洋并有,包括炸猪排、奶油炖鸡、咖哩牛肉等洋菜,味憎汤、鱼、腌酱菜等日式菜。舰上士兵七点半用早餐,以米饭、酱菜、味赠汤为主,但是在轮到吹起床号前就必须起床值日的时候,为了先填饱肚子,值班士兵会跑到厨房先要些吃的。通常厨房给他们的是用大麦饭和切成碎块的油豆腐伴上酱油跟酱菜做成的“杂菜饭”。





当时日本海军士兵的食品定量是每人每日米6 合(一合大约是0.18 公斤)、肉180 克、鱼50 克、蔬菜300克、盐三撮,摄入热量2500 到3000卡路里。为了预防脚气病,士兵主食是混了一半米、一半大麦(有时是米70 %、大麦30%)的大麦饭。士兵一般按照15人一组,由班长带领前往士兵餐厅进餐。各班住舱附近有单独的烹水所,可以自己煮食一些东西。战斗时,厨房用米饭和干梅子握成饭团,用“四斗博”木桶送到舰上各战斗岗位。




一般来说,海军军舰上的菜色随军舰的大小各异,越大的军舰,其储藏食品的空间越大,菜色料理也就越好。作为日本帝国海军第一巨舰,大和级的伙食自然不差,甚至于到了物资缺乏的1945年,仍然可以称得上豪华。据大和号乘员回忆,即使是搁置在吴港无所事事的那几个月,舰上的餐点还有咖哩饭、香蕉、苹果、通心粉、生菜沙拉等;至于旁边的那些驱逐舰和潜艇,就只有在停靠修理舰或母舰时才有机会改善伙食了。




“大和饭店”的料理好吃,舰上的大型食品冷冻库自属功不可没。冷库的总容积223.4 立方米,相当于560 台家用冰箱。大和级舰上一般储存有三个月用的食品,其中鱼肉、猪牛肉、火腿、鸡蛋、乳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易坏品储存于冷库中,肉库温度为零下2 度,菜库为零上5 度;米麦、面粉、干鱼、味噌、酱油、酱菜、砂糖等不易腐坏的物资则分别存放于上甲板和中甲板的四十多个食品库里。




到晚上五时,大和级全舰晚餐供应结束,半夜感到肚子饿的人怎么办呢?一号主炮塔附近的上甲板处设有小卖部,军官和士兵都可以从这里购买食品当作夜宵。小卖部由酒保长经营,备有舰上烤制的面包、煎饼、点心,以及奶糖、羊羹、饼干、清酒、啤酒、汽水、香烟、信纸、手纸、火柴等商品。




另外,大和舰上的酒保仓库还存有50多吨酒保品,如酒类、烟草、糖果等,其中清酒多半是补给基地吴港附近的广岛出产的“加贺鹤”和兵库县出产的著名滩酒“月桂冠”,洋酒则五花八门,威士忌多为进口的“强尼沃克”,有“黑方”和“红方”两种。香烟有“旭日”、“金蝙蝠”和“誉”,都是在日本家喻户晓的牌子(当时传说售往中国的“金编蝠”香烟里修有海洛因)。大和号的舰上商品非常便宜,果子为5 钱一包,香烟是7 钱一包(l 日元一!00 钱)。不过,毕竟是军舰,要有一定的军纪,不可能随便什么时候都让士兵任意乱跑去买东西吃。因此凡是士兵有采购需要,都是由班长提前收集定购单,然后在第二天早上交到小卖部,酒保按照定单将商品装到写有班名的木盒子中,晚上5 点半到6 点小卖部开张后再去提取。

海兵有吃的。“当年就是为了吃饱肚子而报考的海兵”,战后有不少人就是这么直通通地说出来的。去他妈的什么皇国,什么陛下,老子就是去找吃的来着。
光是填饱肚子倒也不一定要去海兵,陆士也照样起码不饿肚子,但海兵吃得好。好到什么程度?举这么个例子就行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幕府德川将军的御三家,就是田安德川,清水德川和一桥德川这三家,这三家明治维新后都是华族,够有钱吧?

田安德川家现在的“当主”叫德川宗英,他是海兵倒数第二期,76期的。他在回忆录里说他永远想不明白的一件事就是海军从哪儿来的物资集中能力——在海兵那两年里,比在家里居然吃得还要好。平田那乡巴佬说海兵吃得好那不稀罕,因为本来就是没见过世面,而这位德川宗英是在英国出生,奥地利上的小学,美国上的初中,他对海兵的最深印象就是吃得好,有没有说服力?
进了海兵首先学怎么拿刀叉,日本海军和陆军不一样,陆军一上战场就不分军官士兵大家吃一样的伙食,而海军则在任何场合下都是士兵士官是分开来吃,士官们吃的那叫dinner,要穿礼服,边上有乐队伴奏的。海兵培养海军士官,焉能不会挥舞刀叉涅?海兵早餐一直是黄油面包。到了1945年,黄油好像没了,代之以白砂糖。那德川宗英都纳闷了:“这年头的白砂糖可久违了”,不舍得吃,偷偷放在口袋里,托他爹(他爹那时候好像是驻三菱造船关系的军代表,就在长崎,离得不远,常来海兵看儿子)带回去给老妈和妹妹吃。

有一种说法是海军把所有能收罗到的好东西都给了海兵学生吃,因为海军上层知道战争已经失败了,想尽量让这些从各处收罗来的精英们营养充足,发育良好,以便以后担起社会栋梁的重任。这种说法的来由可能是出于海兵出身的不少在战后都混得不错这个事实,但这种说法是无法证实的。还有一种那样的说法是解释海军在已经没有军舰了的情况下还拼命扩招海兵,比如1945年招的77期居然有3771名,(其实海兵还有第78期,招得更多更疯狂——4048名,但因为不在江田岛,分散在岩国,大原,舞鹤,针尾等地,所以一般说江田岛海兵就是77期)这么做的理由就是吃准了尼米兹不轰炸江田岛,为战后重建日本保留了人才,要不然全会被陆军抓了去当炮灰。
人在茫茫大海上,叫做百无聊赖,这喂肚子就成了唯一的乐趣。所以各国海军都一样,特别注重吃。小时候看过一本中国的小说叫《水下阳光》,写中国海军潜艇兵的,里面有个军医,没事就研究食谱给大伙改善生活。要知道共军一般是不太讲究吃的,说是草根树皮照样啃,一把炒面一把雪就算打牙祭,可在那年月海军就那么讲究吃了,现在海军的食堂应该更加丰盛诱人了吧。说实话陆军不至于会为了一顿饭而哗变,但海军还真有可能一顿饭没吃好而造反,沙俄,土耳其,法国都有过例子,嘿嘿,连“大日本帝国海军”都有过。

日本海军吃得好确实有传统。一开始是叫“无标准时代”,就是大米,酱油,大酱什么的归海军省给,另外给钱当菜金,吃什么不管。1872年海军省从兵部省分出来的时候,海军的水兵(不是士官)的菜金是在营一毛二,上船一毛五,开船二毛五,出海三毛。别忘了秋山好古考上了小学老师工资也就只有7块钱,还不如海军水兵的菜金。

菜金?菜金是神马东西?水兵哪儿知道?那是个连白米饭都吃不上的年代,吃饭还要菜对一般人来说未免也太奢侈了点。而且大米饭管够是什么意义?水兵一人一天六合米,大约两公斤左右,这还不够吃?简直是一跤跌到了青云里了。

这样一来,给了菜金反而出问题,当兵的领了钱不去吃菜,存起来去逛窑子,弄得不好还要争风吃醋打起来,很黄很暴力。这本来是应该补身体的那份反而成了消耗了,还打仗不?别说打仗,要知道精白米吃多了决不是好事,会得那个脚气病的,这脚气可不是咱们这儿马甲叫“香港脚”的那种。而是能要人命的那种beriberi病。后来就采取了不给现钱,树立伙食标准的做法。这笔钱后来随着通货膨胀一直就在往上加,反正就是一个水兵的菜金基本上就相当于社会中等阶层的收入,你说海军吃得怎样?

海军的给养丰富到了什么程度?海军不是到了后来被老大给煸成了“干烧海军”吗,军舰全被老大沉到了海底,没淹死的就只好上岸。于是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哪儿都能看见旱鸭子大日本帝国海军。

那些旱鸭子去的时候还是水鸭子,带足了给养,到最后投降的时候大米都还没吃完。见过不少回忆里面说,因为没有船。老大派人来接的,只管人,不管行李。结果那些大米就全扔海里了。后来光着双手回到了日本以后这帮旱鸭子海军才知道自己做了多大的孽,日本国内哪还能看得到大米,那么多大米要是愣带回来,怎么吃也能抗个几年。

平田下南洋,是在拉包儿,打的那一仗是瓜岛。电影里面为了突出主题,把本多也弄到瓜岛上去了,而且就死在了瓜岛。其实这里面不能仔细追问,一追问就有问题了,本多不能死在瓜岛。本多是属于参加了2.26事件的第三联队的,2.26事件以后按电影里说的去了满洲在豆满江边驻防。这是对的,第三联队是第一师团的,那时确实是划到关东军去了。就是因为这个联队思想不稳才撵他们去满洲,这帮子也就是听说要发配满洲了,才铁下心来在东京大闹一场的。

真正的第一师团后来跟着山下奉文去了菲律宾,最后在莱特岛被老大敲掉的。老大出手那个叫没良心哟,一个两万多人的常设精锐师团被打的就剩下来了800人。所以本多要死也是应该死在莱特岛而不是瓜岛。但死的方法一样,被打死的可能性有,饿死的可能性更大点。

你看本多到了平田那儿,整个就是饿鬼出世。碰到平田是海军,还是航空少佐,有抽的有喝的不算,餐后甚至还有冰淇淋。把个本多都吃出罪恶感来了:“大家都在挨饿,就我一个人在这里大吃大喝这算什么”。当然本多也知道这次的几乎是最后的晚餐了,吃完了就该去死了,也没怎么客气,放开了胸怀大吃。吃完了留下金笔给平田,还是去了瓜岛。

本多死在了瓜岛。大家都批判瓜岛,其实凭良心说瓜岛不是最惨的,仅仅是最早开始惨的罢了,比瓜岛惨的多了去了。靠了濑岛龙三,瓜岛最后还是撤出来了,那也是日本军最后一次能够撤退。老大那时没经验,往后就再不让皇军撤退了。所以大家也别老是笑话皇军没事就“玉碎”,也得想想老大除了“玉碎”之外就没给皇军留过出路诶
大和主力舰有龙虾,驱逐舰说不定也是啃饭团吧……
回复 9# 明如日月


海軍要投降容易得多, 水兵可不會見死不救的.

陸軍嘛.......後有自己的上級, 前有美陸戰隊或陸軍那些殺瘋了的人, 可能投降前已被KO了. 即使成功擺脫後面的上級, 你也估不到前面的人會拿噴火器還是M-2迎接你的投降......
快雪时晴 发表于 2011-4-26 13:22


    海军不需要花姑娘。海军有个木筒,里面藏着菊花
小日本重视海军那是人所共知的啊
貌似鬼子海军的人才是比陆军的疯子要强许多,和西方化的体系分不开。
乌龟001 发表于 2011-4-27 09:02


日本海军见过世面的人多一些,总比窝在家里大喊爱国的陆军宅男们要好很多……
辻政信那傻X被海军坑了喂了一顿最低标准,还感激涕零的以为受到了最高礼遇,然后自责以前说了海军很多坏话:D
那我也奇怪鬼子物资这么匮乏了,海军这么多东西哪搞到的?难道东南亚的物产都归海军管的么?
ZZZ_78314 发表于 2011-4-26 22:12


    海兵有吃的。“当年就是为了吃饱肚子而报考的海兵”,战后有不少人就是这么直通通地说出来的。去他妈的什么皇国,什么陛下,老子就是去找吃的来着。
+++++++++++++++++++++++++++++++++++++++++++++++
冰冷雨天的大作吧~
你当是在CD可以选军种啊
时间简史 发表于 2011-4-26 22:11
所以才对顶楼的有疑问.
ZZZ_78314 发表于 2011-4-26 22:12

啊!海军
这部片配音不错
2011-4-28 09:24 上传

2011-4-28 09:3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