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距空空导弹不可逃逸攻击距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25:06


这个距离上目标被攻击是不是基本上等死啊?最先进的不可逃逸距率是多少阿?有没有60公里?

这个距离上目标被攻击是不是基本上等死啊?最先进的不可逃逸距率是多少阿?有没有60公里?
有60公里的话,空战形态完全变了。没有机会近距格斗,全在50-60公里外解决战斗
怎么可能有60公里呢 目前最远的击落距离好像只有31公里
fkg063423 发表于 2011-4-21 12:09
一般是导弹还有燃料的时候,就可以算不可逃逸。
不可逃逸区,理论上9G飞机都不可逃,实际还是有逃的余地。
ertert 发表于 2011-4-21 12:22
嗯,还需要一点运气。
不可逃逸=100%???俺看未必!!!
迎头超音速大直径桶滚很容易让导引头脱锁
我始终疑惑不可逃逸区到底是和弹载雷达开机距离挂钩还是和动力射程挂钩。。。 求科普
dearwux 发表于 2011-4-21 13:45


    应该都有关系,但是好像跟动力射程关系要大那么一点点
不可逃逸也不是说100%的命中率,只存在于理论上而已,干扰和机动规避都还是有机会摆脱的,只不过存活概率大大减小而已
dearwux 发表于 2011-4-21 13:45


    就是动力射程。
   自身动力消耗用尽前的射程,就是不可逃逸区。
   超出这个范围基本就是惯性飞行,就变得容易规避了。


LZ坐火车到洛阳站,出站右拐坐40路车,到空空导弹研究所下车(在路南),搞定门口的两把81,直接上楼问总设计师(几楼,自己找)

晕,看成中国了。不过不删了

LZ坐火车到洛阳站,出站右拐坐40路车,到空空导弹研究所下车(在路南),搞定门口的两把81,直接上楼问总设计师(几楼,自己找)

晕,看成中国了。不过不删了
引导头受干扰脱锁呢
实战中影响射程的最大因素不是导弹本身,而是决定于敌我识别的距离。
好像都小于40公里
照“不可逃逸攻击距离=导弹动力段飞行距离”这个说法的话,对付尾追中的目标的有效射程不就比不可逃逸攻击距离还要小了吗?不过根据在一些模拟游戏中的DLZ动态开火区域的显示来看,似乎不可逃逸距离是指对付尾追目标的?不过这个距离显然受到目标飞行速度的影响。所以么,不可逃逸距离其实应该有个默认的目标逃逸速度吧。(猜测是0.8马赫)
回复 7# 48bit


    不是说对主动雷达制导的 用桶滚没用么
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是这样,进了不可逃逸区基本就完了。对于老手来说还是有生还的可能,不可逃逸区约为导弹最大射程的30%,也就是不足30公里(C5),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导弹的速度是很大的(M3+),而导弹本身的G力有限,要完成同样半径的转弯需要克服比战机大的多的G力,假设一架飞机以5G做规避动作,导弹做同半径转弯所需G力接近50G,而普通导弹仅能做40G左右,因此在合适的时机做规避动作是可以躲开导弹的
HoneyFox 发表于 2011-4-21 16:22


迎头攻击和追尾攻击的不可逃逸区是不同的,甚至不同飞行速度的目标的不可逃逸区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可逃逸区不是一个定值。
不可逃逸区应该不是固定的距离,而是包线,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敌我双方的高度、速度、相互方向等。个人理解。
sei_explorer 发表于 2011-4-21 16:27

桶滚的作用主要是大量消耗空空弹的能量,使命中率降低,同时己方雷达不会脱锁
同理还有蛇行/俯冲蛇行,也是消耗导弹能量的一种办法,俯冲可以有效利用地面的杂波干扰,使导弹容易脱锁。

回复  48bit


    不是说对主动雷达制导的 用桶滚没用么
sei_explorer 发表于 2011-4-21 16:27



不是通常的桶滚,还必须是迎头,超音速,大直径的。迎头超音速是为了加大相对速度压缩导引头的反应时间,大直径是为了加大导弹的跟踪难度和能量消耗。距离越近导弹需要的机动角度也越大,直到跟不上脱锁。

有人举过一个例子,黑夜里一只蝙蝠以螺旋形的轨迹向你飞过来,你试试看能不能用手电筒一直照着它。想想就知道,是不是它飞得越快,离你越近就越难跟上?

而且这种机动的一大优点就是,即使在对方导弹的动力射程以内,它仍然有效。
回复  48bit


    不是说对主动雷达制导的 用桶滚没用么
sei_explorer 发表于 2011-4-21 16:27



不是通常的桶滚,还必须是迎头,超音速,大直径的。迎头超音速是为了加大相对速度压缩导引头的反应时间,大直径是为了加大导弹的跟踪难度和能量消耗。距离越近导弹需要的机动角度也越大,直到跟不上脱锁。

有人举过一个例子,黑夜里一只蝙蝠以螺旋形的轨迹向你飞过来,你试试看能不能用手电筒一直照着它。想想就知道,是不是它飞得越快,离你越近就越难跟上?

而且这种机动的一大优点就是,即使在对方导弹的动力射程以内,它仍然有效。


超音速滚筒是个好办法,但电子系统不给力的话,谁也救不了你

超音速滚筒是个好办法,但电子系统不给力的话,谁也救不了你
ft1676063 发表于 2011-4-21 17:52

当然必须得有告警系统,不然什么时候开始滚都不知道。
chris165 发表于 2011-4-21 17:19

我个人以为不可逃逸区一般(默认)是指在一定高度,尾追0.8马赫无机动目标的状态下的射程。。。毕竟网上看到的那些数据,绝少有标明目标的运动方式的。。。


美国AIM120,俄罗斯R77,TG的PL12不可逃逸区只有约30公里.
AIM120宣称有35G的机动,就是在这个射程内才有,出了这个射程,机动性就直线下降,没动力了呗
不过,在这个射程内要击落F22,T50,歼20,阵风,台风,歼10这种高机动战机,还是无法打包票的吧,
恰当的机动,适当的干扰都有生存的机率.

美国AIM120,俄罗斯R77,TG的PL12不可逃逸区只有约30公里.
AIM120宣称有35G的机动,就是在这个射程内才有,出了这个射程,机动性就直线下降,没动力了呗
不过,在这个射程内要击落F22,T50,歼20,阵风,台风,歼10这种高机动战机,还是无法打包票的吧,
恰当的机动,适当的干扰都有生存的机率.


个人认为即使是用最先进的导弹,不管是雷达弹还是红外弹,都要尽量争取后半球近距离发射的机会,才能形成真正的不可逃逸。

个人认为即使是用最先进的导弹,不管是雷达弹还是红外弹,都要尽量争取后半球近距离发射的机会,才能形成真正的不可逃逸。
装冲压发动机滴,不可逃逸区应该要大一些吧?
长了点知识
这帖科普的技术含量高
学习了
现在的不可逃逸区计算都是对低于1M的典型目标,对超音速目标,所谓不可逃逸区与亚音速目标有很大不同,基本上被大大压缩了,所以F-22这样的通常都保持超音速状态的战机,就算不考虑隐身,第三代战机多数情况下也没得打,人家绝不会跟你进入低速缠斗。
回复 23# 48bit


    哦 我是以前看lock on的教程 看到有老鸟议论说:面对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桶滚=大喊“导弹来吻我吧”。。。不过我不清楚效果 因为没学会这个动作(别鄙视我啊。。。)
sei_explorer 发表于 2011-4-21 20:17


这个我也是在别的地方看来的
不过我想3代或者更老的JJ超音速机动性都不咋的,做起来效果不好的话,可能真的就等于自杀了。
真正的运用还是看3.5/4代吧。
48bit 发表于 2011-4-21 18:15


    +1  所以说6点被咬基本上就输了
脉脉不语 发表于 2011-4-21 19:41
开玩笑,用超音速和亚音速比机动,那是差的要死。
48bit 发表于 2011-4-21 17:51

实际中,想飞出非常标准的桶滚、93线、蛇行机动都非常困难,都要飞飞下苦工才行
我是007 发表于 2011-4-21 21:57

哦哈哈。。。我只知道有些中距弹对付有些脚底抹油加力逃走的飞机的有效射程可能连20km都没有。
chris165 发表于 2011-4-21 21:59

如果真靠桶滚和蛇行来耗导弹能量,从而达到躲导弹的效果。。。那么这两个动作并不需要很标准。3/9线机动是例外,因为它要求飞机在对方的雷达眼中看来和附近的静止地面无异,所以角度上的精度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