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77(AA-12)中距空空导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06:37
该弹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四代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由“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于1982年开始研制,1992年小批生产,1994年投入批生产并进入部队服役,装备俄罗斯新型战斗机。Р-77(R-77)是导弹本身的编号,导弹系统的代号和编号为К-77和Изд.170(Izd.170)。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2“蝮蛇”(Adder)。Р-77(R-77)的出口型代号为:РВВ-АЕ(RVV-AE)或AAM-AE(Air-to-Air,Active,Export)。
  该弹是俄罗斯的第一个采用主动雷达末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的中距空空导弹。由于其设计思想、外形结构以及战术技术性能与美国1991年服役的AIM-120“阿姆拉姆”(ARMAAM)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相似,故被西方新闻界称之为“阿姆拉姆斯基”(AMRAAMSKI),其突出特点受到西方军事界的广泛重视。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在气动外形布局上与美国的AIM-120相似,但在结构设计上却有突出特点:首次在空空导弹上采用栅格式尾翼,取代传统的空气动力控制舵面,其好处是减轻尾翼重量,减少大迎角机动飞行时的气流分离并降低飞行阻力,增大气动升力和控制力矩、降低舵机能源,提高低速飞行时的稳定性和高速飞行时的机动性。此外,该栅格式尾翼可折叠,适于在弹舱内部悬挂,从而减少载机飞行时的雷达反射截面,提高隐身性能。其不利之处是网状栅格尾翼结构可能增大导弹飞行时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每片栅格式尾翼尺寸为250mm×100mm,内有相互交叉的、两组各5个翼片,与前面相应的4片弹翼呈45°和135°。
  该弹还采用展弦比很小的4片固定式边条形弹翼,以减小气动阻力,提高大迎角机动飞行时的稳定性。其失速迎角大于40°,可攻击12g以上的机动目标。制导系统采用复合制导,即中段为惯性制导加指令修正,末段为J波段(10~20GHz)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制导,截获5m2雷达反射面积目标的距离为20km。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引信和定向爆破战斗部,发动机为1台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尽管该发动机性能使导弹有很高的飞行速度,但受到头部雷达天线罩气动加热的限制,最大速度大约M数4。
  Р-77结构图
  1—主动雷达导引头 2—激光引信 3—惯导系统 4—自动控制装置 5—战斗部 6—弹翼 7—固体火箭发动机 8—电源  9—栅格尾翼舵面 10—舵机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80km(Р-77)
     >80km(Р-77МД1)
     150km(Р-77-РД)
最小射程 1000m
最大速度 M3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35g
制导系统 惯导/指令修正加主动雷达末制导
引  信 主动雷达
战 斗 部 定向爆破,重30kg
动力装置 1台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Р-77、Р-77МД1)
     火箭/冲压组合式发动机(Р-77-РД)
弹  重 175kg(Р-77)
     180kg(Р-77МД1)
     225kg(Р-77-РД)
弹  长 3.6m(Р-77、Р-73МД1)
     3.7m(Р-77-РД)
弹  径 200mm
翼  展 700mm该弹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四代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由“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于1982年开始研制,1992年小批生产,1994年投入批生产并进入部队服役,装备俄罗斯新型战斗机。Р-77(R-77)是导弹本身的编号,导弹系统的代号和编号为К-77和Изд.170(Izd.170)。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2“蝮蛇”(Adder)。Р-77(R-77)的出口型代号为:РВВ-АЕ(RVV-AE)或AAM-AE(Air-to-Air,Active,Export)。
  该弹是俄罗斯的第一个采用主动雷达末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的中距空空导弹。由于其设计思想、外形结构以及战术技术性能与美国1991年服役的AIM-120“阿姆拉姆”(ARMAAM)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相似,故被西方新闻界称之为“阿姆拉姆斯基”(AMRAAMSKI),其突出特点受到西方军事界的广泛重视。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在气动外形布局上与美国的AIM-120相似,但在结构设计上却有突出特点:首次在空空导弹上采用栅格式尾翼,取代传统的空气动力控制舵面,其好处是减轻尾翼重量,减少大迎角机动飞行时的气流分离并降低飞行阻力,增大气动升力和控制力矩、降低舵机能源,提高低速飞行时的稳定性和高速飞行时的机动性。此外,该栅格式尾翼可折叠,适于在弹舱内部悬挂,从而减少载机飞行时的雷达反射截面,提高隐身性能。其不利之处是网状栅格尾翼结构可能增大导弹飞行时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每片栅格式尾翼尺寸为250mm×100mm,内有相互交叉的、两组各5个翼片,与前面相应的4片弹翼呈45°和135°。
  该弹还采用展弦比很小的4片固定式边条形弹翼,以减小气动阻力,提高大迎角机动飞行时的稳定性。其失速迎角大于40°,可攻击12g以上的机动目标。制导系统采用复合制导,即中段为惯性制导加指令修正,末段为J波段(10~20GHz)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制导,截获5m2雷达反射面积目标的距离为20km。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引信和定向爆破战斗部,发动机为1台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尽管该发动机性能使导弹有很高的飞行速度,但受到头部雷达天线罩气动加热的限制,最大速度大约M数4。
  Р-77结构图
  1—主动雷达导引头 2—激光引信 3—惯导系统 4—自动控制装置 5—战斗部 6—弹翼 7—固体火箭发动机 8—电源  9—栅格尾翼舵面 10—舵机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80km(Р-77)
     >80km(Р-77МД1)
     150km(Р-77-РД)
最小射程 1000m
最大速度 M3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35g
制导系统 惯导/指令修正加主动雷达末制导
引  信 主动雷达
战 斗 部 定向爆破,重30kg
动力装置 1台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Р-77、Р-77МД1)
     火箭/冲压组合式发动机(Р-77-РД)
弹  重 175kg(Р-77)
     180kg(Р-77МД1)
     225kg(Р-77-РД)
弹  长 3.6m(Р-77、Р-73МД1)
     3.7m(Р-77-РД)
弹  径 200mm
翼  展 700mm
虽然不懂但还是顶!!![em01][em01][em01]
谢谢支持!
Р是俄文,对应是英文是R
我国引进的战机里面挂了这种导弹
好强
<P>有图就好了,它的导引头也被SD10采用,但总的来看西文好象并不看好这一型导弹。</P>
<P>听说我们买了200枚!!</P>
[QUOTE]知道了不少知识啊. 爽...[em07]
不错  支持一下